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药特色传承人才培训考试心得体会
谈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项目学习心得与感悟——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游学体会之一
物研究 与 临床用 药 中很值得 关 注 ,特别 是对 容易 混淆 、 品种 多样 、真伪 难辨 的药物 要加 以学 习研究 考证 。 1.2 注重 应用 增 强 辨识 学 习 了 目前 中药 材掺 假 造假 现象 的种类 与 中药不 良反 的常见 现象 与原 因 。在 工作 中特 别是 教学 中应加 大对 伪劣药 材辨识 方 法与技 巧 的讲授 ,经 常去药 材市 场与药 材基 地进行 观摩 学 习 。 理解 中药 不 良反应 的 常见 种 类 ,辨 证分 析 产 生 的 真正 原 因 ,引 导人们 正 确 用 药 、合理 用 药 、科 学 用 药 。 同时 作 为 中医药学 教学 与研 究 者 ,我 们 应该 有 义 务 正 确 辨 识 药材真 假 ,练就真 功 夫 ,打 击 伪 劣 药材 ,让 中药 恢 复 真 面 目,让 中医药 为大众 健康 服务 。秦岭 野外 识辨 、采 挖 中药 ,是一 次有 意义 的实践 。和 老师 、同行学 者们 一 起 辨识药 材 ,有许 多惊喜 ,认识 了二 十余 种药材 。看 到 了药 用 植 物 在 晚秋 季 节 的变 化 ,美 丽 的 七 叶一 枝 花 (重 楼 ),毒 性 中 药 乌 头 的 根 与 已 近 枯 萎 的 地 上 茎 叶… …同时很 高兴 带 回了一 株 乌 头 ,目前 已栽 在 学 院 的药用植 物 园 中 ,以后 供师生 教学 观摩 ,学 习毛茛 科植 物 的特 点与 乌头植 物 、药材 的性状 与鉴 别特征 。 1.3 继 承 创 新 学 会 应 用 对 中药 重 剂 的应 用 ,需 要 尝 试实践 ,有胆 有 为 ,科学 合 理。 “人 说 医道之 难 ,在 于 识 因、辨证 、用药也 。用药之难在 于选药 、配伍 、组方 ,而 药 效之好坏却 在 于炮 制 、剂 量 、配伍 。… ‘中医不 传 之秘 在 于量 ”。做 到“只有识 药 、才敢 用 药 、才会 用 药 。”应用 中要注意 掌握药 性 、对症 、注意个 体 的特点 、年 龄 、性 别 、 体质量 、病情 、病 程 、剂量 递增 、中病 即止 及合理 配伍 等 。 学 习了中药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中的优 势 与常用 药物 。 熟悉 了丹 参 、山 楂 、葛根 、黄 芪 、淫 羊 藿 、党 参 、当 归 、灵 芝 、延胡索 等药物 的治疗优 点 ,中药通过芳 香温通 、活血 化瘀在治疗 心血管疾病 中发挥作用 。 1.4 弘扬 医药 文化 提 升人 才 素 质 中 医药 文 化是 国粹 ,中 医 药 是 宝 贵 的 卫 生 资 源 。亲 临 了渭 南 铜 川
中医药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正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中医药培训成为了提升中医药人才素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医药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中医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将我的培训心得体会分享如下:一、系统学习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期间,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医药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
通过学习,我对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涉及面广,这次培训让我对中医药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二、深入学习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中药的炮制、煎煮、服用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还学习了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外治法,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三、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医药博物馆,了解了中医药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特色优势。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培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训期间,我们跟随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进行临床实习,学习他们的诊疗思路和临床经验。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心得,拓宽了视野。
五、树立正确的中医药观念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中医药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我要感谢培训班的组织者和各位专家教授,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导。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学习心得体会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学习心得体会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感谢各级主管部门、感谢医院领导,我有幸成为2018级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
有这样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我倍加珍惜,努力学习,现将学习基本情况、学习心得及特色技术传承等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完成情况。
2018年以来,先后参加12个基地的学习,按时完成学习报告,各个培训基地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学习中医中药经典古籍《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完成读书心得和学习笔记5篇。
二、中药特色技术学习和掌握情况。
第一站,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基地。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最核心的源头。
中药饮片不能用有效期应该叫保质期。
例如阿胶五十年保管好的话质量更上乘;陈皮越久越好。
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及所产生的症状、炮制的常用解毒制法包括净选、漂洗、炒制、灸制、蒸制、煮制、燀、复制、烘、焙、煨、煅制、制霜法、提净、水飞。
市场上不合格饮片存在正品匮乏、非药用部位的混入或人为掺入异物、杂质、栽培变异、炮制加工不规范、非法增加饮片重量、提取有效成分、染色掺假等情况。
第二站,安徽中医药大学亳州基地。
重点学习安徽十大皖药道地药材,霍山石斛、凤丹皮、亳白芍、菊花、宣木瓜、茯苓、灵芝、桔梗、黄精、断血流。
以亳菊为例进行说明,亳菊采用阴干主要是减少挥发油散失,挥发油对解热作用明显有效;俞年军教授用实验结果说明亳菊种苗可以通过茎尖组织培养来获得。
第三站,贵州中医药大学凯里基地。
该地点为“道地产区”。
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理性,特定的质量标准,丰富的文化内涵,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特定的种质遗传。
道地药材是中医药的精髓,常用500种中药材中,有道地性的药材占200种,其用量占80%,其核心是质量和产量。
以苗药为主的苗侗医药文化街药材市场,是贵州省唯一较完整的保持着苗医药文化的原真性的民间“自由”交易的苗药市场。
第四站,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基地。
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订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确保制剂的安全和有效,应当结合处方、工艺、使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并设定合理的检测项目和限度。
谈四川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项目学习心得与感悟
