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又名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

是因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强烈移动,致使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流至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聚集而成。

在颅脑损伤中,此并发症占3.7%~5.4%,多见于幕上,偶可见于幕下。

二病因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其机理是由于蛛网膜被撕破,其破孔恰似一个单向活瓣,脑脊液可以随着患者的呼吸、咳嗽等动作而不断流出,却不能返回蛛网膜下腔,终致硬脑膜下形成水瘤样积液,从而引起局部脑受压和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三临床表现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酷似硬脑膜下血肿,亦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术前难以区别。

其临床特征为轻型或中型闭合性头部外伤,原发性脑损伤往往较轻,伤后出现逐渐加重的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病程发展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偶尔可呈急性过程。

严重时亦可导致颞叶钩回疝,约有30.4%的患者出现单侧瞳孔散大,约半数有意识进行性恶化及锥体束征阳性。

硬脑膜下积液量一般为50~60ml,多者可达150ml。

其性状,急性者多为血性脑脊液,稍久则转呈黄色清亮液体,蛋白含量稍高于正常。

四检查确诊必须依靠特殊检查,如头颅CT或MRI检查。

有时,即使采用CT扫描,也易与等密度或低密度的硬膜下血肿相混淆。

不过在MRI图像上积液的信号与脑脊液相近,血肿信号则较强,特别是T2加权像时,血肿呈高强信号,可资鉴别。

五诊断根据轻度头外伤后继而出现的颅内压增高及脑受压征象及脑CT扫描或MRI的特征性表现,一般都能做出定位、定性诊断。

有时,即使采用CT扫描,也可能与等密度或低密度的硬膜下血肿相混淆。

不过在MRI图像上积液的信号与脑脊液相近,而血肿信号较强,特别是T2加权像时,血肿均呈高强信号,可鉴别。

六治疗多采用钻孔引流术。

即在积液腔的低位处,放置引流管,外接封闭式引流袋(瓶),防止气颅。

术后48~72小时,在积液腔已明显缩小,脑水肿尚未消退之前,拔除引流管,以免复发。

对于慢性积液者,为促使脑组织膨起,更好地闭合积液腔,术后尽量不用或少用脱水剂。

患者采用平卧或头低位卧向患侧,以促进脑组织复位。

必要时尚可经腰穿缓慢注入20~40ml生理盐水,亦有利于残腔的闭合。

对于少数久治不愈的复发病例,可采用骨瓣或骨窗开颅术清除积液,将增厚的囊壁广泛切开,使之与蛛网膜下腔交通,或置管将积液囊腔与脑基底部脑池连通,必要时可去除骨瓣,
让头皮塌陷,以缩小积液残腔。

术后再经腰穿注入生理盐水或过滤空气,升高颅内压,亦可通过增加静脉补液量,或适当提高血压,同时,给予钙阻滞剂减低脑血管阻力,从而改善脑组织的灌注,促进脑组织复位。

七预后硬脑膜下积液患者,原发性脑损伤一般较轻,如果处理及时合理,效果较好,若脑原发性损伤严重及/或伴有颅内血肿者,则预后较差,死亡率可达9.7%~12.5%。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