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环形的菲利普斯曲线_陈乐一

合集下载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应用分析菲利普斯曲线是在英国任教的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

W. Phillips)在研究了1861-1957年间的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资料后,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研究判断经济形势的目的是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对此,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动轨迹的把握有助于对经济周期阶段的判断,这在西方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检验已经得到证实,菲利普斯本人也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60 年,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和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菲利普斯研究的基础上, 用通货膨胀率代替了工资变动率,并用美国的数据验证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关系。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因此,这条曲线又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但是随着理论和实际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发现标准的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

工人关心的是工资的实际购买力,雇主关注的是劳动成本和产出价格的比率。

1967年和1968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爱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认为名义工资变化必须用通货膨胀预期来纠正。

在适应性预期下,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性,政府能够以高而稳定的通胀率为代价换取持久性的低失业率。

中国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

中国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

概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一、菲利普斯曲线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最早是由菲利普斯(Phillips,A.W.)1958年在英国《经济学》杂志发表了题为《联合王国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和失业的关系:1861—1957年》的著名文章中提出,他认为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建立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的研究表明工资的增长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即通常所说的原始菲利普斯曲线。

从图形上看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为以失业率为横轴、工资增长率为纵轴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负斜率曲线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二者呈负相关关的变动关系。

当失业率上升时工资增长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工资增长率则上升。

由于模型体现为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称为“失业——工资”的菲利普斯曲线。

图1-1(二)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加拿大经济学家李普希就菲利普斯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他在1960年的著作《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分析》中提出了过度需求理论。

他通过供求理论来解释劳动市场,当劳动需求超过劳动供给时工资上升,并且需求相对于供给越大工资上升越快;反之需求相对于供给越小工资下降越快,即他认为工资变动是由劳动市场失衡引起的。

李普希的基本思想是:工资的增长可以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过度需求来解释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过度需求又由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

这样工资增长率的变动和失业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就在该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在经过利普西从理论上加以阐释后如何为经济政策所用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在这一点上萨缪尔森和索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在《达到并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问题: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中提出了“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浅谈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用与借鉴

