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76cde74afe04a1b071de43.png)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实例,对其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主体结构层高60.3m,地下室2 层,层高分别为3.5m,4.7m;地上1 层为居民活动空间,高5.4m;2层~13 层为住宅,层高2.8m,以上至屋顶层高均为3.0m。
2 结构设计中的计算和分析2.1转换体系的选取与计算框支转换层楼板在地震中受力变形较大, 其在整体电算中的模型选择很关键。
由于工程转换梁上部层数多,地震时楼板将传递相当大的地震力,其在平面内的变形是不可忽略的。
因此采用弹性板或弹性膜的计算模型较为适宜。
由于弹性板的平面外刚度在整体计算中已被计入,相当于考虑了板对梁的卸荷作用,会使梁的设计偏于不安全。
在进行整体结构分析时,将转换层楼板用弹性膜单元模拟。
2.2嵌固端与转换层楼板板厚的确定工程以±0.000 板作为嵌固端,既保证上部结构的地震剪力通过地下室顶板传递到全部地下室结构, 同时能够保证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是以地下室为参照原点。
《抗规》第6.1.14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嵌固端部位时, 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于2。
故地下室顶板厚度取200mm,同时,为了有效地将水平地震力传递给剪力墙,在应力集中的楼层,将楼板厚度加大,转换层楼板取180mm,与其相邻的层也适当加厚至150mm。
考虑抗震需要,施工图阶段时更有意提高转换层配筋率,使单层配筋率达到0.35%, 以进一步提高转换层楼板和(1)q≤ect310l02(2)γe≤δ1h2δ2h1框支大梁共同作用的能力。
考虑到梁宽大于上部剪力墙的两倍,宽度较宽,对边转换梁,板面钢筋不是简单地要求伸入梁内满足锚固要求即可,而是要求必须贯穿梁顶截面,以确保梁内扭矩在板上的有效传递。
2.3框支柱与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的设计框支柱基本布置于上部剪力墙对齐的下方或就近区域, 这样不仅能使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直接、明确,减少转换板的内力,同时,上下抗侧力结构对齐,对于抵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改善转换板的复杂受力情况也是大有益处的(详见图1)。
《高层》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0933015727a5e9856a6186.png)
注意查表得到的是“剪力墙的广义剪力”V_W VW m “框架的广义剪力”V_F VF m
近似按刚度比分开,得到“总框架剪力”和“梁端总约束
弯矩” VF
CF
CF
_
mij VF
h
mij
m CF
h
mij
_
VF
h
_
“总剪力墙的剪力”为 VW VW m
6EI (1 a b) l(1 a b)3(1
)
6EI (1 a b)
m12 l(1 a b)31
m21
6EI (1 b a)
l(1 a b)31
M12 m12 M 21 m21
mi x
M ij h
mij h
330 WH
770 WH
注:H—结构地面以上的高度(m);W—结构地面以上的总重量。
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体系。抗震设计 时,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下列形式): (1)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开
布置; (2)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墙
); (3)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4)上述形式的混合。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与柱或柱与剪 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点之间 有偏离时,应符合:
1)
1
;
e0 4 bc
2)计算中应考虑其对节点核心和柱的不利影 响。
①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 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 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1a1a9d1711cc7931b716f5.png)
浅谈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设计作者:吴建通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5期【摘要】本文概述了剪力墙的定义及特点,介绍了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重点对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运用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更加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区别,且高层建筑由于整体高度,结构内部受力情况也更加复杂。
而剪力墙作为高层建筑中主要的受力及抗震构件,其设计合理与否对结构的安全及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1、剪力墙的定义剪力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
在剪力墙体中,又分为筒状和平面两种结构,平面结构的剪力墙适用于一般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筒状结构的剪力墙则适用于高度较高的建筑物。
筒状结构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楼梯间或电梯间的墙体设计。
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2、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从结构的角度来说,剪力墙的承载力很强,并且对多角度的负荷量都能够很好的承受,可以承受住高层建筑结构中的竖向和水平两方面的负荷量;其次,剪力墙在受力上与建筑物的楼板可以形成共同的受力体系,使得建筑物的实用空间的高度和宽度都有所提升[2]。
第三,剪力墙及连梁在承受强烈的外力作用发生破坏时,可以有效抵消掉一部分外力作用产生的能量,为建筑物的安全系数提供有效保障。
3、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3.1 调整楼层剪力系数在对剪力墙进行设计时需要尽量将构件布置降到最低,采用最佳办法就是布置大开间剪力结构,从而使侧向结构可以满足高层建筑需求。
此外,要保障楼层间的剪力系数是最小的,但不可高于设计标准,高层建筑整体承受的地震力与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力之间的比不宜过大,这样才会确保结构自身的重量,从而将地震带来的破坏地降到最低,节约建筑成本。
