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和常见题型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知识点及常见题型总结
函数在初中数学中考中分值大约有20~25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都会考查,其中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分值共约占其中的50%,二次函数约占另一半。

函数的题型以下归纳总结了11种,当然这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仅仅只是较为常见的。

函数有时是以下题型组合起来构成的较为复杂的题型,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住以下题型才能寻求突破。

换句话说,我们掌握住以下题型,复杂的题型分解开来,我们也能各个突破,最终解决掉。

一、核心知识点总结
1、函数的表达式
1)一次函数:y=kx+b(,k b 是常数,0k ≠) 2)反比例函数:函数x
k
y =
(k 是常数,0k ≠)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0x ≠ 3)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2、点的坐标与函数的关系
1)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2)点的坐标:从点向x 轴和y 轴引垂线,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对应相对应线段的长度。

3)若某一点在某一函数图像上,则该点的坐标可代入函数的表达式中,要将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坐标一一联系起来。

3、函数的图像 1)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b
y=的=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kx
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2)反比例函数
3)二次函数
4、函数图像的平移
①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②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③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二、常见题型:
1、求函数的表达式
常见求函数表达式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假设出函数解析式,将函数上的点的坐标代入函数,求出未知系数。

在函数大题中,第一小问基本都是采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表达式。

注意: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常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以下方式求解:
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
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
3. 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点式;
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
【例1】(•武汉)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1,4).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关于x的不等式kx+3≤6的解集.
【例2】(•海南)如图,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3,0)、B(1,0),与y轴相交于点C,点G是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直线GC交x轴于点H(3,0),AD平行GC交y轴于点D.
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将函数的知识与几何知识联系起来的复合题
此类题目是在函数图像中有几何图形,一般情况是通过点的坐标可得出相对应的线段的长度,最终求得线段的长度或是图形的面积与周长等。

【例3】(•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已知直线与x、y轴交于B、C两点,A(0,0),在△ABC内依次作等边三角形,使一边在x轴上,另
一个顶点在BC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1个△AA1B1,第2个△B1A2B2,第3个△B2A3B3,…则第n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A.B.C.D.
【例4】(•德阳)如图,在一次函数y=﹣x+6的图象上取一点P,作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且矩形PBOA的面积为5,则在x轴的上方满足上述条件的点P的个数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根据函数图像判定系数的正负性或取值范围
【例5】(•魏县二模)若直线y=mx+2m﹣3经过二、三、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B.m>0 C.m>D.m<0
【例6】(•咸宁)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下列结论:
①二次三项式ax2+bx+c的最大值为4;
②4a+2b+c<0;
③一元二次方程ax2+bx+c=1的两根之和为﹣1;
④使y≤3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x≥0.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根据系数的范围判定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例7】(•枣庄)已知直线y=kx+b,若k+b=﹣5,kb=5,那该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例8】(•杭州模拟)已知直线y=kx+b,若k+b<0,kb>0,那么该直线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函数值域
【例8】(•天津)己知反比例函数y=,当1<x<3时,y的取值范围是()A.0<y<l B.1<y<2 C.2<y<6 D.y>6
6、函数图像单调性的判定
【例9】(•营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1),以点O为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OB,双曲线y1=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B.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2=k2x+b,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A.﹣5<x<1 B.0<x<1或x<﹣5 C.﹣6<x<1 D.0<x<1或x<﹣6 【例10】(•上海模拟)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4,2),那么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值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例11】(•钦州)对于函数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
B.这个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7、点的纵坐标大小比较与最值
【例12】(•富顺县一模)若A(﹣3,y1),B(﹣2,y2),C(﹣1,y3)三点都在y=﹣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例13】(•湖北校级自主招生)已知a≥4,当1≤x≤3时,函数y=2x2﹣3ax+4的最小值是﹣23,则a= .
8、函数图像的平移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值正右移,负左移;k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例14】(•闸北区模拟)将一次函数y=x+3的图象沿着y轴向下平移5个单位,那么平移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9、利用函数解实际问题
很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最终求解。

【例15】(•武汉校级模拟)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km.
【例16】(•盘锦)盘锦红海滩景区门票价格80元/人,景区为吸引游客,对门票价格进行动态管理,非节假日打a折,节假日期间,10人以下(包括10人)不打折,10人以上超过10人的部分打b折,设游客为x人,门票费用为y元,非节假日门票费用y1(元)及节假日门票费用y2(元)与游客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a= ,b= ;
(2)直接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导游小王6月10日(非节假日)带A旅游团,6月20日(端午节)带B旅游团到红海滩景区旅游,两团共计50人,两次共付门票费用3040元,求A、B两个旅游团各多少人?
10、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此类题型一般是利用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确定线段的长度,最后再利用几何知识解题,这类题有一定难度。

做这类题的关键是将函数的知识与几何知识联系起来。

【例17】(•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不等的正方形依次排列,每个正方形都有一个顶点落在函数y=x的图象上,从左向右第3个正方形中的一个顶点A的坐标为(6,2),阴影三角形部分的面积从左向右依次记为S1、S2、S3、…、S n,则第4个正方形的边长是,S3的值为.
【例18】( •丽水)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点A 是该图象第一象限分支上的动点,连结AO 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 ,以AB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顶点C 在第四象限,AC 与x 轴交于点P ,连结BP .
(1)k 的值为 .
(2)在点A 运动过程中,当BP 平分∠ABC 时,点C 的坐标是 .
11、压轴题中的二次函数题
此类题一般第一问是求函数的解析式,第二、三问是与几何知识联系起来的求两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求最值,求特殊点等题型。

常用公式有:
1)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A 坐标为(x 1,y 1)点B 坐标为(x 2,y 2)
则AB 间的距离,即线段AB 的长度为()()221221y y x x -+-
2)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的平方等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例19】( •威海)已知:抛物线l 1:y=﹣x 2+bx+3交x 轴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交y 轴于点C ,其对称轴为x=1,抛物线l 2经过点A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5,0),交y 轴于点D (0,﹣).
(1)求抛物线l2的函数表达式;
(2)P为直线x=1上一动点,连接PA,PC,当PA=PC时,求点P的坐标;(3)M为抛物线l2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MN∥y轴,交抛物线l1于点N,求点M自点A运动至点E的过程中,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
三、总结
我们要将以上题型认真体会,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我们在解决函数相关题目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