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季风气 候
90º 80º 70º 60º
40º 季 风
30º 环 流
10º 0º
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C
D
A
B
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1.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 南北纬10°至20°之间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成因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流方向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赤道 低压带
副热带 高压带
副极地 低压带
极地 高压带
分布(纬度)
气流运动 (垂直)
气流性质 (温度、湿度)
0°附近
湿热
30°附近
热干
60°附近 90°附近
温湿 干冷
风带
分布(纬度)
气流运动 (水平)
气流性质 (温度、湿度)
低纬信风带 0°~30° 较高纬→较低纬 热干
冬季:信风带
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地中海气候
唯一一个降水和温度 趋势相反的气候
分布: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少雨
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干冷 极地高气压带
干冷
极地东风带
温湿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冰原气候
干冷 极地高气压带
干冷
极地东风带
温湿 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湿 盛行西风带
热干 副热带高压带 热干 东北信风带 湿热 赤道低气压带
冰原气候 80º
苔 原气 候

三圈环流与气候知识点

三圈环流与气候知识点

三圈环流与气候知识点1、热力环流与地球气候的关系大气环流主要表现为,全球尺度的东西风带、三圈环流(哈得莱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高空急流以及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等。

大气环流既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角动量等物理量交换以及能量交换的重要机制,也是这些物理量的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非均匀分布是大气环流的原动力。

大气环流构成了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势,是全球气候特征和大范围天气形势的主导因子,也是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背景。

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实现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是全球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以亚欧非大陆为例,我们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季风环流形成的季风气候。

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以东亚地区作为代表,东亚地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的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东亚地区的季风气候是最显著和典型的。

在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陆地强烈降温,形成冷高压,东亚盛行西北风。

西北风来自寒冷干燥的亚欧大陆的内部,其影响下的地区寒冷干燥。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太平洋上副高增强,东亚受到东南季风影响,此时的气候特征是增样的。

东南季风来自温暖湿润的洋面,夏季陆地强烈升温,此时东亚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

受季风影响的范围,最北达到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最南可达南亚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在这么广阔的区域内,因为纬度跨度大,南北热量条件差异大,因此自北向南依次出现了①温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

(见幻灯)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雨热同期。

二、三圈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性质我们以赤道低压为例,其包含的两层信息,一是赤道地区,二是低压,气流强烈上升,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其控制下的地区,常年高温多雨。

与此相对的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气候的特征是怎样的?热量还是很充足,但是因为高压控制降水少,顾其控制下的气候是高温少雨。

读幻灯我们如何理解信风控制下的气候同样也是干热、少雨的,和垂直运动不同,信风大气虽然作水平运动,但大气是从高纬流向低纬,在其运动过程中,气温是不断升高的,故不易冷凝形成降水。

《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专题训练1

《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专题训练1

2.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3. 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4. 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卅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断裂下陷B.火山作用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签下面小题。

5. 甲区域气候A.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和多雨B.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干旱少雨C.南北差异显著,热量差异明显D.东西差异显著,降水差异明显 6. 乙区域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专题训练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C)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題。

A.18°CB.22°CC.28°CD.32°CC.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7. 甲、乙两区域均A.位于中纬度B.临印度洋C.位于东半球D.位于南半球下表为50°N附近欧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

读表回答下面小題。

&乙地A.位于南美洲沿海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气温的年较差大D.以热带种植园业为主9.夏季,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小B.乙地白昼时间长C.甲地沿岸有寒流流经D.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读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7月炎热干燥,1月温和多雨C.成因是海陆的热力差异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1.相比较而言,乙地区最热月均温低于甲地区约5〜10°C左右,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A.洋流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和海洋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特征为全年高温、高湿、降水充沛。

常见的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 温带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征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常见的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特征为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常见的寒带气候有苔原气候和冰川气候。

