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0090《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管理学原理》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
社会上的管理活动虽然十分复杂,性质多样,但是这些表面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即本质规律。
《管理学原理》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找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管理类所有专业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总学时为64学时二、课程内容概述:《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二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入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环境与道德;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创新等管理的职能活动。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习管理的兴趣,了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方法,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四、教学方法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积极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学习、专家现场授课、学生课堂演讲等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
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
具体形式主要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校园体验、管理游戏等.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全程考核系统.(1)理解概念、注重能力(2)多元性与开放性答案(3)实行全程化考核。
2、考核比例:平时(30%)+期末(70%)平时考核(课堂发言、出缺勤、课后作业等)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六、教学辅助资料1、《管理学原理案例库》2、《管理学原理习题集》3、《管理学试题库》4、《管理学实训指导书》5、管理学多媒体课件七、教学参考资料1、《管理学》,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管理学》,斯蒂芬•P •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管理学原理案例库》,刘兴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管理学原理习题库》刘兴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八、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教学目标】:知识点:1、理解管理概念及其研究对象;2、认识作为管理者角色承担的职能3、理解管理的二重性4、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点:有意识地培养作为管理者的技能【讲授内容】1、管理的内涵、特征、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3、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授重点】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管理者技能【实践教学】1、调查与访问——了解管理者的职责与素质2、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一:管理有大小事吗案例二:百年老院的现代管理启蒙3、组建一个模拟公司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管理理论的萌芽2、理解泰罗制、法约尔管理思想及其韦伯的科学组织理论;3、理解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4、理解管理科学理论的几种代表理论5、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技能点:培养泰罗标准化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讲授内容】1、管理理论萌芽2、古典管理理论3、行为科学理论4、管理科学理论5、管理理论新发展【讲授重点】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实践教学】1、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一:田忌赛马案例二:新达公司的效率第三章管理环境与管理道德【教学目标】:知识点:1、理解管理环境的分类及其构成因素2、了解几种道德观3、理解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4、掌握社会责任的内涵技能点:1、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2、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与价值取向【讲授内容】1、管理环境的分类及其构成因素2、道德观3、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4、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5、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讲授重点】管理环境;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社会责任的内涵【实践教学】1、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一:向科的困惑案例二:某宾馆处分职工的道德困境2、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3、讨论题:对于你来说,社会责任意味着什么?你认为工商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吗?为什么?第四章决策【教学目标】:知识点:1、理解预测的程序和方法2、理解决策的依据3、掌握决策的类型4、理解决策的几种定性方法5、掌握决策的盈亏平衡法技能点:1、培养运用头脑风暴法决策的能力2、培养应用盈亏平衡法分析决策问题的能力3、培养在不确定性情况下进行决策方法选择的能力【讲授内容】1、预测概念、程序、内容和方法2、决策的定义与依据3、决策的类型4、决策的过程5、决策的方法【讲授重点】决策的依据、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的应用、盈亏平衡决策法【实践教学】1、管理游戏头脑风暴2、分析与讨论:案例一:铱星的悲剧3、实验室计算机模拟确定性决策方法的应用第五章计划【教学目标】:知识点:1、熟悉计划的类型2、掌握计划的编制环节3、掌握目标管理的内涵4、理解战略管理的含义技能点:1、培养战略分析的思维2、掌握目标管理方法的运用3、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讲授内容】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2、计划的类型3、计划编制过程4、目标管理5、战略管理【讲授重点】计划的内容、类型、编制方法;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实践教学】1、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一:拟订可考核的目标2、管理游戏推理判断开关3、模拟分析一份企业计划第六章组织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点:1、理解组织结构的构成与形式2、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部门化、层级化3、掌握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功能4、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容技能点:1、掌握部门划分的方法2、培养组织文化建设的能力【讲授内容】1、组织与组织设计2、组织的部门化、层级化3、组织文化建设4、组织变革管理【讲授重点】组织结构的形式;组织的部门化、层级化;组织文化【实践教学】1、课堂讨论直线职能型和矩阵型,哪一种结构设计你最愿意在其中工作?哪一种又最不愿意呢?为什么?2 、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一:工作职责分歧2、组建一个模拟公司,建立组织结构与公司制度,培养组织结构的初步设计能力。
