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合集下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因接触患者时受到感染。

护理人员接
触患者水准或接触患者体液受到某些容易传播感染病原体的暴露。

它也可能包括接触血液
之外的患者排出物或细菌爆发,或者接触带有三鞭毒芽孢囊菌的血栓时罹患三鞭毒芽型脑炎。

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有两个:一是训练,即增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
确保他们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二是采用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和使用其他个
体防护设备,防止感染。

首先,可以在培训中增加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可以进行培训,提高护士对通过
手部咳嗽、飞沫等方法传播病原体的知识和理解,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这类情况的及时
处理能力,为防止感染提供有效的防护。

其次,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可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护士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比如
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手术口罩、医用外科橡胶手套、医用防护服、安全工作鞋等,及时
间更换,以有效抑制气溶胶和细滴飞沫传播,防止病菌蔓延。

此外,护士必须在与患者接
触前伸出手臂,告知患者张开口应该进行封口,防止感染和暴露。

此外,在护理实践中,可以采取免疫检查措施,通过定期的血检和皮肤测试等,检测
护士的血清水平,以免受感染。

总之,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主要指护士与患者接触时可能受到感染的情况,要预防护
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可以通过增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和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使用口罩等,以及定期做免疫检查等方法。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

一、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暴露的类型、危害、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等。

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了解各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掌握正确的防护操作技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完善防护设施医疗机构应完善防护设施,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剂等。

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确保防护效果。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使用。

三、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标准预防措施的推广和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佩戴手套。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2.接触病人前后,以及处理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后,应立即洗手。

3.在可能产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4.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对医疗器械、病人床单元等进行定期消毒。

5.加强病区管理,实行严格的探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四、提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以及处理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后,应立即洗手。

医疗机构应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置,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ppt课件

总结词
生物暴露对医务人员的 身体健康危害极大,需 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
详细描述
常见的生物暴露源、危 害及症状、预防措施、
控制方法等。
图片或图表
生物暴露源分类图、预 防措施流程图等。
相关链接
生物暴露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等。
06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职业防护培训课程,提 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
防护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暴露的危害 、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 确保医务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培训形式可以采取讲座、案例分 析、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以增
强医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完善防护设施和用品
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隔离衣等,确保医务 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必要的 保护。
定期检查和更新防护设施和用 品,确保其有效性。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 待遇,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
满意度。
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 纷和冲突。
04
05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 医务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和情
绪困扰。
0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与报 告
监测制度与体系
监测制度
建立完善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制度,确保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监 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 施ppt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3
目录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述 • 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与报
告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0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述

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

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

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一、什么是护理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周围存在着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

在为病人的护理活动中,经常暴露(置于、显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如: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导管等,还有各种理化损伤因子,如:光、热、电磁辐射等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即职业暴露。

自有医疗护理事业后,就有职业暴露,如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因中毒而死亡,白求恩大夫手术中感染破伤风,2003年SARS流行中医生护士感染SARS 而牺牲,2005年12月14日安徽省三医院神经外科34岁护士长丁艾梅身患重病坚持工作,以身殉职等。

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环境的危险因素(一)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由空气、土壤、水、阳光各种植物等组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物质体系,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医务人员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

(二)护理职业暴露环境危险因素构成护理职业暴露环境的危险因素有:1、生物危险因素:主要指细菌、病毒等。

细菌主要有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

细菌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尿液、粪便、积液、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病人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

病毒常见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

细菌与病毒可通过病人的呼吸道、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环境,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2、化学因素主要有消毒剂、麻醉剂、化疗药品,如氯制剂、醛类、细胞毒类化疗药等。

