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部编版
(五)将迁移作为教学的习惯,文言文也 要有课外推举书目
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如果再 相遇,我想我会记得你。
三、教材解析
(一)写景美文集中呈现,篇目选择独具匠心
主题内容为山川美景,文章短小但描写精彩。 格律之美受到青睐,短文多为南北朝骈体文,
诗歌多为唐代律诗。 补白也是律诗知识介绍。
(二)聚焦古诗文,凸显文体教学意识
与七年级相比,八年级强化了文体教学。 聚焦同一种文体——古诗文。 文体集中,便于开展教学,便于教会学生掌
(四)增强文言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 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文言教学应该生动有趣。
董旭午《融通生活,活教活学词类活用》
四种融通方式:与古人的语言表达生活相融通, 与课文提供的语言环境相融通,与学生的生活 积淀相融通,与生活中的词语活用相融通。
借助诵读,感受诗歌之美; 借助注释,猜想诗歌内容; 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意境; 借助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情怀。
(二)把文言诗文当成诗文而不是文言语 料来教,尊重其整体性和文章特点。
文言文常被肢解成一段一段、一句一句、 一个词一个词,一篇文章成了一组组按 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 的混合体。
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四)比较阅读激活思维,在过程中学习语文 知识
文体集中编排有利于比较阅读的开展,比较 阅读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大单元教学】寻梦山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寻梦山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山水之美”,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
本单元共入选四篇文言文、五首诗歌。
尽管是大单元教学,以活动为主,但因为本单元都属于文言文教学,因此也不能脱离单篇教学手段。
郦道元《三峡》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象。
文章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短文二篇》选入两篇风格迥异的写景短章,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札的形式,描绘了富阳至桐庐- -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唐诗五首》选入从初唐至中唐的五首唐人律诗,有五言,有七言。
诗歌或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或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或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或摹写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或点染西湖早春气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五首诗的遣词造句、意境格调各有特点,值得认真品味。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熟读甚至背诵,以此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受祖国山川风物的灵秀。
二、说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积累: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2. 重点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化常识。
3.背诵课文。
4.重点句子翻译。
能力培养:1.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理清课文层次。
3.反复诵读,借助联想想象进入诗文意境,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怀。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2017)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教案
(2)第二段:具体描绘三峡的自然风光,展现其壮美。
(3)第三段:介绍三峡的历史文化,抒发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4)第四段:总结全文,表达对三峡的热爱和怀念。
5.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技巧。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
(5)让学生了解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家国情怀。
4.审美鉴赏与创造:
(7)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8)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赞美。
5.价值观念与塑造:
b.生字词学习: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包括悬、壁、凄、壑等,这些词汇在课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理解全文有直接影响。
c.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文《三峡》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重点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峡》的内容、结构、修辞手法及其文学价值。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三峡美景和文章表达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合作探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审美情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课外古诗词诵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诗或一句词所触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古诗词阅读理解与赏析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使其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和解读古诗词;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让他们在诵读与学习过程中,深入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其次,在诗词意境与情感表达方面,学生们普遍存在理解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通过举例、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在教学难点部分,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这些难点的讲解,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摘录课标相关内容)①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②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③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④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感情丰富,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审美观正在形成。
美丽的景色,漂亮的服饰,形象气质好的明星等等,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不过,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角度比较单一,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或是描绘的景物角度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
但是他们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最熟悉不过的了。
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
本堂作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描写景物。
3.教材分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
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本单元为自然山水单元,是写景的经典美文,从长江三峡高猿长啸,到苏轼与故友共赏明月淡雅;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奇异的自然山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
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0《三峡》说课课件
