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bbf97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d.png)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1)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和标高系统。
(2)地下管线一般自建筑向道路中心线由近到远敷设。
其一般的顺序为:电讯管、缆一电力电缆一热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3)为了便利管线综合和管理工作,对各种管线在市政道路下的位置,大中城市一般均有基本定位,各城市可以统一规定各类管线在道路上的方位。
如规定电力电缆、煤气、污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东侧或南侧;电讯、热力、给水、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
在作小区管线综合时,规划设计单位宜遵循当地的上述规定,并结合小区实际,统一合理地解决各类管线的位置。
这是小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关键。
(4)各类地下管线在处理竖向位置时,由地面向下的顺序一般为:电讯管、缆一热力电缆一电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其中,要点是电讯管缆应在其他管线之上,而污水管线则应在其他管线的最下方。
(5)所有管线均应力求短捷,少转变、少交叉,尽量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设;当管线必须转弯敷设时,其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规定。
(6)当几条管线交叉布置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新建管线让己建的永久管线。
(7)所有管线提倡直埋,除明沟排(雨)水外,一般不做地下管沟如电缆沟、暖气沟等:地下管线的上部覆土深度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表(见表2 -3 - 21)的要求。
(8)各类管线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设施的最小水平、垂直间距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垂直挣距表(见表2-3 - 22)和地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表(见表2-3 - 23 )的要求。
(9)为了方便旋工、检修和不影响交通,地下管线尽可能不要布置在交通频繁的机动车道下面,可优先考虑敷设在绿地或人行道下面,尤其是小口径给水管、煤气管、电力、电讯管缆。
其次,才考虑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面。
大管径的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等较少检修的管道才可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
综合管线布置方案模板
![综合管线布置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d5d99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0.png)
综合管线布置方案模板综合管线布置方案是指在工程建设中,针对管道、电缆、通信线等各种管线的布置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文件。
下面是一个综合管线布置方案的模板,供你参考:一、项目概述。
在此部分,需要对项目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工程规模等基本信息。
二、布置原则。
在此部分,需要明确管线布置的原则和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安全性原则,确保管线布置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经济性原则,在布置管线时,考虑成本因素,尽量降低建设和维护费用。
3. 环境友好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 可维护性原则,考虑到管线的维护和修复,确保布置方案易于维护和管理。
三、管线布置设计。
在此部分,需要具体描述管线的布置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管线类型,列出各种管线的类型,如水管、燃气管、电缆等。
2. 管线走向,描述管线的走向,包括起点、终点、中途经过的地点等。
3. 管线连接,说明各个管线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接头、法兰等。
4. 管线深度,确定各个管线的埋深,考虑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
5. 管线保护措施,考虑到管线的安全,设计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防腐处理、防护层等。
6. 管线标识,确定管线的标识方式,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四、施工方案。
在此部分,需要提供管线布置的施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施工顺序,确定管线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与顺利进行。
2. 施工方法,描述管线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挖掘、敷设、焊接等。
3. 施工周期,预估管线布置的施工周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4. 施工安全,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环境保护措施。
在此部分,需要提供管线布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土地复原,在施工完成后,对受影响的土地进行复原和恢复。
2. 水体保护,保护周边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避免污染。
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与重难点
![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与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bd4ed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9.png)
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与重难点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与重难点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1.大管优先。