谈四川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项目学习心得与感悟摘要】本文主要为笔者参与四川省中医药高层人才建设活动“川派中医药杰出人才工程”的心得体会,主要根据笔者的主观视角将整个项目活动进行总体的概述,并从中药质量真伪鉴定,中药经方经药传承,中药制剂炮制技艺传承,中医经典的阅读以及中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等方面对学习活动整个过程以及笔者自身收获感悟进行阐述,并对中医药人推广发展的建设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创新为加强四川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建设,推进“川派中医药杰出人才工程”的实施,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选择了一批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中青年人作为四川省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对象。
项目为期3年,旨在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热爱中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中医特色技术人才。
项目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本人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实践情况,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1 项目培训概述四川省优秀中药人才研修项目的集中培训分为理论学习与跟师实践两部分。
理论学习主要内容有神农本草经的解读、伤寒论研读、黄帝内经研读、中药学和中药方剂的研读、中药制剂的制备及制度等相关要点解读、中药材及饮片品种解析与真伪优劣鉴别、四川道地药材学习等。
实践则有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中药炮制、中药药理、中药分析、中药化学、中药鉴定等实训。
在省中医药发展中心精心组织策划下,还开创性的赴江苏省中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进行省外游学,为我们提供了与省外发达地区先进单位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省外游学项目主要以授课、座谈讨论及参观等形式展开,此次游学让我们之间增进了友谊,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2 传承中的中药质量与真伪经过3年的学习和实践,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实践经验更加丰富。
通过黎跃成老师和罗霄老师的讲授,我们对一些中药的栽培、保护、利用和鉴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验收是保证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掺假、掺假、增重现象十分普遍。
中医全科培训个人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我是中医全科培训的一员,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在此,我要感谢我国政府对中医事业的重视,感谢各位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
一、中医全科培训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中医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等。
因此,开展中医全科培训,培养具备全面中医知识和技能的中医人才,对于提高我国中医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全科培训的内容与收获1. 理论知识学习在中医全科培训中,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外妇儿科等课程。
通过学习,我对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核心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培训方面,我们学习了望、闻、问、切四诊合璧的技能,以及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临床实践,我掌握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3. 传承与创新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医在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传承与创新。
作为中医全科人才,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中医全科培训不仅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还强调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病例分析等形式,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中医全科培训的感悟1. 爱岗敬业,传承中医作为一名中医全科人才,我们要热爱中医事业,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2-03T13:04:04.3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吴秋媚[导读] 摘要:中医药属于我国文化瑰宝,在我国历史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541100摘要:中医药属于我国文化瑰宝,在我国历史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掌握中药鉴定基础理论知识和特色实践鉴别能力,是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结合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学习经历,将特色传承技术融入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助力于优秀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药特色技术。
关键词:中药特色技术;技术传承;中药教学;中药鉴定学引言为了大力培养中药高层次人才,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目的是培养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
中药特色技术是指中药栽培、资源保护及利用、鉴定、炮制、传统制药工艺、制剂、医院制剂开发研究、调剂、特色治疗技术等。
本文对此展开了认真探究。
1中医药文化概述1.1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比如,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基地,聆听王德群教授详细讲解中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本经》),王教授从《本经》的产生、三品、配伍、句读、神农之味、命名之趣、辨伪等方面进行解读,并对现代应用《本经》药物的错误进行了纠正,聆听后我们更加知晓《本经》的学术成就,为《本经》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1.2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应用1.2.1开设中医药典籍课程历代国医大师都强调中医经典的作用,指出中医经典是中医的根,在中药学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中医经典课程如《本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加强对中医经典的诵读。
1.2.2增设中华文化素养课适当增设中国医学史、易经、道德经等课程,中医学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将中华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浅谈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在中药调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在中药调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陈壮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47期摘要:全国已开展了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笔者参与其中;结合笔者全国各地游学的经历,应用到中药调剂实践教学中,以继承和发扬张中药特色技术,培养出更多中医药人才。
