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脉法浅析

合集下载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1脉法概要《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

《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

《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

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

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

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

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

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

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

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

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

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

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

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的玄机!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的玄机!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的玄机!导读有人说,学中医靠悟性,此话或许不假,比如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一直有“脉理浩繁,切循不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其难易程度昭然若揭,脉诊中蕴含的点点玄机,若非用心去领悟它,又怎能体会脉象里的丝丝缕缕差异?关于脉诊,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涉及,今且来看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关于脉诊蕴含着哪些玄机!脉诊是中医学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人对脉诊是比较重视的,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灵枢·逆顺》:“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均说明脉诊能够了解正邪之间的关系,对病机的阐述、预后的判断、治疗的确定,都有很大帮助,成为中医学的四诊之一。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脉诊,是在继承《内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脉证合参,对辨证治疗尤有重大意义。

在当前继承中医药遗产,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经典著作时,对这两部书中所涉及的各种脉象,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这样对进一步领会这两部书的各篇条文是有所裨益的。

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各篇篇名均是某病脉证并治,可知张仲景是很重视脉诊的,由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脉诊与后世脉学有不同之处,如果不预先了解其脉诊的内容,在学习这两部书是会感到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本文将从总的方面说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和运用上的特点;再从脉象的分类中,分别叙述各种脉象及其兼脉的含义,以求能更全面地领会《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关于脉诊的内容。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可从以下几点看出。

一是阐明病机:如《伤寒论》的桂枝汤证,其脉象为阳浮而阴弱,阳浮说明是表证,而阴弱则说明是表虚。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中亦有“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指脉紧是有宿食不化,此以脉诊来阐明病机者。

试论金匮要略革脉

试论金匮要略革脉

试论金匮要略革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该条其实在《伤寒论》辩脉法中也出现过,一模一样。

《伤寒论》辩脉法还说“仲景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伏、(一作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雍曰,此谓阴脉阳脉,非谓脉之阴阳也”,又见“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

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那么半产、漏下,亡血、失精,是阴病还是阳病?大方向上应该是阴病,弦脉为阴脉,应该是阴病见阴脉,大脉是阳脉,这应该算是阴病见阳脉了吧??那么就是说,按伤寒论里的脉学理论,这应该是个可治的脉象。

半产、漏下我倒没有多少体会,男子亡血,在急诊见过车祸的,但也没有丢失多少血,也没遇到过,但失精我倒有所体会。

跟师门诊中,曾有一例患者,正上中学,大概15岁样子,体瘦身长,与另一伙伴来诊,时值下午,出诊快要结束了,他凑过来,另一伴友旁边专注看手机,一摸脉,弦是肯定的,大不大芤不芤摸不出来。

一个15岁的学生,为何有如此弦脉,脾气暴不暴只能靠猜测,身有大纹身,看着不像好学生,但说话倒算客气。

他凑到我身边,有话不便说,因为主任是女的,他让主任回避了…其实每当摸到这种弦脉,我都会考虑这个人是否有严重的手淫习惯,结果这个学生说的话让我更吃惊。

他告诉我,从去年夏天开始,交了一个女朋友,每天一次性关系,有时候还不止一次,今年又换了一个女友,尤其最近,出现了类似早泄阳痿的情况,然后他嘟嘟囔囔表达不清楚,我一看舌质红,就问他是否力不从心,有想法但是做无力,他说是。

