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教育的学业评定体系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的文章:---#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前言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本科医学教育标准里关于临床医学专业的那些事儿。
大家都知道,医学教育可是关乎着未来医生们的水平和咱们的健康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啦。
所以呀,有一套明确、科学的教育标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能让咱们培养出更优秀、更靠谱的临床医生,给大家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那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标准吧!## 一、适用范围这个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主要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说白了,就是为那些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提供一个指导和规范。
比如说,[具体高校名称 1]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组织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得依照这个标准来。
再比如,[具体高校名称 2]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的时候,也得参考这个标准。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学校“各自为政”,那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让人不放心呀!## 二、术语定义为了让咱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标准,先给大家解释几个关键的术语。
1. “临床医学专业”:这就是指以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
2. “教育质量”:简单说,就是教育工作的优劣程度,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 “教学方法”: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比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等。
这些术语在后面咱们理解标准的具体内容时,可是会经常碰到的哦!## 三、正文###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医学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得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办法
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办法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使各院(系、中心)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凝练专业特色,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现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原则1.真实性原则评价工作力求准确、完整地反映学校的教学工作状态,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使各院(系、中心)掌握本单位教学工作的现状和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利改进。
2.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遵循导向性原则,既体现学校教学改和发展方向,又遵循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3.可操作性原则本办法设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各院(系、中心)教学工作的规范标准。
二、评价程序及方法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评价时间一般安排在年末组织实施,具体时间以教务处通知为准,评价程序如下:1.各院(系、中心)自评各院(系、中心)成立本科教学评价工作小组,制定自评计划,落实评价任务,并根据指标体系内容撰写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要客观反映实际教学情况,说明主要成绩与特色,找出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学校组织评价学校成立本科教学评价工作专家组,承担对各院(系、中心)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价任务。
(1)评价方式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和文件档案、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实地考察、随堂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
由专家组采取集体评价或分别评价取其均值的方法,逐项打分,给出评价结果。
专家组对各院(系、中心)的实际教学工作应做出客观评价,指出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和措施,并向学校提交评价报告。
(2)评价依据①各院(系、中心)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的支撑材料;②平时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及效果评价、各种专项评价过程中所形成的日常教学管理资料档案;③各种调查问卷、会议记录等;④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辅导答疑、试卷等教学资料;(3)评价结论学校专家组按照《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根据上述评价支撑材料,对各院(系、中心)给出相应等级和整体评价结论。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中文word文档库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试行)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11月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一、总体目标 (3)二、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3)三、知识目标 (4)四、技能目标 (4)第二部分:办学标准 (6)一、宗旨和目标 (6)二、学制 (7)三、教育计划 (7)四、学生成绩评定 (9)五、学生 (10)六、教师 (11)七、教育资源 (12)八、教育评价 (15)九、科学研究 (15)十、管理和行政 (16)十一、改革与发展 (17)前言中医现代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截止到2007年,独立法人建制的中医药院校已达23所,开设本科中医学专业的院校有60所,开设针灸推拿学专业的院校有46所,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有38所。
另有开设藏医学专业院校5所、蒙医学专业院校2所、维医学专业院校1所。
中医学(含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中医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抢抓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使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为国家医学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高等教育50年来,各办学主体积极探索中医高等教育规律,已经形成并初步建立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具有中医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医高等教育的要求,促进中医学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需要、促进未来中医高等教育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标准。
因此,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与支持下,负责起草并拟定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建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学科评估体系
教学内容涵盖范围
是否包含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 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核心内容。
教材选用与更新
教材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及时更新,体现学科最新进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多样性
是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 方法。
学生参与程度
是否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 论、小组作业等。
促进教学改革
评估体系不仅可以评价教学效果 ,还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为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和 建议。
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体系可以促进医学人文素质 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医 学教育更加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
0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义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 育理念,旨在培养医学生具备深厚的 人文素养和医学专业知识,使其能够 在医疗实践中关注患者的全面需求, 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该教育强调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 熏陶,培养其尊重生命、关爱患者、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品质,以及良 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操守。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具备人文素养的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提供更为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从而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为医学领域的创新和发 展提供人才保障。
