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报告 关于新世界希望小学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暑期实践报告
-----------
关于新世界希望小学的调研报告
武汉纺织大学张丕铭一、支教简介
通过网络报名参加由中国旅行义工支教组织的暑期支教活动,并于2014年7月19日至8月20日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昆寨乡永新村中明组的新世界希望小学(原中明小学)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老师、导游等爱心人士开展志愿支教活动。
二、当地实际情况介绍
1、学校状况
(1)名称:纳雍县昆寨乡新世界希望小学(原中明小学)地址:纳雍县昆寨乡永新村中明组
建校历史:20世纪60年代,由当地的一位民办教师带头创建,2006年9月,由现在的负责人杨科老师接手管理;2012年,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援建新校舍。
规模:由于教室有限,现设4个班,一年级到四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前班和一年级暂时共用一间教室。
另外还设有一间小图书室主要功能是储存爱心物资(书,本子,衣服,体育器材),没有操场,没有围墙,也没有厕所,现有学校规模达不到国家建校标准。
学生人数:一年级23人;二年级11人;三年级25人;四年级12人;五年级9人(全校学生中约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没有户籍学
籍,故相应的没有教材,没有营养午餐的补助)。
教学情况:当地负责人以及志愿老师名单(六名长期志愿老师均为当地人,没有工资,纯属无偿教学)
杨科(负责人):中明组人,函授大专学历,支教时间:2006年9月至今;
祝才发:中明组人,小学学历,支教时间:2010年9月至今;
黄森:中明组人,初中学历,支教时间:2013年9月至今;
马龙:昆寨乡人,初中学历,支教时间:2013年至今;
龙怀青:龙场人,中专学历,支教时间:2014年至今;
杨老师:初中学历,2014年至今。
(2)学校性质:治沟小学教学点(但在当地教育部门无备案,学校无公章,合法的学校地位不被政府所认可)
(3)教育状况:建校四十多年,出过两位初中毕业生。
(4)学校运行状况:学校由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建设,由当地老师管理,日常教学用具由社会爱心人士捐助,暑期有短期支教队伍来此支教。
2、学校所在地状况
纳雍县昆寨乡永新村中明组(火烧寨)
(1)人口:全为苗族居民,两个村民组共一百五十户左右(大约百分之三十为低保户、五分之一的家庭女方无户籍);
(2)地理状况: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属亚热带温凉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3)基础设施:已通电,未通自来水;
(4)交通状况:距离聚居地步行半小时山路(泥土路)可到达毕节至水城的四级公路;
(5)经济发展: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生产收获大部分用作家中一年的口粮,极少外销;养殖少量的猪、牛,少数人家从事苗族服饰的编织,主要在本村销售;
(6)行政状况:人口登记方面,两个村民组约有五分之一的家庭女方无户籍;
计划生育方面,每户生育子女数量从三个到九个不等,大部分为五个子女左右;
对外交流:本地主要语言为苗语,只有少部分人会说汉语,与外界沟通交流极为不易,故对外交流很少。
三、发现的问题
1、关于学校性质:本学校已在“撤点并校”中裁撤,但由于中心校硬件设施不完善、与中心校交通不便、学生人数多、学生年龄太小等原因,此教学点仍然由村民自发维持运转,但已无合法的学校地位,在没有任何政府的资助下,全靠当地老师勉力维系,没有任何补偿;2012年,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援建新校舍,但在援建过程中没有经过完整的政府审批,所以学校仍未得到政府的认可。
问题:学校没有合法地位,也无法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
2、关于教学活动:学校目前有六位当地长期志愿老师,但除一名老师为大专学历外,大部分为初中小学学历,教学能力极为有限,且他
们在学校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故他们还需维持生计,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力不从心。
问题:(1)无政府下派师资力量,只能由当地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无偿担任老师,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2)局限于村民自发管理的学校,学校教学、纪律、后勤等方面秩序混乱。