3.2 调整楼层间位移与层高在计算楼层间的位移时,若是高层建筑建设在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需要对楼层的标准值进行合理计算,这样可以把结构弯曲变形保留下来,在基于弯曲变形为核心的高层建筑中需要计入扭转变形。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40ebf41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8.png)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高层住宅设计中广泛采用剪力墙结构,本文给出了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汇总了剪力墙结构计算的各个设计指标以及对应的调整方法。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对住宅的功能要求越来越丰富,建筑设计越来越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要求;为实现建筑的要求,结构选型主要与其使用功能直接相关,同时拟建场地的地理位置,抗震烈度也是影响结构选型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单位倡导建设高层住宅,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及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目前高层住宅成为人们的主要居住形式,高层住宅主要的结构形式多为剪力墙结构。
1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竖向剪力墙和水平楼面梁板组成的结构。
剪力墙既作为承受水平和竖向作用的构件,又有分隔房间的作用。
其布置原则除了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对结构受力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剪力墙布置是否合理进一步决定了该建筑的建设费用,所以更多的建设单位在前期建筑方案及与相应的结构选型上尽量优化,而达到节省造价的目的。
2建模时的注意事项(1)剪力墙:目前结构常用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软件PKPM,北京盈建科软件XXXX有限公司编制的软件YJK,均可进行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2)剪力墙平面布置原则:依据建筑平面图:①外墙可布置为剪力墙,增加建筑平面的抗扭刚度。
②内墙布置时,平面均匀对称布置,竖向连续,避免楼层错洞保证剪力墙边缘构件上下连续贯通,同时避免墙肢开洞过大形成抗震性能较差的短肢墙(短肢剪力墙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③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及构造配筋应当依据实际工程剪力墙部位及抗震等级,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10.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2022-0510)》(以下简称抗规)6.4.1,6.4.3条。
④内墙长度除应满足建筑条件,还要考虑墙下桩最小桩间距的要求,例如:常规设计时,桩直径700mm,桩间距不小于3倍桩径,加上0.5倍的桩径,建议上部剪力墙的长度为2500mm,上部如有结构洞口,宜尽量使洞口避开桩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4章剪力墙结构设计课件.ppt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4章剪力墙结构设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3fb0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d.png)
4.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计算基本假定
4.1.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设计要点 4.1.2剪力墙结构的承重方案 4.1.3计算基本假定 4.1.4剪力墙内力计算
4.1.1剪力墙结构布置要点
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设计要点 1.剪力墙平面布置(双向或多向) 2.剪力墙竖向布置(连续布置,避免突变) 3.剪力墙的配筋 4.剪力墙的墙肢分类 5.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 6.剪力墙结构的典型平面 7.剪力墙结构的变形
a ——洞口两侧墙肢轴向间距
6.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力与变形关系
M 1 ( x)
EI1 y1"
EI
'
11
M 2 (x)
EI 2 y2"
EI
2
' 2
y1 y2 y
1 2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根据力与变形关系得不同荷载情况下得微分方程
2 1 1 2
倒三角荷载
( ) 2( ) 2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1、适用条件: 开洞规则,墙厚、层 高不变的双肢剪力墙。
➢ 判别条件: =1~10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 2、基本假定 (1)忽略连梁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水平位移完
全相同 (2)两墙肢各截面的转角和曲率都相等,连梁两端
转角相等,连梁反弯点在梁的中点 (3)墙肢截面、连梁截面、层高等几何尺寸沿全高
4.2.5剪力墙截面设计
内力与位移计算思路 N-由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产生 M-由水平荷载产生 V-由水平荷载产生——受剪(水平钢筋)
压弯构件 (竖向构件)
竖向荷载下的N:按照每片墙的承载面积计算
水平荷载下的M、N、V:按照墙的等效刚度分配至 各墙
(完整)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完整)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0a6efc8852458fb770b56fd.png)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1 剪力墙布置原则(1)剪力墙的位置: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两端楼(电)梯处,在结构中部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
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
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沿高度均匀变化;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6)多均匀长墙(增加抗侧刚度和减少剪力墙数和混凝土用量),少短墙(抗震性差);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8m)、L形、T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 少复杂形状转折。
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
