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89616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c776c0763231126edb11d4.png)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由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歌谷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34679cfb2af90242a995e545.png)
年2月1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欧阳歌谷(2021.02.0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年2月1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年2月1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年2月1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年2月1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法创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法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6fe9f491852458fb760b5619.png)
编2021.03.09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编2021.03.09【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编2021.03.09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编2021.03.09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编2021.03.09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编2021.03.09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编2021.03.09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最新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86202
![最新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86202](https://img.taocdn.com/s3/m/10ccd547fad6195f312ba693.png)
1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234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动物2【精华识记】18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19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2021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2223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24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25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2627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28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29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30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31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3233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34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3536近环带的为前端。
37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38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39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40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41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42物。
43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44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45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4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4647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48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4950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51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52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53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学创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学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43f4bde843323968011c92de.png)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欧阳学创编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欧阳学创编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欧阳学创编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欧阳学创编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欧阳学创编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2018年最新(人)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2018年最新(人)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daeaefad51f01dc281f1f6.png)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201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201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5688345f0e7cd18425366e.png)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1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d79f8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b.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思维导图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需要营养2.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生物的分类1. 病毒2. 原核生物3. 真核生物三、生物圈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范围3. 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四、生物与环境1. 环境的概念2. 环境的因素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五、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六、生物的进化1. 进化的概念2. 进化的证据3. 进化的过程4. 人类在进化中的地位七、生物技术1. 生物技术的概念2. 生物技术的应用3.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八、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2. 实验法3. 调查法4. 分类法九、生物学与人类生活1. 生物学与农业2. 生物学与医药3.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4. 生物学与人类健康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思维导图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需要营养:生物体通过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2.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体通过排泄作用将废物排出体外。
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体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体通过生长和繁殖来延续物种。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通过遗传和变异来适应环境。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生物的分类1.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
2.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一类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3.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三、生物圈1.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和。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a62485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f.png)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特征: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观赏、加固海岸代表动物:水螅、海蜇、海葵、珊瑚虫特征: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与人类的关系:寄生人体、引起疾病代表动物:涡虫、华支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与人类的关系:寄生人体、引起疾病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与人类的关系:饵料、医药、农业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螺旋虫特征: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有利:食用、装饰、入药与人类的关系有害:钉螺是血吸虫中间寄主代表动物:蜗牛、扇贝、缢蛏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利:食用、入药、传粉、实验材料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传播疾病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有利:食用、文化与人类的关系保护:《渔业法》代表动物: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与人类的关系:害虫天敌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蝶螈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与人类的关系:食用、入药、捕食害虫代表动物:蜥蜴、扬子鳄、龟、鳖、蛇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观赏、捕食害虫代表动物:金雕、丹顶鹤、家鸽、野鸭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有利:食用、人类助手与人类的关系有害:鼠类猖獗、传播疾病代表动物:人、蝙蝠、鲸、猴、马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柱动物节肢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两栖动物鸟鱼蚯蚓:蠕动鱼类:游泳鸟类:飞行哺乳动物:行走、奔跑、跳跃蝗虫:跳跃骨关节头关节囊骨骼关节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肌肉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运动的产生曲肘与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相反需要能量:依赖于消化、呼吸、循环系统配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按行为表现分类按获得途径动物的行为概念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概念举例: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概念探究实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特征社会行为信息交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形成等级方式:动作、声音、气味、激素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利用:防治虫害→昆虫分泌的性外激素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动物的运动运动系统运动方式肌腱肌腹维持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现象原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若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措施:不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不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过程:有机物→草食、肉食动物→水、CO2、含氮无机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蜜蜂采蜜传粉蜂鸟吸食花蜜苍耳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传播种子仓鼠储藏松子有些动物数量过多也对植物造成危害蝗灾蚜虫害概念■特点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培养方法接种世温培养探究实脸: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适直的温度、水分、有机物生活条件有些需要无氧条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井发现细菌细菌并非自然发生巴斯德发现乳酸菌、酵母菌微生物学之父提出巴氏消毒法球菌形态杆菌螺旋菌细菌形态和结构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结构分裂生殖生殖形成芽孢(不良环境)大型真菌:蘑菇小型真菌:青霉单细胞真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主要特征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生殖;产生陶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楂物共生营养方式;腐生作用;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朦、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生产者吸收利用营养方式;寄生髓球菌(细菌):扁桃体炎举例一些真菌:手瘤、足癖一些真菌:稻德病、小麦叶锈病、棉花枯葵病概念举例:地衣、大豆与根瘤茜食品制作食晶保存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疾病防治环端保护;甲烷菌演示实验:发酵现象酵母菌:酿酒、慢头原理乳酸菌:酸奶、泡菜无氧条件制作:制作米酒高温灭菌原理:把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鞍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方法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冷藏、冷冻、防鹿剂抗生素:青霉一青霉素生产药物;转基因细菌和真菌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真菌菌落发现种类-w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比细菌 还小的病原体,命名为“病毒"。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术创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术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331913fb6bd97f192279e9f4.png)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导图【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欧阳术创编 2021.02.02欧阳美创编 2021.02.02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欧阳术创编 2021.02.02欧阳美创编 2021.02.02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欧阳美创编 2021.02.02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欧阳术创编 2021.02.02欧阳美创编 2021.02.02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道创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之欧阳道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ce6fc7f10066f5335b812190.png)
