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

合集下载

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A.不会融化
B.全部融化
C.也有大部分融化
D.只有少部分融化
4. 把 一 块 -10℃ 的 冰 投 入 到 0℃ 的 水 中,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些冰融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水和冰的数量都没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产生
5.在寒冷的北方,池塘水面上的空 气温度为-10 ℃ ,在下列几种情况 中温度为0℃ 的是 ( ) A.冰层上表面 B.冰层下表面 C.除了冰层上表面的冰 D.冰层下面所有的水
固态氮 -210
固态氧 -218
固态氢 -259
三、非晶体:
1、定义:没有确定的融化温度 的固体。
2、特点:融化过程,吸热温度 升高;凝固过程,放热温度降低。
3、实例:蜂蜡、松香、沥青、 玻璃等。
三、作业
1、冰块不会立即融化。因为冰是 晶体,要先吸热到达熔点0ºC,再 继续吸热才会融化。
2.(1)这种物质是晶体。(2 )在第 6min时,这种物质处于固态。(3)这 种物质的熔点是80ºC,可能是萘。
9.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 取出几个冰块,放人装有常温 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 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 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 示。请解释这个现象。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 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
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时,冰 的温度还低于0℃;
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C的水继续 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 起。
第二节 融化和凝固
一、两个概念
1.融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的过程。
探究融化和凝固的特点 海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来自《典中点》)
2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氢
固态水银 钢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金 钨
-117 ℃
1 064 ℃ 3 410 ℃
A.能用钢锅熔化金块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60 ℃的氢是液态
D.-40 ℃的水银是液态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
3 410 1 535 1 515 1 083 1 064
-39
-210
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氮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来自《点拨》)
【导引】
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 钢,A不合题意。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最低温 度是1 535 ℃,铜的熔点是1 083 ℃,铜球放在铁 水中会熔化 ,B不符合题意 。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 ℃,在-265 ℃时氮是固态,C符合题意。 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因为在零 下39 ℃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D不合题意。
2.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 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 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知2-讲
【例1】 〈表格信息题〉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名 称
8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课件】熔化和凝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件】熔化和凝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节 熔___态、_液___态、 _气___态三种形式存在。
固态:各种金属块、冰块等
液态:水、油等 气态:空气、水蒸气等
1、流动的瀑布变成冰柱
2、坚硬的岩石变成滚烫的岩浆
3、铁块变成炽热的铁水
固态→液态
液态→固态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思考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的例子?它们是有利还是有弊?
思考4.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小结
1.固态
熔化 凝固
液体
2.同种晶体物质,熔点=凝固点。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4.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温度 (℃)
55.5 53.5 51.5 48 47.5 47 47
47
46 45 44
43
41
状态
液态
固液共存
固态
温度(℃) 55
海波的凝固图像
50
45
7 8 9 10 11 12 时间(m)
2.非晶体:松香凝固
数据记录
时间 (m)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温度 (℃)
83 74 72 69 66.5 65 63 62
61
58
55
52
状态
液态
粘稠状态
固态
温度(℃) 松香的凝固图像 80 70 60
20
25
30 时间(m)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晶体
熔化
A
凝固
C
非晶体 熔化
B
凝固
D
5.几种晶体的熔点(℃ )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考: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注意事项:(1)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3.2熔化和凝固(含视频) (教学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2熔化和凝固(含视频) (教学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练笔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就是水,冰就是冰,它们不能相互转化 B.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C.气体的流动性比固体好,固体的流动性比液体好 D.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如铜、铁等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变成冰。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例如冰变成水。
随堂练习
融化和凝固
1.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电脑电路进行焊接,焊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融化
B.先融化后凝固
C.凝固
D.先凝固后融化
晶体和非晶体
2.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C )
A.石蜡 玻璃 沥青
B.石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 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 答案:(1)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由于冰 熔化时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比热空气 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2)影响: 春天冰雪熔化气温较低,常会使人感冒,因此春天要多穿衣服 来保暖;炼钢炉旁,钢水凝固成钢锭会放出大量热量使炉子周 围温度很高,因此炼钢时工人要戴防高温面罩和手套并远离炼 钢炉。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融化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做 凝固 。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些 固体叫 晶体 ,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的固体叫做 非晶体 。
新课导入
想一想:生铁是如何化作铁汁飞向空中的呢?
点击播放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所有的物质常见的状态就是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第四章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

(2)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3)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一点。

(4)不同物质其熔点不同,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及特点:(1)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2)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4)凝固特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先变软,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5、熔化的例子:①铁变为铁水;②冰熔化成水;③吃冰棒解热。

(注:糖和盐溶于水,是属于“溶解”。

)6、凝固的例子:①水结成冰;②钢水浇铸成钢锭。

注: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因此只能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用水银计来测气温;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将铝锅里的铁块熔化成铁水。