问完后,主任看了病例,给开了知柏地黄汤加减。

告其适当克制节制,否则随着年龄或有不可逆的情况。

这例患者我印象中复诊了两次,第二次诉自觉有改善,第三次就是直接过来拿药的。

预后咋样,就不得而知了。

《金匮要略》脉诊运用探析

《金匮要略》脉诊运用探析

下利 病 云“ 利 , 篇 下 脉迟而 滑者 , 实也 ”指 出下利 病 消息 之 。指 出疟病 常见 弦 脉 , 临床 需根 据 弦 脉 同 , ” 但 人脉 迟而滑 , 是气滞 食 积于中焦 的实证 。同篇又云 : 时所兼 脉 象的 不 同而治 法 各异 。再 如“ 吐哕 下利 呕
“ 下利, 寸脉反浮数 , 尺中 自涩者 , 必圊脓血 。下利, 病” 日:下 利 , 反滑 者 , ” 篇 “ 脉 当有所 去 , 下乃 愈 , 宜大 其 病 在里 , 脉应 沉不 应浮 , 因于寒则 当迟 不 当数 。而 承气汤 。指 出下利病 人反 而脉滑 , 明 内有食 滞 , ” 说 滞 今 下利,寸脉反浮数 可知其病非阴寒之性 , 。 , 而是 不去则利不止 , 当用下法 。 故 热利之候 , 故必热盛营腐而 下脓血 ; 脓血既下 , 6 以脉象判 断预后 阴血
南京 中医药大学( 1 0 9 王鲁芬 202 ) 摘要 : 析《 匮要 略 》 探 佥 的脉诊 运 用 . 现 仲景凭脉识 展 此外 ,疟病 ” “ 篇载“ 疟脉 自弦” “ 湿喝病 ” ,痉 篇载
稿 、 定病 住 、 末病 因稿 性 、 确 推 阐述病 机 、 导治疗 、 “ 痉脉 , 指 夫 按之 紧如 弦 , 直上 下 行 ” 。 痹 虚 劳病 ” ,血 篇 判 断预 后 的拙到 之 处 , 舁 有广 泛、 确 、 并 准 巧妙 等特 载。 血痹 阴阳俱虚微 , 口关 上徽 , 中小 紧” “ 痹 寸 尺 ,胸 点 , 而说 明该 书为脉 学的发展 做 出了具 大贡就。 进 关键词 :金 匮要 略 》 脉诊 《 理论探 讨 心痛 短气病 ” 篇载“ 阳微阴弦 . 即胸痹 而痛 ” “ ,腹满 寒
从麻黄 剂化 裁 ,宜麻 黄附子 细辛 汤辈 ;若水泛 而恶 并根 据兼证 、 杂证的有无 最终确 定其加 减用药 。 这样 寒 眩悸 小便不 利者方从 五苓散 化裁 .宜真武汤 。故 六经 辨证就被 分为三步进 行 : 一辨 阴阳总纲 , 辨病 二 欲辨 清 杂证 用 药 ,关键在 于辩 明表里 两经气化 。太 在何经 , 辨病证用 方。 三 阳少 阴为人 身 水火气化 之轴 ,病 多水 火失司 ,或恶

《金匮》脉学浅说

《金匮》脉学浅说

《金匮》脉学浅说
《金匮要略》是内科学经典著作,是唐代医家李时珍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本书以古老的内经《黄帝内经》为基础,对脉学总结了系统的内容,
让这门古老的学问更加清晰,也为注重脉诊的中医诊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脉学在《金匮要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时珍以黄帝论脉为主要
参考,分别从治病、防病以及判断脉象的九大脉象出发,分析脉象,研究
病因,提出了十六种脉象及其诊断意义,其中包括有长短、湿燥、弦细、
微浮、大沉、无力等等。

李时珍还提出“以两脉而治”的诊疗方法,例如
以“气虚血瘀”脉象来治“心脾不和”;以“气盛血虚”脉象治特别是肝
脾气虚证等。

这些经典的内容对今天的中医诊疗脉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中医学者对脉学的认识。

《金匮要略白话释解》13

《金匮要略白话释解》13

《金匮要略白话释解》13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证九条方六首【本篇提示】此篇论述了消渴、小便不利和淋病三种病的脉象、症候及治法。

消渴病,是指多饮、多食、多尿和形体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小便不利,即小便量少或排尿困难,一般无痛感,是出现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个证状;淋病,即以解小便时前阴淋漓涩痛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三者大都涉及到口渴和小便的症状,主要病变在肾与膀胱,所出方治又可相互通用,故合为一篇论述。

一、【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注释】①消渴:指渴饮无度。

【白话解】厥阴病所表现的症状:是口渴想喝水,或渴饮无度,气逆向上冲心,心中有疼痛发热感,有饥饿感而又不想吃,吃下之后,就要吐出蛔虫,如果用下法治疗,就会引起腹泻不止。

【本条分析】本条是指出厥阴消渴的证因。

凡是邪热入厥阴经,会出现消渴,气向上冲心,心窝部有疼痛灼热的感觉,有饥饿感,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会吐蛔虫。

这是因肝木心火烁伤阴津所致,一般不宜用下法治疗,如果用了下法,那么胃气再次受伤,邪热就向下注,而出现下利不止。

这种消渴,与杂病消渴有些不同,因为这是多见于外感热病过程中的一种证候。

所以古人也认为是属于厥阴范围的消渴病。

二、【原文】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①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注释】①大坚:指大便坚【白话解】寸口的脉浮而迟,浮是属虚证,迟是属劳证,虚是卫气不充足的现象,劳是营气衰竭的现象。

趺阳脉是足阳明的脉,如果浮而且数,脉浮是热(胃)气盛,数是胃热,就容易消化谷食,热气盛则小便数,小便数则大便就要坚硬,小便数与大便坚的症状同时出现,就是消渴病。

【本条分析】本条是指出消渴的症状和成因。

脉浮而无力为虚,乃阳虚气浮所致;迟是营阴不足的表现;浮而无力,按之兼迟,即为虚劳之征,故主营为俱虚,也就是气血并虚。

浅谈《金匮要略》

浅谈《金匮要略》

浅谈《金匮要略》第一篇:浅谈《金匮要略》浅谈《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祖国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籍,为东汉张机所著,全书总结了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其用方精当,用药严谨,用法灵活,是治疗杂病的典范,其中在对单方的应用上也可见一斑。

