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黑斑病
豆角常见病害图解及防治措施
豆角常见病害图解及防治措施2019-11-12 09:30豆角常见的病害有豆角锈病、豆角疫病、豆角枯萎病、豆角叶霉病、豆角病毒病等。
豆角锈病主要症状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豆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
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
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减少侵染源。
防治方法①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选用高产抗病品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追肥,建议选用海藻素套餐营养嘉美海洋之星,增强植株免疫力,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②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种植。
③选用抗病品种。
④化学防治:于病发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25%苯醚甲环唑1500-20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
每隔8-10天喷一次。
豆角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
病部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
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
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
荚果被害病部亦生白霉,腐烂。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实行轮作。
③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 %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豆角各种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保持土壤 湿润,避免过度干旱或积水。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和病荚,并集中处理, 以减少病源传播。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科学防治病害
掌握病害发生规律
了解豆角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选择针对性农药
根据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针对 性的农药进行防治。
加强对豆角病害发生规律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 地掌握病害的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农药的安全性要求也越 来越高。因此,需要研发新型高效低毒的农药,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绿色农业
提倡绿色农业,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豆 角的产量和品质。
豆角枯萎病
症状识别
豆角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 引起的土传病害,病原菌 从豆角的根部侵入,造成 植株枯萎、叶片脱落。
危害
严重时会导致整片豆角田 枯死,对豆角生产造成严 重影响。
防治方法
采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 、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豆角疫病
症状识别
豆角疫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染叶片、茎蔓和豆荚。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采用轮作方式,减少病 原菌的积累和繁殖。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浇水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 力。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害,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 物农药。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豆角田地中种植其他作物或使用生物肥料,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豆角的抗 病能力。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 的抗病品种,以降低病害的发 生率。
豇豆常见病害防治
豇豆常见病害防治豇豆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1、豇豆疫病症状:根颈受害水渍状缢缩变细,萎蔫枯死。
叶片坏死斑,皱缩不平整,叶脉变细、色深,雨水多时常腐烂,晴天干燥后病处青白色,易破碎。
豆荚很快致全荚软腐。
防治方法: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保证通风;降低湿度;彻底清除病残枯枝;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生根清腐剂灌根;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喷施。
2、豇豆煤霉病症状:叶片生紫褐色斑点,扩大为病斑,密生煤烟状霉,特别是叶背面更为明显,发病重时,叶片早期枯死脱落,仅残留顶端嫩叶。
防治方法: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降湿;增施冲之道;彻底清除病残枯枝。
翻地时喷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发病初期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喷施。
10天1次,连续2~3次。
3、豇豆枯萎病症状: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片边缘、尤其是叶片尖端出现不规则水渍状病斑,继而叶片变黄枯死,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整株萎蔫死亡。
