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建筑设计
建筑与生态建筑探索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
建筑与生态建筑探索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建筑与生态建筑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同时也是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产物。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建筑的理念与实践逐渐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互动,追求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建筑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手段,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1. 绿色标准:生态建筑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包括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节能设备的使用、景观绿化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2. 能源效率:生态建筑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水资源利用:生态建筑应合理利用雨水、回收利用废水等手段,降低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4. 建筑环境舒适度:生态建筑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空气质量、采光、温湿度等方面的设计。
5.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生态建筑的实践案例1. 芝加哥芭芭拉·伊涅斯自然保护区中心芝加哥芭芭拉·伊涅斯自然保护区中心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建筑。
它采用了许多创新设计,如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等,实现了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生态建筑的典范。
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幕墙、光伏发电等技术,降低了能耗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的舒适度。
四、生态建筑的意义与发展前景生态建筑的实践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且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将成为主流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五、结语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活空间。
浅谈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
浅谈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摘要:最近几年,生态型建筑的建设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追求多维立体的空间,并将经济实用、环保与现代科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天然的、生态的和谐环境。
这就需要生态建筑与原来的环境相匹配,在维持原来的生态平衡基础上,更多地关注节约能源,进而降低对建筑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的寿命。
将生态、环境友好型生活环境与大自然的均衡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后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生态建筑设计一.生态型建筑建造理念在现代建筑中,人们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养护。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就是在对资源和能量的有效使用进行考量的同时,也要对人类生活的环境进行考量,进而将其作为一个以自然生态为中心地设计出来。
这一原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能源需求。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要结合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恰当地布置和组织,要处理好与其它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目的。
生态建筑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可持续发展”必将是今后建筑发展的方向。
二.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原则只有在对建筑生态学有所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所以,针对其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分析原理,具体来说就是:(1)总体的设计原理:因为生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时,一定要遵循总体的设计原理。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栋建筑来进行,更是将其作为维持建筑周边区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与建成环境相融合,并将其与周边的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相融合。
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原理是:既要对天然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又要保持建筑物自身的可达性,而不能超过其所处的环境承载能力。
(2)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设计方法。
近几年,我国建设事业迅速发展,但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某些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绿色环保的环保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的建材作为绿色环保理念,以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为目标。
探讨生态建筑设计
探讨生态建筑设计摘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把这种生态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关键词:生态建筑科学技术资源设计,关注生态建筑设计。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
生态建筑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是一定的生态技术含量并不能表明这样的建筑就必然成为生态建筑,而不含有那些典型生态技术手法的建筑也未必就不是生态建筑,因为生态建筑的核心并不在于其硬件如何,而在于其内在的运行系统如何,生态建筑是一个系统,必须从总体上来衡量和评价。
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
一.生态建筑设计准则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
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生态建筑设计研究论文10篇.docx
第一篇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探讨进入本世纪,全球工业生产总值急速提高,所带来的副产品则是资源的大量消耗,自然环境被肆意破坏,生态问题逐渐凸显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不断扩张,大量农村人口自涌入城市,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想要同时解决如此多的问题实在是难上加难。
为应对紧急情况,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开始构建新的建设前景,提高相关建筑设计的标准。
建筑物和其周围的环境,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理念成为建筑设计人员的共识,包括了能源利用率、单位面积资源消耗量、建筑及周围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建筑材料重复利用等等问题。
1建筑思想演变与潮流11建筑观念演变建筑是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又充满创意之美的艺术品,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将传统文化、生态文化赋予新的历史意义。
建筑不仅仅是砖木、混凝土钢筋的堆砌,它应该是有呼吸的,不管是哪种民族何种宗教哪个地方都应该认同建筑的生命性。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届大会在波兰首都举办,会中提出了环境-人-建筑整体理念,强调了三者的共荣共通性,这届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从传统建筑阶段过渡到环境为主的建筑阶段,强调建筑应更好的表现当地环境特征。
12可持续建筑思想可持续建筑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地方在于不仅仅要满足居住者的需求,而且不能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居住体验。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是对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积极响应。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强调建筑与环境完全结合,建筑结构要求稳定,架构要体现整体观念,突出自然风格和个人创意,但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和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手段。