浅谈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用与借鉴

二 、菲利 普斯 曲线 的演 进 过程
当 我 们 在 考 察 成 本 推 动 型 通 货 膨 胀 时 ,菲 利普 斯 曲 线 中 的货 币工 资 能 够 用于 表 征通 货 膨 胀 率 。 因 而菲 利 普 斯 曲 线 也 可 以用 于 表示 失 业 率 与 通货 膨 胀 率 之 间 的 交 替 。在即失业率 高的情形意味着处于萧 条 期的经济 ,工资与物价水平都不高 ,从 而 带 来 了 较 低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反 之 则 反 是 。 因此 ,在 失 业率 和 通 货 膨 胀 率 之 间 ,也 具 有 某种 反方 向 的变 动 关系 。 作为从西方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发 展 历 史经 验 和政 策实 践 中归 纳 和 创 建 的理 论 体系 ,菲利普斯 曲线的成立需要特殊甚 至严 格 的 前提 , 并且 ,在 假设 条件 发生 变
代 末 以 来 , 国 失 业 率 一 直 稳 定在 3 5 我 % % 动 的情 况 下 ,该 曲 线和 理 论 不 断 演 进 。 2 之 问 ,但 通 货 膨 胀 率 却 存 在 较 大 幅 度 波 0 世纪7 年代 , 0 以美 国为 代 表 的 世 界 主要 经 动 ,两者之间 的此 消彼长特征并不显著 。 济体 发生 “ 滞胀 ” 即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 我 们 闪而 能 够 提 出 命题 ,认 为菲 利 普 斯 曲 , 胀率 并存的格局 ,严重的挑战了菲 利普斯 线在 中国基本无效。所 以,至少在分析当 曲线 中关 于 失 业率 与 通 货 膨 胀 率之 问此 消 前 的 经 济 状 况 时 ,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并 不 适 彼 长 的 假 说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的 存在 成 为 学 用 。 失灵 原 因涉 及 如 下 方 面 : 界 探 讨 的 重 点 。其 中最 为 关 键 的修 来 自 E ()产 品市场有效性 的缺乏 。自1 9 1 97 两个经济学派 。 年 开 始 ,我 国的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体 制 建 首先是货 币学派 ,其代表 人物为埃德 设 进 入 了加 速 完 善期 ,但 与 西方 发 达 经 济 蒙 ・ 尔普 斯 和米 尔 顿 ・ 里 德 曼 。他 们 体 之 间 的 差 距 仍 然 非常 显 著 ,我 国的 资 源 费 弗 根据 自然失业率解释这一 曲线。考虑到 自 配置 中,市场所能发挥 出的基础性作用尚 然 失 业率 的存 在 ,长 期菲 利普 斯 曲线 将 呈 不明显 ,价格杠杆对 于有效配置资源的价 现 垂 直 于 自然 失业 率 ,即 失业 率 和 通 货 膨 值散步 充分,其调节作用受 到诸 多限制。 胀率之间缺乏 长期 、稳定的替 代关系 。在 对 于 国 家 干 预和 价 格 管 制 来 说 ,在 市 场 活 短 期 内 ,考 虑 到 信息 的 不 充分 和 适 用 性 预 动 中具 有 关 键 的位 置 。例 如 ,我 国 的 商 品 期的存在 ,菲利普斯 曲线可能 出现 向右下 价 格 往 往 是在 物 价 部 门 的严 格 监 管 下 制定 方 倾 斜 形状 。 的 ,某些商品例如火宗商 品,尤其是成 品 其 次 是理 性 学 派 , 以卢 卡 斯 为 代 表 。 油 的 定 价 ,受 到 限 制 更 为严 格 ,在 C I P 的 他从 理 性 预 期 出发 ,解 释 了理 性 预 期是 经 构成中,关键的粮食的定价往往要根据国 济主 体 通 过 充 分 的 利 用 一 切信 息 ,修 正 事 家政 策 的调 控 来 制 定 ,这 些政 策都 会 引发 物 的认 识 ,进 而很 快 会 形 成对 未 来 平均 通 我国商 品价格 水 平与市 场均衡 价格 的偏 货膨 胀 率 的 正 确 预 期 显 然 ,失 业率 与通 离。从而导致菲利普斯曲线难 以科学的阐 货膨 胀 之 问 的替 换 关系 存 在 的 时 间段 是 很 述 和表达 国民经济的通货膨胀 。从推动通 短 的 ,因 而短 期 和 长 期 中的 失 业率 与通 货 胀 上 升 的 主 要 因素 来看 ,涉 及 需 求 拉 动 、 膨 胀 率 的 此 消 彼 长都 可 能 无法 存 在 ,因 而 需 求与供给混合推动、成本推动、结构性 菲 利普 斯 呈现 垂 直 于横 轴 的 形态 。 通 胀 等类 型 。在 -些 国家 ,其 失业 率 的 升 _ 一 降难 以通过工资成本推动通胀的反 向变动 三 、菲利 普 斯 曲线 在 中 国的 适用 性 来 得到解释 。我 目的通胀尽管很大意义上 分 析 与工资成本上升有关 ,不过 ,考虑到近年 1 菲利普斯 曲线在我 国宏观经济分析 中 农产 品、原燃材料价格的上升所导致的成 本 推 动 型 通 胀 ,加 上 同 民 收入 增 加 和 外 汇 的应 用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 菲 利 普斯 曲线 的 储备增 长过快引发的流动性过剩 ,是推动 变 动 轨 迹 与 经 济 周 期 阶段 大 体 相 吻 合 ,通 物 价 j 涨 首 要 因 素 。 一 货膨 胀 率 、失 业 率 随 经 济 周期 阶段 的变 化 ()劳 动 市 场有 效性 的缺 乏 。我 国 目 2 而变化 ,菲 利普斯 曲线的变动轨迹 大体表 前尚未结束经济转轨 ,工资并不是 充分的 现 为 基 本 菲 利普 斯 曲 线 的形 状 。因 而通 货 通 过 市 场 进 行调 节 ,国 有企 事 业 单 位 的 工 膨胀 、失业率高低可以用来判 断我 国经济 资 ,尤 其 需 要 在 政 府 的 干 预 和 调 控 下 确 周期阶段 ,对此,通过分析菲 利普斯 曲线 定 。而 在 西方 发达 国 家 ,劳 动市 场 的 供 求 的形状 ,能够为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判断 和价格还与微观决策机制密切相 关,厂商 提供依据 。就经济周期 阶段 的判 断而言 , 和工人作为劳动市场的主体 ,会结合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就 是一国的宏观经济 形势 , 的 供 需 状 况 和未 来 的 预 期 ,来 决 定 最 终 的 例如繁荣阶段抑或萧条阶段 ,波峰抑或波 工 资 随 便 。当 前 我 国 尚缺 乏 完 善 的 工 会职 谷。因此,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很有必要研 能 ,缺乏对 于劳动力市场的显著干预力 。 究 经 济 周 期 及 其 阶段 。分 析 当前 中国 宏 观 由于 从 农业 经 济 向工 业经 济 转 型 的 阶段 比 经 济 形 势 ,其 实 就 是判 断 中国 经 济 目前 所 较特殊 ,我国的大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 处的周期阶段 ,而经济周期 阶段与菲利普 市面临越来 越大的就业压力 。除此此外 , 斯曲线紧密相 关,因此 ,为了准确判断经 经 济 体 制 转 轨 过 程 中 的 国 企 长期 隐 性 失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课程名称 : 《中级经济学》课程专题研究报告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西方经济学中的诸多理论已经被引入我国并被实证有效。