辨证施方识病用药《金匮*痉湿病篇》第27条“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一物瓜蒂汤主之”,本病为暑病夹湿,是中属暑湿所致,如清*李文彡所释:中,邪在表,故身热;伤冷水,故身疼重;暑伤气,气虚,故脉微弱。

此水行皮中,阳气被遏,以瓜蒂去湿散水,水气去则暑无所依,而“治中无汗之类”。

另据报道瓜蒂具有宣邪外达的作用,使内蕴湿热之邪借鬼门从表而解。

再者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瓜蒂搐鼻,使肺气宣发,皮毛肌腠开泄,从而也能起“决皮中之湿,开窍泄热”宣邪外达的作用。

对“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病属痰浊壅肺,气道不利,则采用了单味皂荚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正如徐氏所谓“稠痰粘肺,不能清涤,非此不可”。

对“渴欲饮水不止”的消渴症,由于热渴饮水,水入不能消其热,而反为热所消,故渴不止,以文蛤味咸性寒,寒能除热,咸能润下止渴,即文蛤其味咸冷,咸冷本于水,则可益水,其性润下,润下则可行水,合咸冷润下则可退火,治热证之渴饮不止,由肾水衰少,不能制盛火之炎燥而渴。

今益水治火,一味两得之。

它如中气下陷,气虚不固的气利病,使用诃梨勒散,涩肠固脱,寒疝发作使用大乌头煎,都是辨证用药,采用了单药独用,以单方制胜的范例。

明察病症据病选方在《金匮》选用的单方中,除辨证用方之外,仲景在采取具体治疗方法上也独具匠心。

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11条“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第12条“蚀于肛者,雄黄熏之”,第6条“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妇人杂病篇》第21条“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其中狐惑病因其病理特征为复发性口腔及外阴部的溃烂,故选用外洗法、熏法进行治疗。

_金匮要略_病证脉象分析_祝小惠

_金匮要略_病证脉象分析_祝小惠
笔者也曾治疗一贲门癌手术后患者 , 李 某 , 男 , 52 岁 , 回族 , 干部 。1995 年 9 月行贲门癌手 术 , 术后化疗 3 周期 , 因不能坚持而放弃化疗 , 改 服中医药 。每因过食牛羊肉出现右胁疼痛 , 如有重 物压迫 , பைடு நூலகம்欲不振而时有嘈杂 , 胁痛及右背 , 舌质 略暗 , 苔薄 , 左关脉弦 。术后气血不畅 , 络脉失 和 , 治拟舒肝利气 、通络止痛 。投旋覆花汤加味 : 旋覆 花 ( 布 包) 12g , 茜 草 9g , 赤 芍 10g , 白 芍 10g , 郁金 10g , 大黄 (后下) 6g , 焦山楂 30g , 青 细葱 (后下) 3 茎 。5 剂而愈 。至今已有 8 年 , 凡 三用 , 犯此证时 , 辨证加减用之皆效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100029)
摘要 : 对《金匮要略》中痉病 、疟病 、胸痹病 、水气病和黄疸病的脉法进行了归纳整 理 , 分析提炼出其纲脉 、可见脉 、变脉和死脉 , 并结合后世医家杂病脉诊运用的有关论述进 行分析 , 使仲景杂病脉候病机思想具体化 , 以有利于临床辨证方法的充实 , 对临床诊治疾病 具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金匮要略 ; 杂病 ; 脉象分析
作者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 号东润时代大厦 8 层 (10003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3 34 ·
26 (10) : 445 6 易望丰. 运用经方治疗周围血管性疾病验案举偶. 国医
论坛 , 1990 , 5 (2) : 15 7 印会河. 对金匮二着新的认识. 新中医 , 1986 ,18 (11) :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

