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问题1

合集下载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在工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分析部分,指出了当前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包括低附加值产业占比过高、资源消耗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

在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探讨中,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对策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可以提高工业品质和附加值。

在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展望未来工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引领工业经济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分析,对策探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产业升级,总结,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逐渐凸显。

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失衡、技术水平滞后、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和新要求。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转型升级,工业经济结构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工业结构调整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工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深入研究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对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化和升级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提高产业整体效率,推动产业升级。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课题,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结构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我国工业经济结构尚未实现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而新兴产业的比重较小,这使得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资源和环境约束传统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较大,而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影响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约束因素,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3.科技创新不足我国工业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这影响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和质量。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对策分析1.加快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是解决工业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措施。

加强新兴产业的战略支持,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传统制造业,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资源和环境约束管理加强资源和环境约束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实行绿色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是实现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间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业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和转型升级,传统工业结构已经日益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

传统的重工业结构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逐渐凸显。

必须通过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推动工业经济向更加高效、迅速、环保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可以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还可以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及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

1.2 问题的现状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驱动下,我国工业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我国工业经济结构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产能过剩、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但缺乏创新驱动和技术支持。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来应对。

1.3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和难题。

这不仅有助于政府部门及相关产业对策制定,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的压力。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研究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还在于为相关专业人士和学者提供了探讨和研究的方向,推动学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是产能过剩。

随着经济发展,一些传统产业逐渐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造成资源浪
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不足。

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但
目前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

三是环保压力增大。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但目前仍
存在不少企业存在环保问题,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工业经济结构存在一些矛盾和不平衡,比如传统产业过多,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慢。

面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实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加大产能过剩行业的淘汰力度。

通过政府引导,逐步淘汰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和
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创新
驱动的发展模式,推动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加强环保监管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加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对环境违
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
结构的合理优化,提高整个工业经济的竞争力。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加大对工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技能人才的水平,
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采取多种对策来加以应对。

只有通过不
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在眉睫的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现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资源配置不合理现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资源配置不合理。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存在浪费、低效等问题,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比如,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过剩,房地产、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难以立足。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整工业政策和资源配置。

对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通过监管机制,推动传统行业去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绿色和高技术产业的投入。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工业经济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压力。

传统的制造业行业结构在一些地区仍然过于单一,过份依赖单一的资源和低端市场。

而且,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整体质量不高,与发达国家的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业质量,推动工业深度调整。

对策: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快结构调整,使工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

三、环境污染突出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成为一道重要的问题。

生产和消费带来了很多污染,影响了生态环境。

此外,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保意识淡薄的现象,治污不力。

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大环保力度,严格监管和处罚,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对策: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并严格监管违法行为,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环保意识,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结论:当前,我国工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给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只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建立科学、适应市场竞争、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政策和资源配置,推动结构调整,有效避免产生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就能够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繁荣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为确保我国工业经济结构更好地调整,还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面对,对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运营。

笔者将分别从: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现状、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优化工業经济结构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现状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现状分析中,需从国际角度及国内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详情如下:(一)国际角度现阶段我国金融环境得到了有效缓解,但从国际市场角度来看经济格局相当复杂,为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诸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大企业应不断改善自身情况,对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探寻,充分利用清洁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对绿色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

(二)国内环境我国信息化、工业化的发展为工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诸多压力。

为提高我国工业经济水平,还应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来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吸引更多企业的参与与投资,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综上笔者对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工业项目建设缓慢、企业利润深受影响,等方面,详情如下:(一)工业项目建设缓慢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对工业项目的建设引起了重视,同时完善了行政审批制度,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工业项目建设速度相对缓慢,致使企业压力逐渐增加,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据此我国企业部门应对其加以重视。

(二)企业利润深受影响由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较多,导致结构调整严重受阻,我国对煤炭产业进行了全面干预,对煤炭税收严格调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显著上涨,对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影响,然而在这一发展局势严重影响到企业经济利润的获取,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上述问题都是影响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若无法改善便会对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致使我国工业发展水平低下。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我国经济结构及其变化过程所谓国名经济结构,主要是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等。