4. 高原气候:位于高海拔地区,特征为气温低、气压低、氧气稀薄。

常见的高原气候有高山气候和高原草原气候。

5. 沿海气候:位于沿海地区,特征为潮湿、温和,受海洋影响较大。

常见的沿海气候有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也出现,如热带沙漠气候和人工气候等。

总体来说,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形成的,而各个气候类型的特征则是由地形地貌、海洋和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湿度等)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
和特征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和相似性。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南半球
0C
mm
600
300
100
北半球
150C
400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热带
150C
400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400 00C
400
300
3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 亚热带
200
100
100
200C
400
00C
300
200
100 温带海洋气候
400 00C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温带
判断下列气候类型:
150C
400 热 300 带 200 雨 100 林
气 候
150C 400 热 300 带 200 草 100 原
气 候
热 带 400 季 300 风 200 气 100 候
热 400 带 300 沙 200 漠
气 100 候
400 300 200 100
五、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最基本的因素 (2)大气环流——最主要的因素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七个气压 带、六个风带
局地的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大陆的东岸
(3)地面状况:
2、气候类型的判读
1、判断南 北半球
2、判断所 属温度带
6、7、8三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三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最冷月气温>150C----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00C 亚热带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 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 描述。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至南北纬10°间)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2.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1.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3.分布地区: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30°之间)
阿根廷东南部 受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影响
2.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3.分布地区:
冬季温和少雨
我国秦岭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南美大陆东南部
热带草原气候 (10°至20°之间)
好望角
3.分布地区: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1.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压和东北 信风带交替控制
2.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撒哈拉
墨西哥
西南 非洲
澳大利亚 中、西部
智利北部、 秘鲁
1.形成原因: 受副热带高 气压控制
2.气候特征: 全年炎热干燥
3.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西亚阿拉伯半岛、印度河流域、 墨西哥、西南非洲、澳大利亚的中西部、智利北部和秘鲁等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40°至60°之间)
欧洲西部
美国、加拿大 西海岸
五种重要的气候
气候
分布
特征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 回归线-30°的 全年高温少雨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30°-40°的 大陆西岸
40°-60°的 大陆西岸
25°-35°的 大陆东岸
夏季炎热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纬向环流主要是指从赤道向两极方向的气流运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使得赤道地区气温相对较高,而极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这种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在赤道上升,经过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然后在高纬度下降。

这形成了气流从赤道向两极运动的特征。

这种纬向环流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季风的产生。

例如,赤道附近的纬向环流会带来热带雨林气候。

由于大量水汽从热带海洋蒸发,随着气流的运动向着赤道升起,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这种环流带来了高温和高相对湿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热带雨林的生长。

与此相对的是,极地附近的纬向环流也影响着极地气候。

由于极地地区气温低,地表上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域,使得大气稳定。

这导致了少量的降水和极寒的气候条件。

另一方面,经向环流主要是指在纬度线上从西向东运动的气流。

这种环流主要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而产生。

地球的自转速度高于大气层的相对移动速度,使得气流在地球各个经度上呈现从西向东的流动特征。

经向环流对气候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垂直环流和全球风系统的形成。

例如,赤道附近的经向环流形成了热带风带,也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造成空气上升,然后在高空流向两极方向下沉。

这样的运动形成了赤道附近的高气压区域,相对较干燥。

当下沉的空气到达地表时,由于密度增加,会形成高压区域,习惯上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这种高压带带来了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垂直形成沙漠和草原。

相反,赤道附近的经向环流也影响着季风和西风带的形成。

由于赤道附近的高气压区域和极地的低气压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了地球表面上从副热带向高纬度方向流动的大规模气流。

这种从副热带向赤道附近流动的气流称为季风气流。

它带来了季风的形成,如亚洲的东亚季风和非洲的西南季风。

另一方面,西风带是地球表面上赤道附近和中纬度地区的大规模西风风带。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经向环流的运动,赤道附近的气体向东移动且较快,而中纬度地区的气体向东移动较慢。

2.2.2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2.2.2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1.三圈环流 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 低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 分布,中间为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 夏季向高纬移, 冬季向低纬移, 与太阳直射点 移动一致、移 动5~10个纬度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P37教材) 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 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被断裂块状分布, 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显著增大。
气候 类型
雨 林 气 候 年降 > 水量 20 (mm) 00 季节 年 分配 雨 型
热带气候
草 原 气 候 750 ~ 100 0 夏 雨 型 季风 沙漠 气候 气候
亚热带气 温带气候 候 季风 地中 季风 海洋 大陆 气候 海气 气候 性气 性气 候 候 候 700 < ~ 400 1000
1500 <125 > 300 500 ~ 1000 ~ ~ 2000 1000 600
热带雨林气候 a_________ 地中海气候 c_________ 温带季风气候 d_________
气温℃
1月 A B 26.5 10.2 7月 9.5 25.8
降水㎜
1月 25 168 7月 176 30
请读表判断: A是 地中海 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B是 地中海 气候,其特征是 冬季温和多雨 ,
北美洲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 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 温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面积小) ②气候类型多样(北美大陆南北延伸 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 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
南 美 洲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由于多雨面积 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南美大陆 沙漠比率在各洲之中是最小的) ②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 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 优势。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 52°S已近南部,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局 限,且缺乏亚寒带、寒带气候) 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 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

大气环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的大气环流是指在地球表面上形成的大尺度气流运动。

它是地球表面温度差异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科氏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大气环流对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气候分布到生态系统都受到其影响。

