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_马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 ign LanguageTeaching J ournal 2005年第3期(总第106期)
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
马 萧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收稿时间:2004210220
作者简介:马萧(1965-),男,湖北赤壁人,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语用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
摘要:本文根据Chesterman 的翻译模因论,从翻译模因进化的角度讨论了翻译模因论的历史进化观、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观以及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平行观。通过分析论证阐明了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和翻译史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翻译教学必须遵循翻译能力进化的客观规律。关键词:翻译模因论;翻译理论教学;翻译史教学;翻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5)03200722051.0引言
模因(me m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生物学,最早见于动物学家Daw kins(1976)的畅销书5自私的基因6(The Sel f ish G e ne )中。基因是传递生物信息的单位,生物体通过基因进行传播而得以生存。Da wkins 希望me me 这个词类似于gene 能描叙文化现象的进化。他在该书的最后一章引入了与基因相对应的模因概念,并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0。模因能够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Da wkins,1976P 1989:206;Chesterman,1997,2000;何自然、何雪林,2003)。心理学家Blackmore(1999)认为人类语言甚至大脑的发展都是由于模因的驱动。
Da wkins 认为,人是基因赖以生存的机体之一,是基因得以不断复制和永存的一种方式。同样,人类也是模因赖以生存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模因传播机器。在同一文化中模因的传播总是通过模仿,尤其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如果模因要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那就需要翻译了。因此,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2.0翻译模因论2.1翻译的历史进化观
模因论(memetics)是研究模因的理论。最早把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究的当属C hesterman(1996,
1997)和Hans J.Vermeer(1997)。Chesterman 把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 mes),如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和价值观念等。(Chesterman,1996:63-71;1997:7)他把翻译研究看做是模因论的一个分支,试图用模因论来解释翻译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研究,探寻翻译理论的进化和形成规律。他详细讨论了翻译模因库中的五种超级模因(super 2me mes))))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模因、意译-直译模因、写作即翻译模因(同上,1997:7-14),发现在翻译理论的进化过程中,有些翻译模因由于不能被普遍接受而消亡;有些翻译模因曾流行一时而最终被取而代之;有些则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通过考察西方翻译理论的进化过程,他发现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某一翻译模因处于主导支配地位,而其他翻译模因则处于被压制的地位,从而把西方翻译理论史划分为八个阶段:词语阶段、神谕阶段、修辞学阶段、逻各斯阶段、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目标语阶段和认知阶段(同上:20-42)。各种模因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在不同时期均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不断进行复制和传播,以求生存和发展。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模因库中积累的翻译模因越来越多。每一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但又存在一定的/突变0(mutation)。模因在
72
传播过程中产生变异,在变异中得以发展。模因之间的复制关系既非等价,亦非转移,而是增值关系(additive relation),即A y A+A.。(Chesterman,2000)因此,模因传播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过程。模因分共生模因(mutualist memes)和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共生模因与寄主互为生存、共同发展。如大多数翻译模因都对翻译的进化有所裨益,从而促进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发展,属共生模因;而寄生模因将杀死其寄主而自行消亡。如/翻译理论无用0模因、/不可译0模因等,阻碍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必然消亡。(Chesterman,1997:6,2000) 2.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观
Chesterman把波普尔(Popper)的科学哲学观引入他的翻译模因论,认为翻译模因处于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中。波普尔把世界划分成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客观物质世界;第二世界是个人思想、情感的主观心智世界;第三世界是指思想的客观内容,属客观知识世界,即关于思想、理论、论题等的知识,存在于公共领域,不是指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观念(第二世界)。如书籍作为客观物质对象存在于第一世界中,但书籍的内容存在于第三世界中,书籍可以被烧毁,但书籍的内容是不能被烧毁的。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模因起源于人们的大脑,即源自于第二世界;当用语言符号表达出来成为客观知识就进入了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是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第二世界,从而影响第一世界。观念影响我们的行为,行为影响客观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又反过来产生新的观念。(Niinilutuo,1978;Ches2 terman,1997:14,1996:64)
波普尔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思维能力就是批评判断能力。理性批判是认识发展和进化的主要工具。由于第三世界对我们的思维、信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第三世界的进化就意味着人类的进化,包括个体进化和群体进化。如果每个人都要从亚当开始,人类就无法进步了。因此,第三世界的翻译模因是促进翻译技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波普尔的理论,个人翻译技能的发展来自于我们的错误,来自于我们以前的翻译实践,来自于对他人的译作的研究,来自于前人对翻译的思考,来自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历史的学习。我们通过批评对话,自我批评,从他人的反馈信息中发展自己。(Chesterman,1997:167)
因此,根据波普尔的理论,翻译模因,即翻译理论或翻译观念,不可避免地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和翻译行为。这也是Chesterman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关系的理解。
2.3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平行观
波普尔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最具挑战的观点:个体发生(ontogenetic)平行于种系发生(phylo2 genetic)。Chesterman将这一观点应用到翻译能力的习得中。他认为,一个译者的个体发生过程应该遵循翻译理论的种系发生过程,也就是说,一个译者的观点、态度变化过程可能反射出整个翻译理论的发展,反之亦然。(Chesterman,1997:159)
这一假设对翻译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相似性来强化翻译过程教学。这也是为什么必须给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原因。其目的是使有关翻译理论发展的知识最终成为了学习者的一种概念工具,并可为学习者提供比照来观察自己的学习进程,培养学习者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有一种亲身参与历史进程的体验。
3.0翻译模因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3.1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Chester man(1996)认为,人与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可以掌握理论概念。翻译理论作为概念工具是翻译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许多译者甚至是职业译者对翻译理论抱着怀疑的态度,或根本不承认翻译理论的存在,认为高谈抽象的理论毫无用处。初学翻译的学生似乎也有同感,觉得翻译只是需要多练习。Chesterman对这一错误的思想(寄生模因)进行了纠正,认为译者必须要有翻译理论,没有理论的翻译是盲目的翻译(To translate without a theory is to translate blind.);理论概念是翻译过程中思维和决策的基本工具,翻译理论对译者、学生和教师都是非常有用的。为了说明翻译理论的重要性,Chesterman借用了波普尔有关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框架,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翻译理论存在于第三世界,必然影响译者个人的主观心智世界(第二世界),最终影响到翻译行为(第一世界)。有些译者和学生之所以认为翻译理论无用,是因为他们认为翻译理论不能直接解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是他们没有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