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期末考试)陈共-第六版
财政学陈共考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陈共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中,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债务C.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D. 国际援助答案:A2. 财政赤字指的是()。
A. 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B. 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C. 政府债务总额D. 政府财政盈余答案:A3. 财政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
A. 经济增长B. 价格稳定C. 充分就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属于()。
A. 转移支付B. 政府支出C. 税收减免D. 财政补贴答案:B5. 增值税是一种()。
A. 直接税B. 间接税C. 财产税D. 所得税答案:B6. 财政政策中的“挤出效应”是指()。
A.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私人投资减少B.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通货膨胀C.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公共债务增加D.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税收增加答案:A7.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
A. 税收B. 政府支出C. 社会保障支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8. 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措施通常包括()。
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减少政府债务D. 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答案:D9. 财政政策的紧缩性措施通常包括()。
A. 增加政府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税收D. 减少税收答案:B10. 财政政策的时滞包括()。
A. 认识时滞B. 决策时滞C. 行政时滞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财政政策工具?()A. 税收政策B. 政府支出C. 货币政策D. 财政赤字答案:A B D2. 财政政策的效应包括()。
A. 乘数效应B. 挤出效应C. 边际效应D. 滞后效应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A. 经济周期B. 市场结构C. 政策时滞D. 国际经济环境答案:A B C D4.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包括()。
A. 政策时滞B. 挤出效应C. 政治因素D. 经济结构答案:A B C5. 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
财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选择、单项多项选择.doc
横向公平即税负横向公平,税负横向公平亦称“税负水平公平”,是税负纵向公平的对称。
税负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
也就是说,税收是以课税对象自身的标准为依据,而不以纳税人的地位、等级、种族、肤色等差异实行歧视性待遇。
亦称“税负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是税负横向公平(Horizontal Equity)的对称。
税负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
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
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
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
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
第一,可以通过税收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
第二,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
第三,可以给企业增加活力和压力。
第四,可以为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创造条件。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陈共财政学习题
财政学习题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A.政府B.市场C.企业D.国有企业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A.市场失灵B.边际效益递减C.外部效应D.免费搭车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A.产量增大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A.市场失灵B.外部效应C.免费搭车D.寻租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A.市场失灵B.外部效应C.免费搭车D.寻租6.外部效应是指: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A.竞争性产品B.垄断性产品C.私人产品D.公共产品8.公共物品是指: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9.混合物品是指: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D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来源于剩余产品1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A.社会公共需要B.私人需要C.混合需要D.国有企业的需要12.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A.政府拥有政治权力B.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C.政府是全社会的管理者D.市场本身存在缺陷13.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也有缺陷,导致政府缺陷的根源是:A.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B.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支配C.政治权力的滥用D.政治权力对财产权力的排斥14.寻租是指:A.由于让渡财产使用权而收取的租金B.厂商寻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C.政府因让渡国有资源使用权而获取收益的行为D.政府职员靠手中的职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是:A.决定全社会的资源配置B.指导经济发展方向C.弥补市场缺陷D.实现公平分配16.财政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活动的主体是:A.政府B.企业C.国家机关D.公共事业单位17.财政是随着的产生而产生的:A.人类B.社会C.国家D.经济活动18.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资源配置B.供求关系C.公平分配D.价格19.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是:A.政府B.计划C.市场D.宏观调控20.资源配置在本质上是解决:A.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B.劳动力结构问题C.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D.经济效益问题2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A.财政收支平衡B.国际收支平衡C.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D.充分就业四、判断题1.外部效应是微观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害. 错2.外部正效应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外部负效应损害社会经济发展. 错3.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生产但由政府提供. 对4.无论消费者是否购买,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可为消费者享有. 对5.混合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不能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错6.私人产品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市场提供的. 错7.混合产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的方式. 对8.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在任何社会都是相同的. 错9.政府干预外部效应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财政手段对10.公平分配是财政的主要职能. 错五、名词解释1财政2公共物品3混合物品4公共需要5配置资源6稳定经济7外部效应8市场失灵六.简答题1公共需要有哪些特征2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3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市场为什么是失效的4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有哪些具体表现5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什么6财政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七.论述题1怎样从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来理解财政对经济的干预2.财政的职能表现为哪几方面财政采取哪些政策手段来实现其职能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2.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A.市场B.政府C.企业D.社会组织3.对混合物品,较好的提供方式是:A.政府生产,政府无偿提供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回来后无偿向社会提供C.私人生产,私人有偿提供D.一部分政府无偿提供,一部分市场有偿提供4.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A.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B.垄断性国有企业C.大中型国有企业D.小型国有企业5.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是指:A.按劳分配B.按资分配C.按权力分配D.按对社会的贡献分配6.实现社会公平个人或家庭收入公平,主要借助的财政措施是:A.税收B.国债C.财政投资D.转移支付制度7.一定社会资源在财政部门和民间部门合理配置的最低条件是:A.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大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B.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等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C.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小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D.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平均成本应等于民间部门使用该资源的平均成本8.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A.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B.实现社会公平分配C.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9.衡量财政支出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时,其标准是:A.社会净效益最大化B.征税成本最小化C.财政投资的具体项目效益最大化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最小化10.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时,其主要适用的对象为:A.政府的经济类投资项目B.政治军事项目C.文化教育项目D.公共事业项目11.“最低费用选择法”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主要适用于:A.经济项目B.政治军事项目C.公共事业项目D.基础设施项目12.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量来确定公共劳务收费标准的定价方法是:A.平均成本定价法B.边际成本定价法C.二部定价法D.