(2)剪力墙的间距: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3)剪力墙的厚度:剪力墙厚度取值由以下因素确定:1)通过结构分析,在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的各项指标确定每层剪力墙的厚度;2)不同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限制;3)构造性及稳定性要求(而稳定性一般会满足);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在7度或8度地区,墙厚大多情况下是按稳定性和构造要求所控制的;首先剪力墙厚度应满足《高规》7.2.1条7.7.2条规定(其实是高厚比要求),当不能满足上面几条的时候应按《高规》附录D 计算墙体的稳定,从大量工程实例看,按《高规》附录D 计算的墙厚比《高规》7.2.1条7.7.2条规定的小得多。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06章 剪力墙结构内力计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06章 剪力墙结构内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9b611ea84868762cbaed534.png)
为简化计算,可将上述三式写成统一公式,并取G=0.4E 可得到整截面墙的等效刚度计算公式为
Ec Ieq Ec Iw
1
9Iw
AwH 2
引入等效刚度,可把剪切变形与弯曲变形 综合成弯曲变形的表达形式
11
V0
H
3
倒三角荷载
60 EIeq
1
V0
H
3
8 EIeq
• 内力 先将整体小开
口墙视为一个上 端自由、下端固 定的竖向悬臂构 件,如图所示, 计算出标高处 (第i楼层)截面 的总弯矩和总剪 力,再计算各墙 肢的内力。
• 墙肢的弯矩 将总弯矩Mi分为两部 分,其一为产生整体
弯曲的弯矩;另一为
产生局部弯曲的局部 弯矩,如图所示。
• 第j墙肢承受的全部弯矩可按下式计算
当剪力墙各墙段错开距离a不大于实体连接墙厚度的 8倍,并且不大于2.5m时,整片墙可以作为整体平 面剪力墙考虑;计算所得的内力应乘以增大系数1.2, 等效刚度应乘以折减系数0.8。当折线形剪力墙的各 墙段总转角不大于15°时,可按平面剪力墙考虑。
6.2 整体墙和小开口整体墙的计算
6.2.1 整体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墙体截面内力
Mi (x)
0.85M p (x)
Ii I
0.15M p (x)
Ii Ii
式中,Ii第i个墙肢的惯性矩,
I 对组合截面形心的组合截面惯性矩。
I I j Aj y2
• 墙肢的剪力 第j墙肢的剪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Vi
1 2
Vp
A Ai
Ii Ii
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优化设计
![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f3f09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9.png)
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优化设计1.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住宅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居住的主要形式之一。
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住宅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设计合理性对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益。
2. 剪力墙结构特点及优化目标剪力墙结构具有较高的抗侧刚度、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大的使用空间,但其自重较大,材料消耗较多,且墙体较为厚重,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
因此,剪力墙结构的优化应围绕提高结构性能、降低成本、改善室内环境等方面展开。
3.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3.1 合理布置剪力墙1.根据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使墙体既能够满足结构受力需求,又能够兼顾室内空间使用。
2.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墙体厚度,以降低自重和提高空间利用率。
3.2 采用新型材料及构件1.采用高强度钢材、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型材料,以提高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降低自重。
2.引入钢框架、空腹墙等新型构件,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小墙体厚度。
3.3 优化结构体系1.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使剪力墙与框架共同承担水平力,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考虑采用多重剪力墙体系,通过设置多道墙体,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震性能。
3.4 合理设置连梁1.合理设置连梁的截面尺寸和连接方式,以提高剪力墙之间的协同工作性能。
2.考虑连梁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4. 结构优化设计实例以一栋18 层的高层剪力墙住宅为例,采用上述优化方法进行设计。
经过优化,该结构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自重降低约 10%,墙体厚度减小约 20%,且室内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5. 结语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应注重合理布置剪力墙、采用新型材料及构件、优化结构体系和合理设置连梁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效益,满足现代城市居住的需求。
6. 结构优化设计软件应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结构优化,可以借助结构优化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
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浅析
![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9cd3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f.png)
