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合集下载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实验名称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实验课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12年5月6日实验一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1 实验目的与内容1.1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AUTOCAD 或PRO/E 实体三维造型方法与技艺,掌握DEFORM 软件的前处理、后处理的操作方法与技能,学会运用DEFORM 软件分析压缩变形的变形力学问题。

1.2 实验内容运用DEFORM 模拟如图1所示的圆柱坯压缩过程。

(一)压缩条件与参数锤头与砧板:尺寸200×200×20mm ,材质DIN-D5-1U,COLD ,温度室温。

工件:材质DIN_CuZn40Pb2,尺寸如表1所示,温度室温。

(二)实验要求砧板工件锤头图1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1)运用AUTOCAD或PRO/e绘制各模具部件及棒料的三维造型,以stl格式输出;(2)设计模拟控制参数;(3)DEFORM前处理与运算;(4)DEFORM后处理,观察圆柱体压缩变形过程,载荷曲线图,通过轴对称剖分观察圆柱体内部应力、应变及损伤值分布状态;(5)比较方案1与2、3与4、1与3和2与4的模拟结果,找出圆柱体变形后的形状差别,说明原因;(6)提交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模拟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 模拟控制参数的设计与选择在整个模拟过程中,设定总步长为100,每10步保存一次,当变形体的网格尺寸为最小边界长度的三分之一时停止,即为1.27cm;3 实验过程3.1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根据给定的几何尺寸,运用AUTOCAD或PRO/E分别绘制坯料、锤头和砧板的几何实体,文件名称分别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输出STL格式。

3.2 压缩过程模拟3.2.1 前处理建立新问题:程序→DEFORM6.1→File→New Problem→Next→在Problem Name栏中填写“Forging”→ Finish→进入前处理界面。

Deform实验报告镦粗报告.pptx

Deform实验报告镦粗报告.pptx
c. 修改 Top Die 的 General,其中设定 Object Type 为 Rigid, Assign Temperature 为 200;设定其 Movement 速度为 500in/sec;
d. 设定 Bottom Die 的 General,其中设定 Object Type 为 Rigid, Assign Temperature 为 200;
e. 设定 Simulation Control 中的 Units 为 SI,Step 中的 Starting Step Number 为-1, Number of Simulation Steps 为 40,Step Increment to Save 为 1, Primary Die 为 Top Die ,With Constant Die Displacement 为 1in.,然后点击 OK 。
第二组数据:
13
第三组数据:
14
第四组数据:
15
5)最大应力分布(抓取6步) 第一组数据:
第二组数据:
16
第三组数据:
17
第四组数据:
18
4实验小结
答: 通过1、2、3、4的变形可以看出,1和3没有在压缩的过程中是属于均
匀的变形过程,而2和4由于存在摩擦力,出现了不均匀的变形,圆柱体四 周出现鼓形轮廓。圆柱体在镦粗时除了受到变形工具的压缩力外,在断面 接 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阻碍金属质点横向流动,使得圆柱体产生鼓 形。 对比2和4可知,2比4出现的鼓形更为明显。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__ __ _ 实验课程
EFORM-3D镦粗仿真实验 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 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

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

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

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
今天我们要聊聊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是怎样的,对于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可能大家觉得它听起来很难懂的样子,但其实不难懂,接下来让我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吧!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柱滚子”。

它像一个圆柱形的玩具,是金属做的,可以滚动。

那么,“压缩载荷试验”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把一个东西放在圆柱滚子上,然后看看它能不能承受的了这个重量。

就像我们用积木搭玩具塔一样,看看这个玩具塔能承受的住多少积木不倒一样。

在这个实验中,科学家们会把重量慢慢地加在圆柱滚子上,看看它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不再滚动。

使圆柱滚子不再动的这个重量就是圆柱滚子能够承受的最大的载荷。

那么,为什么要做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呢?其实,这是为了了解圆柱滚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性能。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制造出一个设备,需要用到圆柱滚子,那我们肯定就需要知道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圆柱滚子压缩载荷试验!大家明白了吗!。

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模拟考试卷01(解析版)

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模拟考试卷01(解析版)

2023年中考第一模拟考试卷01(解析版)初中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某校八年级同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

由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可以推断,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A.4m B.7m C.10m D.12m【答案】B。

【解答】解: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由图知,旗杆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4倍,所以在7m左右,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熄灯一小时,低碳你我行”。

熄灯后,小亮利用黑暗的环境,用手电筒做了有趣的物理实验——手影。

下列成语描述的光学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杯弓蛇影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D.海市蜃楼【答案】B。

【解答】解:“手影”形成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甲是0~10℃范围内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图乙是用玻璃瓶、水和细管制作的一个“水温度计”。

用此“水温度计”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的密度为0.9999g/cm3时,其温度一定为1℃B.温度为4℃时“水温度计”中水的体积最大C.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中水的质量先变大后变小D.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细管中的水柱先降低后升高【答案】D。

【解答】解:A、当水的密度为0.9999g/cm3时,其温度不一定为1℃,故A错误。

B、温度为4℃时“水温度计”中水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故B错误。

C、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中水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的密度先变大,然后变小,故“水温度计”细管中的水柱先降低后升高,故D正确。

小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数值模拟

小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数值模拟

小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数值模拟
小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数值模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绕流流动特性的方法。

它是一种基于小雷诺数下流体运动的数值模拟,用于研究圆柱体绕流的结构及其流动特征。

小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数值模拟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小雷诺数的概念,通过模拟圆柱体的绕流流动特性,求得其相应的流速、压力、温度等各种流动参数。

小雷诺数的定义是在恒定的空气压力下,流体的绕流流动速度和其局部粘性系数之比,其值与空气压力以及温度有关。

圆柱绕流数值模拟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建立基本流场模型,确定模型空间的尺寸和流体的流动参数;(2)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计算圆柱体绕流流动的模拟结果;(3)分析模拟结果,确定圆柱体绕流流动的特性以及绕流流动的特性参数。

小雷诺数下圆柱绕流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圆柱体绕流流动特性的方法。

它可以用来模拟圆柱体绕流流动的特性,并及时获取流动参数,从而更好地分析绕流流动特性,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Gleeble热模拟实验

