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四肢后面深层解剖
合集下载
四肢局部解剖
![四肢局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276e113a8114431b90dd881.png)
居第3、4指屈肌腱和屈肌总腱膜与及骨间肌及 其筋膜之间。 内侧界—内侧肌间隔 外侧界—掌中间隔
下页
指端结构特点
下肢局解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手掌深筋膜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屈肌支持带和腕管 屈肌支持带(又名腕横韧带) flexor retinaculum 为手掌深筋膜在腕前部增厚而成,附于大多角骨、 舟骨与豌豆骨和钩骨之间。 腕管 carpal canal 为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 内容物有: 指浅、深屈肌腱及腱鞘 拇长屈肌及腱鞘 正中神经—紧贴屈肌支持带桡侧端的深面,易受压 产生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表现为:鱼际肌肌力减弱,拇指、示、 中指麻木、疼痛等。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下肢局解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屈指肌腱和蚓状肌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返回 指端结构特点 下图
下肢局解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肢后面深层解剖PPT课件
![肢后面深层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ce7b0f89eb172dec63b7a8.png)
鼻烟窝: 上界:桡骨茎突 外侧界:拇长展肌腱
拇短伸肌腱 内侧界:拇长伸肌腱 修洁在窝内走行的桡动脉 追踪至穿过第1骨间背侧肌 伸肌支持带: 观察后纵行切开其深面的诸伸肌腱管, 追踪诸肌腱至止点。
15
下肢后部深层解剖
臀大肌: 修洁臀大肌,钝性分离其上下缘,用手指或 刀柄深入臀大肌深面分离,沿起点逐步切断。 注意事项:
切断 肱三 头肌 外侧 头
12
前臂后部的解剖: 纵行切开深筋膜, 保留伸肌支持带。 显露前臂肌后群 浅层: 外侧群: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肌 后群: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13
深层:
上部:旋后肌
下部:拇长展肌
拇短展肌
拇长伸肌
桡
示指伸肌
神
骨间后神经:
经 深
穿出旋后肌
支
骨间后动脉:
旋后肌下缘
14
手背部的解剖
臀中肌
臀 大 肌
19
股后部的深层解剖
分离并修洁半 腱肌、半膜肌 半腱肌 和股二头肌, 保留坐骨神经 支配这些肌肉 的肌支。找到 半膜肌 并观察股深动 脉穿支。
20
腘窝的解剖
境界: 外上:股二头肌腱 内上:半膜肌和半腱肌 下内: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腓肠肌外侧头 内容: 由浅入深:胫神经 腘静脉和腘动脉 注意保留神经和血管分支
①分离和切断下缘起点时,不要将骶结节韧带损伤;②翻肌 时遇到由深面连于臀大肌的结构是臀上、下血管和臀下神 经,观察清楚后在靠近臀大肌处切断,但不要误将股后皮 神经切断。将臀大肌完全翻向外侧,观察臀大肌的止端: 肌的较深的1/4附着于股骨的臀肌粗隆;其余3/4止于髂胫 束。臀大肌与股骨大转子之间有一个全身最大的滑液囊
9
三边孔
界限: 上界: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
拇短伸肌腱 内侧界:拇长伸肌腱 修洁在窝内走行的桡动脉 追踪至穿过第1骨间背侧肌 伸肌支持带: 观察后纵行切开其深面的诸伸肌腱管, 追踪诸肌腱至止点。
15
下肢后部深层解剖
臀大肌: 修洁臀大肌,钝性分离其上下缘,用手指或 刀柄深入臀大肌深面分离,沿起点逐步切断。 注意事项:
切断 肱三 头肌 外侧 头
12
前臂后部的解剖: 纵行切开深筋膜, 保留伸肌支持带。 显露前臂肌后群 浅层: 外侧群: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肌 后群: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13
