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李煜分析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由李煜所创作的,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叹,无论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淹没在野草之中。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秋月澄明。
回想那精美辉煌的楼宇宫殿,如今是人去楼空,只有那楼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注释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李煜《浪淘沙》赏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赏析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词人在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他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
“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像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的情境与此相似,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下阕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莫”与“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
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
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这一句,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译文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译文|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作品,这首词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及注释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南唐后主李煜经典词句解读
南唐后主李煜经典词句解读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潺潺(chán蝉):雨声。
阑珊:指春光衰残。
大意是:帘外雨声潺潺,春光已经衰残。
这两句写被俘到汴京的李后主一梦醒来,听到帘外潺潺的雨声,想到春光殆尽,南唐江山已属他人,倍增伤感。
这里的“春意阑珊”既指气象,也喻国事。
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大意是:好像落花随着流水飘荡一样,那象征美好生活的春光一去不复返,一在天上,一在人间,永远无法再得到了。
这几句表现李煜江山易主的愁恨和故国难回的痛苦心情。
作者连用“流水”不复返,“落花”不回枝,“春去”不再来,比喻欢乐的一去永不复返;并用“天上人间”比喻昔日帝王生活和今日阶下囚生活的天壤差别。
而在“流水落花”一句的后面里加上一个浓重的感叹词“也”,把他的悔恨、悲愁、痛苦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见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一晌(shǎng赏):片刻。
这;两句大意是:只有在睡梦里才忘掉了自已身为俘虏,仍像以前当皇帝时那样,贪婪地享受了片刻的欢娱。
李煜原为南唐后主,国亡后被俘入汴京,被封以带侮辱性的“违命侯”,过着以眼泪洗面的囚徒生活。
“梦里不知身是客”,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是“客”,即身为俘虏,没有自由;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够解脱片刻,“一晌贪欢”,而现实中毫无欢乐可言。
“一晌”极言梦境之短,欢乐难得,因此作者用了一个“贪”字。
这样,就把梦境与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更衬托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凄苦。
但梦总归是梦,做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当梦境消失,诗人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的时候,他定会感受到加倍的酸楚与痛苦,怅恨无穷。
4.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见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这两句大意是:珠帘终日不卷,成天有谁到来!本词写李煜被俘后在汴京怀念南唐的一种哀痛心情。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唐代诗人李煜所作的一首词,以描写雨夜的景象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繁华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的开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描绘了一个雨夜中寂静而凄美的场景。
接着,“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句,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然后,“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则揭示了主人公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后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历史背景。
这首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贵财富。
总之,《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词作,通过对雨夜景象的描绘和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繁华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三篇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三篇李煜《浪淘沙令》赏析三篇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一: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也是著名的词作家。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这“帘外雨”,“五更寒”,是写梦后所感。
残梦初醒,听见窗外响起潺潺雨声,不仅觉得“罗衾”之外阵阵春之寒意。
词句所写之物皆是现实,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词人内心深处的凄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其中的“一晌贪欢”写的是梦中之事,只有在梦中,才有可能忘记自己此时阶下囚的身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莫凭栏”,是不敢凭栏远望,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与人间,今非昔比,感时伤怀,词人恍惚中要归去矣。
作品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了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恋知情,自然明净,含蓄深沉,哀婉动人。
此外,在词的上阕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现实“罗衾不耐五更寒”,回过头来再写梦中的“一晌贪欢”,今夕对比,更加含蓄地突出了现实心境的凄凉。
李煜在《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之词句,所写情事与此差不了多少,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写得曲折婉转。
赏析二: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
李煜《浪淘沙》赏析
李煜《浪淘沙》唯美古诗词,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浪淘沙》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白话】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赏析】这是李煜被囚于汴京期间所写的一首小令,表达了亡国之君的孤寂生活和空怀故国的悲哀心情。
起句辟空而来,直抒胸臆,道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哀心境。