Gleeble热模拟实验
Gleeble高温拉伸试验
• Gleeble高温拉伸试验是研 究材料热塑性最常用的方 法。
• 通过Gleeble高温拉伸试验, 可得知材料的高温力学性 能,如不同成分钢种的塑 性温度区间,不同温度下 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 度,以及其零强度与零塑 性温度,热塑性与温度、 热历程、冷却速率、应变 速率等的关系。
热塑性拉伸试验时,高温力学性能的评定指标主要是断面 收缩率和强度极限。
– 断面收缩率:以试样拉伸前后的断面收缩率Ra作为衡量其高温热
塑性的指标,Ra的计算方法见下式。
Ra=
D02 D12 D02
100%
式中 Ra—断面收缩率,%; D0—试样原始直径,mm; D1—试样拉断后直径,mm。
反馈信号 极性相反 计算机信号
实际温度=程序温度,合成为零
程序温度>反馈温度→提供变化了的触发脉冲宽度→加宽可 控硅导通角→增加输出电流→加热
冷却
冷却系统:试样与夹具的接触传导、喷水(喷气)急冷装置 。
冷却速率影响因素:试件的材质 、试件的尺寸、夹头材料、
试样的自由跨度。
Gleeble试样夹持装置示意图
机械系统由高速伺服阀控制的液压驱动系统、力传递机械 装置以及力学参数的测量与控制系统所组成。
位移检测计 负载传感器 应变检测计
反馈信号 程序信号
差值放大
控制回路
例:若选择位移检测计的输出为反馈信号,那么试样的位移将随计 算机程序的给定值而变化,也就是说,由于采用了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信号将与给定信号不断追随比较直到相等为止。
高温拉伸试验热历程图
• 铃木等人系统地研究了铝 镇静低碳钢的高温塑性变 化曲线,发现了三个低塑
性区,如左图所示。
Ⅰ区(Tm~1200℃):在高于1300℃时,由于晶界开始初熔导 致塑性陡降,此温度区间塑性的降落与应变速度关系不大;

材料的压缩实验原理

材料的压缩实验原理

材料的压缩实验原理
材料的压缩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强度测试方法,通过施加外力使材料受到压缩,然后测量材料的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实验过程中,首先需准备待测试的材料样本,通常是均匀且具有一定长度的柱状或立方体形状。

样本的尺寸和形状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而定,常见的有圆柱、正方体等。

然后,将待测试的材料样本放置到试验设备中,并施加一个持续的垂直压力。

压力的大小可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记录下材料的长度变化和应力值。

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即材料的应变与应力关系曲线,可以得到材料的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重要参数。

压缩强度表示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而弹性模量则表示材料在弹性阶段内的应力变化率。

此外,压缩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制。

例如,通过观察样本在压力下的断裂方式和表面形貌,可以推断出材料的破坏模式和强度衰减过程。

综上所述,材料的压缩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强度测试方法,能够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并为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DEFORM实验报告

DEFORM实验报告

铜陵学院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实验课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指导教师张金标. 专业班级10 材控(2)姓名孟来福学号 1 0 1 0 1 2 1 0 5 82013年05月14日实验一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1 实验目的与内容1.1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AUTOCAD 或PRO/E 实体三维造型方法与技艺,掌握DEFORM 软件的前处理、后处理的操作方法与热能,学会运用DEFORM 软件分析压缩变形的变形力学问题。

1.2 实验内容运用DEFORM 模拟如图1所示的圆柱坯压缩过程。

(一)压缩条件与参数锤头与砧板:尺寸200×200×20mm ,材质DIN-D5-1U,COLD ,温度室温。

工件:材质DIN_CuZn40Pb2,尺寸如表1所示,温度室温。

(二)实验要求砧板工件锤头图1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1)运用AUTOCAD或PRO/e绘制各模具部件及棒料的三维造型,以stl格式输出;(2)设计模拟控制参数;(3)DEFORM前处理与运算(参考指导书);(4)DEFORM后处理,观察圆柱体压缩变形过程,载荷曲线图,通过轴对称剖分观察圆柱体内部应力、应变及损伤值分布状态;(5)比较方案1与2、3与4、1与3和2与4的模拟结果,找出圆柱体变形后的形状差别,说明原因;(6)提交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模拟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 实验过程2.1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根据给定的几何尺寸,运用AUTOCAD或PRO/E分别绘制坯料、锤头和砧板的几何实体,文件名称分别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输出STL格式。

2.2 压缩过程模拟2.2.1 前处理建立新问题:程序→DEFORM5.03→File→New Problem→Next→在Problem Name栏中填写“Forging”→ Finish→进入前前处理界面;单位制度选择:点击Simulation Conrol按钮→Main按钮→在Units栏中选中SI (国际标准单位制度)。

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三维细观数值模拟

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三维细观数值模拟

a t ma ial n v la e .Th c a ia e fr n ea d fi r r c s fc n r t u jc u o t l a d e au t d c y eme h n clp ro ma c n al e p o e s o o ce es b e ~ u
2 Chn n t u eo ae s u csa d Hy rp we sa c , ej g 1 0 4 Chn . ia Isi t fW trRe o re n d o o rRee r h B in 0 0 4, ia) t i Ab t a t s r c :Ba e n m e o me ha c s d o s — c nis,c c e e i a n a hr e p s omp ie on itn g— on r t st ke st e - ha e c ost sc s s i g ofa ge t r ga e,mo t r a d b r a n ond be we n gg e a e a d mo t r The r nd m sto f a gr ga e i t e a r g t n r a . a o po ii n o g e t n
摘 要 :从 细观 力 学的 角度 出发 , 混凝 土视 为 由骨料 、 浆及 二 者之 间的界 面所 组 成 的三 相 复合 材 将 砂 料 , 用 蒙特卡 罗 方法 , 生 骨料 在 试 件 中的 随机 位 置 , 立 了混凝 土 圆柱 体 试件 三 维数 值模 型 。 利 产 建 进 行单 元 划分 , 对试件 中骨料 、 砂浆 和界 面单 元的材 料 号进行 自动 识别及 赋值 。通 过 三个计 算 方案 研 究 了混凝 土单 轴压 缩 下的 力学性 能及破 坏过 程 , 拟 了混凝 土材料 从 裂 纹的 萌 生 、 展 、贯通 直 模 扩 到宏观 裂纹 产 生导致 破坏 的过 程 。结 果表 明 , 该数 值模 型 及计 算 方 法 能够 较 好 地反 映 混 凝 土在 单 轴 荷载 作 用下 的力 学特性 。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六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六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六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4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是“中国天眼”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

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氦气球拉着,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氦气球对其有大小为56mg、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若将人视为质点,此时工作人员( )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6mg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6mgC.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16mgD.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16mg【解析】选D。

人受到的重力大小仍为mg,选项A错误。

因人在球面上缓慢移动,所以合外力应该为零。

根据题意,人的受力分析如图:人对球面的压力应该小于mg6,选项C错误。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人对球面的作用力(支持力、静摩擦力的合外力)应该等于mg6,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三角形物体在一个垂直于甲和乙接触面的力F的作用下,均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以下关于甲、乙两个物体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甲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物体甲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物体乙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D.物体乙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解析】选A。

