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SPECT/CT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c1 T 6仪的问世 , s E TMP 与 c c 使 P C — I T A信息融合 互补 , 为科学 诊 断冠 心 病 提 供 准 确 的综 合 影 像 资 料 。本 文 简 要 介 绍 了
SE T c P c / T在冠心病 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
l SE T C P C / T设 备
脉 ) 作为冠心病诊断依 据的可 能 , 开创 了心血 管影像诊 断 的
新纪的 应 用 及 局 限 性 PC — I TA
3 1 诊 断冠心病 , . 确定 功能相 关病 变冠脉
冠 脉 内粥样斑块
2 1 S E TMP 和 c C . P c — I T A在冠心病诊断 中的应用 美 国每年
完成 M I P 的例 数 远 远 超 过运 动心 电 图 、 声 心 动 图 及 冠 脉 造 影 超
能相 关 冠 脉 病 变 ” ( u co ay R l atC r ayA t yL — F nt n1 ee n o0 r r r e i l v n e
s n , R A , 引起 相 应 供 血 区域 心 肌 缺 血 或 梗 死 的 病 变 冠 i s F C L指 o
3 SE Tc P C / T诊 断冠 心病 的价 值 及 应 用
当今 , 心血管疾 病的诊疗越来越依赖于解 剖和功 能显像 的 融合 图像 。美 国核 医学 学会 20 0 6年 年会 从数 千张 图 片中 评选出两张年度图像 , 均为 s E Tc P c —T所获 , 融合 图像精确显示 了相应冠状动脉及微小的血流灌注 缺损” 。充 分反 映了影像 界对 s E T c 的浓 厚 兴 趣 及 关 注 程 度 。 同 机 同 时 完 成 Pc/T s E T显像和 c c PC T A显像可 以 同时显示 病 变 的解剖 结构 和功 能异常 , 亦可 以防止 因 患者 位移 导致 图像 时 间 和空 间配 准误 差, 使两种 图像精 确融合 。就冠心 病诊 断而 言 , 同机 图像 融合 显像具有更大价值 , 通过 同机解剖 和功 能显像真 正揭示冠心病 的 内涵一心肌缺血 , 以往根据冠脉狭 窄程度 的解 剖信息作为 将 诊断冠心病的模式 , 转变 为将是否存在 “ R A ” F c L 的功能信息作
放射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2 . 4 DS A普通冠状动脉造影
1 3 4例 患 者 中 , 冠 状 动 脉 显 示 正 常 1 1 例 ( 8 . 2 %) , ≥5 0 % 冠 状 动 脉狭 窄 或 闭塞 9 7例 ( 7 2 . 4 %) ;其 中右 冠 状 动脉 优势 型 8 9例 ( 6 6 . 4 %) , 左冠状 动脉优 势型 8例 ( 6 . 0 % o 冠 心病 1 2 3例 中 ,受 累 血 管 1 5 4支 1 8 1 处 ,显 示 率 约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0 弓l 言
冠状动脉 粥样硬 化性心 脏病 (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 C H D,简 称 冠 心病 )已经成 为 严 重危 害 人类 生 命 健 康 的最 常见疾病 之 一 。早期 、准确 地诊 断冠心病 ,优化 冠心病 治疗 措 施 ,在 冠 心病 的 二级 预 防 中 占有 重 要地 位 ,笔 者对 2 0 1 0 年 5月 至 2 0 1 2年 5月 在我 院 疑诊 冠心 病患 者 1 3 4例 行放 射 技术 检 查 ,并 将影 像 学 检 查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现报 告
1 . 2 . 1 仪 器
2 . 3 6 4层螺旋 C T机冠状动脉造影
三维 重建 图像对左 冠状 动脉主 干 、前 降支 、回旋支和右 冠 状 动脉 主干 及 近 中段 的显示 较 满意 ,达 到 1 0 0 %。2级 以 下分 支本 组 1 3 4例 中有 1 1 1例可显示 ,显示 率约 为 8 2 . 8 %。
9 5 %。
3 讨 论
胸 部 DR平 片不 能用 于确定冠 心病 的有无 ,但 可为冠 心 病 的诊 断提供辅 助线 索 。胸部 DR平 片可 以显 示冠 心病患 者 的左 心室 增大 以及肺循 环 的改 变等 。 放射 性核 素心肌 灌注显反 映 了注射显像剂 即刻 的心肌血 流 灌 注状 况 。本 组 资料 表 明放 射 性核 素 心肌 灌 注 断层 显像 结 果 与冠 状 动 脉造 影 的发 现 有较 好 的一 致 性 ,这 与 国 内外 报道 相符 …。 李 明山等 [ 2 1 报道 ,多 层 螺旋 C T检 查 可清 楚 地诊 断 干 、 叶 、段 级别 的 P E,较 好地 显示 亚 段及 其 以下 的级别 ,直径 在2 mm以上 的肺 动 脉 的栓塞 显示 ,本 组资 料与 之相 符 。虽 然6 4层 螺 旋 C T成像 扫 描 时 间大 大减 少 ,心率 仍 然是 影 响 图像 质量 的一个 重 要 因素 。6 4层 C T冠 状动 脉研究 表 明,
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冠脉CTA的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n=54)为本次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27)及实验组(n=27),其中参考组采取冠脉造影诊断,实验组采取冠脉CTA诊断。
对比两组诊断效果。
结果:两组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对比差异不明显,无法符合统计学含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冠脉CTA诊断获得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同的诊断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冠脉CTA;冠心病;冠脉造影;价值冠心病患者常呈现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特征,使其血管腔发生堵塞或变窄,进而影响其冠状动脉的功能,诱发其心肌缺血或坏死[1]。
在临床诊断上,通常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但这一诊断方式易给病人带来很大创伤,因而带来一定危险,且这种诊断方法的成本昂贵,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
近年来冠脉CTA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
为此,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n=54)为本次研究对象。
探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冠脉CTA的价值。
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n=54)为本次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27)及实验组(n=27),其中参考组采取冠脉造影诊断,实验组采取冠脉CTA诊断。
其中参考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5例、12例,年龄54-83岁,均值范围(68.76±2.34)岁。
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7例、10例,年龄53-81岁,均值范围(68.35±2.54)岁。
两组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无法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考组采取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心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数百万人口。
人们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都非常关注,而现代医学中的影像学技术则为心脏病的准确和及时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影像,包括心脏的大小、形状、室壁的运动情况以及心脏瓣膜的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心脏病的存在与否,还能提供有关心脏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信息。
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心电图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心脏病诊断工具,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情况。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大量的X射线图像来生成三维心脏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CT可以提供清晰的心脏解剖结构图像,并能够检测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等疾病。
与传统X射线检查相比,CT扫描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心脏病的存在和程度,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四、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依靠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心脏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结构图像,并且不需要使用任何放射性物质。