建筑施工方必须寻求人工构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筑不是剥夺自然资源,不是环境污染的代名词,而是促进人与环境的共荣共生,使人类的生存发展得以延续。
13生态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在1935年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生态建筑学。
他将生态与建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理环境,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快速,人们的经济水平逐渐提升,对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也越来越重视。
绿色建筑发展理念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以生态设计为核心,制定“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案,利用绿色环保技术进行施工建设,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生态建筑设计;分析引言生态建筑是指将建筑及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筑设计中从整体上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应用生态建筑设计,对推动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采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材料的使用,在保证建筑设计品质的同时,确保设计内容的节能性与环保性。
1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环境和生态的因素,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优化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通风性和采光性、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等,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活动中,具有以下应用价值:(1)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有效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使建筑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从而给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对推动人们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2)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应选用无污染、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同时可以降低在建筑中的能耗,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为人类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进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3)通过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入,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建筑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整体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由此可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可以有效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推动建筑业的绿色发展。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浅谈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浅谈【摘要】生态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建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强调了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接着探讨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和要素,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然后分析了生态建筑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强调了其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方面的作用。
总结了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指出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发展方向,强调了追求更高效、更环保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将为城乡规划带来更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能性。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概念,重要性,原则,要素,应用,可持续发展性,环境影响,发展方向1. 引言1.1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是指根据生态环境的原则和要求,将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生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城乡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等手段,生态建筑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注重建筑本身的功能和美观性,更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互动。
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生态建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生态建筑的概念及重要性、生态建筑设计原则、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素、生态建筑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以及生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深入探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为未来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生态建筑的概念及重要性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及拆除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达到节能节材、环保减排、提高建筑品质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共2篇)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共2篇)第一篇一、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生态建筑在设计在要充分的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其不仅要为居住者制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还要保证建筑对整个生命周期对对环境的爱护作用。
人在建筑内居住,的怪在保证一个舒适的温度、湿度、光、声音和空气的相宜度,使居住者有一个敏捷的空间,实现有大自然的充分接触。
同时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要充分的做到少对自然办进展索取,尽量削减对自然界的负面影响,从而保证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对自然界起到爱护的作用。
在建筑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当中,要将生态策略充分的落实到各个详细的细节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其高度、朝向等各因素来对建筑四周进展设置,如利用建筑四周的水面来保证环境温度的相宜性,当进展单体建筑设计时,应从建筑的各个位置进展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考虑,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尽量以最少的支出来保证建筑对生态环境的爱护作用。
二、生态建筑设计常用的几种技术措施2.1透亮保温隔热材料立面此种材料的立面由垂直于墙面的透亮光导管及厚实的墙体组成,光导管可将来自太阳的热量传至作为蓄热体的外墙,同时防止热量散失。
外墙外表被涂成黑色,加强了吸热效果。
这种立面可有效地汲取热量,适合严寒地区的建筑。
2.2“缓冲空间”通常建筑的南立面设置有大玻璃面的“阳光室”,这一空间犹如集热器一样具有良好的汲取及储存热量的作用,其作用犹如温室,在冬季可有效提高室内温度,降低采暖能耗。
此外,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在窗户上及室内设置反光镜面或棱镜。
这样不仅可以延长自然采光时间,还可改善室内光舒适性。
2.3强化型保温隔热墙体在设计时假如利用轻质化墙体,则可以有效的减轻建筑的重量,加快建筑的速度,节省建筑资金。
但轻质化的墙体却无法使墙体的热容量得以提高,要想保证墙体的热容量增加,则需要较为厚重的材料,因此厚重的材料可以使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有所保证,可以实现节省能源的目的,所以轻质化墙体和高热容量之间存在着肯定的冲突,在解打算一冲突时,目前一般会采纳双重或是多重墙体的做法。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探讨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环境污染问题是触目惊心的。