关键词:中药调剂;特色技术;传承;发扬;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7-0142-02笔者正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研究生执教《中药调剂学》课程,但苦于现行的中医药院校教学体系里,没有《中药调剂学》这门课程及相应本科以上教材。
怎么办?幸好,笔者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能够把全国各地游学到的中药调剂理论结合到其实践教学中来,并配以大量的实物图片以及生动的微电影,使得其教学相长,效果显著。
中药调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1]。
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华强教授认为,中药调剂其实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它与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炮制学、制剂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还涉及药品质检、药品保管与养护,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
调剂员不仅要对处方应付药品的种类是否正确、分量是否准确负责,而且对于药品质量真伪优劣、清洁卫生和炮制是否合格,以及医师处方是否正确,都有监督和检查责任。
受我国药学教育的专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国内院校《中药调剂学》的教学仍偏重于理论而轻实践。
李妍等[2]通过澳大利亚TAFE学院培养模式中得到启示:现有的《中药调剂学》课程包含了所涉及的必备基础知识,如中药材的鉴别、中药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销售、中药的贮存保管与养护等内容,课程中必备知识所占比重较大,但新颖和前沿性不够突出,缺少中药调剂管理信息平台、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应用、免煎颗粒的应用等内容,实际操作内容更少。
中药传承任重而道远——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心得点滴
我个人 认为 ,道 地药 材是 一个模 糊概 念 ,所 谓 “ 道 地” 丰富经验 ,川 帮炮 制讲究炮 制工 艺流程 ,尤其火候 温度 。 的 区域没有确切 的地 理 坐标 。事 实上 , 目前 药材 的道地 性
与某一地 区药 材 固定 统一 的种 植 、采 收及 炮制 模式 不划 等 比如贵州 特殊 炮制 品 :母鸡 油 制三 七 、醋炙荷 叶、酒 炙 地
制的“ 雷公刨 ” 发明 已久 ,沿用 至今 。建 昌帮发 祥地虽 在江
2 传 承学 习中的理解 与认 识
2 . 1对“ 道地药材” 与“ 地道药材” 的认 识 国医大师金世元 老先 生认 为 “ 地道药材 与道地药 材是 一
西南城县 ,但主要影响福建地区 。甚至远涉港 台及东南亚。
京帮炮制特点 :京帮发 源于我 国北京 ,以北 京 同仁 堂 、 个 意思 .是历史沿 革 下来 的对 某个 地 区产量 大且 流 通广 的 天津达仁堂为代表 .在 北方 地 区影 响甚 广 。甚 至影 响 到甘 优 质药材的约定俗成 的叫法” 。中国 中医研究 院黄璐 琦 院士 肃地区 ( 以京 派 国药 行庆 仁 堂为 首 ) ,京 帮 切药 用高 案 刀 ,
1 传 承 的要 义
术传承人 才培 训项 目,明确传 承要 义 :对 中药人来 说 。 ‘ 传 的传承 、学会用 现代 中医药技术手段创新探索 的传承 。
国家 中医药管理 局于 2 0 1 4年 1 1 月启动全 国中药特色 技 人 惊 叹 的 绝 活 。
承学习不仅是知识 的传 承 、技术 的传 承 。更 是 中医药 文 化 是 ,工具辅料独特 ,切 药刀与众 不 同,把 长 ,线直 ,刀深 , 建两帮工具有 所不 同 ,旧时药 界有 “ 见 刀认帮 ” 之说 。其创
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与发挥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与发挥的因素分析前言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医药不但在治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且在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医药仍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何传承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和发挥的因素。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总体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中医药是基于总体思维方式展开的,相对于现代医学的“分析式思维”,中医药更注重“整体性”。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不是简单地针对某一个病症进行治疗,而是通过辨证施治的原则,全面分析和判断病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病症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多元性中医药的病症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多元性,相对于现代医学单一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的治疗方法涉及针灸、中药、推拿、气功、食疗等多个方面。
中医药注重“因人而异”,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基于经验的实践和科学知识的相互作用中医药是基于经验的实践,并通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地与科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融合,即经验与知识的相互作用也是中医药的特色之一。
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和发挥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与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环境也是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和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1.西方现代医学的冲击: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西方医学成为人们日常就医的首选,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也受到了冲击。
2.医疗市场化:随着医疗市场化的推进,医生和医院的经济效益成为了日常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不被西方医学所接受,也可能会出现经济利益的滑坡。
3.缺乏统一标准: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较为复杂,缺乏统一的标准。
这也给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继承和发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中医传承人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2023年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一年里,作为一名中医传承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传承中医文化、弘扬中医精髓的道路上,我始终秉持着“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学习、实践、总结,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学习与实践1. 理论学习本年度,我深入学习《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以及《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础。
同时,我还参加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拓宽了视野。