病株根颈处皮层常开裂,其维管束组织变褐。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土壤消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混合生根清腐剂灌根,7天1次。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海藻酸碘喷施,5~7天1次,连喷2~3次。
4、豇豆锈病第1阶段:叶片的病斑圆形,初黄绿色,多数微凹,后渐为褐色的圆形病斑,直径1.3~4毫米,有黄绿色晕环,病斑有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
最后褐色部分脱落,形成穿孔。
第2阶段:叶片背面,有大量的锈孢子密集在一起,似黄白至淡黄褐色的粗绒状霉。
叶脉、叶柄及蔓茎受侵后,病斑梭形或近梭形条状,稍隆起、褪绿有水渍感,在蔓茎上有时出现纵裂,中央持有褐色至黑褐色小粒点。
第3阶段:主要的为害阶段和决定病害流行程度的重要时期。
叶片、蔓茎、叶柄及花梗上出现夏孢子堆,春播植株现蕾或初花时,近地面的成熟叶先发病,逐步向上蔓延。
豇豆煤霉病有什么主要症状,发病规律怎样
豇豆煤霉病有什么主要症状,发病规律怎样
豇豆煤霉病叉称叶斑病、叶霉病,是豇豆上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害。
豇豆煤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也可受害。
发病初期在叶两面产生赤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直径为1~2cm近圆形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病、健交界不明显。
潮湿时,叶背面病斑密生灰黑色霉层,有时叶正面病斑也有霉层。
严重时,病斑相互连片,引起早期落叶,仅留顶端嫩叶。
病叶变小,病株结荚减少。
豇豆煤霉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7~35℃,最适温度为30℃。
病菌除侵染豇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豌豆和大豆等豆科作物。
豇豆煤霉病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
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在菌丝块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寄主引起发病。
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又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
田间高温、高湿或多雨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当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85%以上,或遇高湿多雨,或保护地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则发病重。
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播种过晚的田块发病重。
豇豆一般在开花结荚期开始发病,病害多发生在老叶或成熟的叶片上。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如“红嘴燕”品种发病较重,而“鳗鲤豇”品种比较抗病,发病轻。
防治方法:应采用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实行轮作。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②种植抗病品种。
如“鳗鲤豇”等品种比较抗病,可根据各地情况选
1。
豇豆锈病识别及防治
2023-11-03contents •豇豆锈病概述•豇豆锈病识别•豇豆锈病防治方法•豇豆锈病预防措施•豇豆锈病案例分析•相关研究和展望目录01豇豆锈病概述豇豆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豇豆、菜豆等豆科植物。
定义叶片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并逐渐扩大,形成锈色或深褐色的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
叶片背面有时出现锈色小点,破裂后散出锈色粉末。
严重时,植株叶片脱落,生长停滞,造成减产。
症状定义和症状分布豇豆锈病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都有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较为普遍。
危害豇豆锈病可导致叶片早落,植株生长停滞,从而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
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常常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分布和危害夏孢子和冬孢子在空气中飘散,可随气流传播到较远的地区。
空气传播土壤传播种子传播豇豆残株、落叶等在土壤中残留,可成为来年锈病的侵染源。
带有病原的种子在异地种植时,会成为锈病的侵染源之一。
03传播途径020102豇豆锈病识别03叶片背面出现红褐色或深褐色的粉末这是豇豆锈病的典型症状之一,这些粉末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叶片识别01叶片出现黄绿色或深绿色的斑点在豇豆的叶片上,锈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黄绿色或深绿色的斑点,这些斑点通常较小,不易被察觉。
02叶片出现疱斑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疱斑,疱斑中央有褪色的中心,外围有黄色的晕圈。
在豇豆的茎部,锈病会导致表皮出现疱斑和裂痕,这些裂痕会深入到木质部,导致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
茎部弯曲或折断由于茎部出现裂痕,豇豆植株可能会弯曲或折断,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花朵出现黄色或绿色的斑点在豇豆的花朵上,锈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黄色或绿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疱斑。
花朵褪色或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花朵可能会褪色或脱落,影响其授粉和结实。
03豇豆锈病防治方法选用对锈病有抗性的豇豆品种,降低感染锈病的风险。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高湿度环境,有效降低锈病的发病率。
黑斑病用什么药?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只是辅助手段
黑斑病用什么药?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只是辅助手段