此次研究沿着前人的方向,补充对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的实证研究体系。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变化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程度进行回归,以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对证伪的结果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适用性;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一、引言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的经济学模型,是从西方市场经济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

但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已被证明失效。

目前,学者们主要通过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进行相关研究。

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公式为:πt—πt−1=(μ+z)−αu t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也叫加速性质的菲利普斯曲线,它在考虑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以及价格成本因素的基础上,模拟了通货膨胀率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后文为了表述方便,将简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表达了低失业率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进而加速了价格水平上升的经济现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如果可以通过菲利普斯曲线估计我国通货膨胀率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将对我国的政策制定和经济研究产生重要意义。

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

分析我国专家和学者对此问题的现有研究可知,专家们主要分成了两个学派,即主张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成立的,和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不成立的。

其中主张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成立的学者主要有:陈学彬〔1996〕,刘树成〔1997〕,范从来〔2000〕,庞明川、解威〔2000〕,崔建军〔2003〕,张焕明〔2003〕,陈乐一〔2006〕,等等;而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不成立的学者主要有:赵伟等〔2007〕,马征、李鹏〔2008〕,等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作者:陈乐一李良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27期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 GDP增长率宏观调控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

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

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

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

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直观。

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

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

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

分析并解释中国的Phillips曲线

分析并解释中国的Phillips曲线

分析并解释中国的Phillips曲线摘要:文章检验了我国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性。

本文将实际产出分解成不可观测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设定它们服从一个单间的向量自回归过程,再运用卡尔曼滤波技术估计我国1978-2013年的实际产出,从而得到产出缺口的估计值,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行驶进行了验证。

发现我国在短期内存在一条表明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正相关的菲利普斯曲线。

同时,我国1979-2013年的数据还拒绝了“自然率假说”,表明当期产出缺口的提高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产出缺口;卡尔曼滤波;自然率假说Abstract:This paper tested the output gap based on Phillips Curves,using data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13. I first estimate the unobserved potential output by Kalman Filter techniqu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real output can be separated to trend and cycle output,which are modeled in a state space representation derived from a V AR process. Then a regress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etween inflation rate and output gap,which indicates that Phillips Curves can be hold in the short run in China. In the other hand,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date rejected the “Natural-Rate Hypothesis”,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ncreasing of output gap would increase the inflation in China.Key words:Phillips Curves;output gap;Kalman Filter;Natural-Rate Hypothesis1.引言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和失业时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两大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周期联动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周期联动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周期联动——兼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解读沈利生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周期性联合运动,本文在变交点直角坐标系下分析了两者的联动变化。

分析结果表明,在四个经济周期中存在着相似的周期运动环,各周期环的逆时针运动方向反映了经济增长领先于通货膨胀,各周期运动环的形状和大小:扁平型、丰满型、瘦长型、娇小型,体现了各周期自身的特点,其变化顺序既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也反映了我国宏观调控艺术的日臻成熟。

本文同时解读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经济周期菲利普斯曲线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1979—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8%。

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波动中前进的,且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以GDP增长率的峰谷变化来划分(图1),1979年以来经历了4次高峰,即1984、1987、1992、2007年,同时低谷年份也有4次,分别为1981、1986、1990、1999年。