深层:
上部:旋后肌
下部:拇长展肌
拇短展肌
拇长伸肌
桡
示指伸肌
神
骨间后神经:
经 深
穿出旋后肌
支
骨间后动脉:
旋后肌下缘
14
手背部的解剖
臀中肌
臀 大 肌
19
股后部的深层解剖
分离并修洁半 腱肌、半膜肌 半腱肌 和股二头肌, 保留坐骨神经 支配这些肌肉 的肌支。找到 半膜肌 并观察股深动 脉穿支。
20
腘窝的解剖
境界: 外上:股二头肌腱 内上:半膜肌和半腱肌 下内: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腓肠肌外侧头 内容: 由浅入深:胫神经 腘静脉和腘动脉 注意保留神经和血管分支
①分离和切断下缘起点时,不要将骶结节韧带损伤;②翻肌 时遇到由深面连于臀大肌的结构是臀上、下血管和臀下神 经,观察清楚后在靠近臀大肌处切断,但不要误将股后皮 神经切断。将臀大肌完全翻向外侧,观察臀大肌的止端: 肌的较深的1/4附着于股骨的臀肌粗隆;其余3/4止于髂胫 束。臀大肌与股骨大转子之间有一个全身最大的滑液囊
9
三边孔
界限: 上界: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
12背部局部解剖学
![12背部局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9634a3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6.png)
背部浅层和肩胛区
(一)皮肤切口
1、沿背部正中线自枕外 隆突切向下切至骶中棘。
2、自枕外隆突沿上项线 切至乳突。
3、自第7颈椎棘突至肩 峰作一横切口。
4、自纵切口下端沿髂棘 下切至髂前上棘。
5、自臂后区作一横切口 与臂前区横切口相接。
1
(二)层次解剖 1、浅层结构
• ①观察皮神经 • ②清除浅筋膜
2、深层结构
腰神经后外侧 支穿过胸腰筋 膜裂隙
9
10
2.副神经 3.胸背神经 4.肩胛背神经
11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1.椎管 Vertebral canal
12
1)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2)椎管腔的形态
13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可
1.试述在腰上三角处做肾脏手术时由浅入深到肾脏 的层次结构有哪些? 2.试述听诊三角、枕下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3.何谓胸腰筋膜?分几层?各层的位置怎样? 4.第1腰椎棘突旁2.5厘米处切口,由浅入深到肾脏 的层次有哪些? 5.何谓Luschka关节?其易引起什么病变? 6.脊髓表面的被膜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
三、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皮神经
枕大神经 第3枕神经 胸神经后支 腰神经后支
(臀上皮神经)
浅血管 5
(二)深筋膜
1.项筋膜 2.胸腰筋膜 分前、中、后三层
6
腰肋韧带:由胸腰筋 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 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 间增厚形成。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 动度,便于显露肾。
(一)皮肤切口
1、沿背部正中线自枕外 隆突切向下切至骶中棘。
2、自枕外隆突沿上项线 切至乳突。
3、自第7颈椎棘突至肩 峰作一横切口。
4、自纵切口下端沿髂棘 下切至髂前上棘。
5、自臂后区作一横切口 与臂前区横切口相接。
1
(二)层次解剖 1、浅层结构
• ①观察皮神经 • ②清除浅筋膜
2、深层结构
腰神经后外侧 支穿过胸腰筋 膜裂隙
9
10
2.副神经 3.胸背神经 4.肩胛背神经
11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1.椎管 Vertebral canal
12
1)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2)椎管腔的形态
13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可
