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

合集下载

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挑战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各个产业的相对比重和布局,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意义1.优化资源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产业的相对收益和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2.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提高产业附加值:随着技术的升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产业面临市场需求下降和利润率下滑的问题。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服务,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4.促进就业机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新兴产业的兴起会带来更多的需求,扩大就业市场。

同时,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升就业质量。

二、挑战1.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个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潜力。

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并实施调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政府和企业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研究和产业分析,科学制定调整策略。

2.社会稳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使得某些传统产业面临萧条和失业问题。

这将给社会稳定带来挑战,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提供重新就业和转岗培训等政策支持,确保公平和稳定的社会发展。

3.企业转型的阻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很多企业可能面临转型的困难和阻力。

重组组织结构、改革管理机制、创新技术和产品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合作,提供资源支持和政策引导,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4.环境保护需求: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日益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也要面临环境保护的挑战。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技术联系。产业结构从量的方面来看,可以表示为在经济
运 行过 程 中形 成 的各 产业 之 间 和各 产业 内部 的 比例 关 系 , 包 括第一 、第 二 、第 三产业 的构 成 、三次产 业 内部 的行业
构成 等 ; 质 的方 面来看 ,它 可 以表 示为技 术水 平和 经济 从 效益 等在各 产业 的分 布情 况 ,包 括加 工深 浅度 、附加值 高 低 、资本密 集度 、高 新技术 产 品产值 、规模 效益 和国 际竞 争力 等方 面 。 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 ,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 都极 为密切 ,产业 结构 的调 整与 优化是 经济 良性发 展 的 内 在要求 和体 现 。合理 的产业 结构促 进经 济 的发展 ,不合 理 的产业 结构 影响 经济 的进步 。对一 个经 济体 来说 ,在其 发
性评 价 ,并结合 我 国的 实际经济 运行情 况 ,对相 应的 产业 结构调 整 问题 进行 了具 体 而深入 的分析 。分析 结果 表明 ,在 现 有 的资源 配置条件 下 ,我 国的第 一产 业资 源配置 是有 效的 ,第二 产业 资源 配置基 本有 效 ,而第三 产业 则存在 严重 的资 源 配置 效率低 下 问题 ,主要 表现 为人 员和 资金 配备过 剩 、科技投 入 不足 和投 入 产 出效率低 下等 。如何 合理 地进行 产业 结构 调整 ,如何 有效提 高资源的投 入产 出效 率 ,仍 然是 现 阶段 我 国经 济发展 过程 中亟待 解 决的 问题 。 [ 关键 词 ] 资源配 置效 率 ;产 业结 构 ;数 据 包络分析 ( E D A) [ 中图 分类号 ]F 0 23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 10 0 5—6 3 ( 0 0 9— 0 5—0 4 2 2 1 )4 0 2 4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在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迭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节约能源能源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其是有限的,并且在使用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更好地利用能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是未来的趋势,我们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型能源来替代传统的煤、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

这样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2. 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节能减排。

例如采取节能灯、空调等家用电器,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我们还可以推广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二、加强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基于“减少、重复利用、再生利用”原则,从而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我们可以推广循环经济,采用以下方法:1. 资源回收与再利用将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分类、加工、再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例如,废旧纸张、金属、塑料等可以再进行加工和制造其他产品。

2. 推广可循环的产品开发和推广具有循环使用价值的产品,例如环保袋、可回收的金属材料等。

这样能降低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环境污染。

三、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优质资源投放到生产链的高端环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可以扶持发展新型产业,例如高技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2. 采用新技术通过应用新技术,例如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样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配置效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其中最为明显
的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双重压制”。

然而,这种调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效果呢?我们是否能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呢?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
三产业的流动。

这种转移不仅可以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成本,还可以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

同时,由于第三产业主要以知识型、技术型为主,因此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造力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助于我们优化资源配置。

在不同的经济结构下,不同
产业需要不同的资源,而一个优化的资源配置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每个产业的发展,也保证了他们互相之间的协调发展。

另外,产业结构调整也可以促进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产业的效率,还可以降低产业之间的竞争。

