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8社会主义部分)1

政治经济学(8社会主义部分)1

第八章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第一节经济增长及其制约因素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1、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是增加的;二是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量也是增加的。

2、经济增长的度量我国在1985年前,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是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工农业总产值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总和。

社会总产值指一国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价值总和。

国民收入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创造的全部新价值,它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能较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和实力。

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使用和公布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把国民生产总会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价值总和。

二、积累与经济增长(了解)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累率,二是积累效果。

积累率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积累效果指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与积累额的比率,通常是以每百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来表示。

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率×积累效果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一是积累率,其二是积累效果。

三、人口与经济增长(了解)人口可以在数量、质量、结构和人口流动等方面影响经济增长,其中: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最重要。

我国经济增长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人口基数大和老龄化问题突出。

(补充:人口老龄化问题)四、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了解)1、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工具的性能;(如:高端数控机床)二、科学技术使劳动者素质及劳动熟练程度得到提高;三、科学技术进步能不断扩展和开辟新的生产部门和领域;(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不断走向科学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十章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Utopian socialism)
当时,世界上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西欧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 原始积累时期。
特点: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一些思想家率 先利用虚幻的文学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政 治主张,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憧憬没 有剥削压迫的美好社会,形成最初的空想社 会主义思潮。
• 反映了意大利早期无产者和贫苦劳动人 民反对剥削的要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一定的影响。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Utopian socialism)
• 18世纪中叶,法国资本主义已有明显的发展,资产 阶级革命正在酝酿之中,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政治意 识也在萌发。
• 特点:法国一些平民出身的启蒙思想家开始撰写专 门的理论著述和法律,阐述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后来称赞的“直接共产主义的理 论”。(“共产主义的微光”发展为“直接的共产 主义理论”)
• 没有货币,鄙视金钱——乌托邦人彻底消除了 人们对金银的膜拜,他们十分鄙视金银。莫尔 写道:公家厅馆和私人住宅的便捅溺器,以及 锁奴隶的镣铐都是金银做的,罪犯和不名誉的 人要受穿金戴银的惩罚。
• 乌托邦人每天劳动6小时后进行科学、 艺术和体育活动。
• 不闭关锁国,从事对外贸易……
• 社会安定,风景秀丽,人人过着幸 福的生活
• 托马斯·莫尔(1478——1535) 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乌托邦》 (Utopia)
• 《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 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 “乌托邦”一词是由两个希腊字拼成的, • “乌”是“没有”的意思, • “托邦”是“处所的意思。 • “乌托邦”就是“没有的地方”。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3章 社会主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3章 社会主

第1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名词解释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答: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除原始公社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外,各种社会形态一般都同时并存着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是由一国范围内各地区各部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构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同时,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所有制形式。

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包括: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中外合营企业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等形式。

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答: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被社会或劳动者集体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经营、使用等诸方面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虽然由于承担职能的不同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共同占有剩余产品,以消除人们在经济上的对抗和剥削关系。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答: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种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也可采用相同的实现形式。

任何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中,都有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如果发生变化,社会性质也就相应发生变化。

政治经济学常考知识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常考知识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专业课常考知识点社会主义部分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所有制结构(一)名词解释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诸方面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它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实现了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化,因而是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有制形式。

在现实中,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具体形式。

个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它是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使用手工工具进行手工操作和分散经营相适应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

外资经济:指“三资企业”中的外资部分。

它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成分,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即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调节和控制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二)填空题1 我国对民族资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方式,实行限制、利用、政策。

(赎买改造)2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发展生产力)3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

(补充)4 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地位。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13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第14章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13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第14章

第13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一、名词解释1.社会总供给答: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是1年)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社会总供给是由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构成的。

国内供给,即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不可分配的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从生产角度来说,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来说,它是这些部门的劳动者个人收入、税金、利润、利息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从使用角度来说,它是最终使用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库存及净出口的产品和劳务。

不可分配的部分,是指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内的林业和畜牧业自然增长部分。

国外供给,是指海关统计的进口总值。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是以本币为计量单位的,所以对进口值的计量,也应以本币为单位。

社会总供给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2.社会总需求答: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支付能力下社会对生产出来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三部分构成。

①消费需求作为一个总量范畴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对消费品的需求。

由于这种需求一般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表现的,因此又称消费支出。

从构成上看,社会消费需求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两部分。

②投资需求作为一个总量范畴,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对投资品的需求。

由于对各种投资品的需求,一般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表现出来,因此又称投资支出。

从构成上来说,社会总投资需求,既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需求,又包括对流动资产的投资需求。

③国外需求,是指海关统计的出口总值。

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可用公式表示: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社会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出口总值。

3.投资需求答:投资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对投资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精品word)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精品word)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资料上或者通过生产资料形成和建立的相互经济关系。

所有权:指把生产资料当做自己的专有物,排斥别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能。

占有权:指实际地或者直接地掌握、控制或者管理生产资料,并对他施加实际的、物质的影响的权能。

支配权:1,指在事实上或者法律上决定如何安排、处置生产资料的权能。

2,指安排和决定生产资料使用方向的权能。

使用权:就是利用、改变或消费生产资料的权能。

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所有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使用的方式,具体表现为所有者投资企业的财产组织方式、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核心是生产资料的营运效率及对剩余产品的索取问题。

自然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化的经济形式。

产品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经济形式。

经济协调方式:是指社会将经济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用途(使用方向)的方式,主要是指社会将经济资源配置到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部门的方式,还包括社会将经济资源配置到不同地区等的方式。

经济管理方式:是指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方式,它通过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规则和管理手段等体现出来。