图1中2009年的增长率(8.0%)是估计数,有可能是第5个低谷年。

与经济增长波动变化相伴的是通货膨胀,这里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通货膨胀的代理变量。

在1997年以前,与GDP增长率的大起大落相对应,通货膨胀的起落幅度甚至更大。

1997年以后,随着GDP进入平稳增长期,经过多年的逐渐上升,于2007年达到高位,然后下落。

与其相对应的通货膨胀则在低位波动徘徊,以缓慢上升的趋势进入到2008年的相对高位,预计2009年将会下落。

分析和思考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联动变化关系既饶有趣味,给人启迪,又可就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的问题进行验证。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这是从西方市场经济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在学术界存在争议。

趣谈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大波动

趣谈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大波动

趣谈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大波动作者:幽兰来源:《中关村》2015年第08期“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波动的基本轮廓来看,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运行轨迹是繁荣与大衰退的相互交替。

而且,大衰退的时期要长于繁荣时期。

”“历史经济波动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政治因素或者是说政治运动推波助澜。

”2015年7月4日,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陈乐一从三个时期分析中国经济波动史,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大衰退、中国现代经济的波动,以及建国以来我国的历次经济波动。

最后得出了以上结论。

“经济波动的历史主要是秦汉开始的。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陈乐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如果用曲线表示的话,波峰到波谷之间的幅度非常巨大。

中国封建社会的运行轨迹大繁荣与大衰退交替出现“从秦汉到近代的2000多年历史中,我国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波动,其中有几次波动特别巨大,对社会经济带来了毁灭式的灾难。

这样巨大的经济波动,据史料记载达到六七次,每一次都持续了几十年,甚至是二三百年之久。

”从秦朝、汉朝到三国时期,先后发生了三次不同的波动。

包括秦汉之交的经济波动,西汉末年的王莽时期经济波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经济波动。

当然,这中间也出现过空前的繁荣和鼎盛时期。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在他短暂的统治时期内,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

但是,短暂的统治中不停地用兵,疯狂地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大规模的工程,大大加重了人员的赋税和徭役负担。

最终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秦王朝灭亡以后诸侯并起,特别是刘邦项羽之战蔓延全国。

汉王朝建立在大混乱的废墟上,到后来开始有所好转。

“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出现文景之治,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济发展的曲线从下降走到回升,但是回升的速度相当缓慢。

直到汉武帝时期,国民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汉代鼎盛时期。

对经济周期几个问题的认识

对经济周期几个问题的认识

对经济周期几个问题的认识
陈乐一
【期刊名称】《财经问题研究》
【年(卷),期】2002(000)008
【摘要】19世纪初叶以来至现在,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假说已经汗牛充栋;60年代中期以来,东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中国经济周期研究却远远滞后于国外同类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周期的新特征是:扩张与收缩的比率迅速下降.失业与经济周期的阶段十分密切,解决中国失业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促成经济的全面回升和扩张.战争导致经济周期变形,它有时固然能带来"战争景气",但总的说来是给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陈乐一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37.1
【相关文献】
1.再论"比例失调"——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对策 [J], 王勇
2.近期西方经济周期与危机回顾和展望的几个问题 [J], 韩世隆
3.正本清源: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周期理论的再认识 [J], 王勇
4.对经济周期的再认识* [J], 林兆木
5.关于经济周期的几个问题 [J], 吕东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评述

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评述

一.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评述答: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1)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新西兰籍经济学家A•菲利普斯用原始的菲利浦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

1960年萨缪尔森和索洛用菲利普斯曲线曲线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菲利浦斯曲线如图10-1所示。

横轴代表失业率,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

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

决策者要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选择:或者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或者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1968年,美国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忽视了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

考虑到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提出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反方向的交替关系,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3)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失业并不取决于通货膨胀而是取决于经济中的随机冲击。

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是规则的,公众会预期到这一变动。

结果,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水平的变化,对就业量和产出不会发生影响。

如果发生政策的意外变化或者经济中出现需求或者供给冲击,就业量和产出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公众将会很快了解到这种变化,从而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短期也不会具有明显的交替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把自然失业率与理性预期结合起来,否定了短期和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提出菲利浦斯曲线始终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都不存在替代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2016 11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孙若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191)[摘 要]菲利普斯曲线在经济学界一直受到异乎寻常的重视,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的两大重要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增长和发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面对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经济增长、物价和失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协调的三个重要因素。

