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以独立篇章全面加以论述,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的弯路。并不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而是这条路是一条死路。当今的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的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我们人口占世界的22%,如果走西方的工业化道路,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的资源。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把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油采出来,也只够用一年零三个月[1]。

(二)中国的国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国情。

从资源来讲,我国并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的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或生活[1]。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1/2。一方面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是有限的资源存在存在浪费的现象。

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污染、危险废物、空气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更加严峻。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将导致资源

支持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就是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意的回应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和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经历了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保生态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则顺应了人民群众渴望提高生活品质、希望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拥有宜居的环境、吃上放心食品的美好期待。

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部分地区在因GDP增长而大大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品尝到GDP过度崇拜所引致的苦果。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已经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污染,“从1965—2005年,骨癌、骨痛病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株洲,当地群众的血、尿中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5倍。”[2] “2000—2002年,国土资源部进行了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37%已是不能饮用的Ⅳ类、Ⅴ类水。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年相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3] 随着环境的破坏、污染的加重,人们的环境焦虑、生态期盼随着

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意的回应,未来发展将更加重视民生福祉、更加重视社会公正、更加重视幸福感受。

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阻碍发展,而是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发展,是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第一要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关系“人民福祉”,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反应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统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2.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

一个新的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逐步深化、逐渐全面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社会经济政治迅速转型所带

来的信仰真空、道德滑坡,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且形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现代化新布局。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战略。随时代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由“三位一体”丰富发展为“四位一体”。在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文献,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

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直至今天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毋庸置疑,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高度。

(二)实践意义

1.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推动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