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具事故预防处理
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孔内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一节概述一、孔内事故的危害及预防事故的意义在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发生各种孔内故障而终断正常钻进,通常把这些故障统称为孔内故障。
它首先耽误钻探进尺,推迟施工进度,影响地质材料和矿区储量报告的提交。
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报废钻探工作量和管材,使钻探成本提高,严重时,还会损坏机器设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等严重后果。
孔内事故的发生,一般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指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技术措施不当以及违章作业等。
例如,修理水泵时,未将钻具提离孔底一定高度,就容易发生埋钻和夹钻事故;在破碎地层钻进,使用泥浆不当,会加剧钻孔坍塌、掉块而造成卡钻、埋钻事故;硬质合金换钢粒钻进,以及下套管后采用钢粒钻进时,开始如不使用旧钻头、小钢粒,不减少投砂量和水量,就会造成卡钻事故等。
客观因素主要指地质条件复杂和设备、管材质量不好等。
例如,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流砂、涌水等情况,会使钻孔坍塌、掉块和出现探头石;高岭土、绿泥石等塑性岩石常常遇水膨胀而使钻孔缩径;钻探设备、管材质量不好,也常常容易造成孔内事故。
孔内事故是提高钻进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降低钻探成本的大敌。
我们钻探工作者与孔内事故作斗争,应积极采取以“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方针,把事故杜绝于发生之前。
实践证明,只要思想重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把孔内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甚至完全杜绝孔内事故。
二、孔内事故的分类孔内事故可分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类,实际上,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人为因素有关,纯自然事故是比较少见的。
人为事故,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没有严格按钻探操作规程作业,没有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而造成的事故。
如:钻具折断、烧钻、岩粉埋钻等事故,都属于人为的。
自然事故,主要指有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而造成的事故。
这种客观因素,或者是我们事先无法掌握,或者即使我们事先掌握了,采取的相应措施很难收效而难以避免事故。
钻井防碰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钻井作业安全,防止钻井过程中发生井筒、钻具及地面设施之间的碰撞事故,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作业过程中的防碰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井筒、钻具、地面设施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钻井防碰领导小组(1)组长:钻井项目经理(2)副组长:钻井队长、安全工程师(3)成员:钻井工程师、安全员、技术人员等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钻井防碰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防碰工作,对防碰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钻井防碰工作小组(1)组长:钻井队长(2)副组长:安全工程师(3)成员:钻井工程师、安全员、技术人员等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钻井防碰预案,监督现场作业过程中的防碰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报告防碰问题。
四、预防措施1. 井筒防碰(1)在钻井设计阶段,根据地质条件和井筒结构,合理确定井眼轨迹,避免井筒弯曲。
(2)在钻井过程中,加强井筒监测,确保井眼轨迹稳定。
(3)对钻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钻具质量符合要求。
2. 钻具防碰(1)在钻井前,对钻具进行编号、分类,确保钻具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有序进行。
(2)在钻井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钻具连接和拆卸,避免发生碰撞。
(3)加强钻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确保钻具状态良好。
3. 地面设施防碰(1)在钻井现场,合理规划场地,确保各类设施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2)对地面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3)在钻井过程中,加强对地面设施的监控,防止碰撞事故发生。
五、应急处理1. 事故报告发生碰撞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立即向钻井防碰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 事故调查领导小组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找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事故处理措施进行落实。
六、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钻井防碰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螺杆钻具断落事故处理与预防探讨

螺杆钻具断落事故处理与预防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油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定向井、水平井和特种工艺井也越来越多,螺杆钻具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目前国内螺杆钻具制造技术的限制,井下钻具断裂、坠落等事故时有发生,影响钻井效率。
本文深入分析了螺杆钻具井下事故的类型和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防止类似钻井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螺杆钻具;断落事故;处理;预防1螺杆钻具断落事故原因1.1螺杆钻具外筒壳体脱扣螺杆钻具外壳体由旁通阀壳体、防掉壳体、马达壳体、万向节壳体及传动轴壳体组成,通过螺纹连接。
在定向钻井的过程中,转盘带动钻杆及螺杆钻具旋转,在钻井液的驱动下马达转子顺时针旋转,输出扭矩。