负荷定价法三、名词解释1搭便车2要素分配3规模收入分配4政府采购制度5最低费用选择法6二部定价法7负荷定价法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而不是由市场提供2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性及矛盾性五、论述题1公共物品包括混合物品的生产方式及提供方式有哪些组合2什么是政府采购制度其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有何意义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二、单选题1.扩大再生产是指: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2.从社会产品的使用过程看,财政的重置投资是指:A.满足社会消费后,剩余部分的社会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B.剩余产品M中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C.剩余产品中用于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投资D.由C转化而来的用于弥补生产资料消耗的简单再生产的投资3.财政支出发生时,同时伴随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类支出称为:A.购买支出B.转移支出C.生产性支出D.非生产性支出4.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D.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A.不断扩大B.日渐萎缩C.基本不变D.无规则波动6.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说明财政支出有增长趋势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瓦格纳B.皮科克C.马斯格雷夫D.拉弗四、判断题1.从社会资金的最终使用去向看,C的价值全部用于补偿性支出,V的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性支出,M的价值全部用于积累性支出. 错2.购买性支出侧重于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侧重于执行收入分配职能.对3.转移性支出使政府资金无偿地转移,参与收入分配,说明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错4.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应逐渐减少其活动范围,因此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 错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律. 错6.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对五、名词解释1财政重置投资2经济建设费3购买支出4转移支出六、简答题1比较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活动的不同作用2为什么说财政支出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3为什么说"用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比"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更符合实际情况七、论述题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增减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职能及支出性质两方面考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第四章购买性支出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C.救济支出D.财政补贴2.能够保证国家政治职能得以实现的财政支出是: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C.救济支出D.财政补贴3.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无偿性的财政支出,属于: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C.社会保障支出D.转移性支出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A.积累支出B消费支出C补偿支出 D.投资支出5.教育需求是:A.私人需求B.团体需求C.纯公共需求D.准公共需求6.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投资B.消费C.生产D.流通7.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的增长倍数被称作:A.资本边际收益递增B.边际消费倾向递增C.流动性偏好上升D.乘数作用8.加速原理是指:A.投资变化所引起的收入变化B.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变化C.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D.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9.将基础设施视为"公共物品",其原因在于:A.它主要是政府进行投资的B.社会发展离不了它C.它为社会发展提供共同条件D.它需要的投资额很大10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呈现: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不变D.与GDP增长相一致11.财政投融资属于:A.商业性投融资B.风险性投融资C.政策性投融资D.财政资金有偿使用12.财政投融资主要用于:A.高科技产业B.基础产业C.农业D.增加银行资本金14.从供求关系看,农产品供求的特殊性表现为:A价格波动大 B.与工业品存在剪刀差C.供给稳定而需求波动大D.需求稳定但供给波动大四、判断题1.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首先保证投资性支出,再安排社会消费性支出.错2.社会消费和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是:消费支出是无偿的,而投资性支出是有偿的. 错3行政,国防支出是非生产性支出,其使用过程是对社会财富的消耗,应尽量减少. 对4.文教卫生支出用于满足共同需要,属于“公共物品”,个人享用无需付费.错5.接受教育所得到的利益完全是内在化和私人化的即不存在外部效应,因此,教育是私人需要,教育费用应该完全由受教育者自己负担. 错6.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表现为:投资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过程完成后又可以增加供给. 对7.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直接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间接调控. 对8.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非政府部门投资的不足,使两者投资之和与社会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二是纠正非政府部门的偏差.对9.私人投资追求盈利最大化,而政府投资完全不求盈利,只有产量最大化才能更好满足公共需要. 错10.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最好的方式是无偿拔款. 错11.财政投融资是将财政资金按商业银行规则运作,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对12.农业的特殊性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相对稳定,而农产品的需求具有波动性.错五、名词解释1乘数作用2加速作用3基础产业4财政投融资六、简答题1试简要分析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支出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2为什么说"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3为什么说"教育经费应由政府和享受教育的人们共同分担"4各国政府对基础产业都奉行干预政策,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基础产业的干预有何不同5财政投融资有哪些特征6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七、论述题1分析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并说明财政投资的主要范围有哪些2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说明,为什么需要财政对农业进行投资财政投资于农业的重点领域是什么第五章转移性支出二、单项选择2.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3.计划经济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A.就业B.怃恤C.福利D.救济5.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A.个人所得税B.社会保障税C.企业所得税D.公积金6.同社会保障支出相比,财政补贴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A.财政补贴是无偿的B.补贴可使领受人收入增加C.补贴是由政府预算支付D.补贴与价格变动有直接关系7.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因为其能够:A.增加受补贴者的收入B.改变相对价格结构C.完善财政支出的方式D.解决困难企业的困境11税收支出是指:A.通过征税所形成的财政收入用于财政支出B.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用途的财政支出C因法定的税收优惠使政府放弃的财政收入D.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成本费用支出12.税收支出的实质是:A.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的支出项目B.特殊的财政补贴C.征税过程发生的费用支出D.征管不严所形成的税收流失四、判断题1.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公共劳务,应由政府来提供.2.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同属转移性支出,由政府无偿提供.3.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都具有反周期调节的"自动稳定器"作用.4.财政补贴的作用侧重于收入分配,而社会保障侧重于调节资源配置结构.5.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联系,而社会保障与价格变动无关.6.财政补贴在校正市场缺陷方面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越多越好.7.财政补贴是通过调节企业盈利水平来调节供求结构的.8.税收支出是用于特定用途的一项财政支出.9.税收支出的实质是税务机关将多征的税退还给纳税人.五、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2财政补贴3财政帖息4税前还贷5税收支出六、简答题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比较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的同异点.3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4试比较照顾性税收支出与刺激性税收支出有何不同七、论述题1如何进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2.分析财政补贴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第六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二.单项选择1.从形式上看,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是:A.税收收入B.利润收入C.国债收入D.收费收入2.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A.不断增长的趋势B.不断下降的趋势C.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下降D.绝对量减少而相对量增长3.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C.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D.中央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4."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B.财政收入随价格的增长而增长C.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分配制度决定D.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5.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A.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B.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C.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增长D.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6.在什么情况下,物价上涨才会导致实际财政收入增长:A.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B.物价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C.物价上涨率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D.物价上涨率高于GDP增长率7.