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鲁甸MS6.5地震震前与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对比分析
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预测回顾与反思
Re v i e w a n d I n t r o s pe c t i o n o f Pr e d i c t i o n o f t he 2 0 1 4 Lu d i a n, Yu n na n M s 6. 5 Ea r t h qu a k e
人死 亡 。地震 工作 者对 此次 地震 虽有 一定 程度 的 中
期 预测 , 但无 临 震 预测 。现 对此 次 地 震 的 中期 预 测 作 一 回顾 , 并 对 发震 日期 的临震 预测 加 以反思 , 以供
测 的根 据是 “ 静 中动 判 据 ” , 因此 这 里 所 说 的禄 劝 周 围是 指 禄 劝 静 中 动 地 震 震 中 的 周 围。具 体 来 说 ,
第 3 7 卷
增刊 1
地
震
工
程学报 源自Vo l _3 7 S u p p . 1
2 0 1 5 年 7 月
CH I NA EARTHQU AKE ENGI NEERI NG J OURNAL
J u l y,2 0 1 5
2 0 1 4年 云 南 鲁 甸 M s 6 . 5地 震 预 测 回顾 与 反 思 ①
郭 增 建 ,郭 安 宁 ,赵 乘程 ,任 栋 ,张 炜超
( 中 国地 震 局 兰 州地 震 研 究 所 ,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0 0 )
摘要: 用“ 静 中动判 据” 和“ 周 期性” 方 法回顾 2 0 1 4年 8月 3日云 南鲁 甸 Ms 6 . 5地 震 的 中期预 测 , 并
包谷垴-小河断裂--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发震构造
包谷垴-小河断裂--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发震构造王腾文;李勇;李敬波;马超;邵崇建;杨彦通;周游【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
通过对鲁甸地震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断裂组合样式及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根据地震等震线长轴衰减方向、震源机制解、震后前期强余震分布样式及地表破裂,判定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包谷垴-小河断裂;根据莲峰断裂、昭通断裂和包谷垴-小河断裂之间的构造组合样式、地表GPS水平运动速率及水平缩短速率的差异性判断包谷垴-小河断裂为同向差异逆冲型捩断层;根据莲峰、昭通断裂带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规律,认为在断裂带下15~20km处地壳物质呈塑性流动状态,在来自大凉山次级块体南东向运动给予的应力挤压下,形成了包谷垴-小河捩断层,并且导致了鲁甸地震的发生。
【总页数】7页(P1-7)【作者】王腾文;李勇;李敬波;马超;邵崇建;杨彦通;周游【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相关文献】1.2014年鲁甸MS6.5地震序列发震构造的再研究 [J], 魏强;许力生;李春来;房立华;付虹2.云南鲁甸M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 [J],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吕作勇;王长在;杨婷;钟世军3.2014年云南鲁甸MS6.5与云南景谷MS6.6地震滑坡灾害对比分析 [J], 代博洋;吴波;常昊;晏祥省;白仙富4.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发震构造特征及动力源分析 [J], 邵崇建;李勇;周游;颜照坤;聂舟;李敬波;郑立龙;闫亮;王腾文5.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发震构造特征及动力源分析 [J], 邵崇建;李勇;周游;颜照坤;聂舟;李敬波;郑立龙;闫亮;王腾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杨黎薇;高东;李世成;徐硕;林国良;张潜【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4(037)004【摘要】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在震中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的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81个台站获取了这次地震的主震强震动记录.特别是位于极震区鲁甸龙头山镇财政所强震动台,完整记录到这次地震的地震动时程,其东西向PGA达948.5 cm/s2,该台站周边多栋多层建筑物底层完全倒塌和损毁,与记录所反映的强烈震动相吻合.初步分析强震动观测记录,讨论了本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破裂方向和强震动衰减速率等问题.【总页数】7页(P542-548)【作者】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杨黎薇;高东;李世成;徐硕;林国良;张潜【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14【相关文献】1.2014年景谷Ms6.6地震及其强余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水 [J], 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林国良;杨藜薇;徐硕;李世成;包一峰;段洪杰2.