高一【地理(中图版)】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中图版)】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
![高一【地理(中图版)】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899038941ea76e59fa0435.png)
必修1图3-1-1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1900-2017年) 1:40 000 000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 比重(1949-1998年)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比重(1949-1998年)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探究问题
1.指出中国常见自然灾害是由地球哪个圈层的异常变化引起的。
三、常见自然灾害—地震及其成因
表3-1-1 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部分强地震
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震 源附近地区出现多处巨大 裂缝,大量房屋倒塌,数 万人受灾。地震引发了海 啸,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 建筑。几天后,日本福岛 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 炸,全国进入“核事故紧 急状态”
【学习任务二】
地震及其成因
4.结合资料,归纳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因素。 (1)自然灾害的强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
必修1 图3-1-2 地震构造示意
地震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千米以上 (主要在300-700千米)
横波与纵波差异
问题:1. 比较横波与纵波的速度差异? 2. 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横波还是纵波?
表3-1-1 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部分强地震
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震 源附近地区出现多处巨大 裂缝,大量房屋倒塌,数 万人受灾。地震引发了海 啸,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 建筑。几天后,日本福岛 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 炸,全国进入“核事故紧 急状态”
【学习任务二】 地震及其成因
探究问题
1.分别说明日本本州附近海域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归纳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地壳运动活跃,产生强烈地震。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 比重(1949-1998年)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比重(1949-1998年)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探究问题
1.指出中国常见自然灾害是由地球哪个圈层的异常变化引起的。
三、常见自然灾害—地震及其成因
表3-1-1 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部分强地震
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震 源附近地区出现多处巨大 裂缝,大量房屋倒塌,数 万人受灾。地震引发了海 啸,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 建筑。几天后,日本福岛 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 炸,全国进入“核事故紧 急状态”
【学习任务二】
地震及其成因
4.结合资料,归纳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因素。 (1)自然灾害的强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
必修1 图3-1-2 地震构造示意
地震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千米以上 (主要在300-700千米)
横波与纵波差异
问题:1. 比较横波与纵波的速度差异? 2. 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横波还是纵波?
表3-1-1 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部分强地震
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震 源附近地区出现多处巨大 裂缝,大量房屋倒塌,数 万人受灾。地震引发了海 啸,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 建筑。几天后,日本福岛 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 炸,全国进入“核事故紧 急状态”
【学习任务二】 地震及其成因
探究问题
1.分别说明日本本州附近海域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归纳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地壳运动活跃,产生强烈地震。
【新教材精创】3.1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课件(1)-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精创】3.1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课件(1)-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e5ab6e6a960590c69fc3765b.png)
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
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 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 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等震线:指把地面上在同一地面中
破坏程度相近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指地面上任意一点到震中
的直线距离。
震级:表示震源释放能量多少的级
别,目前国际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划分 方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源 所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
舟曲泥石流前后对比图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旱灾
气象灾害是因天气或气候异常而引起的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制有旱灾、台 风、寒潮和暴风雪等。
旱灾:指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 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旱灾不仅导致农业受灾,严重的 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旱灾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即使 在降水丰富的某些地区,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降水减少,导致水分极度缺乏, 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与动植物生存时,也会酿成旱灾。
你要在以下各阶段检查课题研究的进度。 第一节第98页:调查了解自己家庭所在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解释其成因。 了解其发生的过程及危害情况。 第二节第109页:为家庭成员在生活,工作中避灾。防灾提出具体措施。
总结:把制订出来的避灾。防灾方案在家庭中宣讲,听取家庭成员的意见,
并在班级内与其他同学进一步交流、互相补充。
我国在自然灾害成因分类 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特点 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的 不同进行分类。
01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02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03
海洋灾害
04
生物灾害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地震
定义和成因
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 成地震。 这种由地质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此外,火山喷发、 岩洞崩塌、陨石冲击和人类活动(如核爆炸,修建水库等)也可能引发地震。
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 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 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等震线:指把地面上在同一地面中
