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教案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运动的特点教案设计
地球运动的特点教案设计2020-08-28地球运动的特点教案设计[学习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①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②自西向东。
(3)周期名称长度参考点恒星日③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太阳日④24小时太阳(4)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处均约为⑤15°每小时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⑥赤道最大,⑦极点最小为0(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2.地球公转(1)概念:地球绕⑧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周期名称:⑨1恒星年含义: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长度:⑩365日6时9分10秒(4)速度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A点?1月初较快近日点B点?7月初较慢?远日点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字母?B。
(2)规律: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3)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轨迹(2)周期名称:?1回归年长度:365日5时48分46秒我的疑惑1.。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探究材料教材P13图1.15地球自转示意和P14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1.“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下图的短线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什么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之分?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示在地球哪一位置?其线速度约为多少?【探究归纳】1.地球自转的方向不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从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只是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一、课标解析认识地球运动的规律;掌握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的,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1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用日: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用度:极点为,其他各处相同,线速度:自向减小(赤道处最大)。
方向: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
周期:一个年,日时分秒。
形状:近似正圆的。
2.公转轨道:近日点:初。
远日点:初。
角速度:平均:,点较快,点较慢。
速度线速度:平均:,点较快,点较慢。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地球运动是与的叠加。
2.黄赤交角:指平面与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3.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三、典题解析1.在下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A.a B.b C.a+b D.a-b解析:时间与我们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该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每一天长短的确立的理解程度。
就能力考核来说,则也可以说是看看考生对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的强弱。
题目中隐含着的一个知识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从空中看地球,如果其公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如该图所示),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也一定是逆时针。
有了这个基础常识,读图即可以明白,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答案:C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角∠α、∠β的度数是,从其大小及其所对应的弧长分析出地球自转速度的特点是。
(2)图中C点的经度是,如果E点是10点钟,则C点的时刻是点钟。
(3)由C向A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发生向(东、南、西、北)偏移的现象,由C向D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发生向(东、南、西、北)偏移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涉及到经度的概念、地球自转速度、时间计算和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等知识点。
首先根据经度的概念得出∠α、∠β的度数是45°。
1.3.1 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定】
1.3 地球的运动教案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3.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4.画图表示并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5.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四、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4.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五、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六、课时安排4课时七、教具准备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八、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有个笑话:局长到某校视察,看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便问甲同学: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何是斜的?甲非常惊恐,答道:不是我弄的。
此时,教室走进另一名学生乙。
局长再问,乙答道:你知道的,我也是刚进来,什么也不知道。
局长疑惑地问教师这是怎么一回事。
教师满怀歉意地说:这不能怪他们,地球仪买来时,就已经是这样子了。
校长见局长脸色越来越难看,连忙趋前解释:说来惭愧,校长陪笑道: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我们买的是地摊货。
高中地理 第1章第3节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案【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在教材中的地位——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
“地球的运动其地理意义"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一个延伸。
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一般特点,识记太阳日、恒星日、恒星年、回归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基本概念2。
通过读图理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的变化特点和地球公转的轨道以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3.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和由黄赤交角的存在而造成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能够阐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相关演示活动的学习,比较并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2。
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动手描绘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3.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一般特点都是重点,这是因为它们是认识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为基础,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首要前提,也是学习以后各节知识的铺垫.【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角速度;公转过程中近日点、远日点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呢?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的自转由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就是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第1课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来感知地球的运动。初中学过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础知识,并且物理中学习过参照系和速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知道太阳日和恒心日的区别;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运动
你是如何感知地球自转的?
Ppt展示北极上空的星辰轨迹图。从图中大家看到了什么?有何感觉?