评估指标的选择
01
医学人文素质的内 涵理解
评估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的理解 程度,包括医学伦理、医学哲学 、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02
医学人文素质的实 践能力
评估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医学 人文知识的能力,如医患沟通、 医疗团队协作等。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五、教师 (教师数量满足教学、科研、教学改革的需求) 聘任政策
–教师资格认定与聘任 –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职责 –师德高尚、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相称 –定期对教师进行业绩考核
师资政策及师资培养
–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政策保证教学、科研、服务职能平衡,确保人才培养 中心地位 –建立教师参与教育计划制订和教育管理决策的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机会
三、学生成绩评定 学业成绩评定体系
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对考试类型和评定方 法有规定和说明 改革考试方法:OSCE、CCS、Mini-CEX、 DOPS等(重在质量) 形成性评价(核心在于“反馈”)
目的:改进、完善、发展 手段:反馈 形式:学习记录、实习手册、测验(不计入总 成绩)
三、学生成绩评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解读
感谢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 王维民的多次有关报告和交流
鲁映青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全球及区域医学教育标准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学院校质量)
《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
AMEWPR (2001)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IIME(2002),针对教育结果(毕业生能力) 《明日医生》:英国 《医学院校的评估与认证》:澳大利亚 《医学教育计划认证标准》:美国 《医科学生教育的学习目标》:美国 《医学课程模式》:日本
医学教育标准的启示 • 医学教育国际化是当今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 医学教育在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全球的共识和标准 • 医学教育标准是医学教育的灵魂,是教学实施与改革的出发 点和检验医学教育结果的落脚点 • 遵循医学教育标准是学校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培养高水平医 学人才的必由之路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百年中国医学教育的第一部标准,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意义重大 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适用对象 提出专业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专业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改革评价体系论文
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改革评价体系的初探【摘要】课程考核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医学院校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增强大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医学院校; 课程考核【abstract】curriculum evaluation as the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is to tes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of teaching proces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medical college as a direct transfer to the community medical personnel to the main base,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personnel in addition to teach the students more knowledge, but also should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for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to learn in order to practis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talent.【keywords】medical colleges; curriculum 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50-01俗话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追求高分成为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及习题+答案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1999年6月9日,经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 ork,CMB)理事会批准资助,成立了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1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
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为制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供指导。
“基本要求”是指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
制定“基本要求”的任务由IIME的核心委员会承担,该委员会由世界各地的医学教育专家组成。
8位具有丰富国内和国际经验的教育和卫生政策资深专家组成IIME的指导委员会,指导IIME的总体工作,也指导核心委员会的工作。
由14个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的主席或高级代表组成IIME的咨询委员会,为IIME提供咨询意见。
咨询委员会还为医学教育提供信息交流、咨询的论坛,希望其他机构的工作能对IIME的工作进程起补充作用,而不发生冲突。
IIME项目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定基本要求”阶段。
这一阶段从成立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开始,其任务是在参考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包括基础医学、临床经验、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行为和伦理价值等方面。
由于每个国家、地区和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和各自的课程计划,所以“基本要求”仅仅代表医学课程的核心部分。
因此,各学校的教育计划可以有差异,但其核心内容必须是相同的。
第二阶段为“试行”阶段。
这一阶段将按照“基本要求”对中国的一流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评价。
为了能评定参加试行的各校的长处与不足,各学校将使用适合他们自己经验的评价方法,但评价内容必须包括所有7个领域的60项反映教学结果的指标。
在第二次评价开始前,各校应尽力改善自身不足之处。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含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等)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国家医学发展的需求,吸取国际医学教育先进经验,结合国内教育实际,确保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将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主题,探讨其内容、意义和实施路径。
一、医学教育标准的内容1. 临床医学教育标准:包括临床医学基本知识、临床技能培训、临床实习规范等内容。
具体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口腔医学等学科的教育标准。
2. 药学教育标准: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理毒理学、药物分析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制剂学、药物管理学等专业课程。
3. 中医学教育标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药学等内容。
二、医学教育标准的意义1. 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医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学生接受到全面、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
2. 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化:依据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制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可以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华学习医学知识。
3. 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创新: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将有利于促进医学教育的科研创新,提高医学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推动医学教育与时俱进。
三、医学教育标准的实施路径1. 加强标准制定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的医学教育标准制定机构,由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实践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依据国家医学发展需求制定医学教育标准。