(7)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明确:那一声悠久的渔歌给秋景笼罩上了一层悲寂、凄凉的气氛。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已经体会到作者笔下三峡的美。课后,请大家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文中的内容,写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板块六、课堂总结 本文一共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风景,罗列山水 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 胜收的,通过对三峡山水的具体描画,突出了三峡的雄奇美、奔放美、 清悠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学们一定能感受到作者热爱我们 美丽的祖国河山的情感,并由此激发我们热爱故乡,热爱祖国大好河 山的感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方法。在 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 生诵读法、讨论法、自读法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 难点的突破。随着《随着教改的深入,我正力求打破传统,变学生的“ 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是过程 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出示“三峡”的风景图片: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 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知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三峡)。同学们,(欣赏图片)请看这就是余秋雨所说的三峡,到 底三峡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看看古人郦道元眼中的三峡是如何的无限风光吧。 (揭示课题)
2.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 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 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 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单元名称《八年级 Nhomakorabea上)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单元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写翻译,初步感知诗文大意,熟读并背诵诗文,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三峡》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象,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象。《短文两篇》写景短章风格迥异,《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秀美山水景物,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情感。《唐诗五首》诗歌或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或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或描绘塞外浑雄壮阔的景象,表达个人荣辱沉浮的达观之情;或描绘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或点染西湖早春景象,表达诗人喜悦之情。五首诗的遣词造句,意境格调各有特点,值得细细品味。
学习方法指导设计:1.文学常识的默写。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写翻译,整体感知内容大意。3.多种方式朗读,充分发挥朗读的教学功能,熟读成诵。4.教师给出重点字词句意思,学生记忆,默写重点字词句意思,落实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5.学生思考、小组谈论,体会景物之美,并学习写景的方法,探究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散文欣赏诗歌:《登高》、《钱塘湖春行》散文:《背影》、《荷塘月色》2. 第二单元: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3. 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诗词:《静夜思》、《夜雨寄北》古文:《三峡》、《醉翁亭记》4. 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诗词、散文、说明文、古诗文、现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3.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登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描述一次自己登山的经历,从而引出诗人的情感。
2. 新课内容讲解:(1)诗词、散文欣赏: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的情感。
(2)说明文阅读与写作: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分析说明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解析古诗文中的难点字词,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4)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针对不同文学体裁,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下所示:1. 第一单元诗歌:《登高》、《钱塘湖春行》散文:《背影》、《荷塘月色》2. 第二单元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3. 第三单元诗词:《静夜思》、《夜雨寄北》古文:《三峡》、《醉翁亭记》4. 第四单元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本节课所学,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题是《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旨在通过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一.课标要求《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这一单元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发现其中的美,并用文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来。
这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力。
新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对景物的感知力以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学生应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真实、生动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同时,学生还应能够通过阅读他人的描写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描写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共安排了2课时,本单元内容由浅入深,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第一课时: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目的、意义以及基本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 1. 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表达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
3. 情感融入:讲解如何在描写景物时融入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第二课时:景物描写的实践与提升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方法,提升景物描写的水平。
教师可以安排以下内容:1.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现场描写,教师即时点评并指导。
2.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声情并茂诵读诗歌,了解诗歌体裁。
(重点)2.结合背景及诗人的有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难点)3.传承国学经典,熟读背诵诗歌,提升文化素养。
(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走进课堂师:请同学们阅读每一首诗歌的注释,看这四首诗歌的出处、作者,辨析诗歌的体裁。
学生查看,并回答。
预设:《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
《龟虽寿》选自《步出夏门行》,作者曹操。
《赠从弟》选自《建安七子集》,作者刘桢。
《梁甫行》选自《曹植集校注》,作者曹植。
师小结:从四首诗歌的出处和作者所处的朝代分析,这四首诗在体裁上属于古体诗。
大屏幕出示: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一般指唐以前所写的诗歌,包括“歌”“行”“吟”等载体。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三、初读,把握节奏特点1.请同学们自读四首古诗,品读下面的字词。
大屏幕出示:遗.所思(wèi)老骥.(jì)伏枥.(lì)养怡.(yí)罹.凝寒(lí)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大屏幕出示: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单元设计 教案
八上第三单元单元设计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第一个文言诗文单元。
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
古代文人们流连山水,体察自然之趣,体悟风物之美,发现独到的审美趣味。