首先,大气环流对气候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地球的大气环流形成了纬向的三大气候带:热带、温带和寒带。

在热带气候带,由于太阳辐射最为充足,热量较高,形成了常年高温和多雨的气候。

而在温带和寒带气候带,由于太阳辐射相对较弱,热量较低,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和降水分布差异。

大气环流的垂直运动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和极地地区的冰川。

其次,大气环流对降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中的水汽输送是全球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例如,热带地区的季风现象就是由大气环流引起的。

夏季,大陆受到海洋的影响,形成了海洋性季风,带来了大量降水;而冬季,大陆受到高压系统的影响,形成了大陆性季风,降水较少。

大气环流的垂直运动也会导致降水的分布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就是由于大气环流中的上升气流形成的,导致了高降水量的地区。

此外,大气环流对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分布也有着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的运动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得以传播和混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大气环流中的降水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水源。

因此,大气环流对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热带地区的热带雨林就是由于大气环流中的上升气流和高降水量形成的,而沙漠地区则是由于大气环流中的下降气流和低降水量形成的。

最后,大气环流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的变化,从而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能源利用等方面。

例如,季风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

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影响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了解大气环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制定气候适应策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

地理基础知识补充讲解文件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全球性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①低纬环流:赤道上升气流→高空高压→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30°N上空成西风→积聚下沉→近地面高压(副高)→水平流向赤道(东北信风)→在赤道与南半球水平气流辐合上升。

②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30°N上空下沉→近地面副高→向北流偏转成西风→60°N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向南偏转成西风→30°N上空下沉→中纬环流极地上空下沉→极地冷高压→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60°N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水平向北运动偏转成西风→极地上空下沉→高纬环流③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风带风向气压带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成因特征气流极地高气压带(2个)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极地东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中纬西风带(2个)西南风西北风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低纬信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进而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7月偏北,1月偏南。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随直射点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气候状况。

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

东亚由于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所以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而南亚由于冬季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因此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我国由于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成为世界季风最显著的地区。

项目成因冬季风 夏季风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南亚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冷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之季风环流》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之季风环流》

一、季风及季风环流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显著改变的现象,会形成季风气候。

由于亚洲东部地区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因此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带状的气压带会被分裂为若干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北半球1月、7月主要气压中心和季风分别如图1、2所示。

图1 北半球1月份主要气压中心及冬季风图2 北半球7月份主要气压中心及夏季风据此,可对北半球季风总结如下表所示:二、季风气候类型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在我国均有分布(详见第三部分)。

下面对这几种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地区进行介绍。

1.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在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在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3.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在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包括我国华北与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三、我国的季风气候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这同样是由于我国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和大陆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因此季风气候显著。

从整体上来说,在每年10月-次年4月,我国受冬季风环流影响显著(12月-次年3月最强盛),在每年5-10月,我国受夏季风环流影响显著(6-8月最强盛)。

在我国由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显著,随季风进退,降水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有利的一方面体现在雨热同期,我国东部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配合得当,因此能够在农作物的生长期内,提供其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不利的一方面在于会引起干旱、洪涝等灾害。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一、大气环流概述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气象变量在大气中的运动方式和规律。

它是地球上空气质量和能量分布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系统。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

二、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热带辐射、地表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受到来自太阳的不均匀加热,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热带辐射使得赤道地区气温高,而极地地区气温低,产生温度差异。

地表地形的起伏也影响了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大气环流。

三、大气环流带来的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由于大气环流在此地区上升,形成了热带低压带,进而导致气候潮湿。

丰富的雨量促进了热带雨林的生长,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特点是四季变化明显、降水充沛。

大气环流在此地区形成了两大主要气候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低压带,它们之间形成的季风系统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季节性和降水充沛的特点。

3. 西风带气候西风带气候分布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大气环流在此地区形成了两个副热带高压带,使得该地区的气候通常是温和多云、多阴雨。

这些副热带高压带产生的西风带也造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度较稳定、降水相对较少。

4.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由于大气环流在极地地区形成了极地高压带,使得该地区的温度极低。

另外,极地地区也因为地表变白,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使得该地区气温更低。

四、不同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的大气环流模式会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系统。

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变化会导致季风气候的强弱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等方面。

而赤道上升气流和极地下沉气流的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全球的气温分布和天气模式。

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也可能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龙卷风、暴雨等天气灾害。

