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于痰 痰有“寒、热、风、湿、燥”

合集下载

痰生百病琐谈

痰生百病琐谈
江 苏省徐 州市铜 山 区中 医院(2 00 2 10 ) 21年 1月 2 0 1 0 0日收稿
非其治 。 庞安时云:人身无倒上之痰 , “ 天下无逆流之水 , 故善治痰 者, 不治痰而治气 , 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顺矣。” 故治痰大法以顺 气为先 , 可攻可补 , 不可不辨 。 余将十余年工作中从痰而治顽症列
有齿 痕 , 白水 滑 , 弦滑 。 属 : 内停 , 失键运 。 苔 脉 证 痰饮 脾 治拟舒 肝 健脾 和 胃。处方 如 下 : 党参 1g炒 白术 1g茯 苓 1g半 夏 1g 5、 5, 5, 5, 山药 2g 炒 枳实 1g 竹茹 1g 陈皮 1g苍 术 1g木 香 1g砂 0, 5, 5, 5, 5, 0, 仁 6 , 胡 1g鸡 内金 1g五剂 , 1 1 水煎 服 。复诊 : 纳渐 g柴 0、 0, 13 剂 食 增 , 起 吐痰 减 少 , 胁肋 不 适 减 轻 , 淡 胖 边 有 齿 痕 , 薄 , 晨 右 舌 苔 脉 弦 。上方 加丹 参 1g薏 米仁 2g 5、 0 。五剂 , 1日 1 水煎 服. 诊 : 剂 三 食 纳 正常 , 起无 痰 , 无不 适 , 淡 , 晨 余 舌 苔薄 , 弦 。拟 香砂 六君 方加 脉2Biblioteka 1 年 1 月 2日收稿 01 0
的疗效 。
, — r, ’ , 痰 生百病 琐谈 7 - 。 . _ 一 , ’■ 1 - 、 、
姚 秀玲 ’
关键 词 : ; 因 ; 理特 点 ; 痰 成 病 辨证 论 治 中图 分类 号 :2 8 R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6 07 (0 2 — 17 0 10 —9 92 1 )4 0 — 2 1 1
呕吐 , 吐黏涎, 咽中如炙 , 舌质淡 , 边有齿痕, 苔黄厚腻 , 脉弦滑。 证 属风痰上扰 , 蒙蔽清窍。 治拟化痰开窍, 通络止痛。 拟二陈汤+ 白芥 子 1g僵蚕 1g 胆南星 1g全蝎 3 , 剂 , 5、 0、 0、 g3 1日 1 剂水煎服。复 诊: 头痛减轻, 无恶心, 无痰 , 但是明显怕冷怕风, 舌淡, 白稍腻 , 苔 脉弦滑。 续上方3)l 1g防风 1g u ̄ 5 、 芎 5 五剂。 三诊 : 头痛大减, 出门 可不戴 帽, 无明显怕冷怕风 , 恶心 , 咽中如炙消失 , 舌淡 , 苔薄 白。 脉弦。拟上方加黄芪 3 g肉桂 3 , 0、 g续五剂。四诊 : 头痛诸证悉除。

痰生百病食生灾

痰生百病食生灾

痰生百病食生灾
俗话说,痰生百病食生灾。

治痰先辨证;痰分为有形之痰(能咳吐出的痰)和无形之痰(咳不出的痰)。

其中有形之痰又分为热痰(黄稠粘痰)、寒痰(白稀痰)、湿痰(寒热之间的灰白痰)。

1、热痰初期可用葛根三仁汤;葛根20克生意仁20克苦杏仁9克冬瓜仁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后两次服。

(薏仁先浸泡30分钟-一小时)
2、热痰后期可用加味二陈汤;陈皮6克半夏9克茯苓15克甘草5克栝蒌皮15克贝母10克。

水煎服。

3、热痰食疗方;海蜇30克鲜荸荠50克煮一小时吃食喝汤。

可用白萝卜代替荸荠。

4、寒痰方;生姜5片橘红6克(小儿减半)水煎20分钟后当茶饮。

5、湿痰;生薏仁10克陈皮10克每日一剂煎水当茶饮。

(薏仁先浸泡再煎)
6、湿痰引起的代谢综合证;(类似三高证)土茯苓30克玉米须20克荷叶10克生山楂15克葛根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7、无形痰,主要体内有积聚肿块或心脏病等。