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浅析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侧向刚度,保证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还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一、剪力墙的定义与作用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是一种用于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其主要作用是将水平荷载传递到基础,从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与传统的框架结构相比,剪力墙结构具有更高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层建筑对结构性能的要求。
在地震多发地区,剪力墙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破坏程度,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剪力墙的类型1、整体墙当剪力墙无洞口或洞口面积小于墙体面积的15%时,可视为整体墙。
整体墙的受力性能类似于悬臂梁,其水平位移较小,内力分布较为均匀。
2、小开口整体墙洞口面积稍大,但仍小于墙体面积的 15%,且洞口之间的距离及洞口至墙边的距离较大时,称为小开口整体墙。
其受力性能介于整体墙和联肢墙之间。
3、联肢墙当洞口面积较大,超过墙体面积的 15%,且洞口之间的连梁对墙肢有约束作用时,形成联肢墙。
联肢墙的墙肢通过连梁相互连接,共同抵抗水平荷载。
4、壁式框架当连梁的刚度较大,与墙肢的刚度接近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接近于框架,称为壁式框架。
三、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要点1、合理布置剪力墙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高度、使用功能以及抗震要求等因素,合理布置剪力墙。
剪力墙应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周边和内部,以保证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重合,减少扭转效应。
同时,应避免剪力墙的集中布置或局部缺失,以免导致结构刚度的突变。
2、控制剪力墙的数量和长度剪力墙的数量和长度直接影响着结构的侧向刚度和经济性。
过多的剪力墙会增加结构的自重和造价,过少则无法满足侧向刚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应通过结构计算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剪力墙数量和长度,使结构在满足侧向刚度的前提下,达到经济合理的目标。
高层剪力墙结构桩基础设计要点
![高层剪力墙结构桩基础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3eab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d.png)
高层剪力墙结构桩基础设计要点关键信息项:1、桩型选择2、桩的布置3、桩的承载力计算4、桩身结构设计5、桩与剪力墙的连接6、桩基础的沉降计算7、桩基础的抗震设计8、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11 桩型选择111 在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桩基础设计中,桩型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施工条件等因素。
常见的桩型包括灌注桩、预制桩等。
112 灌注桩具有适应性强、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施工的优点,但施工质量较难控制,且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113 预制桩施工速度快、质量易于保证,但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且穿透硬土层的能力相对较弱。
12 桩的布置121 桩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对称的原则,以保证桩基础能够有效地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减小不均匀沉降。
122 对于剪力墙结构,桩应尽量布置在墙下或靠近墙的位置,以提高桩的承载效率。
123 同时,要考虑桩间距的合理性,避免桩间距过小导致群桩效应过于显著,影响桩的承载力。
13 桩的承载力计算131 准确计算桩的承载力是桩基础设计的关键。
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参数,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如静力触探法、经验公式法等。
132 对于单桩竖向承载力,要考虑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贡献,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正。
133 此外,还需考虑群桩效应对桩承载力的影响,进行群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
14 桩身结构设计141 桩身结构设计包括桩身材料的选择、桩径和桩长的确定以及桩身配筋等。
142 桩身材料应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通常采用混凝土。
143 桩径和桩长应根据承载力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144 桩身配筋应根据桩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配置,确保桩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15 桩与剪力墙的连接151 桩与剪力墙的连接节点设计应保证传力明确、可靠。
可以采用桩顶承台或筏板将桩与剪力墙连接起来。
152 连接节点的构造应满足抗震要求,保证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地传递水平力和竖向力。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04d1f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a.png)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剪力墙作为承载主要水平荷载的重要构件,其设计和施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d037dff7ec4afe04a1dfad.png)
