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考试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考试复习重点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收入的增加,扩大了进口需求,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货币贬值对贸易的影响是什么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压力,拉动出口经济发展;人民币贬值可以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争取机会;人民币贬值拉动民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消极因素:人民币贬值增加对外投资成本;进口成本提高;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应对策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扩大内需,降低对外贸的依赖度;建立健全国内经济制度,完善金融市场;积极引进外资;创立自主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

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出口品价格指数/进口品价格指数(以同种货币表示)。贸易条件>1 改善;贸易条件<1 恶化;贸易条件=1不变。本币贬值时:当进出口供给弹性之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积时,贸易条件恶化;当进出口供给弹性之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积时,贸易条件改善;当进出口供给弹性之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积时,贸易条件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

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是指如果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

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是指个体或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3、国际均衡价格:是指一国的过剩需求等于一国的过剩供给时,对应的相对价格。

4、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

5、开放经济:是指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6、封闭经济:是指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关系

7、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重要?

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得到了充分地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还要看两个

1、比较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外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遵循“两优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2、绝对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另外一种产品上处于绝对劣势,另外一个国家相反。如果两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优势的商品的生产和国际交换,都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3、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因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量或价值。

1、试用图形或数学模型分析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1、该理论的数学分析

表1

X产品Y产品

甲国10天20天

乙国20天10天

全社会总产出 2 X 2 Y

表2

X产品Y产品

甲国30天(10+20) 0天

乙国0天30天(20+10)

全社会总产出 3 X(30/10)3Y(30/10)

结论:(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约劳动时间;(3)分工可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益;(4)分工可以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2、(1)该理论未能说明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2)该理论所说的贸易利益是短期利益(3)按该理论观念,当今的贸易应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事实恰好相反。3、(1)比较优势的定义: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2)主要内容:A.较大的绝对优势或较小的绝对劣势成为比较优势,各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贸易双方均获利。B.国际分工改善了两国福利,贸易利益来源于分工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改进。C.贸易模式是专门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较小的商品(即比较优势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即“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2、试说明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缺陷。

仅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

1、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斯密认为,各国之间分工应按地区、自然条件及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即一国生产并出口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成本绝对低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国家参与分工应遵循“两优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如此形成的国际

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2)数学模型或图形的分析比较。(3)意义

1、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认为,某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2、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3、里昂剔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考察美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时,发现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论”。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

(1)商品的价格差(2)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价格差(3)出口和进口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1)贸易基础:相对要素丰裕度差异→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商品价格差异→比较优势(2)贸易模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贸易利得:贸易能够增进世界和各国福利(4)贸易政策:自由贸易

1、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每个国家应密集使用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商品,应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2)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价格差异;(3)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借鉴意义:灵活

1.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厂商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另一种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2产业内贸易: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3. 产业间贸易:国家间不同产品的双向贸易。

4. 产品生命周期:把产品从诞生到衰落的过程视为一个生命周期,即产品的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的阶段,占据支配地位的要素不同,形成的比较优势不同,国际贸易在各国发生。

5. 规模收益递增: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1、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两者都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属于动态分析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属于静态分析理论。

2、试简述规模经济下国际贸易是如何扩大市场和提高社会福利的?

规模经济下国际贸易使市场扩大:一方面,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品种数量。从社会福利的提高来看:一方面,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