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向前发展。

当前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

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

我国自1978年以前的中国经济,农业基础薄弱,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失衡。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中国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整体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正逐步由偏重“消费补偿”的轻型结构,向“投资导向”的重型结构升级;在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传统产业比重下降,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等迅速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长足的发展作用。

现阶段我国仍就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的改革方针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NEWECONOMYRESEARCH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课题组一、突出问题一是供给结构上,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

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及其生产领域,供给不足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和生产领域。

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强,有效供给不足。

我国出境购物、“海淘”购物快速增长,2014年居民出境旅行支出1万亿多元人民币,2015年就将近1.5万亿元人民币。

二是需求结构上,内需外需关系失衡与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并存。

从内需外需关系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但2015年出口依存度仍然达20.87%,比日本高6.6个百分点左右,比美国高8.6个百分点左右。

从投资消费关系来看,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仍然偏高,今年上半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37%。

三是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结构失衡与各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并存。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虽然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4.1%,但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从各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产品多而不优;我国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位置(低附加值生产环节);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国,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

四是资金配置上,货币总量宽裕与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结构性失衡并存。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信贷供给和社会融资规模呈较快增长态势,2015年末M2/GDP超过200%,广义货币信贷余额/GDP超过190%;2013-2015年,信贷增速持续快于GDP增速与CPI涨幅之和,且增速差距一直在扩大,从3.7%扩大到了4.9%。

但同时,结构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反映突出,资金在不同企业、行业、地区之间配置失衡。

部分大企业、政府类项目存在财务软约束,对资金价格不敏感,占用大量信贷资源,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形成“挤出效应”。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工业部门发展过快,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比重较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一些高技术产业对核心技术的依赖度较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3. 人力资源结构不适应:过多的劳动力集中在低技能、低收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不匹配。

这同时也导致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制约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4.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滞后于时代需求,经济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形成经济合力和增强整体竞争力。

二、对策分析1.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加强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2.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先进技术和产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创新的回报率和市场竞争力。

3.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引导劳动力向高技能、高收入的行业和领域转移,促进劳动力与产业结构的匹配。

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

4. 促进区域发展协调:加强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流动。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指针对当前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和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效率,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措施。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来应对。

本文将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1.产能过剩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工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增加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产能过剩也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2.产业结构单一我国工业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特别是传统产业仍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导致了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均衡,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科技创新不足在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一直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不够深入,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足。

4.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五、对策建议1.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产能过剩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推动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也需要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对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2.优化产业结构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可以采取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高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均衡。

3.加强科技创新针对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强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

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政策取向偏重工业规模扩大和工业总量提高,忽视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主要依靠高积累、高投资支撑,由此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第一,生产结构不合理。

现有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低素质下的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

第二,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各类产业普遍分散程度高,集中度低,企业追求“大而全”和“小而全”,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分工合作,现有加工制造能力未能有效优化组合。

第三,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

中国长期重复依靠政府拨款进行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道路,缺少真正投资主体,投资活动的成本约束和效益激励,导致科研与产业分离,技术商业化能力低下,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二)地区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趋同化在现行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追求工业自成体系,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生产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

产业结构趋同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突出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低技术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产品生产能力又十分不足;由于地方利益竞争强化,为保护地方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贸易与要素流动壁垒,扭曲了资源配置,降低了生产效率,削弱了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能力,阻碍了地区优势发挥,加剧了地区间发展差距,破坏了生态环境。

(三)城镇化水平偏低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按照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分布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中国城镇化水平并没有达到国际城市化35%的水平。

城镇化水平过低,不仅影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不利于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还加大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影响社会稳定。

二、针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一)注重民生产业发展,协调富民与强国的关系,实现国富民强双赢局面。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找出相关对策。

一、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1. 传统产业结构单一我国工业经济长期以来依托传统产业为主,如煤炭、钢铁、化工等,这些传统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

