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PPT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1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共4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1e049e680203d8cf2f2415.png)
B
60°30° 0° 30° 60° 90° 120° 150° 60° 40° 20° A ( 40°N, 60°W ) (0°, 120°E) B ( 20°S, 0 °)
0°
20° 40° ° 60
C
15 °
25°
160°
180°
160° 140°
D (25°S, 180°)
35°
(40°S,170°E)
W W
W
E E E E
E W W W W
E
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0°W 160°E
北极
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20°W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450 A: (300N,150W) B: (150S,300E)
450
300 150 A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 天圆地方
推测 地球也是个球体
最科学的证据 地球卫星照片
证实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呢?
月偏食
帆船进港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大小
事实上,地球是一个赤道 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 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 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 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 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 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1635ddc5da50e2534d7f06.png)
A(150W ,300N) B(300E,150S) C( 300E,300N)
450
300
150
A
C
00
450 300 150
00
150
450 300
150
B
300
450
小结:
特点比 较
形状
长度
指示方 向 半球划 分
经线
半圆 等长
南北方向
纬线
圆圈 不等长 东西方向
东西经西20半度,东球经160度 南赤北道(0半度纬球线)
A.极半径
B.赤道半径
C.平均半径
D.赤道周长
2.加加林在太空中 环绕地球一圈能 够看到的地球面 积是( C)
A. 1.49亿平方千米
B. 3.61亿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观察比较地球仪和地球有什么不同
认识地球仪
这节课的课题是? 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我悟出了哪些道理?
观察经线特点:
经线等长,状如半圆。 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两条正对经线处在同一平
面上,组成一个经线圈。
全球经线(B)
西经西20经°20°
东经160°
东经:E 东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
,在中用不同颜色描一遍;
东半球有 洲、 洲和 洲、 洲等 个洲;
西半球有 洲、 洲和 洲、 洲等 个洲。
换个角度看经线(A)
向东越来越大,所以判断为东经
40O E
50O E
60OE
70O E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9fba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1.png)
02
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经线和纬线的概念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指示 东西方向。
纬线
与经线垂直的圆圈,指示南北方 向。
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方法
经度
以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向西各划分 180°,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
纬度
以赤道为0°,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 别称为北纬和南纬。
利用经纬网定位
01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 一点的地理位置,从而进行精确 的导航和定位。
详细描述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由于地 球自转的原因,我们经历昼夜变化,并且在一个24小 时周期内经历一次完整的昼夜交替。此外,由于地球自 转轴的倾斜,我们还会经历四季变化。公转是地球围绕 太阳的运动。公转导致我们经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 变化。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 此有时离太阳较近(近日点),有时离太阳较远(远日 点),这导致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变化。
存的生物种类。
气候带和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01
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带和自然带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
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都有所不同,导致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
02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包括季风、洋流等,对气候带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季
风洋流影响亚洲的季风气候,而西风漂流则影响南半球的高纬度气候。
详细描述
地球仪通常由球体、底座和旋转轴三部分组成。球体表示地球的表面,其上标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地形地 貌、海洋等。底座用于支撑地球仪,旋转轴则用于模拟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仪能够旋转。通过旋转地球仪,我们 可以模拟地球的自转,更好地理解昼夜变化和时差等现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0a851ea6c30c2259019e31.png)
经线与经度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 划分起点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度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经度数值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增加;
变化规律 从180度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减少
【例1】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 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 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①~②题。
①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9oN,112oE
②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
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B )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南纬( S),南北极各为90°.
南北半球的划分
划分界线:——赤道
北半球的范围:0º——90ºN 南半球的范围:0º——90ºS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外围线?
北极点
南极点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高中低纬度 的划分:
900 N
高纬度
中纬度
0
60
N
0
30
N
低纬度 0
低纬度:0º-30º 中纬度:30º60º
C
B
1、北极点的纬度是(
)
A.90° B.0° C.90°S D.90°N 2、下列四条纬线中,长度最短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南纬8度纬线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地理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地理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b379cfc1c708a1284a44e8.png)
互相帮助找找看!
你找对了吗啊?
经度 117°E 123°W 纬度 39°N 49°N 地名 天津 温哥华
151°E
32°S
悉尼
小结
1.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2.知道了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大小; 3.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利用地球仪可以研 究很多地理问题;
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网,可以在地
10万个
地球仪(globe):
人们根据地球 的形状,并按照一 定的比例缩小,制 成地球的模型。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北极
纬线
经线
南极
纬线和纬度
纬线和纬度
北纬 (N) 向 北 度 数 增 大
0 0 南纬150 ,西经 200 0 15
300 00 300 600
00
40°S,30°W
200 400
A B C
(20°S,30°E)
(1)请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2)请判别三点的半球位置。
试一试——找地名
经度 117°E 123°W 纬度 39°N 49°N 地名 天津
151°E
32°S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猜想 天圆地方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逻辑推理
太阳
月亮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实践证明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 了地球是个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你找对了吗啊?