抗震设防烈度6、7度地区A级高度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一、整体规定◆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40、120m◇部分框支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20、100m◇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应符合上述要求(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结构的最大高宽比;◇6和7度抗震时,分别为6、5◆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形状: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1),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l/b宜符合表1的要求;建筑平面不宜采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小(图1),l/Bmax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图2)图1 建筑平面示意图2 角部重叠和细腰形平面示意◇扭转:1、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高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注:当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0.4/1000时,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2、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高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楼板:1、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2、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3、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施工
![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8aeac27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b.png)
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施工摘要: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物的主要支撑点,具备结构灵活、绿色节能环保的双重特性以高层建筑为例子,以脚注建筑专业设计原理为指导,在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制下,框架部分选用浇筑工艺设计,给出剪力墙结构布局及装配式等建筑专业设计和施工方案。
同时,为提升工程施工控制,从施工计划方法,在起吊顺序方面,改善和创新工程施工方式,完成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规范化。
低消耗设计方案,提升工程施工流程的效率。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套筒规格注浆连接;接缝处连接;施工技术引言剪力墙结构是混凝土预制构造,是剪力墙的具体受力梁、板等整体或部分选用预制墙板。
重合梁、重叠板根据节点卡扣结构方式和后浇混凝土产生具备很强的承载能力。
稳定的建筑构造是在过去剪力墙的前提上设定剪力墙装配式,以提升装配式建筑构造的侧向弯曲刚度,提升空间操作灵活性,填补高层建筑剪力墙的不足。
一、设计案例简述本文以某产业园区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楼高18层。
地底有双层地下室和停车库。
工程建筑长度、总宽、高宽比分别为61.58m.14.65m.52.50m。
全部工程建筑展现大底盘较长结构类型,路面分裂、地底无缝拼接,多塔结构类型。
装配式分布范畴为2-18F,主要装配式包含现浇箱梁板。
选定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使用期限为50年。
抗震设防选用规范C类,地震烈度预置为6°,基本地震瞬时速度预置为0.05g,场地类别属于II类。
二、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一)结构管理体系决定选定多层建筑选用预制构件框架-剪力墙结构管理体系。
设计方案时,应依据《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标准规定,融合预制构件整体工程建筑的结构特点,选用结构管理体系,遵循少规格型号、多组合的标准。
HPB300.HRB400型结构建筑钢筋,1-2F底部结构加固区选用预制混凝土,地下室底板.现浇板.柱.桩承台.墙体混凝土的强度等为C35,垫层混凝土的强度级别为C15,采用Q235B.Q345B钢;构造木地板选用预制构件+浇筑,薄厚60~80mm;墙体选用预制构件夹心保温墙板,墙面总薄厚为300mm,各自选用60mm.400厚混凝土防护层复合型XPS板保温隔热板,与200mm厚浇筑剪力墙墙体重合,搭建夹心隔热保温重合墙体。
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体系结构设计解析
![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体系结构设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6feb330912a2161479291d.png)
样 的 设计 原 则 , 剪 力 墙 不 但 可 以减 轻 结 构 自重 , 而
层建筑剪力墙体结构设计 中,要是剪力墙结构带 有 简体与短肢 。一定要确保其 中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或 等于 C 2 5 ,这样才能达到剪力墙 对混凝土强度 的等
b u t h t e q u a l i t y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s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t c s t h e s e c -
mi t y o f h u ma n l i f e .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i e s s h o — u l d e r t h e es r p o n s i b i l i t y , e s p e c i ll a y i n h i g h - r i s e b u i l d i n g wa l l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 wh i c h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i mp o r t a n t b e c a u s e t h e d e s i n g d e t e r mi n e s t h e s u c c e s s o f 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级 要求 。
且还 能大 大降低地震危害 ,同时又节约许多建筑经 费 。因此 ,剪力墙结构 的施工 一定要遵循楼层最 小 剪力系数 的设计原则 。 2 .楼层 间位移 与层 高 关于楼层 间位移与层高 ,就 要求剪力墙规范规 定的最大楼层 间位移计算一定要注 意相关事项 。若 在地震频繁 的建 立楼层 ,所用标准值 产生的楼层计 算。可 以保 留整体 弯曲变形 ,需要计 入扭 转变形在 高层建筑 中,因为 当前的高层建筑重 点考 虑的就是 楼层 间的扭转与剪 力变 形。具体地讲 ,竖 向构建数 量 决定着结构的剪 切变 形。但是在实 际的建设过程 中,合理的构建是 关键 。一旦结构不科学 ,势必会 引发 过大的扭转变形 ,这 样就无法达到楼层 间对 位
第6章_高层建筑结构设计_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第6章_高层建筑结构设计_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4c917327284b73f2425071.png)
6.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念设计