推荐博文
普京巧妙携中国实现战略抱负丁咚2010中国为什么提早撤走981钻井平社科薛力马航MH17空难:谜团的持续对陶短房80年代台湾一次充满阴谋论的重廖信忠证据才是博导“诱奸门”的清醒剂王传言福喜的肮脏市场链何以炼成?张敬伟博客血腥的闹剧国际时事军事评论员吴戈“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的确湖州钱夙伟转载沈阳晚报张宁报道:胡海泉:胡世宗加沙地带形同一座大监狱——加沙常毅的博客
汉奸汪精卫戎装照
最美志愿军女兵
实拍传统水上祭祀屈原
实拍高考“喊楼”
鲸湾港乘船畅游鹈鹕岬
实拍屯堡地戏
查看更多>>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2012-04-20 20:59:26)转载▼标签: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_老恕_新浪博客
推荐:公告: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加载中…渡鸦个人中心发博文游戏消息读取中...退出立即拥有一个新博客老恕的博客
/mzjiandm [订阅][手机订阅]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新浪广告共享计划>个人资料
《金匮要略》中出现紧脉24次。有14次是指寒实病邪在里,指虚寒者5次,指表寒者2次,指里有实热者3次(宿食与肠痈)。
看来,紧脉主要指寒邪(占百分之81),其大多为寒实,少数为虚寒。指实热者占百分之18,临床应予重视。
七、滑脉
《伤寒论》中7次出现滑脉,所反映的都是热证,有白虎汤证、小陷胸汤证、协热利与热盛下血。
十二、弱脉
《伤寒论》有弱脉13条。所有弱脉均提示正气不足,但程度轻重有明显差别。有5条提示正气严重不足,其中3条为弱与微相见,1条为弱与涩同见,1条弱脉而见厥逆。有8条弱脉只是正气略有不足。其中2条为邪去正虚,虽见弱脉而恢复有望。有4条是浮弱脉同见,如太阳病中篇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正气虽略有足,但仍属表证,仍可汗解,但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已;98条的小柴胡汤证;阳明病篇251条本应用大承气汤攻下因脉弱而改用小承气汤;太阳病篇280条因脉弱而减轻祛邪药的性质或用量。还有2条浮弱同见是邪去正虚,恢复有望。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痉湿暍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此篇主要论述痉、湿、暍三种疾病的病症和脉象。

三者都是因感受外邪而致,都与太阳表证有关,因而合为一篇进行论述。

【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一作痉,余同。

【译文】太阳病,出现发热、无汗的症状,反而怕冷的,称为刚痉。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译文】太阳病,出现发热、出汗的症状,反而不怕冷的,属于柔痉。

【原文】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

【译文】太阳病,发热,脉象沉细的,属于因正气不足而致的痉病,比较难以医治。

【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译文】太阳病,如果发汗过多,可能会导致痉病。

【原文】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译文】风邪为患,误用攻下法,则会损伤津液导致痉病;如果再使用发汗的方法,则会让患者的筋脉出现拘挛症状。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译文】平素患有疮肿的病人,即便身体疼痛,也不要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误用发汗法则会伤其津液,导致痉病发生。

【原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浛。

【译文】病人身上发热、两脚发冷,头颈部位强直转动不灵活,怕冷,时常头部发热,脸颊和两眼发红,只有头部不由自主地摇动,忽然紧咬牙关不能张口,腰背强直,背部角弓反张,这就是痉病。

如果用汗法发汗,外寒与汗湿相合入侵体内,会使体表更加虚弱,肌体更怕寒冷。

误用汗法之后,脉象不直而曲,如同蛇行一般。

【原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译文】患上痉病的人,突然出现腹部胀大,这是疾病将要被治愈的征象,脉象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如果脉象沉伏,则为痉病。

【原文】夫痓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

《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译文】痉病的脉象,切脉时如弦一样紧,当上下移行诊断。

浅谈《金匮要略》中的针灸疗法

浅谈《金匮要略》中的针灸疗法

《金匮要略》全书共有398条,有关针灸疗法虽只有10余条,但却渗透在预防、治疗、预后以及注意禁忌、误用致变等方面中,兹归纳分述于下。

1预防传变“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人体受邪,由络及经,入腑人脏,既至脏腑又可互传。

所以《金匮要略》一开始就提出治疗“未病”,所谓治“未病”,一指防病于未然;一指既病防传,这里所讲是指后者。

本篇所举,其一是邪在内脏,见肝之病,必知传脾而治之;其二是邪在经络,必知邪有内传人脏之势。

因而在四肢才觉重滞,即用针灸,导引诸法进行治疗,使经脉气血畅行,疾病速愈,就可防其发展。

治疗“未病”是《金匮要略》全书整个指导思想,参考本篇第一条病在脏腑,治用药物以防相传;本条又载邪在经络,治用导引,针灸诸法,以防内变。

可见针灸疗法和药物在治疗“未病”中,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何尝不可用针灸治疗内脏,用药物治疗经络呢,而二者配合应用肯定会提高预防效果。

2治疗疾病2.1 发汗散邪“疟脉自弦……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

疟疾的致病因素,虽由感受疟邪所引起,其病情变化则有偏表偏里,属寒属热的不同,脉弦紧者是病偏于表而兼风寒之象。

《内经》说:“其在表者可汗而已”。

所以治疗时用针灸(或结合药物)以发其汗,邪随汗解,其病可愈。

本条以针灸治疗疟兼表寒者为例,说明凡外感表症,皆可用针灸以发汗散邪。

参考《伤寒论》“太阳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与本条意基本相同,都说明了针灸的发汗散邪作用,同时可以看出,仲景在应用时多和药物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用针灸治疗疟疾和外感表证,已普遍在于临床应用。