《管理学原理》课程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A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Management A 课程属性:必修课学时:40 学分: 2.5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一、课程简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管理学》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单元: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明确现代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提高对管理学重要性认识。
阐明管理学基本问题,了解管理学历史发展,展示现代管理学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
2、能力培养有意识地培养作为管理者的技能,培养泰罗标准化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重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内容与特点,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内容。
【难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第2单元: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道德的定义、若干道德观、崇尚道德的管理特征、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观。
2、能力培养能坚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训练和强化职业道德行为,提高组织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承担社会责任有一定的思考和应用。
《管理学原理》课程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人力、物流、管科学考核方式:多种总学时:54学时每个课时:50分钟学分:3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管理学》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同时,紧密联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同学全面掌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并对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有所了解,也从而为后续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管理学》是为培养学生所应具有的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通过讲授该课程,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帮助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实践的水平,准确地把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规律,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主要围绕着管理的基本职能这一管理学的中心内容展开的。
主要讲授管理的起源、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职能、决策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和创新职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本课程的难点在于管理理论本质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管理学基本理论分析企业和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形成科学的决策过程。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管理学原理 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PUMA5001大类基础课本科生2.0 36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增强学习、研究、应用管理学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份:第一部份是管理学基础部份,含管理、管理者、管理学,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组织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第二部份以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为主线来展开分析和讨论,分别阐明各项基本职能的概念、内容、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等。
了解管理的概念、职能,管理者类型、角色、技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学科性质。
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主要管理思想,以及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主要管理思想,以及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1.1 掌握管理的概念、职能,管理者类型、角色、技能。
1.2 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主要管理思想。
了解决策的类型和决策过程,掌握决策基本方法。
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影响因素和原则,认识组织的基本问题,掌握典型的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合用范围,了解组织的类型。
2.1 掌握决策的类型和决策过程。
2.2 掌握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合用范围。
了解导致组织变革的原因,变革的阻力以及克服变革阻力的措施。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内容和方法,以及当前社会所关注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
了解领导的概念、影响力的来源和三种领导理论。
3.1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内容和方法。
3.2 掌握领导的概念、影响力的来源和三种领导理论。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作用,把握激励规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了解团队类型、动力,掌握团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4.1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作用。
4.2 掌握团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沟通的过程、沟通的形式、沟通的障碍及增强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管理学原理》大纲
组织职能
设计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目标和战略,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和权力。
配置资源
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建立协作机制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建立沟通渠道等方式,促进组织内部的协作和 配合。
领导职能
确立领导地位
通过个人魅力、专业知识和经验等,确立自己在 组织中的领导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法
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组织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人力 资源规划,包括人力资源数量、结构 和素质等方面的规划。
招聘与选拔
通过招聘、选拔和录用等环节,获取 符合组织需求的人才。
培训与开发
通过培训、轮岗、导师制等方式,提 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绩效管理
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流程,对员工的 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激励员工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管理者在处理员工关系和分配资源时应公 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维护企业和员 工的合法权益。
勤奋敬业
廉洁自律
