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音乐之光(公开课)

合集下载

华夏音乐之光 课件

华夏音乐之光 课件

乐器品种增多,出现了器乐演奏的分纯现象,乐器从乐舞伴奏中分离出 来而用于独奏。
1、战国时期——曾侯乙墓编磬 湖北随县出土 钟 磬乐从商代即在宫廷演奏,磬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2、战国排箫——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 3、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全套 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上、中、下三层悬挂,用小 木槌敲击。其中最大的高1.53米,重203.6公斤。 一个钟能发两个音,两音成大、小三度关系。编 钟的总音域达五个八度,声音宏亮,音色完美, 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乐器组。
制作人:薛敏丽
问题:这个画面使你联想到什么?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 (今湖北汉阳)人。史载伯牙鼓琴 于汉江之滨,子期闻声叹曰:“巍 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 人遂成至交。子期死后,伯牙以世 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我国民族器乐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古时期的乐器制作,无论在南方或北方, 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1、河南舞阳出土—骨笛
2、埙,古老的吹奏乐器,距今 六、七千年的历史。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 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当时,人 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 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 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 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 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想联系。例如黄 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 《云门》。
1、说一下战国乙编钟和编磬在中国什么地方出 土的?战国的乐器,我们还要知道在古代 就已经出现了“八音”: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把七十种 乐器按照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 , 即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瑟) 木(柷chu、敔)、匏(笙)、竹(笛、箫、篪、排萧)。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华夏音乐之光
• 中国是世界上古代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 家之一。 • 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音乐的优 秀传统,是近现代和当代中国音乐创作与 表演的重要源泉。 •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课后自选乐曲,听赏古代音乐,
辨别古代乐器,体会作品情感,
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发展。
.
《阳关三叠》
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中国古曲 。 该曲取材于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绝句后来成为一首七弦琴歌,歌曲分三大 段,即三次叠唱,每次叠唱除原诗外,加入由原 诗诗意所发展的若干词句,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 为传唱。因取诗中“阳关”一词,再加之歌曲的 三次叠唱,故名《阳关三叠》。
华夏音乐之光
1. 听赏古代音乐,辨识部分古代乐器。 2. 联系音乐文化历史,体会作品情感。
3. 了解中国古代悠久的音乐文化发展。
骨笛

八音
编钟
磬编磬华夏音乐之光 Nhomakorabea琴
《酒狂》阮籍
是中国三国时代(公元220—公元280)著名的文 学家和音乐家。当时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互相 欺诈、腐败堕落,导致社会混乱,阶级矛盾日益 尖锐。在这种环境里,很多文人报国无门、才能 无处发挥,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因而感到苦闷, 为了逃避现实他们常常借酒浇愁,在音乐里寻找 精神上的慰藉。 传说阮籍为人正直,号称“青白眼”,鄙视势 利之人,渴求志同道合的人。据说统治者司马昭 让其入朝为官,阮籍曾一连60天喝得酩酊大醉, 避而不见。《酒狂》这首乐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创作出来的。
琵琶
华夏音乐之光
《十面埋伏》
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艺术形 象鲜明。乐曲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 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生动地表现 出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是 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 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 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至今在各种 类型的音乐会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欢迎 的琵琶曲之一。

市级公开课《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市级公开课《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1、指导思想: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

为了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教材选编了《华夏音乐之光》的教学内容安排。

“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中国古代音乐”为主题展开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内容选择我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了能更多的欣赏与了解古代音乐,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部分音响和介绍古代的乐器“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3、学情分析如今的高中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中国古代音乐几乎是陌生的,因此就更谈不上喜欢或热爱了。

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距离,如何吸引学生关注这一节的学习内容,是教与学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因此,在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的准备,钻研教材,扩大视野,要逐步引导学生从不知—知—了解—喜爱。

特别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文化底蕴比较浓厚,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考虑。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又要注意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大,重点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

二.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

2.通过听赏《八音和鸣》、《湘妃泪》、《十面埋伏》等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

让学生了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优秀的音乐文化。

3.在初步了解了古代乐器分类及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测试试卷能基本掌握古代音乐的知识及古代乐器音色的分辨。