应用强震动观测资料估算2014年鲁甸Ms6.5地震震源参数 [J], 崔建文;段建新;杨黎薇;钟玉盛;赵昆3.2011年缅甸M7.2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J], 刘琼仙;李世成;崔建文;杨黎薇;张潜4.2018年1月20日乌鲁木齐县Ms4.8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J], 李文倩;何金刚5.2007年云南境外三次中强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 [J], 崔建文;潘云湖;刘国彬;李四豪;高东;包一峰;李世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
1犓 犲 犾 犪 犫 狅 狉 犪 狋 狅 狉 狉 狌 狊 狋 犪 犾犇 狀 犪 犿 犻 犮 狊, 犐 狀 狊 狋 犻 狋 狌 狋 犲 狅 狉 狌 狊 狋 犪 犾犇 狀 犪 犿 犻 犮 狊, 犅 犲 犻 犻 狀 0 0 0 8 5, 犆 犺 犻 狀 犪 狔 狔狅 犳犆 狔 犳犆 狔 犼 犵1 2犆 犺 犻 狀 犪犈 犪 狉 狋 犺 狌 犪 犽 犲犖 犲 狋 狑 狅 狉 犽 狊犆 犲 狀 狋 犲 狉, 犅 犲 犻 犻 狀 0 0 0 4 5, 犆 犺 犻 狀 犪 狇 犼 犵1
第5 7卷 第9期 2 0 1 4年9月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H I N E S E J OUR NA L O F G E O P HY S I C S
V o l . 5 7,N o . 9 , S e . 2 梁姗姗等 .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2 0 1 4. 2 0 1 4 年 8 月 3 日 云 南 鲁 甸 犕S 6. 5 级 地 震 序 列 重 定 位 与 震 源 机 制 研 究. 5 7 ( ) : : / 9 3 0 1 8 3 0 2 7, d o i 1 0. 6 0 3 8 c 2 0 1 4 0 9 2 6. j g , Z h a n L e i JS, L i a n e t a l . 2 0 1 4. R e l o c a t i o n s a n d f o c a lm e c h a n i s ms o l u t i o n so f t h e 3A u u s t 2 0 1 4L u d i a n Y u n n a n gG W, gSS, g ) , ( ) : : / 犕S 6. 5e a r t h u a k es e u e n c e . 犆 犺 犻 狀 犲 狊 犲犑. 犌 犲 狅 犺 狊 .( i nC h i n e s e 5 7 9 3 0 1 8 3 0 2 7, d o i 1 0. 6 0 3 8 c 2 0 1 4 0 9 2 6. q q j g 狆 狔
2014年鲁甸MS6.5级地震时空分布聚类分析
收稿日期: 2017- 06- 07; 修回日期: 2017- 11- 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461038)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 联合基金项目 ( 20115303110002 ) ; 云南省 科技厅自 然科学基
金项目( 2011X X2005) 作者简介: 李鸣蝉( 1994- ) ,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地理信息可视化。* 通讯作者 E- mail: kmdcynu@ 163. com
2014 年鲁甸 M S 6Fra bibliotek 5 级地震时空分布聚类分析
李 鸣 蝉1, 2 , 杨 昆2, 3* , 许 泉 立1, 2 , 张 韶 华1, 2
(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 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500; 3.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第 34 卷 第 2 期 2018 年 3 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 ra phy and Geo2Infor matio n Science
doi: 10. 3969/ j. issn. 1672- 0504. 2018. 02. 011
V ol. 34 N o. 2 M arch 2018
摘要: 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丛集规律直观 反映了地震 强度和 活动区域 , 对 于准确 掌握灾情 和实施 紧急救 援 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 2014 年 8 月 3 日鲁甸 M S 6. 5 级地震 的实测数据, 首先 对地震目 录的空 间 位置和震级进行了离差平方和法的层次聚类, 再 从地震时间 序列中 分离出趋 势分量 进行趋 势分析, 最后 将层次 聚 类与 K2means 聚类、DBSCA N 聚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 主震周围及其东南方向是地震发生次数最多( 共 1 663 次, 占地震事件的 771 89% ) 、强度最大( 主震周边的全部能量等效 震级达 61 60 级) 的区域, 这与包谷垴 ) 小 河 断裂的走向一致。2) 大震与小震的聚集关系明显, 主震周边的样本数最多( 699 个) 。3) 震 级总体趋 势递减, 8 月 36 日, 震级呈现出急剧下降状态( 从最 高的 6. 5 级下降到 0. 5 级左右) , 而且夜晚震级 较白天高。4) K2means 聚类 的 有效性最高, 层次聚类次之, DBSCA N 聚类最低; 但层次聚类结果的可解释 性更好。 关键词: 层次聚类; 时空分析; R 语言; 鲁甸地震 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2- 0504( 2018) 02- 0066- 07
