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害报告(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害报告
毕节学院生态工程学院
2011级地理(1)班第一组
课题组成员:
付利平曹德希胡鹏蔡云振黎丽萍
陈懿胡永秀胡娅曾春林潘仕远
目录
一、汶川地震发生的地点、受灾范围、受灾面积等-----------------------2
二、汶川地震的受灾程度-----------------------------------------------------------------3
三、地震灾害形成的原因-----------------------------------------------------------------4
四、地震防灾减灾的建议-----------------------------------------------------------------4
五、关于分工和协作的说明------------------------------------------------------------5
一、汶川地震发生的地点、受灾范围、受灾面积等
1、汶川地震的地点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7分到28分。汶川地震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其经纬度大约是北纬31.01
°,
东经 103.42°,如左图所示。
2、汶川地震的受灾范围和受灾面积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发布的资料,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的烈度可能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因此汶川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巨大,受灾的范围较大。
汶川地震的重灾区是四川省,受到影响不大的省份有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云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受地震破坏的极重灾区有10个,是四川省的汶川县(处于震中)、茂县、北川县、安县、平武县、绵竹市、什邡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青川县。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区),主要在四川省(29个),其次是甘肃省(8个)和陕西省(4个)。一般灾区有一百多个县市区,主要在四川省,其次是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云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
汶川地震也会造成了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动物植被受到损害、生态功能退化;瘟疫疾病传播传染等灾害。
3、国内外地震灾害的地理分布
(1)我国地震的地理分布
我国地震的主要分布在五个区
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
震带上。其中地震强度较大和频度
较高的地带有华北和青藏高原地震
区,我国地震分布如右图所示。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
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①郯
城-营口地震带;②华北平原地震带;③汾渭地震带;④银川-河套地震带。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2)世界地震的地理分布
世界地震带主要有环
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
和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世界的三个地震带:①
环太平洋地震带指在太平洋
西部大抵从阿留申群岛,向
西沿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
至日本诸岛、琉球群岛,至
中国台湾岛,过菲律宾群岛、
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南
至新西兰为止;在太平洋东
部,大致从阿拉斯加东岸,
向南经加利福尼亚、墨西哥
(在中美有一分支,称为加
勒比或安德列斯环)、秘鲁,
沿智利至南美的极南端。②
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包
括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印度洋海岭地震带、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③大陆断裂谷地震带指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
二、汶川地震的受灾程度
5·12汶川大地震震级高达8.0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受灾面积最广的一次地震。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报告,汶川地震造成的伤亡和失踪的人员多达10余万人,超过100万人无家可归,受灾总人口超过8000万人,造成的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多亿元,大量的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的破坏,总受灾面积达13万多平方千米,其中四川省受到的伤害最大最严重,其次是甘肃省和陕西省等地方。
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在对环境影响方面,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陷等地质灾害造成四川、陕西、甘肃境内生态系统大面积损毁、岩土裸露、河流阻断、地貌改观,使灾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对一些珍贵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对我国重点保护的动物金丝猴和熊猫的生境造成损伤。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林地损失493万亩,使该省森林覆盖率由30.7%下降为30.2%。其中45个林业重灾县市森林覆盖率由震前44.51%下降为42.64%。仅什邡、绵竹两市林业生态受灾面积即达73.38万亩,占林业生态面积损失的50%,基本林损失面积在20%以上。总之,汶川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
三、汶川地震形成的原因
汶川地震属于构造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断裂带上。此带的地质活动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亚欧板块造成青藏高原隆起,青藏高原隆起的同时也在向东运动,挤压着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当能量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大的地震。此处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另外,也有人认为自从中国推动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修建的大量水库可能诱发会地震,一些地质工程师称这次地震有可能是由于水库蓄水引发的。从我国地震活动分布图来看,汶川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地震活动较多。
四、地震防灾减灾的建议
应对地震灾害的措施可以从“防”和“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也可以从社会不同的环节预防准备。
1、加强降低震害的工程性措施。地震灾害主要是地震对工程结构物造成的破坏。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的工程性措施是减灾的重要手段。
2、加强对地震多发地区防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研究。地震安全性评价系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和基础资料。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复核、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曲线)、地震小区划、场区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经审定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即可确定为该具体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