面对这些深刻的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以生态环保为设计理念的建筑。
在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的设计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阔,从建筑本身设计的生态环保到整个城市的环境等方面的规划,都应该考虑到生态建筑设计的因素。
首先,生态建筑设计应该注重建筑本身的生态环保。
在建筑结构和外观设计上,要尽可能的选择环保材料和绿色建材,以达到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设计建筑的照明和通风系统时,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并通过设计紫外线过滤的窗户等技术手段来深化建筑的保温性能,增强其热能节省效果。
另外,生态建筑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建筑内部通风和空气质量,保证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保障,达到“智慧、绿色、健康”的特色。
其次,生态建筑设计还需要注重城市规划的环保,设计尽可能绿化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和公园是城市绿化的主体,生态建筑的设计应该将其视为重要的设计元素。
建筑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点,体现地方传统文化,在建筑周围尽可能增加绿化空间和生态池塘等环保设施,增强自然释放的新鲜空气和绿色环境质量,增加舒适度和人们的健康感。
在城市规划上,应该加强对于生态公园和生态小区的规划和建设,推广创建绿色社区,使城市绿化环保建筑的重要性得到保障。
最后,生态建筑设计应该注重社会效益。
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当地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体现公共意识和效益。
注重社会效益的生态建筑设计可以解决社区的公共服务问题,为城市和当地社区创造更健康生活的环境。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涉及到建筑本身的生态环保,还承当着推进整个城市环境的改善工作。
只有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环保的重视,才能达到建筑美观和环境永久保护的双赢效果。
与此同时,生态建筑在促进社区共建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出生态建筑规划,可以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实现人们对美好城市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是对建筑设计集成化、多元化、整体化的诠释,而面对这样趋势,建筑师更多的是需要权衡各方面的要素,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和谐的关系。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标签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方法1 引言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生态建筑则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及对自然的破坏并能从自然摄取能源的概念被提出,可见“绿色”和“生态”都旨在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绿色生态规划中,设计师必须将城市、建筑及周边环境看成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物质能量系统,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必须保持能量摄取与消耗的和谐。
规划设计可采用高效而密集的集成设计手法,综合考虑建筑、材料、设备、朝向、风速等因素,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下的日照、主导风向,以及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真正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
2 建筑外围的节能设计2.1 玻璃门窗的复合化设计绿色生态建筑中采用的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镀膜玻璃、LOW-E 玻璃和热反射玻璃等。
中空玻璃是将两片玻璃密封并将中间的空气抽出再灌入干燥惰性气体而成。
早期普通单片玻璃传热系数K值超过6W/(m2·K),现在的普通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值在3以上,低辐射(LOW-E)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值为1.0左右,今后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将使K值有望下降到0.5。
真空玻璃的节能性和环境舒适度比中空玻璃高出50%,更是以往广泛使用的单片玻璃的6倍。
真空玻璃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封起来,中间有间隙,将间隙抽成真空,两片玻璃内表面镀有一层或两层透明低辐射膜,与保温瓶有异曲同工之处。
绿色生态建筑需要可“呼吸”的表皮来调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热通道玻璃幕墙(双层动态节能幕墙)正是一种能够“呼吸”的幕墙,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可自然通风的“敞开式外循环体系”,由外层幕墙、内层幕墙、遮阳装置、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组成(图1)。
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师要想 设计 出好的建筑环境 ,就必须让所设 计的建 筑与周 围的环境能够很好 的融合在一起 。而 要想做 到这一 点,在进 行建筑环境规划时 ,就必须 以生态 学原 理为指导,协调系统 内的各 种生 态关系,对 自 然和 资源进行有效 的保护 ,以促 使人 与 自然协调发 展。由于每一个城市所处 的地理 环境 不同,要想对 自然 和资源 进行有效的保护 ,就 必须 因地制宜的进
行建 筑 设 计 , 从 而 让 所 设 计 出来 的建 筑 能够 很 好 地
变得非常严峻 。在这种 严峻的生态环境之 下,使 得
人 们 越 来 越 加 强 了 对 生 态 环 境 的关 注 ,在 这 个 大 背
景之下生态 建筑观 在城市建筑设计 中应运 而生。对
( 2)太阳能光 电材料 太阳能不仅拥有的能量非 常之大,更为重要 的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环境 的产生和演变 受到各种各样 的因素 的影响 ,其 中起决定性 因素 的是自然环境、技术条件 、以及社 会和文化 因素 。对 从古到今的建筑群进行仔细 的观 察,我们就会发现所 修建的建筑形式必须与 当地 的
源的情况下 ,多使 用一些无污染 、可循环 的建筑材
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 中的应用
On t h e Vi e w o f Ec o l o g i c a l Ar c h i t e c t u r e Th e o r y Ap p l i e d i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De s i g n
g i c l a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c a r r i e s o n t h e d e t a i l e d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t h e e c o - l o g i c a l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 a n d h o - p e s t o h e l p r e l e v a n t p e r s o n a g e s .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浅谈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浅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建筑设计理念,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环境质量和人居舒适性,还能够有效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围绕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1. 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及特点生态建筑设计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建筑物整合为一个生态系统,以创造更加健康、经济、环保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在于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建筑物融入自然环境,通过结构、材料、技术和管理的优化选择与组合,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侵害,并实现对环境的积极保护。
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密不可分。
生态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规划旨在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实现城市与农村、自然与人文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而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手段正是城乡规划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应被充分考虑和应用,以构建更加健康、宜居、可持续的城市与乡村环境。
1. 节能减排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一大应用就是节能减排。
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材料选用,设计合理的采光、通风和隔热系统,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再生能源,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