利用同震滑坡分析2014年鲁甸地震震源性质与破裂过程
l a n d s l i d e - di s t ib r u t i o n a r e a a n d t h e r e g i o n a l t e c t o n i c d i s t ib r u t i o n o f t he e a th r q ua k e a f f e c t e d a r e a,t h e s e i s mo g e n i c
利 用 同震 滑 坡 分 析 2 0 1 4年 鲁 甸 地 震 震 源 性 质 与 破 裂 过程 水
许 冲
( 中国地震局 地质 研究 所 , 活动构造与火 山重点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2 9 )
摘
要
2 0 1 4年 8月 3日, 发生在 中国云南省鲁甸县 的 M 6 . 5 ( Mw 6 . 1 ) 级 地震造 成 了严 重 的灾 难 , 本 次地震 还触发 了至少
J o u r n a l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工程 地质 学报
1 0 0 4 - 9 6 6 5 / 2 0 1 5 / 2 3 ( 4 ) 一 0 7 5 5 — 0 5
D O I :1 0 . 1 3 5 4 4 / j . c n k i . j e g . 2 0 1 5 . 0 4 . 0 2 5
1 0 2 4 处 面积大于 l O O m 的滑 坡 。本 文 的 目的是 利 用 同 震 滑 坡 的空 问分 布 与 规 模 分 布 特 征 分 析 本 次 地 震 的震 源 性 质 与 破 裂 过
程 。鲁甸地震 同震滑坡分布 区域 的长轴展布方 向呈北 西一 南东方 向, 结合 区域活动 构造分布 , 认为其 发震构造是 北西一南东 方 向的包谷垴一小河 断裂 。地震滑坡多分布在震 中的南东 方 向, 表 明了其破 裂方 向是 自北西 向南 东扩展 。滑坡 分布 区北西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特征及异常分析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特征及异常分析通过对2014年8月3日昭通6.5级地震前M≥5.0级、4.0-4.9级、3.0-3.9级地震不同时段分布特征和滇01井水位异常分析,认为地震活动性特征及部分前兆资料异常的出现,对滇东北地区的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标签:鲁甸6.5级地震小震活动水位异常滇东北0引言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10秒,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M6.5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震源深度12KM,震中距离昭通市区约49公里。
此次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Ⅸ度,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北西走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0350平方千米,共造成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10个县(区)受灾,包括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永善县、昭阳区,曲靖市会泽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宁南县、布拖县、金阳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对这次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前兆异常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为滇东北强地震预测和研究提供参考。
1地震活动性特征及异常分析1.1 M≥5.0级地震成带特征分析2014年8月3日昭通6.5级地震发生在北东向西鱼河-昭通断裂附近,为走滑型地震,西鱼河-昭通断裂以往地震没有超过6级。
1969年刘蒲雄等在《通过弱震活动的分析开展地震预报的一些认识》中指出:地震前,小震活动出现条带,而条带外围地区呈现平静的异常图形。
1981年,陈章立、刘蒲雄等在《大震前的区域地震活动特征》中指出:大强前,特别是7级以上强震前,大都有两条相交的近于共轭的条带出现。
强震一般发生在条带交汇部位附近。
用云南M≥4.7级地震目录绘制2004年8月3日至2014年8月3日云南地区5.0级震中分布图(图1.1.a),由图可看出,自2004年8月以来,云南5.0级以上地震主体活动地区位于程海--红河断裂以东地区,在保山――楚雄――昭通一带及思茅――玉溪――昭通一带分别形成了两个地震条带,两个条带交汇于巧家、鲁甸地区,此次地震就发生在两个条带的交汇处。
利用遥感技术对鲁甸6.5级地震发震断层的判定
利用遥感技术对鲁甸6.5级地震发震断层的判定柯乐乐;杨武年【摘要】2014-08-03鲁甸发生6.5级地震,由于其上有北西方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和北东方向的昭通-鲁甸断裂,且震中无明显地表破裂带,故而对发震断层存在一定争议。