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军,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因此,文章以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为例,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应用做出实证分析,验证这一曲线是否符合中国实际经济的发展,并探究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46 024 面对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经济增长、物价和失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协调的三个重要因素。

作为短期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失业和物价,于是与经济增长一道,再次成为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

目前的文献大多是根据中国整体情况或中国某一地区进行菲利普斯实证研究,[1][2][3]而没有考虑中国的地区经济差异性。

本文主要讨论近20年来菲利普斯曲线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的研究,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选取了近20年来三个地区的经济数据。

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1995年至2014年统计年鉴中和金融资讯软件。

1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在北京和上海的适用性分析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为:Yt=β1+β2Xt+u通过使用北京的数据,对当期的通货膨胀率Yt和当期的失业率Xt回归结果为:Y∧t=9 1259-4 6283^Xt。

通过使用上海的数据,对当期的通货膨胀率Yt和当期的失业率Xt回归结果为Y∧t=14 9918-3 0432^Xt。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摘要: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通货膨胀等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决策分析工具。

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在对中国1979—2002年的数据研究中发现,尽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个别年份出现了正相关关系,但绝大多数年份都呈负相关变动关系,符合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也同样基本符合基本菲利普斯的关系。

关键词: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GDP增长率奥肯定律“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自适应预期模型滞后值研究背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增长和发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在我们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与失业率之间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能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意味着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或实现充分就业。

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物价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由此看出,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通货膨胀等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决策分析工具。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过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转型使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同时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指导。

但是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美国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并存的“滞胀”,推翻了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动和可相互替换的理论。

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

现有的研究: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形态:菲利普斯曲线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三种基本表达方式。

第一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属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有两种表达方式。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特征、影响因素 及其与经济的关系。然而,由于研究时间和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次演示仍存在 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收益率曲线动态变化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以便及时捕捉市场 变动并作出相应分析。
其次,未来研究可拓展到不同类型国债(如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的 收益率曲线比较分析,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状况。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斯堪的纳维亚经济学派提出的一种理论,它拓展 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 负相关关系,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则引入了更多因素,如预期、不对称信息 等,使得曲线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机制的关系尤为密切。首先,经济政策机 制的调整会影响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 导致曲线向左移动,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曲线向右移动。其次,新凯恩斯菲利 普斯曲线对经济政策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依据曲线理论,政策制定 者可以通过预期管理和政策调整来影响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 经济的结果。
在数学上,Logistic曲线由以下方程描述: 其中,P代表生物数量,r代表增长率,K代表环境容量。
二、Gompertz曲线
Gompertz曲线是另一个描述生长过程的模型,尤其适用于描述生物在成熟前 的生长过程。这个曲线在早期阶段呈现出较慢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 速度逐渐加快,并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
2、曲线因素复杂性。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总 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劳动力市场结构、货币政策的松紧等。
3、曲线动态变化。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 形态和位置会随时间推移而动态变化。

建国60周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轨迹分析(陈乐一)

建国60周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轨迹分析(陈乐一)

建国60周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轨迹分析陈乐一*摘要:按照“谷-谷”法,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轨迹可划分为12个周期。

根据扩张与收缩的比率、波动幅度大小等波动特征,这12个周期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改革前经济“大起大落”时期;改革后经济增长高速期;改革后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期。

这三个阶段中,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顺次增强。

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有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

最后,就如何保持未来经济的平稳与快速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市场化 协整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花了三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从1953年开始进入大规模经 济建设。

建国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这60年的经济建设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种种坎坷,就经济增长而言,主要是经历了多次波动或衰退乃至萧条,经济增长是在不断的波动中走过来的。

本文就是探索这6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轨迹,寻找经济增长稳定性不断增强的原因,并就如何保持未来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始于1953年,因此,本文实际分析的是1953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一、建国60周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划分经济波动研究一般选用GDP 增长率作为考察指标。

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对数差分法。

速度法是一种直接以经济增长率指标来测定经济波动,描述经济波动特征的方法。

移动平均法是为消除一些不规则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对经济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以描绘经济周期的方法。