破坏程度相近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指地面上任意一点到震中
的直线距离。
震级:表示震源释放能量多少的级
别,目前国际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划分 方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源 所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
舟曲泥石流前后对比图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旱灾
气象灾害是因天气或气候异常而引起的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制有旱灾、台 风、寒潮和暴风雪等。
旱灾:指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 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旱灾不仅导致农业受灾,严重的 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旱灾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即使 在降水丰富的某些地区,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降水减少,导致水分极度缺乏, 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与动植物生存时,也会酿成旱灾。
你要在以下各阶段检查课题研究的进度。 第一节第98页:调查了解自己家庭所在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解释其成因。 了解其发生的过程及危害情况。 第二节第109页:为家庭成员在生活,工作中避灾。防灾提出具体措施。
总结:把制订出来的避灾。防灾方案在家庭中宣讲,听取家庭成员的意见,
并在班级内与其他同学进一步交流、互相补充。
我国在自然灾害成因分类 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特点 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的 不同进行分类。
01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02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03
海洋灾害
04
生物灾害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地震
定义和成因
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 成地震。 这种由地质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此外,火山喷发、 岩洞崩塌、陨石冲击和人类活动(如核爆炸,修建水库等)也可能引发地震。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pptx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pptx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2097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0.png)
孟加拉国
北大西洋沿岸地区,中国、 ___________、美国是世界上受风暴潮危
害最严重的三个国家。
(3)我国的风暴潮。
台风
① ________风暴潮: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
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温带气旋
② _____________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受灾地区集
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和地震波等概念;结合教材第89页图3-1-
5归纳总结滑坡的危害等。
(2)列表比较。教材中将灾害分为几类,可以对每类中的自然灾害进
行列表比较,对照理解,如可以列表比较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产
生的原因及危害。
(3)要加强概念的理解。教材涉及一些概念,在本册书中并不作要
求,但是它们对知识理解会起到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台风时,要了解热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两点,一是自然界异常变化的
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是判别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在于
自然界异常变化程度的大小,以及是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伤害
或损失。
(2)自然灾害种类多,重点要掌握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与
②常见的森林害虫: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
3.鼠害
野栖鼠
(1)分类:鼠类可分为野栖鼠和家栖鼠。根据 _________的主要
栖息地,可以划分为田鼠、草原鼠和林鼠等类型。
(2)危害:鼠害主要通过鼠类啃食植物、在地下打洞等活动危害植物
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
地震波
(1)概念: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 _________的形式传
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第3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1节 第3课时 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第3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1节 第3课时 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b6fe618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f.png)
提示 海啸发生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洋生物留在浅 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 陆地高处转移。
【拓展延伸】 海啸的成因 海啸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大规模的水体扰动,引起大规模水体扰动的原因主 要有: (1)大规模的海底滑坡扰动水体引起海啸。 (2)海底大规模火山喷发和海底火山口塌陷扰动水体,引发海啸。 (3)气象原因引起,一般表现为风暴潮,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啸。 (4)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大面积海底突然下降或隆起,扰动海洋水体,引发 涌浪、海啸。自然界中发生的海啸绝大部分是这类海啸,如地震海啸。
【生活实践】 海啸来临的前兆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及 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预防海啸的准备,时 刻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 (2)海水会突然下沉,并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 (3)海滩出现大量深海鱼类。深海鱼类绝不会自己游到海面,只可能被海啸 等异常海洋活动的巨大暗流卷上浅海。 (4)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到来前的排 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 (5)动物有异常行为。
提示 说明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该现象 称为生物入侵。
【拓展延伸】 1.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
2.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
农作物病虫害 分布地区
小麦锈病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黄河下游、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南部沿海等地区,新疆南部的麦田产区
水稻病虫害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稻田产区
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②温带气旋风暴潮:我国的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在 春秋 季节,夏季
也时有发生,主要受灾地区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拓展延伸】 海啸的成因 海啸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大规模的水体扰动,引起大规模水体扰动的原因主 要有: (1)大规模的海底滑坡扰动水体引起海啸。 (2)海底大规模火山喷发和海底火山口塌陷扰动水体,引发海啸。 (3)气象原因引起,一般表现为风暴潮,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啸。 (4)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大面积海底突然下降或隆起,扰动海洋水体,引发 涌浪、海啸。自然界中发生的海啸绝大部分是这类海啸,如地震海啸。