它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评估,能够检测心肌梗死、心肌肥厚以及心功能异常等心脏病情况。
此外,MRI还可以通过对心脏进行运动成像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五、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简称MPI)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物质,然后采集心脏图像来评估心肌灌注和心脏功能的影像学技术。
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在诊断冠心病中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比较两组阳性诊断率。
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5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提高患者疾病阳性诊断率,为该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多层螺旋CT;诊断;心电图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引起心肌缺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
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诊断,但往往易出现误诊现象。
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的出现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起到重要作用[2]。
本研究在34例患者中采用多层螺旋CT,并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
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3.58±4.21)岁;合并症:高血脂13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1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4.25±3.41)岁;合并症:高血脂12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患者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采用NEC-3321型12导联心电图为患者检查,纸速:25mm/s,扫描过程中需注意基线平稳;若患者T波出现倒置、双向,则表明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介绍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与传统冠脉造影的比较。
我们发现,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全面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辐射暴露和对心率的要求。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结论指出,CT冠状动脉成像将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
【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应用价值、研究、技术简介、比较、优势、局限性、前景、发展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
由于冠心病的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目前,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手段,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
目前对于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2. 比较CT冠状动脉成像与传统冠脉造影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差异,分析其优缺点。
3. 分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4.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分析,本文旨在为优化冠心病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快捷的诊断手段,从而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和生活质量。
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CT_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探讨
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探讨蒙有明1 龚长春2(1.平凉市崆峒区中医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
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放射科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作对比,分析CTA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能及灵敏度。
结果:CAG结果显示:158例受检患者中100例确诊为冠心病,其中58例为非冠心病;CTA结果显示:158例受检患者中95例确诊为冠心病,63例为非冠心病,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结果为“金标准”,CTA检查的灵敏度95.24%(100/105)、特异度为92.06%(58/63);CTA检查下,患者的冠脉狭窄3~5级90.53%(86/95)与CAG 检查下92.00%(92/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图像伪影占比、图像噪声占比均优于CA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与CAG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较高,但相比之下,CTA的成像质量更好,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快速作出诊断,可更好适应患者的临床随诊需求。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血管造影;诊断效能【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9-0165-04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后所致的心肌缺氧、缺血症状,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此病发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冠脉斑块积聚过多是冠心病的基本发病机制,目前临床认为,除不可控的年龄因素外,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可控的疾病因素[1]。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正在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也为治疗和随访提供重要参考。
一、心血管疾病简述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脏和血管疾病。
这些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心肌缺血、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脏骤停等。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脏病死亡居首位。
二、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
通过超声波探头对心脏进行反射和散射,获得心脏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对心脏病变进行诊断和评估。
比如心脏瓣膜狭窄、二尖瓣脱垂等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和评估。
2. CT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它通过机器内旋转式X光管和检测器,获取血管内部结构图像,并可实现3D图像重建。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和大血管内部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血栓等疾病。
3.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高频电磁场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
它通过对心脏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得心脏的解剖结构、功能和代谢信息。