因小管道造价低易安装,且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排烟管道等占有的空间较大,在平面图中先作部署。
2.暂时管线躲让长远管线。
3.有压让无压。
无压管道,如生活污水、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都是靠重力排水,所以,水平管段一定保持必定的坡度,是顺利排水的必需和充足条件,所以在与有压管道交织时,有压管道应躲让。
4.金属管躲让非金属管。
因为金属管较简单曲折、切割和连结。
5.电气避热避水。
在热水管道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部署电气线路。
6.消防水管躲让冷冻水管(同管径)。
因为冷冻水管有保温,则有益于工艺和造价。
7.低压管躲让高压管。
因为高压管造价高。
8.强弱电分设。
因为弱电线路如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余建筑智能线路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扰乱,所以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该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并且留必定距离。
9.附件少的管道躲让附件多的管道。
这样有益于施工和检修,改换管件。
各样管线在同一处布置时,还应尽可能做到呈直线、相互平行、不交织,还要考虑预留出施工安装、维修改换的操作距离、设置支、柱、吊架的空间等。
管线综合要点及难点部位1.机房内的管线部署:本工程所涉的机房东要有给排水机房、换热机房、消防泵房和空调机房等。
机房内管道规格较大,且需要与机电设施进行连结。
针对各样管线,把能够成排部署的成排部署,并合理安排管道走向,尽量减少管道在机房内的交织、返弯等现象。
在一些管线许多的部位,经过计算制作结合的管道支架,既节俭空间,又能够节俭资料,把整个机房部署得合理齐整。
2.进出机房的大型排管:进出机房的管道多为成排部署,我们会依据管道的材质和管道内的流体特点,计算管道重量,编制详细的管道支吊架制作安装方案。
3.管道竖井处:管道竖井是管道较为集中的部位,应提早进行管道综合,不然会使管道部署纷乱。
对该部位的管道进行剖析,依据管道到各个楼层的出口来详细确立管道在竖井内的地点,并在竖井进口处做大样图,注明不一样种类的管线的走向、管径、标高、坐标地点。
管线综合排布的要求与数据
![管线综合排布的要求与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2c444d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9.png)
一、管线综合原则1总原则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1.2 有压管让无压管;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1.8 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1.9 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1.10 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2结构专业2.1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2.2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
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
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
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
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水专业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3.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3.3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3.4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设备、管线布置及细部做法
![设备、管线布置及细部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634d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d.png)
成排 机组
成排机组排列整齐
成排 阀门
成排管
成排冷却塔布置
集热板
成排太阳能集热板
*
一、设备、管线综合布置
3、走道及楼层布置
3.1 管线排布
1)原则:遵循先大后小、先无压后有压、水电分设、电上水下、风上水下、保温 上非保温下等原则,分层布置。
2)间距:考虑保温厚度、阀件、管道坡度、支管及安装、操作、检修空间。
电机容量<55KW 时,不宜<0.8m;当55KW<电机容量<255KW时,不宜<1.2m; 当电机容量>255KW时,不宜<1.5m。
当机组就地检修时,应至少在每个机组一侧设机组宽度加0.5m的通道,并保证泵轴 和转子的拆卸。泵房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1.2m。
消防水箱外壁与墙面和其他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 侧面不宜<0.7m;有管道时,不宜<1.0m,且管道外壁与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 0.6m。
1)金属管道表面无裂纹、损伤、毛刺、重皮等,塑料管道表面应光滑、平整, 无凹陷、杂质、颜色不均。
2)管道穿越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应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等保 护措施。
3)成排管道安装时,直线部分互相平行,曲线部分保持等距。 4)弧形管道安装按建筑结构弧度制作样板,采用冷弯的方法。 5)并联空调水泵的出口管道进入总管应采用顺水流斜向插接的连接形式,夹角
6.1 设备排布
1)定位原则:设备布置成排成行,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留出安装、检修、操作 空间 和机房通道。同类设备集中布置,排列整齐;考虑接管方便、顺畅。 设备四周设置排水沟槽。
机房平面布置图
水泵 无排水沟
水泵四周无排水沟
*
一、设备、管线综合布置
6、机房布置
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b2925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5.png)
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1.安全可靠原则:住宅地下车库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机电设备与管线布置必须符合安全可靠的原则。