传统产业结构单一也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 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传统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多来自化石燃料;而且生产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污染物,给环境带来较大影响。

传统产业在效益方面也存在不高的问题。

3. 分工协作水平较低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不够紧密,缺乏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这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障碍。

4. 产能过剩问题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扩张和投资过度,造成了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资金回报率不高,出现不良竞争等问题。

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分析1. 加快转型升级为了应对传统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鼓励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环保型产业转型,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发展,提高工业经济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 优化能源结构针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问题,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还要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工业生产的环保水平。

3. 加强产业链协作为了提高分工协作的水平,我们应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关系,鼓励企业进行产业链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作效率,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4. 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处理产能过剩问题上,我们应该促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进行减量置换、低效产能退出,并转变为高效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产能过剩的情况。

5. 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论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论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论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变革,我国工业经济结构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讨论。

一、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1. 产能过剩问题随着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行业和企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老旧产能仍在运转,产能利用率不高;部分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导致了过剩的产能。

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浪费了资源,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2.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工业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在整体产值中的比重仍然较大,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产业结构不够多样化,整体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3.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虽然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整体来看,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还不够成熟,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的工业经济结构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不够稳固。

4.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一些传统产业对环境的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解决策略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工业经济结构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化供给侧行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过剩产能,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2.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是提高工业经济结构的核心能力。

要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提高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 推进绿色制造和低碳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需要加大对绿色制造和低碳发展的投入,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的基础。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时候。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失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度依赖某些传统产业,而忽视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解决方案: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

同时,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消耗资源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解决方案:应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措施,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就业压力和人口结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行,一些传统产业的衰退导致了就业机会的减少,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挑战。

同时,人口结构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

解决方案:应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人口政策的引导作用,合理调控人口结构,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金融风险和国际竞争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和国际竞争问题是需要重视的。

金融风险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而国际竞争可能会对本国企业造成不小的压力。

解决方案: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同时,加强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提高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结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就业和人口管理以及提高金融和企业竞争力,我们将能够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自身结构问题的逐渐凸显,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此背景下,文章将从三方面探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实现了高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方式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1. 经济增长方式单一: 以投资为主导,把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利用起来为主的发展方式已经导致了投资需求增长不足和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和产能利用率低下。

2. 依赖资源投入: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以资源投入为主,在较长的时间内依靠资源的投入维系着经济发展。

这种方式不仅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而且难以久远。

3. 大规模的信贷化过度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由于国内企业大规模的借款和信贷化过度,导致银行业信贷表外化和“影子银行”的出现,从而带来了金融安全风险。

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方式除了走向以技术创新和服务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之外,中国还应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改变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发展服务产业是促进经济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发展旅游、康体、文化、医疗等服务业,提高以消费为导向的质量和消费品质量。

3. 大力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是指在新兴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打造的全新产业模式和生态。

如,互联网+、智能家居、共享经济等。

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上加大投入,从而扩大内需,改变经济结构。

4. 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对于当前出现的金融隐患,未来管控风险则尤为关键。

建设符合国外经验的所有权管理学机构,实行资产托管制度,降低杠杆率,并且坚决控制“影子银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工业经济结构逐渐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之处。

下文将从资源环境压力、产业结构失衡、技术创新不足等方面,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资源环境压力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得工业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长迅猛,导致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如何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解决资源环境压力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绿色工业转型。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废弃物和受污染土地修复等措施,实现工业生产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

二是加强环境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强化企业环保责任。

三是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工业经济结构失衡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经济还存在一些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的问题,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为了解决工业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工业经济的创新能力。

积极培养新一代工科人才,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打造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通过减税减费、降低企业负担等措施,鼓励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技术创新不足也是当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重要问题。

[结构调整,对策,我国]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结构调整,对策,我国]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如何更好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调整的过程。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相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制约因素;措施一、经济结构调整制约因素(一)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增长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过去的解决温饱问题为首要任务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阶段。

客观上要求这一阶段的经济结构要与之相匹配,经济增长方式应由过去的以投资带动为主逐渐转变为消费拉动起主要作用。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外需减少引起的消费水平降低,其中也有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

