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相似文种辨析共40页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决定与决议“决定”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泛,“决定”不限于会议通过的,也可以是某个单位、某个组织或者某个人确定的。
还有,“决定”所关涉的,可以是重大的事情,也可以是普通的事情。
例如可以说“议案提出后,要提请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然后由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也可以说“此时,李先生心中已经有了这么个决定”。
跟“决定”比较起来,“决议”的使用范围比较窄,一般是指会议通过的决定。
而且,“决议”涉及的事情,一般是比较重大的。
通知与通报通知, 适用于转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
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通报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是通报的生命。
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
2、目的的告知性。
要求受文单位了解、协助、执行和办理的知照性公文。
意见与报告意见是提出意见和解决办法的公文,可以下发意见,上报意见,平行意见。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件。
意见与请示意见既可以为上行文,也可以为下行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请示是单纯的上行文文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需要得到上级机关的回复。
区别在于:一是请示是请求上级解决问题,意见是向上级反映问题;二是请示需要上级行文批复,意见不需要回复,如上级机关认可,可以用转发意见的形式行文。
请示与报告“请示”是请求上级给予批准或答复,同意或不同意,上级都要给予明确的意见;而“报告”,只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上级可以不予批准或答复。
“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呈送和抄报;而“报告”一般情况下,虽然也只有一个主送机关,但可以就相关的上级部门进行抄报。
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是什么文档
2020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是什么文档Document Writing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是什么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一、决定与决议的区别(1)决定属于行政机关公文,决议一般用于党的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
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的决议》。
(2)决议必须经会议表决通过,而决定不一定经会议表决通过。
(3)决定一般用于部署具体工作,不一定充分论述。
而决议涉及面较为宽泛,不做具体的工作部署,有些决议还带有较强的议论色彩。
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二、公告与公报的区别公告是行政机关文种,而公报是党的机关文种。
公报也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主要有会议公报、联合公报、专题公报、统计公报等。
除统计公报是政府统计部分发布的以外(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行政机关很少使用公报这一文种。
公告比较简短,而公报则较为详尽,篇幅较长。
三、公告、通告与启事的区别(1)公告面向国内外,知照范围最广;公告的内容属于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重在知照性,一般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公告属于通用公文,由法定机关单位制发,具有权威性。
一般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各级地方人大及其会、各级地方政府等机关发布。
(2)通告一般面向一定辖区范围的群众,专业性相对较强,如宣布行政措施,告知具体事务等,具有知照性和约束力。
一般通过张贴、登报、广播等方式发布。
通告属于通用公文,由法定机关单位制发,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3)启事不属于通用公文,是事务文书。
启事的制发可以是机关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制作相对比较自由。
近似公文文种异同辨析
近似公文文种异同辨析
这两个文种都是陈述性公文,都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进行说明、分析、评价、建议等,但它们的作用和使用场合略有不同。
意见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和建议,是对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参考的一种文种;而报告则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陈述和说明,是对领导机关了解情况、研究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文种。
在使用上,意见通常是由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的,而报告则可以由各级机关或有关单位向上级或同级机关提出。
此外,意见往往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的一种专题性分析,而报告则往往是对某一时间段或某一领域的全面性陈述。