我们看到的是星辰运动的轨迹,但实际上,是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在自转。可以从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描述地球的运动。
2、自转运动的方向和中心
地球自转的中心是?运动方向是?请同学上台演示地球的自转。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把握几个要点。
培养读图能力,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自转运动的差异。
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读图能力。
二、地球的公转
以前的人们都人为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提出了“地心说”。但是哥白尼发现,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提出了“日心说”。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运动。
上台演示。
直观感受公转速度不是匀速的,而是由快有慢。知识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地轴(指向北极星)
自西向东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角速度
线速度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回归年365日/366日
靠近近日点速度快;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根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开展变化的教学重点1.自转的特征教具准备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忆一下(略)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师:在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生:自转和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生:地轴师:很好。
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在地球中真有这么一根轴吗?生:没有。
师:正确。
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
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练习〕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异。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运动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和自转的运动。
它具有以下一般特点:1.自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即地球每24小时内完成一次自转。
自转使得地球的表面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白天太阳光照到地球的一部分,形成昼间;而夜晚地球背向太阳,无太阳光照射,形成夜间。
2.公转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即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24天,我们通常称其为一年。
地球的公转使得季节的变化产生。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有所变化,这也会导致不同季节的气温和光线强度有所差异。
3.倾斜轴: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3.5度,即地球有一个倾斜轴。
这个倾斜轴的存在使得地球各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季节产生了差异。
当倾斜轴指向太阳的时候,一个半球将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这个半球将进入夏季;而当倾斜轴背向太阳时,另一个半球将进入冬季。
4.地理时间: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不同地区的时间存在差异。
经度的增加以15度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平均相差1小时。
当我们从一个时区进入另一个时区时,需要调整我们的时间。
5.风和洋流:地球的运动使得风和洋流也产生。
地球自转和不同纬度的倾斜导致了气压和温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将引起气流和洋流的形成。
气流和洋流对气候和天气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6.长期气候变化:地球的公转周期是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这将导致长期气候变化。
地球的轨道变化和倾斜轴的变化会导致气候变化,例如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这些长期气候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之一总之,地球的运动是复杂而有规律的。
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的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产生,倾斜轴的存在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独特气候和天气现象。
风和洋流的形成受地球运动的影响,而长期气候变化也是地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结果。
这些特点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和多样性的行星。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案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案教案标题: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3. 能够解释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 解释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2. 地球仪或模型。
3.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地球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入教学主题,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知识讲解:1. 使用教学投影仪或黑板,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2. 解释地球的自转运动,指出地球自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使得我们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3. 解释地球的公转运动,指出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天,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实践活动: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地球仪或模型,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巩固练习: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回答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解答练习题,澄清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等。
2. 学生可以选择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研究,并展示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总结:1. 总结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强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2.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他们对地球运动的疑问和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扩展阅读:1. 邀请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 学生可以撰写一篇关于地球运动的研究报告,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地球的运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四季的划分2.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3.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地球自转时地球上消失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消失昼夜长短的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分析力量。
德育目标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气,从而对同学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和变化教学方法地球仪教学用图课时支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的。
地球,作为一个星球也不例外。
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运动着,例如火山喷发就是地球内部组成物质变化达到肯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也在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
大家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地球一方面自身在自西而东的在进行着自转运动,另一方面,它还围着太阳进行着自西而东的公转运动。
今日,我们首先来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 阅读p9~p10)(板书)其次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绕地轴转动2.方向:自西而东3.周期:一天(24小时)4.昼夜更替现象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绕太阳运动2.方向:自西而东3.周期:一年4.轨道:椭圆轨道5.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夹角。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四周。
(地轴的指向不变)6.季节的变化(师):地球始终处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运动之中。
对于这一点,过去的人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只是这些日月星辰在运动,并且有人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神、是上帝在主宰着的。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学情分析】七年级地理已经学习过地球的运动,学生对经纬线、最基本的地球运动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公转方向、轨道、周期)已有一些了解,只是不完整,不能把各特点联系起来认识。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也存在不少学生不习惯用图来分析地理现象,认知地理规律。
教师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结合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逐步克服学生方面的认知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及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
2.能够准确判断地球运动的方向。