但定子外壳、钻铤及稳定器等钻具部位在与井壁接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顺时针摩擦力容易引发万向节壳体和传动轴壳体连接处发生脱扣,导致转子、万向节、传动轴落井。
螺杆钻具在150~180r/min的转速下比转盘转速大,所发生的反转运动及所承受的交变弯曲应力频率也更大。
但井下钻具滑动式滚动过程中还会出现跳离和击打井壁等现象,加剧螺纹的松动和螺杆钻具壳体的脱扣。
复合钻进过程中钻具外壳和井壁的摩擦能起到紧扣作用,但因可能的反转运动及跳离和击打井壁,会加剧脱扣。
螺杆钻具高速转动时发生砂卡、轴承损坏等,瞬间卡死产生的瞬时震荡力也会加剧螺杆钻具松扣脱扣。
1.2螺杆钻具外筒壳体断扣螺杆钻具外筒壳体断扣的原因有材料缺陷、加工工艺不当、应力集中、钻井参数选取不当、操作不平稳等。
通常情况下,钻铤连接的平衡度通过钻铤接头弯曲强度比进行评价,《钻具构件检验推荐操作规程》推荐的平衡连接弯曲强度比应为2.5:1.0,但实际中钻铤内弯曲强度比通常控制在3.2:1.0~2.0:1.0,螺杆钻具螺纹接头大部分为不平衡连接,降低了旁通阀壳体与马达壳体连接处螺纹的抗疲劳性能,尤其是管柱内受到冲蚀及管柱外径磨损后,不平衡性加剧,引发螺杆钻具断扣事故。
卡钻事故预防与处理

一、吸附卡钻
事故案例1
大港油田W-29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102.53m。 (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998.10m。 (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612m。 (4)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59mm钻铤141.77m+φ127mm钻杆15.5m。
一、吸附卡钻
事故案例2
河南油田 T-491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50.64m。 (2)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195m。 (3)钻井液性能:密度1.03g/cm³,黏度32s,滤矢量8ml。
2、事故发生经过 钻进至井深2195m,循环好钻井液,准备起钻。因吊卡不能用,等吊卡一
(2)若开泵不能建立循环 采取测卡点爆炸松扣,自卡点位置以上自由钻具起出,下震击器对扣,实 施震击解卡。
(3)震击不能解卡 可以采取分段套铣分段松扣,直至管柱解卡。
二、沉砂卡钻
沉砂井塌卡钻,井底状态
二、沉砂卡钻
事故案例 1
1、发生经过
井号 发生时间
官40-19井 2006年3月5日
井深m
2262
一、吸附卡钻
几点体会 4、以后类似的事故井,在保证井下安全及井控安全提下,解放思 想,既要降低钻井液液柱压力,同时又要防止井喷。这是事故得以解 除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沉砂卡钻
1、沉砂卡钻原因
循环排量低时间短 钻井液性能差
循环短路等几方面
导致
沉砂卡钻
二、沉砂卡钻
2、沉砂卡钻预防
确保钻进 循环排量。
一、吸附卡钻
事故案例3 4、认识与建议
胜利油田 F-23井
钻井事故预防及处理

井下复杂预防及故障处理一、钻进中复杂情况的预防1、钻井过程中防止卡钻事故,正常情况下钻具在井内静止不得超过3分钟,每次转动不少于10圈,上下提放的距离不少于4米,必要时连续转动或上下活动,并适当改变位置,每次活动都要使悬重、泵压恢复正常。
2、设备发生故障,不能用钻机活动钻具时,要想其他办法活动。
井浅时用人力或大钳活动,防止粘卡。
井深确实无法活动时,应立即把钻具全部重量压在井底。
维持单泵循环,防止循环失灵。
3、钻具在裸眼内因检修设备或吊测时,方余或吊卡一般高于转盘面2米以上,不要坐在转盘面上,防止粘卡而无法活动钻具。
4、上提钻具有遇卡现象时,不可强提硬拔,应用小排量顶通,再逐步加大排量循环。
若无效果,应采取倒划眼、少提多放等方法处理,切忌拔死。
5、发现钻具由于静止粘卡,首先要抓紧时间大幅度上下活动(先压后提)强行转动钻具,同时开泵循环。
根据设备能力和与钻杆钢级在安全负荷内活动。
转动根据钻杆的允许扭转圈数不能超载。
下压不宜老在同一悬重,防止疲劳折断,钻具下放不要过猛,防止大钩倒挂,不要上提拉力静止,防止粘吸范围扩大,同时注意刹车,防止解卡后顿钻。
6、循环或钻进中发现井漏:泥浆只进不出或漏失量超过3方应立即起钻,起钻时要连续大排量灌泥浆,一直起到套管内。
井漏后除及时采取措施外,要立即向上级汇报。
7、采用双泵钻进时,打完单根先停一个泵,提出方钻杆再停一个泵,接好单根先开一个泵,泥浆返出后再开另外一个泵,操作人员待泵压正常后手才可以离开气门。
8、钻进中如果钻进钻时比较快的地层,应在钻完单根后划眼修整井壁和携砂,必要时可采取循环携砂的办法处理,不可一味抢钻,盲目抢速度.9、钻遇盐层井段时,除泥浆采取预处理外,还要采用试钻,开始每钻进1~2米上提观察有无显示,每钻完单根要划眼修整井壁,应尽量避免在盐层井段长时间大排量循环.10、钻进中应有专人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泵压变化,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司钻等重点岗位每班必须对井下情况掌握清楚,在交接班时把井下情况,设备状况,泵压,悬重等给下一个班交接清楚。
卡钻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中国石油海洋公司大港事业部
卡钻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一、粘附卡钻(压差卡钻)
原因:
1、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 2、钻铤尺寸偏大,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大。 3、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过长,或活动幅度不够。 4、钻井液失水大,润滑性差。 5、井眼轨迹差。
现象:
钻具上提下放困难,且随时间的延长而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不能转 动,循环正常,泵压稳定。
六、泥包卡钻
钻头泥包后起钻至井径较小的井段便会造成卡钻。
原因:
1、由于干钻而造成泥包卡钻(泵不上水或钻具短路) 2、在松软或高粘性地层排量不足,钻井液性能不好,钻头选型不当。
现象:
1、钻头在井底转动不灵活,有蹩跳现象,停车打倒转。 2、钻速明显减慢,泵压升高或蹩泵。 3、钻进时有卡、挂现象,起钻至小井眼处有可能卡死。 4、卡钻后,上提下放及转动都很困难,且不能循环。
附:1、计算卡点位置 H=9.8KL/P 2、解卡剂用量 Q=0.785K[D2井-d2外]H+0.785d2内h( K为井径扩大系数,一般取1—1.2)
中国石油海洋公司大港事业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卡钻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二、沉砂卡钻
钻进过程中,在接立柱或停泵后,岩屑下沉堵塞环空,埋住钻头与部分 钻具形成卡钻。
现象:
钻井液倒返甚至喷势很大,泵压升高或蹩泵,上提遇卡,下放遇阻, 不能转动或转动时蹩劲很大。
预防:
1、起出钻头必须测量其外径,确定井内是否存在小井眼。 2、如果存在小井眼(起出钻头外径磨损严重),下钻至小井眼前应特 别注意遇阻情况,提前3—5根进行扩划眼作业。 3、下钻有遇阻现象,应及时大力上提(在钻具、大绳、游动系统允许 的范围内),不可下压。