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心功能和心脏大小等。
三、医学影像技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1. 心脏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指通过进入动脉或静脉,将导管等器械送入患者血管系统,进行一系列治疗操作的方法。
介入治疗可以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提供即时动态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指导治疗操作。
2. 心脏手术对于一些重症心脏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变、先心病、心脏肿瘤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手术风险,同时也可以在手术中提供实时图像引导手术。
四、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未来发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预计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和方法。
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需对目前的诊断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一、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影像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影像学技术,如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扫描(EBCT)、核医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便捷且无创伤性的诊断结果。
此外,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大量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中提高诊断准确度,帮助医生快速找到潜在问题。
二、基因检测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传统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体征和生化指标。
然而,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或者早期体征容易被忽视。
基因检测技术的出现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个体的遗传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个体患上某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生物标志物在诊断中的应用生物标志物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蛋白质、核酸、代谢产物等分子来判断机体健康状态或特定疾病存在与否的一类指标。
近年来,一些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可作为评估冠心病风险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肌钙蛋白(cTn)是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标志物。
通过监测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水平,能够更早地发现心血管疾病存在,并进行及时治疗。
四、智能设备在诊断中的应用随着智能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检测用户的生物指标并记录数据。
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心率、血压、运动量以及失眠情况等因素,提供一个个体化的健康状态评估。
未来,智能设备有可能成为一种低成本、便捷且可靠的心血管疾病筛查工具。
影像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影像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从传统的X射线摄影到现代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这些技术不仅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诊断心血管疾病,还为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并讨论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一、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T和MRI等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特征,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透视和荧光造影等技术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放置支架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液流通。
这些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影像学技术在心房纤颤治疗中的应用心房纤颤是一种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卒中等严重后果。
影像学技术在心房纤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心脏超声成像(Echocardiography)是一种无创的方法,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帮助医生确定心房纤颤的类型和程度。
对于一些不适合药物治疗的患者,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影像技术可指导导管移动和射频能量传递的精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三、影像学技术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动脉瘤是血管壁局部扩张和脆弱的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破裂导致出血。
影像学技术在动脉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CT和MRI等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动脉瘤大小、位置和形态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栓塞术和介入手术是常见的动脉瘤治疗方法,通过在动脉瘤内放置导丝和支架等器械,封闭动脉瘤血流,预防破裂。
在这些手术中,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正确引导手术器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影像学技术在血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血管狭窄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影像学技术在血管狭窄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1-08T16:12:29.0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作者:黄明志[导读] 冠心病全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社区慢性病之一,我国发生率约为1%。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惠州516000)【摘要】目的:评价冠脉CT、超声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怀疑为冠心病患者80例,1周内进行血管造影、CT、血管内超声诊断,以血管造影诊断“金标准”,评价CT、综合超声诊断效用。
结果:冠脉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61例。
冠脉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接近90%,冠脉CT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综合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脉CT诊断斑块节段(2.98±0.75),与冠脉造影(2.84±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冠脉CT诊断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相近,可作为诊断首选技术。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CT;冠脉造影冠心病全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社区慢性病之一,我国发生率约为1%,因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肥胖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烟草的泛滥等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1-2]。
