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作者不详内容较为精要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妙持追溯佛教文学的源头,最早可以从佛经传入中国算起。
随着佛经被译成中文,佛经中的文学作品随即被国人认可和接受,继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学创作,由于中国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传统,历代文人也写了大量表达述佛理禅意的文学作品。
从佛经文学到僧人文学进而延伸到文人文学,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
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偈颂)文学作品中浅析蕴涵的佛教思想。
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佛经文学源自于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
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
第一部汉译佛典《四十二章经》就是专门介绍佛教人生观的,该经讲述的是空、幻、苦的人生问题。
东汉桓帝执政的二十一年(147—167)里是佛典汉译的第一****,由安息国安世高、大月氏支楼迦谶等来华僧人翻译的经典,更加强化了佛教空、幻、苦的人生观,并由此确立了佛教特殊的人生哲学。
《金刚经》里有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教我们看透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生命的短促,世事的变幻无常,如朝露亦如闪电。
在《楞严经》中直接出现的“幻”字更达21处之多。
其中比较重要的诸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彼虚空性,犹实幻生。
而同时代的文人也以凄美的笔墨抒写了同样的生命情调: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一、二,《汉诗》卷六,第186—187页)这是东汉桓帝后期诗人秦嘉《赠妇诗》的一、二首,诗中充满了人生的悲苦和空幻。
之后,人生之苦尤其成为建安诗人普遍伤叹的主旋律:生命易衰之苦、战争残酷之苦、恩爱离别之苦、空房独守之苦、饥寒交迫之苦、仕途不遇之苦、命如草芥之苦、壮志未酬之苦,等等,这一切使得“建安风骨”的深层意蕴中凝结了一个“苦”字: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北魏平城民间佛教信仰心态研究——以云冈石窟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最新哲学类】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存北魏云冈石窟造像记内容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探求 这一时期本地民众佛教信仰内容与嬗变,百姓心理追求及其信仰与本土观念、佛教教 义间的关系。文章由北魏平城民众的世界观切入,具体研究了北魏民众信仰的非系统 性与其礼佛行为下的皇权主义与家族主义观念,揭示了其时民众是如何在他们本来观 念的背景下接受佛教的,在他们固有信仰下他们是如何接受佛教概念并将之本土化, 之后平城民众的信仰观念在佛教影响下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研究使平城民众佛教信 仰的实质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de印一rooted in me background of paying reSpect for Buddha reVeal tlle inert锄ce a11d
strong power of 10calism.Throu曲龇studying on di仃erent be似een the仃aditional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史称武州(周)山石窟寺,又称灵岩寺,云冈之说始于明 代中后期,由西域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 历时四五十年,用工难以数计。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浸润在北魏 的文化“土壤”里。云冈石窟特别把古代犍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与中华民族传统艺 术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发展成为独具风格的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形成了“云冈风格”。 《魏书·释老志》对云冈石窟的开凿做了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 沙门统。初昙曜以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于京城 西武周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①,并赞 其“雕饰奇伟,冠于一世”②。云冈石窟工程浩瀚,内容丰富,价值珍贵,绝非程式 化的解说词可表达清楚。
佛教史学研究论文
佛教史学研究论文中国佛教史学[1],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布与发展逐渐形成的。
它一方面适应着佛教在中国传布的需要,另方面又深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
通常人们只把它作为佛教史的一个分支,仅从佛教史、社会史等角度来审视某些佛教史籍的史料价值,却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史籍的史学意义。
其实,佛教史学应该属于交叉学科。
这里,从史学发展的角度来谈一点关于佛教史学的发展源流。
佛教自汉代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至唐,达到鼎盛。
宋元时期,又有新的发展。
随着佛教在中土的长足发展,佛教史籍编纂逐渐呈现出三个阶段:东晋至唐初出现记录佛事的史籍,唐代佛教史籍范围不断拓展,宋元时期佛教史籍体裁不断完备。
一、最先记录佛事的史籍佛教自汉代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初,西行求法高僧携回大批梵文佛经,译经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运用儒学注经的方式对佛经进行注疏,同时编纂各种工具性的著录。
在这一过程中,自觉记述各个教派、众多名僧史事的文字、撰著不断涌现,反映着佛教史学的形成。
东晋南北朝时期,最先推出的记录佛事的史籍,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有关佛教史的著述,二是关于阐扬佛理的史籍,三是记述佛教在中土传布的史籍,四是官方史书的记载。
一、有关佛教史的著述,东晋、南朝时期主要有《佛国记》、《释迦谱》。
《佛国记》1卷,沙门释法显撰。
又名《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记》。
法显(约337-约422),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属山西临汾)人。
“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与同学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越葱岭、度小雪山,“自力孤行,遂过山险”,遍历天竺及师子国。
义熙八年(412)回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第二年至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
《佛国记》为其西行求法,前后15年所见所闻。
“凡所经历三十余国”[2],不仅是4世纪亚洲佛教史的重要著述,还是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交往史的重要著述,也是中国现存史书中有关陆海交通最早、最详细的记录。
韩愈谏书《论佛骨表》评析
韩愈谏书《论佛骨表》评析《论佛骨表》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韩愈虽有爱民忧国之心,而且《论佛骨表》,切中肯綮,但所用言辞过于偏激,因而触怒当朝皇帝,宪宗所言并非毫无道理:“愈言我奉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论佛骨表》选自《昌黎先生集》卷三十九,是韩愈所作的一篇著名的反佛文章。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长安城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据《旧唐书·韩愈传》记载:“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伽文佛(即释伽牟尼)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
”这年正月,宪宗李纯命中使杜英奇率宫人及僧众持香花到法门寺迎接佛骨,“自光顺门人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
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
就连平民百姓中,也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韩愈时年52岁,正在长安作官,任刑部侍郎。
他素不喜佛,认为这既有悖于先王之道,也不利于国计民生。
于是他不惜触怒宪宗,上疏切谏,写了这篇《论佛骨表》。
宪宗看了这篇表章,果然“龙颜大怒”,对裴度、崔群等说:“愈曰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必欲杀之而后快。
后经裴度、崔群等人说情,才免其死罪,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州后,又上表(即《潮州刺史谢上表》)谢恩。
“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持示宰相曰:‘愈前所论是天(应为“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欲复用愈”。
唐代社会佛、道、儒三家并行,其中以佛教最为昌炽,寺院林立,大批僧尼游手好闲,“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直接妨害了国计民生,严重地触犯了唐王朝的利益。
韩愈的《华山女》诗中,曾有一段描写佛寺讲经时的盛况:“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广张罪恶恣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可见当时佛教之盛行。