【生活实践】 海啸来临的前兆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及 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预防海啸的准备,时 刻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 (2)海水会突然下沉,并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 (3)海滩出现大量深海鱼类。深海鱼类绝不会自己游到海面,只可能被海啸 等异常海洋活动的巨大暗流卷上浅海。 (4)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到来前的排 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 (5)动物有异常行为。
提示 说明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该现象 称为生物入侵。
【拓展延伸】 1.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
2.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
农作物病虫害 分布地区
小麦锈病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黄河下游、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南部沿海等地区,新疆南部的麦田产区
水稻病虫害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稻田产区
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②温带气旋风暴潮:我国的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在 春秋 季节,夏季
也时有发生,主要受灾地区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
![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9e2d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0.png)
新课讲解
【案例探究】生物入侵
读教材97页案例研究中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致的生物灾害有哪些特点? 2.生物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
【参考】1. 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 2. 入侵的外来物种由于缺少天敌,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不仅与当地本土生物 争夺生存空间、饵料,争夺生态位置,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 并且传播疾病、与本土生物杂交导致遗传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导致土著 生物自然群体减少,甚至濒于灭绝,危害生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而地质灾害则不同,它的面更大,它是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 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都是地质灾害,地震也是 其中的一种。
新课讲解
2. 滑坡 (1)概念
滑坡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
新课讲解
(2)形成原因
想一想:影响滑坡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第1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自然灾害的成因。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区域认知) 2.掌握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的类型及危害 。(综合思维) 3.掌握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的成因。(综合思维) 4.通过对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分析,掌握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人地协调观)
新课导入
思考 : 20 世纪以来中国主要 自然灾害的分布有什么 特点?
旱灾——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东北 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地震灾害——台湾、华北、西 北、西南 泥石流、滑坡——西南 台风——东南沿海
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3课时)课件-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3课时)课件-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37734a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2.png)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避
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成因
(第3课时)
情景导入
风暴潮 灾害性海浪
课程引入
资讯: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发布
海啸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 海洋灾害以风暴潮、灾害性海浪和赤潮等灾害为 主,海冰、绿潮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 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03亿元,死亡 (含失踪)22人。与近十年(2010—2019年)平 均状况相比,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 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
3 海啸
五、海洋灾害
读课文,自主学习: 1.找到海啸的定义。 2.归纳总结海啸的危害。
1.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 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2.海上:颠覆船只,破坏海上 设施岸上:淹没城镇,村庄,耕地, 基础设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 亡。
3 海啸
五、海洋灾害
不同颜色、形状代表形成海啸的 原因。其中红色圆球为地震引发 的海啸。
在印度,虽然该国26年来遭遇的最严重蝗灾在1月 底得到控制,但最糟的时刻尚未到来。印度政府警告, 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
提示:危害农作物: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产。森林害虫:松材线虫、 松毛虫、天牛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六、生物灾害
4 生物灾害
4 生物灾害
田鼠 家鼠
六、生物灾害
草原鼠害
结合生活经历,说一说: 老鼠在生活中带来哪些危害?
危害:啃食植物、在地下打洞, 危害植物的根系,造成农作物减产、 森林和草场的破坏,危及水库和防 洪大堤的安全;传播疾病,危害人 体健康。
课堂小结
再见
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成因
(第3课时)
情景导入
风暴潮 灾害性海浪
课程引入
资讯: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发布
海啸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 海洋灾害以风暴潮、灾害性海浪和赤潮等灾害为 主,海冰、绿潮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 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03亿元,死亡 (含失踪)22人。与近十年(2010—2019年)平 均状况相比,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 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
3 海啸
五、海洋灾害
读课文,自主学习: 1.找到海啸的定义。 2.归纳总结海啸的危害。
1.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 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2.海上:颠覆船只,破坏海上 设施岸上:淹没城镇,村庄,耕地, 基础设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 亡。
3 海啸
五、海洋灾害
不同颜色、形状代表形成海啸的 原因。其中红色圆球为地震引发 的海啸。
在印度,虽然该国26年来遭遇的最严重蝗灾在1月 底得到控制,但最糟的时刻尚未到来。印度政府警告, 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
提示:危害农作物: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产。森林害虫:松材线虫、 松毛虫、天牛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六、生物灾害
4 生物灾害
4 生物灾害
田鼠 家鼠
六、生物灾害
草原鼠害
结合生活经历,说一说: 老鼠在生活中带来哪些危害?