从人文主题来看,学习本单元课文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之美,陶冶情操,感受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
从语文知识来看,利用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积累文言字词的方法,学习写景的方法,在想象和联想中提升形象思维。
这些诗文篇幅短小,都以描写景物为主,融入作者的细腻的情思。
抓住借景抒情这条主线,可以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同时,每篇文章风格特点又各有不同,在教学时需要有所侧重。
郦道元的《三峡》先总写三峡雄奇的山势,再分写不同季节下三峡江水的景色。
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语言凝练,景物特点鲜明。
《短文二篇》是两篇风格迥异的写景短文。
《答谢中中书》带有骈文色彩,以清峻的笔触多角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浸山水的愉悦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以散句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微妙的心境。
《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阳到桐庐段富春江的奇异景色,清新隽永,骈散结合,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功名,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唐诗五首》是五首律诗。
五首诗歌,借自然风光抒发了不同的情思,遣词造句、意境格调各有特点。
二、单元教学任务1.充分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体会诗文韵律美。
统编教材反复强调文言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本单元作为学生第一个集中学习文言的单元,应该承担文言朗读方法的教学任务。
同时,选文中有三篇带有骈文色彩,句式整齐,韵律优美;《记承天寺夜游》散句整句结合,语调舒缓自如;唐诗五首格律严整,这些都适宜学生充分朗读。
2.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
本单元选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鲜明展现了大自然风光,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意境。
应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还原作者观景时的情境和视角,体会景物之美,同时品味文言用语的精妙。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赠从弟(其二)》敎學设计【敎學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抓关键词、讲解大意、交流感悟、欣赏相关视频等多种方法赏析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唤起學生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敎學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建安文學的深远影响、“建安风骨”、“建安七子”、作者、有关《赠从弟》,激发學习兴趣同學们,说起中国古诗,你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诗。
不错,唐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形成了中国文學史上的“盛唐气象”。
但是,同學们是否知道中国诗歌“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呢?“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盛世大唐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那就是盛唐诗人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
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可见建安文學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是中国文學史上两个诗歌的范式。
“建安”“盛唐”同是两个诗歌繁荣的时代。
建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學繁荣时期,开创了诗歌创作的一个辉煌时代,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形成了以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學风格——“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 c àn )、徐干、阮瑀( yǔ)、应玚( yáng )、刘桢。
刘桢,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刘桢的代表作《赠从弟》共三首,分别以苹藻、松柏、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尤以第二首名盛于世。
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
二、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學习刘桢的经典名诗《赠从弟(其二)》。
我们的學习目标有三: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体味诗歌的内涵;3、唤起同學们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全册)第三单元-三、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
《龟虽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熟读成诵;2、理解诗歌大意,品味诗歌语言;3、正确认识曹操,感受曹操的壮志豪情,接受人生价值教育。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朗读技巧,熟读成诵;2、理解诗歌大意,品味诗歌语言3、把握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对诗人诗作的影响,把握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与社会内涵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没有学习诗歌的意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诵读是关键,要加强诵读指导;其次注重诗意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诗歌语言的品析和情感的领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引导:同学们,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操的一首诗《龟虽寿》,来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曹操的豪情壮志。
曹操,我们都很熟悉,那么以你在小说和电视中所了解到的曹操形象,你觉得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拜《三国演义》所赐,曹操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大坏蛋;在戏曲舞台上曹操始终是个白脸奸臣的形象。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曹操的一首诗来历史地、客观地重新认识一下曹操,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那么,本节课有哪些学习目标呢?来,一起读一读。
(白板显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了目标,那就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吧一、声情并茂读古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欣赏诗歌,朗读是关键,诗歌朗读要求有哪些呢?学生: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是的,读准字音和节奏是诗歌朗读的基本要求。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力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读,生点评,互读互评)2、初感知,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同学们刚才提到,朗读还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那么,要读出感情就要注意语速、语调和重音;先自己读着试试看。
(指名读,生点评,互读互评)3、听名家朗读,对比找差距。
同学们读的有进步,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我们现在来听一下名家朗读,对比找差距,好听完了名家朗读,我们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指名读,生点评,互读互评)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到读出感情,老师真切地感受到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同学们读的好,关键是诗人写的好,那么这首诗好在哪,我们来品一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部分:概述1.1 背景介绍: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是关于诗歌鉴赏和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包括《将进酒》的赏析和《满江红》的诵读等。
1.2 目的和重要性: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教师们更好地准备和讲授这一单元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3 结构安排:接下来将分别从《将进酒》和《满江红》两方面展开,进行集体备课。