再次,产业结构调整还可以改变和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

例如,在一个以
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中国受国外的冲击会比较严重,而在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中国则可以更好地抵御国际经济风险和变化。

而要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必须要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更加
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节约,同时注重市场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带来很多改变,可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优化分工结构、提高国际地位等。

只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质资源配置、优化组合,才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同时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为了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引导和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旨在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增加对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移。

2. 促进创新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3. 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新兴产业转型。

4. 优化企业环境:改善企业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税收负担、优化金融服务等方式,提升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优化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资源配置与效率分析

资源配置与效率分析

资源配置与效率分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对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资源配置与效率分析旨在评估资源的分配方式,分析资源利用效率,并探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资源配置与效率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一些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法。

一、宏观角度下的宏观资源配置是指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资源分配。

在宏观层面上,资源的配置涉及到不同产业、区域和部门之间的分配,以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资源配置方式的评估在评估资源配置方式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GDP增长率:一个经济体的GDP增长率可以反映出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 生产率: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率的重要指标,高生产率意味着资源利用高效。

- 能源消耗率:能源消耗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出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 特定产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特定产业资源配置方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 技术创新:引入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率。

- 跨部门协作: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效应。

二、微观角度下的微观资源配置是指企业或个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利用。

在微观层面上,资源的配置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决策和部门之间的协调。

1. 资源配置方式的评估在评估企业或个人的资源配置方式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成本效益比:对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案,计算成本效益比,选择能最大化效益的方式。

- 人力资源利用率:评估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员工岗位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 资源投资回报率:评估资源投资的回报率,选择能够实现最高回报的投资方向。

2. 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策略:- 市场营销战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定价、市场推广策略等,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 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效率。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有效的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促进经济增长。

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则会导致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竞争力和整体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资源配置的概念、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过程。

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

有效的资源配置可以使企业在最小的成本下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

合理配置是指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根据资源的特性和需求的不同,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组合;优化配置则是在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和供给的匹配程度: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匹配程度。

如果资源配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也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竞争激烈的市场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协同效应,提高整体效率。

4.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保障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

5.企业管理和组织能力:企业管理和组织能力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

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优化方法:1.市场机制优化: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

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

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并探讨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一、国家层面1. 制定产业政策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并限制或淘汰无效、污染严重的产业。

此举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 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国家可以出台激励政策,如提供资金支持、减税措施等,吸引投资并培育新兴产业,以推动经济发展。

3. 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二、企业层面1. 优化生产流程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

例如,引进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环节的浪费,降低资源消耗。

2. 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研发能力建设,企业能够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并降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3.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通过推广和应用环保技术,改善生产方式,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优化资源配置。

结论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是必不可少的。

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产业政策、培育新兴产业以及促进产业升级是重要的策略。

而在企业层面上,优化生产流程、增加研发投入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举措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双赢局面。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4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4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一、背景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结构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二、调整目标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产品供应的多样化和优质化。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的竞争力。

4.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调整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坚持粮食安全为基础,推进绿色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

(2)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畜牧业、水果种植、蔬菜生产等多元化发展。

(3)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合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

(4)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2)加强新品种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推广农业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推动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减量化、绿色化,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品质。

(3)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排涝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和推动各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在我国,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传统产业过剩、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包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综合分析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我国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我国、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经济发展、作用、发展趋势、成效。

1. 引言1.1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和结构组成,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使资源由高效率领域向低效率领域进行重新配置,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变化,传统产业面临结构性问题和市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整体经济水平。

1.2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我国产业结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从过去的以农业为主导,到逐渐向工业化和服务业转型。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优 化 资 源 配 置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资 源 配 置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县工业经济考察团赴内蒙考察报告为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县工业经济考察团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市(以下简称“三市”),就“资源利用与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调研考察。

一、基本经验及做法“三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契机,依托极其丰富的资源禀赋,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实现优质快速发展,刮起一股强劲的“内蒙经济风暴”。

2005年,呼、包、鄂“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63.5亿元、300.03亿元、202.6亿元,增速分别达30.8%、32.4%、35.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一)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依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三市”具有以优质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以乳业为主的畜牧资源和以辽阔草原为主的土地资源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

