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以国内需求为主促进经济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加快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潜力十分巨大。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根据形势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扩大内需有何深意

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是投资、出口和消费。长期以来我国这三驾马车不是齐头并进,而是二马奔驰当先,一马拖腿垫后,贸易顺差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消费增长相对滞后,而且消费率还有下降的趋势。近5年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53.9%,持续下降。而近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只有59.5%,这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了近20个百分点。一般的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在80%左右,积累率在20%左右。

投资每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就能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因此,在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年代,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刺激手段。从1978年到2004年间,中国经济保持着9.4%的平均增长速度,与之

相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也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今年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社会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持续增长到历史最高水平,直逼55%,而消费所占的比重却达到今年新低,两者反差甚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卓元研究员分析,现在外需过旺,内需不足,投资强劲,而消费又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结构矛盾。消费倾向偏低,不仅影响当前的消费,不能拉动消费品生产,而且还会影响投资效果,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投资与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是此消彼长的,长时期的高积累,高投资必然抑制消费,造成消费需求不足,如果恶性循环,必将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从出口方面看,扩大内需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也是很必要的,因为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风险较大。国际市场发生波动时直接会波及国内市场,要缓解国际市场波动对我们的影响,就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而且扩大内需还不是暂时的缓兵之计,而应成为中国改革开放长期坚持的原则。

内需之火缘何“久烧不旺”

启动内需不是一个新课题,四五年以来一直有专家主张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到由国内消费拉动上来。而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13万亿元,按我国13亿人口来计算,目前我国人均存款已超过一万元。在人均储蓄过万元的同时,消费为何还连年走低,内需之火为什么“久烧不旺”?

消费持续走低体现了目前我国居民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心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在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和住房改革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和机构来承接相应的保障职能。居民养老、医疗等还需要自我储蓄,对未来风险和收入预期的不确定,只能使其降低消费偏好,提高预防性储蓄的意愿,这样新增收入便不能或较少地转化为消费。

消费结构正变化升级,居民的教育、医疗、购房买车等消费需求要求进行较长时间的储蓄积累,这无疑会限制即期消费,限制对其他产品的消费。专家指出,在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因素中,除收入外,居民消费心理、消费倾向、消费预期等非收入性因素都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扩大内需如何着手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78年至2009年,我国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始终在90%以上,这32年中

有25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今后我国仍然有条件主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扩大内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同时,我国多层次的需求结构和巨大的需求规模,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使内需潜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必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内需空间。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都决定了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给我国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挑战和风险。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处在一个缓慢复苏、低速增长、结构转型的时期,外需的不稳定性加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客观上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内需外需和投资消费关系形成倒逼机制。同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只有立足扩大内需,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才能有效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各种风险,增强我国经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求我们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这与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把发展经济与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央关于扩大消费的政策已逐渐明确:明后两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覆盖面分别扩大到40%、60%左右;从明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提高到20元;从明年开始,国家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明年国家将努力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以全面增加居民收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新农村建设将释放巨大内需。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消费增速低于城市消费,城乡之间消费相距较大。近十年来,县城和农村消费品市场比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平均低5至8个百分点。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在农村之外,在农业之外。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靠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和农业转移出去。如果大部分农民能够顺利地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市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工,那么不仅这些转移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