物体甲受到重力,甲相对于乙有沿斜面向下运动趋势,乙对甲有一个沿乙表面向上的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所以乙对甲有一个支持力,另外甲还受到推力F,共4个力,B错误A正确;物体乙受到重力、甲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以甲、乙整体为研究对象,力F沿固定斜面有向上的分力,该分力大小与甲和乙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不确定,所以乙和斜面间可能有摩擦力、可能没有摩擦力,所以乙可能受4个力,也可能受5个力,C、D错误。

3.(2022·宜昌模拟)无人机经常应用于应急救援物资的输送。

在一次救援物资输送的过程中,无人机与下方用轻绳悬挂的救援物资一起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救援物资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作用,当无人机改变速度大小仍然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则无人机速度改变后比改变前( )A.绳子的张力变小B.救援物资受到的空气阻力变小C.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变大D.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不变【解析】选C。

(中考物理)考前集训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中考物理)考前集训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集训模拟试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本是卷g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0分)1. 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

这种新材料具有隔热、绝缘能力强、坚固耐用等特点。

这种材料不适合制作A. 用电器绝缘外壳B. 导线C. 冰箱隔热材料D. 墙体保温板【答案】B【解析】用电器绝缘外壳要用绝缘能力强的材料制成,气凝胶符合要求。

故A不符合题意。

B.导线是用导电能力强的材料制成的,而气凝胶的绝缘能力强,即导电能力差,所以不能用来制作导线。

故B符合题意。

C.冰箱隔热材料需要用隔热能力强的材料制成,气凝胶符合要求。

故C不符合题意。

D.墙体保温板需要用隔热能力强的材料制成,气凝胶符合要求。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热水壶的电热丝可以用超导材料制成B. 条型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主要用半导体材料制成C. 连接插座的导线用标准铜芯线,因为导电性能好D. 保险装置中的保险丝使用电阻率较大材料做的【答案】A【解析】、电热水壶的电热丝不可以用超导材料制成,因为超导材料不能发热,而电热丝需要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故A错误;B、条型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主要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故B正确;C、标准铜芯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用于连接插座的导线,故C正确;D、保险装置中的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而熔断,保护电路;故D正确。

故选:A。

3.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河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上要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 斜插入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 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 教室侧面的同学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漫反射造成的【答案】B【解析】、河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上要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斜插入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天鹅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教室侧面的同学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镜面反射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材料力学-模拟题

