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解度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图文展示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图文展示课件


实验9-5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

水的烧杯中加入5g食盐,搅拌,等食盐
图 片
溶解后,再加5g食盐,搅拌,观察现象。


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实验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g氯化钠,搅拌
再加15mL水,搅拌
现象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曲线法
温度℃ 0 2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02
硝酸钾
这样比较可以吗? 36gNaCl
31.6gKNO3
可行
20℃ 100g水
20℃ 100g水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比较溶解性 的大小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归纳总结
结晶的方法
蒸发溶剂:适用于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 如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如硝酸钾。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1. 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 观察能否继续溶解,若 不能继续溶解,则是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2.如果溶液中无剩余物质,则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 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溶解度 课件_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溶解度 课件_PPT
16 、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 10 、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点缀,没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不懂幸福。 20、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 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 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7 、敢于面对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坚强;敢于挑战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壮。 4、不知从何时起,成长的烦恼组合了起来,对于有着许多牢骚要发泄的我来说,这个题目好亲切。辛弃疾曾经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或许 是他老人家的少年时代无忧无虑,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把越来越多的烦恼,统统留给了我们。
______C__a_(O__H_)_2_______
溶解度
• 作业:
1、教材第40页,第2、3、4、5题。
溶解度
谢谢!
19 、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15、伟大的梦想让成就随之成长,渺小的希望让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会做到;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如果自认高人一等,就一定 出类拔萃。
解 180
度 170
( 160
克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图2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氯化铵
氯化钠 讨论: 由以上两个图可知,这 硼酸 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NaCl与KN03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120
__在__6_8_℃__时__,__硝__酸__钾__与__硝__酸__钠__的溶解度相等,
110
均为133g。
100
硝酸钾
90
2、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小__于(填大于、
80
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70
60
氯化铵
3、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硼酸的溶
50
氯化钾
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9g
50 40
. .30
20
. . .
(3)降温到6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硝酸铵
溶解度/
200
190
g 180
170
16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50
140
133
B.
1.两曲线交点B表示:
硝酸钠
1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溶解 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8
168
202
246
纵 坐 标 表 示 溶 解 度
横坐标表示温度
溶 解
250 240
度 230

220 210
硝酸钾
()
九年级-下-第九章第二节
溶解度
一 知识回顾
1.固体物质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 的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共2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共20张PPT)
80 90 100
60
70
温度/℃
溶解度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3
a A 1 2
观察右图填空
(1)A点的意义是 (2)t2时,1,2,3,4四种物质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最大, 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氯化钾 氯化钠
练习: 68 ℃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 3、在___
氯化铵
40
30 20 10 0 10
B.
硼酸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20.9g
KClO3
7.4g
CaCO3
0.013g
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相同。
化学上,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引 入了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一, 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概念的四要素: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 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g
170
160 150
. .
硝 酸 钾
/
℃ 溶 解 度 /g
0
10
20
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教学课件ppt

实验9-6:观察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20ml水 加5g硝酸钾 搅拌
①完全溶解 ③
②部分溶解
再加5g硝酸 钾,搅拌

加热
③晶体析出
冷却
再加5g硝酸 钾,搅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不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
降温 结晶
结晶
当热的硝酸钾溶液冷却后, 烧杯底部出现了固体。
结晶:溶质从溶液中 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改变温度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注意: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饱和溶液
冷却 蒸发溶剂
结晶



蒸发

结晶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2课时溶解度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2课时溶解度25张ppt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含义:定温、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2.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温馨 提示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如: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饱和,我们就
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又如: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说明在60℃时,
2.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 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C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上
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
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上 D、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200 190
g 180
170
(2) 溶 解 度 曲 线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
0
10
. .
20 30
.
40
.
.
.
.
.
溶解度/
50
硝酸钾
60
70
的方法析出丙
1.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10℃时,将40g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 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化学《溶解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课件

化学《溶解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课件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0.20
0.15
0.10
0.05
0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钾
10

20 酸30
溶解度/g
氢氧化钙
10
氯化钠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规律总结









线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溶解度
第一课时
头脑风暴
1.为什么两支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不同?
2.你会配制这样的两种溶液吗?
3.能够让硫酸铜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吗?
A
B
实验探究
+5克
+2.5克
氯化钠
氯化钠
20ml水

+水
加热
20mL


现象
①固体全溶
②固体部分溶
③固体消失
结论
还能再溶
不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
饱和溶液
还能再溶
不饱和溶液
有未溶解的
物质
A
B
A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B
有未溶解的
物质
有未溶解物质存在时,一定是饱和溶液。
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量的条件下,看是否还能够溶解
该物质。