处理: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钻井事故制约了钻井速度的发展,而且增加了钻井液对地层的浸泡时间,使井下更加复杂,若油层已钻开,则会加重对油层的污染,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重大损失,多年来,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钻井事故,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每一个钻井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下面简要讲一下钻井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一:卡钻事故卡钻是指钻具在井下失去活动能力的事故。
它可分粘附卡钻、憋漏卡钻、沉砂卡钻、键槽卡钻、井塌卡钻、井下落物卡钻、干钻卡钻、缩径卡钻等。
卡钻事故是在钻井工程事故中发生机率最高、最常见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泥饼粘附卡钻1、发生粘附卡钻的条件:泥饼是造成粘附卡钻的前提条件。
凡是使用水基钻井液和有固相钻井液时,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在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这个压差的作用下,渗入地层,而钻井液的固相部分难以渗入地层,则糊在井壁上形成了一层泥饼。
等钻具接触井壁时,在压差的作用下产生了一个推力,将钻具压向井壁并嵌入泥饼中。
如果钻具与井壁泥饼所产生的摩阻力加钻具在钻井液中的重量之和大于钻机安全提升拉力时,则发生卡钻。
通常称为泥饼粘附卡钻或压差卡钻。
凡是泥饼质量和井身质量差以及井内压差大时都容易发生粘卡。
造成粘卡的原因是多反面的,它与泥饼摩阻系数、钻井液密度及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钻井液因素: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钻井液净化差,固相含量较高,加之地层渗透性好,便会在井壁上形成厚厚的泥饼。
若遇漏失层,钻井液中加入了堵漏材料,同样会提高泥饼的厚度和摩阻力。
钻井液受浸污:如果钻遇水层或石膏层,钻井液受到盐水或钙的浸污后性能变坏,失水和泥饼都会迅速增加,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卡钻的事故。
活动钻具不及时:因设备故障无法活动或钻具折断后靠在井壁上等原因,使钻具与泥饼接触的相对静止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卡钻。
井身质量差:狗腿度过大,会使钻具的大部分贴在了井壁上,增加了粘卡的机会。
钻井事故预防和处理预案

钻井事故预防和处理预案钻井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预案1.1防卡1.1.1搞好井身质量的控制,做好钻井液性能的维护、管理、净化工作。
1.1.2根据邻井构造已钻井情况,订出防止泥饼粘附、钻头泥包、沉砂、键槽、井塌、地层膨胀等卡钻的具体措施。
1.1.3起钻前应充分循环洗井。
接单根要提出方钻杆才停泵,接好方钻杆后开泵下放钻具。
1.1.4在钻进中,若需检修设备,应将钻具起到安全井段;否则将钻头提离井底,坚持活动钻具和小排量循环钻井液。
1.1.5塑性地层钻进,应及时定井段进行短程起下钻,凡遇阻、卡井段,每次都要认真记录,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排除。
1.1.6起钻遇卡,不超过当时悬重100KN,以向下活动钻具为主进行处理;下钻遇阻,不超过当时悬重50kN,以上提钻具为主进行处理。
1.1.7发生卡钻应尽快恢复循环,按规定活动钻具都应在安全允许范围内。
在处理前,应先检查好提升系统并固定。
卡钻猛然解脱时,应首先检查钢丝绳是否跳槽,然后才能继续起钻。
1.1.8钻进中发现垮塌,应尽可能的保持循环,以及时调整钻井液性能为主进行处理。
1.1.9粘卡的预防:采用具有防卡性能的优质钻井液,坚持加防卡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以增加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降低泥饼的粘附系数。
易发生压差卡钻的井段,可在钻铤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支承接头。
钻具在裸眼井段静止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钻具结构应简化,使用螺旋钻铤。
1.1.10键槽遇卡,首先应下放钻具,解卡后转动不同方位试上提。
如提不出来,可用轻提慢转倒划眼的办法处理。
对已形成键槽的井,应简化钻具结构,并接大小尺寸的锥度接头。
键槽严重时,起出钻具后应先破坏键槽再进行下步作业。
1.2卡钻事故处理1.2.1尽量采用电测卡点、爆炸松扣处理。
1.2.2雷雨天、夜间禁止进行爆炸松扣作业。
(SY/T5271)1.2.3安装爆炸松杆及接雷管前,应切断井场全部电源,发电机停车。
爆炸杆下入井内100m后方可恢复供电。
如果导爆索在井下未能引爆,也应先切断全部电源,然后将爆炸杆起出井口排除哑炮。
卡钻的预防和处理

摘要钻井过程中,常因地层条件复杂,泥浆性能不好及技术措施不当等原因,使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称为卡钻。
卡钻是常见的钻井事故之一。
若对发生卡钻的原因判断不准,处理不当,就会拖延钻井时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事故恶化与被迫报废油气井。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卡钻事故,作好预防工作,杜绝或尽量减少卡钻事故的发生;掌握处理卡钻的先进工具及工艺技术,一旦发生卡钻应能迅速、有效的加以解除,确保安全钻进。
一.各种卡钻的原因、现象和预防1、泥饼粘附卡钻(压差卡钻或泥饼卡钻)在渗透性地层中钻进时,因井内泥浆在压差的作用下,泥浆中的水渗透到地层中,在井壁上形成泥饼,钻进中,由于井眼不可能完全垂直,当井内钻具静止不动时,在井下压差作用下,钻具的一些部位贴向井壁,与井壁泥饼紧密结合(陷于泥饼中),同时井内压差继续进一步使钻具向井壁压得更紧,由此而产生得卡钻称为泥饼粘附卡钻。
井壁的泥饼与钻具间又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形成巨大的摩擦力,钻具活动遇到很大的阻力,这就是形成泥饼卡钻的原因。
这种卡钻与钻具和泥饼之间磨阻系数,泥饼与钻具接触面积,泥浆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之差等项因素有关。
泥饼的磨阻系数越大,泥饼与钻具的接触面积越大,泥饼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之差越大,就卡得越紧,而泥饼与钻具的接触面积是随钻具在井内泥浆的静止时间的增加,而钻井时所使用泥浆的比重是根据地层压力来确定的,为了平衡下部高压层使用重泥浆钻井时,便会在上部低压或正常压力地层产生很高的压差;或者为了上部高压层使用重泥浆钻开下部正常压力地层或低压地层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差。
泥饼磨阻系数与泥饼质量.,固体颗粒的种类如粘土、重晶石粉、岩屑的比例、多少、颗粒的大学及颗粒分布等有关。
如井下泥浆性能不好,失水量大、泥饼厚、泥浆净化差、固相含量大、颗粒分布不均匀的条件下,若不活动钻具,在很短时间即可能发生泥饼粘附卡钻。
这种卡钻现象使钻具上提下放困难,且活动钻具的范围随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小,不能转动;能开泵循环,甚至能大排量洗井,而且泵压正常。
卡钻事故特征原因预防与处理

卡钻事故特征、原因、预防与处理一、卡钻类型:粘吸卡钻•主要特征1、循环正常、泵压无变化;2、发生在钻具静止时间较长的情况下;3、被卡部位主要在钻铤;4、随时间推移,卡点上移,粘卡井段增长。
•主要原因1钻井液压柱压力与地层空隙压力差值较大;2、井壁存在疏松的厚滤饼。