管理者应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为企业和 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
管理者应廉洁奉公,不谋取私利,自觉遵 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06
管理实践与应用
企业战略管理实践
企业愿景与使命
明确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实现 这些目标所需承担的责任。
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策略,降低库 存成本并满足生产需求。
03
02
生产过程组织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 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04
财务管理实践
预算编制与执行
根据企业战略和运营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并 监控执行过程。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Management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管理类各专业学时数:学分数:执笔者:汤发良编写日期:2009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管理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Array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自学6学时)理解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性质;了解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主要内容:管理的概念,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及性质;管理者的含义、层级与技能,管理者角色理论。
自学: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管理学的重要性。
讨论: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第二章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自学6学时)了解早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主要内容:早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程序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组织文化学派;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战略管理、人本管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组织管理的变革、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等。
自学:西方管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对管理学的贡献。
作业: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自学6学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灵活运用;了解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管理学原理》课程介绍(共22页)
《管理学原理(yuánlǐ)》教学大纲(jiào xué dàɡānɡ)一、课程(kèchéng)编号:二、课程(kèchéng)性质:专业(zhuānyè)基础必修课三、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终身学习和管理创新的思想观念,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程序进行管理实践,使学生掌握“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知识与技能,具备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四、学时分配五、学分:3学分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教学目的了解管理的历史发展及不同历史时期管理的特点;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职能;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教学重点管理的定义以及对定义的理解;管理者的三大角色和三类技能;管理的二重性;古典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和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比较重要的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十四条原则以及梅奥的霍桑实验。
(三)教学(jiāo xué)难点管理的定义以及对定义的理解;管理者的三大角色和三类(sān lèi)技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十四条原则以及梅奥的霍桑实验。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guǎnlǐ)活动一、早期的管理(guǎnlǐ)实践活动1、史前(shǐqián)人类社会管理2、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国家管理3、近代社会管理4、现代管理二、管理的定义通过信息的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1《管理学原理》大纲
1《管理学原理》大纲一、导论1.1管理学概述1.2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3现代管理学的特点1.4管理学对组织、个体以及社会的影响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2.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2.2管理学的核心理论2.2.1科学管理理论2.2.2行为管理理论2.2.3系统管理理论2.2.4资源依赖理论2.2.5组织学习理论三、管理过程3.1管理过程的定义3.2计划3.2.1企业战略规划3.2.2组织目标设定3.2.3决策制定3.3组织3.3.1组织结构设计3.3.2权责划分3.3.3职权委托与授权3.4领导3.4.1领导风格与管理风格3.4.2员工激励与激励机制3.4.3领导行为与员工绩效3.5控制3.5.1控制的定义与功能3.5.2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3.5.3控制与绩效评价四、组织管理4.1组织结构与设计4.1.1组织结构类型4.1.2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4.1.3组织结构的优化与调整4.2组织沟通与协调4.2.1沟通渠道与沟通效果4.2.2有效的沟通技巧4.2.3组织协调的原则与方法4.3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4.3.1组织文化的定义与特点4.3.2组织文化的塑造与传播4.3.3组织文化的影响与应用五、人力资源管理5.1人力资源计划5.1.1人力资源需求分析5.1.2人力资源供给与薪酬管理5.1.3人力资源发展与员工培训5.2绩效管理5.2.1绩效评估与绩效考核5.2.2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方法5.2.3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5.3员工关系管理5.3.1劳动关系法律法规5.3.2员工满意度与员工福利5.3.3员工参与与员工激励六、决策与创新管理6.1决策理论与方法6.1.1决策模型与决策过程6.1.2决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6.1.3决策的优化与改进6.2创新管理6.2.1创新的定义与特点6.2.2创新策略与创新环境6.2.3创新过程与创新管理七、国际管理与跨文化管理7.1全球化与国际管理7.1.1全球化背景与特点7.1.2国际市场与国际化战略7.1.3跨国公司的管理挑战7.2跨文化管理7.2.1跨文化管理的定义与意义7.2.2跨文化管理的目标与方法7.2.3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领导八、伦理与社会责任8.1企业伦理与职业道德8.1.1企业伦理的定义与特点8.1.2企业伦理的核心原则8.1.3职业道德与企业伦理的关系8.2企业社会责任8.2.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意义8.2.2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与评价8.2.3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以上为《管理学原理》的大纲,涵盖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管理过程、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创新管理、国际管理与跨文化管理以及伦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英文):Principles of Management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高升专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管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只要协同运作,就要管理。