1.试述在腰上三角处做肾脏手术时由浅入深到肾脏 的层次结构有哪些? 2.试述听诊三角、枕下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3.何谓胸腰筋膜?分几层?各层的位置怎样? 4.第1腰椎棘突旁2.5厘米处切口,由浅入深到肾脏 的层次有哪些? 5.何谓Luschka关节?其易引起什么病变? 6.脊髓表面的被膜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
三、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皮神经
枕大神经 第3枕神经 胸神经后支 腰神经后支
(臀上皮神经)
浅血管 5
(二)深筋膜
1.项筋膜 2.胸腰筋膜 分前、中、后三层
6
腰肋韧带:由胸腰筋 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 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 间增厚形成。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 动度,便于显露肾。
下肢后面局部解剖
![下肢后面局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1b9ddc89e53a580216fcfe8c.png)
梨状肌综合征。
2、股后区: 深筋膜与股骨共同形成骨筋膜鞘。 肌层有大腿后群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坐骨神经: 行于臀大肌深面,在坐 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入 股后,行于股二头肌长 头深面,至腘窝上角分 支。 臀大肌下缘与股二肌长 头外侧缘的夹角处是其 压痛点。
3、膝后区:
腘窝。 1)境界: 外上界是股二头肌腱, 内上界是半腱、半膜肌腱。 外下界是腓肠肌外侧头, 内下界是腓肠肌内侧头。 2)内容物及其排列: 由浅至深依次为: 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 外上界还有腓总神经。
四肢的层次由浅入深一般为: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骨骼。 浅层结构:指皮肤和浅筋及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深层结构:指深筋膜及其深处的肌层和血管、神经。 四肢的深筋膜与骨共同形成包裹肌群和深部的血管、 神经的骨筋部分界。 可分: 臀部、 股后部、 膝后部、 小腿后部、
4、小腿后区: 深筋膜与小腿骨共同构成骨筋膜鞘。 肌层浅层有腓肠肌、比目鱼肌,深层自外 侧向内侧有踇长屈肌、指长屈肌、胫骨后肌。 1)血管、神经束: 由胫后动、静脉、胫 神经组成,行于浅、 深两层肌之间。 胫后动脉在起始处发 出腓动脉,行于踇长 屈肌与腓骨肌之间。
局部解剖学
蚌医解剖学教研室
张成英
绪论
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
局部解剖学是在掌握系统解剖的基础上,把人体分成 若干局部,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形 态、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特别是 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影像诊断等临床学科的基础课。
二、各部结构出现的规律 头部和躯干的层次由浅入深一般是: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骨骼、脏器。
踝部、
足部。
一、各部的浅层结构
1、皮肤: 臀部较厚,其余各部较薄。 小腿后的皮肤柔软、弹性 好、血供好,是临床常用 的供皮区。 2、浅筋膜: 1)皮神经: 臀上皮神经、后皮经、小 腿后面的腓肠神经。 2)浅静脉: 小腿后面的小隐静脉 。
《局部解剖学》第八章 下肢(思维导图)
![《局部解剖学》第八章 下肢(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8a639a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8.png)
深层结构
膝部
膝后区(腘窝)
浅层结构 深层结构
有小隐静脉穿入深筋膜,周围有腘淋巴结
皮神经:股后皮神经终末支、隐神经及腓肠外侧皮神经
境界
胫神经:腘窝的最浅面,坐骨神经分出, 至腘肌下缘穿比目鱼肌腱弓进入小腿后区。
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下行至小腿后面,加入腓肠神经 比目鱼肌神经
腓浅神经
