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客至》《宾至》
杜甫《客至》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杜甫《客至》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3b587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1.png)
杜甫《客至》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
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
安史乱起,曾陷贼中。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
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两《唐书》有传。
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原文】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1]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2] ,蓬门今始为君开 [3] 。
盘飧市远无兼味 [4] ,樽酒家贫只旧醅 [5]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 。
【注释】[1]舍:指浣花草堂。
[2]花径:植有花草的舍间小径。
缘:因为。
[3]蓬门:犹柴门。
君:指崔明府。
[4]盘飧(sūn):指菜肴。
兼味:即重味。
无兼味:谦称菜少。
[5]旧醅(péi):隔年而又未过滤的浊酒。
《客至》《宾至》对比阅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客至》《宾至》对比阅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3bbd4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6.png)
互文
花径不为缘客扫,今始为君扫 蓬门不为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二)《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我栖身的这地方过于偏僻,很少有人来。我年老多 病,需要搀扶难以多拜,请您担待。我老朽之人哪 有名动天下的文章,你远来看我,车马停在江边, 让我感谢又感慨。
《
语
客
言
至
朴
》
实
轻 松 自 然
《 宾 至 》
语 言 庄 重
客 气 生 疏
待 客
三、两首诗歌的待客有何区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一)《客至》 隔肯樽盘 离与酒飧 呼邻家市 取翁贫远 尽相只无 余对旧兼 杯饮醅味
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 之”——陶渊明《移居·其二》
(二)《宾至》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语言带点调侃,有生疏之感。
别 客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不嫌”:客气有余,亲近不足 “乘兴”:客套话,就是“下次、改天、有 空”。
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是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我认为,这个问 题的基础是“认识你自己”。对于杜甫的待 客和交友,你有没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客至》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具有至真至诚之 感。展现了主客之间自在深厚的友情,抒发了和朋友相 聚的愉悦心情,体现了诗人闲适恬淡而又诚朴率真的性 格
杜甫《客至》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
![杜甫《客至》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c751862f01dc281e53af0e5.png)
杜甫《客至》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客至》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
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
诗歌自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这首诗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文解释】1、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2、房前屋后都环绕着春水,只见成群的鸥鸟天天来。
花径因为客人少没有打扫过,柴门今天为了你的到来才打开。
因为离市集远,盘中的菜品种少,由于家贫,酒杯中只有旧年的陈酒。
如果你愿意和邻居的老翁对饮,隔着篱笆喊他一起过来干杯。
词语解释:但:只。
缘:因为。
蓬门:蓬草编织的门。
飧:熟食。
兼味:指饭菜不丰富。
旧醅:没过滤的陈酒。
舍:指家。
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无兼味,谦言菜少。
樽:酒器。
旧醅:隔年的陈酒。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余杯:余下来的酒。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⑦呼取:叫,招呼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
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表现出宾主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跃然纸上。
《客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客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3925c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0f.png)
”。
5、《客至》中与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类似的诗句是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比较阅读
原
宾 至(杜甫)
文
幽栖地僻经过少,
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
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
乘兴还来看药栏。
注 再拜:
释
江干: 淹留: 粝: 腐儒: 供给: 药栏:
担待。我老朽之人哪有名动天下的文章, 你远来看我,车马停在江边,让我感谢 又感慨。尊贵的你屈尊停留这破草房整 日,让我很不自在,只能用粗茶淡饭招 待你,我这腐儒没钱没能耐。你要是真 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 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
全情投入 热烈 亲之
纯属客套 冷漠 敬之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颔联小结
缘客扫花径
为君开蓬门
赏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译文:因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买不到更多的菜 肴,宴席不丰盛。家境清贫,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
颈联:作者舍弃了其它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义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好像 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邀邻
赏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译文:草堂的南北,春水,只见鸥鸟天天成群而至。
首联:描画了草堂环境的清幽,风景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 于单调么!“但见”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 情。这也为贯穿全诗的客至而心喜的心情奇妙地作了铺垫。
客至——杜甫
![客至——杜甫](https://img.taocdn.com/s3/m/5296e9c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f.png)
教学目标(mùbiāo): 一、学生能准确掌握文中的生字 词,并能顺利朗读背诵。
二、学生能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 ,领会诗歌的内容。
三、学生能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 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精品PPT
教学重点: 诗的诵读与积累。
教学难点: 理解(lǐjiě)诗人在《客至》中表现 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
花径:(fá开nɡ满s花hě的)小路
蓬门: 蓬草做成的门户,指房子简陋
蓬门荜户、蓬荜生辉
盘飧: sūn 盘中熟食
樽酒: 杯中之酒
兼味: 多种味道
旧醅: pēi 隔年的没过滤的酒
精品PPT
诗词(shī 草cí)堂译的文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 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 ,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dǎ kāi)。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大薄只 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 ,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精品PPT
《客至》颈 联
描写的是什么?诗人与客的关系如何?