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看,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于: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私营、个体经济D.外资经济四.判断题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下降是指财政收入总额的不断减少.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因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因素.3.通货膨胀使财政通过对GDP的再分配可得到更多的收入即"通货膨胀"税,因而通货膨胀使财政实际收入增加,对财政收入是有利的.4.财政收入的规模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与社会制度没有本质联系.5.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呈下降趋势,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参与公共产品分配规模减少是普遍规律.6.经济越发达,政府财政收入规模越大.7.物价上涨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相等时,造成名义财政收入虚增,但实际财政收入并未增加.五.名词解释1财政收入2规费收入3."通货膨胀税"六.简答题1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哪些2试从分配制度及政策的变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方面,说明为什么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达轨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降趋势.3.从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途径是什么七.论述题1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变化起决定作用2.分析价格变动如何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第七章税收原理二.单选题1.纳税主体为:A.纳税人B.负税人C.国家D.征税对象2.税收客体是指:A.纳税人B.负税人C.国家D.征税对象3.能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的指标是: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目D.税率4.能够实现税负转嫁的税被称为:A.直接税B.间接税C.中央税D.地方税5.能够体现税收"纵向公平"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超额累进税率6.衡量微观税负水平的指标是:A.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B.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C.税率D.税目7.对下列商品征税后,哪一种商品最容易实现税负转嫁:A.自来水B.矿泉水C.水果D.北京烤鸭8.税收转嫁中的前转是指:A.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供货商B.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购买者C.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投资人D.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本企业员工9.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A.对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普遍征税B.凡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征税C.凡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征不同的税D.凡与企业进有横向交易关系的企业都征税10.政府征税使纳税人减少高税商品需求,增加低税商品的购买,被称为:A.挤出效应B.收入效应C.支出效应D.替代效应11.拉弗曲线主要说明的是:A.公平分配B.最优税率C.税负转嫁D.经济波动12.下列不符合税收中性的是:A.国家征税使社会的损失尽量以税款为限B.国家征税尽可能不带来超额负担C.国家征税要避免对市场的任何影响D.不使税收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四.判断题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 对2.国家无偿征税的税收负担,最终都由纳税人承担. 对3.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国家征税后会使财政收入增加. 错4.拉弗曲线说明,提高税率可更多地增加财政收入. 错7.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过程的不干预. 错8.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其税款也越容易转嫁. 对1纳税人2负税人3课税对象4税率5直接税6从价税7税负转嫁8税收归宿9起征点10免征额13税收超额负担14税收中性六.简答题1说明拉弗曲线的意义.2税负转嫁的条件是什么3如何理解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4税收效率的含义是什么5如何理解税收中性第八章税收制度二.单项选择1.税收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A.商品流转额B.商品收益额C.商品利润额D.商品增值额3.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部分+V部分+M部分+M部分4.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5.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A.销售收入B.营业收入C.纯收入D.级差收入6.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A.增值税B.土地增值税C.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7.农业税属于:A.流转税B.所得税C.财产税D.行为税8.目前我国增值税的类型是:A.生产型B.消费型C.收入型D.积累型9.税收负担最重的增值税是:A.生产型B.消费型C.收入型D.积累型10.遗产税的首要功能是:A.防止贫富分化B.防止不劳而获C.增加财政收入D.鼓励慈善捐助四.判断题1.税收活动是与人类活动同时产生的.2.税收的主体是企业.3.生产型增值税刺激投资,而消费型增值税抑制投资.五.名词解释1单一税制2复合税制3商品税4所得税5增值税六.简答题1、1994年税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2增值税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3商品税与所得税各有什么特点4增值税的不同类型对经济活动有何不同影响第九章国债和国债管理二.单选题1.国债最早产生于: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A.国债期限长而私债期限短B.国债用于规模大的项目而私债用于规模小的项目C.私债有明确的财产为担保,而国债无财产担保D.国债是政府发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私债以盈利为目的3.新中国最早发行的国债是:A.国库券B.经济建设公债C.折实公债D.特种国债4.弥补财政赤字的最好方式是:A.增加税收B.发行国债C.动用财政结余D.压缩财政支出5.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称作:A.国债负担率B.国债依存度C.国债清偿能力D.国债限额比6.国债依存度反映的是:A.国债的负担能力B.国债的偿还能力C.新增国债的限度D.国债余额状态7.国债发行作为国债运行的起点,其核心问题是:A.发行时间的选择B.应债主体的选择C.发行方式的选择D.发行规模的选择8.在国债发行方式中,主要适用于中短期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B.公募拍卖方式C.连续经销方式D.直接推销方式9.偿还国债本金时,分期逐步偿还法的优点在于:A.偿还成本低B.操作简单C.体现国家政策D.分散还本压力。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doc资料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刘方军一、名词解释1.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
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
2.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
3.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4.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它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5.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也就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
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税率一般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6.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专项补助制度,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手段。
7.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
8.社会消费性支出指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性积累和保证各级政权履行职能所需的各种经费的支出。
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0.财政管理是在认识财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政策、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以及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规定、约束和引导财政工作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活动。
二、简答题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
1.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部分。
(1)财政收入中来自价值C部分,过去仅限于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折旧基金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企业经营管理权限,折旧基金已全部交给企业管理使用。
(2)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向个人的征税;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居民购买的国库券;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的税收转稼收入;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财政学名词解释和简答答案
第一章总论财政: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价格分配:是由于价值规律作用,从而引起价格背离价值的一种分配。
社会总产品: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社会产品的总和.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指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物品;或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
(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问答题1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其是如何产生的?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产生条件:1。
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
国家的产生2试述不同历史阶段财政的特点(考虑范围:财政管理水平高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配形式)奴隶制国家财政: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封建制国家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资本主义国家:①收入:税收、公债和通货膨胀等;②支出:满足国防支出、行政支出、社会支出及基础设施支出等公共需要的支出;③财政分配形式:完全货币化自由资本主义阶段:①节俭的财政(收支尽量少);②非生产性财政(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③主张财政收支平衡。
垄断资本主义:①财政成为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显著增加;②财政支出不限于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有所加强;③主张发行公债和实行赤字政策。
财政学名词解释和简答答案
第一章总论财政:财政就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得特定分配关系。
价格分配:就是由于价值规律作用,从而引起价格背离价值得一种分配。