黑斑病是多种农作物、蔬菜和花卉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在潮湿季节,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叶斑。
叶柄、嫩枝、花梗和幼果都可以发病。
一般在新叶展开时,湿度较大的时候用药防治。
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只是辅助手段。
黑斑病
病原菌多种多样,分别是假单胞属(Pseudomonas)细菌和多腔菌属、星盾炱属、小星盾炱属、星壳孢属、小丛壳属、日规壳属、裂盾菌属、扁壳霉属及疵霉属真菌等引起的病害。
黑斑病可使用的农药很多,一般选用4%氟硅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20%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甘薯黑斑病
除了药剂防治,主要还是依靠农业防治来预防: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2.及时清除病叶,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带出田园及时烧毁,可以减少病原菌基数。
黑斑病的病原菌在田间、粪肥和种薯等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田间以风、雨或昆虫传播病害,7~9月在条件适宜的时候发病严重。
因此上,有效减少越冬期病原菌和阻止田间传播,是降低发病的基础。
花生黑斑病
3.合理密植,进行必要的整枝修剪,改善田间小气候,确保通风透光,减少发病。
4.合理灌溉和排湿,降低田间湿度,可以明显抑制病害发生。
降雨量早、降雨量大、低洼地块、田间积水发病严重。
5.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病害减少。
豇豆炭疽病
豇豆炭疽病
[症状特点]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幼苗期染病,除子叶易受侵染外,幼茎亦易受侵染,表现为短条状或梭形斑,褐色至红褐色,稍凹陷或龟裂,终致幼苗枯死,患部出现小黑点病征(病菌分孢盘)。
成株期叶片染病,出现圆形至不定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淡褐色,斑面隐现不明显云纹,湿度大时呈现朱红色小点病征。
[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豆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lindemuthianum(Sacc.teMagn.)Br.etCa v]病原于发病规律与菜豆炭疽病相同。
病菌存在生理分化,可区分出不同生理小种。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表现抗炭疽病的品种有:福安红豇豆(福建地方种)和齐尾青(中抗,广州郊区地方种)。
至于其他地方一般表现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是否也抗炭疽病则不明确,有待于各地进一步观察。
[防治方法]参照菜豆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结合豇豆炭疽病发生的实际,应以幼苗为防病重点:(1)播前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拌种)。
(2)药土营养钵育苗[75%百菌清+70%托布泽(1:1)+肥土=1:500配成]或穴播时药土护种(苗),或移苗时药土护苗(穴施药土)。
(3)出苗后至抽蔓上架前,喷施上述药剂1000―15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
(4)成株期结合防治煤霉病等叶部病害,喷药保护茎叶及豆荚免受侵害。
- 1 -。
豇豆常见病及防治措施
豇豆常见病及防治措施1、豇豆疫病本病由真菌豇豆疫霉(Phytophthora? vignae)侵染引起,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目。
在自然条件下,病菌只侵染豇豆。
田间识别:主要为害蔓茎,也为害叶和豆荚。
在蔓茎上,多发生在节及其附近,初呈水渍状,暗色,无明显边缘的病斑,环绕茎部一周后,缢缩变细,褐色,在病茎上端的枝叶萎蔫枯死。
在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为圆形或不正圆形,淡褐色,周缘不明显,表面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天气潮湿时,叶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引起腐烂。
在豆荚上,被害部分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呈边缘不明显的暗色斑,后期病组织软腐,表面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菌孢子囊及孢囊梗)。
发病原因: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同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
萌发时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为害。
适温(25-28℃)和高湿对孢子囊的产生、萌发、侵染有直接关系。
在豇豆生长期间适温范围内,多雨,或连阴雨后转晴,气温急剧上升,或菜地潮湿,株行间过密,不通风、不透光等,均易诱发豇豆疫病。
防治要点: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换茬。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密植。
喷洒杀菌剂: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2、豇豆锈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柄和种荚。
初期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疱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
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使叶片变形早落。
有时叶脉、种荚上也产生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
种荚染病,不能食用。
此外,叶正背两面有时可见稍凸起的栗褐色粒点,即病菌的性子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粗绒状物即锈子器。
豇豆锈病由豇豆属单胞锈病和豇豆单胞锈菌引起。
系单主寄生锈菌,能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豇豆。
冬暖大棚豆角栽培技术
冬暖大棚豆角栽培技术豇豆是一种常见的夏季蔬菜,也是冬暖大棚中常见的作物之一、冬暖大棚豆角栽培技术对于提高豆角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冬暖大棚豆角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与准备:豇豆喜好温暖、湿润而土质疏松的环境。