其主要表现是起床或卧床的瞬间头晕,治须化痰药;藿香10克苏梗12克清半夏9克厚朴花12克苦杏仁9克生薏仁10克白蔻仁6克上药先浸泡30分钟,再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0分钟。

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丰隆穴是治痰要穴,但实践证明不如天突穴力雄效佳。

但天突穴没有两下子不能轻易扎,所以我没有扎过。

凡是诸如此类向晴明穴等我都是避开或以指真代替。

即用手指间贴胸骨内点按3-5分钟。

点按,有渗透治里之功,柔,有解表散痛之效,(但物极必反量变必质变,当你过量的柔,同样也会有治本之功)。

中医学: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学: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学: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寒、暑、湿、燥、火(热)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根据其性质及致病特点,又可以将其划分为阴邪、阳邪两大类,即风、暑、火、燥为阳邪,寒、湿为阴邪。

1∙风邪凡致病具有自然界风之善动不居、轻扬开泄、向上向外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疾病,称为外风病。

自然界的风是气温和气压变化引起大气流动形成的,其流动性大,变化多端,无孔不入,穿透性强,易向上、向外扩散。

风为春季的主气,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以春季为多,但又终岁常在,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也可有风邪为病。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致病常侵袭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属阳的部位。

如风邪上扰头面,可见头项强痛、口眼歪嘀等症。

肺为脏腑之盖,外合皮毛,风邪外袭,常伤于肺,使肺气不宣,而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

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

风邪袭于阳经及背部,则见腰背疼痛等症。

风性开泄,是指风邪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媵理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游移不定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迅速、变幻无常的特点。

如小儿风水病,初起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见头面一身悉肿。

又如尊麻疹,中医认为是风邪所致,正是因为其具有发作无常,瘙痒不已,小如麻粒丘疹,大如豆瓣,甚则融合成片,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

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性疾病,通常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病位不定等特点。

(3)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

从-痰之为病-看百病

从-痰之为病-看百病

从”痰之为病”看百病痰之由来,首责正气不足,二责脏腑功能失调。

如脾气不足,不能尽散水精上归于肺,以敷布全身内外,濡养百脉,则肺气不能正常下降,三焦之决渎迟缓,气亦不能下交于肾,肾气不能泌清别浊,以尽涤其水,残留水液,停滞中焦,积液为饮,煎熬成痰。

标签:痰之为病”痰者,津液之别名也。

”阴阳平衡,气机调畅为气血津液,异常者为痰湿水饮,四者为同类异名之物也。

”痰之由来,首责正气不足,二责脏腑功能失调。

如脾气不足,不能尽散水精上归于肺,以敷布全身内外,濡养百脉,则肺气不能正常下降,三焦之决渎迟缓,气亦不能下交于肾,肾气不能泌清别浊,以尽涤其水,残留水液,停滞中焦,积液为饮,煎熬成痰。

《医碥》亦云:”痰吾本身之津液,随气运行,气若和平,津液流布,百骸受其润泽,何致成痰为病。

苟气失其清肃而过于热,则津液受邪火煎熬,转成痰浊;或气失其温和而于寒,则津液而寒积滞渐致凝结,斯成痰矣”。

《内经,经脉别论》云:”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此气化运行何痰之有?可见,正气不衰,气机通调,痰浊自消。

否则,因热、因气、因惊、因寒、因湿、因多食、因伤冷、因嗜酒、因脾虚等,均能应机生痰。

痰质稠浊,其性来去无定,聚散无常,遍及全身,为病多端,怪证百出。

故曰:”百病多由痰作祟”。

痰病缠滞,种类繁多。

概括而论,不外乎无形有形两类。

如皮下瘰疬,皮下结节;咳喘之痰液,皆为有形之痰。

手不能触,眼不能见的一切为害之物,皆为无形之痰。

无形之痰为病,不易察觉,于人危害甚大。

它可以瘀塞经络,停积脏腑,表现出种种不同之证侯;若痰在肺经,脉色面白,气上喘促,其痰涩而难出;痰在脾经,脉缓面黄,肢体沉重,腹胀食滞;痰在肝经,脉弦面青,四肢满悶,时有躁怒;痰在心经,脉洪面赤,烦热心痛,时多喜笑;痰在肾经,脉沉面黑,小便急痛,心多恐怖,痰浊上扰,蒙蔽清阳,脉弦滑,苔腻,则头昏眩胀痛,失眠多梦。

