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经济运行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经济运行工作的内容因工作的对象、任务、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2000年,国家经贸委机构改革到位后,曾将运行工作概括为“一条主线,三个方面”,即围绕结构调整主线,重点做好动态分析、行业管理、综合协调三个方面的工作。动态分析是依据,行业管理是基础,综合协调是保证。三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调整,经济运行工作的重点将更加偏重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向与趋势,及时进行行业发展导向,积极推动结构调整,适时进行综合协调。

相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控来说,经济运行工作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状态的调节;相对于需求总量的调控来说,经济运行工作更偏重于对供给的协调;相对于增量的结构调整来说,经济运行工作更加偏重于以存量为主的结构调整。各地区的经济运行工作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侧重,但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总体指导思想方面是一致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运行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作对象不再是个别企业而是全社会,工作方法更多地依靠各种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工作手段则主要集中在“信息、协调、服务”方面。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是对经济运行动态指标进行的连续性观测及其规律性的揭示,是经济运行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经济运行工作的基础。要紧紧抓住关系经济运行的全局性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做到“上报数据要准确,反映问题要及时,形成观点要鲜明”。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把数据的准确及时作为主要目标,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除对数据的严格要求外,更加着重于对动态、活情况的把握,并把对经济运行工作进行指导作为主要目标。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重要性在入世后得到充分体现,计划经济时形成的以审批为特征的直接管理经济的方式正在逐步被以信息导向等多种公共服务方式为主的间接管理模式所取代。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结果不仅被政府机关所重视,而且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运行工作的目标、范围、对象、重点的变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也要随时反映这种变化。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内涵

把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内涵,确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对象是做好监测工作的首要环节。工业作为目前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其所占份额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不容忽视。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内容除要能描述工业自身的运动之外,还要包括对于其上下关联、影响并制约发展的其他因素。从经济运行的实物形态

看,工业与国民经济的投入、中间物质消耗、居民消费、进出口、重点物资储备等高度关联。从经济运行的货币形态看,工业生产经营成果与财政收入、金融信贷、外汇收支、股票证券的作用不可分割。因此,搞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必须着眼工业、纵观全面。从这个思路出发,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逐步形成了以5种月报为主的监测分析平台,有关领导、综合部门、行业处、各地经贸委据此分析当前经济运行动态、特点、趋势。

这五个月报分别是《工交经济运行动态》、《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月报》、《经济效益监测月报》、《全国各地区经济运行分析月报》、《工交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月报》。

1.《工交运行动态月报》——对经济运行动态的重点监测。事实上,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原国家经委就开始编制类似的日(月)报了,最后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工交运行动态月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主要从工业生产(产品、产量)、工业企业效益情况、进出口情况、价格四个方面来描述经济运行的动态。

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月报》——对经济运行工作质量效益的重点监测。月报以纵向监测为主,涉及到各个行业,包含一个报表的分析和12个报表。这些报表都是反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分为全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各行业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分所有制和类型的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分地区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通过这些分析,能使领导对工业企业的效益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3.《全国及分地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月报》——对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的重点监测。它由1个分析和7张报表构成。其中全国性的3张,内容包括全国工业、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及全国分行业月度的情况;分地区的有4张,包括工业增加值、轻重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4.《宏观经济运行月报》——对国民经济总量的监测。它由1篇分析和12张表构成,除工业生产相关信息外,还包括能源、交通等主要生产要素的情况,像原油、煤炭、交通运输、发电等指标,以全面描述工业经济运行的状态。再有工业效益情况、市场物价、投资、外贸等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影响工业经济运行效益的外部情况变化,如居民消费收入的增长、物价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财政、金融等情况。

5.《工交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月报》——对工交行业运行动态的监测。由1篇分析报告和10张表构成。包括国家经贸委重点监测的14个工业行业的分月产值、利润、出口交货值、销售收入、盈利、亏损、两项资金占用、重点产品和交通运输数据、重要工业品价格变动情况、40个工业大类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等。

通过上述五个月报,基本可以勾画出工业经济运行的概貌。但数据是静止的,运行情况是活的,要准确反映经济运行动态的本质,还要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水平。

二、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水平

1.统计数据是监测工作的基础。

统计数据具有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是进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最可靠的数据源。经贸系统的监测工作要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

2.企业和市场的动态情况是监测工作的点。

突出监测分析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要靠对企业和市场动态情况的及时把握。这个动态的把握要建立在对重点企业情况的掌握上。在这方面,国家经贸委对全国520户国有重点企业(包括工业企业、流通企业、交通电信类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也包括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进行了全面动态监控。地方上如广东省对50户工业龙头企业也有重点跟踪。把握这些重点企业的情况,既是运行监测的特色,更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支点。

3.分析归纳是监测工作的重点。

监测的目的在于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要提高监测分析工作的水平,就要将工作更多地放在分析上面。主要把握四个方面,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