待
客 盘飧无兼味
酒
菜 樽酒只旧醅
简待 亲关 单客 密系
何何 其其
(héqí)
(héqí)
既兴奋欢快,又兼有歉疚。
精品PPT
《客至》尾 联
为何有 “邀邻喝酒”这一细节(xìjié)描写,暗示诗人此 时心情如何?
答: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 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kèrén)了,你也过来 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kèrén),喝个痛 快,玩个尽兴!
精品PPT
背景材料: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历尽
了颠沛流离之后,终于在严武等友人的帮助下 ,于成都西郊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 (xià lái)。在友人的帮助和接济下,一家人的 生活过得还算平稳,闲暇时也不时有友人到访 ,这样也有了生活的情趣,这一时期他也写了 不少闲适诗。这首诗就是作于到成都之后的第 二年春。
客至杜甫古诗翻译
![客至杜甫古诗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7a62d1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7.png)
《客至》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原文客至杜甫唐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①但:只。
②缘:因为。
③蓬门:蓬草编织的门。
④飧:熟食。
⑤兼味:指饭菜不丰富。
⑥旧醅:没过滤的陈酒。
【译文】:房前屋后都环绕着春水,只见成群的鸥鸟天天来。
花径因为客人少没有打扫过,柴门今天为了你的到来才打开。
因为离市集远,盘中的菜品种少,由于家贫,酒杯中只有旧年的陈酒。
如果你愿意和邻居的老翁对饮,隔着篱笆喊他一起过来干杯。
【赏析】:诗人叙述了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场面,表现了诗人坦率的性格和宴客的喜悦,也表现出两人之间诚挚的友情。
全诗描写细腻传神,充满人情味,富有生活情趣。
《客至》鉴赏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相“过”,即探望、相访。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唐诗大全:客至
![唐诗大全:客至](https://img.taocdn.com/s3/m/92ea71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b.png)
⽆忧考为⼤家收集整理了《唐诗⼤全:客⾄》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客⾄》作者:杜甫舍南舍北皆春⽔,但见群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注解】1、客⾄: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
2、舍:居住的房⼦,指家。
《⿁⾕⼦· 本经阴符》:神归其舍。
3、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皆:都是。
4、缘:因为。
5、花径:长满花草的⼩路。
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房⼦的简陋,借指贫苦⼈家。
6、飧(sūn):亦泛指熟⾷,饭⾷。
《左传·昭公五年》:“飧有陪⿍。
”7、市远:离市集远。
8、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兼味,指饭菜不丰富。
9、樽(zūn):古代的盛酒器具。
唐·李⽩《⾏路难》:“⾦樽清酒⽃⼗千。
”10、旧醅(pēi):醅,泛指酒。
旧醅,隔年的陈酒。
11、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征询。
12、呼取:叫,招呼。
取:助词。
13、尽:喝完。
余杯:余下来的酒。
【翻译】 房前屋后都涨满了春⽔,把我的草堂和外界隔绝了,每天只能看见成群结队飞来的沙鸥。
⽼夫院中的花间⼩道⼉不曾因为因为您的到来⽽打扫过,这柴门也是今天才刚刚为您打开的。
这⾥离集市太远,再加上⽼夫家境不济,不能为您置办什么好饭菜,只能⽤这家酿的陈年⽼酒招待您。
如果您愿意邀请邻居家的⽼翁过来⼀块⼉喝两杯,那我就隔着篱笆叫他⼀声!【韵译】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只见鸥群⽇⽇结队飞来。
⽼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创作背景】 这⾸诗作于诗⼈⼊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
诗⼈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来访时作了这⾸诗。
客至原文-翻译及赏析
![客至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03ead7770bf78a65295451.png)
客至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史补遗》,此诗是上元二年(761),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
在久经离乱,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文学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
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
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杜甫《客至》《宾至》