第二部分:《将进酒》诗歌鉴赏备课2.1 诗歌背景介绍:《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豪迈激情。
2.2 诗歌结构分析: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和意境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
2.3 诗歌意义解读:结合诗句的具体语言,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内涵。
2.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讨论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和活动形式,为教师提供备课参考与借鉴。
第三部分:《满江红》文言文阅读备课3.1 文言文特点介绍:《满江红》是明代作家文天祥的一篇名篇,体现了作者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壮烈抗争的精神。
3.2 文言文古诗视角:介绍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古诗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3.3 文言文翻译和注释:针对文言文中的生僻词、古语和文化背景进行详细地解读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3.4 教学效果评估与教学反思:介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评估方法和策略,分析备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便教师对备课内容进行系统反思和总结。
第四部分:集体备课心得交流与展望4.1 集体备课心得交流:教师们对备课过程中的交流和心得进行总结和共享,互相借鉴和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备课效果和教学质量。
4.2 教学资源共享与合作:讨论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建立教学资源共享评台,并提出合作备课和联合研究的计划和建议。
4.3 应对教学挑战与迎接教学机遇:讨论当前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商讨应对措施和教学改进方向,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和规划。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个性化表达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并强化自己的个性化表达。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启发,教师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往往对文章的美感把握不足,难以从审美角度评价和提升自己的作品。
总之,今天的课堂让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结合课本内容,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风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依据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进行深入的写作训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研读单元内各篇课文,提炼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背影》中的细腻情感描写;
-《安塞腰鼓》中对民俗风情的生动刻画;
-《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说明方法和逻辑结构。
-解决方法:教师需提供优秀的文章范例,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进行审美品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的成长故事”写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难忘的事情?”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写作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成长故事生动地表达出来。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互评互改中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第三单元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通过指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词语研究:引导学生研究和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3. 讨论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和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创新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写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作与课文相关的作文或故事。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课文话题。
2. 课文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3. 组织讨论: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主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思考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作者意图,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二课时1. 复:通过游戏或小测验等方式对上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复和巩固。
2. 词语研究:教授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进行词义解析和例句演练。
3. 课文阅读:再次阅读课文,注重理解词语的运用和上下文的联系。
4. 创新写作: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写作,要求他们以课文中的情节或主题为基础,发挥想象力写作相关的作文或故事。
第三课时1. 复:通过口头问答或小练等方式对前两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复和巩固。
2. 课文分析: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结构、段落组织和语言特点,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指导,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想法,撰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作文或文章。
4.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情况,全面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作家、作品资料
教学
课时
安排
《三峡》:2课时《短文两篇》:2课时《与朱元思书》:2课时
《唐诗五首》: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写作》: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
综合性学习:1课时
《与朱元思书》文,以书札的形式,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唐诗五首》选入从初唐至中唐的五首唐人律诗,有五言,有七言。诗歌或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或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或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或摹写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或点染西湖早春气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五首诗的遣词造句、意境格调各有特点,值得认真品味。
教学
目标
1.从古人歌味山水的优关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程反复调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
3.提高借助注驿和工具书白主闽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
重点
难点
1.提高借助注驿和工具书白主闽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2.仔细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
郦道元《三峡》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象。文章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短文二篇》选人两篇风格迥异的写景短章,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
课题
风景之味
教学
内容
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美不胜收的山水资源。中国古人很早就善于欣赏山水之美,《诗经》有很多描绘自然风物的诗句;《庄子。知北游》云:“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山水之美的欣赏上升为审美的自觉,文人们流连山水之中,用心灵观察、体悟自然风物之美,发现独到的审美趣味,或者寄情山水,排遣人生的种种苦闷与无奈,由此产生了一批模山范水、体察自然之趣的诗文。这些诗文大都以描写景物为主,融人作者细腻的情思,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