投资需求在经济的发展中更多的表现为中间需求,由投资进一步形成生产能力,然而这种能力若无法进入最终的消费就没有意义,会造成产能的过剩。

但近年来,与投资率的持续增长相比较起来,消费率却始终处于下降状态,当前我国消费率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

(二)当前经济结构过多的依赖于外需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高于60%,这远超过一些发展中大国和发达国家的水平。

过高的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过多的依赖于出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需的发展。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出口,会引起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增强,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

金融危机的出现也在促使经济发展机制的转变,过去通过市场外需来消化大量产能的增长方式难以继续。

整体来看,虽然我国外贸出口这一经济驱动力不能放弃,但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外需拉动的方式必须加以改变。

(三)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加快发展、提振经济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不合理的投资引导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部分工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

一些资源性产业项目虽然带有高污染、高能耗的影响,但因其具有见效快、投资大、回报高等特点,在强大的信贷货币支持下往往又开始继续生产。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工业部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明显,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问题分析1. 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淘汰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竞争,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被淘汰和淘汰的风险。

这些传统产业通常具有能耗高、污染大、资源投入多等特点,不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淘汰和调整。

2. 产能过剩和产能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

产能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些高端产品的产能过剩,低端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产能配置不合理。

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技术创新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驱动力,但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4. 产融结合不足问题产融结合是新型工业经济的重要特征,但目前我国产融结合不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5. 人才短缺和产业链薄弱问题高端产业需要依托于高素质的人才和完善的产业链,但目前我国工业人才短缺,产业链薄弱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高端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分析1.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 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

3. 完善产融结合机制,优化融资环境政府应加大对产融结合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一、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体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

要在处置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尽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加。

(一)坚持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维持并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更要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庞大的优势,把经济增加成立在稳固的内需基础上。

(二)踊跃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优化投资结构的重点应放在以投资增进消费上。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

要把重点放在投资结构的调整上,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

同时,要完善增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办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踊跃作用。

(三)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扩大居民消费一是要完善消费政策。

要总结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经验,不断丰硕和完善相关政策。

但扩大居民消费不能长期依赖政府补助,还要探索多种办法,成立长效机制。

二是改善消费环境。

要成立健全消费法规标准、市场流通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物和药品安全,同时要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安心消费、方便消费。

三是培育消费热点。

要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派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当前,应加倍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派中的作用,加倍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派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派结构的重要冲破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问题
一、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问题
当前,关于中国面对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基本上获得了共识,在“十二五”规划中都已经写上大部分的结构性问题,指出中国存在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

第一个结构性问题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及外需拉动,内需不足,消费不旺。

中国过去30年里快速的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因素是出口。

现在国际间和国内都公认,以出口推动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很快会变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靠出口来推动自己的经济发展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一直靠出口及依赖出口推动经济,核心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这也是现在公认的问题。

第二个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甚合理,从而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

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基础较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制约了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个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国内工业结构出现显著的重工业化趋势,但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大。

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不仅降低了增长的可持续性,还造成了发展和环境的严重冲突。

第四个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国内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10年的3.3。

我国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基尼系数,也从1978年的不到0.2提高到2009年的接近0.5,超出0.3-0.4的国际警戒线。

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中。

另外占国土面积70%的中部、西部省区,经济发展依然滞后。

由于制度和外部环境如土地、环境的制约,后发优势已经逐步变成为后发劣势。

大量的后发展地区居民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经济转型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生产力平衡布局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五个经济结构问题是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存在的问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深层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有活力有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

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

消费需求怎样才能成为最主要的拉动因素呢?归根到底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需要钱,所以在收入分配上,国家应该会力度比较大,以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同时也会有惠及民生的实质性行动。

二、经济依赖内需更好
2012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转型之年,中国经济过去依赖投资拉动逐步转向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只有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国内需求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需要经济更进一步向市场化改革,只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成为内需增长模式。