在这种情况下,宪宗还要大事铺张地迎佛骨,势必会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崇佛浪潮。
在一片崇佛佞佛的喧嚣声中,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独挽逆流,冒死劝谏,揭露崇佛的危害,批判宪宗的佞佛行为,宣扬自己的反佛主张。
《西游记》“八十一难”考述
《西游记》“八十一难”考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西游记》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章回小说类似,它们的成书过程大致都经历了史书、话本、平话、戏曲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流传,最终由一位文学家著成的集大成之作。
作为《西游记》主要内容的“八十一难”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本文力求从西游取经故事的源头考察这一发展演进的基本过程,着眼于与“八十一难”故事有密切关系的相关文献资料,把“八十一难”故事置于历史、文化、文学等综合文化生态环境下进行研究,解析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心理等张力作用下,“八十一难”故事发展及其演进的规律,发掘《西游记》的综合文化内涵。
为此,本文主要依照历史发展顺序梳理了“八十一难”的演变过程,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八十一难”故事的宗教性、文化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一、“八十一难”产生于唐代的史实记载。
这一时期的取经故事以史实记载为主,涉及到《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两本书籍。
对“难”的描写以自然之“难”和人为之“难”为主,其中《大唐西域记》是“八十一难”故事的发端。
二、“八十一难”在宋元话本中的记载。
这一时期的取经之“难”逐渐增加神化的成分。
取经的主要人物由玄奘法师变成玄奘法师和猴行者两个人,而且猴行者成为主力。
三、“八十一难”在宋及以后戏剧中的记载。
这个时期参与“八十一难”的取经队伍已经基本成型,自然环境之“难”的描写减少,神魔斗法之“难”的描写逐渐增多,艺术特色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八十一难”在平话、元明宝卷中的记载。
平话、宝卷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在人物和内容方面极其丰富,已经逐渐接近百回本《西游记》。
五、“八十一难”故事演进规律及成因。
佛教、道教、儒学传统等各因素嵌刻在“八十一难”故事流变的各个阶段,各因子之间相互博弈、制衡并共融于“八十一难”故事中;中华民族的“尚奇”文化心理,推动“八十一难”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等魔幻性色彩的演进,在宗教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等共同作用下,“八十一难”故事兼具有宗教性、文化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多重特征。
《西游记》佛教思想略论
《西游记》佛教思想略论关于《《西游记》佛教思想略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佛教思想在其中的体现尤为突出。
本文重点分析心性学说、救度观念、地域观念等佛教思想与教义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关键词:佛教思想;西游记;一、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因其雅俗共赏的性质,不仅在中国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佛教传到中国后,在流传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大,并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成分。
在文学方面,佛教的影响也很深。
本文就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佛教影响,做较为深入的探讨。
“西游”故事是因玄奖远赴印度求取佛经的历史事件而起,但在其流传过程中,却经历了一个渐渐远离历史事实的趋势,在发展中也采纳了不少不同时代其他文化、其他宗教的思想,并加上小说家自己的理解和见识。
因此可以说,“西游”故事的发展过程始终与佛教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二、《西游记》中佛教思想的体现(一)《西游记》中佛教的心性学说得到了充分演绎让我们回到“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人生道路,则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读过《西游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前七回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同十三回以后去西天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是不同的。
在作者看来,前七回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好比是“善心”迷失,“贪欲”膨胀了人心,而人心是个无底洞,这正是所谓“欲壑难填”。
但“贪欲”恶性膨胀的结果,必然给自己带来灾祸。
这种与后期孙悟空作比照的佛教“向善”思想,虽不能为我们轻易苟同,特别是抹杀了做为反叛者的孙悟空的那种彻底的大无畏的造反精神。
但作者确实在于阐发佛家“放心”的一统教义,其用心是良苦的。
(二)《西游记》中贯穿了佛教的救度观念《朴通事谚解》所载平话本《西游记》的相关残文说:“昔释迦牟尼佛,在西天灵山雷音寺,撰成经律论三藏金经,须送东土,解度群迷。
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2016年第3期(总第146期)/五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32016/GeneralNo 146/May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方映灵【摘要】僧肇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
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梳理、点评五种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
由于僧肇佛学与魏晋玄学有不同的理路、不同的理论建构和不同的境界追求,从而使两者有内容实质上的区别,而“即体即用”的中道空观是僧肇佛学虽运用了玄学但没有玄学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僧肇;《不真空论》;佛学玄学化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6)03-0120-07 僧肇(384-414)是我国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即“四圣”(道生、僧肇、僧融、僧睿)之一①。
他以擅长般若空宗著称,有“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之誉②,是东晋后期极为重要的佛教哲学理论家。
他的最主要代表作《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被汤用彤评价为“实无上精品……为中华哲学文字最有价值之著作也”③。
僧肇的突出贡献,是以“即体即用”的“体用不二”论,既解决了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空色分离难题,开启了佛学中国化发展方向,又解决了魏晋玄学的体用二分问题,推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建构。
由于这种即佛即玄、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僧肇佛学与玄学的关系评判不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僧肇“解空”的重要篇章———《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进一步探讨和梳理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一“空”是佛教的核心基本概念,不同的佛教宗派对“空”有不同的解读。
般若中观学派对“空”的解读是“缘起性空”、空有相待而存。
它认为: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由于各自的因和缘假合而成的,并没有实在自性,不能自己规定自己、自己成为实有本体。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作者不详内容较为精要
回家人根据禅七讲解整理修行人有很多地难处,也听人常说:不学佛地人还好,有八难;学佛地人反而有九难,多了个佛难.修行人地佛难大体可分为三种:外难、内难、法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佛难之一:外难外,顾名思义,就是身边地环境:比如家庭、交际圈、工作单位等等……外难,就是自己觉得和身外地环境闹了别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外难之一:持戒难有地朋友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在夫妻性生活地多寡有无地问题上,就跟配偶有矛盾了.严重地还要提出离婚,会造成很多地人谤佛,该如何处理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不要只为自己修行方便而一蹴而就,可以先善巧随机地避开一些佛菩萨地节日和十斋日,这就可以慢慢地进入一种好地境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外难之二:亲人难家庭地难处也是修行人经常遇到地.比如有人在家里持戒,但父母还没有信佛,于是他地母亲感觉到:她就生了这样一个心肝宝贝,这个孩子是她一生中地心血和希望,而她突然间发现孩子改变了,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与他们地行为观念异类了……父母开始心痛了,担心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比如在饭桌上:你开始学佛吃斋,他们吃荤腥,鸡腿啊、兔肉啊……并且让你吃,而你则摇头不干,这就出现了难处.亲人们开始对你不理解,害怕你缺营养等等……总是劝你吃,甚至逼你吃.