由往年地震数据分析可知,滑坡分布与发震带在方向上有着一致性,所以选取同一季节时间相近的地震前后的遥感影像,排除季节对植被的影响,分析地震前后的影像中植被覆盖度,间接确定滑坡分布方向。
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度变化主要集中在北西方向,可以判定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北西方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
【期刊名称】《地理空间信息》【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鲁甸地震;发震断层;NDVI;植被覆盖度【作者】柯乐乐;杨武年【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学空间信息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学空间信息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7.92014-08-03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但导致了大规模山体滑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的发生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例如不稳定的岩石、土体等,而滑坡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山谷地区,坡度越陡,稳定性就越差,越易发生滑坡。
其次,还需要一些导致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比如暴雨、地震、地下水、人工活动等,而引起山体滑坡的地震多在5级以上,6级以上时滑坡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鲁甸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东侧昭通-莲峰断裂带上,其上有北东(NE)方向的昭通-鲁甸断裂和其分支北西(NW)方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1],属于山间河谷地带,由二叠系厚层灰岩构成,山坡的稳定性较差,一直属于地震和滑坡的多发地区,地震时岩体顺层向河谷中塌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
由于鲁甸地震中没有明显的地表破裂带,故而对于地震的发震断层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联合反演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联合反演赵小艳;孙楠【摘要】利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得到了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结果表明,鲁甸地震序列呈共轭分布,余震主要分布在NNE向包谷垴—小河断裂上,另一小部分分布在近EW向的共轭未知断裂上.震源深度剖面结果显示包谷垴—小河断裂是一个走向NNW、高倾角、且倾向为SWW的断裂.震源区地壳结构复杂,存在大面积高速区,地震主要分布在P波速度较高的地区.【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4(037)004【总页数】9页(P523-531)【关键词】云南鲁甸6.5级地震;地震序列;联合反演;震源位置;速度结构;高速区【作者】赵小艳;孙楠【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30 引言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27.1°N,103.3°E)。
地震震中位于鲁甸县城西南,震中发育有NE向的连峰山断裂、昭通断裂和近NS向的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安宁河断裂、元谋—绿汁江断裂。
根据主震震源机制解、余震空间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地震烈度、强地面运动记录等资料,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是N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该断裂是NE向昭通—鲁甸断裂系的NW向次级走滑断层,均属于小江断裂系 (徐锡伟等,2014)。
昭通—鲁甸断裂北东起于彝良牛街西,向南西经昭通、鲁甸止于牛栏江西南。
平面上由新寨—马海边断裂、鲁甸断裂、罗马口断裂呈右阶雁列式展布。
全长约160 km,总体走向30°,倾向南东,倾角60°~80°(谢英情等,2006)。
震源机制解 (成尔林,1981)反映NE向昭通、莲峰断裂带则表现出右旋走滑兼逆冲、或者以逆冲为主要错动方式,其活动与变形的动力源是直接来自大凉山次级块体的南东向运动,而间接来自川滇块体的南南东向运动 (闻学泽等,2013)。
2014年云南鲁甸Ms6.5与云南景谷Ms6.6地震滑坡灾害对比分析
差异 的原 因 ,对 云南地 区地震 地 质灾 害 预防 和地 震 灾害应 急快 速评估具有 重要 的科学 和实际意义 。
死亡 ,1 1 2人失 踪 、3 1 4 3人 受 伤 。地震 造 成 大 型 滑坡 ( 滑坡体积 为 1 0 0×1 0 ~1 0 0 0×1 0 m ) ②上百 处 ,其 中 ,规模最 大 为红 石 岩滑 坡 ,滑坡 体 积大 于
收 稿 日期 :2 0 1 5— 0 8—0 7 .