危害:啃食植物、在地下打洞, 危害植物的根系,造成农作物减产、 森林和草场的破坏,危及水库和防 洪大堤的安全;传播疾病,危害人 体健康。
课堂小结
再见
3-1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版)必修一同步课件- (42张)
![3-1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版)必修一同步课件- (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62f3fe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4.png)
水平4:能够运用资料,分析自然灾害与人 说明其特点、成因及危害
类活动的关系。
先学后教
XIANXUEHUJIAO
阅读课文并完成
[ 预习准备区 ]
时间:10分钟
必备知识
BIBEIZHISHI
H A I YA N G Z A I H A I
海洋灾害
1
风暴潮
风暴潮
✓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 溢上陆的现象。
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 海水入侵现象,污染地下水,耕地盐渍化
建立全球性 的海洋灾害
监测和预警
海 洋 灾 害
海
主要由海底地震
(震源浅、震级高、海水深)
啸
引起
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侵入滨海陆地
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短,常因预警时间较短, 猝不及防而造成严重灾害
系统;要加 强沿海工程 设施建设; 提高人们的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日本“3.11”海啸
情境材料 2011年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
QINGJINGCAILIAO
引发海啸,高达十几米的海浪将车辆等卷入海中并冲毁沿岸建筑,造 成1万五千多人死亡,并导致了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人类环境造 成了巨大威胁。灾后,日加强了对海啸的监测和研究并耗巨资加高、 加固海堤等。
合作探究
HEZUOTANJIU
(1)描述我国“虫神庙”空间分布特征。
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农业发达地区,以小麦种植区最为集中。
情境材料 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
QINGJINGCAILIAO
正一口一口地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蝗虫产卵 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地10厘米深的湿润 土壤中,多的时候每平方米土中可集中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雨过 天晴,虫卵大量孵化。群居型的成虫有成群迁移和迁飞习性, 且迁飞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迁飞时在空中可持续1~3天之久。 飞蝗所经之处地表植被被啃食一空、绿色草木荡然无存,像秋 风扫落叶一样,令人毛骨悚然,所以古代我国不少地区建有 “虫神庙”。下图为中国虫神庙(明代)分布示意图。
类活动的关系。
先学后教
XIANXUEHUJIAO
阅读课文并完成
[ 预习准备区 ]
时间:10分钟
必备知识
BIBEIZHISHI
H A I YA N G Z A I H A I
海洋灾害
1
风暴潮
风暴潮
✓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 溢上陆的现象。
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 海水入侵现象,污染地下水,耕地盐渍化
建立全球性 的海洋灾害
监测和预警
海 洋 灾 害
海
主要由海底地震
(震源浅、震级高、海水深)
啸
引起
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侵入滨海陆地
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短,常因预警时间较短, 猝不及防而造成严重灾害
系统;要加 强沿海工程 设施建设; 提高人们的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日本“3.11”海啸
情境材料 2011年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
QINGJINGCAILIAO
引发海啸,高达十几米的海浪将车辆等卷入海中并冲毁沿岸建筑,造 成1万五千多人死亡,并导致了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人类环境造 成了巨大威胁。灾后,日加强了对海啸的监测和研究并耗巨资加高、 加固海堤等。
合作探究
HEZUOTANJIU
(1)描述我国“虫神庙”空间分布特征。
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农业发达地区,以小麦种植区最为集中。
情境材料 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
QINGJINGCAILIAO
正一口一口地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蝗虫产卵 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地10厘米深的湿润 土壤中,多的时候每平方米土中可集中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雨过 天晴,虫卵大量孵化。群居型的成虫有成群迁移和迁飞习性, 且迁飞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迁飞时在空中可持续1~3天之久。 飞蝗所经之处地表植被被啃食一空、绿色草木荡然无存,像秋 风扫落叶一样,令人毛骨悚然,所以古代我国不少地区建有 “虫神庙”。下图为中国虫神庙(明代)分布示意图。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课件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d85c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3.png)
必修第一册·中图地理
-.