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华夏音乐之光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华夏音乐之光的曲目和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对传统华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华夏音乐之光的背景介绍:讲解华夏音乐之光的起源、发展和影响;2. 华夏音乐之光的曲目学习:选择代表性的华夏音乐之光曲目进行学习和演奏;3. 演奏技巧指导:教授华夏音乐之光曲目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节奏、音准等;4. 合奏和合唱:组织学生进行华夏音乐之光曲目的合奏和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5.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华夏音乐之光的演奏录音或现场演出,培养学生对传统华夏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方式引入华夏音乐之光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华夏音乐之光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增加学生对该音乐形式的了解;3. 曲目学习:选择一至两首代表性的华夏音乐之光曲目进行学习,包括曲目的乐曲结构、旋律特点等;4. 演奏技巧指导:针对选定的曲目,逐步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节奏、音准等,通过示范和练习巩固;5. 合奏和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他们进行华夏音乐之光曲目的合奏和合唱,指导他们在合作中发展音乐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6. 音乐欣赏:播放华夏音乐之光的演奏录音或组织学生观看现场演出,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7. 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一起总结华夏音乐之光教学的收获和体会,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发展音乐兴趣。

教学资源:1. 华夏音乐之光的相关资料和背景介绍;2. 华夏音乐之光的演奏录音或视频;3. 乐器和乐谱。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2. 评价学生在演奏和合奏中的表现,包括技巧运用、音准和合作能力等;3. 学生对华夏音乐之光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展示。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华夏音乐之光的创作和编排,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华夏音乐之光演奏成果;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湖南文艺版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湖南文艺版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编钟
琵琶
石磬




古琴
位居八音之首。又称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列为琴棋书画四 艺之首。
古琴曲 流水
在欣赏中,你能听出有哪些形式的流水?
古代乐器在影视音乐中的运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曲家赵季平说“:我是从民 族民间音乐创作中走出来的,我 认为中国音乐的创作应该致力 于发扬民族的东西,这是一个指 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运用古乐器埙演奏《美丽的神话》衬托 出忧伤、沧桑、穿越时空的爱情
古 代 乐 器 在 影 视 音 音 乐 乐 中 中 的 的 运 运 用 用
——《琵琶语》作为背景音乐叙说幽怨、孤独、 欲说还休、欲哭无泪的缠绵
——集时尚与流行于一体,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加入现代 音乐的创作元素,达到音乐理念的中西合并。
古 代 乐 器 在 通 俗 音 乐 中 的 运 用
中国古诗词填曲
点歌台:
《水调歌头》苏轼 《独上西楼》李煜 《枉凝眉》曹雪芹 《别亦难》李商隐 《月满西楼》李清照 《满江红》岳飞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
古 词 新 唱
古诗词曲的特点:速度—— 节奏—— 舒展 旋律—— 具有韵味十足的古典美。
缓慢 优美
主奏乐器?
《扬鞭 催马运 粮忙》
《梦中的额吉》
《扬鞭催马运 粮忙》
《梦中的额吉》
思考:
华夏音乐
你知道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古代音乐 方面有哪些成就?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

丝竹共赏成知音

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两首 作品分别描绘了什么情景, 音乐有何特点,音乐的文曲和武曲各有何 特点。 《十面埋伏》 《湘妃泪》 武曲 文曲 描写内容及 激烈的战争场 昭君出塞和番远嫁 音乐形象 面 匈奴的思想之情 武文曲的特 节奏较快,音 节奏缓慢,音量较 点 量较强善于表 弱善于抒发内心情 现战争场面 感
缶乐器介绍
• 缶,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缶”亦作“缻”, 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缶,因为是由土烧制而成,也就是土类乐器。 最原始的陶“缶”由于易碎,现在已经基本看 不到完整的了,保存较多的都是青铜“缶”。 如方形的青铜缶有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 鉴缶。奥运缶就是以这个冰鉴缶为原型制作的。 此缶有夹层,夹层里面放冰,缶里面放食物饮 料,实际上就是个古代的小冰箱。
作品描绘了什么情景,音 乐有何特点。
• 这段音乐描绘了垓下之战的情景,主要 刻画了刘邦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音乐 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萧沙之声。
作品描绘了什写了王昭君 出塞和番远嫁匈奴的思乡之情。第三段 音乐在哀怨之中又隐藏了她对国君将国 家安危寄托在一弱女子身上的怨恨情绪。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第一章:中国古代音乐起源1.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1.2 探讨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文化内涵1.3 分析中国古代音乐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第二章:中国古代乐器介绍2.1 介绍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2 分析中国古代乐器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2.3 探讨中国古代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第三章:中国古代音乐作品解析3.1 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3.2 解读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3.3 欣赏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第四章:华夏音乐与传统文化4.1 探讨华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4.2 分析华夏音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4.3 了解华夏音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第五章:华夏音乐与现代社会5.1 探讨华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5.2 分析华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5.3 思考华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第六章:华夏音乐与其他文化的交流6.1 了解华夏音乐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历史6.2 分析华夏音乐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6.3 探讨华夏音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发展第七章:华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7.1 分析华夏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中的作用7.2 探讨华夏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意义7.3 思考华夏音乐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第八章:华夏音乐教学实践8.1 介绍华夏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技巧8.2 分析华夏音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8.3 探讨华夏音乐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第九章:华夏音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9.1 了解华夏音乐资源的种类和现状9.2 分析华夏音乐资源在教学中的利用与保护9.3 探讨华夏音乐资源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与传承第十章:华夏音乐的未来展望10.1 思考华夏音乐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10.2 探讨华夏音乐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10.3 预测华夏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中国古代音乐起源解析: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是理解其后续发展的基础,需要深入研究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教案标题:华夏音乐之光教案目标:1. 了解华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学习华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 培养学生对华夏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华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2. 华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3. 华夏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4. 学生参与华夏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提问:你了解华夏音乐吗?它有哪些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华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起源、发展和影响;2. 解释华夏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阶、节奏、旋律等;3. 分析华夏音乐的特点,如注重意境、强调情感表达等。