3、关于学校硬件设施:现学校由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援建,有四间教室和一个小图书室,没有草场、厕所、围墙,虽已比之前的学校规模有所扩大,但限于民间慈善力量有限,此规模仍然达不到国家建校标准,这也是无法在政府取得合法学校资质的原因之一;
目前学校教学用具全部由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而来,没有持续性,无法满足长期教学活动的需求;
关于学生教材分为两部分,有户籍学籍的学生由政府提供教材,无户籍学籍的学生则没有教材可供使用(这部分学生约占所有学生的百分之二十)。
问题:(1)学校由当地村民自发维持,没有必须的教学用具,全部由社会爱心人士捐助,教学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
(2)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没有户籍而无法取得学籍,没有教材可供使用,营养午餐的帮助也惠及不到他们;
(3)全靠民间力量维持运转的学校,硬件设施不达标,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且民间援助力量的偶然性与不可持续性,注定让此学校的维持不可持续正常运转。
4、关于当地受教育情况:两个村民组中,三十岁以上的村民很大一部分不会说汉语,年轻一代基本以初中小学学历为主,无高中、大学毕业生;
由于大部分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家庭负担重,故到小升初阶段辍学率很高。
问题:(1)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到位,使家长难以保证每一个孩子受到完整的义务教育,辍学率居高不下;
(2)长期没有学生得到较好较高的教育,使当地村民对教育的信心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教育带来的益处,也由此引发很多学生的辍学。
5、其他方面:(1)由于不被政府认可,此教学点名义上归属治沟小学,但由于治沟小学自身师资力量、财政力量极为有限,故对此教学点无任何实质的帮助;
(2)当地以苗语为主要语言,故对低年级师资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同时会使用苗语与普通话。
四、目前采取的措施
1、积极招募寒暑假短期支教老师来填补当地师资力量的空白;
2、通过网络平台,募集社会爱心资助;
3、与中心学校、当地政府积极联络,谋求合法的学校资质认可。
注:由于此学校在当地政府不被认可,现由当地村民管理,学校性质不明确,对社会爱心资助的人士造成了很大的困惑,降低了捐助信心;且当地村民能力有限,可以操作的措施手段很少,没有政府力量的支
持,本学校目前难有较大的改观。
五、建议
1、首先针对学校合法化问题积极与政府磋商,必须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避免本校成为三不管学校;
2、积极招募长期支教老师,并合理协商好双方的权力与义务,以及管理问题,生活问题;
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压缩短期支教规模,避免学生内心的伤害;
4、在取得政府合法的学校资质认可后,积极寻求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
5、积极与各慈善组织建立长期联系,为本校贫困学生以后的升学等问题寻求援助做好铺垫。
六、实践感言
本次暑期实践中,第一次在大山深处生活,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让人觉得,在这世界上存在的意义在于自己可以做的很多很多,尽管有无数的无奈让人失落,有数不尽的现实让人惆怅不已,但身边总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陪伴,再难的困苦也觉得其乐无穷,每一天的清晨都充满欢笑,每一个孩子都让人觉得充满希望,每一位伙伴都在为孩子而竭尽所能,有这么多的感动萦绕在自己周围,即使苍白的现实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依然可以踌躇满志,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身边永远会有朋友相伴,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应该充满阳光,当我们看到孩子笑颜如花,当我们一次次眼含泪水,无论是面对无奈还是离别,我们都会明白,这一切,因为我们懂得了珍惜,这
一切,因为,我们懂得了爱。
七、本次支教人员名单
张义(四川江油市老师)、戴鹏程(广州大学)、雷文君(贵州民族大学)、吴珊(吉林大学)、田野(海南大学)、张丕铭(武汉纺织大学)、王超(浙江万里学院)、李迎(山东工商学院)、梁伟超(山东工商学院)、邓巧玲(福建老师)、王菲菲(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邹敏(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迟铁林(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吴军(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