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优化建筑高宽比、控制建筑总量等手段,实现城市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城市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2. 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另一重要应用是自然资源保护。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场地、保留原生植被、设计生态景观等手段,保护土地、水域和空气等自然资源,并且通过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废水处理和垃圾回收设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浪费。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随着 生活水平 的提 高 ,人 们对 四季鲜 花的需求越来 越高,如在 日
光室 种植 各种 鲜花 ,既 能供 人们 观 赏 、又 可 以出售 ,同时在 该环 境 下有 偿 设 置各类 娱 乐活 动 ( 棋 牌 、茶 座 等 ) 如 ,这 些都 可 以取得 一 定 的经济 效益 。这样人们 可 以避 开喧 闹的街道及车辆 的危害 ,在阳光 充足 ,空 气流 畅的 室 内外 自 由地 进 行嬉 戏 、 交谈 、休 闲 。 当然 ,目光室设 在住 宅 屋顶 ,人 们经 常上去 活动 ,必然 会有 响 声 ,影响 屋顶 居 民的休 息 ,因此 , 日光室 的地面 一定 要做好 隔音 处
④绿 色建筑 空间和使用 功能应 适应社 会发 展的变化 ,要求建筑 空
间具 有包 容性 ,功能 具有 综合 性 ,使 用具 有灵 活 性 、适 应性 和 可扩
展 性 。
3 1 2营 利 型 ..
该类 屋顶花园 的设计多用 于星级 宾馆 、酒店等,为顾客增 设游乐 环境 ,提 供夜 生活场 所 ,开 办露 天舞 会 、茶会 以招揽游 客 ,并 以取 得经 济效 益为 宗 旨。这类 花 园一 般 设备繁 杂 、功能 多、投 资大 、档
效 益 。屋 顶花 园 的设 计类 型 : 311 . . 公共游 憩型 屋顶花 园除绿 化效益外 ,其设计 目的主要是 为工 作和生活在 该建
筑 物 内 的人们 提供 室 外 活动 的 场所 。比如 ,西 北地 区 ,夏 季短 暂 ,
对象。 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申, 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 扼要 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 以供参考。
理 。
① 绿 色建 筑 应尊 重 自然 、保 护生 态 、与 自然 协调 发展 ,尽 可 能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浅谈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浅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创造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就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实践进行浅谈。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建筑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而生态建筑设计则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不良影响,使建筑和自然环境达到更好的融合。
生态建筑设计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对资源的依赖,从而在城乡规划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包括生态系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生态文化原则。
生态系统原则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世代的利益,不能只追求眼前的利润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化原则则是指在设计建筑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是选址和布局的优化。
生态建筑设计应该优先选择在已有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和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段进行规划和建设,以降低对土地和能源的消耗。
其次是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选择。
生态建筑设计应该倡导选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并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工艺,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再次是能源利用和建筑设施的优化。
生态建筑设计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最后是建筑后期的运营与维护。
生态建筑设计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定期对建筑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的节能环保效果。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路径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路径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理念和实践方式,正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旨在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本文将探讨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路径,以期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1、尊重自然生态建筑的首要设计理念是尊重自然。
这意味着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
建筑应顺应自然地形,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工程;利用当地的气候特点,优化建筑的采光、通风和保温性能;保护和利用原有的植被,将建筑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2、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是生态建筑的核心设计理念之一。
这包括减少能源消耗和采用可再生能源。
通过优化建筑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的隔热和保温材料,以及合理的门窗设计,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的能源需求。
同时,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电力、供暖和制冷,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3、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筑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浪费。
在建筑设计中,应选用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钢材、木材和环保型混凝土等。
此外,还应设计有效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回收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4、健康与舒适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目标。
这需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设计,以及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来实现。
避免使用有害的建筑材料和化学物质,减少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创造接近自然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5、文化与地域特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和社区相融合。
建筑的形式、色彩和材料应反映当地的传统和文化,同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生态建筑设计
试论生态建筑设计摘要:生态建筑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占主导地位,能够为城市乃至国家的整个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起到协调作用。
生态建筑这种思想贯彻在生态学科中,生态建筑的中心思想就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生态建筑的特点生态建筑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工作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它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诸多好处,可以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很好的统一。
2.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2.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
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
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城乡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对城市空间进行优化。