裂缝 、滑坡和崩 塌 ,方 量 数 十 立方 米 至 上 千万 立 方
基金项 目:大 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重点项 目一 一地震 滑坡危险性分 析方法研究 ( 2 o 1 6 Q J G J 0 9 )和 云南省 青年地
震科学基金—— 滇东北重点地 区地震人 员死亡快速评估分析共 同资助 . ① 云南省地震局 . 2 0 1 4 . 2 0 1 4年 8月 3日鲁 甸 6 . 5级地震直接灾害损失评估报告 .
1 2 k m,震 中烈度 为 Ⅸ度 ,等 震线 长 轴方 向为 N N W 向 ,Ⅵ度区及 以上 面积达 1 0 3 5 0 k m ,共造成 6 1 7人
灾害无论 是规模 上 还是 数量 上都 相 差 巨大 ,人员 伤 亡数量 和经济 损失 也有 显著 差 异 。深 入探 讨 其 滑坡
要 是 :人 文 环 境 的差 异 、岩 性 的差 异 、地 形 地 貌 的差 异 以及 植 被 的差 异 。对 于 鲁 甸 震 区 而 言 ,巨 大 的 地 形 高 差 、
鲁甸Ms6.5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震害分析
鲁甸Ms6.5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震害分析冀昆;温瑞智;崔建文;王宏伟;任叶飞【期刊名称】《震灾防御技术》【年(卷),期】2014(009)003【摘要】2014年8月3日发生的鲁甸地震是我国继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的又一次破坏性浅源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本文处理了我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捕获的60余组主震三分量强震动记录,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的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长轴沿西北-东南方向展布.通过与中国西部常用衰减关系的对比,发现各模型的预测值均不同程度高估了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观测值.最后以水平向峰值加速度较大的三个典型台站为例,详细调查了附近建筑的破坏情况,结合宏观烈度分布结果,分析了地震动特征与震害的相关性.【总页数】15页(P325-339)【作者】冀昆;温瑞智;崔建文;王宏伟;任叶飞【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应用强震动观测资料估算2014年鲁甸Ms6.5地震震源参数 [J], 崔建文;段建新;杨黎薇;钟玉盛;赵昆2.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 [J], 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杨黎薇;高东;李世成;徐硕;林国良;张潜3.新疆皮山MS6.5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J], 何金刚;朱皓清4.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罕见大峰值记录时-频反应谱分析 [J], 邱志刚;杨黎薇;薄景山;朱维伟;冯国建5.芦山7.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其震害相关性 [J], 温瑞智;任叶飞;黄旭涛;卢滔;齐文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洪海春;尤捷;陶小三;王恒知【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10月7日云南景谷发生MS6.6地震。
这2次地震的震级、地震类型、震源深度等相差不大,但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建筑损毁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等却相差很大。
在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地裂缝、砂土液化、房屋建筑损毁等灾害轻重差别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鲁甸地震灾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破碎,人口密度大,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差;而景谷地震灾区地质环境较好,植被茂密,人口密度低,相比同量级地震的加速度小,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较好。
总体而言,鲁甸MS6.5地震的震害比景谷MS6.6地震要严重得多。
%The Ludian MS6.5 and Jinggu MS6.6 earthquakes occurred on August 3,2014 and Octo-ber7,2014,respectively,in Yunnan Province.The magnitude,type,and focal depth of these two earthquakes are similar;however,the number of casualties,degree of damage to buildings,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induced by them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As of August 3,2014,617 people have been reported killed and 1 12 and 3 143 people have been reported missing and in-jured,respectively,in the Ludian MS6.5earthquake.However,as of October 7,2014,only 1 person was reported to have been killed,while 8 and 31 6 people were reported to have been se-verely and slightly injured,respectively,in the Jinggu MS6.6 earthquake.Onthe basis of field survey and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f numerous diverse earthquake disasters induced by the two earthquakes,the primary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in seismic damage are summarized by compa-ring the collapse,landslide,ground fissures and deformation,sand liquefaction,and building d amage caused by the two earthquakes.The area of Ⅶ and Ⅵ are similar in the intensity maps of Ludian MS6.5 and Jinggu MS6.6 earthquakes;however,the area of Ⅷ and Ⅸ in the Ludian MS6.5 earthquake is almost equal to that of Ⅷ in the Jinggu MS6.6 earthquake.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Ludian earthquake affected area is a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with bro-ken strata,dense populations,and poor anti-seismic capacity.However,the Jinggu earthquake affected area is located in a good geographic environment with thick vegetation,low population density,small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mong same level of earthquakes,and good anti-seismic capacity.In summary,the seismic damage induced by the Ludian MS6.5 earthquake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induced by the Jinggu MS6.6 earthquake.