2.2通经止痛“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踹人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趺蹶是一种行动障碍的病证,为太阳经受伤所致,因太阳经行人身之后,其经受伤,所以病人行动时只能向前而不能后退。

踹部属承筋、承山、飞扬等穴之处,斯穴又属足太阳经,故针刺之,以疏利太阳经气,经气通畅,疼痛自止。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意义探析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意义探析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意义探析王静波;连建伟【摘要】欢阳脉诊法是中医脉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仲景继承了这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亦非常重视欢阳脉诊,他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对于该诊法多次论及.笔者尝试将<金匮要略>中趺阳脉浮的条文作一探析,归纳出其脉浮主胃气,但分虚实两端.以期能抛砖引玉,倡导张仲景之学,将趺阳脉诊法能够重新运用于临床.【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7)005【总页数】2页(P473,486)【关键词】《金匮要略》;趺阳脉诊法;浮脉【作者】王静波;连建伟【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5趺阳脉属足背动脉,其解剖位置在足背第二、第三跖骨之间,体表约有2cm~4cm触到的动脉搏动者。

趺阳脉诊法最早见于《内经》的三部九侯法。

《素问·三部九侯论》云:“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故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

”又《素问·评热病论》云:“……胃脉在足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冲阳绝者,死不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两跗之上,脉坚若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以上经文一方面显示冲阳即趺阳脉之所在,二乃趺阳脉有着诊断脾胃病的价值。

张仲景依据以上理论,亦较重视趺阳脉的诊断价值,如其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明确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以此来批评当时某些医生不深入学习与实践、不重视趺阳脉诊等草率的医疗作风。

其将单独切诊趺阳脉或寸口脉互参以及与少阴脉结合,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

《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病·方汇总分析(再议仲景脉之阴阳·下篇)

《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病·方汇总分析(再议仲景脉之阴阳·下篇)

《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病·方汇总分析(再议仲景脉之阴阳·下篇)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仲景脉之阴阳,指代什么?目前,有3种相对主流的认识观点:Ⅰ、寸脉(关部之前)为阳、尺脉(关部之后)为阴;如《清·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清·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等,皆认为“以关部前后分阴阳”,也就是寸为阳、尺为阴。

Ⅱ、浮取(轻按)为阳、沉取(重按)为阴;如《清·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以六部浮沉言,阳微必胃也,阴弦必肝也”。

Ⅲ、阴阳指的是左右(手)同样是《清·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作者还有一段对于“阳微阴弦”的理解:“以左右阴阳言,阳微必左手也,阴弦必右手也。

”——既提出了仲景脉的阴阳,是指左右手,又具体提出了左手为阳、右手为阴的进一步认识。

其中,(上)篇已经论述过我为什么不认同观点Ⅱ、浮取(轻按)为阳、沉取(重按)为阴。

简单再复述一下理由,如下:首先,仲景这书,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世人看的。

在成书的年代,作者不应该设置成“有时候应该这么理解,有时候又应该那么理解”这样的打哑谜式的叙述手笔。

——这书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涉及阴阳,并且能归类到脉象类的条文。

其中阴阳的指代,必须是一个能通解所有的,所有脉象类别的条文,作为一个统一的解析。

更具体的说:关于“仲景脉的阴阳”,上述3个主流观点:如果能站得稳,那么,必须要以单纯的一个观点(Ⅰ/Ⅱ/Ⅲ),通解所有的归类为脉象的条文。

因此,※观点Ⅱ:浮取(轻按)为阳、沉取(重按)为阴;如果按观点Ⅱ去解析,首先,《伤寒论》第6条、第94条、第290条以上这3条,无法解析通。

另外一层原因,仲景本身就有:浮取脉见如何,按之脉又见如何的标准文法。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所论及的“死脏脉”)所以,我认为,仲景没有必要别树一帜,以“浮取为阳、沉取/重按为阴”混淆读者。

对《金匮要略》中浮脉的认识

对《金匮要略》中浮脉的认识

对《金匮要略》中浮脉的认识
《金匮要略》,也称为《金匮要略之阴阳保真上》,是中国古代传世医学经典,它把古代认识浮脉的观念清晰地反映了出来,浮脉在医疗治疗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代是使用气血兩經、五行、四脈六腑等理论来解释病症的,它们会在身体的每一部分建立一组相互衔接的系统,用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浮脉是气血交流的重要途径,它把气血分隔在两个室内,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引起浮脉的不均衡。