当地政府以此为依托,提出了“资源转化、城市转型、体制转轨、产业转化”的发展思路,从而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出伊利、蒙牛、鄂尔多斯、东方希望铝业、伊泰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改写了牧区经济发展的历史。

(1)为企业创造良好创业发展环境。

一是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呼和浩特通过实施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办法和关于放开放活中小企业的规定等政策,采取“放水养鱼”,利用如意区、金川区等经济开发区作为“筑巢引凤”的良好平台,为企业提供厂房及配套设施,先后引进了台资汉鼎光电公司、TCL王牌电器公司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鄂尔多斯规定“投资建设煤炭大项目,开采的原煤除50%的必须就地转化成煤电或煤化项目外,其余50%的原煤可运销外省”,此举不仅使投资商可以通过外销原煤获取丰厚利润,大大削减投资风险,而且还可以引导投资商将更多精力关注于高附加值的煤炭深加工产业,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繁荣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资源的有限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等。

资源的配置决定了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产出和竞争力。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例如,将人力资源投入到适合的产业领域,可以提高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合理利用物质资源可以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资源的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国家和地区具备的资源差异较大,某些地区可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另一些地区则相反。

因此,资源的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部门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及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经济的效益,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通常会有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等不同的产业部门。

这些产业部门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决定了产业结构的特点。

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变化情况来进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同的产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和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会增加,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会逐渐减小。

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使经济更加多样化和具有竞争力。

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

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只有资源配置合理,各个产业部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需资源。

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影响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策略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策略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策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科技驱动、加强环境保护和优化政府监管等方面,探讨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策略。

1.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通过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手段,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创新科技驱动科技创新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应该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与资源配置的深度融合。

通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 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资源配置效率密切相关。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的力度,通过强化环保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加强企业环境监管,推动实施绿色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优化政府监管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优化政府监管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打击不合理竞争和资源浪费行为。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划和管理,推动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优化。

综上所述,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科技驱动、加强环境保护和优化政府监管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策略。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推动,中国将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组织结构的总和,它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及意义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经济发展中,通过改变产业的比重和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以下意义:1. 提升经济效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2. 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潜力,提高生产力和劳动力的效率。

3. 优化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推动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促使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提升就业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靠资源和劳动力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产业竞争力提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各个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拓展市场空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4.就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有深远影响。

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转岗安置,推动劳动力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实现就业结构优化,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质量。

三、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1.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选择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重要问题。

2.转型期间的经济衰退风险: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导致一些传统行业的萎缩,造成经济衰退。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摘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7年我国三大产业19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DEA有效性评价,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对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资源配置条件下,我国的第一产业资源配置是有效的,第二产业资源配置基本有效,而第三产业则存在严重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员和资金配备过剩、科技投入不足和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等。

如何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有效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数据包络分析(DEA)1 前言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都进行了大量且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但是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来对产业结构调整作出实证分析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息息相关,在生产日趋专业化的今天,资源配置效率也将日益成为生产控制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资源配置的效率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作支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各行业的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地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础上,对我国三大产业各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提出调整建议。

2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2.1 资源配置效率所谓资源配置,是从西方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指的是在各种资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人们把有限的社会资源按照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依据一定的社会规则或分配机制,分派给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以及不同的生产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

就生产领域来说,资源配置指的是为了保证各种商品的供求平衡,把有限的生产资源按不同的比例和组合在不同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除了受市场机制作用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技术水平、产品的消费需求、产业政策、地区产业结构等,其中,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生产者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积极有效地寻求实现本部门最大利润的生产方式,进而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公平合理与效率提升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

首先,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佳配置的效果。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由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决定,通过价格机制形成供求平衡,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价格信号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和活力,调动社会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也起到了引导和规制市场的作用,以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防止市场失灵和资源的浪费。

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应当利用市场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应当注重公平合理。

公平合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意味着资源应当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确保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公平竞争和减少不正当竞争,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执行,确保各个市场主体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避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腐败和权力寻租。

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提升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目标。

效率提升意味着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争取最佳的经济效果,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和操作手段来实现。