第2课时 溶解度-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第2课时 溶解度-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交流讨论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碳 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是为什么呢?
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夏天时,温度高,水分蒸发后,氯化 钠以晶体形式析出,得粗盐,这就是夏天晒盐。
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夏天温度高,它以溶液的形式存在, 冬天时,温度降低,它以晶体形式析出,沉于湖底,可打捞得到,这 就是冬天捞碱。
畅饮可乐后会打嗝
温度升高CO2溶解性 减弱,从体内逸出
闷热时,鱼在水面呼吸
温度升高O2溶解性减 弱,鱼浮出水面呼吸
➢ 影响气体溶 解度的因素
①压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变__大__。 ②温度: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变__小__。
典例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C )
(5)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__3_0_g。
(6)t2℃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
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A_>_B_>__C_。
(7)当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可采用_降__温__结__晶_方法。
当B中含有少量A时,提纯B,可采用_蒸__发__结__晶_方法。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注意:搅拌/振荡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
判断正误
1. 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 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一定温度
2. 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 的溶解度是10克。( )标准:100g溶剂
3. 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 解度是10克。( )状态:饱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
19
饱和溶液
20
饱和溶液
请点击学习( 请点击学习(
) )
21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8
饱和溶液
人们利用以上原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得 到含有大量化工原料的母液(叫做苦卤),其大 致过程如下:
海 水
贮 水 池






食盐 氯化钠
母液
多种化 工产品
9
第9单元 溶液 溶解度(二)
--溶解度
10
饱和溶液
11
饱和溶液
一、固体的溶解度
3、溶解度曲线
14
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5
饱和溶液
二、气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 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 大而增大。
16
饱和溶液
17
饱和溶液
18
饱和溶液
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6
饱和溶液
冷却后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硝酸钾晶体
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硝酸钾 从溶液中以晶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7
饱和溶液
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情况下,原来的饱 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只有指明 “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 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操作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现象
结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优质教学课件

影响因素 (温度)
溶解性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溶液饱和

④单位是克

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物质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表示方法
小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呢?
归纳总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还有什 么困惑?与同学相互交流讨 论。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 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练习2】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 200
解 190
图 象
/g

180 170
160
硝酸钾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g
溶 200
解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现象 固体全部溶解 部分固体不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结论
(1)可溶性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2)溶质溶解的质量随着溶剂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9-6】探究溶质在定量溶剂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的 变化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3.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可采
取的措施是:(1)__蒸__发__水___分___;(2)__降__低__温___度____; (3)__增__加__硝__酸___钾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2.某学生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
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所用水的质量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
所得溶液的质量
1 100g 80g 180g
2 100g 100g 200g
3 100g 120g 210g
4
100g 140g
x
(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
学习目标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
…··…·..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1.欲将100g不饱和的KNO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9.2溶解度》课件(43张PPT)
3
方法是( )
①升温 ②降温 ③蒸发水分 ④增加溶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6、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 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 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 列各问(填序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课件 (共5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课件 (共59张PPT)
不行 10 ℃ 40 ℃
应该在同一温度下
2.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这样行吗? 氯化钠 硝酸钾
不行
应该溶剂的量相同
3.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这样行吗? 1克氯化钠 1克硝酸钾
不行
20克水
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应该控制的条件有:
定温度 定溶剂的量 定状态(达到饱和)
温度(℃)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0
溶 解
190
度 (
180 170
克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硝酸铵 硝酸钾
.b . 硝酸钠 a
氯化铵
点:曲线上的点均 表示某物质在该温 度下的溶解度。
两曲线交点:表示 这两种物质在该温 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60
50
氯化钠 曲线:曲线越陡,
3.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甲溶液变为饱和
32
4.上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 s A
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8克
(1)从B溶液中得到晶体宜采用的
解氯化钠固体36.0g; 2.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
氯化钠达到饱和;
9
3.在20℃时, 36.0g氯化钠固 体全部溶解至少需要100g水;
4.在20℃时, 从足量的氯化钠 饱和溶液中蒸发掉100g水,能 析出36.0g氯化钠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溶解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
【交流回答】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
力。

【活动与探究1】
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
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NaCl与 KN0
3
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都达到饱和状
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
3
态。

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归纳总结】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大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溶质的质量。

【提出问题】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课件展示】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课件展示】
表9-1
教材P
36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按教材P
36~P
37
要求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
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0H),。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提出问题】
我们研究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
【课件展示】
1.展示教材P
38
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回答】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练习讨论】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学生活动】
利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教材P
38~P
39
资料讨论回答。

本节课学习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并且通过活动与探究总结出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我们还可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第2课时溶解度
一、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
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0H)2。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四、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温度:随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压强:随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在建立溶解度的概念时,学生对于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规定“在100g 溶剂里”常常缺乏感性的思考依据,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这些科学规定的意义加深理解,点拨的方式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