2. 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患者病情,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治。
本年度,我接诊患者数千人次,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三、传承与创新1. 传承中医技艺作为中医传承人,我深知传承的重要性。
本年度,我积极向老一辈中医专家请教,学习他们的诊疗经验,并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
同时,我还参与编写了《中医临床诊疗手册》,为基层中医工作者提供参考。
2. 创新中医疗法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基础上,我积极探索创新。
本年度,我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研发出一套独特的中医综合疗法,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四、科普宣传1. 撰写科普文章本年度,我撰写了多篇中医科普文章,在各大媒体平台发表,向公众普及中医知识,提高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和信任。
2. 开展健康讲座我积极参加各类健康讲座,向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群体传播中医养生理念,推广中医保健知识。
五、荣誉与成绩1. 获得荣誉本年度,我荣获“优秀中医传承人”称号,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2. 取得成绩在临床实践中,我所研发的中医综合疗法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治愈率高达90%以上。
六、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以下目标而不懈奋斗:1.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深入学习中医理论,掌握更多中医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学专业是指研究中药的药物学科,培养中医药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关注。
该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中药学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中药产业的需求。
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模式注重中西医结合,包括中医学、药学和现代医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中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此外,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习实训的重要性。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实际中药生产过程中,亲身体验中药的炮制和提取工艺,并通过实地考察中药企业,了解中药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实践的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临床应用中药的技能,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还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到中医学、药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并在跨学科研究中展示创新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同时,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和创业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参与中药产业的创新创业。
总之,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综合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中药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不断推动中药学的繁荣和创新,并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旨在传达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信息。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正文,重点阐述中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要点。
中医特色技术传承之中药炮制学习体会
中医特色技术传承之中药炮制学习体会【摘要】中药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当前国家空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制定并出台了《中医药法》为其保驾护航。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的升高,国际对中国的期待和需求也在日益剧增,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医药也被广泛输入国际市场。
作为祖国的瑰宝,中药产业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及丰富的社会医学经验基础,这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贡献。
中药炮制是中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传承中具有深厚的基础,但现代中药炮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各方面对中药炮制的发展及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中药传承;中药炮制;问题探讨中医药是先辈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医药的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从中西医结合、中药现代化到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等,政府部门一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药的炮制在中医药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药炮制是我国劳动人民历经数千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瑰宝。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中草药及炮制技术,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如苗、蒙、藏、维等,在炮制技艺方面也有不同的技艺方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由于近年来西方医学的引用,中药西化等问题的出现,致使中医在临床上的使用倾于弱势,同时也导致了中药炮制技术的衰退甚至失传[1]。
为弘扬中医特色技术、培养技术传承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国开展了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笔者结合培训内容及相关报道,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1民族文化传承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未中断的国家。
中医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可以说中医伴随着华夏儿女走过了无数的春秋。
在现存的古文献中,有关中医的文献大约占半数左右,可以说中医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学习心得体会发布时间:2021-06-04T06:28:50.06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陶永梅[导读] 一个年度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学习基本的游学轮转情况,掌握和学习到的各基地的中医药的优势特色,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推广以及下一年度学习计划。