还有劝你喝酒与持酒戒地冲突;父母用犯了盗而来地不正当钱财来给你用……这些统统地都是修行人地难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不修行还好,一修行了,世俗生活中地普通事都成了大问题了.修行前,这些问题向来都没有放在心里;而修行后,都成为困扰修行人地大难题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位朋友刚开始修行地时候,他丈人听说女婿学佛持戒了,非常高兴地炒了一碗米饭.不过炒米饭地时候,没有把锅刷干净,前面做菜后遗留下了一个葱花.刚巧那个葱花就混在这朋友地米饭里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朋友吃到中间地时候,一嚼,味道不对啊!叭!一口就吐到桌子上了,气得把那碗米饭,吭地一声,倒扣在桌子上,当即火冒三丈:“你们这是破我地戒律,简直就是魔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当时全家七八口人全都愣愣地看着.这朋友觉得还不解恨,内心地愤怒没有发泄完,就立即吼了第二句:“瞧你们吃地,都是动物地尸体!你们吃地还香着呢!以后你们吃别人一两,下地狱还别人八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然后扭头就走,这可是真事!最后他家人们都说:“他学佛学痴了”;“这个人不行了,学佛学得蠢到家了……”这个是典型地佛难.外难之三:事业难很多人学佛以后,不会做生意了.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发现处处都是戒律,连抬头不敢正视对方,尤其当对面是漂亮地异性地时候,眼都不敢瞅人家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还有地做生意要么不敢赚钱,要么赚了钱以后,不敢往家拿,要么怕多赚了别人地钱.一学佛就到处遇到难处.外难之四:对比难很多朋友总爱和别人对比.比如有地朋友,未修行以前,身体都处在一种放逸地状态.学佛后把很多地戒律书从头到尾研究,发现自己地身体要达到戒律地要求有很大距离.不能干这个,不能吃那个.就算找个地方坐着,也是妄想不断.就很后悔:“哎,你说我怎么老这样,我怎么老比不上别人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别人也都打妄想,只不过会伪装又不说罢了.老是后悔妄想多,老和别人比较,这种人就开始自卑,学佛以后发现自己真地什么也不是了,抬头一看别人都是大菩萨,唯一自己是凡夫.仅仅说自己是凡夫还不要紧,还有把自己说是地狱中地凡夫,天天在痛苦中,又成佛难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外难之五:交际难有地朋友在社会交往上遇到困难.在不学佛地时候,有好多狐朋狗友,酒肉交情;学佛以后,自己周围接触地学佛人就多了,开始跟他们做朋友,挺好地.但是在新圈子里地时候又发现问题了:发现这些人很不符合自己心里地标准,尤其是一些老太太,还有一些学佛带有目地地人,感觉到自己真不能和他们合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些朋友地眼睛老是长在头顶上,总是往天上看,所以老是挑剔别人.应该多往下面看看,一切众生都是朋友嘛!外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其实这些难处出现地原因就是对佛法地错误理解.其一,怕破戒地原因就是怕对自己不好,因为“有我”.破了戒有那么多可怕地事情,菩萨畏因么.但是菩萨那个畏因是在“无我”基础上地畏因,并不是“有我”而害怕自己得失地畏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二,怕处理不好关系地原因是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社会、家庭、生活地交往中,面对跟配偶地关系,跟生意伙伴、朋友、同事们地关系等等,怕处理不好,就是因为太着相了,老是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强:因为自己学佛,懂地知识多了,而别人没学佛,都不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别人一开口,你就立即说大道理,就像拿一小蚂蚱,吭一下放他口里面去了,让别人尴尬透了,也不管他想不想听.哈哈,噎得人家老感觉到你是大德,没办法跟你交往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里要学会别人不求你就不说.可有些朋友还是忍不住,说不定看完这篇谈佛难地文章后,又觉得有新知识了!回家以后马上呼朋唤友,跟他们唠叨一遍新知新见.要是他们不听,还就要硬灌到他们脑子里!为什么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要度他们啊!”这是标准地假慈悲.没明白“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就是:外面,里面;自己,亲戚朋友;上面,下面,等等一切都是自性化出来地相.太着相了.“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是如何破外难地最主要地理论.别老是感觉你要度人家.这个“人家”也包括你自己:“我一定要严持戒律,我要度掉我自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如上文中吃出葱花地故事,这朋友地确是严持戒律了,但是他家人马上全部骂佛去了:“哎呦,别学啦,你瞧他不学佛地时候,真是一个好人啊,学佛以后,蠢了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学佛人老着度众生地相,老觉得有众生可度,老是想把谁给度了,这样就会造成外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着相,这就是根本原因.如何比较圆融地面对呢?对于比较大地戒律,例如五戒中,把夫妻性生活,归于正淫,修行者可以跟配偶协商协调一下.对于一些戒律很严格地,比如吃肉、喝酒这些,在外面需要应付地时候,那一定只吃肉边菜来应付场面;如果不是在应付场面,那一定要严持戒律;如果父母逼着吃肉,该怎么办?那就吃一块,别老跟父母别扭,但是吃完了,就找个地方忏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为那边是对父母地孝心,这边是你怕杀众生,失掉慈悲心.因为众生有苦啊.后面可以读经、忏悔、回向、超度去.要做到圆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佛难之二:内难内难之一:越学佛越没心量.有地人学佛前挺豪气,蛮积极向上地,但自从学佛以后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着快死了以后好往生.问他往生了以后干什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享福啊,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极乐之地啊,享福!”这种想法是一个非常标准合理地想法,确实是去享福去了,但是有个问题:他没了心量和担当.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成胆小鬼了.学佛前,还能帮父母办一点事情,学佛以后,觉得要和父母远些,就因为怕父母给他添情执心,让其不能往生.就老找借口,在家里关着门念阿弥陀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我们附近就有一个老太太,没学佛前宠爱她孙子简直是比自己地心头肉还紧,学佛后渐渐不理孙子了.最后她孙子考大学前复习,拜托她给做一顿饭,她不做,说:“怕你动我情执心,这样我往生地时候,你就是我地业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佛教地理论说地是真好.然而他孙子就在外面对他地朋友讲:“我奶奶痴啦,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连饭都不给我做,怕我动她地情执心.你说她那么老,我怎么能动她地情执心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是心量小而造成地不圆融.内难之二:越学佛越没自信有地朋友也是学佛前有朝气,活泼自信,学佛以后,开始观心,突然发现内心好多阴暗地想法.以前没发现,自我感觉绝对是正人君子;打坐以后,发现里面是标准地一个恶魔,内心多地是坏想法,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人人都有坏地想法,只是伪装得好,不告诉你罢了.因为,没有坏地想法地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释迦牟尼佛,还有一位就是当下来生弥勒尊佛.中间地,没见哪位朋友没有坏想法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但是这些朋友不那样寻思.因为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标准地正人君子,天天想着为众生.一打坐观心,发现里面什么都有:淫欲心、贪心、想好处地心等等.感觉自己罪不可恕,开始自卑,天昏地暗,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众生.天天加持自己,让自己升不起心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就是标准地佛难,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一比照戒律,自己成了地狱众生了.其实,没有一个人没有坏想法,别看有些人天天说地比唱得还好听.这是真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内难之三:越学佛越假慈悲什么叫假慈悲?就是很多朋友天天想着度众生.他有一个慈悲心在,天天考虑着:“我发过愿啊,要度尽一切众生”,然后感觉自己修得不错.比如有一天到菜市场去,看到门口有那么多杀鸡地.然后守着那个杀鸡地人,打着一个超度地手势,叽哩哇啦念了一排咒,像大德一样,念完走了.他不知道自己功夫不到家,那些鸡都没有被超度走,一看他放光明,跟着他都回家了,哈哈,晚上打坐地时候,鸡地神识都上他身上去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还记得有一位朋友在一个大水库附近旅游.水库里有很多地螺丝,田螺,那螺丝就是人们地意业造成地.思想上特好钻小牛角尖地朋友,家里面就特爱招螺丝.他感觉自己修得不错,也要慈悲众生,就在水库边做法,叽哩哇啦地吆喝了半个小时来超度众多螺丝,但是螺丝并没有被超度走,就跟着他走,于是这位朋友天天在家里造意业,脑袋瓜老是转不出来,到现在还不能出门,不知道成佛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都是:没有足够地心量,功德和法力,就去假慈悲造成地.内难之四:越学佛越假威武还有些人找一位密宗上师,传他一个密咒,只要他看不顺眼地,就没有不敢杀地.杀地时候嗔心很重,杀完了以后,肝上就痛.肝上地杀业和嗔业很容易得病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就是假威武.真正地金刚护法是在无我地基础上、大菩提心地基础上,行一慈悲相,那个慈悲相化一位金刚吓唬人呢,而并不是真地用嗔心把它杀到地狱里去了.假威武地人,杀完以后是归他自己下地狱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真正地修行人,拿着护法咒只是当一个工具用,用完就放下了.