冠心病可并发冠脉综合征,已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及早诊断、治疗非常必要。
影像学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其中血管造影是诊断“金标准”,本次研究评价冠脉CT、超声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怀疑为冠心病患者入组。
纳入标准:①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病程≥2年;②怀疑为冠心病;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无CT、血管造影、超声造影诊断禁忌症,如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拒绝参与研究;③明确诊断其他类型心脏病史。
入选对象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6.7±8.1)岁。
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医学影像学
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医学影像学心血管疾病在当今医学界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它通常包括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等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包括X射线、超声、CT、MRI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通过扫描身体内部的影像,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医生,从而帮助他们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医学影像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不同技术的角度来阐述医学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首先,X射线是一种最基本的影像学技术。
X射线可以对心脏和肺部进行扫描。
通过这种技术,医生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瓣膜狭窄等心血管疾病。
此外,X射线可以检查肺部是否存在液体积累等情况。
这为医生确定诊断和提供相应药物治疗方案打下了基础。
其次,超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超声检查中,医生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胸前,然后使用声波来创建图像。
通过这种技术,医生可以确定心脏大小、与流量、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超声技术也可以检查心脏壁是否增厚或变薄,这对于确定心肌损伤的范围至关重要。
如果医生发现超声检查异常,他们会进一步使用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第三,CT技术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
CT技术可以生成三维图像,更清晰地显示血管和血管病变。
通过CT技术,医生可以检查血管内的斑塞、血栓和动脉狭窄的情况。
使用这种技术,医生可以更快、更精确地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从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最后,MRI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视。
MRI技术可以检查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与CT不同,MRI技术不会产生任何放射线,通过使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创建图像。
与其他技术相比,MRI技术更适合患有肾病的患者。
MRI技术特别适用于观察心脏和大动脉以找到致命的异常。
总之,医学影像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学影像诊断与疾病鉴别
医学影像诊断与疾病鉴别引言:医学影像诊断是一种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情况的方法。
这些成像技术包括X射线、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等。
本文将探讨医学影像诊断在疾病鉴别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临床应用。
一、医学影像诊断在疾病鉴别中的作用1. 辅助确诊医学影像诊断可为医生提供大量有关患者内部器官和组织结构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进行疾病鉴别。
影像结果能够辅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情况,提供线索以推测患者是否有某种特定的疾病。
2. 提供可视化信息通过医学影像手段,医生可以获得清晰而详尽的图像,借此进一步理解和观察患者的身体结构和异常变化。
这能够为专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并作出准确的诊断。
二、常见的医学影像鉴别应用1. 肿瘤鉴别医学影像技术在肿瘤鉴别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不同成像技术的结合使用,如CT、MRI等,医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进而判断是否为良性或恶性。
此外,这些成像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在身体其他部位的扩散情况,并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监测。
2. 冠心病诊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
医学影像技术可用于评估冠脉供血情况,并快速检测心肌缺血及其程度。
例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显像等都可以提供有关冠脉动脉状态和心肌供血情况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并制定适宜治疗策略。
3. 中风类型鉴别中风是一种发生在脑血管的急性疾病,常常需要快速且准确的鉴别其类型。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如MRI和CT扫描可以提供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详细图像,并帮助医生判断中风病因、部位以及严重程度。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能够迅速区分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类型,将有助于救援患者并改善预后。
4. 骨折鉴别医学影像技术对于骨折的鉴别有着非常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尤其是X射线成像,是最常用于骨折诊断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骨折断面和相邻结构变化,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骨折类型,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发生病变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心血管疾病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医学影像技术的种类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分为X线透视、超声波、CT(计算机断层摄影),MRI(磁共振成像)等。
其中X线透视是最常见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心脏、肺、骨骼等部位。
超声波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检测心脏、血管、腹部、乳腺等。
CT和MRI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它们能够帮助医生获得更为准确的图像信息,从而更好地诊断心血管疾病。
二、医学影像技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起来比较困难。
医学影像技术的出现大大地缓解了这种困境。
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心脏、血管、器官等部位的内部结构和变化,在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CT和MRI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CT冠状动脉成像(CTA)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心脏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冠状动脉内腔的三维图像,以评估动脉狭窄程度和位置。