痰-中医辨证

痰-中医辨证

痰-中医辨证
2014-05-07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

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

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

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O克,银花12克。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湿痰: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苍白术各10克。

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

”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

”《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邪气。

印会河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释为:“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诸家对于“风为百病之长”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为风邪为外感六淫之首;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常与他邪兼夹为患;风邪所致病证变化多端。

这些认识的共同之处在于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中的“风”指的是外感六淫之风邪。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似有不妥之处,“百病”应当包括一切外感与内伤杂病,《内经》既然明言“风为百病之长”,那么“风”也理应为“外感病之长”和“内伤杂病之长”,如此“风”就不应该单指外感六淫之风邪,还应包括内风。

“外风为外感病之长”“内风为内伤杂病之长”合而言之即“风为百病之长”。

外风为外感病之长外风主要指外感六淫之风邪,是由四时气候变化失常,风气太过或者不及而成。

风本为春季之主气,但四时皆可见之,四时风气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皆可侵入机体而成外感病证。

外风致病极为广泛,外可伤及肌表经络,内可损及肠腑筋节,临床常见以下病证。

风邪袭表肌表为人体一身之藩篱,风邪入侵,首犯肌表,导致卫气失和,玄府启闭失常,营卫失调。

若单纯风邪为患,可见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方选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若兼夹寒邪,则可见恶寒无汗,肢节疼痛等症,方选麻黄汤,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若兼夹热邪,则可见微恶风寒,咳嗽,身热不甚等症,宜用桑菊饮,辛凉祛风解表;若兼夹湿邪,则常见恶寒发热,肢体酸痛等症,宜用九味羌活汤,发汗散风祛湿。

风邪犯肺风邪入里,侵袭肺系,肺气失宣,咽喉鼻窍不利。

若风寒偏甚,常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稀,鼻塞流涕等症,可用止嗽散,疏风宣肺,化痰止咳;若风热偏甚,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等症,方用银翘散,疏风透表,清热解毒;若风燥偏甚,可依据燥邪的温凉之性,分别选用桑杏汤或杏苏散,疏风润燥。

百病皆生于六气

百病皆生于六气

百病皆生于六气百病皆生于六气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气?郁,皆属于肺。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此五运主病也。

六气为病者:诸暴强直,肢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

厥阴风水,乃肝胆之气也。

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浑浊,腹胀肿大,鼓之如鼓,痈疽疡疹,瘿瘤结核,吐泻霍乱,瞀郁肿胀,鼻塞鼽衄,血溢,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恐悲笑,谵妄衄蔑血污之病,皆属于热。

少阴君火,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诸热瞀瘛,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酸疼,气逆上冲,噤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瘛,暴病暴死,皆属于火。

少阳相火,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

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

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痞疝,腹满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

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

风有二:风寒、风热。

风寒则发散祛风,而风自解。

风热,则疏散郁热,而风自平。

热有三:虚热、实热、郁热。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郁者散之。

湿有四:寒湿、风湿、湿热、湿气。

寒湿者,热药以燥之;风湿者,风药以胜之;湿热者,寒药以清利之;湿气者,气药以通阳之。

火有四:阴、阳、虚、实。

阴火从其补,阳火从其泻,虚火从其补,实火从其泻。

燥有三:寒燥、风燥、热燥。

寒燥者温经,风燥者祛风,热燥者清热。

亦必以养血润燥之药为君。

寒有三:外寒、内寒、虚寒。

外寒者发表为先,内寒者温中为主,虚寒者壮阳而兼固本。

个人微信号:zfjntz公众微信号:zangfutiaoli通知“青岛2015年第九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由十月十号,延期至十月十二号开班,给各位朋友带来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

2015年第七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学习班:9月5号——9号百色,学习时间五天(白天+晚上上课。