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描述:A-B是固体(B点是固体);B-C是固液共存态;C-D是液态(C点是液态),熔化过程吸热。

E-F液态(F点是液态);F-G是固液共存态;G-H是固体(B点是固体)【总结】(1)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

(2)凝固时,温度也保持不变(凝固点)。

(3)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5)凝固过程需要不断放热。

(6)熔化凝固图像中有一段平行时间轴。

8、如图所示为松香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总结】(1)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无熔点)。

八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

八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

八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1. 熔化与凝固的基本概念好嘞,今天我们聊聊熔化和凝固这两个看似简单却又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

想象一下,冰块在阳光下慢慢变成水,这就是熔化。

而当你把水放进冰箱,变成冰块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凝固。

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其实,这里面可是有很多科学道理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哦。

1.1 熔化的过程首先,熔化是怎么回事呢?简单说,就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比如说,你手里的冰淇淋在阳光下可就开始“流泪”了,对吧?温度升高的时候,固体内部的分子开始“跳舞”,它们变得越来越活跃,最终突破了彼此之间的束缚,开始自由移动,这样一来,冰淇淋就变成了美味的液体,真是太神奇了!这就像是一个僵尸舞派对,大家都憋着劲儿,突然一个信号发出,大家就疯狂摇摆起来,完全停不下来了。

1.2 凝固的过程说到凝固,那就得提到它的反面了。

凝固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当温度降低时,液体中的分子开始慢慢“冷静”下来,它们不再乱跑,开始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团体,最后就构成了固体。

想象一下,当你把热汤放进冰箱,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汤面上浮起了一层冰霜,这就是凝固的成果。

这就像是聚会结束后,大家一个个都回家,最后只剩下桌子上空空如也,留下的就是那种淡淡的温暖回忆。

2. 熔化与凝固的实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实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熔化和凝固。

其实,这些现象无处不在,就像是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2.1 水的熔化与凝固水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冬天,寒冷的气温会把水变成冰,大家都喜欢在雪地里打雪仗,但等到春天来了,太阳一出来,冰雪开始融化,又回到了水的状态。

这种变化就像是冬眠的动物苏醒了一样,充满了生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水在熔化的时候,体积还会稍微增大一下,这就是科学的小秘密。

2.2 糖的熔化与凝固再来看看糖吧。

你把糖放在热水里,糖块就开始溶解,变成了甜甜的液体。

而当你把这个液体放到冰箱里,经过一段时间,它又会凝固成美味的糖块,想想是不是很有趣?就像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有时候甜蜜,有时候又让人心酸,但最终总会迎来美好的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八年级物理2.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2.熔化和凝固
第六章 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第六章 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问题导学 新知梳理 应用示例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2.熔化和凝固
问题导学
图5-2-1
2.熔化和凝固
新知梳理
一 熔化
1.定义:物质从__固______态变为___液_____态叫做熔化。 2.固体的分类: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明确]有规则结构的固体,如食盐、各种金属、海波等都属于 晶体。无规则结构的固体,如玻璃、松香、蜂蜡、沥青等都属 于非晶体。
2.熔化和凝固
6.如图21-2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图像,图像中___B_____(选填 “A”或“B”)是晶体,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这种晶体凝 固需要的时间为____4____min,物质凝固过程中,处于 ___固_液__共__存____态,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___50__℃___。
图21-2
利用该方法给物质加热的好处:①能使物质均匀受热;②使物质的 温度缓慢上升,便于记录温度和状态。
2.熔化和凝固
课堂小结
熔化 吸热
固态
液态
凝固 放热
2.熔化和凝固
课堂反馈
1.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 C ) A.蜂蜡 B.松香 C.海波 D.沥青
2.熔化和凝固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C) A.修柏油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 B.一块冰放在太阳下,过一会儿冰变成了水 C.糖块放入水中,过一会儿糖不见了 D.炼钢炉内刚投放的铁块一会儿就变成了铁水
2.熔化和凝固
3.下列图像中,属于某种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A )
图21-1
2.熔化和凝固
4.玻璃是__非__晶_体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吸 收热量,温度__升_高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6、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 B )
A.石蜡
B.固态酒精
C.玻璃
D.松香
到第 6 张
返回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在自然界中, 物 质的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 态。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就 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这种 状态的变化就叫做物态变化。随着温度 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之间相互转化。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凝 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4、非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非晶体:有些固体在 熔化过程中,只要不 断地吸热,温度就不 断地上升,没有固定 的熔化温度,这类固 体叫做非晶体。
5、非晶体熔化特点
温度/℃
D
75
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在
70
C
逐渐上升,稠状由密逐 渐变稀, 到达 C点时全
65
部变成了液态,C 点以
B
时间/分 上为液态温度在上升,
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
温度/℃
55 E
50
F
45
3、晶体凝固特点
EF:液态,温度下降
FG: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GH:固态,温度下降
G
F点 开始凝固
G点 全部为固态
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40 0
2
4
6
H 时间/分
8 10 12 14
一定温度,这个温
海波凝固的图象
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65
AD 段整个过程温
B
时间/分 度都在不断升高。
60 0A 2 4 6 8 10 12 14