2. 完善设施和条件:投入大量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设施和条件,保障医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医学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4.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总结: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2024年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
尊敬的各位教育工作者,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是培养未来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指南。
为了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深入的医学教育,我们特制定了这份2024年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
本计划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平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确保我们的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还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成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专业技能的医生。
一、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
在知识方面,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技能,以及初步的临床科研能力。
在态度方面,学生应培养出对患者的同情心、对医学专业的责任感,以及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二、课程设置我们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医学基础。
2.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等,通过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伦理判断和社会责任感。
4.实践教学:包括临床见习、实习和社区服务,让学生在真实医疗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临床技能。
5.科研训练:通过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传统讲座:用于传授基础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病例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模拟训练:使用模拟病人和模拟设备,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临床技能。
△床边教学:在临床环境中,由资深医生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查体和诊断。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四、评估体系我们的评估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包括日常测验、病例讨论和模拟训练,旨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
2023年医学生学分要求
2023年医学生学分要求摘要:1.2023年医学生学分总体要求2.学分分布及占比3.具体学分要求3.1 公共课程学分3.2 专业课程学分3.3 实践课程学分3.4 选修课程学分4.学分获取方式及评价标准5.结语正文: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023年医学生学分要求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人才。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2023年医学生的学分要求及获取方式。
一、2023年医学生学分总体要求根据我国教育部相关规定,2023年医学生学分总体要求如下:1.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占总学分的15%。
2.专业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课程,占总学分的3.实践课程:包括临床实习、社区卫生服务实习等,占总学分的20%。
4.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占总学分的15%。
二、学分分布及占比1.公共课程:占总学分的15%,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
2.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60%,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课程。
3.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20%,包括临床实习、社区卫生服务实习等。
4.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15%,包括人文素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
三、具体学分要求1.公共课程学分:根据各校规定,完成相应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
2.专业课程学分:通过课堂学习、实践教学等途径,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累计相应学分。
3.实践课程学分:完成临床实习、社区卫生服务实习等任务,得到实践课程学分。
4.选修课程学分: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符合要求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
四、学分获取方式及评价标准1.学分获取方式:通过课堂学习、实践教学、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等途径2.评价标准: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践成果等综合评价。
五、结语2023年医学生学分要求为医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医学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医学人才。
医学教育质量评价
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用于收集学生对医学教育机构的教学 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 看法和意见的调查表。
专家评估表
用于专家对医学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评 估的表格或问卷。
05
医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探 索
Chapter
国内高校医学教育质量评价实践
建立完善的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对医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可以 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提高我国 医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适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需 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科 学、客观地评价医学教育的质量。
评价的意义
衡量医学教育质量
医学教育质量评价是对医学教育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价值判断过 程,其结果可以衡量医学教育的质量水平。
国际化趋势的加强
随着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加强,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也将更加注重国际标准和国际交流。例如,借鉴国 际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推动医学教育质量的国际认证和互认。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医学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评价标准 的不统一、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评价结果的主观性等 。此外,随着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如何适应 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 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也是面临的挑战。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问题式学习(PBL)、在线课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跨学科合作和多元文化融合
鼓励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医学人才;同时,尊重多元文化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06
医学教育质量评价的未来展望
Chapter
发展趋势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研究
原则是言论和行动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它既是客观规律 的反映 ,又是人们主观上 的约定 ,因而 ,原 则是主观 和客观统一的产物翻 。在构建医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时 ,既要遵循客观规律 ,又要履行主观上的 约定 ,保证指标体系的客观性 、全面性和科学性。构建高等 医学院校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主要有
将 医学教育的 L 述特点充分体现在学生学业评价的指标体 系中。
2 高等 医学 院校 学生 学 业评价 指 标体 系的构 建
高等 医学院校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 系是衡量和评定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的具体依据和准则 ,制定科
学 合 理 的学 生 学业 评 价 指标 体 系是 实施 学 生评 价 的关 键 步 骤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直 接 影 响到 学 生 学业
深 化 教 育改 革 ,确 保 医 学教 育质 量 所 必须 的 ,也 是 广大 医学教 育 者 和教育 政 策 研 究 者经 常 呼 吁 和思 考 的问
题 。因此 ,在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 ,应充分关注到高等医学教育 自身的独特性 ,尤其是在构
建 高 等 医学 院 校学 生 学业 评 价 指标 体 系 的时候 ,更 是要 针 对 高等 医学 教 育 自身 的特 点 来 进 行设 计 、规 划 ,
价指 标体 系 中的各个 具体 指 标 。 22 高等 医学 院校 学生 学业 评 价 的 内容 与 指标 的确 立 .