而MRI心脏成像则可以在不注射对比剂的情况下,提供更为清晰的心脏图像,对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超声心动图是心血管疾病检查中最常用的影像技术之一。
通过超声波可以观察心脏收缩、舒张、瓣膜开闭等运动和变化,评估心脏的大小、形状和功能状态。
此外,由于超声心动图无放射线、无创伤性等特点,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的心脏检查。
三、医学影像技术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医学影像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还可以指导心血管病的治疗。
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导管的正确定位对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X线透视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定位导管,完成心脏介入治疗。
在心脏分流手术中,超声技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导管插入静脉后,通过超声波检查确认插管位置,确保导管引出血液流向正确,以避免手术后出现并发症。
SPECT_CT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SPECT/CT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杨继敏1王蓓2综述我国冠心病(CAD)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误诊率和漏诊率仍较高,对冠心病的科学诊断依然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核心脏病学会(ASNC)在2003年冠心病诊疗指南中将心肌核素灌注显像(MPI)作为重要的冠心病无创性诊断方法¨J。
近年来,冠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CoronaryAngi-ography,CTCA)作为无创型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新方法发展较快,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较多。
随着对冠心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单纯了解冠脉解剖结构已不能满足冠心病诊疗需要,临床医生期待观察到冠脉解剖结构异常的同时,获得心肌局部血流和功能信息,这一目标需依赖综合影像技术得以实现。
SPECT/CTt6仪的问世,使SPECT・MPI与CTCA信息融合互补,为科学诊断冠心病提供准确的综合影像资料。
本文简要介绍了SPECT/CT在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1SPECT/CT设备1999年美国GE公司推出首台配备非诊断级CT的SPECT/CT仪,用于SPECT图像的衰减校正和病变定位。
2003年后西门子及飞利浦相继推出配备高性能诊断级多排螺旋CT的SPECT/CT,此类CT的工作能力从简单的衰减校正和定位,提高到进行¥PECT/CT图像融合,在进行SPECT功能影像同时,辅以CT解刮影像诊断,使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配备16层以上的螺旋CT具有冠脉成像能力,可将心肌血流灌注影像与冠状动脉影像有机融合,提供以评价“功能相关冠脉病变”(FunctionallyRelevantCoronaryArteryLe—sions,FRCAL,指引起相应供血区域心肌缺血或梗死的病变冠脉)p3作为冠心病诊断依据的可能,开创了心血管影像诊断的新纪元。
2¥PECT—MPI和CTCA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局限性2.1SPECT-MPI和CT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美国每年完成MPI的例数远远超过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等检查。
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复杂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在现代医学领域,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背景介绍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系统健康的各种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关键。
传统的心血管疾病诊断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常规检查,但其存在主观性强、视觉效果受限等问题。
而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则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二、医学影像处理技术的分类医学影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成像等。
这些技术通过对患者身体的扫描和采集,得到高清晰度的影像数据,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1.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以X射线为基础的影像采集技术,可以获得人体各部位的横断面图像。
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CT可以提供心脏和血管的三维立体图像,利用影像处理技术分析出血管病变的位置、程度以及血流速度等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评估病变。
2.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成像技术,可用于获得人体组织的高对比度影像。
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MRI可以提供心脏和血管的明亮清晰的图像,通过影像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分析心脏功能、心肌灌注、心脏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3.超声成像超声成像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的反射原理来获得影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超声成像可以提供心脏、血管和心脏壁运动等信息。
通过对超声图像的影像处理,可以进一步分析心脏功能、心肌收缩能力等指标,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评估。
三、医学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变检测和定位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检测和定位心脏和血管的病变。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评价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常见且致命的疾病之一,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来说,医学影像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评价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并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I. 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影像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中,心脑血管领域的影像学产品尤其受到关注和重视。
各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如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不仅能够直观地显示人体结构和功能异常,还能为医生提供精确、非侵入性的信息用于诊断和治疗决策。
II.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领域中的应用1. 超声显像技术超声显像技术通过声波回声产生图像,可以实时观察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功能。
这门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无辐射,安全性高。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超声显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结构的异常、观察血流速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等,对于评估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CT技术利用多个X射线束扫描患者体内器官和组织,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
