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题型一生物与环境概关系的判断例1:----环境影响生物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

这说明()例1:甘蓝种到北京时,长成后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环境不同了),叶球可重达6.5千克,体现了环境不同时,甘蓝发生了变化由1-3千克变成了6.5千克,也就是甘蓝被影响----环境影响生物再如:干旱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发生变化,也就是农作物被影响)----环境影响生物例2:----生物影响环境2.(2023·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说明()“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

环境的温度变化了,也就是环境被影响。

再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发生变化,也就是环境被影响)----生物影响环境例1:----生物适应环境3.(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根系庞大是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再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骆驼排尿少,企鹅皮下脂肪层厚,还有动物的保护色等----生物适应环境1.(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D.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答案】C【解析】A.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且地上的枝叶部分很小,这是为了增大对水的吸收同时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复习与提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复习与提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复习与提高”汇总(附答案)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符合有关种关种群密度概念的是(C)A.一公顷水稻的年产量B.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D.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

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

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A)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C.迁入率下降D.迁出率上升3.关于出生率、死亡率与年龄结构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4.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 形增长5.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

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见教材)为(C)二、非选择题1.在下面的空白框和括号中填写适当的词语。

(见教材)答案:略。

2.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是不同的(下表,见教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鸽的种群密度有什么关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提示:鸽子种群越大,鹰攻击鸽子的成功率越低。

解释是鸽子的种内互助增强了鸽群的的实力。

(2)如果鹰的数量下降,鸽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答案提示:起初出现数量增加,以后可能趋于稳定。

3.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

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是濒危物种。

生物与环境的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的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沙漠植物的根系发达,以吸收更多的水分B. 鱼类的鳃适于在水中呼吸C. 鸟类的翅膀适于飞行D. 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答案:C2. 环境因素中,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D. 捕食者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答案:D4.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环境能够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因素?A. 食物的丰富程度B. 栖息地的面积C. 捕食者的数量D. 物种的进化速度答案:D5. 物种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下列哪项不是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指标?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优势度D. 个体数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圈的表面。

答案:岩石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沙漠中的植物必须适应______的环境。

答案:干旱3.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因素。

答案:生物4.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其特点是______的,并且逐级递减。

答案:单向5.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______保护和法律教育和管理。

答案:种质资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又不断改变和影响着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的活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动物通过排泄物为土壤提供养分等。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带解析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带解析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22·永州)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B.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C.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D.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答案】C【解析】A、图中共有食物链三条: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食物链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中,鹰属于第四级营养级。

B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构成的吃和被吃的关系,所以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C符合题意。

D、鹰吃蛇,所以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鹰和蛇都有以吃虫鸟为食,所以是竞争关系。

即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不符合题意。

2.(2022·烟台)“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

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和光照B.温度和水分C.水分和土壤D.光照和水分【答案】A【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因此,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而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呼吸作用会减弱,降低温度,使苹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使苹果中贮藏的有机物更多,味道甜美。

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光照。

3.(2022·乐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C.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答案】B【解析】A.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不符合题意。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第二单元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第二单元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含答案)

第2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B. 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C. 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D.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2. 有些动物如青蛙、蛇等,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A. 生物影响环境B. 环境影响生物C. 生物适应环境D. 生物躲避敌害3.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说明( )A. 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依赖环境D. 生物适应环境4. 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 水分B. 空气C. 温度D. 土壤5. 沙漠中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储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这说明()A. 生物依赖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与环境无关D. 生物适应环境6.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描述中最完整的是()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的制约C. 生物对环境无影响D. 生物适应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7.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因素的是()A. 阳光B. 空气C. 其他生物D. 前述三项8. 有些蝗虫在夏天是绿色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色.这说明()A.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 生物能够改变环境9. 山里一块花生地,由于管理不善,杂草丛生,花生产量都较差,这是()A. 杂草与花生树互利共生的结果B. 杂草与花生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C. 杂草寄生在花生上的结果D. 花生的生活促进了杂草的生长的结果1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A. 捕食关系B. 合作关系C. 竞争关系D. 寄生关系11. 下列属于共生现象的是()A. 苏云金杆菌杀灭松毛虫B. 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病C. 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D. 真菌与藻类形成地衣12.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这可以体现()A. 生物适应环境B. 环境影响生物C. 环境改变生物D. 生物影响环境13. 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精练 (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精练 (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考向2 生物的特征;考向3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调查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向4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考向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考向6 生态系统的概念;考向7 生态系统的组成;考向8 食物链和食物网;考向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知识清单1】: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补充】生物其它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2022贵州贵阳】小杰有一个能简单对话、完成部分指令和会走动的智能机器人,但他却说机器人不是生物。