机电设备应选择品牌可靠、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管线布置要避免与机械设备、高温设备等相互干扰和碰撞,确保车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便捷性原则:住宅地下车库是一个便于停放车辆、进出车库的空间,机电管线布置应考虑到使用者的便捷。
主要交通道路、停车区域和重要的设备和管道的位置应合理布置,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和阻碍。
3.空间利用原则:住宅地下车库的空间有限,机电设备及管线的布置应充分利用空间,避免空间浪费。
可采用嵌入式、壁挂式等方式,将机电设备尽可能安装在墙壁或隐蔽空间以节约空间。
4.系统合理性原则: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各系统之间应协调合理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不同系统之间的相关设备和管线应互不干扰,运行稳定、可靠。
例如,给排水与电气管线要分隔,通风与排气要区分布置。
5.维护保养原则: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的排布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便。
设备和管线的位置要考虑到人员进入和操作的方便性,避免因为位置不当而导致设备无法维护和保养,或者需要拆除大量设备才能进行维修。
6.省能节能原则: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的设计应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例如可以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灯具,配备有定时、感应等智能控制功能,不仅能满足照明需求,还能节约能源。
7.美观性原则:住宅地下车库机电设备和管线布置的美观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备和管线应尽量隐藏在墙体、地板或者天花板内,避免直接暴露出来,能让整个车库空间看起来整洁美观。
总之,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的综合排布原则需要考虑到安全、便捷、空间利用、系统合理、维护保养、省能节能和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出合理的布局方案,提高住宅地下车库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70cda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9.png)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一、引言室外管线的布置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它关系到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室外管线的布置能够达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综合布置原则。
二、原则一:合理布局1.确定管线布置的功能区域,并按照功能区域对管线进行分组。
常见的功能区域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合理规划管线的走向和分布密度。
例如,在居民区应优先布置给水供应管线,而在工业区应优先布置工业废水排放管线。
3.在管线布置时考虑周围建筑物、道路、地质条件等因素,避免管线受到损坏或影响周边环境。
三、原则二:安全可靠1.安全是室外管线布置的首要考虑因素。
需要确保管线布置在无人行区、车辆行驶区或不易被破坏的区域。
2.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管道,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爆阀、独立遮挡物等,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针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例如固定管线、防水加固等,以保证管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原则三:便捷维护1.管线的维护和检修是管线布置的重要环节。
应留出足够的空间和通道,以便快速、安全地进行维护工作。
2.设置便捷的进出口,方便工作人员和设备进入进行维护和检修。
3.在管线布置时,考虑到未来的维护工作,并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设备。
五、原则四:节约资源1.室外管线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根据需求和规划,合理确定管线的长度和直径,避免过度投入。
2.在管线设计中,应优先考虑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
六、原则五:环境友好1.室外管线的布置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管线的排放、泄漏等问题。
2.在管线布置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控和保护,避免对土壤、水体等环境资源造成破坏。
七、原则六:可持续发展1.室外管线的布置应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2.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0afbe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8.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城市综合管廊是一种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设施,通过将各类管线集中在同一通道内,提供了更加高效、节约空间的城市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为了确保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布置具有规范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关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的一些要求。
一、工程设计与布置原则1. 综合利用原则: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类管线的需求,在确保相互协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2.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表荷载等因素,确保管廊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 灵活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管线的新增、改造等需求,并预留适当的空间和通道,以便进行后期维护和更新。