•预防措施1使用优质钻井液;2、钻井液中加入润滑剂等;3、减少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4、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5、在钻柱中加入螺旋稳定器和加重钻杆,减少大直径钻铤,并加入碎钻震击器。
•处理方法1、上下活动钻具;2、使用震击器解卡;3、浸泡与震击;4、套铳、倒扣;5、侧钻。
二、卡钻类型:坍塌卡钻•主要特征1、钻进中扭矩增大,泵压升高;2、钻具上提遇卡,下放遇阻;3、起下钻时阻卡严重,循环后阻卡减轻或清除;4、划眼时井口返出大量岩屑,呈块状或片状。
主要原因1地质因素,如断层面,构造褶皱带,地层倾角大,地层微裂隙发育,胶结差,破碎带,压力异常带等;2、理化因素,如泥页岩水化膨胀;3、工程因素,如钻井液密度不合理、性能差,起下钻压力激动与抽吸等。
•预防措施1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封固易坍塌层和高压层等;2、使用防塌钻井液,防止地层水化膨胀;3、保持井筒有足够的液柱压力,并减少压力激动与抽吸;4、调整钻井液性能。
•处理方法1钻井液回流,应停止下一步作业,开泵循环、划眼,使井筒畅通;2、注入高粘钻井液携带坍塌物,不让坍塌岩屑堆积;3、不能恢复循环时,进行套铳、倒扣。
三、卡钻类型:砂桥卡钻主要特征1起下钻时有阻卡,开泵循环、活动钻具可解除;2、阻卡井段基本固定;3、正常钻进时,扭矩略有波动。
•主要原因1松软地层钻速快,井筒岩屑浓度高,停止循环后,钻屑迅速沉积在小井眼段;2、钻井液切力低或泵排量低,携岩性能差;3、脆性泥页岩剥落,井眼形成大肚子,岩屑堆积在小井眼段。
•预防措施1用低滤失钻井液钻疏松地层;2、在易剥落地层中钻井时提高钻井液的携岩性能,并控制钻速;3、优化钻井参数与排量,选择密度合适、利于地层稳定的钻井液。
探讨绳索钻具孔内事故处理办法

探讨绳索钻具孔内事故处理办法
绳索钻具是一种在矿山、建筑工地等施工现场中广泛使用的装备,其主要作用是在孔
内进行爆破作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绳索钻具也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钻杆断裂、绳
索断裂等,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文旨在探讨绳索钻具孔内事故的处理办法,包括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事故后的处理方法。
一、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1.立即关闭钻杆机,断开电源、气源及主机运行开关,保证钻机的停止运转。
2.及时通知其他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通报事故情况,同时派人到现场进行现场
救援。
3.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4.尽快制定施救方案,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5.对现场进行封锁,避免其他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想必万一事故扩大。
二、事故后的处理方法
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找事故的根本原因,形成事故报告,同时总结经验教训,整改管理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精神安慰。
3.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运转,重建钻机及其附属设备,确保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
4.对责任方进行调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绳索钻具孔内事故的发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作进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
们必须高度重视绳索钻具事故的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绳索钻具的安全使用。
同时,在事故发生时必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及时进行事故处理,避免事
故扩大化。
钻探工程施工应急方案措施

钻探工程施工应急措施一、孔内事故的分类1、卡、埋、烧钻事故孔内钻具由于卡阻、塌埋、烧结、吸附而无法回转或提动。
2、钻具事故孔内钻具折断、脱扣、坠落等。
3、套管事故套管整体下滑、中间断裂、管壁损坏等。
4、落物事故孔内掉入钻头、工具等坚硬小物件。
二、预防孔内事故的措施1、加强机台生产技术管理,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施工设计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2、全面了解工区环境与地质情况,制定孔内事故防治预案。
3、注意设备、钻具、机具、仪表的检查维护,确保运行正常、工作可靠。
4、注重冲洗液性能的调配和维护。
5、在深孔或复杂地层施工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6、采用高效钻进技术快速通过不稳定地层;或应用绳索取心,双壁反循环等先进钻进技术进行满眼钻进随钻护壁,减少事故发生。
三、处理孔内事故的措施1、处理事故应按照先简易、后复杂的步骤进行,依序为:a、第一步从提、打、震、捞、冲、抓、吸、粘、窜、顶等简单易行的方法中选取;b、第二步用反、套、切、钩等方法;c、第三步用剥、穿、扫、泡等方法;d、第四步用绕、炸等方法。
2、钻探现场应配备丝锥、千斤顶、吊锤、导向器、磨孔钻头和削铁钻头等事故处理工具。
事故多发地区还应备有反丝钻杆、捞矛、打捞钩、反管器、震动器和磁力打捞器等专用处理工具。
3、事故发生后,应查清并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孔深,机上余尺,事故钻具的位置、规格类型和数量,并根据事故钻具损坏情况,正确分析判断孔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在遇到孔壁不稳定、不能连续排除事故时,应先用优质泥浆护孔,保持孔壁稳定后再处理事故,防止孔内事故复杂化。
5、用升降机提拉孔内事故钻具前,应对钻塔、钻机固定螺丝和提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6、用钻机油缸和升降机同时顶拉事故钻具时,先以油缸最大额定上顶力将钻具顶紧,再用升降机提拉。
卸载时,先松升降机后打开油缸回油阀,不允许用升降机承受全部载荷。
7、钻进中发生钻具折断或脱落事故,用丝锥对好后,应立即提钻,不允许继续钻进和卡取岩心。
钻进过程中常见事故预防与处理

④ 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度过快。 ⑤ 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 太长。 ⑥ 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 穿孔。 ⑦ 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 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 (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⑧ 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 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停顿时间过长。 ⑨ 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二、1:钻孔偏斜
