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第二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地质上看,五大块的构造运动和形成时间有规律地由北向南 依次变新,昆仑山形成于二亿二千多万年前的海西运动,二迭 纪末海退成陆;可可西里-巴颜喀喇山脉形成于一亿三千万年 前的时期燕山运动,晚侏罗世海退成陆;冈底斯-念青唐古拉 山形成于七千万年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晚始新世海退成陆。 构造运动的这种有规律的迁移,并与欧亚大陆相碰撞而拼合来 解释。根据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各块体形成 后并未马上抬升成为高原。高原是在五大块全部拼合成陆以后, 由于印度次大陆的继续北移契入,北面又受到了塔里木-柴达 木等阻挡,在南北力量的挟持以及地壳下训热力作用下快速升 起而成的。所以青藏高原是板块碰撞拼全的高原,它的活动方
积,北部为大洋深海沉积;南部有一条花岗岩类岩浆杂岩带,以及与其共生的
高温变质带,北部有一条断续的超基性岩带,以及与其伴生的低温浅变质的挤 压揉褶带,构造变形上南部宽缓而较轻微,属断块式脆性变形,北部变形紧密
而强烈,属塑性揉褶;各块体上的推伏断裂均一致地由北向南逆冲。所有这些
共性所反映它们的形成方式相同,都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相类似。
青藏高原隆升
青藏高原简介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 最年轻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 米。它范围大致为39°40'N, 72 ° -103 ° E ,实际上包括了青藏 高原主体和边缘的山地。北有阿尔 金山--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 起帕米尔高原,东抵横断山地。青 藏高原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境内,包 括了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省全境和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四川和云 南等省的一部分,面积约 250-260 万平方公里。
谢谢观看
第一阶 段
here.
第三阶 段
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
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
Please add a comment here.
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
第一次抬升
第一次强烈抬升,发生在早更新世时期,距今200万年前, 平均上升了1000米左右,高原面平均海拔为2000米。
第二次抬升
第二次强烈抬升,发生在中更新世,居今约100万年前, 高原面平均高度达到3000米左右。高原的自然环境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高山深谷地貌形成并发展,环流形势被打
乱,广大地区气候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旱,各地域间的
差异明显增大。
第三次抬升
第三次强烈隆升发生在晚更新世,这期间又升高 了约1000米。约在一万年前,高原面平均高度已达 到了4000米左右,一些大山岭超过了6000米。这 次抬升使高原内部气候更加寒冷干燥。高原边缘受 到强烈切割。此时已有人类出现。在定日热河各阶 地上发现旧石器晚期的石片,括削器,尖状器等为 古人类生活谋取生的工具,他们群居在一起,靠捕 猎和采野果为生。
青藏高原形成成因
西藏高原由沧海变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考察、发现所证明。但是,高原 并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当缓慢地变化着,只是近几百万年的地壳变动, 才使高原隆起急剧上升。青藏高原的形成成因非常复杂。青藏高原是由可可西
里-巴颜喀喇山、羌塘-青南、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五大版
块构成的,这五大版块在构造形态上有许多共同性。在地形上每一块体南部为 山系,山脉不对称,南陡北缓,北部为湖区或谷地;南部通常为正常浅海相沉
如今海拔1000米左右的非洲草原,那里依然生活着 犀牛、长颈鹿、大象和羚羊等三趾马动物群主要成员的 后代。 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700-5900米上新世野性康加 勒群下层发现的高山栎植物化石是最早说明高原上升幅 度的重要证据。高山栎是适应湿润气候的山地常绿乔木 ,现今生长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高度1500-2900米 之间。由此推测上新世以来,希夏邦马峰地 区累计上 升了3000米左右。科学考察在昆仑山北坡海拔4600米 处发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落叶阔叶林植物化石是估算 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上升幅度的证据。该植物群化石包括 紫枝柳等9种树种,目前分布在高原东南缘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由此推算第三纪末--第四纪初以来,昆 仑山累计上升了2600-3100米。
式至今没有改动,高原至今仍然在上升。据大地测量等资料, 喜马拉雅山每年约上升1厘米。所以,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 最年轻的高原。
青藏高原的抬升分期分期
第二阶 段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
碰撞,导致了高原的抬
升,地质学上把高原抬
第四阶 段
升这段时间的地质构造 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
运动Baidu Nhomakorabea为喜马拉雅运动。
Please add a comment
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极大地改变了 亚洲大气环流的 形势,导致了地球上最强大的季风系统的发 生,并对北半球的环流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来说,没有青藏 高原,中国西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干旱,而中国东部也就不会 像现在这样湿润,相反,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就会出现像 北非和阿拉伯半岛那样的沙漠气候。正是由于青藏自第三纪末 期起发生了强烈隆起,迫使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在青藏地区 “断裂”,诱发和强化了南亚的夏季风环流。 实际上,青藏高原的隆起给东亚和南亚地区带来了好处,那里 气候温和湿润,同时也给中国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 带来了坏处,那里的气候变得更加炎热干燥。
第四次抬升
第四次,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距今一万年), 高原抬升的速度更快了,它以平均每年7厘米的 速度上升了约700米,使高原面平均高度达到现 今的4700米,成为当今的“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隆起时代和幅度
迄今为止,中外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和幅 度存在不同的认识,多数中国学者认为青藏高原隆起 始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 以后,青藏高原曾经历三次隆起和三次夷平。其中前 两次隆起分别发生在4000万年和2000万年,两次隆 起的幅度都较小,随后又被夷平,直到第四纪初470 万年的青藏运动又开始强烈抬升,第四纪累计上升幅 度约3000米。 我国学者以为植物化石,孢粉和古喀斯特等证据, 恢复青藏高原的古地理环境,并以现代物种的分布高 度与之相比较,得出高原的上升幅度。如青藏高原三 趾马动物群化石在高原的分布高度为4000-5000米。 而在华北和南亚的分布高度在500-1000米,表明从 第三纪末--第四纪初以来高原上升了3500-4000米。
中国学者认为青藏高原 是从 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才 开 始强烈隆升的 ,在始新世 大陆碰撞之 后主要经历的是 地壳缩短和加厚的 过程 ,虽 然有过构造隆升 (始新世中 期和中新世早期) ,但经过长 期剥蚀 曾两度达到夷平状态 [13]. 因此 ,在上 新世中晚期 (3~4 Ma) ,高原地区除 象喜 马拉雅山这样的高大山系外 , 大 面积地区外于夷平面 (或 准平面) 发 育的后期 ,海拔一 般在 1 000 m 以下. 这个观点 曾一度被广泛接受并被写 进 美国出版的地质教科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