材料力学-模拟题

材料力学-模拟题《材料力学》模拟题一单选题1.直径为d的圆截面拉伸试件,其标距是().A.试件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试件中段等截面部分的长度C.在试件中段的等截面部分中选取的”工作段”的长度,其值为5d 或10dD.在试件中段的等截面部分中选取的”工作段”的长度,其值应大于10d[答案]:C2.轴向拉伸的应力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A.杆件不是等截面直杆B.杆件各横截面的内力不仅有轴力,还有弯矩C.杆件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同D.作用于杆件的每一个外力,其作用线不全与杆件轴线相重合[答案]:D3.两杆的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不同,其中一根为钢杆,另一根为铝杆,受相同的拉力作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而变形大于钢杆B.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而变形小于钢杆C.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大于钢杆D.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小于钢杆[答案]:A4.一圆截面直杆,两端承受拉力作用.若将其直径增加一倍,则杆的抗拉刚度将是原来的几倍().A.8B.6C.4D.2[答案]:B5.空心圆杆受轴向拉伸时,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A.外径和壁厚都增大B.外径和壁厚都减小C.外径减小,壁厚增大D.外径增大,壁厚减小[答案]:C6.对低碳钢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其弹性模量E=200GPa,屈服极限σs=240MPa;当试件横截面上的应力σ=300MPa时,测得轴向线应变ε=0.0035,随即卸载至σ=0.此时,试件的轴向塑性应变为().A.00015B.0002D.35[答案]:C7.以下不承受剪切的零件().A.螺栓B.铆钉C.榫接的木结构D.拉压杆[答案]:D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连接件应该作挤压的强度校核B.受挤压面积不是按接触情况定的C.键连接中接触面积不一定是平面D.连接件只发生剪切破坏[答案]:C9.以下可以作为纯剪切来研究的是().A.梁B.圆柱C.薄壁圆筒D.厚壁圆筒[答案]:C10.不属于扭转研究范围的是().A.汽车方向盘操纵杆B.船舶推进轴C.车床的光杆D.发动机活塞[答案]:D11.关于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正确的是().A.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形状和大小不变B.相临两截面间的距离不变C.变形后半径还是为直线D.ABC[答案]:D12.研究纯剪切要从以下来考虑().A.静力平衡B.变形几何关系C.物理关系D.ABC13.以下不属于截面法的步骤的是().A.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B.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C.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D.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答案]:B14.柱体受偏心压缩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压力作用点全部位于截面核心内部,则中性轴穿越柱体横截面B.若压力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的边缘上,则中性轴必与横截面边缘相切C.若压力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的外部,则中性轴必与横截面的外部D.若压力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越远,则中性轴的位置离横截面越远[答案]:D15.脆性材料的破坏断口与轴线成的角度为().A.30度B.45度C.60度D.90度[答案]:B16.剪应力公式τ=Q/的应用条件是()A.平面假设B.剪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假设C.剪切面积很小D.无正应力的面上[答案]:B17.按作用方式的不同将梁上载荷分为().A.集中载荷B.集中力偶C.分布载荷D.ABC[答案]:D18.梁的支座一般可简化为().A.固定端B.固定铰支座C.可动铰支座D.ABC[答案]:D19.纵横弯曲是().和().共同作用的A.横向力和压力B.轴向力和压力C.横向力和轴向力D.没有此提法[答案]:D20.将一个实心钢球在外部迅速加热升温,这时在求心处的单元体出于怎么样的状态?().A.单向拉伸B.单向压缩C.各向等拉D.各向等压[答案]:C21.铸铁试件在扭转时,若发生破坏,其破坏截面是().A.沿横截面B.沿与杆轴线成45度的斜截面C.沿纵截面D.沿与杆轴线成60度的斜截面[答案]:B22.两根直径相同长度及材料不同的圆轴,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其最大剪应力和单位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是().A.最大剪应力相同,单位扭转角不同B.大剪应力相同,单位扭转角相同C.最大剪应力不同,单位扭转角不同D.最大剪应力不同,单位扭转角相同[答案]:B23.矩形截面杆件在自由扭转时,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A.矩形短边中点B.矩形长边中点C.矩形角点D.形心处[答案]:B24.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为().A.不变B.增大一倍C.减小一半D.增大三倍[答案]:B25.对于图示各点应力状态,属于单项应力状态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A26.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在各处相同.A.应力B.应变C.材料的弹性系数D.位移[答案]:C27.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A.1杆为钢,2杆为铸铁B.1杆为铸铁,2杆为钢C.2杆均为钢D.2杆均为铸铁[答案]:A28.材料经过冷作硬化后,其().A.弹性模量提高,塑性降低B.弹性模量降低,塑性提高C.比例极限提高,塑性提高D.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答案]:D29.不属于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的有().A.连续性B.均匀性C.各向同性D.各向异性[答案]:D30.材料力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A.大变形B.厚板C.杆系,简单板,壳D.复杂杆系[答案]:C31.从哪方面来衡量承载能力().A.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B.构件具有足够的刚度C.构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D.ABC[答案]:D32.柱体受偏心压缩时,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若集中力P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内部,则柱体内不产生拉应力.B.若集中力P位于截面核心的边缘上,则柱体内部不产生拉应力C.若集中力P的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的外部,则柱体内可能产生拉应力D.若集中力P的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外部,则柱体内必产生拉应力[答案]:C3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力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B.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将载荷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C.动载荷可分为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D.在动静载荷中材料的机械性能一样[答案]:D34.材料,尺寸和加工工艺均相同的两个圆截面直杆I和II,I杆承受对称弯曲交变应力,II杆承受对称拉压交变应力.设I,II杆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相等,则().A.杆I的疲劳极限低于杆IIB.杆I的疲劳极限高于杆IIC.杆I,杆II的疲劳极限相等D.不能确定哪一个的疲劳极限高[答案]:B35.不同材料的甲,乙两杆,几何尺寸相同,则在受到相同的轴向拉力时,两杆的应力和变形的关系为().A.应力和变形都相同B.应力不同,变形相同C.应力相同,变形不同D.应力和变形都不同[答案]:C36.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哪个?().A.实心圆轴B.空心圆轴C.两者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B37.关于铸铁力学性能有以下两个结论:①抗剪能力比抗拉能力差;②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高.其中,().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答案]:B3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扭转问题是个超静定问题B.扭转角沿轴长的变化率称为单位扭转角C.有些轴不仅考虑强度条件,还考虑刚度条件D.精密机械的轴的许用扭转角为1度每米[答案]:A39.关于矩形截面和圆截面杆扭转的区别以下正确的是().A.变形后圆截面杆的横截面还是平面B.平面假设可以用于矩形截面杆扭转分析C.矩形截面杆变形后横截面还是平面D.平面假设对任何截面杆都适用[答案]:A40.一实心圆轴受扭,当其直径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则圆轴的单位扭转角为原来的几倍().A.2B.4C.8D.16[答案]:D42.在无载荷的梁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大于0时M图斜率为正B.Q大于0时M图斜率为负C.CQ等于0时M图斜率为0D.Q小于0时M图斜率为负[答案]:B43.在中性轴上正应力为().A.正B.负C.不确定D.0[答案]:C44.矩形截面最大剪应力是平均剪应力的().倍A.1B.15C.2D.133[答案]:B45.以下不能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是().A.增大梁的抗弯刚度B.缩小跨度或增加支承C.改善结构形式并合理安排载荷作用点D.加上与工作方向相同的变形即预拱[答案]:D46.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有().A.采用合理截面B.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C.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梁D.ABC[答案]:D4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挠度向上为正B.挠度向下为负C.转角以逆时针为正D.ABC[答案]:D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梁在若干载荷的作用下的总变形为各个载荷作用下变形的总和B.虚梁法的出发点是把变形问题转换为求内力的形式C.梁的校核就是限制起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不超过某一规定数值D.梁的任意一个截面形心的水平位移就是该截面的挠度[答案]:D49.在梁的正应力公式σ=My/Iz中,Iz为梁截面对于().的惯性矩A.形心轴B.对称轴C.中性轴D.形心主对称轴[答案]:C50.纯剪应力状态()时,对角线应变为().A大于零B小于零D不一定[答案]:A51.在低碳钢拉伸试验中,其变形破坏过程依此为().A.屈服阶段,弹性阶段,颈缩阶段,断裂B.弹性阶段,屈服阶段,颈缩阶段,断裂C.颈缩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断裂D.弹性阶段,颈缩阶段,屈服阶段,断裂[答案]:B52.材料力学中内力的符号规则是根据构件的().来规定的. A变形B运动C受载情况D平衡[答案]:A53.材料力学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是().A.叠加法B.能量法C.截面法D.解析法[答案]:C54.材料力学中两个最基本力学要素是().A.应力和力偶B.内力和外力C.力和力矩D.应力和应变[答案]:D55.结构的承载能力有以下那个因素衡量().A.构件具有足够的刚度B.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C.构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D.ABC[答案]:D5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外力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B.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将载荷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C.动载荷可分为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D.在动静载荷中材料的机械性能一样57.与塑性材料相比,脆性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A.强度低,对应力集中不敏感;B.相同拉力作用下变形小;C.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D.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循胡克定律.[答案]:C58.对于拉伸曲线上没有屈服平台的合金塑性材料,工程上规定以残余应变量().s时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极限.A.20B.2C.0.002D.3[答案]:A59.外形尺寸相同的两根杆件,一为钢杆,一为塑料杆,在相同的轴向拉力作用下().A.两杆的应力,应变均相同B.两杆应力相同,应变不同C.两杆的应力,应变均不相同D.两杆应力不同,应变相同[答案]:B60.塑性材料经过硬化处理后,它的().得到提高.A.强度极限B.比例极限C.延伸率D.截面收缩率[答案]:B61.脆性材料铸铁的压缩破坏断口与轴线成的角度最有可能是().A.30度B.45度C.60度D.90度[答案]:B62.空心圆杆受轴向拉伸时,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A.外径和壁厚都增大B.外径和壁厚都减小C.外径减小,壁厚增大D.外径增大,壁厚减小[答案]:B6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构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由计算可得B.塑性材料以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C.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D.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两种6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实际中构件往往受几种变形的叠加作用B.线应变是无量纲的量C.角应变的单位不是用弧度来表示的D.应力的单位是Pa[答案]:C65.以下不承受剪切的零件是().A.螺栓B.铆钉C.榫接的木结构D.拉压杆[答案]:D66.不属于扭转研究范围的是().A.汽车方向盘操纵杆B.船舶推进轴C.发动机活塞D.车床的光杆[答案]:C67.关于矩形截面和圆截面杆扭转的区别以下正确的是().A.变形后圆截面杆的横截面还是平面B.平面假设可以用于矩形截面杆扭转分析C.矩形截面杆变形后横截面还是平面D.平面假设对任何截面杆都适用[答案]:A68.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矩力偶矩T作用,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2D,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A.1/2τB.1/4τC.1/8τ[答案]:C69.圆轴扭转时,轴表面各点处于().A.单向应力状态B.二向应力状态C.三向应力状态D.各向等应力状态[答案]:B70.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时,则圆轴的扭转角是原来的().A.2倍B.4倍C.8倍D.16倍[答案]:D71.梁的某一段内作用有均匀分布力时,则该段内的内力图为().A.Q水平线,M斜直线B.Q斜直线,M曲线C.Q曲线,M曲线D.Q斜直线,M带拐点的曲线[答案]:B72.以下对提高梁的工作性能不利措施是().A.增大梁的跨度B.缩小跨度或增加支承C.改善结构形式并合理安排载荷作用点D.加上与工作方向相同的变形即预拱[答案]:A73.根据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应满足的条件是().A.W/A越小越好B.W/A越大越好D.W/A=2[答案]:B74.对受静水压力P的实心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球内不存在剪应力B.球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均为三向等压C.对于圆球中心,三个主应力之和为零D.对于球心的所有各点的应力状态,应力圆均为点圆[答案]:C75.单向应力状态下,微元体().A.只有形状改变B.只有体积改变C.体积和形状都改变D.A体积和形状都不变[答案]:C76.冬天将一瓶装满水的玻璃杯自然冻结,随着水的结冰其体积会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玻璃杯和冰的受力情况,最有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冰被挤碎,瓶子完好B.瓶子被撑破,冰完好C.不一定谁先破裂D.瓶子和冰同时破裂[答案]:B二判断题1.研究对象为等截面直圆杆,最大剪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是应用公式的基本条件. [答案]:T2.强度是指杆件在外荷载作用下抵抗断裂或者过量塑性变形的能力.[答案]:T3.环境温度的改变必定会在结构中引起应变和应力.[答案]:F4.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材料工程上规定作为名义屈服极限,此时的应变量为0.2.[答案]:F5.梁的刚度大小完全由材料性能决定.[答案]:F6.在集中力作用处梁的剪力图要发生突变,弯矩图斜率发生改变.[答案]:T7.在集中力矩作用处梁的弯矩图发生突变,弯矩图斜率发生改变.[答案]:F8.求解超静定问题,需要综合考察结构的平衡,变形协调和物理三个方面.[答案]:T9.主应力就是剪应力为零的面上的正应力.[答案]:T10.将热水倒入厚壁玻璃杯中,玻璃杯会碎掉,根据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外壁受力状况判断断裂是从内壁开始发生的.[答案]:F11.第一强度理论只用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计算.[答案]:F12.随着压杆柔度的减小,其临界荷载会越来越高.[答案]:T13.压杆的长度缩短一倍其临界荷载可能会提高至四倍.[答案]:F14.作用荷载的大小决定压杆的临界荷载.[答案]:F15.构件在动载作用下,只要动荷系数确定,则任意一点处的动变形,就可表示为该点处相应的静变形与相应的动荷系数的乘积.[答案]:F16.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木质和铁质园轴在受到相同的扭力作用时,其最大剪应力铁质的比木质的大一些.[答案]:F17.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木质和铁质园轴在受到相同的扭力作用时,其相对扭转角不同.[答案]:T18.两根材料,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梁,在外力作用下具有相同的弯矩方程M则二梁的变形,位移也完全一致.[答案]:F。