经度 117°E 123°W 纬度 39°N 49°N 地名 天津 温哥华
151°E
32°S
悉尼
小结
1.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2.知道了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大小; 3.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利用地球仪可以研 究很多地理问题;
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网,可以在地
10万个
地球仪(globe):
人们根据地球 的形状,并按照一 定的比例缩小,制 成地球的模型。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北极
纬线
经线
南极
纬线和纬度
纬线和纬度
北纬 (N) 向 北 度 数 增 大
0 0 南纬150 ,西经 200 0 15
300 00 300 600
00
40°S,30°W
200 400
A B C
(20°S,30°E)
(1)请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2)请判别三点的半球位置。
试一试——找地名
经度 117°E 123°W 纬度 39°N 49°N 地名 天津
151°E
32°S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猜想 天圆地方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逻辑推理
太阳
月亮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实践证明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 了地球是个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课件课件人教版.pptx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课件课件人教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1c168638762caaedc33d42a.png)
北极?1、概念: 地轴? 纬线?南纬绕北经与地极地线纬极线是轴::球线::最面:地一与面(垂地连大的地轴地周的子直轴接的交球南轴的相交午北南纬点自段垂圆交点线段北线。转与圈直的。)与两圈轴地。并半地极。。球赤且圆球并表道环。表且经线? 南极?
2、纬线的特点:
(1)呈圆形。
(2)长度不 等。赤道最长 ,往两极逐渐 缩短成为一点 。
人们仿照地球
的形状,并且按照一 定的比例把它缩小, 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 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
示地陆球地、仪海有洋什、么山作脉、用河? 流
、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 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 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 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 理事物的分布。
所有北纬都在北半球
所有南纬都在南半球
a、是0°纬线,地球 仪上最长的纬线。 b、是划分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c、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0°纬线在地球仪只有一条, 其它纬度的纬线各有两条。
(2) 南北极、南北回 归线、南北极圈。
南极 北极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圈
90°N 66.5°N 23.5°N 0° 23.5°S
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 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 看到船身。
月食是地 球的影子 遮挡了月 亮。
球 体
2、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 位稍扁、赤道略鼓、不 十分规则的球体。
3、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 赤道半径:
6357千米 21
6378千米
千 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周长: 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60°
E 50°
D
C
1、读出各点的 经纬度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ce1f9bb68a98270fefad1.png)
50°E
130°W
55°W 125°E
麦哲伦船队 的环球航行
西班牙
在菲律 宾遇难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 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船只向岸边驶来时,先是看船的 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站的高,看得远
地球是一个 球体的证明
总结
1.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2. 月食
150°W120°W
90°W
经度的范围:由本
越向东度数越大
越向西度数越大
初子午线即0°经 线向东和向西各分
180°。
当我们沿经线切西瓜 的 时 候 ,2 用 _相__对条的 _______ 经 线 可 以 把 西 瓜切成相等的两半。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 个半球。 方法:E+W=180°
知多少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这 个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说 一说,你对地球的了解多少?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 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 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 了漫长的过程。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 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 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 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 空看做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 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3. 地球的照片
4. 站得高,看的远
5. 船只向岸边驶来时,先是看船的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地球的大小
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 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 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 米约等于729亿个足球场的 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 7000平方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71165b1ed9ad51f01df280.png)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2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环球3航行路线图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5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6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7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 积5.1亿平方 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圆
半圆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不等,最长的是赤道 相等
0°——90°
0°——180°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 向北,递增至90度。 向西,递增至180°。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式
0°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 北两半球
34
(1)昼夜交替
35
试一试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奥组委宣布了2012年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 (伦敦当地时间)开幕。
算一算:北京的观众收看时间?
36
(2)地方时
度时转换: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37
天安门广场升旗
38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17
180度 经度的了解
0度经线以 西称西经, 用“W”表 示。
经度:
1.范围:0°~ 180°
2.变化规律:以__本__初_子__午__线__0_度____ 为中心,向_东___向_西___,_递_增__至__1_8_0度 ________。
1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2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环球3航行路线图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5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6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7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 积5.1亿平方 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圆
半圆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不等,最长的是赤道 相等
0°——90°
0°——180°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 向北,递增至90度。 向西,递增至180°。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式
0°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 北两半球
34
(1)昼夜交替
35
试一试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奥组委宣布了2012年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 (伦敦当地时间)开幕。
算一算:北京的观众收看时间?