腓总神经:起自腘窝上角,沿股二头肌腱内侧缘行向外下, 越过腓肠肌外侧头表面至腓骨头下方,在腓骨长肌深面,分支
腓肠内测皮神经
腓肠外侧皮神经
腓肠神经:起自腓肠内侧皮神经(胫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腓总神经)吻合而成, 穿出深筋膜后经外踝后方到达足背,分布于小腿后区下部及足背外侧的皮肤
浅鞘
小腿三头肌
后骨筋膜鞘
小腿上部(由外侧向内侧)
拇(足字旁)长屈肌 胫骨后肌
深鞘
小腿后群深层肌及腘肌
趾长屈肌
内踝后上方
趾长屈肌腱与拇(足字旁)长屈肌腱形成”腱交叉“
皮神经
隐神经:伴大隐静脉行至足内侧缘
腓浅神经:由腓总神经分出,于小腿外侧中、下1/3交点处穿出至深筋膜至皮下, 分布于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
前骨筋膜鞘
胫前动脉:于腘窝下缘由腘动脉分出,伴腓深神经下行。 主干下行至伸肌上支持带下缘处,移行为足背动脉
胫前静脉:2条,与同名动脉伴行 腓深神经:腓骨颈高度起自腓总神经,与胫前血管伴行
闭孔神经:起自腰丛
内侧组 外侧组
内侧组 外侧组
股后区
浅层结构 深层结构
后骨筋膜鞘
坐骨神经:全身最粗大神经,起于骶丛,单干形式出梨状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进入股后区。 下降至腘窝上角,分支
胫神经 腓总神经(支配股二头肌短头的神经)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四肢背面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四肢背面](https://img.taocdn.com/s3/m/37f1255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b.png)
外科颈的关系。
四、臀区和股后区
(一)皮肤切口
1 、自髂前上棘沿髂嵴切 至髂后上棘,再延向内侧 至骶部正中。
2 、沿骶部正中自上述切 口后端向下切至尾骨尖。
3 、再沿臀股沟至臀部外侧 平作一水平切。
4、在腘窝下部平胫骨粗隆 水平作一横切口。
5、自臀股沟横切口中点向 下沿股后正中线切至膝下 切口。
(二)层次解剖
• ⑤观察坐骨神经的行径
目的要求
• 1、了解臀上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 2、了解股后肌群的层次安排。 • 3、熟悉臀部肌群的层次安排和梨状肌的位置。 • 4、掌握通过梨状肌下孔血管神经的局部位置。 • 5、掌握坐骨神经的行径和体表投影。
五、臂后区、前臂后区和手背
(一)皮肤切口
1、在肘后区作一横切口 与肘前区横切口相接。 2、在腕背面作一横切口 与腕前区横切口相接。 3、沿2~5指根部背面作 一横切口。 4、自腕后区横切口中点 至中指指端作一切口。 5、自腕后区横切口中点 至拇指指端作一斜切口。
(二)层次解剖
1、浅层结构
• ①观察皮神经 • ②清除浅筋膜
2、深层结构
• ①解剖斜方肌 • 和背阔肌
• ②解剖肩胛后肌群 • ③剖察肩胛上血管和神经 • ④切断翻开三角肌 • ⑤观察三边孔和四边孔
目的要求
• 1、了解背部皮神经的节段性分布。 • 2、了解肩胛上血管和神经的行径。 • 3、熟悉四边孔的组成及通过的结构。 • 4、掌握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的行径及其与肱骨
(一)层次解剖
1、浅层结构
• ①观察手背静脉网 • ②桡神经浅支 • ③尺神经手背支 • ④观察伸肌支持带
2、深层结构
• ①解剖前臂后肌群 • ②骨间后神经 • ③骨间后动脉 • ④解剖手指背面
四、臀区和股后区
(一)皮肤切口
1 、自髂前上棘沿髂嵴切 至髂后上棘,再延向内侧 至骶部正中。
2 、沿骶部正中自上述切 口后端向下切至尾骨尖。
3 、再沿臀股沟至臀部外侧 平作一水平切。
4、在腘窝下部平胫骨粗隆 水平作一横切口。
5、自臀股沟横切口中点向 下沿股后正中线切至膝下 切口。
(二)层次解剖
• ⑤观察坐骨神经的行径
目的要求
• 1、了解臀上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 2、了解股后肌群的层次安排。 • 3、熟悉臀部肌群的层次安排和梨状肌的位置。 • 4、掌握通过梨状肌下孔血管神经的局部位置。 • 5、掌握坐骨神经的行径和体表投影。
五、臂后区、前臂后区和手背
(一)皮肤切口
1、在肘后区作一横切口 与肘前区横切口相接。 2、在腕背面作一横切口 与腕前区横切口相接。 3、沿2~5指根部背面作 一横切口。 4、自腕后区横切口中点 至中指指端作一切口。 5、自腕后区横切口中点 至拇指指端作一斜切口。
(二)层次解剖
1、浅层结构