1.构件截面尺寸估算 框架梁、柱、节点等的截面尺寸估算与框架结构相同, 可按4.1.3的有关规定进行。 2.材料强度等级的选定 现浇框架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一级抗震等 级设计时,不应低于C30,二~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 低于C20。 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40。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不宜大 于C60,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不宜大于C70。 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有短肢的剪 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C25。
6.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念设计
(3) 框剪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且在抗震设计, 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并使结构各主轴方向 的侧向刚度接近。 (4) 主体结构构件之间除个别节点外不应采用铰接,梁与柱 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 (5)剪力墙布置须满足本书第2.3.5中第4小节对框架-剪力 墙结构体系的相关要求。 (6)对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方向较长时(L或T形平面), 需对横向剪力墙间距的最大值作出限制,其值须满足附表 8.9的要求。 (7)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尽端。 (8)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求比框架-剪力墙结构更严 格。
刚接体系 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 与剪力墙通过连系梁将 框架和剪力墙连系,连 杆一端与剪力墙刚接, 另一端与框架铰接。
在此计算图中, 总剪力墙中包含 2榀剪力墙(横向) 或4榀剪力墙(纵向), 总框架中含有 6榀框架(横向) 或2榀框架和14根柱(纵向)。
刚接体系和铰接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连梁对剪力墙 墙肢有无约束作用。
6.2 内力和位移的简化近似计算
1. 铰接体系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铰接体系计算模型
将连杆切开,可得连杆的集中力F i j。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https://img.taocdn.com/s3/m/15c6665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d.png)
剪⼒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抗震设防烈度6、7度地区A级⾼度剪⼒墙结构设计要点⼀、整体规定◆A级⾼度⼄类、丙类⾼层建筑的剪⼒墙结构最⼤适⽤⾼度:◇全部落地剪⼒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40、120m◇部分框⽀剪⼒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20、100m◇A级⾼度甲类⾼层建筑的剪⼒墙结构最⼤适⽤⾼度:6度、7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级后,应符合上述要求(说明:房屋⾼度指室外地⾯⾄主要屋⾯⾼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的电梯机房、⽔箱、构架等⾼度)◆结构的最⼤⾼宽⽐;◇6和7度抗震时,分别为6、5◆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平地震作⽤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平地震作⽤的扭转影响◆考虑⾮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平⾯规则检查,需满⾜:◇形状:平⾯长度不宜过长(图1),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平⾯突出部分的长度l 不宜过⼤、宽度b不宜过⼩(图1),l/B max、l/b宜符合表1的要求;建筑平⾯不宜采⽤⾓部重叠或细腰形平⾯布置。
(图2)图1 建筑平⾯⽰意表1 平⾯尺⼨及突出部位尺⼨的⽐值限值设防烈度L/B l/B max l/b6、7度8、9度≤6.O≤5.O≤0.35≤0.30≤2.O≤1.5图2 ⾓部重叠和细腰形平⾯⽰意◇扭转:1、在考虑偶然偏⼼影响的规定⽔平地震⼒作⽤下,楼层竖向构件最⼤的⽔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度⾼层建筑不宜⼤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层建筑不宜⼤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注:当楼层的最⼤层间位移⾓不⼤于0.4/1000时,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值可适当放松,但不应⼤于1.6。
2、结构扭转为主的第⼀⾃振周期T t与平动为主的第⼀⾃振周期T1之⽐,A级⾼度⾼层建筑不应⼤于0.9,《⾼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层建筑不应⼤于0.85。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bc9e2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6.png)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的保障至关重要。
当然,针对不同的建筑用途、地理位置、功能等方面的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其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方案。
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这种方案,希望对建筑结构设计专业人士以及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启示。
1.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两部分组成,其中框架是建筑支撑结构的骨架,而剪力墙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承载结构。
框架主要负责承担水平荷载,而剪力墙则负责承担垂直荷载和地震力。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会被布置在建筑的核心位置,而框架则贯穿整个建筑。
这种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结构刚度,使建筑更加稳定和安全。