传统的中医学会将浮脉分为六类,即冲、川、太陽神、厥阴神、厥阳神和主入神。

他们都是身体气血运行的重要支点,每种浮脉都有其独特的病症表现形式,可用来确诊疾病类型。

《金匮要略》从人体的功能层面上认识浮脉,指出浮脉是调节脏腑机能活动的重要部位,在此过程中,能及时发现调节脏腑机能的异常,帮助确诊疾病。

所以,浮脉是诊断某种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依据之一。

浮脉可以说是中医学上极其重要的一概念,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疾病的类型,还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治疗方案,从而确保病人恢复健康。

《金匮要略》是一篇古代经典,它把古代认识浮脉的观念清晰地反映了出来,它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匮要略脉法研究

金匮要略脉法研究
扁鹊切脉诊病,还见于《淮南子·泰族训篇》“所 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厭息脉血 而知病之所生也”。
2
❖ 汉代民间医生淳于意: 《史记》:“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
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 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 ❖ 古代民间医生涪翁(东汉初年)也是一位运用 脉法的专家,著有《诊脉法》一书。(遗失)
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反
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气来突而强,此谓太过,
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以脉与四时常脉相反,确定病性虚实。
21
《伤寒杂病论》继承《内经》诊察病脉
❖ 1、脉法四时,反者为病:
❖ 《平脉法》举例:“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 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
❖ 《难经·十四难》曰:“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 至,不大不小曰平”。
❖ 《内经》把平脉定义为至数不快不慢,同时有胃 气的脉象。皆曰平脉。
9
尺寸阴阳分三焦部位,以诊断疾病。
❖ 《难经·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 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 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难经正义》解曰:关者,尺寸分界之地,脉诀, 所谓高骨为关是也。关下为尺,主肝肾而沉,故 属阴。关上为寸口,主心肺而浮故属阳。”提示 尺寸分阴阳及与五脏对应,由此而诊断病在何处。
《金匮要略》脉法研究:
❖ 历史上研究《金匮要略》脉学者颇多,其学术观 点散见于其个人的著作中。
❖ 单行本的脉学著作也很多,而专门著述《金匮要 略》脉学者鲜见。
❖ 200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祝小惠研究生论文: 《金匮要略》脉学的整理与研究。

《金匮要略》卷一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金匮要略》卷一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治肝补脾之要妙: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脾能伤肾——伤,(伤害,损害;约束,管制。)这里取约束,管制之意。
五行生克制化原理:
相生:木(肝)生火(心),火(心)生土(脾),土(脾)生金(肺),金(肺)生水(肾),水(肾)生木(肝)
第一条第三段:虚实异治——杂病的治疗总则。
“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已病防传:
①肝病传脾是有条件的:肝实证(邪气盛则传,虚则不传),传脾(脏虚则受邪,实则不受邪)。泄肝实脾,泄肝顾脾。
②脾旺不受邪(重要立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③肝虚治法(五行生克制化原理)。A.治未病是一条纲领性的意义。B.知传是治未病的前提。C.整体调节是治未病的关键。D.五行学说(医用时,整体的调控系统,使之自稳)。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金匮要略》卷一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金匮要略》卷一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金匮要略
勤求古训,思术经旨,博采众方精益求精(精求方术)。
平脉辩证——平其脉辩其证。
理、法、方、药全备的辩证施治。
病、证、症。
原文分析:表里同病,当分缓急。“治虚证者,以养正为急,正气不固,则无以御邪而却疾,治实证者,以逐邪为急”。
第十五条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原文分析:痼疾——旧病,卒疾——新病。新旧同病,宜分先后,先治卒病,后乃治其痼疾。
第十六条
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条脉证二条)【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译文】有人问道:“技术高超的医生治病,往往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回答道:“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蔓延。

以肝脏病的诊断为例,临床上见到肝病患者,知道肝病可以传到脾脏,就要在治疗时首先调补脾脏。

但如果一年四季脾气都旺盛,就不需要调补脾脏。

一般的医生不了解疾病相传的规律,见到肝病不懂得实脾的意义,就只知道治肝。

”【原文】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译文】对于肝病的治疗,应当用酸味的药物予以补益,用焦苦的药物辅助,再用甘味的药物予以调和。

五味之中,酸味入肝经,焦苦味入心经,甘味入脾经。

脾气旺盛就能制约肾气,肾气虚弱,体内水气代谢就会失常,水气不畅,心火就会旺盛,转而伤害肺脏,肺气则因此虚弱,无法制约肝脏,肝气就会旺盛,如此肝病就能自行痊愈。

这就是治肝补脾的奥妙所在。

治疗肝的虚证时用此法,实证就不适用了。

【原文】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译文】《内经》上说:“不要伤害正气虚弱的脏腑,也不要补益邪气旺盛的脏腑。