3、物理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光、电离辐射。

如:X线、非电离辐射、微波、超声波、紫外线等以及锐器切割伤、针刺伤等。

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

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
心健康
清洗消毒:立即用肥皂和清
02 水清洗暴露部位,并用消毒
液进行消毒
预防感染:根据暴露情况,
04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
种疫苗、服用预防性药物等
报告与记录
01
及时报告:发 现职业暴露后, 立即向相关部 门报告
02
详细记录:记 录暴露的时间、 地点、原因、 暴露源等信息
03
记录处理措施: 记录采取的处 理措施,如清 洗、消毒、接 种疫苗等
康损害。
04
化学性暴露是 指护理人员接 触化学物质, 如消毒剂、药 物等,导致中 毒、过敏等健
康损害。
05
物理性暴露是 指护理人员接 触物理因素, 如辐射、噪音 等,导致损伤、 疲劳等健康损
害。
常见职业暴露类型
针刺伤:护士在注射、 输液、抽血等操作过程
中被针头刺伤
锐器伤:护士在处理废 弃针头、注射器等锐器
职业性眼病:可能导致医护人员眼 03 睛干涩、疲劳、视力下降等眼病
职业性听力损失:可能导致医护人 04 员听力下降、耳鸣等听力损失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
01
勤洗手,保持手部 卫生
02
0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职
业暴露风险
04
佩戴口罩、手套、 护目镜等个人防护
用品
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血液、体液等
加强防护措施:正确使用防护 03 设备,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提高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 04 的安全意识,预防职业暴露
暴露后的处理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接触:立即停止与
患者的接触,避免进一步暴
01

报告:立即报告上级领导或
相关部门,寻求专业指导和 03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护士作为医疗服务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了重要的职责。

然而,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职业接触的感染源、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手术过程中暴露和接触化学物质等,在其职业生涯中这些风险可能会带来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因此,护士需要针对职业暴露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和应对。

一、职业感染防范护士在工作中与各种感染源接触,如体液、血液、排泄物和呕吐物等。

长时间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导致职业暴露。

为防止风险的发生,护士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配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护士处理以及与患者或可能携带传染病的人员接触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当处理患者呕吐、排泄物等时,特别需要穿戴手套。

当与患者接触液体、血液时,应穿戴防护服、水龙头衣、靴套等。

2.注重有序操作对于一些传染病患者,应注重先洗手然后再开始操作。

而在操作后要洗手,且要用肥皂。

洗手前、洗手后及操作后都应注意洗手,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加强消毒针对床铺、手术室等器材、设备也需要进行消毒消毒和清洁或使用一次性的器具。

在临床操作前,需要对器材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患者为病人在医院生活更加安全舒适。

二、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协同作业,需要面对共同的手术暴露危险,如操作尖锐器械、使用化学药品和外科手术烟雾等,因此需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1.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要穿戴好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外科帽、防护衣和靴套等防护装备,并确保防护装备覆盖面积充足,防止污染和接触感染。

2.加强好区域流程要通过严密的伺候,将手术室稳定在无菌状态。

手术前,消毒手术室、针对手术区域的液体、毛巾等工具都提到无菌状态并单独封装,手术过程中也需要及时更换无菌器械和工具,保证病患顺利的接受手术。

三、化学物品职业暴露的防范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护士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如麻醉药物和药品。

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一、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护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面罩、防护服等。

根据工作环境和暴露风险,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2.洗手和手消毒:护理人员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潜在感染源或有害物质后。

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手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并确保手部完全干燥。

3.减少暴露风险:尽量减少与潜在感染源或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使用合适的隔离措施,如戴手套、面罩,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

4.安全操作: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如使用器具时保持稳定、避免溅射等。

尽可能使用无需手动操作的设备,减少操作的风险。

5.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洁,并定期清洁和消毒表面。

确保充足的通风和排气,减少暴露风险。

二、护理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立即处理:一旦发生暴露,应立即处理。

如刺伤或穿刺伤口,应尽快清洗伤口,并轻轻按压,使出血,促进出血。

对于暴露的皮肤,应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对于眼睛,应大量冲洗。

3.评估风险:医生将评估暴露事件的风险,并根据暴露源的特点、患病率和受暴露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4.接种疫苗: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以增强受暴露者的免疫力。