选择的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在大棚种植豆角时,建议使用人工控制的土壤混合物,包括有机肥料和无土栽培介质。
这样可以提供足够能量和养分供给。
2.种子浸种与催芽:选用优质、健康的豇豆种子,用温水浸泡6-8小时,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然后将种子放入潮湿的棉布中,保持温度在25-30℃,进行催芽处理。
通常催芽后,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都会得到很大提高。
3.大棚环境控制:冬暖大棚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要素对豆角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在种植豆角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一般来说,豆角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适宜的湿度为60-70%。
此外,豆角对光照的需求较高,每天需要7-9小时的光照。
4.种植与管理:在大棚中,选择土壤或无土栽培介质,用种苗盘或培养盆种植豆角。
种植前应先进行充分的基肥施用,为豇豆提供充足的营养。
适时进行追肥,补充豆角生长所需的养分。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土壤湿度,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
在豇豆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蔓茎的绑扎和整枝。
在豆角的生长过程中,蔓茎会不断生长,容易交缠在一起。
为了让植株能够正常生长,需定期对蔓茎进行绑扎和整枝,使豆角蔓茎能够垂直生长,并向上攀爬。
5.病虫害防治:在豇豆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震颤病、黑斑病、点叶蚜和豆象等。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和清除病虫害的植株,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适时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6.豆角采收与储存:豇豆一般在播种后50-60天可进行采收。
宜在豆角刚刚成熟时采收,以保证豆角的质量和口感。
采收豆角时,要注意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口感。
采收后的豆角要及时清洗,并保存在通风、阴凉的地方。
豇豆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光照和空气流通性
光照
光照强度和时长对豇豆煤霉病的发病 有一定影响。光照不足或阴雨天气, 植株抗病能力减弱,容易受到病菌侵 染。
空气流通性
空气流通不畅的条件下,病原菌繁殖 迅速,病害容易扩散。因此,通风良 好的环境有助于降低豇豆煤霉病的发 病率。
土壤肥力和其他因素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不足,特别是缺乏磷、钾等营养元素时,豇豆抗病能力减弱,容易感 染煤霉病。
栽培管理不当,如种植密度过 大、植株徒长、肥水管理不当
等也会加重病情。
02
CATALOGUE
发病条件与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
温度
豇豆煤霉病的发病适宜温度在2025℃之间。在较低温度下,病情 发展缓慢,在30℃以上时,则病 害发展受到抑制。
湿度
湿度是豇豆煤霉病发生的重要因 素。在多雨、多雾、多露的季节 ,由于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菌 的繁殖和扩散,导致病害加重。
综合防治技术
除了使用化学农药外,是否有更环保、更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如生物 防治、物理防治等,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展望与发展趋势
01 02
深入研究致病机制
进一步深入研究煤霉病的致病机制,包括病原菌与豇豆的互作机制、病 原菌的侵染过程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病害,并开发出更有效的防治 方法。
加强抗病育种研究
豇豆煤霉病的传播途径多 、繁殖速度快,给防治工 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04
CATALOGUE
防治方法与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煤霉病的抗性 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 境、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 有效减少煤霉病的发生。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 ,降低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
豇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豇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豇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豇豆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豇豆斑点病:病叶上出现小斑点,后扩展为黄色或褐色圆形斑。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保持作物生长良好状态;及早清除病叶,并适时喷洒病害防治剂。
2. 豇豆霜霉病:病叶上出现白色霉菌,后变为灰黑色。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通风,减少湿度;及早清除病叶,并适时喷洒有效的霜霉病防治剂。
3. 豇豆蚜虫:蚜虫寄生在豇豆叶片的背面,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卷曲。
防治方法包括及早发现蚜虫,手工摘除或用水冲洗叶片;适时喷洒杀虫剂,如菊酯类或拟除虫菊素类杀虫剂。
4. 豇豆螨虫:螨虫寄生在豇豆叶片的背面,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病叶;适时喷洒杀螨剂,如噻虫嗪类杀虫剂。
5. 豇豆黑斑病:豇豆叶片表面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及早清除病叶,并适时喷洒高效的黑斑病防治剂。
除了以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还应注意定期病虫害巡查,
早发现、早处理,并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合理施肥,增强豇豆的抵抗力。
豇豆煤霉病如何防治?