三、欣赏与分析(20分钟)1. 播放一些华夏音乐的代表作品,如古琴曲、京剧唱段等;2.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3. 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演奏技巧。

四、创作与表演(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华夏音乐,可以使用传统乐器或其他材料;2. 学生进行小组内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3. 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各组的表演,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华夏音乐的特点和学习收获;2. 提出更多了解和学习华夏音乐的途径,如参观音乐会、阅读相关书籍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华夏音乐时的反应和表现;2. 评价学生的创作和表演成果;3. 收集学生对华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的作品或笔记。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作品;2. 华夏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和书籍。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了解更多华夏音乐的表演形式;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华夏音乐的更深层次知识;3. 组织学生进行华夏音乐的创作比赛或演出活动。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第一章:华夏音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华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华夏音乐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华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华夏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华夏音乐对中国和世界音乐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华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展示法:展示华夏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华夏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华夏音乐的不同类型和代表作品。

第二章:民间音乐2.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2.2 教学内容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山歌、小调、歌舞、说唱等。

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展示法:播放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间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民间音乐的不同类型和代表作品。

第三章:宫廷音乐3.1 教学目标了解宫廷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宫廷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3.2 教学内容宫廷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宫廷音乐的主要类型:宴乐、祭祀乐、雅乐等。

宫廷音乐的代表作品:梅花三弄、霓裳羽衣舞曲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宫廷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展示法:播放宫廷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宫廷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宫廷音乐的不同类型和代表作品。

第四章:宗教音乐4.1 教学目标了解宗教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宗教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4.2 教学内容宗教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宗教音乐的主要类型: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等。

宗教音乐的代表作品:大悲咒、道德经、圣经歌曲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宗教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展示法:播放宗教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阳关三叠
反复三次
革 木

木 鱼
《说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浆, 秦人鼔之以节歌”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 数的奇迹。早在我国的周代,我们古 老的先民就把乐器分为“八音”,创 造了“八音之乐”,什么是“八音” 呢?
金(钟)
石(磬) 丝(琴、筝等)竹(箫、管)
匏(笙、竽) 土(埙、缶) 革(鼓)
木(柷zhu、敔yu )
骨笛,出现于距今 8000年前



横吹笛,竖吹箫。笛音色清脆,明亮; 箫音色柔和、幽雅,委婉。
笙 、 竽





钟磬乐从商代就在宫 廷中演奏,磬有四千多年 的历史,由坚硬的石块打 磨而成。
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由金属浇铸而成。

我国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了124件乐器,八音俱全,其中有一套65 枚的编钟,音质之优美、音律之纯正、造 型之美观,令后人惊叹不已!!