![杜甫《客至》《宾至》](https://img.taocdn.com/s3/m/bb6f2eb7376baf1ffd4fad36.png)
杜甫《客至》《宾至》杜甫的《客至》《宾至》对比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
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https://img.taocdn.com/s3/m/18295ead770bf78a65295466.png)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作者:张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3期摘要: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现于具体的情感内容,也体现于形式的营构。
对《宾至》《客至》进行对比细读,突破表面化概念化认知,从作品内部更细微具体的层面,体味情感形式独特性唯一性,有利于语文学习以及创造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宾至》;《客至》;文本细读杜甫七律《宾至》《客至》皆为经典。
《客至》一诗,见于人教版高中语文之必修五;苏教版高中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则二诗一同收入。
学习中我体会到,结合苏教版围绕两诗同异进行深入文本对比细读,不但可促进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总体风格的深入体会,更可透过风格的遮蔽窥见作品具体独特的情感,进而体察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
两诗之同,概而言之。
时期相近,均为诗人寓居成都草堂时的作品;体裁相同,同为七律;题材相同,皆因客人到之来契机而写就;标题相近,皆言“至”;艺术手法相似,都借景借物间接抒情;两首诗的写作视角也几乎一致:落笔重点不在宾客形象,而是主人于宾客“至”后的行为态度;结构相似,两首诗都依情节、情感发生发展顺序写就。
尽管可以归纳出如此多的相同相似处,却毫不妨碍两首诗同为经典之作。
这是因为,杜甫善于从相似性中区别出特殊性,并具以之为出发点进行创造的高超的艺术能力。
格律诗本来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杜甫却通过精心选景择物,运用修辞,绝妙地遣词造句,精心安排韵律等方式突破了形式的桎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这两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伟大艺术家的化平凡为神奇的能力,更领略到用高度相似的素材恰到好处地表现不同情感的能力。
两首诗的情感差异巨大:《宾至》中作者于恭敬中间杂冷语,主客呈隐约的疏远态。
《客至》则有无限亲密之意。
运用叙事凸显情感巨大的差异。
尽管题材素材高度相似,杜甫却能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在叙事中完美呈现两种相反的情感。
《宾至》诸联,主人虽貌似恭敬,却鲜有热情。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https://img.taocdn.com/s3/m/a01a0e0fa216147917112844.png)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张雷 丹东市第二中学摘 要:杜甫诗歌“沉郁顿挫” 的风格,体现于具体的情感内容,也体现于形式的营构。
对《宾至》《客至》进行对比细读,突破表面化概念化认知,从作品内部更细微具体的层面,体味情感形式独特性唯一性,有利于语文学习以及创造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宾至》;《客至》;文本细读作者简介:张雷,女,1999年7月生,辽宁丹东人,丹东市第二中学2014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3-063-02杜甫七律《宾至》《客至》皆为经典。
《客至》一诗,见于人教版高中语文之必修五;苏教版高中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则二诗一同收入。
学习中我体会到,结合苏教版围绕两诗同异进行深入文本对比细读,不但可促进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总体风格的深入体会,更可透过风格的遮蔽窥见作品具体独特的情感,进而体察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
两诗之同,概而言之。
时期相近,均为诗人寓居成都草堂时的作品;体裁相同,同为七律;题材相同,皆因客人到之来契机而写就;标题相近,皆言“至”;艺术手法相似,都借景借物间接抒情;两首诗的写作视角也几乎一致:落笔重点不在宾客形象,而是主人于宾客“至”后的行为态度;结构相似,两首诗都依情节、情感发生发展顺序写就。
尽管可以归纳出如此多的相同相似处,却毫不妨碍两首诗同为经典之作。
这是因为,杜甫善于从相似性中区别出特殊性,并具以之为出发点进行创造的高超的艺术能力。
格律诗本来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杜甫却通过精心选景择物,运用修辞,绝妙地遣词造句,精心安排韵律等方式突破了形式的桎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这两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伟大艺术家的化平凡为神奇的能力,更领略到用高度相似的素材恰到好处地表现不同情感的能力。
两首诗的情感差异巨大:《宾至》中作者于恭敬中间杂冷语,主客呈隐约的疏远态。