陶永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0001摘要:一个年度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学习基本的游学轮转情况,掌握和学习到的各基地的中医药的优势特色,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推广以及下一年度学习计划。
关键词:学习情况汇报;实践应用;计划一、本年度基本学习情况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济南市中医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经典(2部)读书笔记(2本)《雷公炮制论》和《伤寒论》学习感悟:2020年是特殊的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我们药学人员面临困难,迎难而上,没有退缩,我们中药传承学员对学习的向往没有因疫情而停止,在做好自身的防护的同时,克服种种随时出现的状况和困难,积极努力,学习一直在路上。
张伯礼院士在2020年健康责任论坛大会上说对于这次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国家的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实际临床治疗来看中药对于新冠肺炎初期以及控制临床轻症转重症和康复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
这就更加验证了中医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的非常宝贵的遗产,是我们的国宝,我们要做铁杆的中医药人,科学的中医药人,努力提高我们中医药人员素质,从自我做起,宣扬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治疗,普及中医药知识,做好中医药传承,发扬光大,让中医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我们责无旁贷!对于我们中药人来说,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的游学轮转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学员应该怀着敬畏的心情,更加热爱和珍惜这样的学习,我们庆幸生在有着中医药文化的中国国度。
二、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学习情况汇报(一)中药栽培1、四川省大邑县种植基地特色三木同种(厚朴、杜仲、黄柏),海拔一千米林下种植黄,三木同种(十几年采收),林下黄连(3-5年采收)。
师承中医的临床心得体会多篇
师承中医的临床心得体会多篇中医生承是培育和造就中医临床咱们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是,为咱们预备的师承中医的临床心得领会范文,期望咱们喜爱!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现已十余个年初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获益良多,受用毕生!在临床实践中,尹教师拿手运用中医药医治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问杂病。
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领会到尹教师是一位博学的教师,他长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医治经历上升为理论,用于辅导学生的作业,使我开辟了思路,活泼了思维,开阔了视界,更新了观念,逐步前进了医治技能,坚决了对中医药的决心。
从尹教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陈腐的中医及其展开前景充满了决心。
跟着现代科技的展开,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根底上蓬勃展开,而中医至今现已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
有人以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品,与今日的现代化方枘圆凿,学习中医是过期的,乃至是前史的后退。
尽管,中医经典理论是陈腐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可以开掘出新的成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剂,在现代西医医治根底上医治急性胰腺炎作用就很好。
又如令现代医学扎手的冠心病,西医医治需长时间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医治有好的作用。
尹教师用大剂量黄芪医治血管病以及用许多温补肾阳药医治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作用。
师从尹教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
曩昔在校园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论是否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悉数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功德圆满,学习是被迫的,以分数作为方针,毫无趣味可言。
当今,随从尹教师临床实践,以医好患者为方针,尹教师长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医治经历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步“开窍”。
中医是一门经历医学,考究的是辩证论治,现在的跟师形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色的形式,使自己少走许多弯路。
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教师具有广博容纳的胸襟和登高望远的视界,他结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关于现代医学,建议扎根中医,西为顶用,中西医结合。
面向中药行业培养高职中药特色技术人才:需求、困境与出路——以江苏省为例
在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其中,中药特色技术就是要传承和守正的“精华”之一。
中药特色技术系指中药行业特有的传统技术,是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依旧广泛应用于当代中医药行业的技术,主要包括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调剂技术[1]。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保护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炮制中药饮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培养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涉及45个中药特色技术(不含少数民族医药技术),主要为中药炮制技术和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江苏省中医药条例》规定,“做好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挖掘整理利用”。
可见,培养中药特色技术人才是传承中药传统技术和文化之需,是促进面向中药行业培养高职中药特色技术人才:需求、困境与出路◎丁平,田友清——以江苏省为例摘 要:省属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核心培养目标是为省域中药行业企业(含中医院)输送高素质中药特色技术人才。
当前,江苏省中药行业对中药鉴定技术人才、中药炮制技术人才、中药制剂技术人才和中药调剂技术人才存在强烈需求。
而江苏省高职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养在产出和过程方面存在困境,制约了上述需求的满足。