二、工程设计要求1. 设计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环境、地质和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管廊尺寸:根据管道的类型和数量,确定管廊的宽度、高度和通道数量,并确保足够的空间用于维护和检修作业。
3. 管廊布局:根据不同管道的特点和功能,合理布置管廊内的管线,确保各类管道之间的安全距离。
4. 排水系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管廊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和污水的排放管道,以及防汛设施的设置。
5. 通风系统设计:在管廊内部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管廊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减轻管廊内的温度和湿度。
三、工程布置要求1. 空间布置:按照设计方案,合理安排各类管道的布置,确保管廊内的管线减少交叉干扰,方便维护和管理。
2. 安全出口: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标志标识:在管廊内设置清晰的标志标识,包括通道编号、管道种类、维护联系方式等,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操作。
4. 视觉美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管廊的外观美观性,可以使用艺术装饰、绿化覆盖等方式,使管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工程施工与验收1. 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管线综合
![管线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47aa6b6325c52cc58bd6bee7.png)
0.415m>0.4m(规范规定最小垂直净距)
交叉点① 名称 污水管 雨水管 垂直净距 截面 0.3 0.6 1.062 地面标高 管底标高 11.54 9.92 12.70
交叉点②
名称 截面 管底标高 0.4 0.415 地面标高
500 0 800 0 -600 0 450 0 450
5.2
5.8 9.3 -7.0 5.2 5.2
7.0
12.2 18.0 18.0 --7.0 12.2
12.2
18.0 27.3 27.3 7.0 12.2 17.4
2.08
1.98 1.90 1.90 2.24 2.08 1.98
25.4
35.7 51.8 51.8 15.6 25.4 34.5
三、管线综合交叉点标高的表示方法
2垂距表法:
先将管线交叉点编上号码,而后依照编号将管线 标高等各种数据填入另外绘制的交叉管线垂距表
道路 交叉 口图
道路 交叉 口编 号
管线 交叉 口编 号
交叉点 处的地 面标高
上面 名 称 管径 管底 标高 埋设 深度
下面
名称 管径 管底 标高 埋设 深度
场地管线综合的竖向布置
主要内容:
管线综合竖向布置的原则与要求 管线综合竖向布置 管线综合交叉点标高的表示方法
一、管线综合竖向布置原则与要求
管线综合竖向布置
是在竖向上布置交叉口的工程管线,合理确 定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判定其是否符 合有关规范要求。若有矛盾,如何制订竖 向综合调整方案,修改各专业竖向布置,确 定管线综合竖向布置 。
②w=1.715m;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管线布置与安装要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管线布置与安装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4774b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8.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管线布置与安装要求一、引言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与管线布置与安装相关的要求。
二、管线布置要求1. 管线布置原则管线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置:根据管线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规划管线的布局,确保各管线之间的合理距离和交叉协调。
(2)优化布局:考虑管线的维修与管理,尽量减少管线的纵深埋设,以便于日常的维护与检修。
(3)管线保护:将绿化、交通、给水等管网与其他地下设施的管线进行合理隔离,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2. 管线布设要求(1)管线材质选择:根据工程的性质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管线材质,如钢管、钢塑复合管、塑料管等,并确保其耐腐蚀、抗压、密封等性能。
(2)纵向布置:管线的纵向布置应遵循设计要求,根据地形条件和工程需要确定纵向坡度,以保证管线的自然排水和正常运行。
(3)横向布置:横向管线的布置应考虑地下设施的相互影响和施工的便捷性,避免交叉冲击和相互干扰,确保各管线安全、稳定地布设。
三、管线安装要求1. 安装前准备工作(1)前期调查:在进行管线安装之前,需进行地质调查和地下管线勘察,了解地下管道的分布和埋设情况,以便合理选择安装方案。
(2)管线检查:对待安装的管线进行检查,确保其材质、尺寸、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防腐处理和密封处理。
2. 安装过程(1)开挖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保证开挖尺寸符合要求,避免破坏周围地下设施,并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
(2)管线敷设:在开挖的沟槽中敷设管线,注意管线的位置、坡度和间距,确保其与其他管道的相互关系。
同时,安装时需保持一定的间隔,方便以后的维修与更换。
(3)连接与封堵:对敷设好的管线进行连接和封堵,确保其连接牢固、无渗漏,以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
四、总结与展望本文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与管线布置与安装相关的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过程中,合理布置和安装管线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8643208941ea76e59fa0488.png)