36
(2)地方时
度时转换: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37
天安门广场升旗
38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17
180度 经度的了解
0度经线以 西称西经, 用“W”表 示。
经度:
1.范围:0°~ 180°
2.变化规律:以__本__初_子__午__线__0_度____ 为中心,向_东___向_西___,_递_增__至__1_8_0度 ________。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共18 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共18 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9e129aaef8941ea76e05f9.png)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
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 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技能,培养他们 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 既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我在 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问题引领和指导 学生活动等方式,做了一些尝试。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山东省济南泉城中学
学习目标:
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 探索的精神。
能力目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记住地球的形状、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重点、难点:理解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三、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天像斗笠,地像倒扣的盘子
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
Hale Waihona Puke 16世纪初,麦哲伦环球航行
二、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北极 地轴
南极
经线 纬线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 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半径 表面积 赤道周长
学情分析:
• 初一新生大多十二、三岁,不管是知识 储备还是理解能力,学习技能都还比较 差,还不具备抽象思维和空间思维的能 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 有耐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个别难 度过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往后放一放。同 时,我们要帮助学生把一些需要空间思 维和抽象思维的知识转变为一些具体的 平面的知识。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课件31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课件31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49062990c69ec3d4bb7524.png)
乙 (20º N,10º W)
读出甲、乙、丙、丁四点的地理坐标并说出分 别所属半球
丙(20ºN,100º W) 丁 (60ºN,100º W) N N N N
W
W
W
E
例 4:
(45ºN,135º E) 甲 ,45º E) 乙 (0º
读出甲、乙、丙、丁四点的地理坐标并说出分 (7OºN,90º W) 别所属半球 丙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 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 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是 一个正圆球体。
2 基本的点线圈概念:
北极星 北极点
地心
南极点
3 经线和纬线
经线又称子午线
N 概念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概 念 长度 指示 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
S
北极点
形状
半圆形;
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 经线圈(相加为180ํํํ°), 每个经线圈平分地球
60oN
o 75oN 90 N
纬 度 的 划 分
45oN
北 纬
30oN
15oN 0o 15oS 30oS 45oS 60oS
南 纬
N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S
75oN 90oS
越 向 南 度 数 越 大
90o
30o
20o 10o 0o
纬
线 度
赤道
北 纬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南 纬
( ) ( )
B (38º N ,77º W) N ,105º E)35º W) B(60ºS,135º W) C (60º S,45º E) D (60ºS,135º E) E
读出A、 B、 C、 D 四点的地理坐标并 说出分别所属半球
1.2.1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1.2.1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1cb905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3.png)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结同 束学 再
们见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Earth And Globe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会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描述地球 的大小。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呢? 古人有过许多猜想......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
浑天说
推测
地球仪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材料:乒乓球一个,约20cm细铁丝一根 工具:钳子,笔
小试牛刀 |练习题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 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小试牛刀 |练习题
2、下列哪些语句和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太阳的东升西落。 ③站在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船总是先看到船的上部,再看到船的下部。 ④登高望远 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⑥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 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地球的大小 |相关数据
当航船从远方来时,人们总 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 这同样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当发生月偏食时,地球的 影子投射在月球表面,形 成了一个圆弧形的阴影, 这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
文字 来表示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2f79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2.png)
0o 20o
40o
30o 60o
F
G E
(1)写出B、C 点的经纬度
B:北纬20度 东经20度
C:南纬20度 西经20度
(2)以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_北___半球。 以东西半球划分,E点位于___东____半球。
暑假期间一位中国小朋友 想分别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 西、美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 400、经度1600的地方一同度假, 他们能聚在一起吗?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本初子午线
•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旧址,有座子午宫。
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
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
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
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 线地地面标志。
划标著 分有名 东“的 半东本 球经初 和”子 西和午 半“线 球西。 的经铜 界”线 线字两 。样边
A(40oE
60oN ) B(40oW
C(40oE
60oS ) D(40oW
A C
60oN ) 60oS ) D
90o
60o
30o
B
0o
60o 40o 20o
0o 20o
40o
30o 60o
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
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
位于北极的点。
D
90o
A
C
60o
30o
B
0o
60o 40o 20o
4、区分高中低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 5、确定相对位置
随歌谣学地理(地球仪)
•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 • 向东变大是东经 ,向西变大自然西; • 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 • 半球划分是难题,二妞六姨分东西; • 小小为东大大西,判断半球金钥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总结
• ①根据纬度变化规律,判断南北纬,读出 点所在纬线的纬度;
• ②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判断东西经,读出 点所在经线的经度;
• ③注意,0°纬线不分南北纬,0°经线和 180°经线不分东西经。
• ④书写规范:纬度,经度
能力提升
观察下列一组经纬网,读出经纬度
0°
180°
0°
0°
D. 10°S,10°W,E. 10°N,170°W。
沿经线画纵坐标,指
W
E
示南北;③连接AB两
点,读出A点在B点的
S
什么方向。
能力提升
在图11中画出十字坐标,判断C点在D点的什么方向上?