• ①观察皮神经 • ②清除浅筋膜
2、深层结构
• ①解剖斜方肌 • 和背阔肌
• ②解剖肩胛后肌群 • ③剖察肩胛上血管和神经 • ④切断翻开三角肌 • ⑤观察三边孔和四边孔
目的要求
• 1、了解背部皮神经的节段性分布。 • 2、了解肩胛上血管和神经的行径。 • 3、熟悉四边孔的组成及通过的结构。 • 4、掌握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的行径及其与肱骨
(一)层次解剖
1、浅层结构
• ①观察手背静脉网 • ②桡神经浅支 • ③尺神经手背支 • ④观察伸肌支持带
2、深层结构
• ①解剖前臂后肌群 • ②骨间后神经 • ③骨间后动脉 • ④解剖手指背面
局部解剖学 后背
![局部解剖学 后背](https://img.taocdn.com/s3/m/b5fcac0681c758f5f71f6710.png)
Cutaneous n Superficial vessels 3.Deep fascia Nuchal fascia 项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胸腰筋膜
4.Muscle layer 肌层 5.Nerves & blood vessel 6.Vertebral column and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CHENMINGFENG 2009
Vertebral region 脊柱区
Division
Nuchal region 项区 Thoracodosal region 胸背区 Lumbar region 腰区 Sacrococcygeal region 骶尾区
竖脊肌鞘
Quadratus lumborum
Erector spinae竖脊肌
sheath 腰方肌鞘
Anterior layer Middle layer Posterior layer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Vertebral canal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胸腰筋膜
4.Muscle layer 肌层 5.Nerves & blood vessel 6.Vertebral column and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CHENMINGFENG 2009
Vertebral region 脊柱区
Division
Nuchal region 项区 Thoracodosal region 胸背区 Lumbar region 腰区 Sacrococcygeal region 骶尾区
竖脊肌鞘
Quadratus lumborum
Erector spinae竖脊肌
sheath 腰方肌鞘
Anterior layer Middle layer Posterior layer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Vertebral canal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新局部解剖学上肢后面
![新局部解剖学上肢后面](https://img.taocdn.com/s3/m/b61c26a2a1c7aa00b52acbd4.png)
第七次:上肢后面 学习要点: 臂后、前臂后区浅层肌肉 肱骨肌管的内容 肘后三角 骨间后血管神经束
24.11.2019
1
第七次:上肢后面
范围:三角肌区、肩胛区、臂后区
肘后区、前臂后区、手背区 (一)三角肌区
1.浅层结构
臂外侧上皮神经:腋神经的皮质
2.深层结构
三角肌
3.腋神经:伴旋肱后血管穿四边空
肌支:三角肌和小圆肌,损伤后:方
肩 24.11.2019
2
(二)肩胛区
1.浅层
2.深层
1)肌肉:肩胛下肌、冈 上肌、冈下肌、小圆 肌、大圆肌
2)局部结构
三边孔:旋肩胛动脉
四边孔:旋肱后动脉+腋
神经
24.11.2019
3
3.肌腱袖 4.肩胛动脉网
24.11.2019
4
(三)臂后区 1.浅层结构 1)皮肤与浅筋膜 2)浅静脉 由内外侧转向前面 3)皮神经 臂后皮神经、肋间臂神经、臂Βιβλιοθήκη 8(五) 前臂后区
1 浅层结构 2 深层结构 1)深筋膜及臂后骨筋膜鞘 2)前臂后群肌 3)骨间后血管神经束 桡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 骨间后动脉
24.11.2019
桡旋侧后腕肌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母长展肌 指伸伸肌