中医养生经典语录100条

中医养生经典语录100条

中医养生经典语录100条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释义】刚吃饱饭,就迫不及待地躺下休息,食物在腹中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生病。

2.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释义】肾主骨,齿为肾之余,也属于骨头的一部分。

龋齿,是牙齿的大患,人们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齿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对应的每颗牙齿互啄,就可以减轻龋齿的危害,保持牙齿的健康。

“牙齿坚完”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叩齿术是在我国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术。

3.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黄帝内经》【释义】用眼疲劳伤血,卧床不起伤气,久坐不动伤肉,长期站立伤骨,过度运动伤筋。

这五种过度的疲劳,会对身体造成五种严重的损伤。

为使气血和畅、脏腑协调,应保持劳逸适度,警惕“五种疲劳”。

“肝开窍于目”而“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血;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机能不强健,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气”由此受伤;长时间久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久立伤腰肾,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养骨,故久立会损伤人体骨骼的功能;久行能使膝关节过度疲倦,而膝为筋之府,所以说久行伤筋。

4.脏实则声洪,脏虚则声怯。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释义】脏腑精气充实,其人发声高亢洪亮,脏腑精气虚弱,其人声音就低微怯弱。

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反映了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

就疾病而言,语声的强弱还与邪气的盛衰有关,邪气亢盛而脏腑正气未虚的实证、热证,病人语声就宏大、响亮,并有多言躁动的表现,若邪气已衰,正气亦虚的虚证、寒症,则病人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

5.五味之过,疾病蜂起。

病之生也,其机甚微。

——元·朱震亨《格物余论·饮食箴》【释义】人体的血气精神,都由饮食五味所滋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

中医论痰

中医论痰

中医论痰中医谈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

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

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

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

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

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陈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

脾为生痰之源,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

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

湿痰嗽,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

水谷精微在肺中进行疏布要有气的鼓动,否则就容易形成痰存在肺中,这种气包括脾气、肺气、肾气。

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更加直接,影响明显并且常见。

肺为贮痰之器。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

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

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的。

水代谢。

中医认为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

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全身。

【老中医】气郁、血郁、湿郁、热郁、食郁、痰郁,6种郁症皆可解

【老中医】气郁、血郁、湿郁、热郁、食郁、痰郁,6种郁症皆可解

【老中医】气郁、血郁、湿郁、热郁、食郁、痰郁,6种郁症皆可解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

诸病久,亦皆有郁。

郁病的病因是情志内伤,其病理变化与心、肝、脾有密切关系。

初病多实,以六郁见证为主,其中以气郁为病变的基础,病久则由实转虚,引起心、脾、肝气血阴精的亏损,而成为虚证类型。

我们今天来看下何谓六郁,如何辩证如何解。

1:气郁气郁一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

气郁即气机郁而不畅,主要由于情志不调,或痰、湿积聚,致气机不通,脏腑或经络功能障碍。

故气郁之治,当以理气、舒气为主。

理气法多用于肝、胃两经,尤以肝郁多见。

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失调达,则气机郁结或横逆。

胃气则易为痰湿阻滞而呈现胸腹胀满病证。

气郁者,宜以化滞为主。

用气郁汤、木香调气散、七气汤等方加减气郁生痰者,宜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用温胆汤、半夏厚朴汤、上下分消导痰汤进行加减气郁化火者,宜疏肝清热,解郁和营。

逍遥散等方。

用逍遥散加减2:血郁《丹溪心法》卷三:“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

”证见胸胁间常如针刺痛,或能食,小便淋,大便红,脉沉芤而涩(《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

因暴怒、挫闪、劳役过度,饥饱不调等所致。

治法:和血解郁。

主方:血郁汤、四物化郁汤等方加减3:湿郁《丹溪心法》卷三。

指感受外湿、郁于体表肌肤而致病。

龚廷贤谓:“湿郁者,周身骨节走注疼痛,遇阴雨即发。

”(《万病回春》卷二)。

治法:祛湿解郁。

主方:湿郁汤、升阳除湿汤加减4:热郁因诸邪久延不愈,郁而化热所致的病征。

六郁之一。

见《丹溪心法》卷三。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不发热,常觉自蒸不能解,目蒙口渴,舌燥便赤,脉沉而数,是热郁,或昏瞀,或肌热,扪之烙手,皆是热郁。