当今世界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要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富民强,就必须管理科学化,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经营体系和管理方式。
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使学生了解组织的正常运作规律,掌握正确的管理思维,把握市场运作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成为真懂管理的管理者,具有基本功的作用与意义。
2、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2)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管理与现实生活中各种活动的联系;重点把握管理的本质特征。
了解管理的定义、目的、有效性、管理者的基本职能以及管理者的分类、技能结构。
理解经营职能、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
全面理解法约尔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内容提要:企业与管理的关系、社会与管理的关系。
管理的定义、目的、有效性;管理者的分类、技能结构。
经营职能(法约尔)、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全面理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结合,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中外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三章计划职能与计划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理解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目的和类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和步骤;掌握编制计划的步骤。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管理学原理》教案专业必修
《管理学原理》教案专业必修一、课程简介1. 课程定位:《管理学原理》是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将来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1)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管理职能(2)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2.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2)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3)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 第三章:计划与决策(1)计划的意义与类型(2)计划的编制方法与工具(3)决策的原则与方法4. 第四章:组织与结构(1)组织的基本概念与类型(2)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变革(3)组织文化的建设与传承5. 第五章:领导与激励(1)领导与领导者的素质(2)领导风格与领导理论(3)激励理论与激励机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管理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测试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管理学教材。
2. 辅助教材:提供与管理学相关的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
3. 教学软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各类管理案例,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素材。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学分:X学分4、课程总学时:X学时5、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和年级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旨在为学生提供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熟悉管理的各项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理解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决策等重要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管理实践能力,能够制定简单的管理计划和方案。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管理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职能和性质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行为管理理论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3、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三)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1、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概念和分类(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环境)具体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公众等)环境分析方法(PEST 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 分析)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和内容(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塑造(四)决策1、决策的概念和类型决策的定义决策的类型(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2、决策的过程识别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效果3、决策的方法定性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五)计划1、计划的概念和类型计划的定义计划的类型(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2、计划的编制过程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制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3、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目标管理的过程(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分解、目标的实施、目标的评价)(六)组织1、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组织部门化(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组织的层级化(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权与分权、授权)2、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3、人员配备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标准、方法)管理人员的考评(内容、方法)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方法)(七)领导1、领导的概念和性质领导的定义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的权力来源2、领导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领导行为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3、领导艺术领导用人艺术领导决策艺术领导激励艺术(八)激励1、激励的概念和过程激励的定义激励