W NE
W
N
S
S东南方Biblioteka 正确E 东北方,错误难点挑战
总结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仪:地轴、南北极 三、纬线与经线 四、纬度与纬度 五、经纬网的运用 1、判断经纬度位置 2、特殊纬线与高中低纬度 3、判断半球位置 4、判断方向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知识回顾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认识过程:_天__圆__地__方__→日月形状→麦__哲__伦__船_ 队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2.形状:地球是一个 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大小:平均半径__6_3_7_1__千米,最大周长约_4_万__千米, 表面积约_5_._1_亿__平方千米。
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卫星照片
自主预习1
• 阅读课本2-5页,预习下列内容: • 1.识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1)地球的形状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
致过程、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 • (2)从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
描述地球的大小; •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要素:地轴、两极、经纬线
地球的形状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根据太阳、月亮的 形状,推测:“地 球”
地球卫星照片确 证: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 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生活中哪些现象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 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 2 发生月偏食 3 站的高,看的远 4 地球卫星照片 5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A:60°N B:30°N
C:30°S D:60°S
经纬网的应用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形成的。
1、判断经纬度位置(难点:对跖点) 2、判断半球位置(难点:东西半球) 3、判断方向
基础达标
完成下列一组题目,并从中总结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A. 0°,40°W ,B. 20°S,140°E,C.80°N,140°E。
提供现象1 ------海边看船
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 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提供现象2-----月偏食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 面上,这时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总结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
高中低纬度、半球位置、方向等。
纬线和经线
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形状 圆形
(3)纬线是否等长 不等长 (4)纬线所指方向 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
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_半__圆__
_相__等__
_南__北__方向
纬度与经度
北
N
南
S
西
W
东
E
A 150 00 150
B
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A:北纬150(150N) B:南纬150(150S)
00
D:北纬700(700N)
300
800 700 D
400 C 500
600
C:南纬400(400S)
00
400 00 400 A
知识扩展
对跖点是指以地心为对称中心,地球上距离最远的 点(地球平均半径的两倍),对跖点纬度相等、经 度和为180°,符号相反。
2.判读点的半球位置: (1)南北半球的判断: 以赤道为分界线,赤 道以北为北半球(北 纬=北半球),赤道以 南为南半球(南纬=南 半球);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 西经200,东经1600
B
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
A:西经400(400W) B:东经400(400E)
D:西经1100(1100W) C:东经100(100E)
1100 1000 900 00
00 100 200 300
C D
特殊纬线与高中低纬度。
北极圈66.5°N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北回归线23.5°S 南极圈66.5°S
地球仪概况
纬线
地轴
北极 经线
南极
自主预习2
• 阅读课本6-8页,预习下列内容 • 3.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的
划分 • (1)经线与纬线的基本特点 • (2)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的划分 • (3)重要纬线:赤道、回归线、极圈 • (4)重要经线(0°、180°、20°W、160°E) • 4.了解经纬网,学会用经纬网判断经纬度位置、
•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 藤菜, 有时只 喝一碗 稀饭, 偶尔招 待来访 的客人 ,甚至 要向邻 居借钱 ,实在 接济不 上了就 卖书。 傅斯年 一生最 好读书 藏书, 积蓄几 乎全部 用在买 书上, 非到万 不得已 ,是不 卖书的 。
•
传统中国画是在中国文人特有的观察 方式和 美学思 想引导 下的图 式体系 ,有着 与西方 绘画焦 点透视 完全不 同的散 点透视 之成像 特征。 散点成 像的构 图涵盖 了诸多 主观因 素,画 面基本 呈均衡 图式
北极
(3)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4)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两条纬度相加=180°,符号相反的 经线组成的大圆被称为经线圈。
南极
小结: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纬线
在地球仪上,所有 与_赤__道__平行的圆圈
_圆__圈__ _不__相__等__
_东__西__方向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_南__、 _北__两极,并与纬线垂直 相交的半圆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经线为分界线
东半球:0°≦西经部分﹤20°W,0°≦东经部分 ﹤160°E,其余为西半球
4.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基础达标:读图10,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并从中总结 运用经纬网判断方向的方法。
N
方法总结:①以B点
位原点,沿纬线画横
坐标,指示东西;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