① 钻孔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② 在有倾斜的硬软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钻进:或者 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③ 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④ 钻机底座未安臵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深陷、位移。 ⑤ 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2:偏斜预防和处理 ①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 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 检查校正。 ②由于主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 上增设导向架,控 制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 架对中钻进。 ③钻杆接头应逐一检查,及时调正,当主钻杆弯曲时, 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五、扩孔和缩孔
扩孔比较多见,一般表面局部的孔径过大。在地下水呈运 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易出现扩孔,扩 孔发生原因与坍孔相同,轻者为扩孔,重者为坍孔。若只孔 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 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 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进时发生卡钻、 提不出钻头。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焊补不及时,严 重磨耗的钻锥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 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各 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 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 慢进,并从复钻进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 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要 求为止。对于有缩孔现象的孔位,钢筋骨架就位后须立即灌 注混凝土,以防桩径缩小或露筋。
浅谈大宝山钻探钻具折断、脱落、跑钻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浅谈大宝山钻探钻具折断、脱落、跑钻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摘要:在大宝山生勘钻探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发生各种孔内故障而终断正常钻进,通常把这些故障统称为孔内故障。
而各种孔内事故中,钻具折断、脱落、跑钻事故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
这种事故,如果孔壁稳定,孔内清洁,这种事故很容易处理。
但是,如果孔内情况复杂,处理方法不当,也很容易出现“事故套事故”的现象。
本文浅谈钻具折断、脱落、跑钻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的征兆,事故的预防及事故的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以作参考。
关键词:大宝山、孔内事故、钻具折断、脱落、跑钻事故一、钻具折断、脱落、跑钻事故发生的原因1.钻杆折断的原因钻杆柱在孔内工作时,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在孔内实质上形成一个长而细的弹性和柔软性非常好的“弹性线条”。
同时,钻杆柱在孔内工作时,承受拉、压、扭转,冲击转动等荷载,处于比较复杂的应力状态。
因此,一旦某一断面上的合成应力超过了它的强度极限,就会发生钻杆折断。
钻杆折断的主要原因有:(1)钻杆在钻进和提升时,所受压力、扭力、拉力过大;如钻孔弯曲,孔底不清洁,加压过猛等,均能引起钻杆折断。
(2)钻进中发生掉块卡钻、钢粒夹钻、烧钻、埋钻等事故时,钻具回转阻力增大,可能造成钻具折断。
(3)处理事故时,往往因强力起拔,造成钻具折断。
(4)钻杆在孔内工作条件不正常如钻杆本身不直,回转阻力很大;钻孔严重弯曲,钻杆回转蹩劲;钻杆直径与孔径相差悬殊,特别是严重超径孔段(大宝山地区的空区钻进),都会造成钻杆折断。
(5)钻杆维护保养不好,造成弯曲、丝扣损坏或其它暗伤,以及使用中严重磨损或有裂纹等缺陷,在使用时检查不严,没有及时更换,一旦钻进中遇到较大回转阻力,就很容易在薄弱处扭断。
(6)钻杆加工质量不合要求如锁接头与钻杆丝扣锥度不一致;钻杆和岩心管同心度偏差过大造成过于弯曲;车丝扣退刀槽过深;接头中心镗孔过大;钻杆墩粗不合格和热处理不当等,都会降低钻杆强度,使用时容易发生折断,脱扣等事故。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钻井事故制约了钻井速度的发展,而且增加了钻井液对地层的浸泡时间,使井下更加复杂,若油层已钻开,则会加重对油层的污染,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重大损失,多年来,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钻井事故,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每一个钻井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下面简要讲一下钻井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一:卡钻事故卡钻是指钻具在井下失去活动能力的事故。
它可分粘附卡钻、憋漏卡钻、沉砂卡钻、键槽卡钻、井塌卡钻、井下落物卡钻、干钻卡钻、缩径卡钻等。
卡钻事故是在钻井工程事故中发生机率最高、最常见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泥饼粘附卡钻1、发生粘附卡钻的条件:泥饼是造成粘附卡钻的前提条件.凡是使用水基钻井液和有固相钻井液时,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在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这个压差的作用下,渗入地层,而钻井液的固相部分难以渗入地层,则糊在井壁上形成了一层泥饼.等钻具接触井壁时,在压差的作用下产生了一个推力,将钻具压向井壁并嵌入泥饼中。
如果钻具与井壁泥饼所产生的摩阻力加钻具在钻井液中的重量之和大于钻机安全提升拉力时,则发生卡钻。
通常称为泥饼粘附卡钻或压差卡钻。
凡是泥饼质量和井身质量差以及井内压差大时都容易发生粘卡。
造成粘卡的原因是多反面的,它与泥饼摩阻系数、钻井液密度及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钻井液因素: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钻井液净化差,固相含量较高,加之地层渗透性好,便会在井壁上形成厚厚的泥饼。