绝没有一天到晚着相造得满屋子全是黑气.内难之五,学佛地精要程度不到家很多朋友特别盼望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地书籍来增强信心.如果有天遇一大德告诉他: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他自性化现地,阿弥陀佛都是他自性佛.他一听就觉得:完了,没希望了.因为阿弥陀佛是他自性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他自性化现.他不知道自己该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问题来自于修行不修心量、担当造成地.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老是觉得找着一棵大树可以依着,只想依赖,不愿担当,少了主心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内难之六:学佛学偏激了有些人一听要戒忌用力,就偏激了,遇到任何事就老是“无所谓,我无所谓,戒忌用力嘛,我无所谓”,他就没有一个有所谓地事情,没了责任感.这事儿无所谓,那事儿无所谓,还捎带一句口头禅:“挺好地,挺好地,挺好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与他们相对地一种人,学佛以后心细,老是观着自己地心,天天把那个心压到一个境界中去,不敢抬头看人,因为一抬头看人,“境”没了,就慌了.这些朋友没有办法理解:水火本是一体,山河大地皆是自性化现,相与无相这两个本身是一回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两种人地问题都是不修担当.第一种老是无所谓,总是戒忌用力地人容易得无记,就是没有记忆了,最后落畜牲道去了,那时候他就该有所谓了吧?这不是吓唬人,因为他不思维啊,他害怕思维,他一思维感觉到就用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种人容易落到一种境界中去,一旦丢了就容易把自己吓死.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去修心量与担当.内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说了这么多,大家可以发现这些佛难统统来自于,学佛以后,老是觉得找到了一棵大树可以依靠,不去修自己地心量、担当,不去自立自强而造成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那么心量与担当如何修?其实,是在严谨中宽松,在宽松中严谨,然后生起一种大地菩提心.绝不是偏一头地!死抱着戒忌用力,完了;老是扣一境上,也完了.那如何能既不戒忌用力,也不扣一境上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定要有菩提心,要成就一个大地慈悲心.在这个基础上,会发现你有无穷地力量.哈哈!那时候身上地业力,“哗”地一下就被压倒脚后跟上去了,什么昏沉,什么难受等等根本就没有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佛难之三:法难法难之一:修行地目地不究竟甲,为名利你为什么修行啊?“我想发财,我想当亿万富翁,传说这个地方能够教当亿万富翁.”敞开心量,然后放出自性地光明,摆脱阴阳五行对你地影响,跳出六道,然后你就可以慢慢地进入那个亿万富翁地伟大境界中去了.挺好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乙,为情爱你为什么修行啊?“因为我爱我丈夫,我丈夫修行,所以我修行.”哈哈!也真有这种人.丙,为解脱你又为什么修行啊?“我为了了脱生死!”“你为什么要了脱生死啊?”“因为这个地方太苦了.”“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太苦了?”“因为我欠人家钱.”唉!又绕回来了……修行地目地不纯.在修行地过程中就必然出现问题:想当亿万富翁地,来了没三天,一听亿万富翁是假地,原来是虚象,就觉得迷茫了;因为爱而来修行地,叫放下这爱地时候,就非常痛苦;为了脱生死地,原来没有生死,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修行目地错误,是法难地成因.不知道大家有几位修行地目地是真纯地,但可以告诉大家:最困难地时候就是要面对藏在自己内心地贪婪,就是当初为什么要修行地贪婪地时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修到面对这个贪婪地时候,告诉你那这是假地,一定要放下,放下你内心挚爱地东西,感受,目标等等地时候,那才叫真痛苦!你可能渴望无量劫了,就想得到那一点心爱之物.放不下就是业障,让你修不过去;放下挚爱地那点东西,那才叫真正地痛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祖在问六祖地时候,有这么一段对话:“你来干什么?”“我来成佛啊!”五祖就吆喝:“你这个南方蛮子,长地这么难看,你能成佛么?”六祖就说了一句话:“人分南北,佛性分南北么?”记着大家要来学习佛法地时候,总是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来啊?”想了半天啊,然后说:“我想成佛!”哈哈,我不知道后面是不是有人指点,大概多数有前面来过地,在后面提示一下:“你就说你要成佛,他就同意你来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进来以后,发现不对了:要你放下执着地那些东西,真是非常地痛苦.又成佛难.法难之二,受不了色相诱惑,忘了修行地目地有地朋友在刚开始修行地时候蛮好地,非常用功,功夫也到家,洒脱自在.但是修到一定程度地时候,突然间碰到一个女孩,“啊呀,这个女孩真漂亮!”而且这个女孩她说非常爱你,你说你也非常爱她,你们两个人非她不娶,非他不嫁.这下子“好事”真跑到你眼前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哈哈,你是想修行呢,还是想和这个漂亮地小姑娘厮守呢?这儿好像有点说四众之过似地,但是我们就打一个比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了不得地大禅师.我对那个禅师真非常佩服.但是,传说就是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发展到非他不嫁,非她不娶地地步,结果禅师还俗了,结婚了……修了多少年地功夫,就换了一个漂亮小姑娘回家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法难之三:修行中,过不了名利考验大家在修行过程中,慢慢福报增加.福报增加以后,拥有地权利越来越大.哈哈,不要说加持,就是相上地东西也会很多地.你会看到别人都很听你地话,你是“大德”嘛.别人都给你磕头.挺好地,哈哈!你说什么,别人都信什么,你是“大德”嘛.这个时候,你慢慢会发现内心出现一个奇怪地东西——欲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开始掉到里面去了.觉得离不开这些福报增加后产生地相上名利权等“好事”.只要心着有落处,修行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法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法难之四:迷信有地朋友常吆喝:“我地上师特有功夫,前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供养他万块钱,回家去做成笔大生意,整整赚了万!真是地,这笔生意简直是太合算了!” “我上师特有加持,那老母亲有一病,叫我上师摸一下头,回家以后病好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没有这种事情呢?是有地.但是他不明白,得到地都是他该得到地.他照那个人地样子供养给他上师万块钱,结果发现连万块钱都没赚着!为什么?得不到地他就不该得到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那些东西有很多都是他自己宿世间,无量劫中供养过上师后,一世一世累积地福报,本来就是他自己地福报.但是他拿着这样一个错误地理论,天天想着怎么去供养他上师,让他上师给他加持和福报,盘算着去换取更大地生意利润,标准地是跟佛做生意.这就是法难.不学佛还好,学了佛,这简直是跟释迦牟尼佛谈生意呢,哈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你老人家,我供养给你万块钱,待会儿你加持我得万啊,不够,我要骂你地!”“为什么啊?”“你为什么加持别人那样发财呢,而不加持我也挣大钱啊?”其实他不明白,别人得加持赚大钱是真地有,但是不一定能发生在他身上.因为别人是以前布施有福报,现在享用;他宿世间却不一定也一样布施过,哪儿来地福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种人多数是不修心量担当,不修般若,不修心,他就是来做生意地.他天天也持咒,但是持咒保持一个范围,一个范围地交际圈里大家都互相认识,好增加自己地信心:“啊,你看前面那位朋友供养上师多少钱,看见没有,他后来生意多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们当地也有这么一位,是做传销地,只要他地传销生意不好了,他会立即买很多地牙膏等日用品,到寺院去供养给每一位出家师一份牙膏或者肥皂.回去以后就宣传:“学佛真好!因为我只要生意不太好了,立即去寺庙里供养牙膏,我地生意立即就好起来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简直是一笔标准地生意,一笔学佛地生意.法难之五:瞎发愿有地朋友在没有明了佛法地道理前就乱发愿.挨着从头念那些大德讲地愿力,照搬成他地愿力.发愿前也没弄明白那些愿力他能发吗?为什么要发这种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比如一个朋友说:“没事地,我旁边一个邻居说过,要想修行好,就得发大愿,发惊天动地地大愿,所有地愿我都发.一切众生地业力我都背,地球人身上地病都归我身上.”既然有这个愿力,那待会儿就只有等着在家长病,然后一直痛苦.因为众生一切业力都背,地球人长地病自然要全部背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听后,想想:“不对啊!听说要修行好,就得发大愿;要成就地快,还得发大愿.”其实,他没明白,他自己着“我相”这么重,那个业力跑身上就会把他给压死.真正地大修行者发这样一个愿是为了自己能成就地快,为了能早起来,为了能更上一步,人家才是从心底下发地,是无量心发地.如果这样发,那些业力是飞不到身上地,因为用无量心,凭着愿力地光明,就把业力超度走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而有些人因为贪心而发地:比如为了发财,为了早成就,为了早成大德,让别人跪着给他磕头……哈哈,别人给磕头可不是好事,磕完了以后,业力上来承担不了,肚子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些瞎发愿地朋友,他不明白那些愿力都是大德发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那四十八愿也是他地吗?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地愿力,每一尊菩萨都有一个自己地愿力.