openfoam圆柱绕流算例

openfoam圆柱绕流算例

openfoam圆柱绕流算例
OpenFOAM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包,可用于模拟各种流动问题。

下面是一个OpenFOAM中的圆柱绕流算例:
1. 几何模型:
创建一个圆柱的几何模型,可以使用OpenFOAM自带的几何建模工具blockMesh创建一个二维的矩形区域,然后在矩形区域中放置一个圆柱体。

2. 网格生成:
使用blockMesh工具生成网格。

根据圆柱的尺寸和绕流区域的大小,设置网格的划分。

可以使用简单的正交网格或非结构化网格。

3. 物理模型:
设置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和流体模型。

可以选择不可压缩流体模型,如标准的k-ε、k-ω或RANS模型。

4. 边界条件:
设置边界条件,根据注入的速度、压力和倾角等参数定义边界。

需要设置圆柱表面的壁面条件,以及绕流区域的进口和出口条件。

5. 数值求解:
使用OpenFOAM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组和k-ε模型(或其他所选模型)来模拟流动。

选择适当的求解器和迭代参数,
进行迭代求解。

6. 后处理:
通过Paraview等后处理工具来可视化流动结果,如速度场、压力分布和湍流特性等。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圆柱绕流算例示例,具体的模拟过程和设置参数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OpenFOAM提
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用于各种流动问题的模拟和分析。

Deform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Deform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铜陵学院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实验课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指导教师张金标专业班级 10 材控(2)姓名彭建新学号 10101210642013年04月20日实验一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1 实验目的与内容1.1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AUTOCAD或PRO/E实体三维造型方法与技艺,掌握DEFORM软件的前处理、后处理的操作方法与热能,学会运用DEFORM软件分析压缩变形的变形力学问题。

1.2 实验内容图1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运用DEFORM模拟如图1所示的圆柱坯压缩过程。

(一)压缩条件与参数锤头与砧板:尺寸200×200×20mm,材质DIN-D5-1U,COLD,温度室温。

工件:材质DIN_CuZn40Pb2,尺寸如表1所示,温度室温。

表1 实验参数序号圆柱体直径,mm 圆柱体高度,mm 摩擦系数,滑动摩擦锤头运动速度,mm/s压缩程度,%1 100 150 0 1 202 100 150 0.4 1 203 100 250 0 1 204 100 250 0.4 1 20(二)实验要求(1)运用AUTOCAD或PRO/e绘制各模具部件及棒料的三维造型,以stl格式输出;(2)设计模拟控制参数;(3)DEFORM前处理与运算(参考指导书);(4)DEFORM后处理,观察圆柱体压缩变形过程,载荷曲线图,通过轴对称剖分观察圆柱体内部应力、应变及损伤值分布状态;(5)比较方案1与2、3与4、1与3和2与4的模拟结果,找出圆柱体变形后的形状差别,说明原因;(6)提交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模拟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 实验过程2.1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根据给定的几何尺寸,运用AUTOCAD或PRO/E分别绘制坯料、锤头和砧板的几何实体,文件名称分别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输出STL格式。