应当用补法治疗虚弱的脏腑,用泻法治疗邪气旺盛的脏腑。

”这就是《内经》的含义。

其他脏腑在治疗时都可以仿照此种方法。

【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

(2)学习《金匮》脉学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记姚荷生研究室首席研究员伍炳彩讲座

(2)学习《金匮》脉学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记姚荷生研究室首席研究员伍炳彩讲座

(2)学习《金匮》脉学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记姚荷生研究室首席研究员伍炳彩讲座《金匮要略》398节条文,涉及脉象有143条。

许多还涉及脉象的难解条文。

脉诊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脉象在金匮诊察中的作用1、辨别病因风--浮脉,寒--紧脉、迟脉,痰--弦、滑、紧脉,瘀血--涩脉病例:一患者舌咽神经痛,在北京宣武医院做了手术,术后5个月疼痛无解。

查:舌苔厚、腻,脉涩。

温胆汤加通窍活血汤,治愈。

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本虚(血亏)之人,外感风寒。

如《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返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又如:“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其中“脉浮而紧”说明血虚体质是受外感风寒之邪而成。

口眼歪斜--小续命汤舌白偏淡、脉浮而不太弦,小续命汤加减2、辨别类型辨别阴阳、寒热(迟数)、表里(沉浮)、虚实(有力无力)八纲。

举例:①辨表里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膝汤主之。

病例:低烧38度西医诊断扁桃体发炎,静脉注射青霉素几个月舞效。

查:出汗、怕冷,脉浮、数,舌白淡外感风寒表证桂枝汤三剂--去寒银翘散三剂--清热(怕冷是发烧的动力,所以先去怕冷,再去发烧,问怕冷为主还是发烧为主)痊愈。

黄酒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②辨虚实脉数虚者为肺痿,脉数实者为肺痈。

③辨寒热及表里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兼脉所见)3、辨别表里机转①病情进退:下利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②病情的顺逆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脉大:弦大鼓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脉法浅析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著作,其内容1/3与脉法相关,开篇首论《平脉法》、《辨脉法》专篇,以明示脉诊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人体生理脉象的相对固定,比较临床变化之脉象,总结出变化脉象的病理意义,提示脉诊可以准确反映体内五脏阴阳之间的变化;并从脉象反映人体营卫气血的盛衰变化为基础入手,以脉证并举的方式,论述人体阴阳、正邪、疾病预后等诸多变化,提示脉诊不仅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病位、邪气的性质和盛衰、脏腑营卫气血的盛衰,还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本文试结合《平脉法》、《辨脉法》,对《金匮要略》脉法做一浅要分析。

1 脉诊寸口确定生理变化
《平脉法》曰:”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营卫流行,不失衡权,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平脉法》又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气血,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

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辙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俱陈,令的分明”。

仲景据《黄帝内经》脏藏于内,象现于外的理论,接受《黄帝内经》”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的理论,结合临床认识经验、以五脏脉象相应四时的经常不变规律,观察呼吸、面色、劳作、饮食出入、寒热等与脉象的关系,提出营卫流行,五脏常脉,津液流通等反应人体状态的内容,因息游布,把脉象反应在寸口脉诊部位,说明寸口脉可以反应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

2 脉象反应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
2.1脉象反应机体健康状态《平脉法》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2.2脉象反应人体病理脉象反应病理要比反应生理复杂的多,然而依据常人脉平,病脉有常,比较变化,知常达变,也能得知疾病脉象所主。

脉象能够反应人体病理状态,主要有以下诸方面的影响:正气充盛,气血通利是疾病痊愈的基础;正气虚衰,气血淤阻是疾病进展的基础。

邪气侵犯机体,淤阻损伤气血,是疾病产生的基础;邪气被攻逐出身体,人体气血和顺,为疾病痊愈的基础。

2.2.1脉象反应人体正气盛衰《辨脉法》曰:”脉沉者,营气微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脉微者,大汗亡阳也”。

此诸多论述提示脉象能够准确反映人體的正气盛衰。

2.2.2脉象反应病因及邪气伤人规律《辨脉法》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
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

又如如《黄疽病》篇云”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脉浮主风,脉缓主湿,风湿之邪外干,痹阻于脾,脾不运化,湿郁化热,湿热瘀于血分,内外熏蒸而发黄疽。

所以”脾色必黄”,是”瘀热以行”之故。

2.2.3脉象反应病位《辨脉法》曰:”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脏”。

又如《水气病》篇云:”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水肿脉见沉小,说明与少阴肾阳不足有关,病位在肾;水肿而脉浮,说明与肺失宣降有关,病位在肺。