《客至》则有无限亲密之意。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b4312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8.png)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琅琅上口,情感真挚,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宾至》和《客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宾客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待客人的礼节之道和大度胸怀。
本文将从文本对比的角度,对这两篇诗进行细读分析。
一、总体对比1.《宾至》和《客至》的篇幅相当,各十句诗,行文简练明快,表现出唐代文学的特点。
2.从诗题来看,《宾至》是宾客到达主人家里的情景,而《客至》则是主人迎接客人的情景。
两篇诗所描写的角度不同,但主题相近,都是表现了主人务虚待客的美德,给人以深刻而较为普遍的启示,是两篇经典图画诗。
二、诗歌分析1.《宾至》第一、二句:“古台摇落后,往事思悽然。
地北海南逐,长安道路间。
”开篇即引起人们的共鸣,诗人表达了他对过去事物的怀旧之情和时空之间的巨大变化。
随后,他用写实的手法,勾勒出宾客到达主人家的情景,着力刻画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热情相待,表现出他尊贵待客、富有胸怀、感恩知礼的风度。
第三、四句:“洛水参差漾,梁山若可攀。
多情应笑我,早晚游仙难。
”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于美景的追求,同时表现出他气度不凡,不畏艰险,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体现了诗人的志向和精神。
第五、六句:“昔日戏鱼邑,今来宴雁丘。
笑迎忽相识,惊觉已三秋。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客人见面时的神情和情感,体现出了彼此之间的亲近和相知,充分表达了主人的好客之心和人情味。
第七、八句:“乐游原上路,离言 Tears 相流。
君看扁舟云,不与群鸟俦。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客人分别的情景,展现出主人送客的细致料理和温情款待,让人感受到主人深情厚谊的同时,也体现出他的豁达和历练。
第九、十句:“东壁悬鱼鼓,南楼驻雁书。
临岐尽爱古,不觉泪霑裾。
”这两句则是写下主人送客回去后感慨不已,向往古人和怀念过去的良好情感。
同时,还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敬佩和祝愿,感受到主人深情厚谊的同时,也显示出他的情感丰富和文化深厚。
2.《客至》第一、二句:“清溪深不测,隐处唯人知。
《客至》(杜甫)评析
![《客至》(杜甫)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3f2c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9.png)
《客至》(杜甫)评析原文:《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评析:这是一首迎客、待客纪实诗,以第一人称口气写,纯是一腔肝胆的披露,坦诚、热情、贴心,又不拘形迹。
从主人待客情形看,此客似亲友身份兼而有之。
首联写客来前。
平时无客,少有人迹,舍之南北为春水所包围,故所见者,惟鸥鸟成群,日日游于堂之前后。
“来”字,见出鸥与我两不相猜,我也待鸥似客,望其来,亦喜其来。
从“皆春水”和鸥鸟“日日来”看,所居之地在村而不在城,此又为第五句“市远”作伏。
第二联写迎客。
客人将到,喜出望外,早早即扫径开门,等待客来。
这蓬草之门,平时也总是关着,今天为欢迎客来,特意将它打开。
蓬门,又预示家境清寒,为第六句“家贫”作伏。
这一联既是内心活动的揭示,也是迎客行动的具体写照。
有此一联,客人来到时欢迎情景,来到后寒暄叙旧情景,诗中不写,亦可想见矣。
第三、四联集中写便饭待客,皆餐桌上的待客语。
盘中之菜,缺少美味,樽中之酒,也只是家酿之陈品。
诗到此似已把待客之情写足,但主人之意犹未尽,所以尾联忽然别拓新境:“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竟要把邻翁唤来作陪客,共同把这些酒饮完。
这充分表达了主人待客的恳挚、坦率。
此诗写迎客,笔落在客到前扫径开门时之自言自语;写待客,笔落到初入席时餐桌上的一番坦诚的剖白。
而客到后的情景,餐桌上畅饮欢叙的情景,则一概略过。
但其情景是不难想见的。
诗之妙即在此,留下广大的空间由读者去玩味、去体会、去思索。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对我国古代史传文学中写战争手法的巧妙移用。
可见诗人不可不读史,解诗人亦不可不知史。
诗中第二、三两联,在造句上,巧用了互文方法,上下句各说事物之一边而互补,既表达了丰富的含义,又节省了文字,两句话,说出了四句话的内容。
杜甫是古代诗人中最善于运用互文这一修辞造句方法的,妙句迭出,读者不可不知。
客至
![客至](https://img.taocdn.com/s3/m/8cc5a167011ca300a7c39002.png)
杜甫的名句
1《梦李白二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2《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3《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水槛遣心二首》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7《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 闻
《客至》、《宾至》比较阅读
1《客至》这首诗没有一字透露感情,但整首 诗洋溢着一种感情,是什么?从哪些地方 看出来的? 首联写景: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一群 群海鸥天天来拜访。 海鸥,水边隐士的伴侣,是作者的生活 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不见人来,过于单调。
景物描写的作用:点明来访时间、地点。秀 丽的景色烘托喜客的心情,闲逸的江村中难 免寂寞,为客至铺垫。 颔联细节:说明客不常来,主人主人也不轻 易延客,烘托了两人交情之深。寂寞之中, 佳客临门,一向闲适的主人不由喜出望外。 颈联心理:挑选最能显示宾主情分的生活场 景,着意描绘。家常话听来亲切,主人竭 诚尽意的盛情与力不从心的歉疚让人体会 到主客间的深情厚谊、融洽气氛。
