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难产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位难产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2-02-02T15:24:24.65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晏敏邵素芳[导读] 随着卫生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已逐渐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却有持续升高的趋势。
晏敏邵素芳(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产科山东潍坊262500)
【摘要】随着卫生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已逐渐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却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处理不当可给母婴带来严重的危害,正确处理头位难产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本文结合临床数据对我院头位难产的病例进行分析,对头位难产的产生原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均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头位难产;枕横位;枕后位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73-02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精神心理4大因素,其中1个或多个发生异常均可能影响产程的顺利进展[1]。头位难产包括枕前位的头盆不称和胎头位置异常,如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枕横位中的前不均倾位及高直位等。头位难产占分娩总数的23.98%,占难产总数的81.63%.除明显的骨盆狭窄外,头位难产很难在产前明确诊断,绝大多数的头位难产都需要经历一段产程后,才逐渐表现出来。早期识别头位难产征象,查明原因,正确处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保证分娩顺利和母婴安全。本文对2009年10月—2011年5月住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10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头位难产发生原因、胎头位置异常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头位难产对母儿的影响等,并探讨避免头位难产的措施。
1.2 诊断标准:诊断头位难产的诊断标准为头先露;骨盆测量正常;胎儿大小预计能阴道分娩;内诊检查胎头位置异常;继发宫缩乏力。
1.3 病例分析: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5月发生头位难产101例,年龄23~40岁,平均28岁。初产妇86例,经产妇15例。孕周38~42周。具体情况为:持续性枕横位49例,持续性枕后位40例,额位、颏后位及前平均称位12例。巨大胎儿5例。脐带绕颈引起胎头不衔接及产程延长10例,软产道及骨产道异常3例。发生胎膜早破49例;宫缩乏力20例;潜伏期延长14例,活跃期延长或停滞74例,第二产程延长20例,滞产4例。
最终结果剖宫产62例,占61%;胎头吸引术18例,占18%;徒手旋转胎头后阴道分娩21例,占21%;阴道助产指征为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或胎儿宫内窘迫。
2 讨论
2.1难产的主要类型及成因:胎儿性难产主要以胎头位置异常最为多见,头位难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先露出,却因为胎儿、产道或者产力异常而致的难产。其次是胎儿发育异常:包括胎儿发育过大及胎儿畸形。常因胎儿过大导致分娩受阻,甚至发生肩难产。产道性难产包括骨盆狭窄和畸形骨盆、软产道异常等。产力性难产以宫缩乏力为主,包括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力。前者发生在临产后不久的宫颈口扩张活跃晚期宫颈口开大5 cm之前,后者则发生于活跃晚期宫颈口开大5 cm 之后,往往继发于胎儿娩出受阻时等。需动态观察,综合分析以确定选择最佳方式结束分娩[2]。
2.2 头位难产的识别:产程中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应首先考虑头位难产的可能:1. 胎膜过早破裂,应密切观察是否为头位难产。2.宫缩乏力。
3. 产程延长,轻者胎头位置异常,如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胎头在到达中骨盆平面才受到阻力,表现为活跃期延长、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及第二产程延长;重者在骨盆入口即被阻而不能衔接,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或活跃早期宫口扩张延缓或停滞,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
在头位难产形成的过程中,临床最初表现是产程延长。101 例试产病例中,潜伏期延长14例,活跃期延长74 例。产程延长的原因是由于轻度的胎头位置异常,胎头不能正常地压迫宫颈反射性地引起强有力的宫缩,或者由于产妇过度的精神紧张,临产后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宫缩不协调导致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由于潜伏期延长,产妇出现衰竭,又可发生继发性宫缩乏力,使宫颈不能如期扩张,胎头下降与内旋转困难而导致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或停滞[3]。两者均为头位难产的早期临床表现。产程中胎头下降晚于宫颈扩张。当宫颈扩张进人最速期,胎头才开始下降。由于产力异常,增加了胎头下降和内旋转的困难,出现胎头下降延缓和停滞,以及胎头位置处于持续异常状态而发生难产。胎头下降迟缓或停滞出现在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中,是头位难产较晚期的临床表现[4]。
2.3 头位难产的成因及解决方法:头位难产原因主要有产道异常、产力异常及胎头位置异常。头位难产常易发生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可引发继发性宫缩乏力,造成难产。因此,头位难产时,应严密观察产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进行试产,掌握恰当处理时机,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头位难产处理措施:纠正胎头位置应是预防头位难产最主要的措施,可在孕期或分娩早期利用体势或手法将胎头位置转正,也可在临产后宫口开为7—8 cm 以后,经阴道徒手转胎头,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对原发性宫缩乏力、潜伏期有延长趋势者,可给予杜冷丁50—100 mg肌肉注射,产妇得到休息后,产力可以自然加强,产程得以顺利进展。对活跃期宫缩乏力,宫颈扩张每小时< 1cm ,即作人工破膜,同时给予安定10mg 静注,如试产失败考虑行剖宫产;正确处理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试产时让产妇向胎腹方向侧卧,若官缩较弱时及时静滴注射用缩宫素,若产力不能使胎头转位,应掌握时机徒手旋转胎头到枕前位,是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方法。通常严重胎头位置异常,多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2.4 头位难产的预防:妊娠期间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头位难产因素;临产时,要加强营养,维持良好的产力,保持愉悦心情,消除紧张和恐惧,医护人员要仔细观察产程,尽早发现难产信号,及时处理,促进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围生期母儿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柳红.头位难产190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82—1793.[2]漆洪波.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