”治法:清热散郁主方:火郁汤、黄连解毒汤加减5:食郁《丹溪心法》卷三。

因食滞不消,气机郁阻所致。

证见吞酸嗳气,腹满不能食,黄疸,鼓胀,痞块,脉紧实。

治法:消食解郁主方:食郁汤,或二陈汤合保和丸6:痰郁《丹溪心法》卷三。

《病因赋整理》word版

《病因赋整理》word版

《病因赋》原文: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

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

故《内经》有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未知标本,是谓妄行”。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

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

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

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

中暑有动静之异。

受湿有内外之分。

火有七说,痰有十因,气有九论,郁有六名。

疟犯暑风,更兼痰食。

痢因湿热,及受积停。

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

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

霍乱,脾寒伤食所致。

痞满,脾倦积湿而成。

呃逆者,胃气之不顺。

咳嗽者,肺气之不清。

嗳气皆由于痰火。

咽酸尽为乎食停。

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

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

喘急有虚有实。

痉症有阴有阳。

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

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

吐血出于胃腑。

衄血本乎肺经。

痰涎血,属于脾脏。

咯唾血,属于肾经。

牙宣者,阳明之热极。

舌衄者,少阴之火生。

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

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

惊悸,痰迷恐惧所致。

健忘,血少忧郁而成。

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

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

便浊有赤白之异。

汗出有自盗之名。

九种心疼,痛在胃脘。

七般疝气,病在厥阴。

胁痛有两边之别。

头风有左右之分。

腰痛肾虚而或闪挫。

腹痛寒气而或食停。

痿症不足与湿热。

痹症寒湿与风乘。

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

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

眩晕者无痰不作。

消渴者无火不生。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

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

大便秘乃血液燥结。

小便闭乃气滞不行。

痔疾、肠风湿热所致。

发斑、瘾疹风热所成。

耳聋者肾虚之故。

目疾者肝火之因。

齿疼乃胃热虫蛀、喉痹乃火动痰生。

鼻塞者肺气之不利。

口疮者脾火之游行。

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

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

带下沙淋由于湿热。

崩漏下血为损任冲。

胎孕不安治有二理。

产后发热原有七因。

兹有七十四种之病,略举其概而赋云。

欲知其备,后论详明。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中医名言

中医名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吕景山:我治疗百病之根——痰的各种对药方

吕景山:我治疗百病之根——痰的各种对药方

吕景山:我治疗百病之根——痰的各种对药方吕景山第二届国医大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山西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理事长,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被评为首届“山西名医”。

2014年获得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4“感动山西”特别奖。

从医六十年以来,他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的患者,获得了广大患者和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

同时,先后培养了包括加拿大、香港等地在内的弟子五十余人。

现已耄耋之年,仍勤耕不辍,服务于临床。

在学术上,他师古不泥,独辟蹊径,形成对药理论、对穴理论和对法理论。

对药理论填补了迄今一千四百多年以来药对配伍专辑的空白。

对穴理论为针灸学和针灸处方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

出版论著十余部,其中《施今墨对药》和《吕景山对穴》,被译为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并分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3年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编者按国医大师吕景山指出,”百病皆生于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对于好多现代病的治疗都不要忘了治痰。

文中,吕老公开了多个他治疗”痰“证的对药之方。

本文为吕景山在2015年12月18日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在广东惠州主办的”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与研习班“的演讲。

本人已审阅。

什么是”痰“?何为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如《诸病源侯论》云:“痰者,涎液凝聚”。

一旦产生,即可成为加重病情的因素,又可诱发新的痰病为患,诚如李时珍说:“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故有“百病皆生于痰”、“痰为百病之根”、“怪病责之于痰”之说。

传统中医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类,分述如下:1、有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从呼吸道分泌出的痰液,以及人体内、外所见的肿块、肿物、瘰疬等可触知的病变。

中医论痰治法

中医论痰治法

中医论痰治法(一)中医痰证治则痰症总治: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胸臆者吐之,在肠胃者下之,此为实人立法也。