第 第三 二章 节常 常见 见自 自然 然灾 灾害 害的 的成 避因 防与
避 防
必修第一学册习·中目图标地理
课程: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课标分析
①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② 培养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滑坡灾害的避防
(1)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 尽快在周围寻找到安全地带。
(2)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 物体。
(3)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财物。 (4)滑坡发生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
全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必修第三一.册自·然中灾图害地的理避防 | 【冒险之旅】泥石流
(3)台风来袭,出门在外时应该尽快到住处。身居室内 时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 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划伤。
必修第三一.册自·然中灾图害地的理避防 | 【冒险之旅】风暴潮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小明,在浙江滨海地区遭遇了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小明应该 如何给滨海朋友提避防建议?
风暴潮的避防
必修第二一.册防·中灾图减灾地手理段 | 【灾前】1. 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1)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提供灾害数据信息,服务于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 后评估,提供减灾决策建议。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 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
地震前兆和监测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
第 第三 二章 节常 常见 见自 自然 然灾 灾害 害的 的成 避因 防与
避 防
必修第一学册习·中目图标地理
课程: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课标分析
①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② 培养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滑坡灾害的避防
(1)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 尽快在周围寻找到安全地带。
(2)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 物体。
(3)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财物。 (4)滑坡发生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
全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必修第三一.册自·然中灾图害地的理避防 | 【冒险之旅】泥石流
(3)台风来袭,出门在外时应该尽快到住处。身居室内 时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 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划伤。
必修第三一.册自·然中灾图害地的理避防 | 【冒险之旅】风暴潮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小明,在浙江滨海地区遭遇了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小明应该 如何给滨海朋友提避防建议?
风暴潮的避防
必修第二一.册防·中灾图减灾地手理段 | 【灾前】1. 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1)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提供灾害数据信息,服务于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 后评估,提供减灾决策建议。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 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
地震前兆和监测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d8c2c3e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d.png)
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3.寒潮 概念 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危害
严寒: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 暴雪、冻雨:交通运输受阻 沙尘暴:大气污染、农业减产等
益处
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 带来降水,缓解冬季旱情 低温可杀死大量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等
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危害: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 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
一、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3.泥石流
概念 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引发,含 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 的特殊洪流。
一、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多发区 山高沟深、地势陡峻的山区
一、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危害
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没有造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而不属于地质灾害分
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气象灾害
C.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倍
30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课堂练习
2.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D )
①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 ②狂风刮倒建
筑物,吹翻船只 ③风暴潮引发洪水 ④低温冷害
A.①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台风的危害 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 流,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 风暴潮引发洪水,还会导致人员 伤亡和房屋倒塌。
总结归纳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
概念
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旱灾
概念 指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 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 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 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2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2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https://img.taocdn.com/s3/m/ddf99d9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8.png)
6.风暴潮的避防 (1)要关注 天气 和海浪预报信息,特别是有关警报,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2) 低洼 地区、海边的人员要及时安全撤离。 (3)及时关闭海滨旅游项目。 (4)船舶要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将船只驶入 避风 港。 【拓展延伸】 避防风暴潮的工程措施
①修建、加固沿海塘坝;②建设、恢复海防林;③保护沿海堡礁等。
思维导图
任务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救援与救助
必备知识•落实
1.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不能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
(1)灾害监测
①意义: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提供 数据 和 信息 ,进行
预警和预报。
②措施:许多国家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 预警 、灾时跟
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目录索引
任务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救援与救助 任务二 掌握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了解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懂得个人如何防避自然灾害。 (地理实践力)