常见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

5.监测和随访:对于暴露后可能患上传染病的情况,医生将进行详细的监测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任何症状或感染。

综上所述,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处理流程对于保护护理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正确处理暴露事件,并定期接受医学评估和监测。

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支持,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培训资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培训资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指导和监督
机构应提供指导和监督,确保护理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和协助
1 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2 研究支持
社会和研究机构应加大对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的研究和支持力度。
3 心理支持
社会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帮助护理人员应对职业暴露带来的心理压力。
培训资料-护理人员职业 暴露与防护措施
这个培训资料将为护理人员分享职业暴露的定义与分类、对其影响、常见的 职业暴露疾病以及个人、机构、政府及社会的防护措施和支持。
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工 作环境中接触到致病物质或 条件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分类
职业暴露可以分为化学物质、 放射性物质、传染病、身体 创伤和心理暴露等不同类型。
2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护理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或健康问题的迹象。
机构防护措施
教育培训
机构应提供相关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的意识。
工作环境改善
机构应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例如改善通风和使用工程防护设备。
职业暴露问题
了解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健 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 施至关重要。
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1 身体健康问题
长期的职业暴露可能导致 不同的职业病、慢性疾病 以及其他身体健康问题。
2 心理压力
3 职业生涯发展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能 导致心理压力和工作倦怠, 对其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职业暴露对职业生涯发展 可能产生限制,影响护理 人员的工作机会和前景。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1、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客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

医务人员对所有客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客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1.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1.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

1.4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采血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防针头针刺伤。

1.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放入利器盒内。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的针头裸露放置。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2、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2.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2 如有伤中,应当在伤中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捏住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中的局部挤压。

2.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安尔碘进行消毒。

被暴露的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2.4 建立锐器伤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锐器伤,立即报告各分院护理主任负责填写锐器伤报告单,并上报护理部备案。

2.5 被HBV阳性客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测,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月1月6月间隔)2.6 被HIV阳性客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立即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并于2h内前往卫生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评估和确定,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其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工作中,由于接触感染性物质、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使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的一种职业风险。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一、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暴露的类型、危害、预防措施、处理流程等。

2.完善防护设施医院应配备完善的防护设施,如手套、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等。

在使用防护设施时,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防护效果。

3.规范操作流程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无菌原则、一次性使用原则、清洁与消毒原则等,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4.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对于病原体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高风险部门,医院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

医护人员应掌握生物安全知识,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防护设备。

5.提高疫苗接种率医院应鼓励医护人员提高疫苗接种率,增强自身免疫力。

特别是针对乙型肝炎、流感等疾病,医护人员应按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6.加强心理干预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医院应加强心理干预,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医护人员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及时报告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由负责人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暴露类型、暴露程度、暴露时间等。

2.评估风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暴露风险。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紧急处理对于暴露程度较重的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如清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和跟踪。

4.追踪监测对暴露医护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定期检查身体状况,了解暴露后的感染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和防护措施。

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及流程

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及流程

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制度1.1 目的为了保障护士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1.3 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过程中,因接触生物、化学、物理、心理等因素,可能导致身心健康损害的风险。

1.4 防护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2)分类防护: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暴露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规范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4)紧急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损害程度。

1.5 防护措施(1)生物暴露防护:1.5.1 接种各类疫苗,提高免疫力。

1.5.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手卫生。

1.5.3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1.5.4 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化学暴露防护:1.5.5 了解各类化学品的性质、用法、解毒剂及防护措施。

1.5.6 使用化学品时,加强通风,降低浓度。

1.5.7 接触化学品时,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化服、手套等。

1.5.8 定期检查、维护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物理暴露防护:1.5.9 加强物理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安全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1.5.10 正确使用医疗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物理伤害。

1.5.11 加强护士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风险能力。

(4)心理暴露防护:1.5.12 开展心理辅导,帮助护士应对职业压力。

1.5.13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增进同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1.5.14 注重护士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检查。