下列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确的是()A.能自主运动B.不需要营养C.按指令做事D.会发出声音【答案】B【解答】解: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生长和繁殖、不需要营养物质等,所以不是生物。

而运动、按指令做事、发出声音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能作为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可见B 正确。

故选:B。

考向2 生物的特征(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为()A.可以生长发育B.能够繁殖后代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需要获取物质和能量【答案】C【解析】A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且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A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就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C符合题意。

D.生物的一生需要为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从而为自身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知识清单2】科学探究常用方法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观察。

为了更好的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

生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下列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A. 大气圈的底部B. 水圈的大部分C. 岩石圈的表面D. 地核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物部分B. 非生物部分C. 消费者D. 人类答案:D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 沙漠上植物稀少B. 春季温度升高,植物开始发新芽C. 食物丰富时,动物数量增加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肥沃答案:D4.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下列哪项不是种群的特征?()A. 种群密度B. 年龄组成C. 性别比例D. 群落结构答案:D5.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原因?()A. 自然灾害B. 人为因素C. 群落内部因素D. 物种的自然选择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沙漠植物根系发达B. 鱼的身体呈流线型C. 鸟的迁徙D. 植物的光合作用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的原因?()A. 生态系统成分以生物为主B. 生态系统结构复杂C. 环境容纳量有限D. 生物种类和数量有限答案:B8.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A. 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B. 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水体污染C. 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枯竭D. 物种的自然选择9.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A. 直接价值B. 间接价值C. 潜在价值D. 环境价值答案:D10.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下列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经济优先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A. 气候B. 土壤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营养结构的复杂性C. 环境条件的变化D. 人类活动的干扰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C.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D. 人工繁殖答案:ABCD4.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种群的增长?()A. 出生率和死亡率B. 迁入率和迁出率C. 年龄组成D. 性别比例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 推广清洁能源C. 加强环境监测D.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与环境的高三复习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的高三复习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的高三复习试题及答案生物与环境的高三复习试题及答案1.J1[2012全国卷]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1.B[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

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的现象。

豌豆和杂草争夺阳光和土壤中的矿物质等,所以二者是竞争关系。

田鼠与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豆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属于寄生关系。

2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4.J2[2012重庆卷] 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B[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及识图能力。

据图分析a点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而蝗虫作为害虫,对它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在它的增长速率很小的时候防治才更有效,A正确; a~b段增长率在减小而种群密度在增加,B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改变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那么就可以防止种群数量在波动时出现很高的峰值(c点),C正确;将蝗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可以减少蝗虫对植物的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3.D3J2I3[2012天津卷]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3.A[解析] 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和-萘乙酸生根的实验,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 生物部分B. 非生物部分C. 人类社会D. 环境答案:C3. 生物多样性包括()。

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

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5.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分解者?()。

A. 细菌B. 真菌C. 蚯蚓D. 草食动物答案:D6.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

A. 可逆的B. 单向的C. 双向的D. 无规律的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大气污染物?()。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氧气答案:D8.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水生生物?()。

A. 鱼B. 水藻C. 蜻蜓D. 乌龟答案:C9.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

A. 变色B. 装死C. 逃跑答案:D10. 以下哪种植物不是一年生植物?()。

A. 玉米B. 高粱C. 松树D. 棉花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A. 温度B. 水分C. 光照答案:ABCD1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

A. 食物供应B. 气候调节C. 废物处理D. 文化娱乐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生物入侵可能带来的影响?()。

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农业产量下降C. 疾病传播D. 经济成本增加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 沙漠植物的根系发达B. 鸟类的迁徙行为C. 动物的冬眠D. 鱼类的鳃呼吸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组成。

2.生物与环境(讲义)(原卷版+解析)

2.生物与环境(讲义)(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分析】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因素:生物的环境包括生物周围的各种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无机盐等,所有生物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合作关系: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可以是互助的。

(2)种内斗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会发生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现象。

5.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1)合作关系:有的互助互利。

(2)竞争关系:也有的为生存而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

(3)寄生关系:生物界中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

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身上,吸取营养。

(4)共生关系: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衣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生物也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2.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