“往事”,概言他昔日身为帝王的种种生活情景。
这些情景历历在目,郁积于心,成天回忆,欲罢不能。
结果呢,不仅无助于自慰,反倒越发增其悲哀。
“只堪”二字,刻画出徒想无益而又不能不想的矛盾心理和悔恨交集、触目伤怀的内在隐衷。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思愁绪,时时紧缠着他,即使面对着眼前景色,也难以排遣;不仅难以排遣,反倒更勾起他对“往事”的悲感!“景”与“事”相对而言,使得现实与往昔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出囚徒困境与帝王之尊的悬殊,从而表明了无论忆昔还是面今总是难遣悲怀的根源。
两句总领全词,“哀”字即为词眼,为全词罩上一层悲哀凄凉的冷色。
“对景难排”之“景”是怎样的呢?只见“秋风庭院藓侵阶”。
“秋风”,点明时在万物萧索的季节,同时渲染了冷落的环境气氛。
“庭院”,实写所在之地,也正是作者囚居之处。
“藓侵阶”,是说那碧绿的苔藓已蔓延到门前的阶沿,那么,庭院之空寂荒凉可以想见。
词人于此以细腻的笔触、敏锐的观察、形象的画面,写出了与昔日帝王之居有天渊之别的悲凉景象,当然只能触景伤情,岂能略解愁怀呢!这时,词人的目光由侵阶的苔藓逐渐收回到门前静静垂挂的珠帘上,却毫无卷起珠帘的意思,因为身为囚徒,终日独居,有谁会来看望自己呢!“一任”,完全听任,表现出万般无奈、随它去了的莫名悲哀。
《浪淘沙令》(李煜)解析
思考:
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
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 限伤感”。 “独自“说明词人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 眺是为了看昔日宫阙楼阁,是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 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阻隔,然而 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更何况无限江山已不 是南唐国土。看到这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只能徒 增伤感。不是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 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 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 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 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 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 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 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 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 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 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 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 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 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李 煜
流 水
别 时
独 自
梦 里
罗 衾
浪 帘
外
落 花
容 易
莫 凭
不 知
不 耐
淘 雨
潺
春 去 也 天
见 时 难
栏 无 限 江
身 是 客 一
五 更 寒
沙 潺
春
令 意
阑
上
山
晌
李煜 《浪淘沙令》赏析
春残花落尽亡国恨重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宋人比唐人更喜欢词中并入“帘”。
帘的功能是遮光保暖隔音附带着装饰点缀,上讲究的是珠帘丝帘,一般的是布帘珠帘,古代的帘子多数是卷起来放下去,左右对开的比较少。
大户人家有丫头专司其职,卷帘人。
帘是最有诗意的居家饰物,不管是放下来还是卷起来抑或半卷,映着一方窗户一片雕檐、斜入一枝青梅掠过一双家燕,看过去便似舞台镜框,恍惚间不知帘外帘内哪个是真实的,凭栏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极易引发无尽的遐思。
书写外面的世界的时候自然多了一重甚至是几重隔断,有了景深更有了立体感。
画面更丰富更有层次。
晚景纳凉诗(南北朝·萧纲)“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
”怀故人诗(南北朝·谢朓)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赋得珠帘诗(隋·卢思道)鉴帷明欲敛,照槛色将晨。
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
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
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
赋得婀娜当轩织诗(南北朝·萧诠)绮窗犹垂翡翠幌,珠帘半上珊瑚钩。
阑珊是复音单纯词,衰、尽的意思。
春阑珊则是时序到了晚春,夏天的气氛更加浓烈。
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去写这个交替变化,春意阑珊是春天的意蕴渐渐消失了。
作者更在意这种变化中的盛而衰,并不关注一个新的开始。
衰落衰老和他时下的处境是如此相应,触景生情境由心生。
绵绵潺潺的春雨平添寒意,即使重帘也难阻断,帘外飒飒风雨声帘内孤客冷心寒。
再好的被子都难以捂暖身体。
冷得实在睡不着了,早早醒来。
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定孤寂伤悲吧。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所能有的高兴只能在梦里,欢乐如此短暂难得,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令人悲痛的根源“身是客”,求之不得求之难得才显得珍贵珍惜,“贪恋”是自然的了。
但愿一辈子不醒来,就在梦中,在往昔,在故国。
梦碎湿巾伤心泪,罗衾不暖囚客身。
此处才觉是倒叙入词,梦醒肠断难眠。
往日繁花落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江山改写恨悔微露平常言语百姓心情。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时最好不要在高楼上依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鉴赏】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
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浪淘沙令的诗词原文
浪淘沙令的诗词原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后期词作中的经典之作。
先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一上来就描绘了一个很有画面感的场景。
帘外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呢,这雨声就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春意阑珊”,春天都快没了,这就给人一种很衰败、很凄凉的感觉。
就好像是在说,美好的东西都在渐渐消逝,和李煜当时的处境很像哦。
“罗衾不耐五更寒”,他盖着丝绸做的被子,可是还是抵挡不住五更天的寒冷。
这里的五更寒,可能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冷,更多的是心里的那种凄凉感。
国家没了,自己成了阶下囚,心里哇凉哇凉的,再好的被子也暖不了啊。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两句特别有意思。
在梦里的时候啊,他都忘记自己已经是个俘虏了,还在那儿贪恋着短暂的欢乐时光呢。
就像我们有时候做美梦,在梦里啥烦恼都没有,可一醒来就被残酷的现实打回原形。
李煜也是这样,梦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小港湾,可这个港湾也只是暂时的。
下阕“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他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别去靠着栏杆看远方啊,因为远方那是他曾经拥有的无限江山啊。
现在看着,只能是徒增伤感。
就好比你以前有个超级大的玩具城堡,现在城堡没了,你再看到城堡原来的地方,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儿。
“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很直白,但是又特别深刻。
离开自己的国家很容易,可再想见到就难如登天了。
就像我们有时候和一些好朋友分别,以为很快就能再见,结果因为各种原因,再见的时候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李煜这里是和自己的国家分别,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啊。