经济刺激方式:是指驱使或刺激当事人从事某一经济活动或改变其经济行为的手段或方法。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显然它有更为广泛的含义,经济增长是它应有之意。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提高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财富(商品或劳务总量)的增加。

统计上通常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

经济效率:是指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内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或利用效率。

企业:就是一种久已存在的、特殊的经济组织,它从事产品和劳务的生产经营,谋求产出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经管类课件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经管类课件
暂停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一个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它们在 统一体中的地位、比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暂停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暂停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国有和集体资 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一)股份制 (二)股份合作制
暂停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一、个体经济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以劳
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
暂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消灭商品生产,对生产进行有计划调节 (三)个人消费实行按劳分配 (四)实现共同富裕 (五)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
暂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暂停
Hale Waihona Puke 论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 设和实践
重大理论突破: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科学发展观。
重大实践:
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需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推进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 在一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需要解放思想,推进改 革。创新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 在一个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国家需要全方位开放建立开 放型经济,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背景变化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写《资本论》时,尚处于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机器 大工业的初期阶段,企业制度处于工厂制阶段, 股份制经济才开始萌芽。 时代背景:
《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研究资本主义,而且 当时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资本主义和社 会主义时间上继起的两个社会, 现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空间中并存。有共同的 经济活动背景。许多经济组织、方式、规则和秩序 都有趋同的趋势。
三:如何看待实践中的社会主义
所处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 阶级革命的时代。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和平与发 展的时代 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仅是时间上继起的两 个社会,也是空间中并存的两个社会。许多经济组织、 方式、规则和秩序都有趋同的趋势。两种制度的竞争 本身包含互相学习的过程, 马克思当年所预想的未来社会的要素在两种制度中生 长:人民富裕、社会公平、资本社会化 只有当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起来后,才可能推进社 会主义事业,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 任务
以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为对象, 不是批判旧制度的经济学,而是建设新制度的 经济学。 目标定位:增进社会财富富裕人民,解放和发 展先进社会生产力。 研究领域:生产关系,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等 方面的规律性问题。 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 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 文明的有益成果,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2.学时:34学时(课内学时:30,课内实验:4)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5.适用对象:本科6.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7.首选教材:程恩富,徐惠平,周肇光.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考核形式:闭卷考试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三、教学目的与要求在本课程教学期间,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而且要辅导学生选择2~3个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思路。

1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章教学内容学时课内讲授课内实验第12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422第13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22第14章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 2第15章社会主义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422第16章社会主义条件下居民经济行为 2 2第12~16章期中测试 2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 42222第18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42第19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 22第20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 42所有章节串讲 2 2第12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以及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个人收入分配【教学难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政治前提(一)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二)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时机和具体道路不同(三)中国在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下,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三、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途径(一)没收官僚资本(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一步,变私人资本主义为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变国家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完整)《政治经济学》课件(word版)

(完整)《政治经济学》课件(word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件2010版》文字版P1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课时:学期课,56课时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教材,主编张雷声董正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参考书目: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1册.《马恩全集》。

1版。

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列宁:《共产主义》(1920年6月12日),《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程恩富主编:《现代政治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张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比]曼德尔。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美]罗伯特。

杜普莱西斯.早期欧洲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P2导论•本章重点•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研究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的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要求掌握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规律及其特点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规律与时俱进P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市场: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点。广义:商品交换关系和契约关系的总称。
5、市场经济:从社会经济角度考察,市场经济是指在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者具有自身利益的条件下,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以市场方式为主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叫市场经济。
6、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有机统一体。
7、市场机制:也称市场运行机制或市场调节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供求变化导致价格波动,通过价格变动反过来调节供求关系的机制。
28、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或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
29、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
8、生产资料所有制: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但实质上是以生产资料为媒介的人与人的关系。
9、产权:从完备的所有权当中派生出相对独立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转让权、收益权等等经济权利或法权关系被称为财产权利或产权。
10、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是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通过产权组合的方式形成的非单一性质的所有制关系,其中包含了不同所有制主体间的权利划分和利益分配关系。
42、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等为目的所进行的规制,主要是针对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外部性的调节政策。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一种特定的所有制与一种运行机制的统一。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所有制结构,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制度。
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1、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指经济主体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实际占有的经济资源。12、企业:企业是以盈Fra bibliotek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3、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通过不同途径或来源获得的收入的总和。
14、居民储蓄:居民的储蓄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个人消费的差额,其形态有金融储蓄与实物储蓄两部分。
37、工业化道路:工业化道路是指一国推进本国工业化的途径和办法的总称。
38、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状况,依据客观经济规律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何处理财政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39、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33、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手段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3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一个社会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35、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36、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和物质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5、居民投资:居民投资是指居民运用自己的收入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并由此取得一定收入。
16、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产权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体制。
17、激励机制: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行为和不采取某种行为的机制。
18、约束机制:是企业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到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或制约的机制,实际上它是一种反激励机制。
19、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2个人以上、一定人数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20、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24、货币需求:人们以货币形式保存其财富的那种需要,就是货币需求。
25、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数量,由除银行外的所有个人、企事业单位(包括机关团体)所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
26、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一年以上的中长期投资的交易市场。
27、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按供求关系流动的市场。
21、现代企业创新:现代企业创新是企业为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料新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而获得超额利润的行为。
22、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指商品以货币为媒介、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领域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23、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同时,货币流通又促进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商品流通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40、规制:规制通常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利用国家强制权依法对微观经济进行干预。
41、经济性规制:经济性规制是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偏在)的行业或产业,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确保公民的使用权利,政府规制机构运用法律手段,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方式,对企业的进入、退出及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投资等有关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
30、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31、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3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即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总产出的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出即物质产品和服务生产总量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