若遇漏失层,钻井液中加入了堵漏材料,同样会提高泥饼的厚度和摩阻力。
钻井液受浸污:如果钻遇水层或石膏层,钻井液受到盐水或钙的浸污后性能变坏,失水和泥饼都会迅速增加,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卡钻的事故。
活动钻具不及时:因设备故障无法活动或钻具折断后靠在井壁上等原因,使钻具与泥饼接触的相对静止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卡钻。
井身质量差:狗腿度过大,会使钻具的大部分贴在了井壁上,增加了粘卡的机会.2、粘卡的现象:发生粘卡后,钻具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但开泵正常且泵压稳定;一般没有大量的沉砂返出,振动筛上比较干净;钻具的伸长随卡钻的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小(卡点上移).3、采用近平衡压力钻井减小压差,为了防止粘卡,应尽量使用具有防卡性能的优质钻井液尽量降低泥饼的摩阻系数,降低失水量和增强泥饼的可压缩性;使用重钻井液时,混油或固相润滑剂,或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4、粘卡后的处理:卡钻后首先要保证正常循环钻井液,调整钻井液性能,加强净化工作,充分洗井,这是处理粘卡的前提条件。
螺杆钻具井下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 传动轴防断防掉 3 ) 选择理 想的推力轴承型号及轴体材 质 ,并 史桂 云 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 司 适 当加 大轴体直径 ,对进 一步提高传动轴总成 使用 寿命、预防井下事 故是行之有效 的途径 。 () 1 壳体脱扣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螺杆钻具井下事 我们对传动轴总成进行 了以下技术改进 : 故 的 统 计 进 行 分 析 ,归 纳 出三 种 常 见的 事 故 类 螺杆 钻具外筒壳体 包括定子壳体 、万 向节 ①加大串轴承原 因 采取 了有 效 的预 壳体 及传动轴壳体 ,彼此通过螺 纹连接 。一 般 ②加 大推力轴 承钢球 ,将 3 4 钢球改 为 / 防措 施 ,并 有针 对 性地 对螺 杆 钻 具结 构 设计 、修 多见从万 向节壳体 与传动轴壳 体连接处脱 扣 , 1/ 6 3 1 钢球。 复 工 艺进行枝 术改进 ,并对 螺 杆钻 具进 行 分 级 , 造成转子、万 向节及传动轴总成落井。 ③ 将 轴 体 材 料 由 40CrM O改 为 nM 根据 井 型设 计进 行 发放 ,井 队严格按 使 用要 求进 脱扣原因分析 : 4 Cr Mo 0 Ni ,钢材的夏 比冲击功可 由5 J 3上升至 行施 工 作业 ,显著提 高 了钻具 使 用的安 全性 , 大 ①螺 杆钻具为钻井液 内驱动式液压马达 , 7 J 提 高了传动轴的机械性能。传动轴选材和 6, 幅度 降低 了螺杆 钻具 井 下事 故率 。 高压 泥浆对转子施加 正向扭矩 的同时 ,转子对 热处理 工艺是关键 ,必须保证 足够的机械性能 关 键词 :螺杆钻具 设计改进 钻具分级 定子 壳体施加一 个等值的 反向扭 矩。在钻具频 指标 ,防脆性断裂。 繁制 动及复合钻进情 形下 ,这种 反扭矩明显增 ④加机 传动轴 ,其小端直径 由 由? mm3 5 / l 随着钻井技 术的 飞速发展 ,各种定 向井 、 大 ,易造成松扣 ,尤其是在传 动轴 串轴承蹩卡 大至 8mm。 4 水平井及特殊 工艺 井数量 日 益增多 , 施工难 度不 或完全卡死的情况下 ,脱扣危险性加剧。 ⑤加长上、下T 径向轴承 ,增强对轴体的 C ②旧壳体反复使用 ,螺纹牙型磨损严重。 断加火 ,尤 其近 些年来 ,胜利 油田在定 向井 、 扶正效果 。 ③未按规 定扭矩紧扣 ,过大 造成胀扣 ,过 水平 井等特 殊工艺井钻井施工过程 中 ,广泛推 ⑥增设传动轴防掉机 构。钻具内设合理可 小容易松扣。 广应用螺杆钻具+ 转盘复合钻进技术 ,明显提高 靠的防掉机构。 ④在涂螺纹 锁紧剂前 ,连接 螺纹 未清理干 机械钻速 ,减 少起下钻次数 ,合理 控制并身轨 ⑦改进轴体加工 工艺 , 高其加工精度 。 提 量偏少或不均匀 )。 迹 ,缩短钻 井周期 ,见到 了很 好的经济效益 。 净 ;或锁紧剂涂抹不当 ( 保证传动轴加 工精 度 ,尤其是螺纹退 刀槽部位 () 2壳体折断 但动 力钻具 加转 盘复合钻技 术的推 广应用 ,对 及变径过渡处应尽量消除应 力集中。 由于 旧钻具 连接螺纹磨损 老化 ,抗扭强度 螺杆钻具的 使用寿命及适用工况提 出 了更高要 ⑧加 强传 动 轴定 期无 损 探伤 ,防 疲劳 断 求 。由于 日前国内螺杆钻具制造技 术水平的 限 降低 ,或螺纹本身有伤 ,造成使 用过 程中旁通 裂 。 制及 大量使 用修 复钻具等客观 因素 的影响 ,再 阀接头或壳体螺纹折断,钻具落井。 这些改进措施有效地提高 了传动 轴总成的 () 3传动轴折 断 加上使用 作不当 ,造成螺杆 钻具 井下事故频 使用寿命 ,减 少了钻具井下事故的发生 。说明 传动轴轴体 为一多台 肩式细长轴 ,是螺杆 发 ,而且事故处理成功率并非1 0 0 %,一般每 1 0 采取针对性技 术防 范措施 ( 如加装传 动轴防掉 钻具的 重要部件之一 。由于传动轴总成 本身结 起井下事 故有 l 起经多次打捞 未获 ,被迫填井 2 机构等 ),可有效杜绝或减少同类事故发生。 侧钻 ,由此带来 了较大经济损 失。因此 ,如何 构限制 ,轴 体外径 不宜 过大 ,由此影 响其刚性 3 钻具修复工艺改进及质量要求 . 采取有效的 预防措 施 ,最大限度地减 少螺杆钻 和强度 ,在现场使用过程 中为钻具事故 的高发 近 几年来 ,由于采购资金受 限,投 入新 钻 具井下事故 发生 ,既是提高钻井 经济效益的迫 部件 ,通 常从轴体上端 与水帽连接螺纹 退刀槽 具数 量有限 ,黄河 钻井总公司每年供井 钻具 约 轴承内 圈位置以上变径过渡处 切 要求 ,也是 充分 利用螺杆钻 具潜 在寿命的重 处折断及从下TC 10 套左右 ,而新 钻具投入量 仅3 0 50 5 套左右 , 折断。 要前提。 致使 目前在用的绝大部 分钻具均为修复钻具 。 断轴原因分析 : 1 、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 因此 ,如何确保修 复钻具质量 ,延长其 使用寿 ①传动轴受本 身结构强度限制及交 变应力 螺杆钻具作为一种容积式 井下动力钻具 , 命 ,对提高钻井综 合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我们 主要由旁通阀 、液 马达 、万向轴及 传动轴四个 作用 ,为钻具 强度的薄 弱环节 。在复 合钻状 态 根据 多年的钻具维 修经验 ,制定 了一套严格 的 部 件总成组成如 图。其外部 由旁通 阀、定子壳 下,其工况更为恶化 。 螺杆 钻具检修规程 ,并实施了钻具质量分级供 ②轴体选材不 合理 或热处理工艺不 当,本 体 、万向轴壳体 、及传动轴壳体通过锥体 螺纹 井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 互 相连接 ,内部 则依次 由转子 、万 向节及传动 身机械强度偏低。 () 1 严格按螺 杆钻具 修复程序 :拆卸 一>清 ③传 动 轴长 期受 交 变载 荷 ,产 生疲 劳 裂 轴至驱动接 。 洗 一>各零部件检查 一>探伤 一>更换零 部件 一 纹。 >组 装 一>台 架试 验 鲁勇氆 8趣 { p§ ④轴体螺纹退 刀槽或变径处过渡差 ,形 成 () 2严格按 《 螺杆钻具检修规 程 标 准进行 应力集 中。 检修 2 ,事故预防措施 () 3钻具按使用时间及时筛选淘汰 ,保持在 螺杆钻具井下事故 时有发生 ,已是 不争 的 用钻具合理的新度系数。 事实 ,但通过 严格控制螺 杆钻具制造和维修 质 螺杆钻具 整机示意图 () 4壳体螺纹和轴体定期无损探伤 ,防疲劳 般情 况 下 ,转子 在 钻井 液 的驱 动下 绕 量 ,加上现场 的合理使用 ,仍 可有效地减 少井 断 裂 。 定 子的轴 线怍行星运动 ,万向轴将转 子行 星运 下事 故 的 发 生 。 () 5勤检查壳体连接螺纹的磨损情 况 ,及时 ( 壳体防脱 1 ) 动 中的 白转部分传递给 传动轴 ,使之 作定 轴转 剔除超标件。 ①按规定扭矩 紧扣。 动 ,从而驱动钻 头旋转 。螺杆钻具的 工艺 结构 () 6壳体上扣连接前 ,清理好连接 螺纹,然 ②勤检查壳体连接 螺纹的磨损情 况,及时 比较 复杂 ,对使用 条件 要求较 高 ,由此导致 使 后涂好螺纹锁紧剂。 用过程 中发生井下事故 的儿率增大 。作为 一种 剔除超标件。 4 、螺杆钻具质量分级供井 ③优选螺纹锁 紧剂 ,壳体上扣前 ,清洗连 井下造斜 工具 ,组成部件 多、技术要求高 、使 由于 目前在 用 的绝 大部 分 螺杆 钻具 均 为 接螺纹 ,然后涂好螺纹锁紧剂。 用频次 大、工况 条件差 ,与其它下井钻具 、工 修复 钻具 ,其质量性能 参差不齐 ,有的钻具经 () 2 壳体防断 具相 比,潜 的事故风险较 大。现场常 见的螺 ①壳体选材和热处理 工艺是关键 ,必须 保 杆钻具井下事故有以 F 三种 :