本文将从生态建筑设计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定义和特点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设计理念。
它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最小的生态足迹创造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们会结合环境科学、建筑学、机械工程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创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室内外环境的优化和空间功能的最大化利用。
生态建筑设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绿色环保:生态建筑设计强调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倡导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2. 节能减排:生态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高效的建筑设备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3. 循环利用:生态建筑设计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鼓励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4. 室内外环境优化:生态建筑设计追求创造优质的室内外环境,包括采光、通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等方面。
也注重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建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
二、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生态建筑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生态建筑设计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更新和改造,实现城市宜居和宜业的目标。
生态建筑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排放,推动城市节能减排的进程。
生态建筑的设计分析
生态建筑的设计分析1生态建筑的现状因我国人口众多、环境复杂,气候多样等的影响,造成国内生态建筑的发展较为缓慢。
现状如下:1.1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生态建筑是指建筑物拥有良好的室内条件,减少对建筑物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资源的消耗,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并且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因生态建筑进人我国较晚,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均不充分,相关的政策制度仍不完善,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仍然不够。
对生态建筑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甚至认为只要多植树、多造林便会达到生态建筑的要求。
1.2对生态建设的实践不够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的研究仅局限在建筑设计的理论范围,缺乏对生态建设的工程实践,造成实践与研究的步调不一致。
在进行城市生态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农村生态建筑的发展,防止出现发展失衡的现象。
2生态建筑特征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将生态的概念和建筑的概念联系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筑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1节能生态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节能。
节能表现在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上,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对可循环资源如太阳能、风能进行充分利用。
在进行生态建筑的时候,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
同时还应该考虑生态建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2高效无污染环保是生态建筑的另一个特点。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灰尘、垃圾及噪声,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而在进行生态建筑时,利用环保的理念,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本着环保的原则。
尽量使用没有副作用的建筑材料、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灰尘、可吸入颗粒及垃圾的数量,实现环保的目的。
2.3因地制宜生态建筑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
根据城市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进行进行建筑的设计,选择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恰当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对能源的耗损,总之是使设计出的建筑物适合人们居住。
2.4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
生态建筑设计【综述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综述生态建筑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不断地进0..0步,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建筑业正由传统高消耗、高污染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生态建筑,开发商不仅需要聘请具有“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而且还需要设计师们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就尽早参与项目的整体策划。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1生态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1.1生态建筑近年来各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重之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致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因此如何在建筑设计中采取技术手段改进建筑能耗成为建筑设计的迫切任务。
“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消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
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
生态建筑是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生态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其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发展方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并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具体措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实现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1.2生态建筑设计其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采用系列先进材料、机械和控制技术实现建筑系统最佳化,并实现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减少能耗,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从对环境影响、建筑内环境和全寿命周期投资等角度综合考虑并做出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生态节能建筑的发展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大量的生态设计策略的
提出,为建筑业全新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但是生态建筑在建筑中还属于一
个新事物,随着时代的变化,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现在
建筑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建筑问题的生态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策略
生态建筑是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会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而且势
必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
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各种生态建材
的出现,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定会带动生态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建筑随着生态
建筑的理念深入人心,建筑事业的前景将会更加的理想。