3.能够运用地球运动速度的特征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学会绘制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比较。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新课导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
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一、自转教师活动【演示探究】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地球自转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自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或学生纠正、补充)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演示、主动探究、相互合作、大胆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演示以及个人示范加深对自转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新课教学】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教案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案教案标题: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地球运动现象的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 地球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对地球运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模型;2. 实验器材:灯泡、小球等;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1.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观察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现象,引出地球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Step 2: 探究地球自转运动1. 将地球仪或模型放在教室中央,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
2. 引导学生思考自转运动的特点,如自转轴、自转速度等,并进行讨论。
Step 3: 实验探究地球自转运动1.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灯泡和一个小球,让学生模拟地球自转运动。
2. 学生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探究地球自转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Step 4: 探究地球公转运动1.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球公转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公转运动的轨道、速度等,并进行讨论。
Step 5: 实验探究地球公转运动1.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球和一个固定的光源,让学生模拟地球公转运动。
2. 学生通过观察小球受光的面积和强度变化,探究地球公转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Step 6: 总结归纳1. 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并将其记录在教学板上。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进一步探索。
Step 7: 拓展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他们深入了解地球运动的更多知识。
2. 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探究地球运动现象。
地球运动特点的教案
地球运动特点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球运动特点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3. 能够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2. 能够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模型或图表等教具。
2. 教学PPT或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球的照片或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地球的运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PPT或教具展示,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内容:- 自转:地球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天,即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Step 3:地球自转的影响(15分钟)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操作地球仪等教具,演示地球自转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
- 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表面风向和气候变化。
Step 4:地球公转的影响(15分钟)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操作地球仪等教具,演示地球公转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
- 地球公转引起的日照时间和温度变化。
Step 5:概括总结(10分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并强调地球运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Step 6:拓展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 为什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有何不同?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或撰写一篇关于地球运动特点的小论文。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色》教课方案课标要求:运用教具、学具,或经过课件展现,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材剖析: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各自的规律。
教材分别从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和速度几个角度,图文联合的形式,详尽的论述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色及规律。
学情剖析:我校是一所一般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学习水均匀处于较低水平。
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常常更多的是逗留在初中学习过的仅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但关于自转和公转的详细状况,如周期、方向、速度等不清楚,开普勒第二定律、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也要详细详尽解说。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认识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表示图”,说出二者的差别及其原由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与利用地图读图识图学习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忱,使其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
教课要点: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规律。
教课难点:恒星日与太阳日,从地球南极和北极分别看地球自转方向,日地距离对公转速度的影响。
教课器具:多媒体、地球仪。
教课方法:演示法、解说法、小组议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课过程:教师:(设问导入)同学们,毛主席的有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大家都知道,关于这句诗大家从字面意思怎么理解的从我们地理的角度,大家能找到什么科学依照吗学生:从字面理解的意思就是:我们坐在地上不动每日也能走八万里。
教师:对,这也就是说地球是在运动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运动的一般特色。
大家再想为何是八万里能不可以是十万里或许是六万里试着在我们这节的学习中给这句诗找到科学的依照。
板书课题:地球运动的一般特色教师: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过,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板书: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教师: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是绕着太阳公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地球的运动教案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3.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4.画图表示并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5.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四、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4.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五、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六、课时安排4课时七、教具准备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八、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有个笑话:局长到某校视察,看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便问甲同学: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何是斜的?甲非常惊恐,答道:不是我弄的。
此时,教室走进另一名学生乙。
局长再问,乙答道:你知道的,我也是刚进来,什么也不知道。
局长疑惑地问教师这是怎么一回事。
教师满怀歉意地说:这不能怪他们,地球仪买来时,就已经是这样子了。
校长见局长脸色越来越难看,连忙趋前解释:说来惭愧,校长陪笑道: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我们买的是地摊货。
地球仪真的是被弄歪了的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会是歪的呢?与地球的运动特征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运动。
[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地球处于太阳系中,它与其他的行星一样,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
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其中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就是:自转和公转。
那我们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呢?速度运动形式旋转中心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地球自转】我们先来探索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学生活动] 初中我们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我们先请一个同学用地球仪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纠正学生在演示地球公转时容易犯的错误,先让学生纠错,再由老师引导)问: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什么转动?(自转轴,简称地轴.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地轴的北端应始终指向什么方向?(北极星)问:北极星也是地球上指北的方向。