通过移动平均法处理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短期随机波动的影响,平均移动越长,效果越好,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因为处理过的数据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与速度法相比,移动平均处理过的波峰与波谷在时间上会往后移,同时移动的年份过长也会导致研究数据过多的缺失。

中国投资波动实证研究

中国投资波动实证研究

中国投资波动实证研究
陈乐一;傅绍文
【期刊名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中国投资波动实证研究所用考察指标为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按照"谷-谷"法划分,1953-1999年的47年中,投资波动共呈现出9个周期.改革前后投资波动状态特征悬殊,波动是由剧烈转向平缓.投资波动与经济波动高度相关,经济波动深受投资波动的影响,但是,投资波动剧烈程度远远高于经济波动.
【总页数】4页(P3-6)
【作者】陈乐一;傅绍文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79;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59
【相关文献】
1.中国投资波动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J], 管卫华;林振山;甄峰
2.一部关于东亚地区汇率波动实证研究的新作--评《东亚地区汇率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J], 薛敬孝
3.汇率波动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向量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 [J], 陈守东;王鲁非;王晨
4.中国投资基金波动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 [J], 马超群;傅安里;杨晓光
5.外部需求冲击与中国投资波动——基于“冲击—传导”关联的实证分析 [J], 李运达;刘鑫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环形的菲利普斯曲线陈乐一(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博导 长沙 410079)摘要:菲利普斯曲线可划分为四种类型,这几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通过一种环形曲线图来加以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不规则但相当明显的两个环形曲线,并且呈现顺时针方向运动,这两个环形曲线的出现年份分别是1980-1990年和1990-2000年。

从这个环形曲线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虽然多次发生变形,但总体说来其变动轨迹还是大体表现为基本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环形曲线中图分类号:F 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6)03-0006-06一、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发展进程菲利普斯曲线的原型最早是由新西兰籍的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提出。

经过研究,当时还是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的菲利普斯发现在1861-1913年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关系:失业率越高,工资膨胀率则越低。

也就是说,工资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取舍关系,两者可以用负相关关系函数进行解释。

此后,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日臻成熟和完善。

1960年,萨缪尔森(P. A.Samuelson)和索罗(R.M.Solow)在ARE 发表5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6的文章112,对菲利普斯曲线作了重要发展。

在菲利普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萨缪尔森和索罗使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变动率来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也就是将菲利普斯提出的/失业-工资0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为/失业-物价0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后来这条曲线广泛流传,声名大噪,成为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所说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标准版本。

菲利普斯曲线经过萨缪尔森和索洛的修正后,迅速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

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替换关系(trade-off),政策制定者就可以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discretion),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以费尔普斯(Ed -mund Phelps)、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相继于1967、1968年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批评122,批评意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菲利普斯曲线是否是一条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稳定交替关系的曲线;第二,在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

货币主义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忽略了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过引入预期因素,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只存在暂时的替换,不存在长期的替换关系,由此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

6二o o 六年第三期南京社会科学相对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等人又提出了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他们认为,长期而言,由于存在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即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是货币主义对该曲线的重大发展,其意义是否认了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换关系,其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推行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导致物价不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在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卢卡斯(Robert E.Lucas)、萨金特(Thomas J.Sargent)等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批评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失业率是一个围绕它的自然率水平上下波动的随机变量,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根本不存在有规则的交替关系,不论长期还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垂直线。

由上可见,菲利普斯曲线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围绕其论争一直持续不断,菲利普斯曲线在这种争论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

该曲线自1958年由菲利普斯提出,经过萨缪尔森、索洛、弗尔普斯、弗里德曼、卢卡斯、萨金特等杰出经济学家的修正和发展,已成为西方经济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以上是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演进过程的分析。

这是一种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可以相互交替的反向变动关系,基本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是负数。

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会受到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而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可分为两类:一类变形是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不变,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交替的反向变动关系不变,但曲线的位势发生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移动,或者是曲线的形状发生局部性的变化。

例如,曲线上移,这一般是由于在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的基础上加进了通货膨胀预期因素,这条上移的曲线就是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类变形,称为第一类变形。

另一类变形是曲线形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相互交替的反向变动关系不再存在,代之以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同方向变化关系,抑或失业率不变但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或下降,或者通货膨胀率不变但失业率不断上升或者下降,这种变形,称为第二类变形,也就是下文分析的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和极端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类型与环形曲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既存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稳定交替关系的情形,也存在两者之间不相互交替的情形,也就是说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只不过负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形式而已。