社会总产品: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物质生产部门得劳动者所创造社会产品得总与。
公共产品:公共物品就是指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她得物品;或同时具有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得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与非排她性得产品。
)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
(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得某种方式直接影响她人得福利。
)问答题1如何理解财政得概念,其就是如何产生得?财政既就是一个经济范畴,又就是一个历史范畴产生条件:1、生产力发展与剩余产品得出现2、国家得产生2试述不同历史阶段财政得特点(考虑范围:财政管理水平高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配形式)奴隶制国家财政: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得收支没有严格得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与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就是实物与劳役封建制国家①国王个人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
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与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与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资本主义国家:①收入:税收、公债与通货膨胀等;②支出:满足国防支出、行政支出、社会支出及基础设施支出等公共需要得支出;③财政分配形式:完全货币化自由资本主义阶段:①节俭得财政(收支尽量少);②非生产性财政(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③主张财政收支平衡。
垄断资本主义:①财政成为干预经济得重要手段,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显著增加;②财政支出不限于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有所加强;③主张发行公债与实行赤字政策。
财政学名词解释加简答题
1.财政投融资的概念答: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管理掌握,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是融资(贷款)方式,讲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是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称“政策性金融”2.税收支出的概念答:国家为了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主动放弃一些税收收入的行为3.财政补贴的概念答: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4.税收支出的概念答:国家为了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主动放弃一些税收收入的行为5税收超额负担或是无谓负担的概念答: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6.财政政策的概念答: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7.BOT投资方式概念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经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8.公共选择其研究对象为集体的非市场决策过程;其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为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尤其是价格理论;它把政治舞台理解为市场,把选民、官僚和政治家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把选票看成是货币9.国家预算的含义答: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10.李嘉图等价定理定义答: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
1.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国财政法执法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答:(1)对合理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干预也会存在失效,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尺度和范围,政府干预是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机制。
(2)对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财政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辨析简答及答案)
财政学一、名词解释公共产品: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混合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为“混合产品”。
外部性: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政府失灵:它是指政府无力,或者不能达到相应公共目标,或者损害了市场效率,或者自身低效率运行的行为。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投资项目)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方案,以作为决策参考或依据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评价一个项目时,其成本和收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计量。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宏观税负:(总体税负)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参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量。
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税收收入总额。
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100%。
国家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采购: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规费:指国家机关向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权力或特殊服务而定向收取一种经济补偿或报酬,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以及护照费和刑事、民事裁判费等等。
分税制:分税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事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关系的制度。
税负转嫁: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不一致。
财政学 陈共 第六版 考试重点全归纳 年年必考
财政学陈共第六版考试重点全归纳年年必考!!!!!!来源:罗时晨的日志第一章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宏观经济波动4.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广义的是总产品的要素分配,狭义的就是生产要素的非配(2) 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财政支出分类:转移性支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支出购买性支出:1作用: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之间的交换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事必须遵循等价交换有原则,体现了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有较强的效益约束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购买性影响财政支出合理的规模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2政治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整体结构与行政效率,政府干预3社会因素:就业,人口,医疗等教育支出发展教育意义1.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2.知识是通过教育途径获得的;3.教育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农”投资的理论依据:1是国名经济的基础业2是一个弱质产业3具有太多的外部效应范围和重点:1加大科技投入,实促进可持续发展2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3农户教育和培训财政收入分类:按收入形式分,资金管理方式分,收入来源分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基础(二)生产技术发展水平,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分析的一个深化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技术进步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国民收入,从而使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
财政学(陈共第六版)选择题(有答案)
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一,单选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C)A 市场过程B 现代生产C 市场经济D 社会经济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 A 外部效应 B 外部作用 C 经济作用 D 经济活动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B)A 要素市场B 企业C 商品市场D 社会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B)A 公共商品B 公共产品C 公共服务D 社会产品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D)A 社会B 银行C 税收D 政府二,多选: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ABD)A 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B 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C 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D 实施宏观调控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ACD)A 内部性B 外部性C 垄断性D 政治性3,公共产品特征(BC)A 非盈利性B 非排他性C 非竞争性D 非垄断性4,财政的要素(ABCD)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 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C 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D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5,公共财政的特征(ABCD)A 公共性B 非盈利性C 法治性D 民主性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ABCD)A 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B 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转移C 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D 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第二章财政职能一,单选题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B)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A 居民B 市场C 社会D 税收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C)A 福利最大化B 利润最大化C 帕累托最优D GDP 最大化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D)A 低失业B 高就业C 消灭失业D 充分就业4,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主要方法是(C)A 降低政府开支B 提高经济建设资金C 降低税收成本D 加快资金循环二,多选题1,市场失灵可以分为(ABC)A 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B 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C 市场在监督方面的失灵D 