2021.03.06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2021.03.06【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欧阳道创编2021.03.062021.03.06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欧阳道创编2021.03.062021.03.06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欧阳道创编2021.03.062021.03.06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欧阳道创编2021.03.062021.03.06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欧阳道创编2021.03.062021.03.06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思维导图(1)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思维导图(1)](https://img.taocdn.com/s3/m/2adc64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d.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思维导图(1)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提供支持和保护2.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3. 细胞的分化分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组织: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的群体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1.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细胞:基本单位组织: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的群体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共同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整体2.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骨骼、肌肉、关节等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肠等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等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神经系统:大脑、脊髓、神经等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激素等生殖系统:生殖器官、生殖细胞等三、生物圈和生态系统1. 生物圈:地球表面生物体生活的区域,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层2. 生态系统: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土壤等3.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物质循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传递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遗传物质:决定生物遗传特征的物质,如DNA、RNA2. 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3. 变异:生物个体间遗传特征的差异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五、生物的进化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2.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隔离等3. 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适应性等六、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保护、生态恢复等3. 生物多样性的挑战: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等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思维导图(2)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 物质循环碳循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氮循环:通过氮的固定、氨化、硝化、反硝化等过程实现水循环: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过程实现2. 能量流动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消费者:通过摄取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获得能量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八、生物的分类和命名1. 生物的分类界:最大的分类单位,如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等门:次大的分类单位,如脊索动物门、被子植物门等纲:较小的分类单位,如哺乳纲、鸟纲等目:更小的分类单位,如猫形目、鼠形目等科:更小的分类单位,如猫科、犬科等属:更小的分类单位,如猫属、犬属等种:最小的分类单位,如家猫、家犬等2. 生物的命名双名法:由林奈提出,用拉丁文命名生物,包括属名和种加词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规定动物命名的规则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命名的规则九、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 适应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适应的进化: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实现2.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基因多样性: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如分裂、孢子等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如受精、卵生、胎生等2. 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受精卵到成体的过程后胚胎发育:成体形成后的生长和发育十一、生物的生态关系1. 竞争关系:生物之间争夺有限资源的关系2. 捕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3. 寄生关系:寄生者与宿主之间的关系4. 共生关系:生物之间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5.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十二、生物的生存环境1. 水域生态系统:如海洋、河流、湖泊等2. 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沙漠等3. 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4. 土壤对生物的影响:如土壤类型、肥力、水分等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思维导图(3)十三、生物的生态位和生态策略1.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有的时间和空间位置,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a9607fbb68a98271feface.png)
学习资料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精华识记】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学习资料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学习资料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等。
6.可以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7.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就是通过湿润的体表完成呼吸的。
因此,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8. 医学上可以利用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河蚌、扇贝、缢蛏、蜗牛、乌贼、鲍鱼等。
10.贝壳、珍珠质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
1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数的80%以上。
1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1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感觉器官是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呼吸器官是气门;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位于胸部。
15.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1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代表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蝉、蜘蛛、蝎子、蜈蚣、虾、蟹、蚊子、蜜蜂等。
17. 无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物是指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18.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19.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20.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鱼的体型呈流线型,能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作用。
2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颜色为鲜红色,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能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水从口进去,由鳃盖后缘出来,出来的水含氧量减少,含二氧化碳量增多。
22.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2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代表动物有蜥蜴、壁虎、龟、蛇、扬子鳄等。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25.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1)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正羽排列呈扇形,有利平稳飞翔和滑行。
(3)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
(4)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5)视觉发达,有的能在疾飞中捕食。
(6)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没有牙齿,可减轻体重。
(7)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可减轻体重。
(8)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的需要。
(9)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学习资料26.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27.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包括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如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28.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门齿的作用是切断食物,臼齿的作用是磨碎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裂食物。
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9.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大部分生活在陆地,少数生活在水中(如鲸、海豚),用肺呼吸。
3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导图核心速记概念解释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社会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1.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2.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五部分组成。
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从而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
3. 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肌腱可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4.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5.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屈肘时,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学习资料6.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孔雀开屏、蜻蜓点水、飞蛾扑火等。
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如: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摘取香蕉、蚯蚓走迷宫、牛耕田、马拉车等。
9.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0.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11.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白蚁、猴、狒狒、象、鹿等。
12.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13.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性外激素。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或者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导图【精华识记】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核心速记名称个体特点结构生殖举例细菌单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特别结构:鞭毛、荚膜)分裂生殖乳酸菌:泡菜、酸奶;醋酸菌:醋;甲烷菌:甲烷;真菌有单细胞有多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孢子生殖(酵母菌:出芽生殖)酵母菌:酿酒、面包;青霉:青霉素;食用真菌:蘑菇等药用真菌:灵芝等学习资料知识导图【精华识记】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或真菌的四个步骤: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冷却③接种④培养。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①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有机物(营养物质)等。
另外,有些细菌或真菌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4.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发现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细菌)和酵母菌(单细胞真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5.细菌个体微小,单细胞,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
6.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有些细菌细胞学习资料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能形成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叫芽孢。
7.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芽孢是休眠体而不是生殖细胞。
8.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其营养方式为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
9.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霉菌和蘑菇,真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用孢子繁殖后代。
10.青霉是霉菌的一种,孢子着生在直立菌丝的顶端,颜色是青绿色,呈扫帚状。
1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