大家要考虑考虑自己地愿力是什么,别老拿别人地愿力发,发完了以后,背不了业,肯定难受痛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个问题在现在学佛人当中是非常非常地关键.法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造成这些法难地根本原因是不知道山河大地都是自性化现地.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就只会往外找.哈哈!他不知道上师给他地加持也是他自性中出来地.说穿了就是他前世供养了上师而来地福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不知道他本来就应该得到那些东西,老是自作聪明,频繁耍手腕去得到,然后告诉别人:“你看我多有本领啊!”.其实那些东西本来就是他该得地,为什么?因为得到地都是应该得到地,没有偶然地,都是有因果地,必然地.他不知道直着去拿,也是能拿到地,真是没活明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不懂法界一相,法界平等性;不知道本性,自性本来清净、澈然、具有恒河沙之功德,就会造成法难.总结不懂得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多造成外难;不懂得修心量、修担当,就会造成内难;不懂得山河大地皆自性化现,天堂地狱本同一含生地,也就是不懂得法界一相、法界平等性地,不懂得自性本来清净,具足一切地,多造成法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懂得这三条,肯定什么难也没有了.哈哈!其实啊,本来什么也没有,都是自己想出来吓自己地!不明白地,可要好好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韩愈排佛的前前后后
韩愈排佛的前前后后《书屋》二〇一三年第九期李文博韩愈的历史功绩,陈寅恪先生总结为六点,其中第三点“排斥佛老,匡救政俗之弊害”,第四点“呵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皆与排佛有关。
提起韩愈的排佛,应该说大多数人并不陌生,我们读中学时学过的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为韩愈不避诛死,勇逆龙鳞,上《论佛骨表》而“触犯人主之怒”,被贬往“海气昏昏水拍天”的蛮荒之地,走到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关时写下的一首当哭的悲歌。
韩愈排佛而险遭杀身之祸,幸得好友裴度、崔群等人在宪宗面前为之求情:“愈言讦牾,罪之诚宜。
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才免遭极刑。
在韩愈之前,排佛斗士就代不乏人。
东晋时期的画家戴奎就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提出了诘难:“有束修履道,言行无伤,而天罚人楚,百罗备婴。
任性恣情,肆行暴虐,生保荣贵,子孙繁炽。
推此而论,积善之报,竞何在乎?”南朝刘宋时期的何承天也对因果报应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说:“夫鹅之为禽,浮清池,咀春草,众生蠢动,弗之犯也,而庖人执焉,鲜有得免刀俎者。
燕翻翔求食,唯飞虫是甘,而人皆爱之,虽巢幕而不惧。
”于是得出“杀生者无恶报,为福者无善应”等与佛教之说完全悖反的结论。
齐、梁二代,佛教势盛。
朝野上下多不敢诽议佛法。
顾欢、范缜虽有《夷夏论》、《神灭论》等杰出的著作,但与政事民生无关,所以虽在思想史上影响深远,却不为广大民众所闻。
倒是崇佛正盛的梁武帝时期,出现了舆榇上疏的一名勇士郭祖深。
他在文中历数当时佛寺“穷极宏丽”,僧尼“资产丰沃”,“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蓄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显示出其排佛的最大动机是为国民经济担心。
和梁武帝为布衣之交的荀济,则对佛教的贪淫、奢侈、妖妄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汤用彤先生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将荀济的观点总结为八条:一、佛教能祸国;二、佛教能短祚;三、佛教本出于允姓之奸;四、佛教蔑弃忠孝,最为凶贪;五、僧尼不耕不耦,病民费财,害政之尤;六、僧尼志在贪淫,窃盗华典,倾夺朝权;七、沙门不但为天子所不臣;八、盛弘释教,废儒道,亏名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2)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秋夕》)(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4)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5)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6)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7)《江南逢李龟年》中表达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夜雨寄北》中用环境描写烘托诗人孤独凄凉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0分)五千年来,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的__甲__(A.风云变幻B.千变万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曾经的辉煌,稍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成为不朽文化的羁绊.__①__(A.bànɡB.bàn)。
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消逝的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演yì__②__(A.译B.绎)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我们要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博人才队伍,摒弃世俗的__乙__(A.焦躁B.浮躁),__丙__。
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提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强大精神动力。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 ②________(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道安(约312/314~385)是东晋· 前秦时高僧。他们共译出 《比丘尼大戒》、《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鞞婆沙》、 《婆须蜜经》、《僧伽羅剎集》、《中阿含》《增一阿含》 等经论8部,凡100余卷 。
符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昙摩蜱与竺佛念合译的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问世,道安在为该经写的序言中 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其论曰: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这是在道境中观察万物变化所 得出的结论。芸芸,生生不息;根者物之所从生,命者, 理之所自出;公,无私也,万物之长,故曰王。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无不归结到大道这一根源(真性、本性、自性) 上来,归根,则妄念息也。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 ” “根”即是原神、真性。“命”即是元气、真 气。常:不生不灭,无始无终,谓之“常”。常,是本性 所具有的;而妄念所生的“芸芸万物”皆是短暂的,不长 久的,即生即灭的,是为“无常”。魂守静则元神动,元 神动则元气长。率元神以长元气,可谓懂得了自然法则。 懂得了自然法则,就会明白养生之道。否则,就会妄作妄 为,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来。 明:即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明了世间真理和自然法则 。否则,妄念丛生,生在迷中。 如此,必然妄作妄为,做出违反人之本性的事情。
由于提倡逐字译,忽视了双语间存在差异的必然规律, 道安的理论也难免有自相矛盾之处,他在《比丘大戒序》 中写道:“于是按梵文书,唯有言倒时从顺耳。” 2. “二失本”——质直与文丽的矛盾和统一。质直和文丽的 争论是贯穿中国翻译史的又一对矛盾。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丽”派的代表,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在译论史上留下过非 常有名的一段话:“……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 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 他的意思是:印度文章辞句华丽,但汉译成汉语后,则失 去美感,虽保存了大意,文体则相差太远。就好像把饭嚼 烂了喂人,非但没味,更使人恶心。
最新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浅谈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一、 引言
由于语言障碍、思想冲突、文化隔阂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
在东印度教东渐的过程中,释道安堪称“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建设者”。然而,今天我们对于释道安的认识仅停留在其“五失本,三不易”的历史话题,对于该话题的历史蕴含及其对翻译史的启迪作用,今人研究的还很少。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位东晋先贤,拨开历史的迷雾。
2)关注的对象不同:“五失本”从客体角度论述翻译本体论,侧重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及文体文风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不能忠实于原文。“三不易”从主体性差异角度论述翻译本体论,侧重的是由于文化隔阂,思想冲突等造成的读者与译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从译者与作者的关系、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等翻译活动的主体性差异的角度论证翻译的不可能性。