市场在宏观方面的失灵2,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两个基本的层次(BC)A 工资分配B 初始分配C 再分配D 福利分配3,经济增长用(ABCD)衡量A GNPB GDPC 人均 GNP 水平D 人均 GDP 水平4,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是(CD)A 赢利准则B 守法准则C 公平准则D 效率准则5,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关系时,应注意(AB)A 收入差距的扩大应建立在要素分配的基础上B 收入差距要适度C 共同富裕D 允许非法暴富6,经济稳定包括(ABD)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持续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7,国际收支逆差导致(AC)A 该国外汇储备减少B 该国外汇储备增加C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D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上升第三章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一,单选:1,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称为(A)A 购买性支出B 转移性支出C 生产支出D 基础支出2,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称为(C)A 分配支出B 福利支出C 转移性支出D 购买力支出3,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而快速(D)A 不变B 减少C 不确定D 递增二,多选1,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静态角度将财政支出划分为(ACD) A 补偿性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消费性支出 D 积累性支出2,按国家职能将财政支出分为(ABCD)A 经济建设费B 国防费C 社会文教费D 行政管理费3,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意义在于(ABCD)A 能够了解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B 能够了解国家侧重了哪些职能C 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纵向分析,可知道该国的职能的演变D 对若干国家的支出结构横向分析,可揭示各国职能的差别4,财政支出分析的主题大致可分为(ABC)A 结构分析B 总量分析C 效益分析D 资金分析5,公共支出的性质可划分为(CD)A 预防性支出B 创造性支出C 消耗性支出D 转移性支出6,财政支出的国际分类方法(CD)A 经济分类B 国际分类C 理论分类D 统计分类7,置换效应包括对以前的(AB)的置换A 财政支出水平B 私人部门支出C 国防支出D 教育支出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ACD)A 经济性因素B 环境性因素C 政治性因素D 社会性因素第四章财政支出效应分析一,单选:1,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得"与"所费”的对比关系是指(C)A 效用B 利益C 效益D 得失2,政府项目使用的直接投入物的成本(A)A 直接成本B 直接费用C 间接成本D 直接消耗3,政府项目所导致的产出增加或生产率提高并由该项目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享有的效益是指 (D)A 直接利益B 直接收益C 间接利润D 直接效益4,最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决策标准是(A)A 净现值标准B 成本最小化C 利润最大化D 配置最优二,多选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A 考虑资源在公私部门的配置采用机会成本分析法B 一些支出项目如电站投资,其效益是经济的,可以采用成本-—效益法C 一些支出项目如军事,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采用最低费用选择法D 一些支出项目如公路邮电,成本易于衡量,效益不易计算,通过这些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可采用"公共定价法" 2,政府项目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ABD)A 众多目标的选择B 目标实现的时间转移C 外部效益干扰对目标的判断D 目标之间发生的冲突3,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成本的原因(ABCD)A 垄断存在B 税收因素C 资源处于闲置状态D 经济发展劳动力过剩4,选择决策标准主要有(ACD)A 内部收益率标准B 外部收益率标准C 净现值标准D 收益——成本比率标准5,最低费用选择法的特点(CD)A 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B 多项严格假定C 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D 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6,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包括(AB)A 纯公共定价B 管制定价C 厂商定价D 地方政府定价7,政府采购的特点(ABCD)A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B 资金用途的非营利性C 采购活动的政策性D 采购制度的规范性8,政府的采购行为必须遵循原则是(ABCD)]A 竞争原则B 公开原则C 使用商业标准原则D 透明原则9,政府采购范围从采购对象的性质角度可分为(BCD)A 武器B 货物C 服务D 工程10,政府采购模式可分为(ACD)A 集中采购模式B 自由采购模式C 分散采购模式D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11,政府采购合同的类型有(AB)A 固定费用合同B 成本加比例费用合同C 固定费用加比例费用合同D 固定费用加激励费用合同第五章购买性支出一,单选1,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指(C)A 政府指出B 非生产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D 财政支出2,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指(B)A 教育支出B 文教科卫支出C 文化支出D 政府指出3,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指(B)A 军事支出B 国防支出C 政府指出D 财政支出二,多选1,下列对社会消费性支出表述正确的是(BC)A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生产性消费支出B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转所必须C 社会消费性支出本质是满足纯社会共同需要D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转移性支出2,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D)A 公法检支出B 国家安全支出C 国防支出D 行政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很快的主要原因(AB)A 行政人员数量增加B 行政人员报酬提高C 行政业务费增加D 行政修缮费,设备购置费提高4,直接影响行政管理规模的因素是(ABCD)A 经济总体增长水平B 财政支出规模C 政府机构的设置D 行政管理支出本身的效率5,安排投资规模应注意(ABD)问题A 投资规模适度B 投资结构合理C 注重投资竞争性D 注重投资效益6,与政府投资相比,非政府投资具有怎样的特点(ABCD)A 营利性B 短期效应C 自身积累社会筹资D 忽略社会效益7,影响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的因素主要有(BC)A 政治制度差异B 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C 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D 文化差异第六章转移性支出一,单选1,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是指(B)A 国家再分配B 社会保障C 社会福利D 国家保障2,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A)A 国家B 社会C 企业D 家庭二,多选1,下列哪些属于转移性支出(AC)A 社会保障支出B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C 税式支出D 国防支出2,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ABCD)A 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B 参与上的强制性C 制度上的立法性D 受益程度的约束性3,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主要构成是(ABCD)A 社会保险B 社会福利C 社会救助D 社会优抚和安置4,财政补贴的内容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分为(BCD)A 生产环节补贴B 流通环节补贴C 消费环节补贴D 分配补贴5,财政补贴的形式有(BD)A 货币补贴B 实物补贴C 国家补贴D 社会补贴6,下列关于财政补贴表述正确的是(BCD)A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一样与价格直接相关B 财政补贴可以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和纠正市场缺位C 财政补贴是各国运用调节经济的手段D 我国的财政补贴主要是价格补贴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A 由于税式支出是一种隐蔽型财政补贴支出,因此税式支出不可估B 税收抵免是指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的所得越高,这种抵免的实际价值就越大.C 加速折旧使税负前轻后重,使政府损失了一部分收入的"时间价值”D 照顾性税式支出在于扶持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第七章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一,单选1,财政分配的对象都是社会产品中剩余产品或与其对应的(C)A 产值B 利润C 价值D 收益2,政府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取得的财政收入是(B)A 存款B 公债C 税收D 罚款二,多选1,关于财政收入表述正确的是(BD)A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B 我国现阶段财政收入形式由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和其它收入构成C 专项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各类组织机构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D 在许多国家,财政收入的 90%以上要靠税收来保证,以至于可以近似地用税收收入的分析来观察整个财政收入的状况.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A 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高B 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C M 是财政收入根本D C 也是财政收入的来源3,关于财政收入规模表述正确的是(AD)A 正常环境下,财政收入绝对规模会随着财源的扩大而保持上升势头B 正常环境下,财政收入相对规模呈现出上升状态C 中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轨迹基本平稳D 中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呈马鞍形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BCD)A 经济发展水平B 分配政策C 价格水平D 税收征管水平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A 经济对财政规模形成根本约束B 由于价格上涨产生的实际财政收入增长现象称为”通货膨胀税”C 税收制度缺陷是造成税收流失的罪魁祸首D 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弹性系数起决定作用6,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方法(AB)A 绝对规模B 相对规模C 数量规模D 质量规模第八章税收原理一,多选:1,关于税收概念,以下表述合理的有(ABD)A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B 税收是人们为享受公共物品支付的价格。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财政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政策。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需要由政府提供。
3.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没有相应货物或服务的交换下,将一部分财富从一部分人或地区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或地区。
4. 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行为不产生额外的干扰或扭曲,即税收不会影响纳税人经济决策的相对价格。
5. 预算赤字:预算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过了收入,导致财政赤字。
二、填空题1. 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答案:政府、市场2. 根据财政支出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______支出和______支出。