【总页数】10页(P1013-1022)【作者】洪海春;尤捷;陶小三;王恒知【作者单位】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4;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北京100036;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相关文献】1.2014年云南景谷6.6级地震与云南鲁甸6.5级地震致灾因素分析 [J], 侯建盛;李洋;宋立军;卢永坤;袁志祥2.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与景谷、盈江地震对比研究[J], 殷志强;徐永强;陈红旗;撒兰鹏;姜兴武3.2014年云南鲁甸MS6.5与云南景谷MS6.6地震滑坡灾害对比分析 [J], 代博洋;吴波;常昊;晏祥省;白仙富4.2014年云南盈江 MS6.1、鲁甸 MS6.5、景谷 MS6.6地震前通海台垂直摆倾斜仪异常变化特征分析 [J], 蒋薇;杨铭昌;王华柳;杨学慧;姚远;徐金5.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 [J], 洪海春;尤捷;陶小三;王恒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区滑坡分布特征研判分析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区滑坡分布特征研判分析和海霞;李素菊;刘明;黄河【摘要】地震灾区滑坡损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损毁道路造成交通中断,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这些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滑坡分布特征研判对提高灾害应急救援救助效率和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基于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和地震烈度数据,以决策树分类为主,结合目视研判开展滑坡解译和分布特征研判。
结果表明,鲁甸地震诱发滑坡604个,面积8.21 km2。
其中,中型滑坡[崩滑面积>(100 m ×100 m)]149个,共计7.18 km2,小型滑坡[崩滑面积<(100 m ×100 m)]455个,共计1.03 km2。
地震滑坡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居民地附近、河流两侧等孕灾环境稳定性低和承灾体脆弱性较高地区。
%Landslides in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 caused a lot of damaged and collapsed buildings,destroyed many roads,blocked the rivers and formed barrier ndslides result in enormous property damage and hu-man ndslide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emergency rescue efficiency and to assess the disaster loss.We analyze landslides spatial distribution mainly using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com-bined with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multi-source and multi-spati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earthquake intens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604 landslides are caused by Ludian earthquake and the area is about 8.21 square kilome-ter.Among them,there are 149 middle landslides whose slump area is larger than 100 m ×100 m and their total area is 7.18 square kilometer.There are 455 little landslides whose slump area is less than 100m ×100 m and their total area is 1.03 square kilom eter.The landslidesmainly lied in the place such as the sides of the road and river,or near the residents in that at these places the disaster-forming environment is not stable and the bearing body vulnerability is high.【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滑坡;分布特征;决策树;地震灾区;云南鲁甸【作者】和海霞;李素菊;刘明;黄河【作者单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北京 100124;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北京 100124;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北京 100124;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北京 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P642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强震诱发大量滑坡[1-2],滑坡损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损毁道路造成交通中断,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这些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应急快速评估-最新文档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应急快速评估0 引言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及时获取灾情,协助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救灾重点区域、部署救援队伍、分配救灾任务,提供地震应急科技保障、信息支撑服务是各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首要任务(姜立新等,2003;聂高众等,2012)。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10秒,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以下简称“鲁甸地震”)。
震后10 min内,云南地震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联通视频会议;震后30 min 内,启动云南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快速产出灾情简报、震区基本信息、烈度影响场、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滑坡风险等初评估结果以及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启动建议、对策建议报告等;震后1 h内,收集震情灾情、应急响应、政府处置等信息,向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技术协调组、现场工作队相关人员进行快速推送服务;震后2 h内,制作A4、A3、A1、A0等各幅面地震应急专题图件,上报各级部门;震后4 h内,根据现场反馈灾情信息,考虑灾区人口、经济、房屋、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历史震例情况,对初评结果进行动态修正;震后12 h内,跨地震行业网、地震行业卫星网、政府电子政务网,云南地震灾害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指挥部等多方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