素养目标 2.运用视频、图像,认识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常识,说明自救 与互救的重要性。(综合思维) 3.通过图文资料,学会各种自然灾害的避防措施。(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落实
1.地震灾害的避防
(1)我国防治地震灾害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 ”。 (2)地震多发地区的家庭准备:一个 应急包 ;一张应急卡片。
(3)避震:
自救措施
①在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的__空__旷__
区。如果来不及,在室内应选择蹲坐在较结实、能掩体的家具旁边。
(2)灾害防御
修建水库可防御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2节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pptx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2节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pptx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a956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8.png)
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抢修。
减少
(2)目的:最大限度 _________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灾后恢复
(1)目的: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
力。
政府救济
(2)救助形式:主要有 ______________、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
等。
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短时间
长时间
体力
尽量寻找食物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2.滑坡灾害的避防
两侧
(1)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向滑坡方向的 _________逃离,并尽
快在周围寻找到安全地带。
固定
(2)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 _________物
体。
(3)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
B.②③
③气象雷达
C.①③
)
④基层社区
D.②④
【答案】A
[解析]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涉及的目标
物,而非监测主体和监测使用的仪器、措施,据此排除③④。
2.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是
(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报;注意自身技能的培训;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
(2)洪水中的自救。
较高
①若能逃脱,尽快撤到 _________的地方避洪。
②若不能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
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中的互救。
救生圈
①采用抛 _________、救生衣或划船、游泳等方法。
人工呼吸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减少
(2)目的:最大限度 _________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灾后恢复
(1)目的: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
力。
政府救济
(2)救助形式:主要有 ______________、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
等。
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短时间
长时间
体力
尽量寻找食物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2.滑坡灾害的避防
两侧
(1)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向滑坡方向的 _________逃离,并尽
快在周围寻找到安全地带。
固定
(2)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 _________物
体。
(3)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
B.②③
③气象雷达
C.①③
)
④基层社区
D.②④
【答案】A
[解析]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涉及的目标
物,而非监测主体和监测使用的仪器、措施,据此排除③④。
2.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是
(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报;注意自身技能的培训;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
(2)洪水中的自救。
较高
①若能逃脱,尽快撤到 _________的地方避洪。
②若不能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
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中的互救。
救生圈
①采用抛 _________、救生衣或划船、游泳等方法。
人工呼吸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第17讲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02-高一地理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17讲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02-高一地理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2b28f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4.png)
灾意识
4
寒潮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所造成的大范 围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和 霜冻等天气现象的强冷空气活动, 称为寒潮。
区域认知
QUYURENZHI
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
1
读图思考:寒潮主要影响我
国哪些省份?主要发生在什么 季节?
除西藏、云南、台湾和海南等 省份外, 其余省份均受寒潮影响。 冬春季节
①西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少;②西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高,蒸发旺盛;③多岩溶 地貌,地表水少;④地势起伏大,地表水停留时间短
区域认知
QUYURENZHI
江淮地区夏旱
JIANGHUAIDIQUXIAHAN
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
区域认知
5
QUYURENZHI
旱灾的影响
HANZAIDEYINGXIANG
必 修 一
自 然
基于地理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
地 第17讲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理
情境问题式教学
QINGJINGWENTISHI
内容索引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 财产和国民经济建 设及国防建设等造 成的直接或间接的
损害
概念
成因及防治 气象灾害
危害
分类
台风 沙尘暴 干旱 洪涝 寒潮 龙卷风等
成因 危害 防治 措施
区域认知
QUYURENZHI
1
读图思考:台风主要影响我
国的哪些地区呢?主要发生在 什么季节?
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移 西北移 北移后东北
夏秋季节 (7—11月)
区域认知
5
QUYURENZHI
台风的影响
TAIFENGDEYINGXIANG
4
寒潮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所造成的大范 围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和 霜冻等天气现象的强冷空气活动, 称为寒潮。
区域认知
QUYURENZHI
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
1
读图思考:寒潮主要影响我
国哪些省份?主要发生在什么 季节?
除西藏、云南、台湾和海南等 省份外, 其余省份均受寒潮影响。 冬春季节
①西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少;②西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高,蒸发旺盛;③多岩溶 地貌,地表水少;④地势起伏大,地表水停留时间短
区域认知
QUYURENZHI
江淮地区夏旱
JIANGHUAIDIQUXIAHAN
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
区域认知
5
QUYURENZHI
旱灾的影响
HANZAIDEYINGXIANG
必 修 一
自 然
基于地理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
地 第17讲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理
情境问题式教学
QINGJINGWENTISHI
内容索引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 财产和国民经济建 设及国防建设等造 成的直接或间接的
损害
概念
成因及防治 气象灾害
危害
分类
台风 沙尘暴 干旱 洪涝 寒潮 龙卷风等
成因 危害 防治 措施
区域认知
QUYURENZHI
1
读图思考:台风主要影响我
国的哪些地区呢?主要发生在 什么季节?