的过程2、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3、激励的方法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培训教育激励(九)沟通1、沟通的概念和类型沟通的定义沟通的类型(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单向沟通、双向沟通)2、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沟通的障碍(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沟通障碍的克服(运用反馈、简化语言、积极倾听、控制情绪、注意非语言提示)3、有效沟通的实现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培养“听”的艺术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十)控制1、控制的概念和类型控制的定义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2、控制的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3、控制的方法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损益控制)(十一)创新1、创新的概念和作用创新的定义创新的作用2、创新的内容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环境创新3、创新的过程和组织创新的过程创新的组织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系统传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4200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1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人力资源管理、饭店管理大纲执笔人:翟金芝参加人:鲍军、郭倩倩审核人:朱国兴编写时间: 2009 年 8 月编写依据: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9)年版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属管理学类的课程。
该课程是管理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管理学类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程。
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有效学习各门专业课有重要的作用。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学是一门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诸多名校规定的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对有效学习该专业其它各门专业课有重要的作用。
实践性很强,所以该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外出调研、到各类组织参观学习、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形成自身的一种能力,把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能灵活的运用于实践,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使学生了解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组织、心理与行为、组织与行为的内在联系及相应规律,能够运用管理学中的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中个体和组织行为问题。
为各类组织培养管理人才,为其提高对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学习完本课程,学生应掌握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激励理论对个体进行有效的激励,理解组织文化与企业行为的关系,熟悉领导者与企业内部运行的关系,懂得如何有效推动组织实施变革。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讲授的是普遍、全面的管理,为后续的细化的管理课程做铺垫,如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等。
21120090《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管理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管理学院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公共通识教育素质拓展课程。
该课程对于全校各专业的学生的通识教育基础和综合素质培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后续专业教育影响重大。
(二)课程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有关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内容、分类、过程、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和技能。
(三)课程任务课程主要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从实际出发阐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并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决策方法;掌握激励理论;掌握组织结构。
理解计划的制定过程和方法、领导的方式与艺术、控制的过程与技术。
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三、课程内容(一)管理学导论教学内容:1.管理的内涵、特征与性质;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3.管理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4.管理的基本原理;5.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与阶段。
教学重点:管理的性质、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管理性质。
(二)管理理论的演进教学内容: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2.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计划与决策教学内容:1.计划的含义、性质和作用;2.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程序与方法;3.决策的定义;4.决策的类型,决策制定过程与决策的影响因素;5.决策的方法。
教学重点:计划的程序与方法;决策的类型;决策方法。
教学难点:决策方法。
(四)组织教学内容:1.组织内涵、组织理论的发展;2.组织设计原则;3.组织结构;4.组织结构变革。
管理学原理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征求意见稿)教务处编印二〇〇九年六月管理学原理Principle of Management课程编号:2111024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学分: 3 学分学时: 48 学时(讲课: 48 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教材:《一般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康之、李传军主编,2005年出版。