十 二 门 前 融 冷 光 , 二 十 三 丝 动 紫 皇
准 为 “古 人琴
古 类 及
口古
琴 述 琴
及音 非乐 物已 质被 遗联 产合 ”国

地方
天圆
十 三 月



尾 足 腰 肩 颈头
三尺六寸五分
酒 狂
“竹林七贤”
酒狂
读一读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中音乐《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中音乐《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乐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谢 谢!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8日星期四2022/4/282022/4/282022/4/28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82022/4/282022/4/284/2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82022/4/28April 2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学.科.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科.网
学.科.网
霜夜与霜 晨
霜夜与霜 晨
大嘈小大
珠嘈弦弦
小切切嘈
珠切切嘈
白 居
落错如如
易 玉杂私急
《 琵 琶
盘弹语雨 。,。,


1.乐器的音色是怎么样?
(明亮、清脆、有颗粒感)
2.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描绘了楚汉战争中著名的垓下之战)
3.作品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这一 场面的? 速度:很快 音色:时而明亮高亢,时而暗哑嘈杂 节奏:密集紧凑 旋律:起伏较大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琵琶是民族乐器中很有特 色的乐器,它音色清脆, 音乐性能好。从演奏方法 来说,左右手技巧繁多。
琵琶的曲目分为文套和武 套。 一般来说:文套大多节
奏缓慢,音量较弱,善于 抒发内心情感,描写优美 的景色等,武套则节奏较 快,音量较强,善于状物、 表现战争场面。
课后思考: 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学习古
学.科.网
学.科.网
我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根据乐器采 用的材质不同,古代的乐器分成“八音”,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请将下列乐 器按材质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笛 箫
排箫
管 子

骨 笛
河 南 舞 阳 出 土
距今8700年的 骨笛,是用鹤鸟肢 骨所制,上钻七孔。 经测定,已经具备 七声音阶结构。骨 笛的出土,导致了 先秦音乐史的补写, 骨笛是迄今为止所 见年代中最为久远 的乐器。
二、听赏器乐曲 《八音和鸣》
1983年8月,湖北省歌舞团以历史文献 为依据,创作了《编钟乐舞》,用歌、乐、 鼓、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出土 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 同台演奏,“金、石、丝、竹、匏、土、革、 木”,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响,把古代荆 楚人民的艺术风貌、盛楚乐章历史地再现于 舞台。《八音和鸣—楚调》为其中一首。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 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 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 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 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 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竽,古代吹奏 乐器。战国至汉 代曾广泛流传。 《韩非子-解老》: “竽也者,五声 之长也,故竽先 则钟瑟皆随,等 唱则诸乐皆和”。 其形状如笙而较 大,在汉代乐俑 和石刻画像中多 有笙吹竽的图象 。
华夏音乐之光(公开课)
战国时期-曾侯乙编磬 湖北随州出土
钟磬乐从商代即在宫廷演奏,磬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 用土烧制而成,埙是除骨笛之外, 已发现的原始时代乐器中唯一能确 定地发一个以上乐音的乐器。埙的 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 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
虎 座 凤 鸟 悬 鼓
知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巍巍乎若泰山。 伯牙志在流 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 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 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同。 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 不复鼓也。
此曲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说说您的感受。
想一想:此曲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从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古琴
古筝
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 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 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 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 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 为天圆地方。古琴的五音化 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 民,徵为事,羽为物。
木鱼,打击乐器。明 王折《三才图会》:“木 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 敲之有声,……今释氏之 赞梵吹皆用之”。清代以 来流行于民间。
请同学们说说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编钟、编磬、古筝等
三、古琴与《流水》
从三千年前的西周晚期开始,弹奏古琴 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时尚,琴与文人共呼 吸、同命运,同生存、共发展,结下了不解 之缘,成了文人抒情写意、修身养性与接受 教育的常备工具。古代不少有成就的文人都 是弹琴高手,如:春秋时的孔子、西汉的司 马相如,东汉的刘向、马融、蔡邕、蔡琰, 魏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等。古 琴成了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亲密半侣。
创作与表现:
通过对《阳关三叠》的欣赏, 你能否用其他的形式来表现作 品的情感和意境呢?
情 景

再 现




朗 诵

送元二使安西
Hale Waihona Puke 四 欣赏《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 曲,是唐玄宗李隆基部分地吸取了西凉 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印度《婆罗门曲》编 创的。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宫廷 乐舞,是唐代的保留节目,也是中国古 代舞蹈中有相当影响的一部作品。
活动与探究:
听赏了中国古代音乐后,你认为作 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在音乐方面对人 类文明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怎样继承 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下节课我们进 行交流。
思考:为什么把歌曲叫做《阳关三叠》?
三叠:指的是将此曲演唱或演奏三遍。
《流水》以生动的音乐形象,描写 壮丽山川,造成呼应效果,在人们耳 际泛起滔滔江海的余响,令人欣然回 味,抒发了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 志向。
三、琴歌《阳关三叠》
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而 “歌”正是这一时代的代表艺术之一。 王维的《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最流行的乐谱是清代《琴学入门》谱, 清晰简练,情意深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