小母母指长短伸伸伸伸肌肌肌 尺示侧指腕伸伸肌伸肌
9
(六)手背 1 浅层结构 1)手背静脉网 2)浅淋巴 3)桡神经浅支 4)尺神经手背支
尺神经手背支
24.11.2019
桡神经浅支 手背静脉网
10
2 深层结构 1)手背腱膜 2)骨间背侧筋膜 3)筋膜间隙 4)指伸肌腱
24.11.2019
11
内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
24.11.2019
1
第七次:上肢后面
范围:三角肌区、肩胛区、臂后区
肘后区、前臂后区、手背区 (一)三角肌区
1.浅层结构
臂外侧上皮神经:腋神经的皮质
2.深层结构
三角肌
3.腋神经:伴旋肱后血管穿四边空
肌支:三角肌和小圆肌,损伤后:方
肩 24.11.2019
2
(二)肩胛区
1.浅层
2.深层
1)肌肉:肩胛下肌、冈 上肌、冈下肌、小圆 肌、大圆肌
2)局部结构
三边孔:旋肩胛动脉
四边孔:旋肱后动脉+腋
神经
24.11.2019
3
3.肌腱袖 4.肩胛动脉网
24.11.2019
4
(三)臂后区 1.浅层结构 1)皮肤与浅筋膜 2)浅静脉 由内外侧转向前面 3)皮神经 臂后皮神经、肋间臂神经、臂Βιβλιοθήκη 8(五) 前臂后区
1 浅层结构 2 深层结构 1)深筋膜及臂后骨筋膜鞘 2)前臂后群肌 3)骨间后血管神经束 桡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 骨间后动脉
24.11.2019
桡旋侧后腕肌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母长展肌 指伸伸肌
小母母指长短伸伸伸伸肌肌肌 尺示侧指腕伸伸肌伸肌
9
(六)手背 1 浅层结构 1)手背静脉网 2)浅淋巴 3)桡神经浅支 4)尺神经手背支
尺神经手背支
24.11.2019
桡神经浅支 手背静脉网
10
2 深层结构 1)手背腱膜 2)骨间背侧筋膜 3)筋膜间隙 4)指伸肌腱
24.11.2019
11
内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腿后:
肌肉:浅层,腓肠肌、比
目鱼肌。
解剖方法:清除小腿后部浅
深筋膜。修洁腓肠肌的内侧头 和外侧头,查看由胫神经和腘 动脉发出进入肌肉的分支。钝 性分离腓肠肌内侧头,并在神 经和血管进入点的下方切断。 清理比目鱼肌的上缘,可见其 在胫腓骨上端起点之间形成腱 弓,胫神经和腘血管由腱弓深 面进入小腿后部。由比目鱼肌 内侧缘中部开始,向上分离并 切断其起自胫骨的部分,直至 腱弓的内侧脚,将小腿三头肌 向外侧翻起,暴露深层结构。
股后:
肌肉:内侧,浅层的半腱
肌和深层的半膜肌。外侧, 股二头肌。
血管、神经,特殊结构:
股深动脉穿支,坐骨神经肌 支。
解剖方法:清除股后部浅、
深筋膜。钝性分离股后部各 肌。
腘窝:
境界: 外上:股二头肌腱 内上:半膜肌和半腱肌 下内: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腓肠肌外侧头 内容: 由浅入深:胫神经 腘静脉和腘动脉 注意保留神经和血管分支。 解剖方法:清除充填其间的疏松结 缔组织,保留主要的神经血管 干,观察腘淋巴结(观察清楚后 可以除去) 。
特殊结构:梨状肌上孔、梨
臀部:
解剖方法:沿臀大肌纤维
走向修洁臀大肌浅面,露出 臀大肌的轮廊,先钝性分离 臀大肌的上、下缘,用手指 或刀柄伸入臀大肌深面分离, 然后沿臀大肌的起点逐步切 断,逐步向外侧翻起(注意: 切断下缘起点时,不要将骶 结节韧带损伤 ,翻肌时 遇 到神经血管,观察清楚后在 靠近臀大肌处切断 )。
小腿后:
肌肉:深层,内→外
趾长屈肌(胫骨后面) 胫骨后肌(两肌之间) 拇长屈肌(腓骨后面) 观察三块肌在内踝上 下的位置交叉性改变。 血管、神经: 胫后血管、腓动脉、胫神经。 解剖方法:钝性分离各肌。
踝管:
界限:由屈肌支持带,跟
骨内侧面、内踝之间共同 围成。
内容物:前→后,胫骨后
肌腱及腱鞘、趾长屈肌腱 及腱鞘、胫后动静脉、胫 神经、拇长屈肌腱及腱鞘。
肩胛区:
解剖方法:清除肩胛区
的浅、深筋膜。将斜方肌 外下缘钝性分离,距正中 线1cm处切开,向外翻起, 至肩胛冈时,沿骨面将斜 方肌与肩胛冈分离,继续 外翻斜方肌,直至暴露深 层冈上肌。
肩胛区:
解剖方法:将三角肌钝
性分离,沿肩胛冈下缘切 断三角肌后部,切至三角 肌中点附近即可,然后翻 向外侧,暴露深层肱三头 肌长头。
解剖方法:切断屈肌支持
带。
足底部:
清除足底浅筋膜,保留 足底腱膜,观察、辨认 足底部浅部的腱膜、血 管、神经即可。足底深 层一般不再解剖,以免 过度破坏标本。
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 成,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并与肱深动脉一同行向外 下走行。