鲁甸地震应急响应科技支撑涉及到多个层面,尤其是震后2 h内的信息黑箱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灾情速判与对策建议是应急科技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撑内容,基于云南地区评估模型的本地化集成研究成果,本文从评估理论基础、快速评估应急实践等方面对云南鲁甸6.5级地震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理论基础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工作涉及到评估模型、基础数据、软件集成应用等多方面内容。
数据是评估基础,模型是评估核心,软件是模型和数据的承载平台。
1.1 评估模型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是进行震害评估的数学基础,包括烈度衰减模型、人员伤亡评估模型、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及次生地质灾害评估模型等。
2014年鲁甸MS6.5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重定位
2014年鲁甸MS6.5地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2014年鲁甸MS6.5地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杨秀元;姚亚辉【摘要】2014年云南鲁甸\"8·03\"MS6.5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基于对鲁甸县龙头山幅(G48E006006)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和对典型地质灾害的剖析,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特征如下:(1)震后地质灾害较震前成倍增长,震前地质灾害多以中小型浅层崩滑为主,地震诱发了诸如甘家寨、红石岩等大型—特大型滑坡、崩塌,大量沟谷崩滑堆积物为泥石流储备了丰富的物源;(2)震中高烈度区域地质灾害密度大,沿发震断裂带NNE-NE向构造密集发育,震中区龙头山镇地质灾害发育最为集中;(3)地质灾害呈带状分布,明显受控于河流水系(牛栏江、沙坝河、龙泉河等)、公路(昭巧二级公路、沙乐公路)等线性地貌单元和线性工程,人类活动影响明显.【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6页(P1078-1083)【关键词】鲁甸地震;滑坡灾害;发育规律;分布特征【作者】杨秀元;姚亚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 07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 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4.220 引言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鲁甸县是乌蒙山地区的贫困县,也是我国地质环境脆弱和地质灾害高发的区县之一,人的矛盾和地质灾害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鲁甸县龙头山镇(27.1°N,103.3°E)发生MS6.5地震,震源深度12 km,108.84万人受灾。
本文基于鲁甸县龙头山幅(G48E006006)地质灾害调查和对典型地质灾害点的剖析研究,论述震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1 MS6.5地震前后地质灾害概况研究区整体地质环境脆弱,高山峡谷纵横,谷坡地形陡峻,碎、裂、散岩体分布广且厚度大,植被覆盖度整体较差且分布不均,特定的地质背景导致地质灾害多发[1]。
2014年云南鲁甸MS6.5与云南景谷MS6.6地震滑坡灾害对比分析
2014年云南鲁甸MS6.5与云南景谷MS6.6地震滑坡灾害对比分析代博洋;吴波;常昊;晏祥省;白仙富【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7(040)001【摘要】对时间相近、震级相差不大的2014年8月3日鲁甸Ms6.5地震和10月7日景谷Ms6.6地震造成的滑坡灾害的规模、数量及灾害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造成鲁甸Ms6.5和景谷Ms6.6地震滑坡重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人文环境的差异、岩性的差异、地形地貌的差异以及植被的差异.对于鲁甸震区而言,巨大的地形高差、玄武岩和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以及强烈的河流侵蚀作用、冰冻风化与化学风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是造成地震滑坡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On 3 Aug 2014 an 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6.5 occurred in Ludian.And onOct.7.2014 magnitude 6.6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nggu.The two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mountain area with little difference in magnitude.By analyzing the scale,amount and degree of the landslide disaster,we can get four reasons.difference between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lithology difference,difference of landform,and difference in ndslid occurred around the Ludian earthquake area frequently,mainly due to huge terrain elevation,wide distribution of basalt and carbonate rocks,and river erosion,frost physical (frost) weathering and chemical weathering.【总页数】8页(P153-160)【作者】代博洋;吴波;常昊;晏祥省;白仙富【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501;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昆明650216;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4【相关文献】1.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与景谷、盈江地震对比研究[J], 殷志强;徐永强;陈红旗;撒兰鹏;姜兴武2.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研究 [J], 刘军;宋立军;卢永坤;孙甲宁;张方浩;谭明3.2014年云南盈江 MS6.1、鲁甸 MS6.5、景谷 MS6.6地震前通海台垂直摆倾斜仪异常变化特征分析 [J], 蒋薇;杨铭昌;王华柳;杨学慧;姚远;徐金4.2014年鲁甸MS6.5、景谷MS6.6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特征 [J], 张丽峰;郭晓;张璇;魏从信;秦满忠5.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川滇地区流动重力异常特征——以2014年鲁甸Ms6.5、景谷Ms6.6地震为例 [J], 张双喜; 陈兆辉; 王青华; 刘金钊; 张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鲁甸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特征