豇豆煤霉病如何防治?
在夏季以及秋季豇豆经常发生的疾病就是煤霉病,该病另一种叫法是叶霉病。
豇豆煤霉病该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豇豆煤霉病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中片,严重时也会侵害藤蔓、叶柄及豆荚。
多出现在植株现蕾开花后发病,幼苗期与成株期的嫩叶不易发病,成熟叶易受害,叶片病害自下而上扩展蔓延。
病斑初起为不明显的近圆形黄绿色斑,继而黄绿斑中出现紫褐色小点,小点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较大叶脉限制而不规则形的大斑,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着生暗灰色或灰黑色煤状霉层,叶背面最为密集。
二、豇豆煤霉病发病条件
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地块排水不良、植株长势弱容易发病,不同品种豇豆对煤霉病的抗性也有差异。
三、豇豆煤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种:如鄂豇豆2号、湘豆(1号、2号、4号)及豇豆
矮蔓系列等品种。
2、减少菌源:及时摘除病叶、清除病株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3、加强田间管理:重施腐熟农家肥及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深沟窄洼栽培,以利于雨后排水方便。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在林业生产和城市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杨树也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和生态效益。
本文将介绍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保障杨树的健康生长。
一、杨树腐烂病杨树腐烂病是一种常见的杨树病害,由真菌引起。
患病树木的树皮会出现松软、褐色斑块,并伴有流胶现象。
该病菌主要通过伤口入侵,因此在树木修剪时要注意伤口的处理,避免病菌感染。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杀菌剂刷树皮,如硫磺粉、铜制剂等,同时加强树木的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二、杨树白粉病杨树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和嫩枝。
患病树木的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的粉斑,逐渐扩大,使树木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使用杀菌剂喷洒树木,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三、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的树干和枝条。
患病树木的树皮会出现水泡状突起,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树皮脱落,树木生长受阻。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树木的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及时修剪树枝,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使用杀菌剂喷洒树木,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
四、杨树虫害杨树常见的虫害包括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舞毒蛾等。
这些害虫主要以杨树的叶片为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生物防治、灯光诱杀、人工清除等方法。
要加强树木的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杨树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使用杀菌剂、加强树木的管理和防护等。
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如果遇到严重的病虫害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的林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
豇豆病虫害及其防治豇豆,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而且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因此,了解豇豆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对于豇豆种植者来说非常重要。
豇豆黑斑病
豇豆黑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结荚期叶片。
叶片正、背面均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具不很明显的同心轮纹,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直径2~6毫米不等,一叶散生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
潮湿时病斑上长有细微的黑色霉点,叶背面较正面明显,即分生孢子丛。
发病规律:北方、寒冷地区,两种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南方冬天温暖地区,病菌在寄主上辗转传播为害,不存在越冬现象。
温暖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植株过密、通风差、湿度高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合理密植,通风降湿。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未发病前噴施新高脂膜600倍夜,自动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高分子保护膜,优化植物吸水、透气、透光质量。
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