【课件】熔化和凝固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

【课件】熔化和凝固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
持不变;全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有固定的熔点。
二、熔化和凝固
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二、熔化和凝固
石蜡熔化过程记录:
时间/min
012
3
4 5 6 7 8 9 10
石蜡的温度/℃ 40 43 47 49 52 56 59 62 64 67 70
状态
固态
软稀
完全熔化
实验表明: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先变软,后变稀,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
1.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尽管被不 断加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 体叫作晶体。
非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只要不 断地吸热,温度温度就不断 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 度,这类固体叫作晶体。
三、熔点和凝固点
一些常见的晶体

海波
一些常见的非晶体
石蜡
松香
各种金属 玻璃
三、熔点和凝固点

6种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
一、物态变化
通常呈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 通常呈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
铝水
液氧
二 熔化和凝固
二、熔化和凝固
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
八年级上册(2024)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
导入新课
一 物态变化
一、物态变化
1.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水蒸汽
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段 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2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和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的固体叫做晶体。

2、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在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3、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1]、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等等;[2]、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等。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固定温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熔化吸热][1]、晶体熔化图像: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2]、非晶体熔化图像:熔化特点:不断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6、液体凝固[凝固放热][1]、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固定温度叫做凝固点。

[2]、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3]、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4]、液体凝固形成非晶体的图象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拓展]在晶体中加入其他物质时,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会发生变化(一般会降低)。

比如冬天常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来降低冰雪的熔点,从而加速除冰过程。

【典型例题】类型一、熔化和凝固现象1.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雪化成了水B.夏天清晨,花叶上的露水C.秋天,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思路点拨】辨别物态变化,首先确定物体开始的状态(固、液、气),物体最后的状态(固、液、气),然后根据物体变化的名称来判断。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海 波
石 蜡
AB段:固态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C点: 液态
DE段:液态 EF段:固液共存 FG段:固态 E点: 液态 F点: 固态
先变软, 后变 稀, 最后变为 液体
先变硬, 后变 稠, 最后变为 固体
固 体
晶 体
非晶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熔化过程都是由固态变为液态, 都要吸热;凝固过程都是由液态变为固态都要放热。
答: 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的凝固点 是-39℃,水银早凝固了,测不出温度值。 从表中看出,应该使用甲苯或酒精做测温物质 的温度计。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温度计?
熔化的冰移至0℃房间内能继续 熔化吗? 那么熔化出来的水放在 0℃房间内能结冰吗?
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t/℃
t/min
0
48
A
B
C
D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海波的熔化条件: 吸热,达到熔点
0
t/℃
t/min
蜂蜡熔化的条件: 吸热
蜂蜡的熔化图象
熔点: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
晶体和非晶体
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
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⑤分析作出的图象,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 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 所以物质一定要吸 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
(1)了解实验装置, 如何使用酒精灯和温 度计。 (2)明确步骤。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 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温度/℃
52 50 48 46 44 42 4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min
(1)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
石蜡熔化特点 (2)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加热。
(3)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 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 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3.熔化和凝固
熔化 固态
凝固
熔化和凝固现象
液态
气态
1.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固态 熔化(melting)。
熔 凝 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化固
2.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 晶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 过程不需要吸热
B.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 温度上升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D. 晶体是透明的,非晶体是不透明的
3.北京某日气温为-8℃,湖面上结了一层厚
厚的冰,此时( C )
A. 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 B. 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 C. 冰的上、下表面的温度都为0℃ D. 湖底的水温为-8℃
➢熔化时都要吸热 ➢凝固时都要放热
➢熔化过程要吸热 ➢但温度不变
➢都是固体
➢无熔点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熔化过程要吸热
➢温度不断上升
巩固练习
1.当你身边有相同质量的0℃水和0℃冰, 需要选择其中之一来冷却物体时,你会选择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课题:2熔化和凝固
班级: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1.⑴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⑵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⑶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⑷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自测——互查——互教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
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
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6.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7..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展示——反馈——导学
A熔化和凝固现象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如:冰→水等。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如:水→冰等。

B探究熔化的特点1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2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熔化、凝固的应用4晶体凝固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巩固——测试——扩展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5).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6).小明用图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60.7 67.8 73.6 79.6 80.4 80.6 80.5 80.5 80.4 80.5 84.7 88.4 93.5
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回顾——总结——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