2.2 压缩过程模拟2.2.1 前处理建立新问题,单位制度选择,添加对象,定义对象的材料模型,调整对象位置关系,模拟控制设置,实体网格化,设置对象材料属性,设置主动工具运行速度,工件体积补偿,边界条件定义,保存k文件,2.2.2 生成库文件在工具栏上点击Database generation按钮在Type栏选中New选项选择路径(英文)填入数据库文件名(英文),如forging 点击Check按钮没有错误信息则点击Generate按钮完成模拟数据库的生成。

山东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及答案:力学实验题

山东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及答案:力学实验题

山东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及答案:力学实验题1.(2022·山东济南·二模)小明是一名游泳爱好者,在游泳时发现:自己慢慢走进水中时,会感觉身体慢慢变轻。

由此猜想: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分析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图乙中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②分析探究过程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_________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③小明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小明又取来适量的盐水继续进行实验:将同一个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

与图丁中的数据对比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2.(2022·山东·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模拟预测)小宇在测量浓盐水的密度时进行如下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2)天平调平后小宇进行了三步操作: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32g;②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浓盐水的总质量,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浓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③将浓盐水倒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mL。

为减小误差,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3)浓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小宇又想用天平和一杯浓盐水(已知浓盐水的密度为ρ0)及其他辅助器材测量密度均匀的萝卜的密度:①用天平测出萝卜的质量为m1;②把萝卜轻轻放入浓盐水中漂浮,如图丙,用记号笔记下液面在萝卜上的位置;③取出萝卜擦干,用刀沿记号将萝卜切成a、b两块,测出b块的质量为m2;萝卜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报告)

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报告)

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报告)题目: 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报告1.塑性加工过程数值模拟概述1.1材料塑性加工的地位及分类从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有两类制造业:一个是加工制造业,一个是装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零件、装备的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建立起强大的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

金属塑性加工是利用金属的塑性,使金属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成形的一种工艺方法。

塑性加工按照工艺可分为轧制、挤压、拉拔、锻压、冲压等。

塑性加工方法按照变形特征可分为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形,体积成形是变形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几何尺寸基本处于相同量级,同时三个方向的应力状态需要同时考虑。

如:锻造、轧制、挤压等工艺方法都属于体积成形。

板料成形“宽厚比”较大,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其它两个方向小得多,变形过程中可简化为平面应力状态。

如冲压、水压胀形等等,板料成形时金属的塑性变形并不一定很大,但与模具的相对位移较大,一般在室温下完成。

1.2材料塑性加工过程中的数值模拟目前传统的研究方法仍旧主要处于经验和知识为依据,以“试错”为基本方法的工艺技术阶段。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塑性加工制件的内在质量和尺寸精度的稳定性需要提高,为实现该目标,必须提高塑性加工技术的科学化和可控化水平。

与传统的成形工艺相比,现代塑性加工技术对毛坯与模具设计以及材料塑性流动控制等方面要求更高,所以采用基于经验的试错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引入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现代设计分析手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用模拟来代替正式的材料加工过程或其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节省运输费用和消耗、不打乱正常生产过程、可以灵活的控制和调节影响因素及其变化、准确测量实验数据等。

模拟优化的目的有:(1)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2)降低消耗,降低成本;(3)提高效率;(4)揭示规律。

热力学循环应用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应用热力学循环制作简单的发动机模型

热力学循环应用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应用热力学循环制作简单的发动机模型

热力学循环应用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应用热力学循环制作简单的发动机模型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热能从热源到工作物体、再到冷源的一系列过程。

热力学循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热力学循环的原理,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发动机模型。

材料准备:1. 空心铝制圆柱体(作为发动机的外壳)2. 密封杯(作为活塞)3. 可移动杆(连接活塞与曲轴)制作步骤:1. 将可移动杆固定在密封杯底部,以便与活塞连接。

2. 将密封杯的顶部与空心铝制圆柱体的下部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3. 在空心铝制圆柱体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用来放入火源。

接下来,让我们来模拟一个热力学循环过程。

第一步:吸热过程(进气过程)1. 将火源放在空心铝制圆柱体的小孔位置,并点燃。

2. 当火焰热量传导到封闭空间后,空气分子开始加热,增加了其内部能量。

同时,热量也传递到连接活塞的空气上,使其膨胀。

第二步:做功过程(压缩过程)1. 当活塞上升时,活塞与可移动杆一起被推上。

2. 此时,活塞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将空气压缩,并将压缩空气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

第三步:放热过程(排气过程)1. 当活塞到达顶部时,活塞开始下降。

2. 活塞下降的同时,将压缩的空气从空心铝制圆柱体中排出。

3. 随着空气的流出,机械能逐渐转化为热能,并传递给周围环境。

第四步:做功过程(吸气过程)1. 当活塞下降到最低点时,重复上面的过程,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吸热、做功、放热和做功的过程,我们成功地制造了一个简单的发动机模型。

这个模型的原理正是基于热力学循环的应用。

尽管这个模型非常简单,但是它能够帮助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理解热力学循环的概念。

通过动手制作和观察,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并加深对热力学循环的理解。

在制作发动机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参数设置,比如改变火源的位置、调整密封杯的大小等。

速度剪切流中圆柱体绕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速度剪切流中圆柱体绕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结 果基 本 相 同 。但 是 目前对 这 一 问题 的数 值 模 拟研 究
较少 , 且都 是进行 二维 的计 算。T m r a ua等 对 处 于 R 4 8 , /< .0的剪 切 流 中的 圆柱 体绕 流 问题 e= 0,00< 02 3
进 行 了数值 模 拟研 究 。 Li e 等 采 用 上 游 差 分法 对 R e
s e rfo h a w.Bo h t e Re nod umb r a d s e rp r mee n u n e t e mo e n ft t g to o n n e a ai n l t h y l sn e n h a a a t rif e c h v me to l he sa nain p i ta d s p rto p it o n .Thelf f r e i r a e t h n r a e o he rp r mee n tt a i o t e h g — e o i i e t h i o c nc e s swi t e i c e s fs a a a tr a d a he s me tmef m h i h v lct sd o t e t h r y
研 究 发现 阻力 与 升力 的结 果 和 Haah 和 Y sio4的 ysi ohn _
( 3 ) ㈩
式中: J为物 理 空 间和计 算 空 间 之 间 Jcba 列 式 , aoi n行 为 广义 曲线 坐标 下 的逆 变 速度 分 量 , 为 网格划 分 G
的偏 度 张量 。
Num e i a n l ss o e o na c f r e n i c l r c ln r i i e r s a o rc la a y i fa r dy mi o c so c r u a y i de n ln a he r f w l

共点力的平衡与动态平衡问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学生版)

共点力的平衡与动态平衡问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学生版)