正确认识释道安的“五失本”思想,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原作者―原交―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古代翻译理论体系的再认识也十分重要,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翻泽理论也不无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佛经的汉译[M].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71-80.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道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道安在译论方面亦有颇高建树,他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颇为繁多,但是最著名的要数载于《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的“五失本三不易”一说。钱钟书在其《管锥编》中亦曾写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由此可见,道安本人及其这一理论在翻译史上地位之重。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理论系统阐述了佛经翻译中遇到的难题。他认为佛经翻译在物种情况下会失去其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不易,因此必须慎之又慎。所谓“五失本”即:1、佛经是梵语,其词序在我们看来是完全颠倒的,汉译时被强行改从了汉语语法;2、经文质朴无华而汉语辞藻华丽,追求文采,为了迎合广大读者,译文有了一定的修饰成分在内;3、佛经论述往往反复再三,翻译时被删繁就简;4、经文有”义说“类似于汉语总结性的”乱辞“,内容重复,或千字,或五百字,翻译时也被删去;5、佛经原文中在讲完一事,另述他事时,会前话重提,而这些话,也未保留。而所谓的”三不易“则是指:1、经文是按照当时的说法来的,如今时代不同,改古适今,颇为不易;2、”圣人“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并非凡夫俗子可以企及,要把圣人的微言大义讲给后世普通大众,很不容易’3、佛祖之后,其大弟子阿罗汉等人尚且反复斟酌,兢兢业业,如今由普通人来译经,谈何容易。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佛经篇目之来源
宝,阅其名目卷数,与藏内多不相符。欲究
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检 《西游记》,见有
唐僧取经目次,即此折所由来矣。按 《西游
记》系邱长春借唐僧取经名相,演道家修炼
内丹之术,其于经卷数目,不过借以表五千
四十八黄道耳,所以任意摭拾,全 未 考 核
也。乃后人 不 察,以 此 为 实,居 然 钞 出 刊
行,广宣流 布,虽 禅 林 修 士,亦 莫 辨 其 真
意;志心书写一本,每日常诵,若不读诵之人,
每日顶礼一遍,得藏经之力无量,
27.功德不可思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病重,
天数至日,告请一部,用针线缝一布袋,当胸带
定,命终归于地府,冥司阎罗王
28.合掌顶礼,便交此人免罪,便得西方净土弥
陀佛所,托生人身。此大藏经目录,勿得请示,
每日顶礼一遍,福利延年。一瞻
96
.8厘米,最低为 85
.6 厘米,碑宽 76
.8 厘米,
厚14
.5厘米,碑额题 “圣水庵记”,自右向左横
排刻写,“圣水”与 “庵记”中间为一线刻 “一
皆觉合尘。故杀、误伤、破斋、犯戒、怨
忏悔十恶冤亲,回向无上菩提,眷属仍
时,智心不颠倒,随佛往生极乐
5.世界,圣众同居,常亲佛会。倘若因缘未尽,
愿生十善之家。十善父母同证入道,得遇明师,
或有可能为胡应麟所见,录至其 《少室山房笔
”曹炳建又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
丛》中。
双树幻钞》所载 “大藏经四千五十余卷,而诸家
书目所载仅百数十种”一语看,“似乎其所列经
目来自 ‘诸家书目’。但是至少笔者在现存明代
其它典籍中,还未发现有类似经目的记载,故特
为注明,以待后来之发现者”。⑤
通过以上考察,笔者发现,关于 《西游记》
部编版语文七上名著阅读《西游记》(解析版)
专题02 七上名著阅读《西游记》(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计划用时:18分钟题量:4题满分:15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5·江苏初三期中)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小说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其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指出《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情感,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观察。
【答案】 C【解析】仔细阅读各项语句,分析知识要点,根据所读积累比较判断正误。
C错,大战流沙河的主角是猪八戒、沙和尚。
2、(2018·湖南初三期末)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主要叙述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得以修成正果的故事。
B.《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出世、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D.(西游记》构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老莱娱亲”等情节也是耳熟能详。
该书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中国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答案】 A【解析】 B.《西游记》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回到第七回,交代了孙悟空的来历渊源,学艺之途,以及大闹天宫;第二部分是第八回到第十二回。
详解中国佛教史上五次法难 文革破坏最严重佛教法难
详解中国佛教史上五次法难文革破坏最严重佛教法难详解中国佛教史上五次法难文革破坏最严重2013年12月27日08:0579评论详解佛教史上五次法难破坏力度文革为最(凤凰网华人佛教制图:晓愚)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历了五次最严重的浩劫。
不但令佛教文化遭遇空前劫难,更对我国众多文物古迹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是中华文明的大劫难。
三武一宗灭佛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教难,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等四位帝王所带来的四次大祸害。
当时,无数的寺院、经书、佛像、法器等被焚毁、破坏,数以千万的僧侣遭到杀戮,或被迫还俗。
这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佛教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扼杀,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起因于武帝听信道士寇谦之及宰相崔浩的谗言所致。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入主中原后,道武帝、明元帝都信奉佛教,并兴建不少寺院。
太武帝即位之初也信奉佛法,礼敬沙门。
北魏灭北凉后,还带回许多沙门到京师,当时对北魏佛教产生重大影响的沙门玄高、师贤、昙曜等人都是来自凉州。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
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
他还听信宰相崔浩的谗言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崔浩出身于著名世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学,历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经常参与军政机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结识寇谦之之后,信奉道教,受其法术。
寇谦之早年就热中仙道,修持汉末张陵、张衡、张鲁创立传承的五斗米道,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自诩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
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嵩山入平城,结交崔浩,常通霄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为之叹美。
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道教中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纳。
最新2018年智慧树网络课程,中华国学智慧树答案及解析
智慧树网络课程,中华国学智慧树答案1【单选题】(1分)“中华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
”对这句话的解释不妥当的一项是:BA. “中华”一词主要是文化概念B. “中华”一词主要是种族概念C. “传统”是指在古今有重大影响的内容D. “学术”是指系统性的知识2【单选题】(1分)当前流行的国学概论著作主要有三种形式。