答案:消费性、投资性3. 税收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4. 公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______发行和______发行。
答案:直接、间接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______关系。
答案:相等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公债C. 利率D. 政府购买答案:C2. 公共物品的提供主要依靠的是?A. 市场B. 政府C. 社会组织D. 个人答案:B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实现社会公平C. 提高经济效益D. 扩大财政赤字答案:B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预算盈余?A. 支出大于收入B. 收入等于支出C. 收入小于支出D. 支出小于收入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财政政策的目标?A. 经济稳定B. 收入分配公平C. 资源配置效率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税收的分类依据?A. 税种B. 纳税人C. 征税对象D. 税率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公债的种类?A. 内债B. 外债C. 长期债D. 短期债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政府购买的内容?A. 公共设施建设B. 教育服务C. 社会保障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财政赤字的影响?A. 推动经济增长B. 导致通货膨胀C. 增加国家债务D. 影响国际收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手段。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
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A、经济建设支出B、购买性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A、行政支出B、公安支出C、司法检察支出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B、免税法:C、抵免法D、税收饶让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D、负税人的负担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D、中央预算列赤字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B、专用性C、分散性D、非财政性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B、1994年3月1日C、1996年1月1日D、1996年3月1日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ABCD )A、税收B、债务收入C、国有企业收入D、各种制度性收费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C )A、行政管理费支出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D、债务利息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ABC )A、量入为出的原则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D、量出为入的原则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C、社会优抚D、社会保险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D、分配政策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A、低税率6%B、基本税率为17%C、低税率为13%D、出口适用零税率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ABD)A、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B、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企业C、有来源于外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D、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8、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有(ABC)A、扣除法B、免税法:C、抵免法D、税收饶让9、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A、公募法B、承受法C、出卖法D、强制摊派法10、分税制的内容包括(ABCD)A、分税B、分权C、分征D、分管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期末考试)陈共-第六版
财政学名词解释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政府干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私人提供:私人提供的只能是具有排它性的,通过价格调节,使得自己有盈利的可能,这是在理性的前提下的,因此可以提供私有物和准公共物品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P127邓)2.财政: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在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两个基本属性。
(P16邓)3.瓦格纳法则:由于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于瓦格纳将财政支出的增长与国家活动的扩张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些人将“瓦格纳法则”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P72邓)4.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也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方式。
(P132邓)5.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
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P48陈共)6.税率:是指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在税基一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的大小和政府课税的程度就体现在税率上。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税率被看做税制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还有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分。
在实际运用中,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三类。
(邓P137)7.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是支配税收制度废立和影响税收制度运行的深层次观念体系,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治税思想。
财政学(第六版)陈共编辑课后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
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但有时排除成本太高,因而经济上不可行。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10.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具备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最佳状态。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
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陈共《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
人大《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第一章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是通过投票进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程序规则。
投票规则有两类: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有氛围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往往导致循环投票并且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容易造成政府失灵。
寻租行为: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
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二、简述题: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非加总性。
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
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
陈共《财政学》习题
陈共《财政学》习题《财政学》习题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1、公共物品主要得提供者就是:()A、政府B、市场??C、企业D、国有企业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得损失或应得未得得收益得现象被称作:(?) A、市场失灵B、边际效益递减?C、外部效应D、免费搭车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得就是:??( )A、产量增大B、规模扩大引起得边际收益递减与边际成本递增C、规模扩大引起得边际收益递增与边际成本递减D、规模扩大引起得总收益增加与平均成本得增长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得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A、市场失灵??B、外部效应C、免费搭车D、寻租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得状态被称作:?(?)A、市场失灵?B、外部效应C、免费搭车?D、寻租6、外部效应就是指: ()A、微观经济主体得活动对她人带来得影响B、厂商活动对她人造成得损失C、微观主体行为给她人造成得损失未予补偿或给她人带来得收益未得到回报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她人得利益7、具有外部效应得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 ??( )A、竞争性产品?B、垄断性产品C、私人产品D、公共产品8、公共物品就是指:( )A、人人都需要得产品??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得产品?C、具有非盈利性得产品D、具有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得产品9、混合物品就是指: (?)A、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各占一半得物品?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混杂得物品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特征得物品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得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得就是:()A公共需要就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得总与?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得共同享有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D满足公共需要得物质手段来源于剩余产品11、财政分配得目得就是满足: ()A、社会公共需要?B、私人需要?C、混合需要D、国有企业得需要12、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就是因为: ( )A、政府拥有政治权力??B、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C、政府就是全社会得管理者?D、市场本身存在缺陷13、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也有缺陷,导致政府缺陷得根源就是:??( )A、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B、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得支配C、政治权力得滥用?D、政治权力对财产权力得排斥14、寻租就是指: ()A、由于让渡财产使用权而收取得租金B、厂商寻求收益最大化得行为C、政府因让渡国有资源使用权而获取收益得行为D、政府职员靠手中得职权获取经济利益得行为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得经济作用主要就是:()A、决定全社会得资源配置?B、指导经济发展方向C、弥补市场缺陷D、实现公平分配16、财政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活动得主体就是:( )A、政府?B、企业C、国家机关D、公共事业单位17、财政就是随着( )得产生而产生得:A、人类?B、社会C、国家?D、经济活动18、经济学研究得核心问题就是: ??