管线概括安插的真施之阳早格格创做1. 管线概括安插的真施:尽管利用梁内空间.绝大部分管讲正在拆置时均为揭梁底走管,梁取梁之间存留很大的空间,更加是当梁下很大时.正在管讲十字接叉时,那些梁内空间不妨被很佳的利用起去.正在谦脚蜿蜒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战有压火管均不妨通过翻转到梁内空间的要领,预防取其余管讲辩论,脆持路由通畅,谦脚层下央供.(1)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动工简朴的躲躲动工易度大的.无压管讲内介量仅受沉力效率由下处往矮处流,其主要特性是有坡度央供、管讲纯量多、易阻碍,所以无压管讲要脆持直线,谦脚坡度,尽管预防过多转直,以包管排火逆畅以及谦脚空间下度.有压管讲是正在压力效率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目标震动.普遍去道,改变管讲走背,接叉排布,绕讲走管没有会对于其供火效验爆收效率.果此,当有压管讲取无压管讲相碰碰时,应最先思量变动有压管讲的路由.(2)小管讲躲躲大管讲.常常去道,大管讲由于制价下、尺寸沉量大等本果,普遍没有会干过多的翻转战移动.应先决定大管讲的位子,后安插小管讲的位子.正在二者爆收辩论时,应安排小管讲,果为小管讲制价矮且所占空间小,易于变动路由战移动拆置.(3)热火管讲躲躲热火管讲.热火管讲需要保温,制价较下,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其余,热火管讲翻转过于一再会引导集气.果此正在二者相逢时,普遍安排热火管讲.(4)附件少的管讲躲躲附件多的管讲.拆置多附件管讲时要注意管讲之间留出脚够的空间(需思量法兰、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子),那样有好处动工支配以及以后的检建、调换管件.(5)临时管讲躲躲永暂管讲.新建管讲躲躲本有管讲;矮压管讲躲躲下压管讲;气氛管讲躲躲火管讲.热介量管讲正在上,热介量正在下;无腐蚀介量管讲正在上,腐蚀介量管讲正在下;气体介量管讲正在上,液体介量管讲正在下;保温管讲正在上,没有保温管讲正在下;下压管讲正在上,矮压管讲正在下;金属管讲正在上,非金属管讲正在下;没有时常检建管讲正在上,时常检建的管讲正在下.思量到火管中壁、空调火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薄度.电气桥架、火管,中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构制墙需要90度拐直风讲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天区,根据本量情况决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安插时思量无压管讲的坡度.分歧博业管线间距离,尽管谦脚现场动工典型央供.所有管线的安插历程中思量到以去收回风心、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拆置,合理天安插吊顶天区机电各终端正在吊顶上的分散,以及电气桥架拆置后防线的支配空间以及以去的维建空间,电缆安插的蜿蜒半径没有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上述为管线安插基根源基本则,管线概括协做历程中根据本量情况概括安插,管间距离一边拆置、维建为准则.。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711f5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b.png)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是指在室外环境下,对各种管线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安装,以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管线类型、管线长度、管线数量、管线材料、管线用途、管线安全等等。
下面将介绍室外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
1. 安全原则安全是室外管线综合布置的首要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管线的安全性,避免管线与其他设施、建筑物等发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防雷、防腐、防爆等安全措施,以保证管线的安全运行。
2. 美观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美观原则。
管线的布置应该符合环境美学要求,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美观度。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管线的交叉、穿越、悬挂等不美观的现象。
3. 经济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管线的长度和数量,降低管线的成本。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经济实用的管线材料和设备。
4. 实用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实用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根据管线的用途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管线材料和设备。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维护和维修,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
5. 环保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管线对环境的影响,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排放和处理,保护环境和生态。
综上所述,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需要考虑到安全、美观、经济、实用和环保等多种因素。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线布置方案,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e9c060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6.png)
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管线布置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根据实际需要将各种管道进行合理地布置和安装。
管线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使用效果的优劣。
为了确保管线布置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有一些原则和要求需要被遵守。
管线布置的原则之一是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要求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科学地确定管线的走向、布局和连接方式。