3.保护色:生物可以改变自身颜色与环境类似保护自己,如变色龙。

4.警戒色:生物改变自身颜色,警示其他生物。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的适应,每一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

6.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在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对植食性动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之亦然。

这就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

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

三.种群1.物种:是由一群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组成的。

2.种群:在一个区域里,常有许多同种生物的个体生活在一起。

我们把这些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考点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1.(2024·云南·中考真题)绚丽多彩的生物让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下列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枝繁叶茂B.碧水蓝天C.鸟语花香D.硕果累累2.(2024·河南·中考真题)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今日黄河,岸高林密,鱼跃鸟鸣,岁岁安澜。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鲤鱼戏水B.波光鄰鄰C.层峦叠嶂D.云蒸霞蔚考点2 生物的特征3.(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能生长B.需要营养C.能排出体内废物D.能繁殖4.(2024·江西·中考真题)草履虫在水中游动时,遇到阻碍会改变方向,避开阻挡物。

这体现草履虫具有的生物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B.能生长和繁殖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的生物形形色色。

种类繁多,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具有神经系统B.都需要物质和能量C.都有遗传变异现象D.都能对环境产生影响6.(2024·湖南·中考真题)窗台上的小绿植渐渐向窗外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豆豆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豆豆成为了好朋友。

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③生物能够繁殖后代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生物与环境》选择题专题3(含答案)

《生物与环境》选择题专题3(含答案)

《生物与环境》选择题专题3(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草盛豆苗稀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包含4 条食物链B.蛇和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C.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D.若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蛇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最高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各成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非生物因素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能量的最终来源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C.分解者能够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残骸、排泄物,供消费者再利用D.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物4.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红萍适合生于荫暗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

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B.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C.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D.有害昆虫作为鸭子的食物,属于生产者5.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

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B.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C.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D.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6.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C.肉食小型鱼D.肉食大型鱼7.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8.如图所示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之生物专题专题02 生物与环境

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之生物专题专题02 生物与环境

专题2 生物与环境知识导图考点梳理■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如阳光、水分、温度等,都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蚯蚓能松土等。

3.生态因素指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除自身个体以外的其他所有生物。

生物因素具体表现为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互助、种间竞争、食物关系等多种形式。

■考点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等。

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

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拓展】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物质流动特点:循环不息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般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减少。

3.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有富集作用。

考点突破■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典例1: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形,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A.水稻和稗草B.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典例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回答问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3)海带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了生物只能适应的环境.◆变式训练2: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

_初中生物专题复习讲义及练习: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带答案)

_初中生物专题复习讲义及练习: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带答案)

第一部分陕西中考考点研究主题二生物与环境(带答案)第一部分陕西中考考点研究主题二生物与环境知识网络第1节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版本导航】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P2~P8,P12~P18;苏科版:七上第1章P3~P6,第2章P20~P35;苏教版:七上第一章P2~P12。

考点梳理考点一生物的六大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

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狮子捕食斑马。

2.生物能进行__________。

如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__。

如人的排尿、排汗和呼出气体。

4.生物能对__________做出反应。

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会合拢叶片;人的手不小心被针扎一下,会缩手。

5.生物能________和________。

如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青蛙通过抱对产卵繁殖下一代。

6.生物都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变异)。

方法指导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方法方法1:判断该物体是否同时满足生物的六大共同(或基本)特征。

方法2:判断该物体是否属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的一种。

抢分必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生长或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 )(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 )(3)生物呼吸都是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 )(4)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2.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

①机器人②玻璃门③含羞草④骆驼刺⑤生石花⑥珊瑚⑦珊瑚虫⑧落叶⑨钟乳石⑩兵马俑⑪大肠杆菌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题附答案)

生物与环境(题附答案)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一、填空题(共25题,题分合计25分)1.冬季雷鸟的羽毛换成白色,以适应降雪的环境,但是如果冬季降雪晚而少,那么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一个受二口恶英污染的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据图回答:AFG①体内残留二口恶英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它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营养级。

②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中________的种群大小与光合能力强弱决定的。

3.二口恶英是脂溶性物质,哺乳动物及人肠道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

4.植物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在黑暗中能够消耗氧气,产生A TP 的细胞器是___5.植物叶绿体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上,其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能够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A TP 中,ATP 在_______阶段参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6.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的___________之中。