收获后清洁田园,病残物集中烧毁等。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噴施农药时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的药剂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可改造高毒农药为中毒,中毒农药为低毒,低毒农药为微毒。
控制农药挥发飘逸,防小雨水冲刷,降低每亩用药量减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也可选用烟熏剂熏烟,或喷撒粉尘剂。
1。
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详解
茄子
稗草、金狗尾草、狗尾草、马唐、稷属、早熟禾、看麦娘、千金子、画眉草、蒺藜草、剪股颖、虎尾草、野高粱、假高粱、狗牙根、酢浆草、牛筋草、旱稗草、藜、蓼、苋、芥菜、马齿苋、繁缕,田旋花、自生麦苗、野燕麦、香附子
茄子褐纹病、茄子白粉病、茄子绵疫病、茄子黄萎病、茄子早疫病、茄子病毒病、茄子根结线虫病、茄子褐色圆星病、茄子炭疽病、茄子菌核病
蚜虫、红蜘蛛、蛴螬、蚜虫、黄守瓜、蓟马、瓜绢螟、潜叶蝇
辣椒
野燕麦、稗草、金狗尾草、狗尾草、马唐、稷属、早熟禾、看麦娘、千金子、牛筋草、画眉草、蒺藜草、剪股颖、虎尾草、野高粱、假高粱、狗牙根、黑麦属、臂形草
辣椒灰霉病、辣椒褐斑病、辣椒枯萎病、辣椒菌核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灰斑病、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白星病、辣椒白粉病、辣椒软腐病、辣椒白绢病
稻二化螟、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稻蓟马、稻象甲、稻灰飞虱、稻白背飞虱、水稻潜根线虫病、稻纵卷叶螟、大螟、稻叶夜蛾、稻螟蛉、稻潜叶蝇、稻黑蝽
杂粮作物:
名称
杂草
病害
虫害
高粱
稗草、马唐、狗尾草、金狗尾草、马齿苋、田旋花、刺儿菜、打碗花、双穗雀稗、牛筋草、反枝苋、鳢肠、铁苋菜、蓼、藜、芦苇、狗牙根、苘麻、苍耳
谷子
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藜、马齿苋、反齿苋
谷子锈病、谷子纹枯病、白发病、粒黑穗病、谷瘟病、胡麻叶斑病、谷子斑点病、全蚀病、立枯病、褐条斑病、谷子红叶病、丛矮病、谷子线虫病、谷子根结线虫病、谷子胞囊线虫病
粘虫、蚜虫、蝼蛄、叩头虫、谷步甲、根蝽象、网目拟地甲、蒙谷拟地甲、蒙谷土象、黑绒金龟子、谷子负泥虫、粟凹胫跳甲、粟灰螟、玉米螟、瑞典秆蝇、截形叶螨、东亚飞蝗、稻包虫、稻纵卷叶螟、粟穗螟、棉铃虫、粟缘蝽象、斑须蝽、双斑长跗营叶甲
豇豆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豇豆的种植技术与管理豇豆,又称长豆、四季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
它的种植技术与管理对于豇豆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豇豆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1. 选种豇豆选种是种植前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优质、抗病虫害的种子进行种植。
种子应均匀、饱满、无病害,避免使用老化、破损或变质的种子。
2. 育苗豇豆适合进行秧苗栽培,可以提前进行育苗,以缩短生长周期。
育苗需要选用适宜的育苗介质,如腐熟的有机肥料和杂土的混合物。
在育苗箱或育苗盘中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保持适宜的湿度。
苗期要注意适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3. 地块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播种前,要进行耕地翻松、除草和施肥等准备工作。
豇豆对土壤要求较高,应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4. 播种与定植豇豆的播种时间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地区确定。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都适合进行豇豆的播种。
直播时,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中,然后轻轻覆土即可。
定植时,将健壮的豇豆苗移植到地块中,注意保持苗与土壤接触紧密,避免土壤松散。
5. 田间管理豇豆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及时浇水、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豇豆喜欢湿润的环境,需定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
杂草对豇豆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应及时除草,以减少对豇豆的竞争。
在豇豆生长期间,要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以保证豇豆的健康生长。
6. 病虫害防治豇豆常见的病虫害有豇豆根腐病、豇豆黑斑病、豇豆花叶病毒病、豇豆蚜虫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合理施肥和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
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7. 收获与储存豇豆的收获时间一般在果荚饱满、颜色鲜绿时进行。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荚。
收获后的豇豆要及时处理,可以选择晾晒、煮熟或冷冻等方法进行储存,以延长豇豆的保鲜期。
豇豆煤霉病的防治措施
豇豆煤霉病的防治措施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我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就和青瓜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豇豆煤霉病在豇豆收获前发病最重,主害叶片,引起落叶,病斑初起为不明显的近圆形黄绿色斑,继而黄绿斑中呈现由少到多、叶两面生的紫褐色或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或受较大叶脉约束而呈不整形的紫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边际不明显。
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暗灰色或灰黑色煤烟状霉,尤以叶背密布。
病害严峻时,病叶曲屈、干枯早落,仅存梢部稚嫩叶片。
