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仪文化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第一章礼仪与文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礼仪的起源、发展,即礼仪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白礼仪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部
分,礼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所在。
教学重点: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难点: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礼仪是一种文化
一、文化
1、从一定角度来说,世界文化可以分成两大单元。
——独立或基本独立向前发展的文化,是原生道路的文化;
——受外部压力或打击,发生断裂之后在发展起来的文化,是再生道路的文化。
2、任何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和这个民族的文化戚戚相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没有了文化,这个民族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认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认同这个民族的前提。
二、礼仪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礼仪的根,礼仪的源,是礼仪生存与发展的沃土,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文化会生发出什么样的礼仪。所以,离开文化,礼仪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文化谈礼仪,就是舍本逐木了。因此,结合文化去把握礼仪,我们就会回答好多“为什么”了。
第二节礼仪的起源与五个发展阶段
一、礼、仪的起源
1、礼
《说文·示部》云:“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 *, *亦声。”这是训诂学的解释。这一解释突出了两点:
——礼是行动的准则,礼、履二字音近,履是践履,也就是行动,说明历来把礼当作人们的行为规范;
——与祭祀鬼神有关。
古人对“礼”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五个方面:
A、礼是治国的大纲和根本;《国语》“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
B、礼就是理;《礼记》“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
无节不作。” 礼乐不兴、礼崩乐坏
C、礼是对人的尊敬和礼貌;元曲《竹叶舟》“这秀才不礼我”。“不礼”即“非
礼”
D、礼指礼物;礼尚往来、无礼不相见。
E、礼是为表示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典、仪式;古代五礼—吉礼、凶礼、军
礼、宾礼、嘉礼。
2、仪
古人对“仪”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也分为五个方面:
A、仪指法度、准则;《管子》“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
B、仪指礼节、规矩;《晋书》“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C、仪指容貌、举止;《诗经》“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D、仪指礼物;如贺仪、奠仪,即指在不同的仪式上赠送的礼物。
E、仪指仪式、仪典、仪礼;原名《礼》—《礼经》——《仪礼》,记载仪式规范
的“三礼”之一。
二、礼仪的发展
(一)滥觞期(21BC夏王朝建立以前的原始社会)
唐代杜佑《通典》“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走婚制
注:伏羲,三皇之一,人首蛇身;尧、舜,五帝之一
(二)定型期(夏商周~~两汉)
《伦语》注:“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
周礼是我国奴隶社会中最庞大、最严整、最文明的制度和礼仪,并且对以后的
整个封建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礼》《仪礼》《礼记》是专门记载周礼的礼书,世称“三礼”。
(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两宋)
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家对礼治思想的阐述,进一步强化了礼治秩序。
朱熹:“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按照他的说法,礼仪只是一种
外在的形式,而其实质就是“理”——纲常伦理。“存天理,灭人欲”
唐宋以来,礼仪开始与朝廷典章制度分离,走向民间,逐渐与今人对礼仪的理解接近起来。
(四)衰败期(元、明、清)
传统礼仪越来越暴露出它专制、残暴、繁缛、僵化的致命伤,开始走向它的反面。
元:“九儒十丐”、民族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汉人)、
职业分十等(儒在娼妓、工匠之后)
明:“骨肉贫相远,陌路富相亲” “冷暖观门第,礼貌看衣服”
“礼义相让之风邈矣”。大兴文字狱;庶民逾礼越制
清:满汉文化冲突。一律按满族礼俗“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大力推行文字狱;始行“三跪九叩首”。
(名词解释)康熙年间“中国礼仪之争。”
明末,西方天主教耶稣会来中国境内传教,他们采取“补儒易佛”的方针,以顺应中国的风俗礼仪。
但好景不长,天主教内部引起争议: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礼仪中的敬天、祀孔、祭祖等活动违背教规,另一部分人认为允许中国教徒参加上述活动是尊重中国风俗礼仪,利于传教。
双方各执一端,争辩逐步升级,最后罗马教皇发布禁令,禁止这类礼仪活动,而康熙也下令禁止西洋人在中国传教。
这就是由于中西文化的碰撞而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中国礼仪之争”。
(五)新生期(辛亥革命~~)
移风易俗
第二章古代五礼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代的主要礼仪——五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学重点:凶礼、吉礼、宾礼、军礼、嘉礼中的婚礼
教学难点:凶礼、吉礼、宾礼、军礼、嘉礼中的婚礼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以吉礼敬鬼神
一、什么是吉礼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向神鬼祈求,希望神鬼保佑人们吉祥安康、万事如意,事神以致福也,所以称为吉礼。
二、中国古代的吉礼大致分为两大类
1、由皇帝主持的祭祀,一般称为国家祀(sì)典;(主要有封禅shàn、郊
祀、祭社等样式)
封禅:是皇帝祭天地的大典。古人以泰山为最高,祭礼就必须在泰山举行,在泰山筑坛祭天,称为“封”,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建台祭地,称为“禅”。
有古语曰“封泰山而禅梁父(甫)”
1、封禅的根本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
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