若肺虚有痰者,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者,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者,宜补肾以引其归藏。

(一)整体治疗观念: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与五官、肢体等组织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这种整体观念不仅贯穿于中医基本理论中,而且还是临床治疗的大则。

痰证痰病的治疗,必须尊循这项原则,按整体论治。

比如痰湿咳喘一证,不能只看到痰湿阻肺,单纯予以化痰止咳方法,而且要予以健脾益气以培土生金,脾气健旺,痰湿得化,肺气得宣,则咳喘自止。

又如痰秘一证,不能见大便秘结即行通腑攻下,而要认识到肺与大肠相表里,积痰在肺,肺气不降而壅滞,腑气不通则为秘,因此治疗要宣降肺气,以除痰湿,则大便自通。

若违背了中医的整体论治观念,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必然顾此失彼,贻误病机,遗害非浅。

(二)标本缓急:任何疾病,都有一个标和本的问题。

所谓“标”,即指疾病的现象,所谓“本”,即指疾病的本质。

前者包括了某种疾病的整个临床表现,后者则包含有这一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全部内容。

例如中痰—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口禁不开、痰涎壅盛,此为标;而风挟痰湿,上壅清窍则为本。

标本缓急的临床运用,应遵循急治其标,缓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如上述中痰—证,当急治其标,速以开窍启闭的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

病情缓解后,方以涤痰汤燥湿化痰以治其本。

在一般情况下,治病必治其本,如痰热扰乱心神所致失眠一证,当治本为主,清化痰热,痰热清则眠自安。

若仅予安眠以治标,则病本不去,眠不得安,还会加重痰热病情。

在标本共重的情况下,常标本兼顾。

如伤风痰咳,既疏风宣肺治本,又化痰止咳治标,用标本同治,这种方法在痰病痰证中运用较多。

但治标与治本,也不是不分主次的平均对待,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并要注意掌握标本互相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抓住痰病痰证的主要矛盾。

中医论“风”——百病皆生于风

中医论“风”——百病皆生于风

中医论“风”——百病皆生于风俗语:百病皆生于风。

《内经》专有“风论”篇,《难经》把中风列为伤寒之首,其云: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临床所见,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以风邪致病为多见。

因此,学中医需识风。

一、何为风?风为自然现象,气流动即是风,从繁体字来看,风字里面有个虫子。

风动而虫生,春风一流动,自然界的动植物就会繁衍生殖。

推之,风动则情生,情生而见万种态。

因此,“风情万种”由此而来。

《素问》云:“八风发邪气”。

风来自八个方向。

论“风”我们常言“风气”,风与气,其名异,其实则同。

在体外曰风,在体内则曰气。

凡寒、暑、湿、风等邪气伤人,先伤卫气,而皆因风而侵入人体;再者,风能夹寒、夹湿、夹火,其为患最烈。

体内之风即是气,气行不常,善行而数变,其病即为风证。

故善治者,当先识风与气。

风在自然之中流动,人亦生于天地之间。

因此,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风之和者,如春风能生万物;风之疾者,如秋风能扫万物。

生命离不开气的运动,若气机流动和畅,则血脉通利、经络舒畅、脏腑协调,此为气能养人;若气流过疾,则上犯高巅,中催脏腑,下损筋骨,善行数变,为患极大,是为风邪,成百病之长。

风邪无孔不入,最易伤人。

风气旺而百病易生。

《内经》开篇即提到:“虚邪贼风。

”贼风是指从孔隙透入的,不易察觉而可能致病的风。

《诸病源候论》论贼风候:“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

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

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

伤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乃应骨痛也。

但觉身内索索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

久不去,重遇冷气相搏,乃结成瘰癧及偏枯;遇风热气相搏,乃变附骨疽也。

”张介宾注:“贼者,伤害之名。

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贼风邪气。

”俗语说:不怕狂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伤风不醒变成痨。

年前有篇热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岳父”起初就是吹了过堂风而得病的。

看来贼风伤人不浅。

因此,善诊者需重视辨风及治风,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防风,因为防风即是防病。

百病皆由痰作祟

百病皆由痰作祟

百病皆由痰作祟百病皆由痰作祟中医对痰病、痰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将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可吐出,故狭义的痰又称外痰。