这三个文种都是用于下行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文的对象不同,决定和命令(令)是对下属机关和个人做出具体要求和指示,通报则是向下属机关或个人传达信息;二是行文的内容不同,决定和命令(令)是具有强制性的正式文件,通报则是一般性的信息传达;三是行文的形式不同,决
定和命令(令)一般采用正式的格式和措辞,通报则可以采用简要的语言和格式。
这三种文种都适用于表彰先进,其中决定和通报还可用于批评错误过失。
在表彰先进方面,命令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嘉奖具有突出成就或做出重大贡献且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一般授予荣誉称号,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制发的机关层级规格高。
决定主要用于命名性表彰,表彰的事项、事迹比较突出,表彰在全国、全路或某一系统、某一单位内有较大贡献、较大影响、能在更大范围内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通报则用于表彰一般性典型,对于某一具体工作、人物或者业务工作性质的表彰,制发机关层级较低,越是基层单位越应多用通报少用决定文种表彰先进。
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中相似文种的比较
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中相似文种的比较【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公文中相似文种的比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公文的种类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事业单位考试的核心重点,根据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具体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然而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去区分相似文种之间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对其中比较类似的文种进行一个简单比较。
1.决议与决定:主要区别是是否经过会议集体讨论并表决通过。
决议主要是通过会议表决的一些全国、全党性质的重要事项。
2.决定与命令:决定和命令都可以用于奖励个人或单位,然而决定可以用于奖励也可以用于惩罚,命令只能奖励不能惩罚,而且命令奖励的人通常死了,通常都是一些重要人物领导人物。
命令更加权威,绝对不能拒绝和商量,决定虽然也必须执行但可以适当的提出建议。
命令的制发单位有明显要求,范围小。
只有国家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国务院各部门,乡镇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他们的本身权限内可以制发命令。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发布命令,党使用的公文没有命令这种。
决定的范围广,上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下至地方基层部门都可以使用决定。
另外,命令内容要很重要,不是重大的政策法规、重大的问题与决策、重大的任务与嘉奖一般不用命令。
决定一般都是较重要的事项,或有重大行动与活动要安排部署。
请示和报告:(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为了听取上级机关意见,解决工作中亟待处理但又无权或无力处理的问题,故请上级答复;报告是为了使下情上达,取得上级的支持与指导,并不要求直接批复。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不受时间限制,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可以行文。
(3)内容含量不同。
公文相似文种辨析
五、成文日期应当改用阿拉伯数字。
关于提前一次性发放年终奖金的请示
总公司: 时近年终岁尾,我部已顺利完成厂方年初制定的销售计
相似文种之二
报告 与 请示
——从一则公文谈起
关于××110KV输变电工程加大投资的申请报告 ××电力公司:
我局农网二期建设改造工程,××110KV输变电工程 项目,为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市政府及市规划土地 管理局要求该站110KV进线自北塔路北侧以110KV电缆入地 至变电站内,长度约580米,由此引起该站投资较原科研报告 投资增加284万元(110KV电缆价格330元/米,电缆头6万元/ 个),请予批复。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之规定,“请示”采用公文格 式类型中的基本格式——文件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 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文头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 附件、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印章、附注、抄送机关等。
妥否,请批示。 附件:投资估算表 (印章)
第一分公司 2017年7月24日
对一篇请示的评析与修改
请示 总经理:
你们好! 眼看就要过春节了,根据大家的意见,希望提前下发本 年度的奖金。因为在以往也有类似的做法,我部门有特殊情 况,在春节前一个月,我部门因为季节关系,基本没有什么 工作可做,比其他部门要提前放假,而开春后我们将有特别 的工作压力,完成下一年的重要的工作,希望积蓄力量,为 来年做准备。 请批准在1月5日下发奖金,在1月7日放假。以鼓励我们 员工的积极性。 如有不妥,请批准。
XX营业部 二〇××年一月三日
公文“意见”文种与相近文种的区别
公文“意见”文种与相近文种的区别
一、“意见”与“决定”的区别:“意见”与“决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可以向下级部署工作,提出工作政策、原则、方法和措施,但也有区别。
“决定”的职能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