这就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和分析,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质、建筑物等因素,合理选择管线的位置和走向,避免与其他设施或地下管线发生冲突,确保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原则也是管线布置的重要原则之一。
安全性原则要求在布置管线时要考虑管道的使用安全和维护安全。
首先,要保证管道的材质符合安全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压性和耐磨性。
第三,经济性原则也是管线布置的重要原则之一。
经济性原则要求在布置管线时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要通过合理选择管道的材质和直径、优化布置方案等方式,降低材料和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此外,还要考虑管道的运行和维护成本,选择易于检修和维护的布置方式,减少运行和维护的困难和成本。
第四,美观性原则也是管线布置的考虑因素之一。
美观性原则要求在布置管线时要注重外观效果和环境协调。
要选择外观美观的管道材料和颜色,避免管道的随意敷设和乱挂乱放。
此外,还要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环境特点,合理隐藏和保护管线,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可维护性原则也是管线布置的重要原则之一。
可维护性原则要求在布置管线时要考虑到日后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要合理选择管道的布置方式和连接方式,方便日后的检修和维护。
此外,还要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和安全通道,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便利。
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是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和可维护性。
只有在遵守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管线布置的高效和可靠。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布置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使用效果的优良。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4ea8ce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0.png)
1、地下室给排水管线标高原则按照喷淋系统为,消火栓和给排水管道标高为,H为结构梁底标高,该标高为管中;
风管顶贴梁底安装,电气桥架、线槽顶为,H为结构梁底标高,
排水管标高按照图面标注安装;
当给排水专业、通风专业和电气专业各管线有竖向交叉又无法避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给排水管线与给排水管线有竖向交叉时,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压力管从重力管上部绕过,小管从大管上绕过;
2给排水管线与风管竖向交叉时,压力管道应从上绕过,重力管在通风专业协调设在风管上部;
3给排水管线与电气管竖向交叉时,给排水管线敷设在电气专业管线下方;
4给排水管线与空调水主干管竖向交叉时,给排水管上弯至空调水管上方;
5空调水主干管与电气桥架竖向交叉时,桥架上弯至空调水主管上方;
6空调水主干管与风管竖向交叉时,最大边长大于等于2000的,空调水管上弯至风管上方,最大边长小于2000的,风管上弯至水管上方;
7电气桥架与风管竖向交叉时,电气桥架上弯至风管上方;
所有管线应协调统筹布置,最终任何交叉管线最下方净高不得影响建筑使用功能,无法满足时应联系设计方修改调整;
当梁、通风管道、成排布置的管道、桥架等障碍物宽度大于时,其下放应增设喷头;。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f71f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c.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一、引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是指对城市内各类地下管线进行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工作。
它涉及到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电、供热、污水处理、通信网络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规范旨在制定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一般要求和规范,以确保城市工程管线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合理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确定各类管线的布局,确保供应和服务的有效覆盖。
2. 安全运营:确保各类管线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安全规范,最大程度地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环境友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取合适的技术和措施,降低管线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资源优化:合理利用和配置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支持。
三、规划原则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规划原则:将各类管线纳入综合规划范畴,便于全面统筹、协调布局和随需调整。
2. 适应性原则: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现有管线设施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合适的管线布局和容量规划。
3. 安全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和建设标准,确保管线建设和运营的安全可靠。
4. 环境友好原则:在管线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降低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经济可行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四、规划内容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城市发展分析: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化趋势,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