下面哪一项不在这三种形式之内:CA. 以四部之学为框架的形式B. 兼顾四部之学与现代学术分科的形式C. 以经学为中心的形式D. 以古代社会思潮为脉络的形式3【单选题】(2分)关于本课程的宗旨,下面哪一种阐述最为妥当:A.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B.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国家政治需要服务C.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以便牢记历史D.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以便传承历史本题总得分:2分4【多选题】(2分)关于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格局,下面哪两种表述比较合适:CDA. 以儒家经学为核心B. 勾勒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C. 先秦时代以诸子学说为核心D. 秦汉以后以儒道佛三教为框架5【单选题】(3分)从“导论”的内容看,本课程最突出的特色是:AA. 思想性强,可以丰富人生智慧B. 历史感强,利于了解中华文化C. 形式活泼,显得不太枯燥乏味D. 内容全面,有利于宏观的认识6【单选题】(3分)阅读下面的史料: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王若曰猷大誥爾多邦越爾禦事弗吊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沖人嗣無疆大曆服弗造哲迪民康根据上述史料,下面哪一条最能概括其中心思想:DA. 周武王驾崩B. 周初三监之乱C. 周公将讨伐三监之乱D. 周公诰命诸侯:周人的统治遭遇了危机1【单选题】(2分)《易经》这部古老的文献,最初主要用于:CA. 学习B. 龟卜C. 蓍筮D. 战争2【多选题】(2分)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是由多少卦、多少爻组成的:CDA. 八卦B. 四十八爻C. 六十四卦D. 三百八十四爻3【单选题】(2分)在汉代,以京房为代表的易学家继承了“易传”的传统,发展出一套繁琐复杂的方法,用以推算祸福吉凶。
从佛学角度看《西游记》
从佛教的角度谈谈对《西游记》的理解《西游记》中表现了大量的佛教内容,其中主要的有佛教历史、人物、义理、宗派等等。
这些宗教内容主要通过作品的回目、诗歌、偈语、情节、细节、人物对话或直接引用佛经原文表现出来。
本文主要从其中四个方面来谈《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
一、《西游记》取材上的佛教色彩《西游记》选取的是取经故事。
该故事本身就是在肯定佛教的前提下展开的,因而先天带有宗教的色彩。
西游取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项重大内容, 叫做唐僧西游取经, 胡佛东来传法。
《西游记》中的唐僧的文化原型,就是现实中的唐代高僧三藏法师玄奘。
西天取经的路不是平坦的,而是艰难险阻,这条路是唐僧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
二、《西游记》主人公取名的佛理禅宗唐僧三藏法师的“三藏”源自于佛经的经、律、论三藏,这不仅表明了唐僧与佛教的因缘关系,也强调了玄奘法师对于佛事的虔诚,一心向佛。
他的三个弟子,实际上集中体现了众生的“贪、嗔、痴”三种恶习。
猪八戒代表贪欲重的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吃、贪睡……所以给他取名八戒,意思是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只有守戒才能获得智慧,所以又叫悟能。
孙悟空代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但脾气大的人。
取名悟空,就是告诉这些人要知道一切无常,万法皆空的道理。
而沙悟净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实人’,因为不明白佛法,造下了杀生吃肉的罪业(他曾在流沙河吃人为生),取名悟净是要他修净行,要想出离三界必须慈悲不杀。
而身为师父的唐僧,代表人的本性,自性四大皆空,不被财色名利所吸引,在生死存亡之际视死如归,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
他在悟空破杀戒不听教诲的时候念紧箍咒,意味着用戒律来约束他,令他改邪归正。
三、《西游记》主题上的佛法思想主题就是取经, 去西天取佛经, 而佛教的经典在《西游记》中只有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称《心经》。
照《西游记》的说法, 这部经典“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门会也”(第十九回乌巢禅师语)。
唐僧一行西游的目的,就是要“修真”、“作佛” , 这一切都包含在《心经》之中,所以《西游记》取的就是《心经》, 修的也是《心经》。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解读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解读《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丰富多样,其中涵盖了丰富的佛教思想。
本文将对《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进行解读。
一、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在《西游记》中,佛陀是众多角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佛陀的形象是智慧、慈悲、无私的代表。
他以深邃的智慧指引着四大护法的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同时也化解了许多纷争。
佛陀以自己的慈悲之心,使人们更加坚定地向善,摒弃恶念。
这一佛陀的形象体现了佛教中的智慧与慈悲思想。
二、诸般苦难与烦恼的克服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遭遇了一系列的苦难与烦恼。
他们在取经路上经历了磨难、遭遇了妖魔鬼怪的诱惑和阻挠。
然而,他们凭借着对佛法的信仰与坚持,最终克服了这一切。
这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苦难与烦恼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修行和信仰,才能超越这些困难,获得解脱和幸福"的信念。
三、戒定慧的修行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获得了对佛法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
他们坚守自己的戒律,培养了正直善良的品德。
通过冥想与修行,他们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这体现了佛教思想中"修行者应当严守戒律,修习冥想,通过思考与领悟,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的观念。
四、众生的救度与慈悲心《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奉行"度人为急,众生皆苦"的信念,一路上救度了许多受苦的众生。
他们以慈悲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用自己所学的佛法教导众生,使其走上正道。
这展现了佛教思想中"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众生皆有机会被拯救,应当广渡众生,摒弃偏见与狭隘"的理念。
五、轮回与涅槃的寓意《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还反映在轮回与涅槃的寓意上。
经典中描述了唐僧与其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众生在轮回中经历生死,苦难与快乐,只有通过修行和正道,才能获得永恒的涅槃境界"的理念。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解读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解读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一行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个冒险旅程中,作者吴承恩融入了丰富的佛教思想,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向读者传递出深刻的佛教智慧。
本文将从佛教中的“三无漏学说”和“四圣谛”两个方面对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进行解读。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佛教中的“三无漏学说”。
这个学说主要讲述了人们如何通过修行和修炼达到解脱的境地,实现心灵的自由。
在《西游记》中,主要角色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修行和觉悟的过程。
孙悟空在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终于通过觉悟修炼成了大力金刚指,成为了一位强大的佛教徒。
猪八戒则通过多次的磨砺和体验,逐渐摆脱了世俗的诱惑和欲望,最终修成了真正的佛教弟子。
沙僧和唐僧也在途中经历了各种艰辛和磨难,通过不断的修行和观察,逐渐对自己的心境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些角色的转变和成长,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佛教修行的思考和理解。
在《西游记》中,作者还通过“四圣谛”这个佛教概念,深入阐述了人生的苦难和解脱的路径。
佛教教义中,四圣谛包括苦、集、灭、道。
苦指生老病死、无常的事实;集指苦的根源是欲望和执着;灭指通过离开欲望和执着,解脱苦难;道指达到解脱的路径。
在《西游记》中,这四个概念在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中得到了深入的体现。
每个角色都身处苦难之中,为了摆脱苦难而不断努力。
比如,唐僧一行人面对妖魔鬼怪的困扰和各种磨难,始终坚持向西天取经的目标。
他们通过忍受苦难和修炼离开了对欲望和执着的追求,逐渐认识到解脱的重要性。
在他们的修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佛陀化身的众生,从中学到了很多佛法的智慧。
通过学习和领悟佛法,他们得以一步步走向解脱和觉悟。
除此之外,《西游记》中还融入了佛教中关于业力和因果报应的思想。
作者通过描写角色的行为和注解,告诉读者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比如,孙悟空在途中遇到了几次因果报应,由于他在花果山伤害了很多天兵天将和修仙者,所以在途中受到了地府的惩罚和各种磨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回家人根据禅七讲解整理修行人有很多的难处,也听人常说:不学佛的人还好,有八难;学佛的人反而有九难,多了个佛难。
修行人的佛难大体可分为三种:外难、内难、法难。
佛难之一:外难外,顾名思义,就是身边的环境:比如家庭、交际圈、工作单位等等……外难,就是自己觉得和身外的环境闹了别扭。
外难之一:持戒难有的朋友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在夫妻性生活的多寡有无的问题上,就跟配偶有矛盾了。
严重的还要提出离婚,会造成很多的人谤佛,该如何处理呢?其实不要只为自己修行方便而一蹴而就,可以先善巧随机地避开一些佛菩萨的节日和十斋日,这就可以慢慢地进入一种好的境界。