( )A、资源配置?B、供求关系?C、公平分配?D、价格19、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得就是: ()A、政府?B、计划C、市场?D、宏观调控20、资源配置在本质上就是解决:(?)A、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合理分布得结构性问题?B、劳动力结构问题?C、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合理分布得结构性问题?D、经济效益问题21、经济稳定得目标集中体现为:(?)A、财政收支平衡??B、国际收支平衡?C、总供给与总需求得平衡?D、充分就业四、判断题1、外部效应就是微观厂商活动对她人造成得损害、(错?)2、外部正效应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外部负效应损害社会经济发展、( 错)3、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生产但由政府提供、??(对?)4、无论消费者就是否购买,公共产品带来得好处可为消费者享有、??(对?)5、混合产品由于具有一定得竞争性与排她性,不能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错)6、私人产品就是政府提供得,公共产品就是市场提供得、?(错)7、混合产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得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得方式、?( 对)8、社会公共需要得内容在任何社会都就是相同得、??(错?)9、政府干预外部效应得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财政手段?(对)10、公平分配就是财政得主要职能、(?错)五、名词解释1财政2公共物品3混合物品4公共需要5配置资源6稳定经济7外部效应8市场失灵六、简答题1公共需要有哪些特征?2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3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市场为什么就是失效得?4政府干预市场得手段有哪些具体表现?5政府干预失败得原因主要就是什么?6财政如何实现经济得稳定与发展?七、论述题1怎样从市场与政府得相互关系来理解财政对经济得干预 ?2、财政得职能表现为哪几方面?财政采取哪些政策手段来实现其职能?第二章财政支出得基本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所谓“搭便车”现象就是指:(?)A、个体行为给她人带来得损害?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2、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C、企业?D、社会组织A、市场B、政府?3、对混合物品,较好得提供方式就是:( )A、政府生产,政府无偿提供?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回来后无偿向社会提供C、私人生产,私人有偿提供D、一部分政府无偿提供,一部分市场有偿提供4、国有国营得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A、提供公共物品得国有企业B、垄断性国有企业C、大中型国有企业?D、小型国有企业5、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就是指:()A、按劳分配??B、按资分配C、按权力分配?D、按对社会得贡献分配6、实现社会公平(个人或家庭收入公平),主要借助得财政措施就是: ( )A、税收?B、国债??C、财政投资D、转移支付制度7*、一定社会资源在财政部门与民间部门合理配置得最低条件就是: (?)A、财政部门资源使用得边际效率应大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得边际效率B、财政部门资源使用得边际效率应等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得边际效率C、财政部门资源使用得边际效率应小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得边际效率D、财政部门资源使用得平均成本应等于民间部门使用该资源得平均成本8、财政支出得核心问题就是:()A、提高财政支出得使用效益?B、实现社会公平分配C、实现宏观经济得稳定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9、衡量财政支出进行资源配置得效率高低时,其标准就是:??(?)A、社会净效益最大化??B、征税成本最小化C、财政投资得具体项目效益最大化?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得成本最小化10、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时,其主要适用得对象为:(?)A、政府得经济类投资项目?B、政治军事项目C、文化教育项目??D、公共事业项目11、“最低费用选择法”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主要适用于:( )A、经济项目B、政治军事项目?C、公共事业项目?D、基础设施项目12、根据不同时间段得使用量来确定公共劳务收费标准得定价方法就是: ()A、平均成本定价法?B、边际成本定价法C、二部定价法?D、负荷定价法三、名词解释1搭便车2要素分配3规模收入分配4政府采购制度5最低费用选择法6二部定价法7负荷定价法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而不就是由市场提供?2如何瞧待公平与效率得内在统一性及矛盾性?五、论述题1公共物品(包括混合物品)得生产方式及提供方式有哪些组合?2什么就是政府采购制度?其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有何意义?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二、单选题1、扩大再生产就是指:( )A、将M中得一部分用于投资?B、将M中得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D、将M中得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得消耗2、从社会产品得使用过程瞧,财政得重置投资就是指:?(?)A、满足社会消费后,剩余部分得社会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得投资B、剩余产品(M)中得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得投资C、剩余产品中用于非生产性得固定资产投资D、由C转化而来得用于弥补生产资料消耗得简单再生产得投资3、财政支出发生时,同时伴随着商品与劳务得交换,这类支出称为: ()A、购买支出??B、转移支出C、生产性支出D、非生产性支出4、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得指标就是:?(?)A、财政收入占GDP得比重??B、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得比重D、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得比重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得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得发展趋势表现为:(?)A、不断扩大?B、日渐萎缩C、基本不变?D、无规则波动6、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说明财政支出有增长趋势得理论就是由谁提出得: (?)A、瓦格纳?B、皮科克?C、马斯格雷夫?D、拉弗四、判断题1、从社会资金得最终使用去向瞧,C得价值全部用于补偿性支出,V得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性支出,M得价值全部用于积累性支出、(错 )2、购买性支出侧重于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侧重于执行收入分配职能、(?对)3、转移性支出使政府资金无偿地转移,参与收入分配,说明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错)4、随经济发展水平得提高,政府应逐渐减少其活动范围,因此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错)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就是一个基本规律、?错()6、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呈上升趋势、(对?)五、名词解释1财政重置投资2经济建设费3购买支出4转移支出六、简答题1比较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活动得不同作用?2为什么说财政支出规模有不断增长得趋势?3为什么说"用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来衡量财政活动得规模,比”财政收入占GDP 得比重”更符合实际情况?七、论述题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增减变动得因素主要有哪些?2、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职能及支出性质两方面考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第四章购买性支出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得支出就是:( )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2、能够保证国家政治职能得以实现得财政支出就是:(?)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C、救济支出D、财政补贴3、行政管理费与国防费作为无偿性得财政支出,属于:( )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C、社会保障支出?D、转移性支出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A.积累支出?B消费支出?C补偿支出D、投资支出5、教育需求就是:(?)A、私人需求?B、团体需求?C、纯公共需求D、准公共需求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名词解释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就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与劳务得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得状况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得活动对其她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得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就是有益得,也可能就是有害得,有益得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得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得外部性。
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得活动所产生得影响不表现在她自身得成本与收益上,而就是会给其她得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政府干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立法与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与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就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得物品。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得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得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非排她性:非排她性就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就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得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就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得行为,有这种行为得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得人成为免费搭车者.公共提供:公共提供”就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得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得经济行为私人提供:私人提供得只能就是具有排它性得,通过价格调节,使得自己有盈利得可能,这就是在理性得前提下得,因此可以提供私有物与准公共物品公共生产:就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得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得工商企业与单位。
公共定价:公共定价就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与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得价格与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与收费标准得确定.财政支出得效率:财政支出得效率原则,就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得配置,促进经济效率得提高。