共点力的平衡与动态平衡问题建议用时:50分钟考点序号考点题型分布考点1直接合成法解决共点力的平衡3单选+1多选考点2平衡问题中整体法与隔离法得应用4单选+1多选考点3平衡问题中正交分解法的应用1单选+4多选考点3平衡问题中相似三角形法的应用4单选+1多选考点01:直接合成法解决共点力的平衡(3单选+1多选)一、单选题1(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缓慢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工人对绳的拉力和绳对工人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重物缓慢拉起过程,绳子拉力变小D.重物缓慢拉起过程,绳子拉力不变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两排平行的半圆柱体,重为G的光滑圆柱体静置其上,a、b为相切点,∠aOb=90°,半径Ob与重力的夹角为37°。

已知sin37°=0.6,cos37°=0.8,则圆柱体受到的支持力F a、F b大小为()A.F a=0.6G,F b=0.4GB.F a=0.4G,F b=0.6GC.F a=0.8G,F b=0.6GD.F a=0.6G,F b=0.8G3(2023·四川遂宁·射洪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1.6kg的小球,劲度系数为100N/m的水平轻质弹簧夹在墙壁与小球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12cm,轻杆与墙壁的夹角为60°。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A.12NB.16NC.20ND.32N二、多选题4(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模拟预测)某装置如图所示,两根轻杆OA 、OB 与小球及一小滑块通过光滑铰链连接,杆OA 的A 端与固定在竖直光滑杆上的光滑铰链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陵学院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实验课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2012年04月23日实验一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1 实验目的与内容1.1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AUTOCAD 或PRO/E 实体三维造型方法与技艺,掌握DEFORM 软件的前处理、后处理的操作方法与热能,学会运用DEFORM 软件分析压缩变形的变形力学问题。

1.2 实验内容运用DEFORM 模拟如图1所示的圆柱坯压缩过程。

(一)压缩条件与参数锤头与砧板:尺寸200×200×20mm ,材质DIN-D5-1U,COLD ,温度室温。

工件:材质DIN_CuZn40Pb2,尺寸如表1所示,温度室温。

表1 实验参数序号 圆柱体直径,mm 圆柱体高度,mm 摩擦系数,滑动摩擦 锤头运动速度,mm/s压缩程度,%1 100 150 0 1 202 100 150 0.2 1 203 100 250 0 1 20 41002500.2120(二)实验要求砧板工件锤头图1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1)运用AUTOCAD或PRO/e绘制各模具部件及棒料的三维造型,以stl格式输出;(2)设计模拟控制参数;(3)DEFORM前处理与运算(参考指导书);(4)DEFORM后处理,观察圆柱体压缩变形过程,载荷曲线图,通过轴对称剖分观察圆柱体内部应力、应变及损伤值分布状态;(5)比较方案1与2、3与4、1与3和2与4的模拟结果,找出圆柱体变形后的形状差别,说明原因;(6)提交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模拟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 实验过程2.1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根据实验给定的几何尺寸,运用PRO/E分别绘制坯料、锤头和砧板的几何实体,文件名称分别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输出stl格式。

2.2 压缩过程模拟2.2.1 前处理建立新问题:程序→DEFORM6.1→File→New Problem→Next→在Problem Name栏中填写“Forging”→ Finish→进入前前处理界面;单位制度选择:点击Simulation Control按钮,点击Main,在Units栏中选中SI,并在Simulation Title栏中填入“Forging”,勾选“Defromation”。

添加对象:点击+按钮添加对象,依次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

定义对象材料: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General按钮设置物体类型为Plastic,填入温度20℃;点击Meterial,选择DIN-CuZn40Pb2完成材料属性的添加。

导入毛坯:导入已经画好的workpiece的几何实体;对几何实体进行几何检查,质量符合的图形才能进行网格划分并计算,检查质量合格。

实体网格化: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Mesh,选择Detailed Settings 选项卡,将类型(Type)改为绝对的(Absolute),尺寸比(Size Ratio)改为2,最小单元尺寸(Min Element)改为3,然后生成实体网格。

工件体积补偿: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Property,在Target V olume 卡上选中Active in FEM + meshing,自动生成体积补偿。

用样的方法定义上模topie,物体类型为Rigid,温度为20℃,勾选Primary Die。

设置上模参数,进入运动参数窗口,设置参数Directiont为-Z,Speed为1mm/s。

定义下模bottomdie,与上模方法相同,但不勾选Primary Die。

模拟控制设置:点击Simulation Control按钮,点击Step按钮→在Number of Simulation Steps填入模拟步数为30(计算得出的)→Step Increment to Save设置存储增量为3→在Primary Die栏中选择topie→在With DieDisplacement栏中填入步长为1→点击OK按钮完成模拟设置。

调整对象位置关系:在工具栏点击Object Positioning按钮进入对象位置关系调整对话框→改变X、Y、Z的数值来调整位置→点击OK按钮完成。

边界条件定义:在工具栏上点击Inter-Object按钮→在对话框上选择workpiece—topdie→点击Edit按钮→点击Deformation卡Friction栏上选中Shear 和Constant选项,填入摩擦系数(方案1、3和3、4组实验的摩擦系数)→点击Close按钮→如此重复,依次设置其它接触关系→点击Generate all按钮点击tolerace 按钮→点击OK按钮完成边界条件设置。

保存k文件: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Save按钮→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工件的前处理信息→重复操作,依次保存各工模具的信息。

2.2.2 生成库文件在工具栏上点击Database generation按钮→在Type栏选中New选项→选择路径(英文)→填入数据库文件名(英文),如Forging →点击Check按钮→没有错误信息则点击Generate按钮→完成模拟数据库的生成。

2.2.3 退出前处理程序在工具栏上点击Exi按钮,退出前处理程序界面。

2.2.4 模拟运算在主控程序界面上,单击项目栏中的forging.DB文件→单击Run按钮,进入运算对话框→单击Start按钮开始运算→单击Stop按钮停止运算→单击Summary,Preview,Message,Log按钮可以观察模拟运算情况。

2.3 后处理模拟运算结束后,在主控界面上单击forging.DB文件→在Post Processor栏中单击DEFORM-3D Post按钮,进入后处理界面。

1)观察变形过程:点击播放按钮查看成型过程;2)观察温度变化:在状态变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Temperature,点击播放按钮查看成型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3)观察最大应力分布:在状态变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Max Stress,点击播放按钮查看成型过程中最大应力分布及其变化情况;4)观察最大应变分布:在状态变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Max Strain,点击播放按钮查看成型过程中最大应变分布及其变化情况;5)观察破坏系数分布:在状态变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Damage,点击播放按钮查看成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破坏的情况;6)成型过程载荷:点击Load Stroke按钮,生成变形工具加载曲线图,保存图形文件为load.png;7)点跟踪分析:点击Point Tracking按钮,根据上图点的位置,在工件上依次点击生成跟踪点,点击Save按钮,生成跟踪信息,观察跟踪点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变、温度、破坏系数,保存相应的曲线图。