广义的痰指内痰,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

这种液体一般不咯出,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因而可产生各种病证。

●某些中青年妇女,形体丰满肥胖,食欲旺盛,妇科检查,没有发现与不孕有关的病理变化。

但婚后长期不孕,这是“痰阻胞宫”不孕,通过以化痰为主进行治疗,可以祛痰而使之孕育。

●有的人周身皮下出现结节或肿块(也有仅仅在颈项和肢体的某些局部发生),经细胞学检查并非恶性肿瘤。

这种病证称为“痰核”或“痰结”。

如常见到的颈淋巴结核、皮下脂肪瘤等。

中医按化痰散结医治可起效。

●有的人肢体某一部位发热,有的人一些部位凉冷如冰,或肢体某些地方麻木不知痛痒,而精神、食欲均好,经检查并无阳性指征,这就是内痰阻遏气血运行而产生的病证,通过化痰,可以收效。

●有的人常年头痛、头重如裹,闷重不适,遇阴冷天病证更为严重,舌苔白腻,厌食油腻和多饮水,这是痰气上注于脑,阻碍头部清气正常运行的病变。

称为“痰厥头痛”或“痰湿头痛”。

这类病人中有的血压较高,但长期服降压药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头重头痛的症状得不到改善。

如按中医化痰的方法治疗症状则可很快消失。

●有的人肝脏或脾脏肿大,胀闷不适,并兼有面色灰暗、食欲不振等证。

肝功能检查可见轻微不正常,所以常按慢性肝炎治疗,但效果并不好,肝脏肿大、胸闷不适的病证中,有一些是痰、瘀交阻,中医称之为“肥气”,如按化痰活血治疗,则肝脏肿大、胀闷等证可逐渐消失。

●有的人皮肤溃疡、糜烂,常年渗流黏稠痰水,但不特别瘙痒、灼热,这就是“流痰”之证。

这种病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以化痰为大法,却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有的人咽喉中整天如塞败絮,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者时有时散,而实际上咽喉处并无实物可见,这是痰气阻滞于咽喉,多因情志抑郁不畅所引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病生于痰痰有“寒、热、风、湿、燥”
*导读:寒痰寒邪犯肺,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寒痰寒邪犯肺,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来自养生之道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由受风寒邪侵袭后转化而来,痰黄粘稠,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风痰风邪犯侵,即伤风引起。

初起时痰白稀,后可转黄粘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

湿痰由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水湿凝聚成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因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自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老年人和小孩往往因为抵抗力弱易感冒,感冒后咳嗽、咳痰就随之而来,于是,人们会买来一些感冒药和消炎药,认为只要感冒好了,咳嗽、咳痰的现象自然就会少了。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痰多的时候,还会伴有眩晕、头疼、心悸等症状,这正是应了中医百病生于痰这句话:生病会导致痰多,而痰多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如肺热生痰,脾虚湿盛也会生痰。

一般来说,中老人痰多多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而儿童痰多则是肺热导致。

痰有寒、热、风、湿、燥之分,治疗痰症需先辨证后治疗:如有肺热者应先清肺热,脾虚湿盛者应健脾燥湿。

以下是几种治疗痰症的常用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有裨益。

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12克,甘草、五味子、细辛各6克,干姜9克,水煎服。

方中干姜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
阳以化湿;细辛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之力;又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为防干姜、细辛耗伤肺气,又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甘草和中调药。

全方堪称温化寒饮之良剂。

热痰小陷胸汤黄连6克,半夏9克,瓜蒌实15克,水煎服。

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以瓜蒌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

三药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风痰止咳散桔梗(炒)、荆芥、紫苑、百部、白前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

方中百部、紫苑止咳化痰;桔梗开宣肺气;白前降气化痰;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对于新久咳嗽,咯咳不爽者,均有良效。

湿痰(各种痰症)二陈汤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经加减,又可用于多种痰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日常生活中,治疗喉咙痛、痰多,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因为这两者服用起来均比较方便。

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

甘草有化痰的本领,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是,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的作用,治标不治本。

而胖大海有祛痰功效,但是只是针对热痰而言,而老人的痰几乎没有热痰,吃多了胖大海可能会适得其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