有必要面向省域中药行业开展高职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包括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医药政策导向、紧密对接中药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强化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精用校企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深耕以“三教”改革为内容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开办中药特色技术学徒班等,为高职院校培养中药特色技术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省域中药行业;高职中药学专业;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对象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卫生健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课题“新时代中医药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WJ202003);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专项课题“中药学专业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创新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21JDKT05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研究 ——以高职中药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D/2021/03/72)作者简介:丁平,女,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药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学与高职人才培养;田友清,男,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中药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中药资源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承。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中药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基石,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补充。
在深入学习和了解中药资源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博大精深,以下是我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中药资源的丰富性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统计,我国已知的中药材种类约有1.2万种,占世界已知中药材种类的60%以上。
这些中药材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等多个门类,分布在全国各地。
从高山峻岭到平原水乡,从南方湿热到北方干燥,中药资源遍布全国各地。
这种丰富性使得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中药资源的独特性与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相比,我国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药资源中的许多药材具有独特的药效和药用价值,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
这些药材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上品”,具有滋补强身、延缓衰老等功效。
此外,中药资源在治疗疾病时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这一点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三、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中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中药资源面临严重的枯竭风险。
因此,保护中药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在中药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药材的采集、加工、销售等环节。
2. 科学利用: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科学研究,提高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和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3. 保护环境:在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 持续发展:合理规划中药材的种植、养殖基地,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药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中药资源的传承与创新:1. 教育培训: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药人才传承、培养和使用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中药人才传承、培养和使用问题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标题:中药人才传承、培养和使用问题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中药人才传承、培养和使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
调研结果表明,中药人才传承不顺利,培养方式亟待改进,使用中药的医生和患者对中药知识了解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加强中药人才培训,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加强医学院校与中药企业的联合培养,建立中药人才传承机制等。
一、引言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的传承和应用面临许多问题。
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中药人才传承、培养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针对医生、中药研究人员、学生和患者等不同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中药人才传承、培养和使用的看法和意见。
2. 访谈我们采访了中医药专家、中药企业负责人和中医院院长等相关人士,了解他们对中药人才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中药人才传承不顺利调研结果显示,由于传统中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药人才的传承存在许多困难。
年轻医生和学生对中药知识了解不足,缺乏传统中药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
2. 中药培养方式亟待改进大多数中医药教育机构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校与中药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够紧密,缺乏实践环节。
3. 使用中药的医生和患者对中药知识了解不足调研显示,很多医生和患者对中药的功效、用法和副作用等方面了解不足,无法正确地使用中药治疗疾病。
四、解决建议1. 加强中药人才培训应该加强中医药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中药人才的整体素质。
可以通过组织实践培训课程、开展实习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中医药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应该合理安排,增加中药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注重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中药知识和实践能力。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选拔考试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选拔考试