钻具断落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⑥钻进时加压过大,或发生连续别钻,或在 遇阻遇卡时强扭,把钻杆母螺 纹胀大、胀 裂,造成钻具脱落。
钻具事故发生的起因
⑦对各种连接螺纹特别是配合接头的连接螺 纹长期使用而不定期卸开检 查,以致螺纹 磨损造成钻具脱落。 要知道,连接着的螺 纹也经常 处 于 变 化 之 中,不可不查。
⑧在接头或钻杆加厚部分的内径突变处,流 动的钻井液形成涡流,冲蚀管 壁。甚至会 把管壁刺穿,降低了钻杆的抗拉抗扭强度,
钻具事故发生的起因
这就 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铁锈。 氧的浓度 越大,反应越快,腐蚀就越严重。 氧的腐 蚀 首先是坑蚀,然后由点到面发展,覆盖 整个钻具表面。
2、二氧化碳的腐蚀 二氧化碳可能由地层 产生,也可能由钻井液处理剂的分解而产 生。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形成一种弱酸即碳 酸,也会在钻具表面造成蚀疤。 它的反应 式 如下 :
钻具事故发生的起因
⑨将连接螺纹的规范搞错,把尺寸相近而又 不是同一规范的公母螺纹连 接在一起,因 为它们咬合不紧,在运转过程中容易磨损 而造成钻具脱落,
⑩ 中途测试挤坏钻杆, 为了进行地层测试, 测试工具要用钻杆连接下到 测试层位,在 测试阀打开之前,钻杆内是空的,底部钻 杆处于钻井液的静压下, 如超过了钻杆的 抗挤强度,就会把钻杆挤坏。 下面把各种 钻杆的最小抗挤压 力列于 表
新钻杆和一级钻杆的最小抗挤压力(Mpa)
二、三级钻杆最小抗挤压力 单位:Mpa
定向井钻井事故预防措施

定向井钻井事故的预防措施一、粘附卡钻事故的预防1.原因:粘附卡钻是压差过大,钻井液滤饼厚、润滑性差、钻具在井内景致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的。
2.前期反应:钻具上提下放摩阻增大异常,转动阻力大,停转盘倒车严重,钻井液固相含量较高,粘切过高,随着井深增加,负荷越来越大。
3.预防措施:(1)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降低滤饼厚度及摩擦系数。
(2)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使用离心机清除有害固相。
(3)深井阶段,必须重视钻井液的抗温性。
(4)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将钻具2/3的重量下压到井底。
(5)钻具静止时间不能超过3min,特殊情况应连续活动钻具。
二、缩径卡钻事故的预防1.原因:钻遇塑性、渗透性好易形成厚泥饼及水敏性强易吸水膨胀的地层,井径容易缩小。
2.前期反应:起钻遇卡位置固定,开泵压力过高,随时间延长更严重,循环难以消除遇卡位置。
3.预防措施:(1)钻遇塑性地层,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
(2)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加入抑制泥页岩膨胀处理剂。
(3)按要求定期进行短起下钻作业。
(4)控制起下钻速度,遇阻卡及时接方钻杆划眼或倒划眼,严禁强压硬提。
三、沉砂卡钻事故的预防1.原因:钻井液悬浮能力差,环空上返速度低,钻具短路,钻井液净化不好,岩屑没有及时带出井眼或清除。
当停止循环时,大量沙子下沉而埋住钻具。
2.前期反应:下钻不到底,开泵困难,泵压高,循环时返出砂子增多,钻进中钻屑返出量少。
3.预防措施:(1)确定合理排量,保证上返速度,钻井液要保持适当粘度和切力。
(2)快速钻井时,每单根划眼一次。
(3)接单根动作要迅速。
(4)循环失灵,立即起到安全井段。
(5)下钻时距井底至少留一个单根距离,接方钻杆划眼到底。
(6)沉砂较严重时,配制15~20方高粘度钻井液进行循环携砂。
四、坍塌卡钻事故的预防1.原因:在吸水膨胀易剥落的泥页岩地层,钻井液防塌能力差,地层浸泡时间长,钻井液密度低,起钻没灌好钻井液,井漏、抽吸、钻柱碰撞等原因造成井壁坍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钻具的打捞
(三)打捞工具
3.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⑪用途:用于钻井、修井工程中从外部打捞钻铤、钻杆、油管以 及其它落鱼的专用打捞工具。它根据钻铤、钻杆、油管、接头、接箍 和其它井用管子的外径尺寸而设计的。当抓住落鱼而不能捞出时,捞 筒可退出落鱼,提回地面 。卡瓦打捞筒抓住落鱼后能进行高压泥浆 循环。还带有铣鞋能有效地修理鱼顶裂口飞边。便于落鱼顺利进入捞 筒,如果需要增大抓捞面积可连接加大引鞋,鱼顶偏倚井壁时可使用 壁钩,抓捞部位距鱼顶太远可增接加长短节; ⑫结构:由上接头、筒体、引鞋组成。内部装有抓捞卡瓦、盘根 和铣鞋或控制环。
车,检查打捞是否可靠。起钻要求平稳操作,禁止用钻盘卸扣。
四、钻具的打捞
(三)打捞工具 2.打捞母锥
⑪用途: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管状落物外壁进
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⑫结构: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接头与内锥面上有打
捞螺纹的本体构成,母锥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锻件制造,为 了便于造扣,打捞螺纹上开有切削槽。
四、钻具的打捞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三)钻具的管理办法
1.钻具应分类组合,成套使用,实行租用制度; 2.入井钻具要详细检查钢号、壁厚、公母接头水眼直径、 丈量长度,登记造册;
3.在井使用钻具要实行定期上下倒换制度;
4.执行错扣检查制度,每起一趟钻,错卸一个单根螺纹, 三趟钻即可错卸完;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三)钻具的管理办法
杂,处于受拉、压、扭等状态。旋转钻进时,下部钻具失稳产生
弯曲,由于受到井眼限制可产生多次弯曲,在扭转力和离心力的 作用下,整个钻柱呈一个近似螺旋形曲线进行复杂的旋转运动。
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钻具容易产生疲劳破坏。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疲劳破坏的原因 钻柱的受力分析
轴向力 弯曲力矩
离心力
扭转力矩
(四)事故破坏的原因
1.溜钻、顿钻造成钻具断落; 2.处理卡钻事故时,不恰当地大力活动,当应力超过其屈
服极限时,造成钻具断落;
3.事故倒扣; 4.过失倒扣。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思考题:
在狗腿度大的井眼内长时 间定点循环,为什么容易发生 断钻具事故? 把新旧钻杆连接在一起, 为什么会加快新钻杆的腐蚀?