对于学业评价的传统界定是 :以国家 的教育教学 目 为依据 ,运用恰当的 、有效 的工具和途径 ,系统 标
地 收集 学 生在 各 门学科 教 学 和 自学 的影 响下 认 知行 为 上 的变 化 信 息 和证 据 ,并 对 学生 的知识 和能 力水 平 进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指标和操作指南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指标和操作指南
说明5:=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其中: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附属医院全部临床医师及以上人员数*0.1
说明8:对学校的考察有如下方式:①现场实地考察;②问卷调查;③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④查阅档案文件;⑤请学校自我报告或提供有关证据;⑥走访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
医学导论-第六章-医学教育学概论与-by-tan
国际及我国 医学教育标 准的建立
近年来我国 重大高等医 学教育问题 的研究
第五节 现代医学教育思想的 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一、教育思想的概念
什么是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和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现象、本质、 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实施教育的理解、认识和 看法。
孔子提出设置课程的理论,提倡因材施教,强调以 “诗、书、礼、乐”分科教育学生,提出课程设置必须有侧 重点。
实用教育主义思想的出现
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主张 “教育即是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 中学习”。
缺点:全面否定了传统教育思想,否定学 校、否定课堂、否定书本、否定教师在知识传 授中的主导作用。
教育思想内容:
教育指 导思想
反映某一社会 和国家办教育 的根本性质、 目的、基本方 向。
教育 观念
教育 理论
教育者及其他 社会成员对教 育的看法。
系统化的教 育思想的一 部分,可以 揭示教育规 律。
二、教育思想的形成
传统教育思想的产生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分科教学、系统讲授、重视知识 和知识的传授;提倡教学的教育性,注重强制性纪律;主 张教学过程阶段化;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二、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
1、打破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 2、改变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 3、确立有效且具有权威的教育监督 体制; 4、改革招生和毕业就业制度; 5、改革教育投资体制; 6、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1、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强化教学质量; 2、调整医学教育层次结构; 3、调整医学专业结构; 4、调整医学教育区域分布结构。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知识问答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知识问答1.医学教育认证的形式与宗旨形式:同行评议;外部质量审核。
宗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同时鼓励超越基本标准的质量发展;尊重院校合理的自主权和学术自由。
2.什么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依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通过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察评审,以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帮助学校找出弱项或者差距,指出改进医学教育的方向,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医学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什么?促进专业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信誉;促进医学院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促进学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与国际医学教育的衔接,建立起国际认可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内认证体系。
4.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试行)》(教高[2008]9号)(以下简称《标准》)。
第一部分,毕业生质量标准:含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目标12项、知识目标10项、技能目标13项;第二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标准:(1)宗旨及目标;(2)教育计划;(3)学生成绩评定;(4)学生;(5)教师;(6)教育资源;(7)教育评价;(8)科学研究;(9)管理与行政;(10)改革与发展。
5.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程序有哪些?(1)医学院校提出认证申请;(2)认证机构与医学院校协商确定考察时间;(3)医学院校进行自我评估并提交自评报告;(4)专家研读自评报告并提出初步意见;(5)认证机构派遣专家组进行现场考察;(6)专家组提交认证报告和认证结论;(7)医学院校对认证报告中可能不符的部分提出实证材料或申诉请求;(8)医学院校按认证报告限期整改等。
6.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察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⑴院长报告:一般不超过30分钟;⑵座谈会:包括各级学术和管理委员会、院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广泛利益方代表等;⑶教学观摩: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实验课、PBL教学等;⑷现场走访:如各学院、系、教学或研究中心、直属与非直属附属医院、实践基地、临床培训基地等教学相关部门;⑸教学资料查阅;⑹认证意见反馈:专家组在充分走访和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初步认证报告和反馈意见。
医疗质量及标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医疗质量及标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推荐如下本科医教育的国际标准,它分为九大领域共计6个亚领域。
领域是根据医学教育结构和过程中明的组成部分来定义,包括如下方面:1•宗旨及目标。
2•教育计划。
3•学考核。
4•学生。
5•教学人员/教员。
6•育资源。
7•教育计划评估。
8•管理和政。
9•持续更新。
亚领域是每个领域中的具体方面,和作指标相对应。
每个亚领域均有其特定的标准,分为俩个层次:基本标准:这是每所医学院必须达到的标准,于评估过程中必须展示出来。
基本标准以“必须”来表示。
高质量标准:表示该标准和国际公认的最佳医学院和本科医学教育壹致。
医学院应能证明他们已全部或部分地达到了该标准,或已经及正于采取积极行动来达到这些标准。
因各校的发展阶段、资源及教育政策的不同,达标情况也各有不同,即使是最负盛名的学校也可达不到所有标准。
高质量标准以“应该”来表示。
注释:用来澄清、深入阐述或举例说明该标准中的用语。
1宗旨及目标1.1宗旨及目标方案基本标准:医学院必须确定其宗旨及目标,且使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及有关各方周知。
办学宗旨及目标应说明其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成为初步合格的医生,具有于医学某壹领域进壹步深造的功底,且能于卫生保健系统承担医生的各项工作。
高标准:宗旨及目标内容应该包括对社会职责、科研、社区参和,以及参加毕业后医学培训的能力要求。
注释:宗旨及目标的方案可包括有关本校、本国及地区性政策的壹般及特殊问题。
某壹领域能够是某壹医学学科或研究领域。
毕业后医学培训包括开业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专科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进修。
1.2参和制订宗旨及目基本标准:医学院的宗旨及目标方案必须由主要益方确定。
高标准:宗旨及目标方案的制订应该以广泛的益方的意见为基础。
主要利益方包括院长、院务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大学、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本身。
广泛的利益方包括教师、学生、社区、教育及卫生保健机构、行业组织及毕业后教育人员的代表。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2011—11—02 11:26第一部分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的分类目标:1.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1。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对护理学科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对其发展具有责任感,初步形成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
1。