财政支出效益:就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得财力分配与所取得得社会实际效益之间得比例关系,基本内涵就是政府资源分配得比例性与政府资源运用得有效性。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她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与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与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得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政监督.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就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得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得生产建设性。
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就是指涉及社会与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得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得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购买性支出:就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与服务得活动得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得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得商品或服务得支出,它体现得就是政府得市场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就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与其她收益者得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与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得就是政府得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就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若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产额之间得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得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得比例社会消费性支出:就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与服务所形成得支出,就是购买性支出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国家执行其政治与社会职能得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就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得经费支出。
国防费:国家用于国防建设与战争得专项经费。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就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得简称。
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得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得决定性作用,但并不就是说用于这方面得支出现在就是生产性得了。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得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得范围。
财政投资性支出:就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得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得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基础设施:就是指为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得物质工程设施,就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得公共服务系统。
BOT投资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就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得私人企业来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得投资、融资、建设、经营与维护,在协议规定得特许期限内,这个私人企业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得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得投融资,建造、经营与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得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届满,签约方得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财政投融资:就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得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就是民间得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得得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与事业得一种资金活动。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得、按照某种确定得规则就是实施得社会保障政策与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得一代人得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得一代人得养老金得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得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得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就是一种转移性支出。
从政府角度瞧,支付就是无偿得;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瞧,意味着实际收入得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得一种较为隐蔽得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就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得银行贷款利息给予得补贴。
税收支出:以特殊得法律条款规定得、给予特定类型得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得收入损失或放弃得收入。
这就是一种间接性支出,慎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税收豁免:就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得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纳税扣除:就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得特殊支出,以一定得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换言之,纳税扣除就是指在计算课税所得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得应课税所得额。
税收抵免:指允许纳税人从某种合乎奖励规定得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优惠税率:指对于来自受惠国家或地区得进口商品所适用得关税率,较一般关税率为低,通常就是由于均属于同一国家集团得成员或者由于政治因素得考虑,而给予得优惠待遇。
延期纳税:指延缓一定时期后再缴纳税收。
狭义得延期纳税专门指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延期纳税规定进行得延期纳税;广义得延期纳税还包括纳税人按照国家其她规定可以达到延期纳税目得得财务安排与纳税计划。
盈亏相抵:指允许企业以某一年度得亏损,抵消以后年度得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得应纳税款加速折旧:指按照税法规定准予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得办法,加快折旧速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得一种税收优惠措施。
财政收入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政府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
同时还可以分为经营性收入与非经营性收入。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财政支出政府收费:就是指政府因履行职责而向一部分单位与公民提供直接服务而得到得政府收入。
政府收费就是国家财政收入得组成部分。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具有法律效力得规章而收取、提取与安排使用得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得各种财政性资金。
税收得强制性:指税收就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得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
税收得固定性:指税收就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得标准征收得,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与期限等,都就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得,有一个比较稳定得试用期间,就是一种固定得连续收入.税收得无偿性: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与社会成员得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纳税人: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得单位与个人。
纳税人可以就是自然人也可以就是法人。
课税对象:就是税法中规定得征税得目得物,就是国家据以征税得依据。
通过规定课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这一问题。
课税标准:指得就是国家征税时得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得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累进税率:随税基得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得税率起征点与免税额: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税点",就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得起点数额.免税额就是指对税法规定得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得数额。
商品课税: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得税类.所得课税:就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得税类。
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得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与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就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得主体税种.财产课税:就是指以各类动产与不动产为课税对象得税收。
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就是指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得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与利润得征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相对应:间接税就是对商品与服务征收得,从而只就是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
间接税包括销售税,还有对财产、酒类、进口品与汽油等所征得税.从量税与从价税:从量税(specific duty)就是按照商品得重量、数量、容量、长度与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得税收。
从价税就是以课税对象得价值或价格形式为标准,按一定比例计算征收得各种税.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外税就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得.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得税.就是按照税收与价格得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得分类.价内税就是税金构成价格得组成部分前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后转:指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得价格以转嫁税负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