首先,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选拔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中药基础理论知识、中药材辨识加工、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炮制工艺、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考核。
这些内容涵盖了中药制备的各个环节,考察考生对中药制备全过程的掌握能力。
其次,选拔考试的形式一般包括笔试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笔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则考察考生在中药加工制备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选拔考试还会注重对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鼓励考生在考试中展现出对中药传统技术的理解和创新能力,以及对中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热情和执着。
在选拔考试的评定过程中,除了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会注重考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选拔那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
总的来说,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选拔考试是为了选拔和培养
具有中药特色技术传承能力的人才,促进中药传统技术的传承和发展,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选拔考试心得体会(一)笔试包含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炮制、鉴定、传统制药工艺、调剂、制剂及中药药事管理等专业知识。
题型单选题。
题型:1单选题(70分,前40题,每题0.5分,后50题,每题1分)其中前40题,大部分为中药学和方剂学内容后50题,大部分为中药鉴定学、炮制学、药剂学和制剂学(少量)、调剂、中药药事管理等(1)四妙丸的组成: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2)济生肾气丸的作用:组成: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功效:温肾化气、利水消肿(3)乌头副作用,如:引起什么系统的副作用,考了两次,一次是单选,一次是综合题成分:双酯型二贴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水解成单酯生物碱中毒症状:口舌及全身发麻、恶心呕吐、胸闷、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体温不升、心律紊乱、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关:川乌草乌不顺犀气微,微麻辣,指什么?几分钟?(4)显微特征(5)常用中药作用: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6)香砂养胃丸的半夏是姜半夏还是法半夏?炮制比例(7)国家基本药物选择原则: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并重(8)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9)症状选功效题有好几题(10)鉴定和炮制考得多一些(11)附子和乌头的共同功效附子:川乌:(12)题目比较灵活,综合题出得不错,考得中药不会偏僻2 情景综合题(30分,分为几个小部分,每题1分),类似于考副高的综合题(1)乌头(2)诊断(3)调剂(二)实践考试易混淆常用中药饮片辨识。
考生当场辨认10组20种易混淆中药饮片,写出饮片名称及鉴别要点。
(前10组为2019年)1.合欢皮与苦楝皮合欢皮:本品呈弯曲的丝或块片状。
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稍有纵皱纹,密生明显的椭圆形横向皮孔,棕色或棕红色。
内表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平滑,具细密纵纹。
切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气微香,味淡、微涩、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苦楝皮:本品呈不规则丝状。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除去粗皮者呈淡黄色。
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
切面纤维性,略呈片状,易剥离。
气微,味苦。
2.瞿麦与萹蓄瞿麦:本品呈不规则段。
茎圆柱形,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节明显,略膨大。
切面中空。
叶多破碎。
花萼筒状,苞片4~6。
蒴果长筒形,与宿萼等长。
种子细小,多数。
气微,味淡。
萹蓄: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呈圆柱形而略扁,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
切面髓部白色。
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
气微,味微苦。
3.续断与百部续断: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灰褐色至黄褐色,有纵皱。
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
气微,味苦、微甜而涩。
百部:本品呈不规则厚片或不规则条形斜片;表面灰白色、棕黄色,有深纵皱纹;切面灰白色、淡黄棕色或黄白色,角质样;皮部较厚,中柱扁缩。
质韧软。
气微,味甘、苦。
4.土茯苓与菝葜土茯苓:本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
切面黄白色或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
气微,味微甘、涩。
菝葜:本品呈不规则的片。
外表皮黄棕色或紫棕色,可见残留刺状须根残基或细根。
切面棕黄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可见点状维管束。
质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
气微,味微苦、涩。
5.槲寄生与络石藤槲寄生:桑寄生科槲寄生干燥带叶茎枝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
茎外皮黄绿色、黄棕色或棕褐色。
切面皮部黄色,木部浅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
叶片黄绿色或黄棕色,全缘,有细皱纹;革质。
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络石藤:夹竹桃科络石干燥带叶藤茎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圆柱形,表面红褐色,可见点状皮孔。
切面黄白色,中空。
叶全缘,略反卷;革质。
气微,味微苦。
6.千年健与锁阳千年健: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
外表皮黄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的可见圆形根痕,切面红褐色,具有众多黄色纤维束,有的呈针刺状,气香,味辛、微苦。
锁阳:本品为不规则或类圆形的片。
外表皮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显纵沟及不规则凹陷。
切面浅棕色或棕褐色,散在黄色三角状维管束。
气微,味甘而涩7.仙鹤草与墨旱莲仙鹤草:蔷薇科龙芽草干燥地上部分本品为不规则的段,茎多数方柱形,有纵沟和棱线,有节。
切面中空。
叶多破碎,暗绿色,边缘有锯齿;托叶抱茎。
有时可见黄色花或带钩刺的果实。
气微,味微苦。
墨旱莲:菊科鳢肠干燥地上部分本品不规则的段。
茎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具纵棱,有白毛,切面中空或有白色髓。
叶多皱缩或破碎,墨绿色,密生白毛,展平后,可见边缘全缘或具浅锯齿。
头状花序。
气微,味微咸。
8.天花粉与山药天花粉:葫芦科栝楼、双边栝楼干燥根本品呈类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
外表皮黄白色或淡棕黄色。
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小孔,略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
山药:薯蓣科薯蓣干燥根茎本品为不规则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粉性。
气微,味淡、微酸。
9.制川乌与制草乌制川乌: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的片。