开课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认真阅读指定文献;课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参与互动;课后及时复习,积极沟通,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将各章节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1.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3学时)(1)掌握管理的含义;(2)熟悉管理的历史类型;(3)理解管理学的性质;(4)了解管理学的研究现状;(5)初步了解管理学的发展趋势;2.第2章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3 学时)(1)掌握当代管理理论;(2)熟悉管理理论丛林;(3)理解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理论;(4)了解经典管理理论;(5)初步了解前管理科学时期的管理思想;3.第3章管理的主要理念( 3 学时)(1)掌握合作理念;(2)熟悉效率理念;(3)理解公平理念;(4)了解管理理念的价值;(5)初步了解管理理念的性质;4.第4章管理的基本原则( 3 学时)(1)掌握人本原则;(2)熟悉系统原则;(3)理解效益原则;(4)了解管理原则的内涵和特性;(5)初步了解管理原则在管理学中的地位;5.第5章管理环境( 3 学时)(1)掌握管理环境的概念;(2)熟悉管理的政治环境;(3)理解管理的经济环境;(4)了解管理的文化环境;(5)初步了解管理环境对管理的影响;6.第6章组织类型及其结构( 3 学时)(1)掌握组织的概念;(2)熟悉组织类型;(3)理解组织结构的本质;(4)了解组织结构模式;(5)初步了解组织结构理论的历史演进;7.第7章组织的运行与发展( 3 学时)(1)掌握组织运行;(2)熟悉组织变革;(3)理解组织设计;(4)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5)初步了解部门划分;8.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 3 学时)(1)掌握人力资源的含义;(2)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3)理解人力资源规划;(4)了解招聘、培训与开发;(5)初步了解绩效评估;9.第9章财务管理( 3 学时)(1)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2)熟悉财务管理的内容;(3)理解预算管理;(4)了解收支管理;(5)初步了解财务监督;10.第10章信息管理( 3 学时)(1)掌握信息的概念;(2)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和类型;(3)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4)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5)初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1.第11章管理决策( 3 学时)(1)掌握决策的概念;(2)熟悉决策的类型;(3)理解决策的原则;(4)了解决策的程序;(5)初步了解决策方法;12.第12章管理计划( 3 学时)(1)掌握计划的概念;(2)熟悉计划工作体制;(3)理解计划的种类;(4)了解制定计划的原则;(5)初步了解制定计划的方法;13.第13章管理控制( 2 学时)(1)掌握控制的概念;(2)熟悉控制的内容;(3)理解控制的过程;(4)了解控制的类型;(5)初步了解控制方法与技术;14.第14章战略管理( 2 学时)(1)掌握战略的概念;(2)熟悉战略管理的含义;(3)理解组织战略的意义;(4)了解组织战略的层次;(5)初步了解战略管理的过程;15.第15章领导活动( 2 学时)(1)掌握领导的含义;(2)熟悉领导理论;(3)理解指挥的特点;(4)了解指挥的原则;(5)初步了解领导艺术;16.第16章管理中的激励( 2 学时)(1)掌握激励的含义;(2)熟悉激励过程;(3)理解激励的原则;(4)了解需要与目标;(5)初步了解参管理与工作的丰富化;17.第17章组织沟通( 2 学时)(1)掌握沟通的概念;(2)熟悉沟通的形式;(3)理解沟通过程中的障碍;(4)了解有效沟通的要求;(5)初步了解组织协调;18.第18章创建团队( 2 学时)(1)掌握团队的概念;(2)熟悉团队的类型;(3)理解团队的形成过程;(4)了解团队环境;(5)初步了解团队管理;三、大纲说明(1)作业和报告:作业:4 次,课程论文:篇;(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4)是否使用多媒体:是(5)其他:四、参考书目1、《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管理学院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公共通识教育素质拓展课程。
该课程对于全校各专业的学生的通识教育基础和综合素质培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后续专业教育影响重大。
(二)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有关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内容、分类、过程、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和技能。
(三)课程任务
课程主要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从实际出发阐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并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决策方法;掌握激励理论;掌握组织结构。
理解计划的制定过程和方法、领导的方式与艺术、控制的过程与技术。
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三、课程内容
(一)管理学导论
教学内容:1.管理的内涵、特征与性质;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3.管理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4.管理的基本原理;5.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与阶段。
教学重点:管理的性质、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管理性质。
(二)管理理论的演进
教学内容: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2.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计划与决策
教学内容:1.计划的含义、性质和作用;2.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程序与方法;3.决策的定义;4.决策的类型,决策制定过程与决策的影响因素;5.决策的方法。
教学重点:计划的程序与方法;决策的类型;决策方法。
教学难点:决策方法。
(四)组织
教学内容:1.组织内涵、组织理论的发展;2.组织设计原则;3.组织结构;4.组织结构变革。
教学重点:组织设计原则;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组织结构。
(五)领导与激励
教学内容:1.领导与领导者;2.领导的方式与艺术;3.激励的动机与内涵;4.激励理论。
教学重点:领导的方式与艺术;激励理论。
教学难点:激励理论。
(六)控制与创新
教学内容:1.控制原理;2.控制过程;3.控制的技术与方法;4.创新;
教学重点: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教学难点: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五、实验(上机)内容及要求
注:○1“实验类型”分为综合性、验证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类型。
○2“开出要求”分为“必做”和“选做”。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课,百分制
考核形式:论文
考试用时:期末90分钟
考核模式:两段制模式(平时考核、论文成绩)
成绩评定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论文成绩×60%
七、选用教材及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二)参考书目
[1]管理学原理.高文伟陈焱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最经典的管理智慧全集.李珊主编.吉林大学版社,2010.
(三)学习网站与主页
八、说明
(一)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
1.符合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从实际出发阐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并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保证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行课程:无。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措施
1.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线索展开教学;
2采用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
(四)在本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含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培养从几个方面入手,采取以下措施:以基本原理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具体的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1.激励学生针对讲授内容进行课外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补充一些课外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管理学的认识。
3.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理论知识寓于实际案例中,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纲起草人:李丽娜
参与讨论人:
教研室审核人:
学院审核人:
日期:2017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