在心脑血管领域中,CT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血管影像以及相关病变特征,并可进行三维重建。
它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以及肺栓塞等常见心脑血管病的诊断工作中。
3. 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方法,通过感应组织中氢原子核产生的信号来获取图像。
相比其他影像方法, MRI提供了更丰富的解剖信息和组织构造。
在心脑血管领域,MRI可以提供心室功能与形态、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灶等信息。
它尤其适用于评估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检测小血管疾病。
III. 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势1. 无创性和安全性医学影像技术如超声、CT和MRI等方法均为非侵入性的,避免了传统诊断方法可能带来的术前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这使得医生可以更加安全地观察患者的内部结构,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X线影像技术X线影像技术作为最早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影像技术之一,仍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X线机器的辐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的阻塞和狭窄情况,帮助医生精确确定病变部位。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X线影像技术能够显示出冠状动脉的异常情况,通过分析照片上的血流情况,医生能够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
此外,X线影像技术还可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将造影剂注入到病人的动脉中,再利用X线摄影机观察其流经冠状动脉的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二、超声影像技术超声影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它可以通过声波的反射来观察和测量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尤其是心脏和血管等器官。
在心脏病例中,超声影像技术能够提供心脏的大小、形态和运动情况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超声影像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瓣膜的形态和功能,以及观察心脏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帮助寻找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等问题。
三、磁共振影像技术磁共振影像技术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高级影像技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精确和详细的信息。
通过磁共振仪器产生的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部不同组织的信号差异,从而得到具有高解析度和对比度的影像。
磁共振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广泛应用,包括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和脑梗死的定位等。
此外,磁共振影像技术还可以对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帮助医生了解血流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对于血管狭窄和堵塞等问题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四、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和计算机图像重建来观察和测量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病例讲解
医学影像学病例讲解引言: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
借助各种影像技术,医生们能够对疾病的病因、病程和治疗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病例,探讨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病例一:心脏CT血管造影45岁男性患者,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
最近他感到胸闷不适,为进一步了解其心脏状况,医生建议进行心脏CT血管造影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出现明显的斑块和狭窄,且有一支动脉存在完全闭塞。
这些信息帮助医生确定了患者的冠心病程度,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病例二:肺部X射线检查一位25岁的女性感到乏力和呼吸困难,去医院进行了肺部X射线检查。
X射线显示,她的左肺下叶有明显的密度增加,提示此处可能有炎症或肿块。
医生进一步要求进行CT扫描,结果显示她患有左侧肺栓塞。
这个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理,肺栓塞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病例三:脑部MRI检查一名60岁女性患者在家中晕倒,被紧急送入急诊科。
医生采取了脑部MRI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脑梗塞,造成了大脑血液循环的中断。
这个发现使医生能够立即开始血栓溶解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并提高她的生存率。
病例四:骨科CT检查一位35岁的男性正在接受康复治疗,因为他在滑雪时摔断了手腕。
医生通过骨科CT检查评估断骨的程度和位置。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桡骨骨折到了关节面,需要进行手术来恢复手腕正常功能。
医生根据CT图像制定手术计划,并成功地对他进行了手术治疗。
讨论:以上几个病例展示了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通过不同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CT、MRI等,医生们能够获取更多关于疾病的信息和病情的全面了解。
这不仅有助于提供精确的诊断,还能够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评估。
除了上述病例之外,医学影像学还可应用于诸如乳腺癌、骨质疏松症、肠道疾病等的诊断和随访。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比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新技术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5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1月 第2卷第1期肺部存在恶性病变,此种表现对早期肺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CT增强扫描可保障病灶检出的机率。
总而言之,将CT增强扫描运用在肺部肿瘤诊断中有利于提高病灶检出率及病情判定的准确性,临床推荐价值高,可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实施对症支持治疗,保障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与全面性。
【参考文献】[1]杨露,张英杰,李光俊,等.主动呼吸控制和四维CT技术在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6,36(9):667-671.[2]王焱,蔡钢,陆维,等.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中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摆位误差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7,27(6):501-504.[3]方俊华,龚娅玲,胡庆华,等.小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24(3):175-177.[4]王德民.低剂量CT检查在肺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2):98.[5]刘磊,郭正丽,陆益民,等.低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老年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23(2):106-108.[6]董馨,齐德格金,罗彧,等.大螺距双源CT双能量扫描鉴别肺部肿瘤准确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7):47-49,50.[7]伍时佐.CT引导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13):108-109. [8]杨露,张英杰,李光俊,等.主动呼吸控制(ABC)和四维CT 技术在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C].//2015放射肿瘤物理学年会论文集.2015:231-231.我国是一个老龄化进程愈来愈快的发展中国家,冠心病得病率也随其加剧,因此,对冠心病的防治与人体健康综合管理是我国现阶段应实行的路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能有效减少冠心病的得病率,虽然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已得到应用,但其检测技术具有价格昂贵、风险系数太大等不足,在临床使用存在诸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19T14:30:52.3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作者:李胜绪田珍朱司会