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
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
气微,微有麻舌感。
制草乌:本品呈不规则圆形或近三角形的片。
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和点状维管束,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
质脆。
气微,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
)10.龙胆与秦艽龙胆:龙胆科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坚龙胆干燥根和根茎前3种称“龙胆”:本品呈不规则形的段。
根茎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
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有的有横皱纹,具纵皱纹。
切面皮部黄白色至棕黄色,木部色较浅。
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本品呈不规则形的段。
根表面无横皱纹,膜质外皮已脱落,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
切面皮部黄棕色,木部色较浅。
秦艽:龙胆科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干燥根本品呈类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黄棕色、灰黄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扭曲纵纹或网状孔纹。
切面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有的中心呈枯朽状。
气特异,味苦、微涩。
11.北沙参与明党参北沙参:伞形科珊瑚菜干燥根(无)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
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
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
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特异,味微甘。
明党参:伞形科明党参干燥根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本品呈圆形或类圆形厚片。
外表皮黄白色,光滑或有纵沟纹。
切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半透明,角质样,木部类白色,有的与皮部分离。
气微,味淡。
12.泽兰与佩兰泽兰:唇形科毛叶地瓜儿苗干燥地上部分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方柱形,四面均有浅纵沟,表面黄绿色或带紫色,节处紫色明显,有白色茸毛。
切面黄白色,中空。
叶多破碎,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
有时可见轮伞花序。
气微,味淡。
佩兰:菊科佩兰干燥地上部分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线。
切面髓部白色或中空。
叶对生,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褐色。
气芳香,味微苦。
13.三棱与泽泻三棱:黑三棱科黑三棱干燥根茎本品呈类圆形的薄片。
外表皮灰棕色。
切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粗糙,有多数明显的细筋脉点。
气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泽泻:泽泻科泽泻干燥块茎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外表皮淡黄色至淡黄棕色,可见细小突起的须根痕。
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有多数细孔。
气微,味微苦。
14.紫苏叶与广藿香紫苏叶:唇形科紫色干燥(或带嫩枝)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或未切叶。
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
边缘具圆锯齿。
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
叶柄紫色或紫绿色。
带嫩枝者,紫绿色,切面中部有髓。
气清香,味微辛。
广藿香:唇形科广藿香干燥地上部分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略呈方柱形,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被柔毛。
切面有白色髓。
叶破碎或皱缩成团,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被柔毛。
气香特异,味微苦。
15.蒲黄与海金沙蒲黄:香蒲科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干燥花粉本品为黄色粉末。
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
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
气微,味淡。
(花粉粒类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干燥成熟孢子本品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
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
气微,味淡。
16.冬葵子与沙苑子冬葵子:锦葵科冬葵干燥成熟种子(蒙古族习用药材)种子肾形,棕黄色或黑褐色。
气微,味涩。
沙苑子:豆科扁茎黄芪干燥成熟种子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
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
气微,味淡,嚼之豆腥味。
17.细辛与徐长卿、白前细辛:马兜铃科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干燥根和根茎,前两者称“辽细辛”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根茎呈不规则圆形,外表皮灰棕色,有时可见环形的节。
根细,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
切面黄白色或白色。
气辛香,味麻辣、麻舌。
徐长卿:萝藦科徐长卿干燥根和根茎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根茎有节,四周着生多数根。
根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或棕色,有细纵皱纹。
切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
气香,味微辛凉。
18.川续断与川牛膝川续断: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灰褐色至黄褐色,有纵皱。
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
气微,味苦、微甜而涩。
川牛膝:苋科川牛膝干燥根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薄片。
外表皮黄棕色或灰褐色。
切面浅黄色至棕黄色。
可见多数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黄色点状维管束。
气微,味甜。
19.牡丹皮与白鲜皮牡丹皮:毛茛科牡丹干燥根皮本品呈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
连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
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
切面淡粉红色,粉性。
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白鲜皮:芸香科白鲜干燥根皮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
外表皮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
切面类白色,略呈层片状,有羊膻气,味微苦。
20.桃仁与苦杏仁桃仁:蔷薇科桃或山桃干燥成熟种子燀桃仁本品呈扁长卵形。
表面浅黄白色,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
子叶2,富油性。
气微香,味微苦。
燀山桃仁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