二、流程2.1 职业暴露风险评估2.1.1 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各类职业暴露风险。

2.1.2 对现有护士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了解其掌握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4、化学安全:正确使用化学消 毒剂、药物等,避免直接接触和 吸入有害化学物质
1、在护理人员入职前进行职业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和防 护措施。
2、定期组织职业安全教育活动,提醒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提高防护意识。
3、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宣传材料,使护理人员随时了解职业安全的最新 信息和要求。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职业暴露风险
引言
护理人员是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为患者提供专业、细致的 护理服务。然而,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风险之 中,如生物、化学、物理等危害因素。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本次演 示将重点探讨护
3、物理风险: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锐器伤害、滑倒、跌落 等物理伤害。此外,长时间站立、弯腰等工作也可能导致肌肉骨骼损伤。
3、物理风险:护理人员在工作 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锐器伤害、 滑倒、跌落等物理伤害
1、标准预防: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与病原体的接触。例 如,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遵守正确的清洁和消 毒程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等。
参考内容二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情况与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我 们将首先简要介绍该领域的核心主题,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下文。
在医疗领域,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尤其是对于护理人员。这主要 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锐利的医疗器械,如针头、剪刀等。由于操作 不慎或其它原因,这些器械可能会刺伤护理人员,从而导致血液暴露和感染的风 险。
参考内容三
艾滋病(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由于其 高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若防护不当,极易造成HIV感染,因此,对医 务人员进行有效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及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9
Company Logo
化学消毒剂
护理人员每天要接触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含 氯消毒液和臭氧等)。不加防护的长期接触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 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
10
Company Logo
水银体温计、血压计
水银是医院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毒性物品。处理不当会对人 体产生神经毒性和肾毒性。
14
Company Logo
社会、心理因素
TEXT
TEXT
TEXT
Company Logo
15
职业暴露产生的原因
护理人员配备不 合理
化学性危害 知识匮乏
教育培训 存在漏洞
常规操作、应急处 理欠规范
16
Company Logo
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护士缺编问题严重。这与我国的经济卫 生政策有一定的关系。T我E国XT卫生行政部T门EX规T定床护比例T是E1X:T 0.4,但90 %以上的医院达不到,平均床护之比只有1:O.33。一些医院为了增加 经济效益经常加床,造成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人员 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增多,从而增加了 职业暴露伤害的可能性。
护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护理管理思路,营造一种氛围,唤起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仅仅是只给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 的护理,还包括在工作中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损伤、保持生理和心 理健康。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必要的预防接种。
22
Company Logo
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缓解缺编问题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 规划纲要(20o5—2010年)指出:到20o7年,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 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 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护士缺编问题的缓解将有助于为护士创造相对宽 松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的紧张状态。加大护士安全工作环境建设的投 入,改进医疗设备,完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损伤的有效途径。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职业暴露防护第五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第六条护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掌握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和紧急处置方法。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下班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携带病原体传播。

第九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发生职业暴露,应当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向医疗机构报告,接受相应的医疗救治和随访观察。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三、职业健康检查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等。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当如实向医疗机构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四、考核与奖惩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技能、防护知识掌握、防护用品使用等。

第十五条对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第十六条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改进。

五、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时,意外接触病原体、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导致身体和心理的损伤。

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 用甲醛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应禁止人员进 入,关好门窗,消毒后必须开窗通风2小时, 夹取消毒物品时也应做好个人防护。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防护措施
1、接触大剂量抗癌药时,严格遵守接触抗癌 药物操作规程:
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
• 如何预防针刺伤:
医院应在现有条件下,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 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 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 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毒剂;
• 心理社会性因素:工作紧张、倒班、心理
压力超负荷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 生物性因素: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血液、体液 排泄物及分泌物,因针刺伤、锐器伤、粘膜或破损皮肤 接触各种经血液传播或呼吸道传播疾病病人的血液、体 液都可能受到感染。目前在血液传播疾病中最具危害的 是“乙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HIV)”
器械,清洗手术后器械。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境,规范的操作 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小心弃 置;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摘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遭受职业暴露,从而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开展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危害,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水平。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引言:随着医疗服务的日益普及,护理工作已成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护理工作也常常受到各种职业暴露的威胁。