2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权利,平等、博爱,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健康服务的专业精神。
1.3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1。
4树立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遵从医疗护理法规,自觉将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法规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
1。
5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的意识。
1。
6具有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态度。
1。
7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具有循证实践、勇于修正自己或他人错误的态度。
1.8在应用各种护理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护理对象及家属利益,对于不能胜任或不能安全处理的护理问题,应具有寻求上级护师帮助的意识。
1。
9初步形成成本效益观念,具有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以最小的医疗成本获取护理对象最佳健康水平的意识.2.知识目标2.1 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2.2 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
3 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功能、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2。
4 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护理对象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医学教育的学业评定体系
20XX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正式颁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对所有的医
学教育院校提出了培养过程、结果的基本要求,对规范我国医学教
育过程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往学业评定体系的缺陷
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业评定偏重于课程理论考试,通常是一
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这种考核形式的弊端在于:①考试
的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情况,考试过于注重
结果,不是过程性评价;②注重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弱化了基本技能
的考核,对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基本是一片空白,无法反映
学生沟通交流技能与职业价值观,无法反映批判性思维,不能真实
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生整个学习过
程是围绕“抄笔记、看笔记、背笔记”的学习模式进行,容易培养
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
随着《标准》的面世,对临床医学专业学
生的团队精神、法律观念、创新意识、分析批判能力、表达能力、
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等综合素质提出了
明确的要求。
为此,结合《标准》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临床医学
本科专业的学业评定体系进行了探索。
2参照《标准》,建立学业全过程评定体系
参照标准,滨州医学院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面评
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素质,形成了具有滨州医学院特色的,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于一体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如图1
所示)。
2.1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必修课多以
考试方式考核,选修课均采用考查形式考核。
考试课程由教务处统
一组织考试,考查课程由学院组织。
课程考试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
期末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由阶段性测评、计分作业、教学实践活
动等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一般由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技能测试组成,多以闭卷考核形式完成。
2.2综合考试为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能力,学校组织了
分阶段综合考试,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临床理论综合考试、毕业考试。
综合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基础学院与临床医学院具
体负责。
2.3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分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进行。
见习阶段主要通过临床课程中实践能力考核(病例分析,等)、
临床见习日志等形式评价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实习阶段通过学科出科
考试(理论+技能)、病例报告、实习鉴定等形式评价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学业评价体系符合并强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全面评价学
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
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采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体现教学效果,强调理
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注重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课终考核相结合,逐步完善学业评定标准。
3学业全过程评定体系实践中的几个关键点
学业评价机制的改革至少需要时间、培训(需要培训相关人员,
安排和实施评价改革)和物质资源(必须有改革的制度与条件)三方面
的条件。
因此,学校必须提供动力支持和有利的环境。
3.1更新考核观念
3.1.1专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
的趋势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培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的
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认证专题报告”、“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及如何做好形成性评价”、“滨州医学院网络
试题库及在线考试系统情况简介”、“试题与试卷质量评价与分析”等专题讲座。
3.1.2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为了方便校内和临床教学基地教学
管理人员和教师,将考试理论相关的讲座和文献制成网络视频、PPT
等放在教务处网站供大家学习。
3.1.3组织教师研讨会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为教师提供交
流平台,已开展过“试题库建设及在线考试经验交流会”、“如何
提高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命题质量研讨会”、教师介绍经验、交
流学习、反思改进、共同提高。
3.1.4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机会外出学习,组织医
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分批去多所知名医学院校学习交流。
3.2建设试题库及网络在线考试系统在地方医学院校测试、评
价及反馈中,由于在校生人数多,科学命题、准确阅卷工作是制约
学生自测、课程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的核心问题。
试题库及网络在
线考试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
滨州医学院建设的“滨州
医学院网络在线考试系统”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按照“客观
化结构”组成一套或几套试题,其命题范围、难度、题型基本一致。
学生在课后登陆系统自测,系统自动给出答案。
自测结束后,学生
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及标准答案,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够,
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哪些题目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要教师帮助,达
到自我评估的目的。
3.3鼓励尝试并推广各种先进的考核方法学校在校级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