首先,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通过研发和应用科技,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资源在不同产业和区域的有效配置。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资源是指供给产品或服务的要素,资源配置是指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需求中,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是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利益。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涉及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产效率、社会公平等方面,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

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各种要素,资源配置的目的是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社会的最大利益。

资源配置涉及到生产、消费、分配等方面,是经济运行的基础。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的福利。

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二、资源配置的原则1. 效率原则:资源配置应当以提高社会总福利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 公平原则:资源配置应当考虑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避免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现象。

3. 可持续发展原则: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三、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1.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垄断等原因,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 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浪费、低效率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经济的发展。

3. 社会公平问题:资源配置不公平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4. 环境污染问题:资源配置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1.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配置。

2. 加强政府监管:加强对资源配置的监管和调控,防止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3. 提高科技水平:发展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4.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利用有限资源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能力。

这是一个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效率低,将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社会贫困和环境污染。

因此,建立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资源配置效率通常包括两个因素,即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

资源效率是指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利用有限资源的同时,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

经济效益是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使资源利用变得更加经济和有效。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多个层面和维度。

一般来说,资源配置效率包括四个方面:资源配置合理化、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下面我将依次阐述这四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合理化资源配置合理化是指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得更加合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被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来说,资源配置合理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根据资源稀缺程度和经济价值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尽可能地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发挥资源配置市场优势。

创建一个透明、公正和有竞争力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配。

3、提高决策精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政策和规划,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决策精度,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产业布局。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推进技术创新。

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拓展科技领域创造的应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3、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有效利用市场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淘汰低效产能,增强国家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更影响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不同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将有限的资源从低效率的产业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产出水平。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再者,它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种类、个性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困难。

一些传统产业由于技术设备陈旧、管理模式落后、市场需求萎缩等原因,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新兴产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往往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还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就业压力增大,如何妥善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质量调整,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摘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7年我国三大产业19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DEA有效性评价,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对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资源配置条件下,我国的第一产业资源配置是有效的,第二产业资源配置基本有效,而第三产业则存在严重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员和资金配备过剩、科技投入不足和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等。

如何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有效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数据包络分析(DEA)1 前言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都进行了大量且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但是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来对产业结构调整作出实证分析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息息相关,在生产日趋专业化的今天,资源配置效率也将日益成为生产控制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资源配置的效率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作支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各行业的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地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础上,对我国三大产业各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提出调整建议。

2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2.1 资源配置效率所谓资源配置,是从西方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指的是在各种资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人们把有限的社会资源按照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依据一定的社会规则或分配机制,分派给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以及不同的生产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

就生产领域来说,资源配置指的是为了保证各种商品的供求平衡,把有限的生产资源按不同的比例和组合在不同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除了受市场机制作用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技术水平、产品的消费需求、产业政策、地区产业结构等,其中,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生产者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积极有效地寻求实现本部门最大利润的生产方式,进而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配置的效率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和分析,本文主要从生产角度进行探索研究。

在社会产品的生产上,资源配置有效是指在健全的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作用下,实现生产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最合理分配,结合生产活动的合理组织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资源的综合效用,获得全社会的产出最大化和生产者利益的最大化。

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地域要素禀赋、生产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规模效应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实际的资源配置与有效的资源配置之间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进而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便浮现出来,使得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兼具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2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在经济活动中,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都有着广泛而复杂的经济技术联系。

产业结构从量的方面来看,可以表示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构成等;从质的方面来看,它可以表示为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等在各产业的分布情况,包括加工深浅度、附加值高低、资本密集度、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规模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都极为密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体现。

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的进步。

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与之对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一直都是生产者和管理者非常重视的问题。

2.3 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般来说,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资源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以及不同的生产群体之间进行的初始配置,形成该时期的产业结构,而资源在继初始配置之后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生产群体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则会导致资源的再配置,作用于产业的再生产,进一步,后续期中的产业结构也会相应调整。

可以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分别是由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决定的。

从长期来看,资源配置调节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随资源配置的调整而变化;短期内,资源总量有限,而产业结构相对稳定,资源在各领域的配置则会应社会生产需要而进行相应调整,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产业结构也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