最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带着落花走了,春天也彻底没了,这就象征着他的国家、他的美好生活都一去不复返了。
“天上人间”,有一种巨大的落差感,以前在天上,现在在人间,以前是皇帝,现在是俘虏,这种变化真的是让人感叹不已啊。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叹,无论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淹没在野草之中。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秋月澄明。
回想那精美辉煌的楼宇宫殿,如今是人去楼空,只有那楼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注释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诗词】《浪淘沙》翻译及赏析
【诗词】《浪淘沙》翻译及赏析《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全文古诗如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前言】《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最早见于宋代的《草堂诗余》,词作者为无名氏。
宋代至明代大多文人以为此词作者为欧阳修,清代至近代有个别学者推断此词是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所作,但没有翔实证据证明为李清照所作,所以权威学者如王学初等将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词。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
一方面,与专主情致的悼亡之作有关。
这类作品,因受题材—家常琐细,写法—今昔相比的制约,类多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真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弦。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②画楼:华丽的楼阁。
③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④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
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⑤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⑥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⑦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⑧弹:挥洒。
征鸿:即大雁。
【翻译】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
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
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
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赏析】“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发端两句,看似平淡,实最沉痛。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导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
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浪淘沙李煜赏析
浪淘沙李煜赏析李煜啊,那可是个很特别的人物呢。
他写的《浪淘沙》就像是他在倾诉自己的小秘密一样。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你看啊,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就像有人在轻轻哭泣似的。
这时候春天都快走光了,那点春意啊,就剩那么一丁点儿了。
他呢,盖着被子都觉得五更天的时候冷得不行。
这可不仅仅是身体冷哦,他的心也是冷飕飕的。
他从一国之君变成了阶下囚,这种落差就像从天上掉到地下,他能不心寒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这一句可太让人心疼了。
他在梦里的时候啊,就忘了自己现在是个囚徒了,还能在梦里享受一下曾经当皇帝时的欢乐时光呢。
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做那种美梦,在梦里什么烦恼都没有,可是一醒来就又回到残酷的现实啦。
李煜这时候就像个可怜的小孩子,只能在梦里找一点安慰。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他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千万别去靠着栏杆看啊。
为啥呢?因为那大好的江山啊,都已经不属于他了。
当初失去的时候好像很容易,可是现在想要再看一眼,再拥有,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就好比我们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东西,当时可能没太在意,等发现再也找不回来的时候,就后悔得不得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一句简直绝了。
那流水把落花都带走了,春天也彻底没了。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啊,就像从天上一下子掉到了人间地狱。
他曾经在皇宫里,那是天上般的生活,要啥有啥,现在呢,被困在一个小地方,受尽屈辱。
他心里的那种绝望和无奈,就通过这几个字全都表现出来了。
李煜写这首词的时候,就像是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我们看一样。
他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都赤裸裸地写出来了。
我们读他的词,就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在跟我们诉说他的悲惨遭遇。
他不是在写词,他是在哭,在呐喊,在抒发自己的情感。
所以啊,这首《浪淘沙》才这么感人,这么让我们觉得真实。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原文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这是李煜最负盛名的名作之一,读来令人心颤。
身为臣虏,李煜的晚景实在是太暗淡太绝望了,整天在屈辱和悲伤中煎熬,生活没有丝毫的欢乐与快慰。
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自己囚"客"的身份,暂时放纵一下情绪。
梦中贪欢,反衬出现实中的极端无奈和痛苦。
晚清端木埰曾说李后主梦里贪欢,"正陈叔宝之全无心肝,亡国之君千古一辙也"(张惠言《词选》),实在是苛刻的"酷评",完全不体会古人的用心和处境。
此词以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醒后的环境和感受,然后写梦境。
不过我们可以把上片看作是同一时空中叠映的室内室外两组镜头。
室外春雨淅沥,本来就短暂的春光即将在风雨的摧残之下丧失。
昏暗的外景更衬托出"春意将阑"时的悲凉冷清。
室内五更时分,主人公一梦醒来,耳听帘外春雨,身觉寒意逼人。
"不暖"而"寒",似嫌重复,其实各有侧重。
"不暖",是写罗衾的单薄,反映生活处境的可怜。
而"寒"字,是侧重表现心理的凄凉悲苦。
在现实生活中,时时都处在高度的压抑,禁锢,恐惧,屈辱,悲伤的状态,只能在梦中一晌贪欢,他怎能不绝望,不心灰意冷!下片写天亮后情景。
长夜难熬,白天是否好过一些?长年软禁孤室,想登楼远眺,散散心思。
"独自莫凭栏",是先有凭栏远眺的愿望,后又自我还定。
"独自"凭栏,没有了当年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哗热闹,也没有了"花月正春风"的良辰美景,更看不到无限美好的故国江山,只能更添孤独而已。
"莫"字,用得坚决,用得伤心。
"别时容易见时难"淡淡的语言中包含了无比丰富的人生感受,意蕴远比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要复杂得多。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叹,无论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淹没在野草之中。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秋月澄明。
回想那精美辉煌的楼宇宫殿,如今是人去楼空,只有那楼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注释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三.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小结: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 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译: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 享受片时的娱欢。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 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 奴的孤寂凄凉。