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移 西北移 北移后东北
夏秋季节 (7—11月)
区域认知
5
QUYURENZHI
台风的影响
TAIFENGDEYINGXIANG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精品教学课件(共116页)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精品教学课件(共1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53f90068da38376bae1fae3b.png)
[选考选做] 4.a、b 两地距 c 地分别为 300 km 和 200 km。当 c 地地下
15 km 处发生地震时,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
①a、b 两地烈度不同 ②a、b 两地烈度相同 ③c 地居
民会感觉先水平摇动,后上下颠簸 ④地震波传到 a 地时,
方向均垂直于地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 雪融水等引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 土壤的特殊洪流
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 __地__势__起__伏__大___
地形陡峻、丰富的_松__散__ 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 流
发生 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 区域 地区
山区沟谷
危害
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 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 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 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
B.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
C.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
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D.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完全相同 解析: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
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不是冰川运动。泥石流是山区
暴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及巨大的砾石,不能
将泥石流说成是洪水暴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受不同方面
提示:台风的实质是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
[探究 2] 台风会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台风带来的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 通、通信设施;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 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系统认知]
1.台风的结构 一个典型的台风直径能达到 800 km,高度一般在 15 km 到 20 km,其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3.1.2 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
![3.1.2 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https://img.taocdn.com/s3/m/2271eca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0.png)
交流:阅读上面文字,用自己语言概括海啸的形成过程。
生物灾害
生
虫害
物
灾
害
鼠害
蝗虫 水稻螺虫
黏虫 棉铃虫
农作物害虫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 计,受虫害影响, 世界谷物产量每年 损失约14%,棉花 产量损失约16%。
常见的森林害 虫有松材线虫 、松毛虫、天 牛等,对森林 的危害巨大。
生物灾害
家栖鼠
鼠 害
野栖鼠
课堂导入
资料 以前的澳大利亚本没有野兔,但如今
让他们谈兔色变。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从英 国带来24只兔子,给人观赏。但后来由于动 物园发生火灾,兔子逃逸到草原上,兔子大 量繁殖,数量激增,从此灾难便开始降临, 不仅造成了牧草损失还造成水土流失。
为什么兔子能在澳大利亚大量繁殖? 该现象属于什么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西伯利亚西部 西伯利亚中部
西伯利亚东部
新疆
内蒙古东部 内蒙古
河西走廊
河套地区
长江中下游
东北 华北
华南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交流:分析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台湾等地受到寒潮影响较小原因
。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第2课时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下)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学习目标
1 理解洪灾和涝灾的区别,分析洪涝灾害的分布及成因。(重点、难点) 2 掌握海洋灾害的概念、分布、成因和危害。(重点) 3 了解生物灾害的分类与危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寒潮 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
生物灾害
生
虫害
物
灾
害
鼠害
蝗虫 水稻螺虫
黏虫 棉铃虫
农作物害虫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 计,受虫害影响, 世界谷物产量每年 损失约14%,棉花 产量损失约16%。
常见的森林害 虫有松材线虫 、松毛虫、天 牛等,对森林 的危害巨大。
生物灾害
家栖鼠
鼠 害
野栖鼠
课堂导入
资料 以前的澳大利亚本没有野兔,但如今
让他们谈兔色变。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从英 国带来24只兔子,给人观赏。但后来由于动 物园发生火灾,兔子逃逸到草原上,兔子大 量繁殖,数量激增,从此灾难便开始降临, 不仅造成了牧草损失还造成水土流失。
为什么兔子能在澳大利亚大量繁殖? 该现象属于什么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西伯利亚西部 西伯利亚中部
西伯利亚东部
新疆
内蒙古东部 内蒙古
河西走廊
河套地区
长江中下游
东北 华北
华南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交流:分析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台湾等地受到寒潮影响较小原因
。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第2课时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下)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学习目标
1 理解洪灾和涝灾的区别,分析洪涝灾害的分布及成因。(重点、难点) 2 掌握海洋灾害的概念、分布、成因和危害。(重点) 3 了解生物灾害的分类与危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寒潮
寒潮 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波与纵波差异
问题:1. 比较横波与纵波的速度差异?纵波速度快于横波 2. 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主要原因是横波还是纵波?横波
思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为什么灾情东重西轻?