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

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
热带气旋的活动与季风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密切相 关。
3
热带气旋对季风环流的影响
热带气旋通过影响季风环流的结构和演变,进而 对季风气候产生影响。
其他大气环流现象对季风气候影响
大气阻塞现象
大气阻塞现象是大气环流 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其出 现会对季风气候产生显著 影响。
大气遥相关现象
大气遥相关现象是指不同 地区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 影响,这种现象会对季风 气候产生影响。
• 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本次项目成果和不足之处
不足
对某些复杂气候现象的解 释不够深入。
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 局限性。
缺乏长期持续的研究和监 测。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发展趋势 完善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的监测网络。
加强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研究。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 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对气候系统的理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合作推动科技进步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携手合作,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 发展和繁荣。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气候模型的预测结果,未来季风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气候
变化情景。
未来可能影响因素及挑战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喷发等可能会对季风气候变化 产生影响。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等也可能会对季风气候变化产 生影响。
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季风气候变化可能会带来更加 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一 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参数变化趋势
除了强度和频率外,季风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参数也可能发 生变化。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主要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类型。

垂直环流是指在同一个垂直截面上,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过程。

在热带和赤道地区,由于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温度比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区。

而在极地地区,由于太阳辐射的斜射,温度比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区。

水平环流则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空气的水平移动。

常见的水平环流包括经向环流和经纬环流。

经向环流是指在纬度方向上空气的流动,即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倾斜。

经向环流主要由纬度差异引起的水平热能输送和风的转向共同驱动。

而经纬环流是指随着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的风向的改变。

1.温度分布: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分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热带地区由于大气上升造成的低气压,使得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由于大气下沉造成的高气压,使得气温较低。

此外,经向环流和经纬环流也会使得纬度对气温分布起到影响,例如赤道地区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

2.降水分布: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的降水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热带地区,由于大气上升形成低气压,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降水,使得热带地区降水量丰富。

而在极地地区,由于大气下沉形成高气压,空气中的水汽很少凝结,导致极地地区降水量较少。

经向环流和经纬环流也会使得降水分布出现差异,例如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

3.气候类型:大气环流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例如,赤道地区由于大气上升形成的低气压和高温,使得热带雨林气候成为赤道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而副热带地区由于大气下沉形成的高气压和较高温度,使得沙漠和草原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4.气候变异: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候变异上。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上热带地区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导致的。

厄尔尼诺现象会给全球范围内带来很多气候的异常变化,如干旱、洪涝、风暴等。

综上所述,大气环流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决定了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分布、降水分布、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异。

因此,对于研究和理解气候变化,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大气环流的运动机制和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读“大气温室效应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辐射
(2)B表示辐射,易被大气中的_ 和__ __
吸收,使大气增温,因此是对流层的直接热源。

(3)C表示辐射,它补偿了,
因此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4)当前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导致全球变暖,其主要
人为原因是。

(5)请将热量传递的各个环节按由先到后的顺序排
列:
①地面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逆辐射
④大气削弱作用⑤太阳辐射⑥大气吸收
【练习】
(1)以上各点,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气压值相等的是;
(2)3、5两点,点气压高,点气压低
(3)A、B两点,点气流上升,点气流下沉
(4)用“→”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5)A、B两点,点受热,点冷却
【练习】
读等压线图,回答A点近地表风向V的形成过程:(1)F1是_____________力,它垂直于_______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F2是__________力。

(3)F3是__________力。

(4)本图位于____(南/北)半球,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虑A、B、C——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1、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__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就北半球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练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图中B处是_______风带,它是______环流的组成部分。

(3)C所处的风带,吹_____风,气流来自_________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A处是_________气压带,它是______因素形成的。

(5)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它是___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
【练习】
(1)乙图是南半球____季节,此时为___月(1月或7月),①处风向是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的高气压中心名称为_________,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②处风向是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锋是___锋(冷、暖)。

(2)A地气团性质为___,
B地气团性质为___。

(3)锋面需要24小时移到A地,那么A
地未来48小时内天气将如何变化?
【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2)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后)
(3)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4)各种锋面附近天气的共同点是。

各种锋过境后天气的共同点是。

【练习】图中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锋是锋,判断依据是。

(2)锋面什么时间将会移到城市上空,预报24小时后该
城市的天气:。

(3)某医院救治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
境时发生的。

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
哮喘等在锋面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
【练习】读下面的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实线箭头表示。

(2)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B表示。

(3)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B表示。

(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当B过境时,常出现天气。

(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风,反气旋的东部吹风。

【练习】读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回答问题:
(1)图中P1、P2、P3表示三条等压线数值,由大到小排列
的是。

(2)若冷暖锋都能带来降水,那么甲、乙、丙、丁四点中
正在降水的是和。

(3)甲乙相比气温高的是。

(4)未来几天内,A处将经历锋过境,之后气
团占领该地,气温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