浪淘沙令 李煜
李 煜
流 水 落 花 春 去 也 天 上
别 时 容 易 见 时 难
独
别 时
自 莫
容 易 见
独自梦 莫凭里 栏不
凭 栏
时 难
无限江知身
无 限
山是 客
江
一
山
晌
梦里罗
罗 衾
不知衾
不 耐
身不 五
是客耐
更 寒
一五
晌贪更
欢寒
浪 帘外帘
雨潺外
潺雨
淘 春意阑潺 潺 沙 珊春 浪
令 意
阑 珊
淘 沙
人
贪
? 婉约词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离愁别恨、喜怒哀乐,风格婉媚轻柔、情致
缠绵。反映人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
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怨,歌颂爱情的真挚。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
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
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多是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代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上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 片 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
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
小 凄苦之感。天寒通过”罗衾“来写。这 结 是古典诗词种常用的一种借外物来抒发
主观情感的艺术手法。更重要的是,写 出身寒倒在其次,心寒却无法抵挡的悲 哀。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 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 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 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 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 感到痛苦。梦后之苦和梦里之欢相映衬, 更见悲凉。并且,梦中欢乐终是虚幻” 一晌“而已。更写出了亡国被俘后的处 境可悲可怜。
王国维评后主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媏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 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词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 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 《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情性愈真, 李后主是也。
表词人是柳永和李清照。
词 让我们一起走进从
嘉的情感世界,
文
赏 为那份难得的情,
意赞叹。
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 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不耐: 受不了,一作‘不暖’。 白描手法:“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译: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 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 到它却很难。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 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 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 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 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 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
令
间
欢
李煜其人
• 李煜(937-978),原名李 从嘉,字重光。后以“日 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 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 “为人仁孝,善属文,工 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 “重瞳子”是南唐元宗第 六子。号“莲峰居 士”“钟峰隐者”。(南 唐后主)
《浪淘沙》
思考:
“独自莫凭栏”中,用”暮“好, 还是用”莫“好?
“莫”好: 词人正在凭阑,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 难”,就是见了又能怎样,失去的国家不能再 回来,逝去的美好生活不能再回来了,自己的 生命之春也不能再回来了,所以告诫自己还是 “独自莫凭阑”,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悔 恨和对故国难回的深沉悲哀以及现实的无限凄 凉之情。 “莫”字更有力度,表达了深深的悔恨之情。
尼采谓:一切文学吾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 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 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 故不同矣。
文学常识
你 按照作品的风格特点来划分,词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知 道 吗
“豪放派”的词作意境雄浑,气势恢弘,一般不拘格律,汪洋恣意,表露 直率,豪放词人常常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较多,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
李煜其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胭脂泪,留人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虞美人》
——《乌夜啼》 ——《乌夜啼》
——《浪淘沙》 ——《渔父》 ——《渔父》
背 景
《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 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 下世。” 据《乐府纪闻》云:“(后主)第怀故国,词调愈工。其赋《浪淘沙》 有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 间’;其赋《虞美人》有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旧臣闻这,有泣下者。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更得其 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历代讨余》卷一百十三引)该词和 《虞美人]》一词,成为他致死之因。感怀故国之情可见。
“暮”好: 一:这个意象与全词的意境更加契合,传达出 现实的凄凉。 二:与下文衔接更恰当。正因为暮色茫茫,所 以放眼望去才会“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 难”。
思考:
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
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 限伤感”。 “独自“说明词人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 眺是为了看昔日宫阙楼阁,是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 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阻隔,然而 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更何况无限江山已不 是南唐国土。看到这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只能徒 增伤感。不是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 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 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 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 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