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曾国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笨与曾国藩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

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

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凤。

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个极为“精明”的人。

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

太平军起,举国
束手无策。

只有他独僻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

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平定太平军战略,即“争夺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庆,进而攻陷天京”。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

自古功臣,像他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

剿灭太平军之后,他的功名事业如日中天,此时他却极度冷静,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的先机,毅然上疏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权力之本——湘军。

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蹉跌,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仅举此数端就可看出,曾氏的“精明”已臻最高层次,实非常人可比。

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

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

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

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

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

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

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青年人必须墩好苗)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

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又高中进士。

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

他总结自身经验,多次说这得益于自己基础打得好,所以“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

曾国藩一生善打愚战、笨战,不善打巧战。

他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

他说:“打仗要打个稳字。

”他一生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他花极大心血去研究敌我双方情况、战斗的部署、后勤供应、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指导每个环节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决心。

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

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

别人以巧似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诚以拙相待。

曾国藩说到做到。

左宗棠在“瑜亮情绪”的促使下,一生不服曾国藩,始则挖苦打击,终则以怨报德,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

李鸿章作为他的弟子,也时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

曾国藩却因为爱李之才,始终不改对李鸿章的关心、爱护、包容、提携。

李鸿章因此终生感激涕零,到晚年更开口不离“我老师”三个字。

这个事因为这种质朴的为人处世方式,曾国藩一生朋友极多,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指挥如意,得道多助,成就了“洪杨一役”的最终胜利。

当然,曾国藩最有意义的“笨拙”,还是他的思维方式,正是“扎实彻底”的思维方式,使曾国藩避免了几千年来“中国式思维”的局限和弱点。

中国式思维尚直觉,重体悟,善类比,却轻逻辑。

那些才子、文人的思绪常如天马行空,不循规矩,任意跳跃,因此很容易跳过真理与谬误之间那小小的一步距离。

而西方思维的最大特别是重视实证、重视逻辑、重视差别。

西方人从量化分析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入手,沿着“现象—差别—差别的扩大—精确量化—创新”的思维路径前进,因此能发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维,建立起严密的学术体系。

曾国藩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式思维不谋而合。

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因为其“笨拙踏实”,在中国人中达到了少有的严密程度。

曾国藩式思维的秘诀。

每遇到一件事,他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

反复琢磨,细细分析。

而“正”“反”这两个方面,他也要进行细分,把“正”面再分两面,分析它的正反。

同理,“负”面也自有其正反。

他把
这件事中包含的每一个因素都研究到位,不使有一点含混不清之处。

这样分析下去,对这件事物就会观察得分外透彻。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

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

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

在对事物进行了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

每次处理完了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

曾国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这样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的。

确实,“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钱钟书与笨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这句话是钱钟书先生的名言。

1929年,钱钟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无锡辅仁中学,之后考入清华大学,年仅19岁,其考试成绩中、英文俱佳,据说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数学却只有15分(有人说得了零分),按说这种情况是不能录取的。

但主考老师汇报了当时
清华的校长罗家伦,罗校长因为爱才,破格录取了他。

钱钟书果然不负罗校长的器重。

钱钟书的才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他记忆力惊人,据说他有“照相机”般的记忆;另一方面是他超出常人的勤奋。

他提出“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他下决心“横扫清华图书馆”,他泡图书馆之勤之久几乎无人可及。

所以入学时间不长,钱钟书的超人禀赋和学养便显露无遗,很快便成了清华园中鼎鼎有名的一位才子,他的恩师、著名学者、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评价说:“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

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从此,钱钟书“清华之龙”的声名便不径而走;二是在清华大学文学院的范围内,钱钟书被推为当时的“三才子”之首,另外两位分别是后来有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和历史学家吴晗;再有就是在外文系范围内,钱钟书又是外文系“龙、虎、狗”“三杰”之首,“清华之龙”是钱钟书,“清华之虎”是万家宝(即后来的戏剧家曹禺),“清华之狗”是后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的颜毓蘅,有段时间在南开大学的同学之间还流传着“狗尚如此,何况龙虎”的雅谑。

有人曾对钱钟书的《管锥编》发出惊叹:“其内容
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像之奇特,实属人类罕见。

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记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
许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对钱钟书作了极高评价,称之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著名教育家林格老师曾经跟我分享过他高考时的一种做法,那时候他学文科,他说他曾经把历史课本抄过七遍!他说,抄过七遍后,他发现很多历史上的细节题目他都可以轻松答出来,而且可以做到对历史的知识很系统地把握和运用。

生活中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却没能有大的成就,原因就是没有在一点上下笨功夫。

能够看透这点,并且能够狠下心做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如果不将精力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并做足功夫,结果只能导致能量无效耗散,最后一事无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爱因斯坦有一个朋友名叫贝索,被爱因斯坦称为“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第二个的知音”。

他在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曾经给予爱因斯坦不少启示,乃至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

他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

对此,爱因斯坦曾直言相劝:“我坚信,如果你具有专注的热情,你一定能够在科学领域中孕育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找准方向;二是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据说曾获日本保险行业第一名的保险推销员原一平,在他的退休告别大会的时候,很多保险界的精英参加,当人们询问他推销保险的秘决时,他微笑表示不必多说。

这时,从会场一边出现了四名彪形大汉,他们扛着一座铁马,铁马下垂着一只大铁球。

等铁马被抬到讲台上时,现场人士都糊涂了:他要干什么?
原一平走上台,拿出一个小榔头,朝铁球敲了一下,铁球没有动,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球还是没有动,于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持续不停,但是铁球还是一动也没有动……
半小时过去了,台下的人士渐渐地开始骚动了,一开始大家在窃窃私语,慢慢地有人觉得无聊了,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原一平还是自顾自地敲着铁球。

一个小时过去了,人越走得越多,最后,留下来的只剩零星几个人了。

“动了!”有人喊出了!
“动了!”在场的人都看到了!
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

又经过40分钟后,大铁球摇晃的幅度越来越大,这时候想让它停下来都困难了。

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但很多人在积累的过程中,忍受不住这种没有成功的煎熬,放弃了。

最后剩下来的就是那些真正成功的。

在这个过程中,最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有什么小聪明的“智叟”,而是一个下行决心施行笨功夫的“愚公”!
身边有些人,在外闯荡多年,先后做过好多职业,却始终不成功,偶有小成,不专心去经营,又分心去做别的,结果是都做不好。

其实他做的众多职业中,只要全身心的去做好其中一种,现在也功德圆满衣食无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