此外,这种设计还可以增加建筑的自重和防火性能,适用于中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
2.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具体实现方法在实现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建筑布局:剪力墙应该被放置在建筑核心区域,以最大化其受力控制作用。
此外,框架应该被放置在建筑的周边位置,以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 钢筋混凝土设计:框架的设计应该考虑抗震、风荷载、地震等因素。
剪力墙应该被设计成厚实、多层的结构,以承担垂直荷载和地震力。
- 梁柱连接:框架和剪力墙之间的梁柱连接应该被精心设计,以确保强度充足且不会发生脆性断裂。
-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建议优先选择优质材料,如高强度钢筋和烧结砖,以增加建筑的整体抗震性。
3.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例分析,关于一个成功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项目。
该项目是一座60层的高层住宅,其建筑高度达到了180米。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工程师首先考虑了建筑的布局。
剪力墙被放置在建筑核心区域,而框架则被布置在建筑周围。
他们还考虑了建筑的高度和周边自然条件,以确保建筑具有强大的抗震和风荷载能力。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0f36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a.png)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剪力墙是现代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承载墙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刚度大、稳定性好等优点。
在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的布置应合理,首先需要根据结构荷载进行计算,合理确定墙的数量和位置。
墙体的布置应尽量避免门窗开口,避免墙的连续性受到破坏。
同时,墙体的布置应考虑结构整体的刚性,尽量保证墙体之间的连接。
2.剪力墙的形状和尺寸:剪力墙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结构荷载和受力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墙体的高度、厚度、长度等要素需要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以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3.剪力墙的钢筋配筋:剪力墙的钢筋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在进行钢筋配筋时,需要考虑墙体的抗震性能、承载能力、刚度等方面的要求。
钢筋的布置应均匀、合理,并且与墙体的纵向和横向钢筋连接应牢固可靠。
4.剪力墙与结构的连接:剪力墙与结构的连接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可靠性。
墙与柱、梁的连接点需要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以确保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需要能够满足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要求。
5.剪力墙的配筋和墙体厚度与裂缝的控制:剪力墙的配筋和墙体厚度的设计应能够控制墙体的裂缝。
墙体的配筋率和墙体的厚度需满足规范的要求,以控制墙体在受力过程中的裂缝宽度,防止墙体产生过大的变形。
6.剪力墙的开口设计:剪力墙的开口设计应遵循相关规范的要求,合理设置门窗洞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增强处理。
门窗洞口的开设应尽量避免位于墙体的开端或拐角处,需要通过设计适当的加强措施,保证墙体在开口处的刚性和稳定性。
7.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验证:剪力墙结构设计完成后,还需进行相应的抗震性能验证。
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计算和模拟分析,以确保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8.剪力墙的施工和监督: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和监督过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墙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墙体的尺寸、形状、配筋等施工要素的准确性和符合性。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cd80c30508763231121282.png)
浅析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本文阐述了剪力墙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剪力墙的分类和剪力墙设计的原则,提出了优化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剪力墙体系结构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决定着建筑施工投资成功与否。
当前,人们不断追求新颖与潮流,为林立的建筑物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但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剪力墙截面特点是墙肢长度远大于厚度,自身平面内具有很大的刚度和承载力,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都相对较小,墙肢属于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构件。
同时在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个平面构件,它除了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外,还承担竖向压力;在轴力、弯矩、剪力的复合状态下工作,其受水平力作用时似一底部嵌固于基础上的悬臂深梁。
在地震作用或风载下剪力墙除须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非弹性变形反复循环下的延性、能量耗散和控制结构裂而不倒的要求。
2 剪力墙的分类2.1 整截面墙:剪力墙不开洞或洞口面积小于总面积的16%,且洞口长边尺寸均小于洞口净距及洞口至墙边的净距。
受力性能类似整体的悬臂构件,墙肢法向应力呈线性分布,破坏形态似偏心受压柱,设计时应尽量将竖向钢筋分布在墙肢两端。
2.2 整体小开洞墙:当剪力墙洞口上下对齐,成列布置,洞口稍大,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墙肢和连梁刚度较均匀。
受力性能也可按整体悬臂构件考虑,并应考虑墙肢的局部弯矩,水平荷载引起的整体弯矩的85%以上由墙肢轴力所产生的内力矩来平衡,局部弯矩不超过整体弯矩的15%。