职业暴露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可能导致护理人员感染疾病、患职业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和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展开探讨,提出相关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水平。

一、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职业暴露因素1、生物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常接触到大量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生物样本,容易面临病原微生物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严重的职业暴露会导致多种疾病,例如丙肝、结核、艾滋病等。

此外,在手术室环境中,尘螨、霉菌等微生物也是存在的,长期的暴露会导致过敏性疾病。

为预防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应当采取措施,例如穿戴防护衣物、戴手套、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暴露风险。

另外,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污染物的处理和垃圾清理,可以减少微生物在空气中的传播。

2、化学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接触到的化学物质较多,例如麻醉药物、消毒剂、化学药品等,这些化学物质有些是具有毒性的,若使用不当或接触过度,会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针对职业暴露,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使用化学物品前应进行防护和安全教育。

在化学品存储和使用方面,应加强管理,保证储存安全,减少误食、误用等事故的发生。

另外,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和使用要求,减少化学品的暴露和污染,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风险。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了解暴露的危害,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管理要求,以保证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01
立即报告:发现职业暴露 后,立即向医院报告
02
紧急处理:立即进行伤口处 理,如清洗、消毒、包扎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预防感染:注射疫苗、服 用预防药物等
04
心理疏导:对暴露人员进行 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05
跟踪观察:对暴露人员进行 跟踪观察,确保身体健康
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包括《护士条例》、《职业病 防治法》等
05
02
血液、体液暴露: 护士在护理过程 中可能接触到患 者的血液、体液 等
04
生物暴露:护士 在护理过程中可 能接触到病原微 生物,如病毒、 细菌等
职业暴露的危害
感染疾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
A
可能感染各种疾病,如艾滋病、
肝炎等
职业伤害:护士在护理过程中
B
可能受到各种职业伤害,如针
刺伤、化学物质伤害等
职业暴露的预 防措施包括加 强个人防护、 规范操作流程、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等。
01
02
03
04
职业暴露的风险来源
针刺伤:护士在 注射、输液、抽 血等操作过程中 可能被针头刺伤
01
药物暴露:护士 在给药过程中可 能接触到有毒、 有害的药物
03
物理暴露:护士 在护理过程中可 能接触到辐射、 噪音等物理因素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要求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遵守相 关法律法规,防止职业暴露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时 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报告、隔离、治疗等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还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发生职业 暴露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报告、隔离、治疗等
职业暴露的典型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发表时间:2016-02-19T11:29:44.9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王秀芹
[导读] 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供应室内蒙古包头 014010 生物危险因素:患者的血液、体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病人的呼吸道、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环境,使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王秀芹
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供应室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方法:根据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从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

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大大减少了职业伤害的发生。

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护
在医院里,护理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容易引起针刺伤,消毒供应缺乏清洗设备和必要的防护措施,通风排气不合格,使用的消毒剂浓度高,剂量大,易通过吸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果防护意识不强,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当,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环境中,极易遭受伤害甚至引发疾病,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本文就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加以探讨,以提高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避免、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1.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危险因素:患者的血液、体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病人的呼吸道、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环境,使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1.2化学性危险因素:消毒剂、麻醉剂、化疗药品,如氯制剂、醛类、细胞毒类化疗药等。

1.3物理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光、电离辐射。

如:X线、非电离辐射、微波、超声波、紫外线等以及锐器切割伤、针刺伤等物理因素暴露危险.
1.4社会心理因素:护理工作面对病人呻吟、意外伤害、死亡等社会环境,影响护士情绪,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

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多,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

2.防护
2.1、血液性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污染器械分类消毒后洗刷,一次性器械消毒后销毁操作时小心,尽量避免意外损伤。