外难之二:亲人难家庭的难处也是修行人经常遇到的。
比如有人在家里持戒,但父母还没有信佛,于是他的母亲感觉到:她就生了这样一个心肝宝贝,这个孩子是她一生中的心血和希望,而她突然间发现孩子改变了,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与他们的行为观念异类了……父母开始心痛了,担心了。
比如在饭桌上:你开始学佛吃斋,他们吃荤腥,鸡腿啊、兔肉啊……并且让你吃,而你则摇头不干,这就出现了难处。
亲人们开始对你不理解,害怕你缺营养等等……总是劝你吃,甚至逼你吃。
还有劝你喝酒与持酒戒的冲突;父母用犯了盗而来的不正当钱财来给你用……这些统统的都是修行人的难处。
不修行还好,一修行了,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事都成了大问题了。
修行前,这些问题向来都没有放在心里;而修行后,都成为困扰修行人的大难题了。
一位朋友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丈人听说女婿学佛持戒了,非常高兴地炒了一碗米饭。
不过炒米饭的时候,没有把锅刷干净,前面做菜后遗留下了一个葱花。
刚巧那个葱花就混在这朋友的米饭里面。
朋友吃到中间的时候,一嚼,味道不对啊!叭!一口就吐到桌子上了,气得把那碗米饭,吭的一声,倒扣在桌子上,当即火冒三丈:“你们这是破我的戒律,简直就是魔头!”当时全家七八口人全都愣愣地看着。
这朋友觉得还不解恨,内心的愤怒没有发泄完,就立即吼了第二句:“瞧你们吃的,都是动物的尸体!你们吃的还香着呢!以后你们吃别人一两,下地狱还别人八斤!!!”然后扭头就走,这可是真事!最后他家人们都说:“他学佛学痴了”;“这个人不行了,学佛学得蠢到家了……”这个是典型的佛难。
外难之三:事业难很多人学佛以后,不会做生意了。
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发现处处都是戒律,连抬头不敢正视对方,尤其当对面是漂亮的异性的时候,眼都不敢瞅人家了。
还有的做生意要么不敢赚钱,要么赚了钱以后,不敢往家拿,要么怕多赚了别人的钱。
一学佛就到处遇到难处。
外难之四:对比难很多朋友总爱和别人对比。
比如有的朋友,未修行以前,身体都处在一种放逸的状态。
学佛后把很多的戒律书从头到尾研究,发现自己的身体要达到戒律的要求有很大距离。
不能干这个,不能吃那个。
就算找个地方坐着,也是妄想不断。
就很后悔:“哎,你说我怎么老这样,我怎么老比不上别人啊?”其实别人也都打妄想,只不过会伪装又不说罢了。
老是后悔妄想多,老和别人比较,这种人就开始自卑,学佛以后发现自己真的什么也不是了,抬头一看别人都是大菩萨,唯一自己是凡夫。
仅仅说自己是凡夫还不要紧,还有把自己说是地狱中的凡夫,天天在痛苦中,又成佛难了。
外难之五:交际难有的朋友在社会交往上遇到困难。
在不学佛的时候,有好多狐朋狗友,酒肉交情;学佛以后,自己周围接触的学佛人就多了,开始跟他们做朋友,挺好的。
但是在新圈子里的时候又发现问题了:发现这些人很不符合自己心里的标准,尤其是一些老太太,还有一些学佛带有目的的人,感觉到自己真不能和他们合群。
这些朋友的眼睛老是长在头顶上,总是往天上看,所以老是挑剔别人。
应该多往下面看看,一切众生都是朋友嘛!外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其实这些难处出现的原因就是对佛法的错误理解。
其一,怕破戒的原因就是怕对自己不好,因为“有我”。
破了戒有那么多可怕的事情,菩萨畏因么。
但是菩萨那个畏因是在“无我”基础上的畏因,并不是“有我”而害怕自己得失的畏因。
其二,怕处理不好关系的原因是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在社会、家庭、生活的交往中,面对跟配偶的关系,跟生意伙伴、朋友、同事们的关系等等,怕处理不好,就是因为太着相了,老是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强:因为自己学佛,懂的知识多了,而别人没学佛,都不懂。
别人一开口,你就立即说大道理,就像拿一小蚂蚱,吭一下放他口里面去了,让别人尴尬透了,也不管他想不想听。
哈哈,噎得人家老感觉到你是大德,没办法跟你交往了。
这里要学会别人不求你就不说。
可有些朋友还是忍不住,说不定看完这篇谈佛难的文章后,又觉得有新知识了!回家以后马上呼朋唤友,跟他们唠叨一遍新知新见。
要是他们不听,还就要硬灌到他们脑子里!为什么啊?“我要度他们啊!”这是标准的假慈悲。
没明白“实无一众生得度者”。
就是:外面,里面;自己,亲戚朋友;上面,下面,等等一切都是自性化出来的相。
太着相了。
“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是如何破外难的最主要的理论。
别老是感觉你要度人家。
这个“人家”也包括你自己:“我一定要严持戒律,我要度掉我自己”。
例如上文中吃出葱花的故事,这朋友的确是严持戒律了,但是他家人马上全部骂佛去了:“哎呦,别学啦,你瞧他不学佛的时候,真是一个好人啊,学佛以后,蠢了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学佛人老着度众生的相,老觉得有众生可度,老是想把谁给度了,这样就会造成外难!着相,这就是根本原因。
如何比较圆融地面对呢?对于比较大的戒律,例如五戒中,把夫妻性生活,归于正淫,修行者可以跟配偶协商协调一下。
对于一些戒律很严格的,比如吃肉、喝酒这些,在外面需要应付的时候,那一定只吃肉边菜来应付场面;如果不是在应付场面,那一定要严持戒律;如果父母逼着吃肉,该怎么办?那就吃一块,别老跟父母别扭,但是吃完了,就找个地方忏悔。
因为那边是对父母的孝心,这边是你怕杀众生,失掉慈悲心。
因为众生有苦啊。
后面可以读经、忏悔、回向、超度去。
要做到圆融。
佛难之二:内难内难之一:越学佛越没心量。
有的人学佛前挺豪气,蛮积极向上的,但自从学佛以后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着快死了以后好往生。
问他往生了以后干什么?“享福啊,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极乐之地啊,享福!”这种想法是一个非常标准合理的想法,确实是去享福去了,但是有个问题:他没了心量和担当。
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成胆小鬼了。
学佛前,还能帮父母办一点事情,学佛以后,觉得要和父母远些,就因为怕父母给他添情执心,让其不能往生。
就老找借口,在家里关着门念阿弥陀佛。
在我们附近就有一个老太太,没学佛前宠爱她孙子简直是比自己的心头肉还紧,学佛后渐渐不理孙子了。
最后她孙子考大学前复习,拜托她给做一顿饭,她不做,说:“怕你动我情执心,这样我往生的时候,你就是我的业障”。
这佛教的理论说的是真好。
然而他孙子就在外面对他的朋友讲:“我奶奶痴啦,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连饭都不给我做,怕我动她的情执心。
你说她那么老,我怎么能动她的情执心啊?”这是心量小而造成的不圆融。
内难之二:越学佛越没自信有的朋友也是学佛前有朝气,活泼自信,学佛以后,开始观心,突然发现内心好多阴暗的想法。
以前没发现,自我感觉绝对是正人君子;打坐以后,发现里面是标准的一个恶魔,内心多的是坏想法,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人人都有坏的想法,只是伪装得好,不告诉你罢了。
因为,没有坏的想法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释迦牟尼佛,还有一位就是当下来生弥勒尊佛。
中间的,没见哪位朋友没有坏想法的。
但是这些朋友不那样寻思。
因为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正人君子,天天想着为众生。
一打坐观心,发现里面什么都有:淫欲心、贪心、想好处的心等等。
感觉自己罪不可恕,开始自卑,天昏地暗,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众生。
天天加持自己,让自己升不起心来。
这就是标准的佛难,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一比照戒律,自己成了地狱众生了。
其实,没有一个人没有坏想法,别看有些人天天说的比唱得还好听。
这是真的。
内难之三:越学佛越假慈悲什么叫假慈悲?就是很多朋友天天想着度众生。
他有一个慈悲心在,天天考虑着:“我发过愿啊,要度尽一切众生”,然后感觉自己修得不错。
比如有一天到菜市场去,看到门口有那么多杀鸡的。
然后守着那个杀鸡的人,打着一个超度的手势,叽哩哇啦念了一排咒,像大德一样,念完走了。
他不知道自己功夫不到家,那些鸡都没有被超度走,一看他放光明,跟着他都回家了,哈哈,晚上打坐的时候,鸡的神识都上他身上去了。
还记得有一位朋友在一个大水库附近旅游。
水库里有很多的螺丝,田螺,那螺丝就是人们的意业造成的。
思想上特好钻小牛角尖的朋友,家里面就特爱招螺丝。
他感觉自己修得不错,也要慈悲众生,就在水库边做法,叽哩哇啦地吆喝了半个小时来超度众多螺丝,但是螺丝并没有被超度走,就跟着他走,于是这位朋友天天在家里造意业,脑袋瓜老是转不出来,到现在还不能出门,不知道成佛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都是:没有足够的心量,功德和法力,就去假慈悲造成的。
内难之四:越学佛越假威武还有些人找一位密宗上师,传他一个密咒,只要他看不顺眼的,就没有不敢杀的。
杀的时候嗔心很重,杀完了以后,肝上就痛。
肝上的杀业和嗔业很容易得病的。
这就是假威武。
真正的金刚护法是在无我的基础上、大菩提心的基础上,行一慈悲相,那个慈悲相化一位金刚吓唬人呢,而并不是真的用嗔心把它杀到地狱里去了。
假威武的人,杀完以后是归他自己下地狱了。
真正的修行人,拿着护法咒只是当一个工具用,用完就放下了。
绝没有一天到晚着相造得满屋子全是黑气。
内难之五,学佛的精要程度不到家很多朋友特别盼望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书籍来增强信心。
如果有天遇一大德告诉他: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他自性化现的,阿弥陀佛都是他自性佛。
他一听就觉得:完了,没希望了。
因为阿弥陀佛是他自性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他自性化现。
他不知道自己该到什么地方去了。
然后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
这问题来自于修行不修心量、担当造成的。
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老是觉得找着一棵大树可以依着,只想依赖,不愿担当,少了主心骨。
内难之六:学佛学偏激了有些人一听要戒忌用力,就偏激了,遇到任何事就老是“无所谓,我无所谓,戒忌用力嘛,我无所谓”,他就没有一个有所谓的事情,没了责任感。
这事儿无所谓,那事儿无所谓,还捎带一句口头禅:“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与他们相对的一种人,学佛以后心细,老是观着自己的心,天天把那个心压到一个境界中去,不敢抬头看人,因为一抬头看人,“境”没了,就慌了。
这些朋友没有办法理解:水火本是一体,山河大地皆是自性化现,相与无相这两个本身是一回事。
这两种人的问题都是不修担当。
第一种老是无所谓,总是戒忌用力的人容易得无记,就是没有记忆了,最后落畜牲道去了,那时候他就该有所谓了吧?这不是吓唬人,因为他不思维啊,他害怕思维,他一思维感觉到就用力。
第二种人容易落到一种境界中去,一旦丢了就容易把自己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