教室里北方在哪里?面朝北:左西右东。
[演示]学生站起来从北极上方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按什么时针方向在运动?拿地球仪的学生站起来,同桌从南极看地球按什么方向运动?[结论] 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说明观察位置不同,旋转方向就不同)[方法] 右手定则——来记忆地球自转的方向: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右手判定法则:伸出右手,拇指向上(表示在北极上空观察),其余四指弯曲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拇指向下(表示南极上空观察),四指弯曲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如图所示:[动手画一画] 在黑板上(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观察思考] 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观察图1.14,这是在晴朗的夜晚,将照相机固定好,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而得到的照片。
为什么照片上的恒星会呈现这样的运动轨迹?(主要是因为地球在自转)这是物理里面的相对运动的问题。
就像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窗外的树感觉是树在动,其实是汽车在动,同样的道理,这张恒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其实是因为照相机随着地球在运动。
【恒星日与太阳日】[设问] 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所须的时间吗?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自转了一周呢?就像你在操场跑步怎样确定自己跑了一整圈?[动画] 地球自转计时一般要选择一个参照物,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在地球上选择一点P,让P对准恒星,当P随着地球自转一周(360度)后再次对准这颗恒星时所需要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周期,称为1个恒星日。
[承转] 我们在初中讲的地球自转一周需要1天即24小时,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呢?以太阳为参照物,称为1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
[设问] 所以在计算地球自转的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就会有差别。
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56″)那么恒星日和太阳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56″?[思考]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地球自转一周以后是否还在原地?[讲述] 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
[表演]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下面我们来做个演示:教行师自扮地球,以前排一学生为太阳,以后排的一学生为遥远的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的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º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地球自转一天的同时也大约绕日公转了59¹,所以必须再多转59¹,才能正好面对太阳而多转59¹大约需要耗时3′56″。
[总结]参照物时间恒星日太阳日[提问] 你们觉得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能更准确地反映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恒星日有没有误差?[小结] 所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用于天文计算,太阳日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是人们生活最常用的周期,实质上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用来计量1天的长度,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线速度和角速度】[承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速度描述要从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进行。
[讲述] 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活动]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23时56分4秒≈15°/h[演示] 地球自转[提问] 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为什么?[归纳] 除南北两极点自转的角速度为0外,其他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设问]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观察图 1.16] 各地自转的线速度是否一样呢?赤道的线速度为多少?怎么算出来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举例类比:在圆形跑道上要内圈和外圈的人用同样的时间跑一周,哪个用的速度必须快?——外圈,因为外圈的圆周长,同样道理,地球在不同纬度的纬线圈的长度不同,赤道最长,向两极越来越短,因此赤道地区的线速度最快,向两极线速度渐慢,两极为0,(记住北纬60度附近的线速度大约为赤道地区线速度的1/2。
)[总结] 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线速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比较] 我国广州、南京、北京三地的地球自转的速度。
[讲述]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航天发射基地发射同样重量的航天器所需的推力为赤道地区最小。
[学以致用] 讨论回答:牛郎星19时位于天空中某一位置,次日再位于同一位置时是什么时间?(18时56分4秒)太阳于北京时间11:52位于南京的正南方天空,次日再位于同一位置时是什么时间? (11:52)[过渡] 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围绕什么运动的?(太阳)[演示] 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演示地球的公转:请一位同学做太阳不动,另一位手拿地球仪绕其进行“公转”。
[讨论] 刚才两位同学的演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存在什么问题?[教师讲解] 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角度是不变的,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动画播放] 地球的公转。
(投影观察要求: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方向是否是逆时针;公转轨道是否是正圆;公转速度是否均匀,何时快;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是否为同一平面)[画图] 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引导看书] 阅读教材14页第二段和第三段文字,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轨道?速度?[教师讲解]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2、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4、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①图中的近日点是 ,远日点是 。
②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时间是 ,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的时间是 ,[讲述]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略微偏离轨道的中心,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一年中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变化,图中E1是 近日点;时间是?(地球什么时间离太阳最近啊?)1月初,E2是远日点,时间是(7月初)[讲述] 随着地球的公转,由于日地距离不断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的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观察] 图1.17“地球公转轨道”中的数据: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____ 。
(快,慢)远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____ 。
(快,慢)[讲述] 行星运行不是匀速的,但是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即途中E3E4S 构成的面积和E1E2S 构成的面积相等。
观察图中发现单位时间内远日点和进日点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哪个大?(近日点)[观察] 观察图1.17数据,平均角速度大约为多少?(59')线速度(30km/秒) B 太阳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方向[算算] 地球公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了大约多少圈?(365)1小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跑了多远?(108000公里)(十万八千公里)[学以致用] 讨论回答: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186日)比冬半年(179日)长?夏半年:3月21日—9月23日;冬半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在黑板近远日点图上比划)[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下面请同学们比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思考】 比较了自转与公转的特征,我还有一个疑问要与大家探讨一下。
1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近,而为什么我们这里是冬季? 7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我们这里为什么是夏季?【转承】 1月份对于北半球的我们而言是冬季,而对于南半球来说是夏季。
可见,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不是造成地球冷热的主要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预知此问结果,请听下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结果自然分晓。
运动项目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地轴 太阳 地轴的空间位置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周期 1天 恒星日:真正周期 1年 恒星年:地绕日公转的的周期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 回归年:太阳回归运动周期速度 角速度 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º/小时 平均1º/天,近日点大于远日点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平均30千米/秒,近日点大于远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