这里按照斜率的正负或大小,可将菲利普斯曲线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交替,包括两种情形:失业率下降伴随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失业率上升伴随通货膨胀率下降;(2)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相互交替关系,两者呈同方向变化,也包括两种情形: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以及同时下降;(3)极端的菲利普斯曲线,包括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平行的菲利普斯曲线,前者的特征是失业率不变但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或下降,后者的特征是通货膨胀率不变但失业率不断上升或者下降。

上述三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一般说来都属于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因为他们出现的时间都比较短暂,是一种短期经济现象,平均持续时间一般仅为两三年,短的仅仅一年甚至几个月,最长也不过4、5年。

当然,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也只是相对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而言的,长期究竟是多长,西方学者也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不过经济上的一种充分调整至少需要5年甚至10年时间,就这个意义上而言,长期至少是指5-10年。

菲利普斯曲线的这几种类型中,132就概率分布而言,出现概率最高的是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交替情形。

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出现概率较低,至少明显低于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原因是这样: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滞胀0,而/滞胀0是各国政府和人民都不愿意见到的一种经济现象,各国政府都会花大力气防止/滞胀0的出现,因此,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即/滞胀07二oo六年第三期南京社会科学的出现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另一种情形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这是一种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一般也不容易出现,因此出现概率也较低。

至于极端的菲利普斯曲线,一般说来出现概率很低。

这几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还可以通过一种环形曲线图来加以说明。

图1中的环形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142第Ñ阶段为环形曲线的AB 段,失业率下降伴随通货膨胀率上升,是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相互交替;第Ò阶段为环形曲线中的BC 段,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即出现/滞胀0,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转为正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不存在交替关系;第Ó阶段为环形曲线中的CD 段,又回到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上升伴随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相互交替;第Ô阶段为环形曲线中的DA 段,曲线斜率为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两者不存在交替关系。

环形曲线图中的几个转折点,即A 、B 、C 、D 点,相应地表示上一阶段与下一阶段之间的转折,同时还表示两种特殊情形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垂直的和平行的菲利普斯曲线。

图中的A 、C 点表示平行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时通货膨胀率不变但失业率不断上升或者下降。

B 、D 点表示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时失业率不变但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或下降。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环形曲线的四个阶段以及四个转折点,分别表示了几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共同构成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几种表现形式。

而这条环形曲线,其实就是一种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以环形曲线状来描述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对西方国家菲利普斯曲线实际运行状况的考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的菲利普斯曲线中,环形曲线主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形曲线主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萨缪尔森在他的5经济学6中也提到移动着的菲利普斯曲线形成一个顺时针转动的环。

152根据呈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曲线运动,四个阶段的出现顺序依次为:失业率下降伴随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失业率上升伴随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根据这个顺序,可根据当前菲利普斯曲线的类型去预测未来一段时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动趋势,进而预测宏观经济局势,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例如,当前某国出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的菲利普斯曲线,今后一段时期很可能过渡到失业率上升伴随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菲利普斯曲线。

当然这只是理论分析,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

实际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环形曲线运动并不一定按照四个阶段顺次进行,有时可能跨越其中的某一个阶段,有时又可能重复其中的某一个阶段,并且前文已述,不同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出现概率本身就大小不一,因此,根据当前菲利普斯曲线的类型来预测未来一段时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动趋势,其难度就大大增加。

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菲利普斯环形曲线的预测功能。

通过环形曲线图,还可看出菲利普斯曲线的类型与经济周期阶段的紧密关系。

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两种情形中,失业率下降伴随通货膨胀率上升,这时经济一般位于周期的扩张阶段;失业率上升伴随通货膨胀率下降,这时经济一般位于周期的收缩阶段。

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两种情形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这时经济一般位于周期的扩张阶段;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这时经济一般位于周期的收缩阶段。

也就是说,当经济位于周期的扩张时,一般是失业率下降伴随通货膨胀率上升,或者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当经济位于周期的收缩阶段时,一般是失业率上升伴随通货膨胀率下降,或者是失业率8二o o 六年第三期南京社会科学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因此,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类型,可以大体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

三、中国环形的菲利普斯曲线图2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变动的轨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