无进尺或放空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落鱼的情况分析 鱼头的尺寸 鱼顶的位置 落鱼在井下状态 鱼头是否规则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1.钻头在井底,落鱼鱼头只是一个断口;
2.钻头虽在井底,但落鱼不是一个断面,钻具同时断成 了几截; 3.起下钻过程中遇阻遇卡时,提、压、扭转用力过大造 成钻具断落,或者由于钻具本身的缺陷断落,此时断落的钻
足够大的交变应力作用下,会在局部区域产生热能,使金 属结构的聚合力降低,形成微观裂纹,这些微裂纹又沿着 晶体平面滑动发展,逐渐连通成可见的裂纹。一般来说, 裂纹的方向与应力的方向垂直,故钻具疲劳破坏的断面是 沿圆周方向的。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疲劳破坏的原因
钻柱的运动状态十分复杂,精确计算其所受的力比较困难。 但通过受力分析,对钻柱设计和防止钻具损坏都是很有意义。 在起下钻时,钻柱处于受拉状态;而在钻进时其状态比较复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钻具腐蚀的原因 氧气腐蚀 二氧化碳腐蚀 溶解盐类腐蚀 各种酸类腐蚀 硫化氢腐蚀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
温度
PH值
压力
材质的不均匀和应力差别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腐蚀的形式
均匀腐蚀
局部腐蚀 锈蚀和冲蚀 电化学腐蚀 腐蚀疲劳
具可能在原位置,也可能下行,什么地方有支撑点,它就留
在什么地方,很难确定鱼顶的位置;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4.顿钻造成的事故更为复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 顿钻,钻具从井口脱落以后,以加速度向下运行,顿入 井底造成严重破坏。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硫化氢应力破裂和氢脆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三)机械破坏的原因
1.钻具制造中形成的缺陷; 2.在搬运或使用过程中造成了外伤; 3.上扣不紧,不按规定扭矩上扣,接头台肩未靠紧,台肩面失去 密封作用; 4.钻进时加压过大,或发生连续别钻,或在遇阻遇卡时强扭,把 钻杆母螺纹胀大、胀裂,造成钻具脱落; 5.对各种连接螺纹特别是配合接头的连接螺纹长期使用而不定期 卸开检查和探伤,以致螺纹磨损造成钻具脱落;
四、钻具的打捞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四、钻具的打捞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A”形盘根:为橡胶短筒,内部有密封 唇,为落鱼外径与筒体内壁间密封作 用,与各种尺寸的螺旋卡瓦配套使用。
螺旋卡瓦:有不同尺寸适合不同尺寸 管具,内有多头左旋锯齿形螺牙,与 筒体和控制卡相配合抓捞管子。
控制卡:由控制卡套和卡键焊接而成, 供螺旋卡瓦通用,其作用在于螺旋卡 瓦在筒内只能上下运动而不能转动。
四、钻具的打捞
3.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⑫打捞落鱼
②捞筒下到距鱼顶0.3~0.5m开泵循环,冲洗鱼顶周围的沉积物; ③停止循环,慢慢旋转下放捞筒,将落鱼引入捞筒。若发生蹩
下,尽可能还原事故的本来面貌,并迅速准
确的作出决策,加快事故处理过程,减少经 济损失。
钻具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钻具事故的预防措施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四、钻具的打捞 五、钻具事故案例分析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疲劳破坏的原因
疲劳破坏是钢材破坏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金属在
四、钻具的打捞
1.打捞公锥
⑫使用方法
⑤下钻到鱼顶深度以上1~2米时开泵冲洗,然后以小排量循环并 下探鱼顶。根据下放深度、泵压和悬重的变化判断公锥是否进入鱼顶,
泵压增高、悬重下降说明公锥已进入鱼顶;
⑥造扣时,落鱼尺寸不同,造扣压力也不同,落鱼尺寸大,造扣 钻压也大;
⑦打捞起钻前,应提起钻具、然后下放到距离井底2~3米处猛刹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集中培训课件-钻井工程
钻具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张海滨
钻具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引 言
钻具事故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故之一, 严重影响钻井速度并增加成本,如果处理措施不 慎,还会带来次生事故,造成事故套事故的局面, 那就更难处理。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待这个
问题。
引
言
井下事故的处理要遵循安全、快捷、科 学、经济的处理原则,在事故处理中牢记 “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科学的分析的前提
5.在腐蚀性的作业环境中,使用有内涂层的钻杆,并要 定期检查内涂层剥蚀情况; 6.各种连接接头必须定期卸开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予 以更换;
7.要经常观察,检查钻具本体;
8.钻具卸入场地存放时,应清洗钻具内外表面及螺纹; 并在螺纹及台肩上涂上防腐油,并戴好螺纹保护器(护丝)。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思考题:
四、钻具的打捞
打捞公锥
四、钻具的打捞
(三)打捞工具
1.打捞公锥 ⑫使用方法
①根据落鱼水眼尺寸选择公锥规格,检查打捞部位螺纹是否完好
无损; ② 测量各部位的尺寸绘出草图,计算鱼顶深度和打捞方入; ③ 用相当于落鱼硬度金属敲击打捞部位螺纹的方法检验打捞螺 纹的硬度和韧性; ④ 公锥下井时一般应配接震击器和安全接头:
电测的方法寻找鱼顶位置是比较可靠的,但是
由于钻具的自重伸长和电缆的自重伸长不一样,再 加上各自丈量的误差,电测的鱼顶深度和用钻具计 算的鱼顶深度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四、钻具的打捞
思考题:
钻具断落后会有哪些现象?
在探鱼和打捞过程中,如何 保护好鱼头?
四、钻具的打捞
打捞工具 (三)打捞工具
打捞工具: 公锥、母锥、卡 瓦打捞筒、打捞 矛等
钻柱振动 动载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钻具在恶劣的环境中储存或工作, 都会产生腐蚀,这是钻具提前损坏的普 遍原因。由于腐蚀使管壁变薄,表面产 生凹痕,甚至使钢材变质,降低了钢材
的 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 由粗略统计
资料可知,钻具损坏的40%和钻杆损坏的 80%是由腐蚀引起的。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6.上扣时,公、母接头必须对中,当有摇摆和阻卡现象 时,不能快速旋扣;
7.上扣时,必须用双钳按标准扭矩紧扣,不能松也不能
过紧; 8.鼠洞接单根时也必须用双钳紧扣; 9.钻铤的提升短节也必须用大钳紧扣; 10.卸扣时大钩弹簧要承受一定的拉力,俗称悬浮卸扣;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二)钻具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
四、钻具的打捞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内密封圈 篮式卡瓦: 为圆筒状, 形似花篮。
铣鞋
O型密 封圈
四、钻具的打捞
3.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⑪操作方法 筒体内无论是装螺旋卡瓦或 篮式卡瓦,打捞作业 过程中打捞和释放落鱼退出捞筒的操作是相同的。 ⑫打捞落鱼 ①将打捞筒连接在捞柱上,大钳不得夹卡在筒体 上,以免损坏筒体,紧扣扭矩与捞柱相等;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要想减少钻具事故, 就必须正确储存和使用 钻具,并做好日常工作 中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一)钻具的储存方式
1.要储存在管架台上; 2.架存不许超过三层;
3.钻具应按钢级、壁厚、质级分类;
4.对长期存放的钻具,要定期检查; 5.公、母螺纹及台肩要清洗干净; 6.凡是检查出的有问题的钻具,要与完好钻具分别存放。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二)钻具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
1.钻具上下钻台,公、母螺纹戴好护丝; 2.钻具连接前要将公、母螺纹及台肩清洗干净,仔细 检查; 3.上卸螺纹时,绝不允许大钳咬钻杆本体; 4. 井口不许用短体卡瓦夹持钻具,以免挤伤钻杆; 5.公、母螺纹及台肩要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