“意见”则要求“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二、“意见”与“报告”的区别:“报告”的职能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必须用“意见”文种。
三、“意见”与“请示”的区别:凡属要钱、要物、要机构、要编制等问题时,要用“请示”而不能用“意见”。
“意见”与“请示”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向上级要的不是“人、财、物”等“硬件”,而是“政策”、“办法”等软件。
四、“意见”与“通知”的区别:两者的目的都是解决问题,但“意见”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重点问题,它重视阐明有关指导思想、相关政策、提出具体措施和执行要求,发挥的是指导功能;而“通知”则是传达需要下级办理、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发挥的是“知照功能”。
五、“意见”与“函”的区别:“意见”与“函”的相同点是,都可用于平行,都具有商洽功能。
不同点是,对涉及某一重点问题所提的见解和处理办法,如属供对方参考而不需要回复时,应用“意见”,反之,则用“函”。
十三种公文的辨析
十三种公文的辨析十三种公文的辨析一、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说明:行政机关公文的最高形式,发文机关名称要用全称,如“国务院令”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二、决定与决议的区别相同之处:都是决策性文种;都是上级机关对某些重要事项的处理或重要工作的安排意见;都是下行文,都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不同之处:1、使用范围不同决议:只能党的机关、人大、(股东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使用决定:党、政均可用2、形成方式不同决议:表决通过后才能形成决议决定:可由会议表决、也可由领导机关直接作出3、内容不同决议:有关全局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内容中原则性的指导多决定:可重可轻,较具体4、格式不同决议:用会议名称加文种作为发文标题,成文日期大多采用题下标注的形式决定:法定会议通过的决定格式与决议相同,一般的按正常公文格式处理三、公报与公告相同之处:都是用来向国内外公开宣布、告知某一重要事项的文种;都是非常庄重、严肃的文种。
不同之处:1、适用范围不同公报:党、政机关通用公告:行政机关常用、党的机关不用2、内容详略不同公报:公布重大事件或重要会议的决定事项,内容一般比较详细具体。
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或法定事项,内容一般都很简单。
四、公告与通告(重点讲)相同之处:都是行政机关常用的告知性文种;都可以通过新闻媒介或广为张贴的方式加以公开发布。
公告、通告是行政机关的法定公文,党的机关不用不同之处:1、适用范围不同公告:范围广,面向国内外通告:针对社会的某个层面,用于局部,范围较小2、制发者的级别不同公告:只能是行政系统的领导机关通告:各级行政机关均可使用3、内容的重要性不同公告:用来向国内外公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重要性次于公告,是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知晓的事项五、通告与通知(重点)相同之处:都是用来传达上级机关的意图与要求的下行文不同之处:1、告知范围不同通告:普遍告知,告知对象无需限定或无法限定,范围广通知:特定告知、限定告知对象2、格式不同通告:无受文单位、抄送单位通知:应该有受文单位3、行文渠道不同通告:面向社会通知:内部行文六、通知与通报相同之处:都属于告知性的文种,都是下行文不同之处:1、发文目的不同通知:告知要做什么、任何去做、哪些事情要注意通报:告知发生了什么事,提倡、表扬或批评警示2、内容不同通知:提出要求、明确界限通报:说明情况,告知决定,提出倡议3、发送对象不同通知:直接相关人员或单位通报:相关或不相关(需要知道)的单位和个人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专用文种。
文种辩析
公文文种的应用与辨析一、公文的文种及类别1、文种的名称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及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
党的机关使用主要文种14个,国家行政机关使用主要文种13个;所以,党政机关明确规定的主要公文文种27个。
党: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政: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其中相同的9个,不同的9个(红色)。
由于这18个是党和国家在公文管理法规中有明确规定,所以叫做法定文种(18种)。
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命令、公告、通告、议案。
除上述法定公文以外,还有机关常用应用文,又叫应用文种。
主要包括工作总结、计划、纲要、规划、工作要点、安排、方案、调查报告、会议文件(开幕词、闭幕词、主持词、欢迎词、大会工作报告等)、简报、讲话稿、规章制度等。
2、不同的文种名称,“点”出了不同文件的性质。
例:命令、指令、通令等文种,“令”字包含指使的意见,属于使令性动词,凡使用这种文种,具有指令性质。
例:“通报、通知”,都有一个“通”字,“通”即传达的意思,“知”和“报”包含知道的意思,使用这种文种,属于告知性、周知性文件。
例:“纪要”,即概其要点的意思,它属于会议文字记录性文件。
3、不同文种名称反映了文件的不同行文方向。
例:“决议、决定”,都有一个“决”,“决”即决策的意思,它产生于各级机关的首脑核心部位,行文方向自上而下。
例:“请示”,“请示”含义是请示给予批示这个含义十分明确,行文方向自下而上。
例:“函”,这个字本意是书信,用来传递信息,互通情况,商洽问题,联系事务,它不存在哪一方可用,哪一方不可用的问题,各类机关之间(对上、对下、平级、不相隶属关系机关之间)均可使用。
4、不同文种名称,揭示了不同文件的特点。
例:“公告、报告”,都有一个“告”之,均属陈述、告之性文种名称。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表
与函
都有请求批准的功用。
1.请示行文的对象是上级机关,函行文的对象是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
2.行文时间上,函可事前、事中、事后行文,请示只有事前行文;