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耕种前用新高脂膜浸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生吸胀功用,加强呼吸强度,进步种子发芽率;加强苗期管理,及时间苗,出苗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避免病菌侵染,进步抗自然灾害才能,进步光合作用强度,维护秧苗茁壮成长。
2、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洒水、追肥,重视施用有机肥及磷钾肥,促使植株成长健壮,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植株疯长,促进花芽分化,一起在开花结荚期当令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进步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规整度好、质量进步、使菜果连连丰登。
3、药剂防治,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会集焚毁,并依据植保要求喷施多菌灵、防霉宝可湿粉等针对性防治,一起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进步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稳固防治效果;严峻时使用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灌根处理,每隔7-10天1次浇4-5次。
以上就是青瓜我整理的豇豆煤霉病的防治措施,让对大家有
所助力,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进行咨询!。
十月寒豇豆种植时间和方法
十月寒豇豆种植时间和方法1. 十月是寒豇豆的适宜种植时间。
在气温较低的秋季,寒豇豆更容易成熟和生长。
寒豇豆是一种喜欢阳光的作物,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
秋季天气较凉爽,气温适宜,适合寒豇豆生长。
2. 需要选择充足的阳光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之前,清除土壤杂草和残留物,确保土质松散和肥沃。
种植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度和适当的灌溉量。
如果土壤排水不良,叶子和枝干易受病虫害侵袭,影响寒豇豆生长和产量。
3. 寒豇豆需要培养肥沃土壤和充足的营养。
选择适当的肥料和施肥时间也很重要。
寒豇豆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氮肥和磷肥。
在秋季或寒冷季节的开始,施用肥料可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4. 考虑到植被生长和收获时间,需要选择适当的品种和种子。
每个品种的生长时间都有所不同,需要按品种选好时间和种子。
在购买种子时,要选择健康的种子。
检查种子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种子品质。
5. 寒豇豆需要耐寒和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抗病性和耐寒性好的品种,有助于降低疾病和损失的风险。
6. 寒豇豆需要适当的照顾和修剪。
及时清除落叶和死枝,适时修剪它们,保持株形完整。
7. 寒豇豆的生长过程中要避免病害的侵袭。
寒豇豆易容易受到蚜虫、蚜虫、黑斑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威胁。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8. 寒豇豆需要适当的浇水。
在根部不干燥的情况下,保持土壤的湿度可以促进寒豇豆的生长和发育。
确保浇水的频率和量有所控制,可以避免过水和水浸的情况。
9. 寒豇豆需要适当的收获时间。
一般来说,在豆荚完全成熟之后,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使用清洁的剪刀或手工收割尽可能减小损失和破坏收获品质。
10. 寒豇豆的储存也非常重要。
收获后,应该及时将其运往处理场或储存地点。
在储存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寒豇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应该避免暴露在高温和阳光下,避免腐烂和变质的情况发生。
寒豇豆的种植和培育需要认真的关注和细致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豇豆黑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结荚期叶片。
叶片正、背面均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具不很明显的同心轮纹,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直径2~6毫米不等,一叶散生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
潮湿时病斑上长有细微的黑色霉点,叶背面较正面明显,即分生孢子丛。
发病规律:北方、寒冷地区,两种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南方冬天温暖地区,病菌在寄主上辗转传播为害,不存在越冬现象。
温暖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植株过密、通风差、湿度高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合理密植,通风降湿。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未发病前噴施新高脂膜600倍夜,自动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高分子保护膜,优化植物吸水、透气、透光质量。
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
收获后清洁田园,病残物集中烧毁等。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噴施农药时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的药剂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可改造高毒农药为中毒,中毒农药为低毒,低毒农药为微毒。
控制农药挥发飘逸,防小雨水冲刷,降低每亩用药量减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也可选用烟熏剂熏烟,或喷撒粉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