云南鲁甸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特征陶媛;胡凯衡;田永中;葛永刚;陈兴长【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5(37)4【摘要】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级地震,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次生山地灾害.结合现场调查,通过遥感图像共解译次生山地灾害点235处,灾害面积约8.59 km2.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次生山地灾害面积百分比及中心点密度2个参数,研究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地震的关系;同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岩性、距河流距离等因子统计分析了地形、岩层及河流对次生山地灾害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面积百分比约为0•79%,中心点密度约为0•2个•km-2.结果表明:次生山地灾害点的排列受 NE 向昭通—鲁甸主断裂控制,63•83%的次生山地灾害发生在发震断裂带2~8 km 范围内,距震中越远,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率越低;次生山地灾害集中分布在1000~1200 m高程之间和35°~45°坡度范围内,而20°~30°坡度范围内次生山地灾害中心点密度和面积百分比最大;碳酸盐岩等硬岩地层上次生山地灾害最为发育,而软岩地层中多引发高陡坡次生山地灾害;次生山地灾害整体上沿牛栏江呈线状分布,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其发生概率逐渐减小.%At 16:30 on August3rd,2014,Ms 6.5 earthquake occurs in Ludian County of ZhaotongCity,Yunnan Province,China.Ludian earthquake causes a wide spread of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 including collapse,landslide,unstable slope,etc.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there are 235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and the area is 8•5 9km2 .Based on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 and earthquake were explained by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 center number density and area percentage.The former is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secondarymountain disaster central point per square kilometer;the latter i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of the area affected by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The effects of topography,river and rock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factors including elevation, slope,aspect,lithology and distance from the river.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 center number density is about 0•2 points per square kilometer,and area percentage is about 0•79%.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rangement of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 is controlled by the main fault of Zhaotong-Ludian with NE-orientation,and 63.83% of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 happen in the region with a distance of 2-8 km to the causative fault;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 mainly distribute in the areas with the elevation of 1 000-1 200 m and the slope of 35°-45°;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 center number density and area percentage are maximum under the slope of 20°-30°;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 develop mostly in hard rock strata such as carbonate rock, while steep slope 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 develop mostly in soft rockstrata;secondary mountain disasters approximately distribute in a line along Niulan River,and the farther away from the river,the lower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is.【总页数】10页(P84-93)【作者】陶媛;胡凯衡;田永中;葛永刚;陈兴长【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相关文献】1.鲁甸震区龙泉河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 [J], 贾利蓉;葛永刚;陈兴长;江兴元;郭亚永;刘传正2.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防治对策——以"汶川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为例 [J], 陈兴长;陈慧3.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 [J], 韩用顺;朱颖彦;孔亚平;韩军;薛蛟;曾思美4.云南鲁甸6.5级地震次生特大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原因 [J], 王宇;杨迎冬;晏祥省;汤沛;张杰5.基于遥感技术的都汶公路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分析 [J], 苏凤环;崔鹏;韩用顺;刘应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鲁甸MS6.5地震震前与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对比分
析
作者:田颖颖, 许冲, 徐锡伟, 吴赛儿, 陈剑, TIAN Ying-ying, XU Chong, XU Xi-wei, WU Sai-er, CHEN Jian
作者单位:田颖颖,TIAN Ying-ying(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许冲,徐锡伟,XU Chong,XU
Xi-wei(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吴赛儿
,陈剑,WU Sai-er,CHEN Jian(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地震地质
英文刊名: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2015,37(1)
引用本文格式:田颖颖.许冲.徐锡伟.吴赛儿.陈剑.TIAN Ying-ying.XU Chong.XU Xi-wei.WU Sai-er.CHEN Jian2014年鲁甸MS6.5地震震前与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地震地质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