2.3 联肢墙:当剪力墙的洞口沿竖向成列布置,洞口面积超过墙体总面积的16%,各墙体由连梁连接,墙肢单独作用明显,连梁中部出现反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q I jhj hjFra bibliotek时扣Ij—除剪洞力口墙的沿影竖响向;各段的惯性矩,有洞口
hj—各段相应的高度;
15
6.5 连续化方法计算联肢剪力墙
对于联肢墙,连续化方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精确 的手算方法,而且通过连续化方法可以清楚地了 解剪力墙受力和变形的一些规律。连续化方法把 连梁看做分散在整个高度上的连续连杆。
18
2.方程的建立
在连梁的反弯点处切开,双肢墙变成两个静定的悬臂 墙,切口处的轴力σ(x)和剪应力τ(x)是未知力,由切点处的 相对位移为零的变形协调条件,可得沿剪应力τ(x)方向的 变形连续条件的表达式:
1x 2 x 3x 0
δ1(x)——由墙肢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
1m
(x)
2m
不宜将楼面主梁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
7
6.2 剪力墙的类型
1.整截面墙
不开洞或开洞面积不大于15%的整截面剪力墙 受力特点:整体悬臂墙,弯矩图既不突变也无反弯点。 变形特点:弯曲型变形
8
2.整体小开口墙
开洞面积大于15%但仍较小的墙 受力特点:弯矩图在连系梁处发生突变,但在整个墙肢高 度上没有或仅在个别楼层中才出现反弯点。 变形特点:以弯曲型为主
12
2.竖向荷载分配
按每片墙的承荷面积计算它的荷载。
3.水平荷载分配
总水平荷载按各片剪力墙刚度分配到每片墙,然后分片计 算剪力墙的内力。
Vij
Ec I eqj Ec I eqj
Vpi
式中,Vpi—第i层总剪力 EcIeqj—第j片墙的等效抗弯刚度。
13
6.4 整体墙近似计算方法
My
I
VS
Vb Mb
22
二、墙肢的弯矩和剪力
墙肢的总弯矩和总剪力:
n
M j M pj ms s j
V j Vpj
式中,Mpj,Vpj——第j层由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和剪力。 ms——第s层(s≥i)的总约束弯矩:
M1
I1
2
Mj
Ii
i 1
M2
I2
2
Mj
Ii
i 1
V1
I~1 2 I~i
V
j
i 1
3
是剪影跨响比剪:力VMhw墙表破示坏截形面态上的弯重矩要与因剪素力。的相对大小,
弯作曲用破为坏主:,VMh容w 易 2实时现,弯高曲墙破(坏H/,hw延≥2性~3较)好,。以弯矩
4
弯剪破坏:
2 M Vhw
1 ,中高墙(H/hw=1~2),很难
避免出现剪切斜裂缝,视设计措施是否得当而可
能弯坏,也可能剪坏,按照强剪弱弯合理设计,
9
3.双肢墙及多肢墙
开洞较大、洞口成列布置的墙 受力特点:与整体小开口墙相似 变形特点:以弯曲型为主
10
4.壁式框架
开洞尺寸大、连梁线刚度大于或接近墙肢线刚度的墙 受力特点:弯矩图在楼层处有突变,在大多数楼层中都出 现反弯点 变形特点:以剪切型为主
11
6.3 计算假定及荷载分配
1.计算基本假定 (1)一片剪力墙可以抵抗在本身平面内的侧向力, 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2)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板平面 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Ib
式中,σ—截面的正应力; τ—截面的剪应力; M—截面的弯矩;
q
V—截面的剪力; I—截面惯性矩; S—截面的静矩; b—截面宽度; y—截面重心到所求正 应力点的距离。
M
V
14
11
60
V0 H 3 EIq
1
3.64EIq
H 2GAq
1 8
V0 H 3 EIq
1
4EIq
H 2GAq
1 3
V0 H 3 EIq
1
3EIq
H 2GAq
倒三角形分布荷载 均布荷载 顶部集中荷载
式中,V0——底部截面总剪力;
G—混凝土的剪切模量,G=0.4E Aq—小洞口整体墙折算截面面积; A—墙截面毛面积;
Aq 1 1.25
Ad A0
A
Ad—墙面洞口立面面积; A0——墙立面总墙面面积; Iq—等效惯性矩;
问题:为什么可以采用连续化方法计算联 肢剪力墙?
16
1.基本假定
(1)连梁的反弯点在跨中,连梁的作用可以用沿 高度均匀分布的连续弹性薄片代替(连梁连续化 假定);
b
bb
1
2
1
2
1
2
1
2
(x) (x)
1
2
1
2
(a)结构尺寸; (b) 计算简图;
(c) 基本体系
17
(2)忽略连梁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水平位移 完全相同,同一标高处,两肢墙的转角和曲率相 等。 (3)层高h和惯性矩I1、I2、Ib及面积A1、A2、Ab 等参数,沿高度均为常数。
也可能实现延性尚好的弯剪破坏。
剪切破坏:
M Vhw
1
的剪力墙,矮墙(H/hw≤1)
滑移破坏:实际工程中,滑移破坏很少见,可能 出现的位置是施工缝截面。
5
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6
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以保证剪力墙平面 外的稳定性;
(1)沿梁轴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抵抗该墙肢平面外弯 矩; (2)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墙与梁相 交处设置扶壁柱; (3) 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 按计算确定配筋; (4)必要时,剪力墙内可设置型钢。
1v
2v
1
(x)
(a)弯曲变形
(b) 剪切变形
19
δ2(x)——由墙肢的轴向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
(x)
(x)
2 3
δ3(x)——由连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
(x)h Ab
b
(x)h
问题:切口处的轴力σ(x)为什么不列变形连续方程? 20
在x处作截面截断双肢墙,由平衡条件有:
M1 M 2 M p 2cN x
P wq
(x) (x)
V1 M1
N
V2
N
M2
21
3.联肢墙的内力计算
一、连梁的剪力和弯矩
由以上两式,可得连梁中点处的剪应力τ(x),计算j层 连梁内力,用该连梁中点处的剪应力乘以层高得剪力(近 似于层高范围内积分),剪力乘连梁净跨度的1/2得连梁 根部的弯矩:
Vbj xh
(x)
M bj Vbj a
式中, I~i 是墙肢考虑剪切变形后的折算惯性矩:
6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1
6.1 结构布置
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
2
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的竖向刚 度应均匀,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 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
为了避免剪力墙脆性破坏,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 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 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 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 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