生物体内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要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7.在实验条件下,刺激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间段的某处、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

当人体受到刺激,感受器兴奋,兴奋在反射弧中通过突触时,其传递方向是_________向的,这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造成的。

8.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通过_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统一整体。

9.自上个世界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DDT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图31中的曲线表示1920年~1970年期间两种肉食性鸟类蛋壳厚度的变化,蛋壳薄的蛋容易在孵化前被打破而影响出生率。

专题03生物与环境(讲练)(解析版)-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03生物与环境(讲练)(解析版)-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03 生物与环境新课标要求考点考向命题预测运用系统与整体的思维方式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确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考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富集现象、自动调节能力等✧考查形式多样,涉及生态系统的模式图、食物网简图、碳循环图解、生物部分相互之间关系图、生物数量(有毒物质富集)柱形图或饼形图、能量金字塔等✧一般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方式单独考查。

生态系统及相关社会热点也是必考内容➢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保障生态安全内容导航第一部分考情分析:知要求、明考向、巧预测 (1)第二部分知识建构:构建专题整体知识网络 (2)第三部分考点突破:析真题、记核心、明方向 (2)考点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3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8)真题研析4大考向探寻2大考向探寻核心提炼4大重点提炼2大重点提炼命题预测新情境、跨学科、跨领域考点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考向0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23•连云港)《礼记•月令》:“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描写的是立夏节气。

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水分C.空气D.土壤【答案】A【解析】立夏季节,温度升高,影响各种动植物的活动和生长,所以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故选:A。

2.(2023•常州)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使用了10只鼠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正确的是()A.纸盒上面全都用纸板盖住B.纸盒底部都铺细湿土C.将纸盒放在寒冷的环境中D.10只鼠妇太多了,改成2只【答案】A【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

小学生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 人体的免疫机制C. 鱼类的游泳方式D. 太阳冕的温度2. 下列哪一项是属于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A. 增加化石燃料的利用B.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C.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D. 随意排放工业废气3. 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哪个方面?A. 形成地球上的气候系统B. 提供人类的粮食、衣物和住所C. 确保地球的自然景观美D. 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有害物质4. 以下哪个行为能够促进环境的保护?A. 随手关闭水龙头B.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 随手乱扔垃圾D. 随意砍伐树木5. 下列哪一项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例子?A. 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依赖B. 地球的自转导致白天和黑夜的交替C. 人类使用石油来生产能源D. 高空的风力与风向的关系答案:1. B2. C3. B4. A5. A二、简答题1. 请简述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对地球上的气候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生物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提供者。

包括提供人类所需的粮食、衣物和住所等。

同时,生物也是医药研究的重要来源。

此外,生物的存在和活动也能够形成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最后,生物也通过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等方式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 请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生物相互依存。

例如,植物依赖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

动物则以植物为食,吃下植物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而更高级别的动物则依靠较低级别的动物为食,依次类推。

食物链中的生物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若其中某个环节受到影响,如植物减少或消失,将导致上层食物链的动物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整个生态系统将受到破坏。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答案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答案

《生物与环境》专题典型试题我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湿地生态改善明显。

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组成,总面积1021.08公顷。

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园内共有植物资源363种,动物资源174种。

某研究小组对马踏湖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并绘出食物网,如图1。

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1)马踏湖生有2万多亩芦苇,芦苇虽属喜湿性植物,但也不能长期淹水,以免土层缺氧烂根,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芦苇的影响? 氧气 芦苇田杂草有159种,芦苇和杂草的关系是竞争关系,芦苇田中有荻蛀茎夜蛾和棘禾草螟等害虫,它们和芦苇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如果芦苇田中害虫较多,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治理,这个办法可取吗?不可取原因是喷洒农药会污染环境,合理的措施是采用生物防治。

(2)以下事例分别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的关系?芦苇的叶、茎、根状茎都具有通气组织: 生物适应环境芦苇可以净化污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生物影响环境马踏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对调节周围区域气候、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生物影响环境(3)中华圆田螺和鲫鱼属于马踏湖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请写出一条鸬鹚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藻类→鲫鱼→鸬鹚/芦苇→鲫鱼→鸬鹚。