2.2.4脉象反应病证机理《辨脉法》曰:”病有洒析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胜从之,阳脉不足,阴胜乘之。

何谓阳不足?答曰,家令寸中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析恶寒也。

假令迟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如还有《中风历节病》篇云:”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指出脉弱为少阴血虚,浮为风邪侵袭,进而痹阻经脉而成历节病。

2.2.5脉象指导疾病治疗《辨脉法》曰:”脉浮而大,心下凡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属腑者,不令溲数。

溲数则大便硬。

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2.2.6以脉象判断疾病是否痊愈《辨脉法》曰:”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3 《伤寒杂病论》脉诊的临床实践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中的脉象反应人体生理、病理的论述,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切实的理论基础,对中医临床实践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3.1确定疾病及疾病脉象的阴阳《辨脉法》曰:”脉有阴阳者,何为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此乃脉之大纲。

若以寸关尺三部来分阴阳,以辨别疾病在阴在阳。

《辨脉法》曰:”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尺脉弱,名曰阴不足”。

寸部为阳,尺部为阴。

指出不及气虚脉,在不同部位,所主不同。

微脉为阴,在寸口见,则主卫气不足,故曰阳不足;迟部得弱脉,弱脉为阴,主病证在里,故曰阴不足。

以脉象的阴阳属性,也可确定疾病在府在脏。

《辨脉法》曰:”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脏”。

浮数为阳,主病位在阳;沉迟为阴,主病位在阴。

若以脉证分阴阳《辨脉法》曰:”脉有阴结阳结者,何以别之。

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接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阳结者,阳脉见阳证;阴结者,阴脉并见阴证。

虽俱为实证,但阳结病在腑,阴结病在脏。

故之制法也不相同,病结在腑,治用攻法;阴结则不可用攻。

3.2判定疾病的表里《平脉法》曰:”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此及时从脉象的应指状态来辨别疾病的内外虚实。

临床中如初按脉时,脉浮数,少时,脉象变化为缓或弱缓者,多偏于气虚;若初按脉,见沉细弱缓,浮取无,少时脉变化为浮弱数者,多偏于血虚。

3.3判定病证寒热《平脉法》曰:”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

营为血,血寒则发热”。

在《辨脉法》中曰:”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

此迟脉为阳气虚甚,可称为”无阳”,津液虚少,不能作汗,邪气滞内而无力出表。

《辨脉法》又曰:”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

此数脉为阳热有余也。

以上所举即仲景以脉之迟数分阴阳,定病性寒热。

3.4判断营、卫、气血的盛衰营卫充盛之脉象,如《平脉法》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营、卫气血不足,衰亡之脉象。

如《平脉法》曰:”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逮,营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

身体痹不仁,营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虚寒,数欠”。

此即营、卫俱不足的脉象反应。

《辨脉法》曰:”脉瞀瞀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添之绝者,忘其血也”。

提示浮弱无力的脉象为阳气少;脉细弱无力的脉象为阳气衰;脉无力若有若无者,为血虚。

3.5指导对疾病的立法治疗《辨脉法》曰:”问月,病有战而汗出,因的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脉证结合,提示疾病痊愈的根本是正气充盛,若正气不足,当扶正祛邪。

脉浮而紧,当为外感风寒,治当发汗,若按之芤,則为里虚,里虚应养血温阳而助汗。

又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云:”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脉浮主表,咳而脉浮,说明邪盛于上,宜用厚朴麻黄汤散饮降逆,止咳平喘。

脉沉主里,咳而脉沉,说明内有停饮,上迫于肺,故宜用泽漆汤逐水通阳,止咳平喘。

3.6判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以脉象提示病机,预测疾病发展变化。

如《辨脉法》曰:”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营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

此论脾胃疾病,浮为外感寒邪,所以伤胃者,是医用下法之故,使邪气内陷于胃腑,数为动脾者,是胃病影响脾,而非原本胃病,致胃不能降浊,脾伤津液不行,而出现大便硬症状。

《辨脉法》又曰:”假令患者云腹内卒痛,患者自坐。

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仲景以脉象测预后,见是证必有是脉,腹痛病,其脉必沉,今脉浮大,脉象不主里证,故曰腹痛痊愈,此即通过脉象和症状的变化以预测病情进退变化。

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
治》篇中,第3条: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

这条是说,患气喘的患者,兼有颜面浮肿、呼吸困难到两肩摆动的程度,脉象浮大而不任重按,为预后不良之症。

综上,《金匮要略》之脉诊,无论辨别病因、病机、治法、预后等,都以脉证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固定的生理常脉为参照基础,将脉证结合,对比变化,确定治法,作为平脉辨证的客观依据,其”脉证并治”论治疾病的形式和方法,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基础,其脉诊内容对今天的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