中国人口密度
中国地震灾害造成房屋倒塌与死亡人口
4.结合资料,归纳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因素。 (1) 自然灾害的强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 (2) 人口和资产密度: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世界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带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世界上主要地震带。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
2.结合资料,说明地震形成的原因。
(1)构造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最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2)诱发地震:火山喷发、岩洞崩塌、陨石撞击 自然原因
核爆炸、修建水库等
人为原因
3.结合资料,说明日本本州附近地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 人员伤亡:1.6万人遇难,2688人失踪 (2) 财产损失:建筑物倒塌、交通、通信设施遭到破坏等 (3) 资源与环境破坏:引发海啸、爆炸、放射性物质污染等
地壳运动活跃,产生强烈地震。
1.分别说明日本本州附近海域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归纳 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汶川地震发生原因: 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导 致亚洲内部构造变形,地壳断裂错
动,产生强烈地震。
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1.分别说明日本本州附近海域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归纳 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C.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榆次下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并指出自然灾害的类型。
A.发生在荒无人烟区的地震。否
B.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喷出1500米的黑色烟 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四名队员伤亡。 是 地质灾害
C.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榆次:雪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是 气象灾害
表3-1-1 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部分强地震
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震 源附近地区出现多处巨大 裂缝,大量房屋倒塌,数 万人受灾。地震引发了海 啸,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 建筑。几天后,日本福岛 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 炸,全国进入“核事故紧 急状态”
【学习任务二】 地震及其成因
探究问题
1.分别说明日本本州附近海域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归纳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必修1图3-1-1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1900-2017年) 1:40 000 000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 比重(1949-1998年)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比重(1949-1998年)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探究问题
1.指出中国常见自然灾害是由地球哪个圈层的异常变化引起的。
2.结合资料,说明地震形成的原因。
3.结合资料,说明日本本州附近地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结合资料,归纳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因素。
1.分别说明日本本州附近海域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归纳 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必修1 图3-1-3 世界地震带分布 1:200 000 000
六大板块示意
日本地震发生原因: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板块交界处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高一年级 地理
新课引入
四川省汶川县
唐家山堰塞湖
问题:结合图3-1-1说出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地震、滑坡、 泥石流、洪灾、 旱灾、台风、 风暴潮、病虫害
必修1图3-1-1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1900-2017年) 1:40 000 000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然 灾
气象与洪涝灾害 旱灾、台风、寒潮、冰雹、洪涝
害 分
海洋灾害
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赤潮
类
生物灾害
鼠害、虫害
课堂练习
问题:判断以下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并指出自然灾害的类型。
A.发生在荒无人烟区的地震。 B.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喷出1500米的黑色烟
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四名队员伤亡。
必修1图3-1-1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1900-2017年) 1:40 000 000
一、自然灾害的含义
1.自然灾害含义 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 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必备条件: 诱 因:自然界异常变化 受灾体:人员、财产、资源等
人类生命财产
二、自然灾害的类型
自
地震与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 比重(1949-1998年)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比重(1949-1998年)
2.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或环境破坏
3.据图描述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总体种类多,范围广,地域差异明显。 地震: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滑坡与泥石流:地势起伏大的山区 洪灾:季风区的河流中下游地区 旱灾: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 台风、风暴潮:东部沿海地区 病虫害:农牧区
三、常见自然灾害—地震及其成因
表3-1-1 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部分强地震
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震 源附近地区出现多处巨大 裂缝,大量房屋倒塌,数 万人受灾。地震引发了海 啸,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 建筑。几天后,日本福岛 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 炸,全国进入“核事故紧 急状态”
【学习任务二】
地震及其成因
4.结合资料,归纳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因素。 (1)自然灾害的强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
必修1 图3-1-2 地震构造示意
地震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千米以上 (主要在300-700千米)
横波与纵波差异
问题:1. 比较横波与纵波的速度差异? 2. 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横波还是纵波?
2.据图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据图描述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
1.指出中国常见自然灾害是由地球哪个圈层的异常变化所引起。
地震、滑坡、泥石流——岩石圈
旱灾、台风
——大气圈
洪灾、风暴潮
——水 圈
病虫害
——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 异常变化引起
【学习任务一】 自然灾害的含义与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