3.行文方向上,函主要用于平行文,请示只能用于上行文;
4.在行文功能上,除相同点外,函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示只能请求指示、批准;
5.在行文结果上,函的收文机关一般只能用函答复,请示则需上级机关不论是否同意,都要给予批复,或授权办公厅(室)用函答复。
请示
与
上行意见
都是要求上级对自己所提的事项或问题或给予批准,或给予指示,或予以认可,行文方向和目的有同一性。
1.请示的内容较多涉及人、财、物、机构、编制、出境出国以及工作中遇到需要上级作出决定的问题或应由上级加以审批的事项,职权范围之外的事项,即“硬件”;
2.上行意见则是对工作中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以及遇到的困难,要求上级给予指示或支持。要的不是人财物等硬件,而是政策、办法等“软件”;
2.通知内容侧重直提要求、明确界限,有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通报内容侧重说明、介绍情况,可提要求也可不提要求;
3.通知可用来批转、转发、印发公文,通报无此功用。
上行意见
与
报告
均为上行文,内容近似,都有陈述性内容,有时也有相应的今后工作意见或建议
1.上行的意见面对的是“新大难”问题,而报告的范围更大,可能是重难点问题,但不一定是新问题。
通知
与
通告
均为告知性公文
1.通告是普遍告知,把某一机关、组织的意图、要求普遍告诉人们知道并遵守
2.通知可告知所属下级、平级机关、单位、人员,也可告知部分下级、平级机关、单位,要求他们知晓或办理。
3.通告向社会告知,系统内部行文使用通知。
近似公文文种异同辨析
近似公文文种异同辨析公文中有些文种的名称、性质、作用、特点非常近似,使用时容易混淆,给我们在文种的掌握选择以及具体运用上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了防止错用、混用文种,应注意对近似文种进行辨析,把握文种各自的特点和使用规律,分清文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提高选用文种的准确性,规范化地使用文种。
一、决定与决议这两个文种均属于决策性公文,都是一级组织机关对某些重大问题的处理或重要工作事项所作出的决策性的意见或措施、要求;决策又出自各级领导机关,并要求下级予以贯彻执行;都是下行文。
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决议的内容必须是经过会议集体讨论并表决通过的;而决定则不一定,有的决定经过会议集体讨论通过的,也有的是由行文机关直接作出的。
二、决定与命令这两个文种同属指令性公文,都是下行文时使用。
它们的不同点首要表现在:在使用权限方面,敕令在公布行政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要严格按照《宪法》规定的权限使用,决意则可较普各处使用;在适用方面,敕令涉及的是特定的具体事务,决意则既涉及这类事务,也涉及一部分非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重复发生的事务;在表达方面,敕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和要求,决意则既表达意志、要求,又阐述肯定的道理,交代执行方面的要求,指明界定有关事物的标准等。
三、通知与通告这两个文种都是告知性公文。
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通告是普遍告知意思,是把某一机关、组织的意图、要求普遍告诉人们知道并加以遵守;通知有可能告知所属全部下级、平级机关、单位、人员,也可能告知部分下级、平级机关、单位,要求他们知晓或办理,这就是两个文种的主要区别点。
在具体使用上,凡是向社会上公开告知人们遵守某一事项时,应使用通告;内部行文告知下级、平级机关办理某一事项,应使用通知,而不能用通告。
四、通知与通报这两个文种均属告知性公文。
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通知的内容侧重于直接要求、明确界限;通报的内容侧重于说明、介绍某一事物或问题的情况。
四组相似公文文种辨析
第 5 页2016/08 工作指导 总第249期 四组相似公文文种辨析文/北京工商大学 毛敏【摘要】本文对现行使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种类在使用中的异同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辨析,以规范公文文种使用,提高公文写作质量,提升办公室办文水平与效率。
【关键词】公文;文种;辨析公文写作Document writing公文是指在管理行政机关事务和企、事业单位事务过程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文书。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直接指出了章、表、奏、议等公文是治理国家的纽带与关键。
清晰公文种类的使用范围、确定文种的意义、选择正确的公文种类十分重要。
但是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由于人们对一些公文文种的区别不太了解,或者规定本身有些不够严密之处,导致在公文处理中发生了理解不一、各行其是的现象。
本文希望通过对常用的四组公文文种的辨析,进一步明晰相似文种的使用界限,规范公文写作。
2012年4月16日下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公文种类分为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类。
其中决定和决议、请示与报告、公告与通告、命令与决定这四个文种组合常常被混淆,下面就对这四个组合进行详细地辨析:一、决定与决议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两个文种的相似点是均具有决策性、都是下行文、都具有一定的与属性和强制性;都是对重大事项或者重大问题做出结论或安排。
但是也要特别注意两者的区别:首先,两者的形成过程有区别,领导班子作出的决策多用决定的形式,决议必须经过重大正式会议议论表决通过并以会议名义发布。
其次,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决议一般要正式发布,发文范围较为狭窄,通常只发到一定层级。
决定发文范围较宽,一般发到制文机关隶属各部门(单位)或有关人员,但不一定公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公文相似文种辨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