尾联细节:把席间气氛推向高潮,细节描写, 细腻逼真。峰回路转,别开生面。 2与《宾至》比较:两首诗都是写迎接和招待 客人的,但由于对象与诗人的情感关系, “宾是贵介之宾,客是相知之客”,这样 就造成了诗人表达的情感和用语上的差别。 《客至》一诗的情感显得真诚深厚、亲切 融洽、富有生活气息;《宾至》中所表达 的虽然也是诗人的真实情感,但由于对方 是“贵介之宾”,所以就显得客套和拘谨, 有应酬和敬而远之的成分。
8《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客至》鉴赏及赏析
![《客至》鉴赏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87fc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f.png)
《客至》鉴赏及赏析《客至》鉴赏及赏析《客至》唐代: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馀通:余)《客至》译文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
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客至》注释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相过,即探望、相访。
舍:指家。
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无兼味,谦言菜少。
樽:酒器。
旧醅:隔年的陈酒。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余杯:余下来的酒。
《客至》鉴赏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相“过”,即探望、相访。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客至》《宾至》
杜甫的《客至》《宾至》对比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
畅欢快有了着落。
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
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
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
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
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
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
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
乘兴还来看药栏。
这处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草堂,诗题一作“有客”。
诗题里的“宾”,当指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有别于“花径”不扫,“不速”而来的“相知之客”,从选辞上,是“各见用意所在”(陈秋田)的。
诗中未确指“宾”之姓名,全诗表现出傲岸语气,且含嘲讽之意,可见此客为诗人尊而不亲甚或不喜见之人。
一、二句先写延客之状。
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
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
但“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
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三、四句写惊讶之情。
“江干”,江边。
从上句看,此宾当是耳闻杜甫文名,特通报相访的。
为此诗人说,我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竟然徒劳“车马”枉驾暂“驻江干”。
“岂有”、“漫劳”四字,在这里起了宾主对称作用。
我岂有文名,您徒劳过访,运用散文的笔调,驭律诗的对法,傲岸之态可掬,嘲讽之意自见,很能体现杜甫七律诗的特色。
五、六句写款待之事。
上句易“宾”为“客”,既避免与诗题相重复,也为了平仄协调。
这句说:你这位“佳客”,入门就“坐”,“淹留”“竟日”,我虽不能盛馔
”意同一生。
下句说:我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相饷,也算尽礼了。
“百年
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
在自谦中实含自伤之意。
七、八句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
“供给”指酒肴。
“药栏”,花药之栏,“看药栏”,即看花。
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
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
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
此诗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
从强调“幽栖”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
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虽始终以宾主对言,却随处传达出主人公的简傲自负神态。
“岂有文章惊海内”,“ 百年粗粝腐儒餐”,在杜甫笔下,一为自谦之辞,一为自伤之语,也是诗人自慨平生的深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