3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概述3.1 概念及原理数据包络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于1978年提出,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输入)和多指标产出(输出),对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即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方法,其中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定义为该单元的多指标输出的加权和与多指标输入的加权和之比。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为:根据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可以通过调整现有的投入水平,改变资源在决策单元之间的配置可使资源配置效率在总体上达到最优。

接下来将用上述模型来分析我国2007年三大产业各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4 我国三大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4.1 决策单元的选取本文采用我国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19个主要行业(见表2)作为研究的决策单元建立模型: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包括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产业政策、技术水平和国际经济因素等。

从生产角度来说,资源配置主要指的是人力、资本、科技投入等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生产群体之间的分配组合情况。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在对输入和输出指标的选取中,本文选取了以下指标体系(见表3)来对我国的行业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实证研究:(1)对于决策单元DMU3,即制造业来说,影响其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在于职工工资和R&D经费支出相对偏低,而固定投资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则相对偏高。

就实际情况来说,目前我国的制造业的生产还多为加工和制造,要赶上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发展速度,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含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是很有必要且必须的。

(2)对于决策单元DMU4,即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来说,影响其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生产要素投入量普遍过高,特别是其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过快,有效需求量仅为实际投入量的0.0844倍,即实际的投入量达到了有效需求量的10倍以上,但由于其规模效率有限,过高的投资却并不能带来相应的高效产出,从而影响了行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3)对于决策单元DMU6,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来说,其过高的固定投资(实际投入量是有效投入量的2.78倍)表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交通运输相关行业的发展,但这个行业的R&D经费支出过低,职工人数和职工平均工资也有待提高,以保障后续更好地发展。

(4)对于决策单元DMU7,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来说,分析结果显示该行业的各项投入指标均过高,基本上达到了有效投入量的2倍及以上,其中,以固定资产投资额一项最为明显,实际投入量为有效投入量的2.8倍。

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这个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它的发展不仅走在时代的前沿更是带动着整个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在整个经济运行中也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个行业的发展壮大是亟须高新技术和庞大的发展资金支持的,从各项输出指标的分析来看,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将是未来此行业的发展方向。

(5)对于决策单元DMU11,即房地产业来说,影响其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在于职工人数和职工工资偏低,固定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相对偏高。

近年来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带来了这个行业的飞速发展,房价居高不下也成了近年来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分析中显示的职工人数和职工工资偏低,实则是相对人数和相对工资的偏低。

人员和工资的配备在这个行业内是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的,工资水平高的高级管理人才相对人数少,而大量从事基建工作的体力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却都是过低的。

考虑到这部分体力劳动者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若能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也能更好地解决现在国家普遍关注的“三农”问题。

(6)对于决策单元DMU12,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来说,也存在资源配置非有效的问题。

模型输出结果表明,这个行业无论在人力、物力还有财力的投入上都是相对偏高的,普遍为有效投入量的1.09~1.13倍。

(7)对于决策单元DMU13,即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来说,其投入的生产资源配置是基本有效的,从生产可能性层面来分析,这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是位于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即各项投入达到了投入产出效率,但投入资源过量。

如果在保持其生产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控制生产资源的投入量,则会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8)对于决策单元DMU14,即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来说,其资源配置效率在此次分析中是最低的,从模型输出的结果指标可以看到,这个行业的各项资源投入都特别高,特别是固定资产投入项,实际投入量更是达到了有效投入量的100倍以上,其余各项实际投入量与有效投入量的比值也均在9倍以上。

结合现实情况考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的发展建设关系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其主要职能是服务于民,行业的主要产品是各类公共物品,并不以赢利为目的,因而导致了模型分析结果中这个行业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9)对于决策单元DMU18,即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物质文化的繁荣带动了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个行业也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人员、资金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都过高,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人员和资金配备过剩的问题。

4.4 三大产业资源配置平均效率由表4可以得到我国三大产业的平均资源配置效率情况:第一产业为1,第二产业为0.9319,而第三产业则为0.7182。

可以说,在整体上,我国第一产业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的,第二产业其次,第三产业的资源配置平均效率最低。

5 结论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为“二、一、三”型,即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排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