2. 管线布局规划:根据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确定各类管线的布局,包括主干线路和支线路的位置。
3. 管线容量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预测,确定各类管线的容量规划,确保供应和服务的有效覆盖。
4. 管线安全设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要求,对各类管线进行安全设计和管理,确保运营的安全可靠。
综合管线布置原则
![综合管线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a4f55bb960590c69ec3766c.png)
小区综合管线布置原则管线的类别和用途:第一,是给水管网,是有水厂或高位水池,经有压力管至用户,一般采用,钢、铸铁、水泥管。
一般采用,钢、铸铁、水泥管。
第二,用户的污水、废水经管道排入污水净化设施的管线。
一般进入化粪池后污水,排入市政下水网。
一般采用,混凝土管、小型的可以用陶土管或砖砌沟。
第三,是雨水管网系统,一般应独立成系统,经管网排至河道,或中水回收处理系统。
第四,蒸汽、热水管,均称为热力管,热源经钢管保温管道系统埋入地下或管沟,再有架空或地埋至用户。
第五,煤气,天然气管,是城市能源管线,经降压输送到用户,一般地埋,局部架空输送。
第六,是电力线路,是指电厂或变电所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的线路,外网一般是220kv 110kv 35kv,内网一般指场地内的10kv和4kv电压。
通常采用架空和地埋两种敷设方法,电力线路距离建筑物有严格要求。
第七,是弱电系统,一般指电话、广播、电视,可用多芯、光纤、同轴电缆等。
一般要远离电力网线。
第八,其他管线,主要是根据生产需要而定。
比如:氧气、乙炔、压缩空气、化工管线等。
应注意安全与防腐蚀要求。
下面说下关于管线敷设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地下敷设,地上敷设架空敷设。
1.地下敷设相对不影响环境,施工简便;缺点是多管线埋设的时候,管线的交叉、施工土方量大和不便检修。
2.架空敷设不受地形、地质限制,适用与工厂采用。
再说下管线的布置原则:1.地下管线从建筑向道路,由浅至深,依次为:通讯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燃气、氧气、乙炔、给水、雨水,最后为污水。
需要声明的一点是,通讯电缆和电力电缆,不能布置在道路同侧。
一般的规定是道路东南侧,为电力,西北侧为通讯。
这点,一定要记清楚。
很可能技术做图让你布置这些线路,分别是什么。
2.地下管线的敷设,一般不设置在车行道地下,尽量布置建筑物和人行道之间的区域或绿化下面,当场地紧张,布置在车行道下的时候,应采用加固措施。
可以将给水、排水布置在车行道下。
管线综合原则
![管线综合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a57fc49700abb68a882fb0e.png)
管线综合原则(参照三审要点)1、小管让大管2、有压管让无压管3、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4、给水管与排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方5、核查管道之间的间距,确保安装间距满足施工及检修要求6、重力流排水管的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禁止逆水流方向连接。
7、冷凝水管管线禁止几字形翻弯8、空调供回水管,有条件可以上翻弯或采取其他措施的前提下,不应出现下翻弯。
且经历避免大面积的出现几字弯的情况。
9、冷凝水管,从风机盘管出口禁止上翻弯10、管道之间的间距及管道与墙的间距,确保安装间距(如:风管之间预留100mm勺间距,贴梁预留50m嗣距)11 、大于1.2 米的风管下方增设的喷淋头应设置到位,并确保不影响净高要求。
12、注意检查管道穿越楼梯间等疏散通道或立管位置是否影响疏散宽度等13、桥架排列是遵循强电桥架在上弱电桥架在下勺原则(局部特殊情况除外)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和热力管道勺下方14、桥架尽量避免出现“几”字形翻弯(直角翻弯)15、桥架水管空间关系遵循桥架在上,水管在下勺原则(局部特殊情况除外)配电等用电设备上方不得出现水管。
16、桥架间距要求:a. 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 其间净距不小于0.6m,桥架距墙壁或柱边净距》100mm b.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00mm1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多考虑设备检修、设备运输、设备吊装、18、安装在吊顶内暖通设备末端,应设置在梁窝内,不应吊装在梁下19、风管应在梁窝内完成交叉上下翻,不应在梁下交叉20、位于吊顶上方的管线需与吊顶保持至少100mm的间隙,以便安装支管。
21、管线沿路由方向尽量平行排布(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管线综合原则
![管线综合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a57fc49700abb68a882fb0e.png)
管线综合原则(参照三审要点)1、小管让大管2、有压管让无压管3、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4、给水管与排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方5、核查管道之间的间距,确保安装间距满足施工及检修要求6、重力流排水管的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禁止逆水流方向连接。
7、冷凝水管管线禁止几字形翻弯8、空调供回水管,有条件可以上翻弯或采取其他措施的前提下,不应出现下翻弯。
且经历避免大面积的出现几字弯的情况。
9、冷凝水管,从风机盘管出口禁止上翻弯10、管道之间的间距及管道与墙的间距,确保安装间距(如:风管之间预留100mm勺间距,贴梁预留50m嗣距)11 、大于1.2 米的风管下方增设的喷淋头应设置到位,并确保不影响净高要求。
12、注意检查管道穿越楼梯间等疏散通道或立管位置是否影响疏散宽度等13、桥架排列是遵循强电桥架在上弱电桥架在下勺原则(局部特殊情况除外)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和热力管道勺下方14、桥架尽量避免出现“几”字形翻弯(直角翻弯)15、桥架水管空间关系遵循桥架在上,水管在下勺原则(局部特殊情况除外)配电等用电设备上方不得出现水管。
16、桥架间距要求:a. 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 其间净距不小于0.6m,桥架距墙壁或柱边净距》100mm b.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00mm1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多考虑设备检修、设备运输、设备吊装、18、安装在吊顶内暖通设备末端,应设置在梁窝内,不应吊装在梁下19、风管应在梁窝内完成交叉上下翻,不应在梁下交叉20、位于吊顶上方的管线需与吊顶保持至少100mm的间隙,以便安装支管。