(2)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衣帽整齐、戴手套减少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如血液、体液或排泄物可能溅到面部,还需戴口罩、眼防护镜。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认真洗手,病人用过的针头放入针头回收器中集中处理。

(3)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增强体质,如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皮肤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血污染后服用高效抗艾滋病毒疗法.
(4)建立锐器损伤、针刺伤报告管理制度,护士一旦被刺伤,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立即评估发生情况,使受伤者得到恰当的治疗及跟踪观察。

2.2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1)一般措施
①增强体质,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适度的运动,增强抗病能力。

②有良好的营养状况,摄入蛋白质、维生素食物,注意营养的补充。

③避免受凉,接触呼吸道传染病人时戴口罩。

④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疫苗,注射后有效保护达5年,流感病毒疫苗注射。

(2)特殊措施
①医护人员学习掌握呼吸道传染病消毒隔离的知识,对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禽流感等采取严密的隔离防护措施,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②做好空气消毒,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③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须排到加盖容器中,用1500-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作用30-60分钟后倒入病人的厕所。

2.3物理因素暴露暴露的防护
1、紫外辐射的防护
①提高防护意识,按规程操作;②紫外线灯的开关应安装在室外;③严禁紫外线消毒时进入消毒区域;④进紫外线强度监测时应戴防护眼镜、帽子、口罩,避免皮肤粘膜直接暴露在紫外线光下。

2、针刺上的防护
(1)加强职业预防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改变危险行为:①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②禁止用手去弄弯针头;③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头帽;④禁止徒手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和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物;⑤及时将使用后的锐器物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⑥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3)建立针刺伤、锐器伤的登记报告制度。

2.4化学因素暴露的防护
(一)、消毒剂的职业防护:熟练掌握常规使用的化学消毒剂性能、功效及配制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易挥发性消毒剂要密闭保存;消毒剂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以免跑、冒、滴漏造成环境污染。

(二)、化疗药的职业防护(1)增强对化疗药物的防护意识,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防护意识,实施各项防护措施.(2)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条件允许应设专门化疗药配药间,配有空气净化装置,在专用层流柜内配药。

如无条件,可使用垂直抽风或密
闭橱,可减少护士被动吸收化疗药的机会,在一般台上配药时应铺设吸水纸,以吸附溅出的药液,以免蒸发造成空气污染。

(3)配制化疗药时的防护配制化疗药时戴手套、割剧安瓿时,应将安瓿颈部的药液弹下,打开安瓿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稀释粉剂化疗药时,溶剂应沿并壁缓慢注入以防粉末逸出;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配药操作完毕用清水擦拭操作柜内和台面,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水彻底洗手。

(4)执行化疗时的防护,穿低渗透的隔离衣,戴手套,口罩及圆顶帽、护目镜;输化疗药物时,输液管要先用配制化疗药同一的溶剂预充,以降低药液外溢和药液雾化的危险。

若需从莫菲滴管加药,应先用无菌棉球或无菌纱布围在滴管开口处,然后再加药,且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药液从管口溢出。

(5)操作前后彻底洗手.(6)妥善处理用过的物品,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球棉签等,要收集在专用的密闭垃圾桶内统一处理,不能与普通垃圾等同处理。

(7)妥善处理污染物.(7)增强身体素质,护士应注意锻炼身体,定期做体检,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等,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2.5社会心理因素及护士心理健康的防护: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保证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疲劳。

正确对待社会偏见及各种心理困扰,采取回避、疏泄、转移、放松、自我暗示等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做好心理调整与心理防护。

护理管理者要关心、体贴护士,使护士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与被尊重,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
3.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护措失,实施规范化管理,供应室预防感染和损伤的防护意识增强了,大大减少了职业伤害的发生。

4.结论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保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有效实施标准预防,把职业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参考文献:
[1]任小英.护理人员工作中被刺伤调查与对策[j]中华感染学杂志2013,13[3]258-260.
[2]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13,19(1):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