[导读]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引起心肌缺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
(莱芜市凤城街道青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诊断冠心病中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比较两组阳性诊断率。
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5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提高患者疾病阳性诊断率,为该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多层螺旋CT;诊断;心电图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引起心肌缺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
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诊断,但往往易出现误诊现象。
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的出现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起到重要作用[2]。
本研究在34例患者中采用多层螺旋CT,并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
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3.58±4.21)岁;合并症:高血脂13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1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
(64.25±3.41)岁;合并症:高血脂12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患者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采用NEC-3321型12导联心电图为患者检查,纸速:25mm/s,扫描过程中需注意基线平稳;若患者T波出现倒置、双向,则表明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
观察组予患者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型号:飞利浦 FD20型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告知患者在检查前禁食6h,于检查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口服75mg酒石酸美托洛尔,使患者心率维持在70次/min;在注射造影剂后,上传所显示的原始轴位图像,并将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对相关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由临床医师与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超声医师对患者进行确诊。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阳性诊断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阳性20例,阴性14例;观察组阳性29例,阴性5例;观察组阳性诊断率为85.29%(29/34),明显高于对照组
58.5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16,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起病较急,病情较为隐匿,其主要发病因素与高血压、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有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层螺旋CT能提高疾病的诊断阳性率。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简单、常用的检查方法,但部分冠心病患者未出现临床症状,且出现发作时其心电图基本正常;且在患者检查时,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而降低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故即使患者心电图显示缺血性改变也不能诊断其为冠心病,心电图只能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参考依据[4]。
随着我国影像学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也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扫描时间较短,多层螺旋CT在保持单层螺旋CT 原有层厚、覆盖原有长度的基础上,扫描时间仅为单层螺旋CT的1/4;同时使增强扫描效果有所提高,在原有对比剂的基础上使扫描范围更长,且血药浓度维持较高水平,同时还可以在降低对比剂的剂量下,使血药浓度维持较高水平,进而完成扫描预定区域,并且可降低对比剂用量引起的毒副反应;②X线管球的效能高,单层螺旋CT球管旋转一周只可获得一个图像,而多层螺旋CT可获得4层图像,进而将X线的利用率增加至单层的4倍;而且能够使X线管的热量积累降低,延长球管使用寿命,同时不降低图像质量;③扫描范围长,由于探测器有四个数据采集通道,在使用同样扫描时间、层厚时,是单层覆盖范围的4倍[5]。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通过滤过反投影法将所采集的原始容积数据进行影像重建,在后台处理工作站中,将多种三维影像进行重组,进而使血管解剖图像更加立体。
在观察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时,多层螺旋CT能够反映具体的狭窄情况以及狭窄的部位、范围,能够清楚显示患者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进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多层螺旋CT能提高空间方面的分辨率,加快扫描速度,进而使患者产生心脏运动伪影的几率降低,增强密度分辨,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效率;同时还能够清楚的观察患者心脏的大小、结构,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较全面的信息[6]。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中采用多层螺旋CT能提高疾病的阳性诊断率,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价格低、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冠心病的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金磊,张孟姝,张祥林.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37(3):593-595.
[2]肖太星.多层螺旋CT"双低"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3):52-57,72.
[3]陈诗婷,孙津津,牟宗阳,等.心脏多层螺旋CT对飞行人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7):611-614.
[4]朱大华,印隆林.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9):1724-1726.
[5]张士朋.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测量对心周脂肪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3):1576-1578.
[6]熊青峰(综述),马小静(审校).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功能成像评价冠心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21):4269-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