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处理策略|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上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组织。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途径之一。
一、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活动的不良行为。这样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
根据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心理学家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种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另一种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主要包括行为恶劣、过度活跃、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上课不专心听讲,严重时甚至有欺骗、逃学行为;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主要包括胆小退缩、极度的沉默寡言、神经过敏、孤僻离群、偶尔表现为过度焦虑或是烦躁不安等。有的学生问题行为会严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如侵犯他人的推撞、打骂、爆笑或追逐行为;过度亲昵的窃窃私语、传递纸条、交头接耳或擅换座位行为故意惹人注意的口出怪音、怪异动作、敲打作响或做滑稽表情行为;冲突纷争的打架斗殴、恶意指责、彼此争吵或相互攻击行为盲目抵抗权威的不听从指挥、反对班干部或故意不遵守课堂规定行为等。有的学生问题行为虽然不至于扰乱课堂秩序但是会影响课堂组织教学和教学效果,如上课时胡思乱想、凝神发呆或心不在焉;或是抄袭作业、乱写乱画或是迟到早退、不予参与课堂活动等。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是问题行为产生的内因,但是这些问题行为的出现全部归咎为学生也是不公平的、不客观的。任课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学实施者,其课堂组织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技巧也是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或说是外因。因此要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做客观的分析。
1 学生自身因素是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在一个班级集体里,学生的组成是复杂的,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要求和行为举止不尽相同,特别是有个别学生可能课堂纪律意识比较差,对学习缺少热情和兴趣,成绩也不理想,缺乏得到同学认可和老师激励,在课堂上存在一些问题行为因素,主要包括
(1)厌烦。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太简单,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或教学内容太难,听不懂而放弃,或教师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照本宣科灌输等引起厌烦情绪。对课堂学习的厌烦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
(2)挫折与紧张。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学习、作业和行为方面的要求,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比较好地完成了老师的各项要求,有成就感。而有的学生会抵触课堂要求和规范,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认可,不断有挫折感。长期的挫折使学生产生课堂紧张情绪,往往通过问题行为来宣泄。
(3)弥补和宣泄。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和纪律意识比较淡漠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无法从课堂互动、作业讲评或考试中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为了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往往通过问题行为来弥补、宣泄。甚至慢慢便成了一种习惯。
2 任课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者和激励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行为和方法对课堂组织与管理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不当行为也会使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1)要求不当。如果教师不具体分析班级的情况,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学生要求太高太严,学生就不会发自内心来遵守规章制度,有时会导致师生课堂矛盾冲突。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低太随意,对个别学生的过激问题行为,采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大多数学生也会认为教师不负责任,缺乏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同样会引起课堂纪律涣散、教学效果不好。
(2)惩戒不当。从表面上看,教师的惩戒手段常常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但是如果没有适时采取有针对性、艺术性的提示和戒勉,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反而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师,更使学生产生集体怨恨情绪,有可能诱发攻击性的激烈问题行为。
(3)反思不当。当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时,有的教师出于师道尊严往往缺乏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更不会在课堂上学生面前反思自己的管理疏忽,而是从学生身上去追究问题行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的尊严和权利,造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三、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
课堂作为一个学生结合群体和组织,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问题行为时,应当采取有效的处理策略,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主动接触和提示。当学生问题行为发生时。可以是先看他一眼,然后平静自然地接近他,拍拍他的肩膀或问他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赞扬其他同学好的课堂行为阻止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学生都是有灵性的人,恰当的提示可以暗示学生,把问题行为控制在萌芽之中。
2 课后谈心。当课堂有个别学生严重扰乱课堂教学时,先稳住问题行为学生,把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课后再与问题行为学生做私下的沟通、交流,纠正错误行为。教师通过这种积极的、平静的方式处理问题行为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持续下去,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下次组织良好的课堂气氛扫除了障碍。
3 提供表现机会。许多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的注意力不在这些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使得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与我无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在提问或教学互动过程中,因材施教(问)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并适时鼓励,这样有助于消除他们的被边缘化情绪,促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一起脉动。
4 提供适时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总是有各种原因的,教师的帮助不可或缺。例如,当一位学生因为他不能画出教师所布置的画某个图形而出现问题行为时,老师可以鼓励、安慰他不要着急。当学生无法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进行条件提示,帮助他获得问题答案的快感。这样,学生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认真听课、作业。
5 幽默反思。在课堂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特别关注教师教学过程的技巧和幽默。教师通过自我幽默反思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比如,当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在搞小动作时,教师可以幽默地说自己的“不是”,也可以幽默地说自己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帮助等等。通过教师的幽默反思,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建立和谐课堂气氛。
(责任编辑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