1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其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发展方向,是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并为人
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具体措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
筑学、生态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实现建筑物与其
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生态建筑的内涵主要表现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生态建筑可以提供健康绿
色的环境,并给予建筑使用者高质量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二是降低能源耗费,有效地保护自然和尊重环境,使建筑和环境实现有机理融合。
生态建筑的特点主
要是以大生态的眼光统观全局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环境共生共存,
和谐一体;选用天然无毒无辐射建材,利用好光伏、地热、水循环等自然能源、
要素;不破坏或尽可能地少破坏当地的植被,保护当地环境,善加利用土地。
在
突出艺术性的同时实现设计的生态化理念。
从设计手法来看,生态建筑包括三大类:(1)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采用
当地材料以及传统的乡土地方设计方法;(2)注重地方性和“适宜技术”的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3)根据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最新生态理论,尽量运用新的材
料及技术解决生态问题。
上述设计理念都把当地的生态环境作为设计工作的前提,但是对技术的应用理念和方法上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2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重视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增强使用
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树立建筑材料蕴能
量和循环使用意识,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蕴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
构件;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完善
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将建筑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减少
建筑过程中环境的损害,避免环境、资源浪费以及建筑材料的浪费。
3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良好实施,有助于大幅度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形成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综合运用,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综合应用自然能量与物质,避免因不合理开发而
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紊乱,造成严重的后果。
建筑设计生态化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建
筑设计时合理利用空间和周围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强调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建筑设计生态化能够使建筑设计和生态系统相联结,使之相协调,能
够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为人们创造舒适、自然的绿色环境,可以最大
限度的减少建筑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减小能耗,提高建筑质量。
除此之外,生态
建筑设计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
宁静。
4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4.1能源生态策略
在建筑中可以利用阳光来照明,设计中可以利用中庭、玻璃幕墙和通窗等手
段将光线引入屋中,改善屋内光照条件,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设置反光板,以智
能控制手段将阳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引起能耗问题。
这种方法是解决热桥
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可以在房间安置百叶窗和双层隔热玻璃系统;可以利用气候
条件使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保证建筑内
空气流通。
自然风在智能控制下使建筑内部空气流效果更佳;原有的建筑中常会
出现湿热问题,利用生态建筑理念,对当地的气候坏境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将
智能控制引入现代建筑设计领域。
如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百叶窗、水幕挑檐板进
行控制,根据具体需求适当的室内阳光辐射进行控制,降低消耗,室内达到均温
程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
4.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
一方面,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
用已有条件。
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
内外环境协调。
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
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
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
坪高几倍。
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
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
这样,通过
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4.3引入绿色植物创造宜人景观
根据建筑构造技术以及先进的电脑操控技术,生态高技建筑内部也可以拥有
绿色生态体系,使建筑内部的室内气候条件良好,增强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营造
田园般的宜人建筑。
坐落在法兰克福的商业银行总部大厦是诺曼?福斯特事务所
的作品,该建筑属于超高层集中式办公建筑,在其设计中适当引入了自然景观,
有全世界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的称号。
福斯特的设计中包括9个高度为14.03m的花园,沿9层高的中央通风大厅盘旋而上,花园外侧面是双层玻璃幕墙,都是电控调节的,花园完全面对大厅敞开,花草、植物全部种在规划好的位置,
这样就将自然景观“移植”进建筑内部的各个办公室,是建筑物又有了阳光和自然风,营造出舒适、愉悦的办公环境。
4.4交通道路系统的生态设计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交通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大量轿车的
使用,使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加上城市规划和生态策略的不完善,交通拥堵想象严重,加剧了城市交通环境污染。
在这种条件下,生态交通系
统产生。
所谓的生态交通系统就是在生态的理念下对道路的空间进行设计,设计
时要考虑到道路的功能性设施、空间规划组织、自然景观的营造、人文景观及社
区可识别性等要素。
以人为本为理念,从绿化的构建、空间组织、营造生态道路
交通系统出发,创造一个适合人们出行的合理化道路空间。
当人们有一个合理化道路空间时,还要对交通出行进行有效的管理。
要以绿色交通为理念,对场地道路系统进行特别的设计,以改变路面的物理条件和构造为出发点对其进行设计,优先让附近行人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进入。
4.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我国一直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耕地面积正在一步一步地缩小,这使得耕地与建筑用地之间出现了无形的矛盾。
考虑到能源的节约,我们就应该首先考虑到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第一,耕地保护,在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中,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来实现; 第二,朝着土地资源集约化的道路前进,并且对于周边的配套设施加以利用,合理的规划建筑用地; 第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这也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
5结语
目前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物质资料的使用均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主要代价的。
因此,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整体付出与回报比,生态建筑也就应运而生了。
只有在建筑的设计、选材、施工运营中体现出人文、环保、节能的生态文明设计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建筑业与人类的长期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段国志.试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13(09):39.
[2]许壮声,高星.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3]洪杨.浅析生态建筑设计技术与展望[J].中国科技博览,2012(2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