制约经济向内需增长模式转型的障碍是垄断,各行业对内开放才是重中之重,政府和国企垄断了所有的资源和资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不利于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增长方式,中国经济才能再辉煌20年。

拉动内需而且达到长效,在中国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而属于社会整体进步的范畴,必须通过加快改革,突破现行体制的束缚,而这正是其难以完成和完成之后的重大意义所在。

为应对全球经济困难,G20峰会于2012年6月18日在墨西哥达洛斯卡沃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抵达达洛斯卡沃后,接受墨西哥主流媒体书面采访,在一系列问题上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和主张,并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及前景。

胡锦涛特别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三、政府拉动内需的几点做法
在经济学意义上,需求指的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扩大内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一是相对许多有需要但支付能力不足的人群,首要的是解决其支付能力的问题;二是相对
不少有需要,也有潜在的支付能力,但消费意愿不足的人群,首要的是解决其消费意愿问题;三是相对有支付能力,也有消费意愿,但没有消费需要的人群,首要的是解决消费升级的问题。

这三种情况由于成因不同,解决问题必须有的放矢,针对性地“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1、拉动内需首先需要遏制通货膨胀,避免国民有限的支付能力快速贬值,缓解地方的“土地财政”、公路收费等方面的冲动,控制对消费者现金的截留和分流,减轻企业负担,为工资增长创造财务条件,稳定地提高员工的收入,实质性地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支付能力;
2、拉动内需必须改革现在的教育和医疗,教育和医疗尽量由政府承担,当教育和医疗免费后内需自然会持续增长。

由于我们现在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所以居民消费还有后顾之忧,有些即期消费就拖延到远期了。

所以如果要继续扩大消费的话,要深化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改革;
3、在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必须发展文化事业,开放文化产业,放宽管制尺度,减少各种税费,刺激高端人群在国内的消费。

否则,这些购买力即使兑现,也可能拉动了他国的内需,而不是中国的内需;
4、要着重解决阻碍消费的现实因素,特别是商业诚信、食品安全等长期存在却始终得不到解决的重大因素。

加强商业诚信,维护市场秩序,要求加快立法,严格执法,特别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行政监管的职责,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冲突中,政府必须保持中立和公正的立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减轻消费压力,实现消费意愿。

四、我们企业的几点做法
1、加快农业土地开发进程,耕地规模化经营格局已基本形成
顺应时代,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成功实现了由农资集团向农业集团的“华丽转身”。

随着国家土地流转等农业政策的出台,我们目前已取得流转土地25万亩,这些土地多半是地况地貌不良,农民无力改造的地块。

我们接手土地后一方面通过田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改良土质,扩大了有效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农作物收成水平,形成我企业与农户共赢局面。

另一方面通过联合种植模式,以发放工资形式雇佣农民种植土地,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资源要素,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拉动了农民的购买需求。

2、进一步完善克山大豆专业合作社和大豆产业链建设
截止2011年底,我集团所属子公司克山昆丰公司的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已形成6万户农民入社,230万亩合作社大豆种植基地,8万亩大豆育种基地,25万吨仓储能力,30万吨大豆年加工能力,拥
有4套大型农机具配套的农机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从农资提供、农业种植、粮食收购、粮食加工于一体的区域全产业链模式。

在2011年合作社又新增20万亩玉米种植和20万亩马铃薯种植,并成立了玉米和马铃薯二个专业合作社。

2011年代表黑龙江省政府向南方运送二列马铃薯,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2011年度黑龙江省十佳合作社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此举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3、继续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企业员工的工资、奖金、分红近年来都呈上升趋势,员工收入提高了,消费就更有底气了。

同时我企业认真落实执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高标准的“五险一金”保障体系免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潜在的消费需求。

古语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对于我们企业经济发展前景的判断亦是如此。

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发展机遇显著大于发展挑战,有利因素明显多于不利因素。

我们将在应对短期挑战中达成中长期目标,在中长期目标的指导下合理应用短期政策工具,将是保证我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2012年6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