桡神经走行:
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然后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 段背侧旋向外下走行。
桡神经走行:
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肌与肱桡肌之间, 在此分为浅,深二支,浅支经肱桡肌深面,至前臂桡动脉 的外侧下行。
前臂后:
肌肉: 浅层: 外侧群: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肌 后群: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前Hale Waihona Puke 后:肌肉: 深层: 上部:旋后肌 下部:拇长展肌 拇短展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神经、血管、特殊结构: 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 骨间后动脉。
前臂后:
解剖方法:清除前臂后
面的浅筋膜,垂直切开 深筋膜并翻向两侧 ,保 留伸肌支持带,显露前 臂肌后群。切断指伸肌 上段,向下翻起,暴露 深部旋后肌及穿旋后肌 的桡神经,桡神经穿出 后改名为骨间后神经。
臀部:
解剖方法:以刀柄或手指由
臀中肌下缘插入深面,钝性分 离,然后沿臀中肌的起点逐步 切断,翻开臀中肌 。
臀部:
解剖方法:钝性分离股方肌,
靠近转子间嵴切断股方肌,近 坐骨结节切断上方起始部,将 股方肌翻向内下方,暴露深部 结构。
臀部:
梨状肌上孔:外→内, 臀上神经、臀上动脉、 臀上静脉。
梨状肌下孔:外→内,坐 骨神经、股后皮神经、 臀下神经、臀下动脉、 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 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
臂后:
肌肉:肱三头肌。
血管:肱深动脉及分支(中副
动脉,桡侧副动脉)。
神经:桡神经、尺神经。 特殊结构:肱骨肌管、肘关
节动脉网。
臂后:
解剖方法:清楚臂后部
的浅、深筋膜。找出肱三 头肌起止点并修洁,并钝 性分离肱三头肌各头。钝 性分离并切断肱三头肌外 侧头,切口方向与桡神经 沟方向一致,暴露深部桡 神经沟。
桡神经走行:
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为骨间后神经。
臀部:
中肌、梨状肌、上孖肌、闭孔内肌、 下孖肌、股方肌、臀小肌、闭孔外 肌。
肌肉: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臀
阴部内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
血管:臀上动静脉、臀下动静脉、
后皮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
神经:臀上神经、坐股神经、股
状肌下孔、坐骨小孔(骶棘韧 带、骶结节韧带)。
肩胛区:
解剖方法:从冈上肌最
内侧起点处垂直切断并向 外翻起冈上肌,暴露深面 结构。
肩胛区:
三边孔、四边孔: 三边孔:上,小圆肌和肩 胛下肌。下,大圆肌。 外,肱三头肌长头。 通过结构:旋肩胛动脉和 静脉。 四边孔:上,小圆肌和肩 胛下肌。下,大圆肌。内, 肱三头肌长头。 外,肱 骨外科颈。 通过结构:腋神经、旋肱 后血管。
四肢后面深层解剖
黄维一 E-mail:anatomyhuang@
四肢后面深层解剖:
肩胛区 臂后、前臂后、手背部 臀部 股后、小腿后、足底部
肩胛区:
肌肉 :斜方肌、背阔肌、 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 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 肌
血管:肩胛上动脉、 旋肩 胛动脉、旋肱后动脉
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 经、肩胛下神经 特殊结构:三边孔、四边 孔、肩袖、肩胛上韧带
手背部:
解剖方法:伸肌支持带下 放做一横切口,然后在手 背正中作一垂直切口割透 深筋膜 ,将深筋膜向两侧 翻起,暴露深部结构。 鼻烟窝: 上界: 桡骨茎突 外侧界:拇长展肌腱 拇短伸肌腱 内侧界:拇长伸肌腱 底: 手舟骨、大多角骨 桡动脉:修洁在窝内走行的 桡动脉追踪至穿过第1骨间 背侧肌。
桡神经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