(4)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马踏湖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6)鲫鱼是马踏湖中重要的水产品,鲫鱼适于生活在水中的特点有哪些:体形为流线型,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7)图1中的动物包括了软体动物、鱼类、鸟类三类,其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中华圆图3田螺(填动物名称)(8)图2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B (填字母),原因是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高考复习(生物)专项练习:生物与环境【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复习(生物)专项练习:生物与环境【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突破练10生物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2021山东济南十一校联考)猕猴为某岛屿生境中重要的动物类群,近40年调查发现猕猴种群最初集中分布于岛屿西南一侧,目前在岛屿各区域均有分布。

根据已有数据并利用模型模拟理想环境中未来60年内猕猴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目前该岛屿猕猴种群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B.地理环境封闭是限制猕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的关键因素C.目前该岛屿猕猴种群分布类型为均匀型D.若该岛屿生境遭到破坏,环境容纳量降低,则猕猴遗传多样性将下降2.(2021山东滨州二模)蝗虫适合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壤中产卵,无翅蝗蝻到有翅成虫发育天数(发育历期)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植树造林可降低蝗虫出生率B.7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蝗虫的发育C.温室效应加剧会缩短蝗虫的发育历期D.通过喷洒农药防治可彻底消除蝗虫的危害3.(2021山东青岛三模)科研团队以华北某地区樟子松、云杉和落叶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树种老年树密度(株·hm-2)成年树密度(株·hm-2)幼年树密度(株·hm-2)樟子松1258210续表A.该群落中樟子松、落叶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增长型、稳定型B.落叶松是该群落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 1 492 株/hm2C.表中数据是多个样方调查数据的平均值,要求每个样方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D.针叶树和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呈现不同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4.(2021山东济宁二模)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影响。

现利用入侵植物薇甘菊及本地物种葛藤和鸡矢藤的叶片制备叶片水提取液(供体),然后用制备的水提取液分别处理三种植物幼苗(受体),然后计算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R=处理组干重/空白对照组干重-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感作用存在于种内和种间B.入侵植物薇甘菊易形成集群分布C.鸡矢藤对其他物种生长均表现抑制性D.化感作用是引起群落演替的因素之一5.(2021山东日照三模)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

(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
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阳光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温带落叶
林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4.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B.生态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
16.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开采17.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

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8.据济南植物园记载,每年都有一到二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

可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
A.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B.为某些濒危物种建立种质库
C.用法律制裁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D.将濒危动物全部放在动物园中饲养19.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20. 9、“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5分)图19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
是。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
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
是。

2.(每空1分,共5分)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共有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若右图要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份是
和。

(4)若右图通过你的填充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

3、(6分)图2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有机物的制造者是
_____________。

(2)大鱼与小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小鱼与小鱼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我们从图中能看到的生物外,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也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20XX年10月,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

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
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

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下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8分)
(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2)研究上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
是。

(3)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
因。

5.分析表1的资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类群我国已知种数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
哺乳动物581 4342 13.39
鸟类1244 8 7 30 14.25
爬行类37 6 6 300 5.97
两栖类284 40 10 7.08
鱼类386 2 19 056 20.3
蕨类植物2200~2600 10 000~12000 22
裸子植物约240 850~940 26.7
被子植物30 000 26 0 000 1O
(表中“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
(1)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

(2)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类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3)在表1所列的生物类群中,请你写出四种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名
称:。

(4)表1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的多样性。

(5)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6.(本题6分)下图示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作答
(1)图中标号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B和C在生态系统成分中统称。

(3)能分解生物遗体的D主要是自然界的哪些生物? 。

(4)D通过分解作用能促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

(5)B、C、D的营养方式都是。

(填“自养”或“异养”)
(6)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之外,还需要等非生物条件。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C 5.D 6.C 7.C 8.B 9.A 10C 11.A 12.D 13.D 14.B 15.C 16.D 17.B 18.D 19.D 20.D
二.1.呼吸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乙→丙→丁丁
2.(1)5 (2)草→鼠→蛇→鹰
(3)非生物部分(或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
(4)生态平衡
3.(1)阳光藻类(2)捕食竞争
(3)藻类→小鱼→大鱼
(4)细菌真菌(或分解者)
4.(8分)(1)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只答细菌、真菌或分解者亦可)(2分)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3)都有一定限度(2分)
(4)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2分
5.(1)裸子植物(2)14.9 6% (3)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大熊猫、藏羚羊等。

(4)生物种类 (5)建立自然保护区
6.(1)A (2)消费者 (3)细菌、真菌等 (4)循环 (5)异养 (6)水、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