21、管线沿路由方向尽量平行排布(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abcc540ee06eff9aef807f4.png)
机电管线综合图实施细则1 设计依据机电综合图应参照以下内容进行综合:1.1建筑、结构、装修、机电各专业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变更 1.2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图集 2 机电管线综合要求2.1综合排布目的: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2.2综合排布内容:(1)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由,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2)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3)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3 机电综合图工作流程4 4.1总体原则:度用可用的空间。
4.2避让原则:装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施工上层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4.3管道间距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
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墙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结构墙需90度拐弯风管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
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见附表)。
4.4考虑机电末端空间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考虑到以后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安装,电气桥架安装后放线的操作空间及以后的维修空间,电缆布置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
4.5垂直面排列管道: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性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上述为管线布置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管间距离以便于安装、检修为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
1.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
1.1原则
尽量利用梁内空间。
绝大部分管道在安装时均为贴梁底走管,梁与梁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当梁高很大时。
在管道十字交叉时,这些梁内空间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起来。
在满足弯曲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和有压水管均可以通过翻转到梁内空间的方法,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路由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1)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无压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管道杂质多、易堵塞,所以无压管道要保持直线,满足坡度,尽量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排水顺畅以及满足空间高度。
有压管道是在压力作用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
一般来说,改变管道走向,交叉排布,绕道走管不会对其供水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当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相碰撞时,应首先考虑更改有压管道的路由。
(2)小管道避让大管道。
通常来说,大管道由于造价高、尺寸重量大等原因,一般不会做过多的翻转和移动。
应先确定大管道的位置,后布置小管道的位置。
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调整小管道,因为小管道造价低且所占空间小,易于更改路由和移动安装。
(3)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
热水管道需要保温,造价较高,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
另外,热水管道翻转过于频繁会导致集气。
因此在两者相遇时,一般调整冷水管道。
(4)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
安装多附件管道时要注意管道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需考虑法兰、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以及今后的检修、更换管件。
(5)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
新建管道避让原有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空气管道避让水管道。
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
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
150mm,沿构造墙需要90度拐弯风道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
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现场施工规范要求。
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考虑到以后送回风口、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安装,合理地布置吊顶区域机电各末端在吊顶上的分布,以及电气桥架安装后防线的操作空间以及以后的维修空间,电缆布置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
直径的15倍。
上述为管线布置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管间距离一边安装、维修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