分别做方案1、2、3和4组实验,在后处理中提取必要的数据、曲线图等信息。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以上实验过程模拟出来的数据和图形及相关分析如下: 3.1观察工件变形过程下面是四组方案的工件变形情况,分别取模拟步数为第1、9、18和30为研究对象,如下图1、2、3和4所示;坯料压缩后呈单鼓形,由于坯料上下端受到锤头和砧板的摩擦力的作用,横向流动小,而坯料中间部分是自由变形,所以压缩后呈单鼓形。

图1 方案1工件变形 坯料高度为150mm,摩擦力为0图2 方案2工件变形 坯料高度为150mm ,摩擦力为0.2图3 方案3工件变形 坯料高度为250mm ,摩擦力为03.2观察温度变化后处理中观察温度的变化云图如下图5所示,点击播放按钮选择第30步查看温度变化情况。

在整个挤压过程中,坯料整体的温度基本没有变化且均为室温,因为在室温(20℃)条件下且工件中心不与空气和挤压模具接触,散热和传热都也没有,故温度没有变化,即方案1、2、3和4温度变化为零。

3.3观察最大应力分布后处理中观察最大应力云图如下图6所示,点击播放按钮选择第30步查看最大应力分布情况。

比较方案1与2、3与4,无摩擦时最大应力分布均匀而有摩图4 方案4工件变形 坯料高度为250mm ,摩擦力为0.2方案1 温度变化方案2 温度变化方案3 温度变化方案4 温度变化图5 四组方案的温度变化云图对比擦时最大应力分层分布且最外层应力最大;这是因为有摩擦力时在圆柱表面出现附加拉应力使其应力发生变化,环向拉应力越靠近外层越大,而径向压应力越靠近外层越小。

比较1与3、2与4,得知高度较短的坯料,其最大应力较大,这是因为压下量相对越小,产生的附加应力拉应力和附加压应力就越小,应力越小。

3.4观察最大应变分布后处理中观察最大应变云图如下图7所示,点击播放按钮选择第30步查看最大应力分布情况。

比较方案1与2、3与4,无摩擦时的应变分布均匀而有摩擦时的应变呈分层分布且外层应变明显高于内层,这是因为无摩擦时,应变分布比较均匀,圆柱体处于一向压缩,两向拉伸状态,为自由变形应变分布均匀;又摩擦时圆柱分为三个变形区,为难变形区、自由变形区和易变形区,所以应变分层分布,其外层应力较大。

比较方案1与3、2与4,压缩量相对较小时其应变较大,因为压缩相对较小时其变形小,进而产生的最大应变较小。

方案1 最大应力方案2 最大应力方案3 最大应力 方案4 温度变化图6 四组方案的最大应力云图对比3.5观察破坏系数分布后处理中观察破坏系数云图如下图8所示,点击播放按钮选中第30步的破坏系数分布曲线,四组方案中的破坏洗漱基本为零,也就是说四组方案的坯料破坏很小;这是因为我们压缩量较小,变形小,坯料的不均匀变化小,变形抗力小。

所以几组方案的破坏情况基本相同。

方案1 最大应变方案2 最大应变方案3 最大应变 方案4 最大应变图7 四组方案的最大应变云图对比方案1 破坏系数 方案2 破坏系数3.6成型过程载荷曲线点击Load Stroke 按钮,生成变形工具加载曲线图,如下图9和载荷曲线和图10载荷曲线对比图所示。

在开始极短的时间内曲线呈垂直上升,此段属于弹性变形,变形均匀,载荷均匀增加;而后阶段呈缓慢的曲线上升,此段属于塑性变形,变形不均匀,载荷不均匀增加,随着挤压过程的进行,产生加工硬化,变形抗力增加,挤压力越来越大。

分析四组方案,比较方案1与2、3与4,得知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需要的负载大,则所需的挤压力大,这是因为有摩擦力时,金属流动越来越困难,所需的挤压力也越大;比较1与3、2与4,得知高度较短的坯料,需要的载荷大,则所需的挤压力大。

方案3 破坏系数 方案4 破坏系数图8 四组方案的破坏系数云图对比方案1 载荷曲线方案2 载荷曲线方案3 载荷曲线 方案4 载荷曲线图9 四组方案的载荷曲线对比根据上面四方案导出的相关成型过程载荷数值并制成相应图表如下:Time(sec)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Load(N)0 0 0 0 01 162890.5 166324 95683.89 98617.362 164586.8 168491.2 96457.28 99364.913 167010.3 170824.3 97113.7 100224.74 169252.3 173189.2 98023.85 100984.95 171569.1 175602 98823.48 101829.66 173941.3 178067.6 99631.9 102695.77 176360.3 180585.5 102142.6 103538.58 178832 183157.8 102977.3 104406.49 181355.5 185785.7 103823.1 105276.810 183931.5 188470.7 104680.9 106154.611 186565.6 191214.1 105551.1 10705312 189255.4 194017.4 106433.9 10795913 192003.5 196883.1 107326.3 108875.914 194812.6 199812.9 108228.6 109804.715 197684.4 202808.9 109140.7 110745.516 200620.2 205873.1 108269.7 111698.717 203622 209006.6 109213.1 112664.218 206691.4 212212.2 110157.2 113642.219 209830.1 215492.6 111118 11463320 213041.1 218849.2 112098.9 115637.321 216325.8 222285 113087.3 116654.422 219688.1 225802.4 114088.9 117685.123 223128 229403.7 115103.7 118729.624 226651.2 233091.9 116132 119787.825 230257.6 236869.8 117173.9 120860.426 233950.4 240740.5 118229.9 121947.527 237732.7 244706.7 119298.8 123049.228 241606.8 248771.7 120383.6 124165.929 245578.5 253123.2 121483 125297.930 249648 257405.5 122591.7 126445.431 123721.3 127608.832 124866.6 128788.233 126027.5 129984.534 127201.3 131197.135 128402.5 132426.736129613 133673.7 37 130840.5 134938.4 38 132085.6 136220.6 39 133339.9 137521.6 40 134617 138841.4 41 135915.3 140180.3 42 137233.2 141538.6 43 138570.9 142916.8 44 139934.4 144315.2 45 141311.5 145734.3 46 142697.2 147174.4 47 144115.3 148636 48 145553.6 150119 49 147014.4 151624.8 50 148504.3 153153.23.7点追踪最大应力后处理中在状态变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Max Stress ,生成最大应力变化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