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与美国核心价值观(上海大学通识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通识课课程论文
美国人与美国核心价值观Americans and Their Core Values Zhihao Liu (15121856)
Instructor: Professor Fushou Xiao
Date: 11-09-2016
Contents
I. Introduction
美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追其历史,美国建国仅仅200多年,却快速地超远了所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重不到5%,但GDP总量却占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恐怕当今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做过美国梦,很多产业的核心技术不能脱离美国,很多国家也在参考美国的模式......
为什么美国能迅速地变得如此壮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与美国人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在学习了肖老师的“美国人与美国核心价值观”课程以后,我们对美国从史至今社会的一些重要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从这些“美国名人”身上体会到了美国独有(或是说在美国的体现更为鲜明)的价值观。当然,这些价值观都是非常典型的,在本课程中,我们称它们为美国核心价值观。在我看来,这些美国核心价值观的集合正是美国梦的主体。
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我读了很多有关美国、美国社会甚至美国政治的书。却发现,对美国了解得越多,越难去下笔写美国。平心而论,单纯地用这些核心价值观去描绘美国是不完备、不确切的。美国社会学家埃利奥特·卡瑞这样描述美国:“这是一个拥有巨额财富而贫困却在不断增加的社会,一个在创造令人震惊的技术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各种令人恐怖的有毒垃圾的社会。这个社会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却又因常常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失业而遭受谴责......”
从卡瑞的这段话中其实就能看出,美国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国家,它有着很多矛盾,却又在矛盾中迅速发展。描绘美国的完整面孔是极为困难的。本文我将只谈谈关于本课程所学习的美国核心价值观与对应“美国名人”中的两种,这两种价值观在我看来更能体现美国与其它国家的不同之处。并从这两种价值观和课程中对应的“美国名人”出发,延伸到美国社会中去,再看看这样的价值观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II. Compassion & Bill Gates
2.1比尔盖茨与他的同情心
要说到比尔盖茨,也许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微软公司创始人这一成就,以及全球首富等等。实际上,比尔盖茨作为一个慈善家的成就也不可忽视。
比尔盖茨一直承诺不会把849亿美元的财富留给自己的三个子女。有报道称,他们每人未来仅能够继承价值约1000万美元的遗产。一方面是因为比尔盖茨觉得将巨额财富留给子女对他们不好,另一方面实际上就是比尔盖茨本身的同情心在起作用。在2000年1月,比尔盖茨就和他的妻子梅琳达创办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我想谈及比尔盖茨的同情心不妨就来谈这个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目前管理者270多亿美元的资产,而每年必须捐赠其全部财产的5%,也就是多于1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但更让人觉得欣慰的是,这个基金会的捐助项目非常广泛。
最基本的,基金会会去关注捐助与全球人的健康有关的项目,能够很有效地缩小富国和穷国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差距。如果说比尔盖茨为本国人捐助还够具有同情心的话,那这样的心系全球的捐助理念足够让我们称他为一个非常具有同情心和胆识的慈善家了。
另外地,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对于教育和美国西北地区的建设也非常关注。它不仅能帮助少数族裔的学生和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接受应有的教育,还对美国的城市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更为让人感到吃惊的事实是,该基金会还进行了一些研究计划,包含完全根除小儿麻痹症、投资20亿美元抗击艾滋病、鼓励让亿万富翁捐钱等超出一个基金会本身应有贡献的计划。
可见比尔盖茨的同情心之深,同时,这样的同情心的实现也离不开他坚实的经济、社会地位基础。
2.2美国同情心的其它体现
美国著名慈善家、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在1889年捐出全部个人财产时就说过:“有钱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因为所有超过家用之外的个人财产都应该被认为是让社会收益的信托基金。”从那时开始,同情心和捐献文化就在美国正式生根发芽了。
在美国的很多公益性或慈善性的机构,常常是被人捐赠而来的,就会冠以捐赠人的名字。非常知名的历史悠久的哈佛大学,就源于1638年的捐赠人约翰·哈佛。到今天为止,美国的慈善业发展已经非常庞大了,每年美国人捐赠的金额约相当于全国生产总值的2.1%。
实际上,同情心与志愿精神是相互关联的,美国人不仅捐赠金钱,还常常会作为一个志愿者,去捐赠自己的时间。有数据表明,美国现在的成年人口中约有近一半人志愿去捐赠他们的业余时间,在相应的机构做义工。用他们捐赠的劳动力去换算,大体上与每年全社会捐赠的资金相等。可见提倡志愿者、提倡做义工在实质上可以让社会的捐赠效果翻倍,这也成为了其它国家要学习的
重要模式。
除此以外,美国人还热衷于器官捐献(这与中国的反差非常明显)。有研究表明,美国90%的人愿意为家人捐献器官,50%的人愿意为朋友捐献器官,25%的人愿意或者的时候为一个陌生病人捐献器官,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愿意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些种种无不体现了美国人深深的同情心和捐献精神,也是美国社会中的一种良好风气的体现。
2.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同情心?
实际上,任何一种社会风气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美国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同情心,一是由于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二是政府优惠收税政策的导向。
美国约有85%的人信仰宗教,而实际上西方宗教所宣传的主要内容如爱心、仁慈、宽恕、感恩、分享等恰恰与传统的行为道德规范非常吻合,同时也和美国当前的社会风气与主流文化非常接近,所以我们有理由认定美国的同情心价值观首先就来源于宗教。
此外,鼓励社会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美国政府制定的税务优惠政策正是诱导美国捐献文化和同情心形成的外因。美国的合法工作者要交所得税,收入越高税务就越大。为了鼓励志愿活动,某些机构认定志愿者义工时间到达某个标准以后,他就可以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交税。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自然鼓舞了大多数人。
III. Responsibility & Albert Einstein
3.1爱因斯坦与他的责任感
爱因斯坦在35岁时迁居到柏林,后来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