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闲暇时光,我观看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看完之后,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感触良多。
这部片子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
它就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卷,缓缓在我眼前展开,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生动,每一处描绘都饱含深意。
片中提到了我国的资源状况,这让我想起了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风景美不胜收。
我原本以为,生活在这样如诗如画地方的人们,定然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然而,当我深入了解后,却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村里的人们虽然守着大片的山林,可却无法从中获得太多的收益。
因为那些树木大多是生态林,不能随意砍伐。
而土地资源也有限,能耕种的土地不多,且土壤并不肥沃,产出的粮食仅仅够一家人糊口。
水资源呢,看似清澈的溪流,却因为缺乏有效的水利设施,难以被充分利用来灌溉农田。
为了生计,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我遇到了一位老大爷,他满脸皱纹,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沧桑。
他跟我讲述,以前他们也尝试过发展一些产业,比如养殖家畜,但由于交通不便,饲料运输成本高,养出来的家畜又卖不出好价钱,最终只能放弃。
他说这些的时候,声音微微颤抖,我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那份失落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利用不当,给很多地方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限制。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并不是每一寸土地都能轻易地孕育出财富和希望。
在一些地区,人们依然在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苦苦挣扎,他们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无法将其转化为改善生活的有力武器。
再说到我国的人口问题,那也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严峻的挑战。
记得有一次去医院,那场景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挂号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候诊区坐满了人,就连走廊里都挤满了患者和家属。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疲惫。
医生们忙得不可开交,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我在想,这么多的人都在生病,需要医疗资源,可医院的设施和医护人员是有限的,怎么能满足得了这么大的需求呢?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出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压力。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范文通过“书香伴理想”读书竞赛活动,我接触到了《国情备忘录》这本书,尽管阅读的过程因为种种原因断断续续的,但是我还是坚持看完了。
这本书带给我心灵上不小的震撼,也让我颇感受益良多。
《国情备忘录》由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项目组编写,是根据大型同名电视纪录片改编,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和中国脚步等九部分。
全书文笔生动、数据详实,重点围绕当前我国存在和所面临或者可能面临的最基本、核心的问题,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全景和人民生活的变化,特别对我国国情的基本状况方面的阐述很是详细。
在《国情备忘录》中我看到了中国建国xx年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是奇迹的,也是辉煌的。
xx年来,在我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经济建设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如今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正迈着步伐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快速前进。
政治建设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政治地位显着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在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当下,世界需要中国。
文化建设方面,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九年制得义务教育,并在部分地区开始推广更高年制的义务教育,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我们国民素质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成长、看到了发展的`勃勃生机,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伤痕、看到了我们必须面对的艰辛。
书中也着重论述了当前中国也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亟待需要去面对和解决。
比如:我国虽然地域广阔,但耕地不多,且受都市化得影响存在着被吞噬的危险;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时人口基数太大,因而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的有限;“地大物博”的先天优势,也因为我们消耗得太多而不复当年;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大,且农村、农业、农民仍然相对落后;经济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现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等等等等。
国情备忘录
国情备忘录一、引言国情备忘录是一份关于某个国家现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性文档。
它旨在向读者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该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
本文档以标题为“国情备忘录”的形式,将为您呈现有关某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及相关信息。
二、国家概况该国家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西部/南部/北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东邻/西邻/南邻/北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领土面积约为X万平方公里。
该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包括XXX、YYY和ZZZ。
官方语言为AAA,宗教方面,主要信仰BBB。
该国家的首都是CCC,人口约为DDDD万人。
三、历史和政治该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古代开始,该国家就经历了许多王朝的兴衰和政治力量的更替。
经过长期的发展,该国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治理结构。
目前,该国家采用XXX制度,由XXX担任国家元首。
四、经济该国家的经济是XX型的,主要依赖于XXX产业。
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X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X万美元。
该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XXX和YYY,而主要进口商品包括ZZZ和WWW。
该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有AAA、BBB和CCC。
五、社会和文化该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得到了广泛发展。
该国家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文化方面,该国家的XXX被公认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教育和科技该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该国家有许多高等学府,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在科技方面,该国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科研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七、社会事业和福利该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事业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该国家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同时,该国也积极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发展。
八、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构建绿色的生态环境。
国情备忘录
作为一名大学生,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怎样认识我国的国情?曾经我对此了解得不多,但是通过学校的组织观看了《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和“人口大计”后,我利用课余时间把剩余的部分看完,通过这部片,我对我国的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国情备忘录》从当前发展和我国的人口、三农、土地、资源、环境、民生、创新和教育等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出发采用了一系列的准确数据和现实存在的事实说明了当前我国的国情。
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巨大的袭击使我国带着巨大的伤痛圆满举办了北京奥运;华尔街风暴的袭击,全世界经济都陷入了全面衰退,只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增长经济体的国家,完成了世界上又一次超越;载人航天、高铁等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彰显了我国科技的力量和实力,对于新时期的我们来说,我们都应该意识到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的重要,看到我国辉煌,饱受世界瞩目和赞赏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1.人口大计,我国历来人口众多,人口分布不均,中国人口虽然依然在增长,但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人口数量的巨大给医疗带来了的巨大的压力。
我国国土能容纳多少人,人口众多注定带来众多的问题,再大的资源被这巨大的人数一平均都会变得很小。
全国人口对于能源的消耗一个短时间也是巨大的。
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完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实现工业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计划生育的国策实行一定程度的减轻了我国的人口压力。
但这只是推迟了人口的高峰的到来,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一两代人能解决的,目前只能维持人口稳定的增加。
老龄化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重,把关注人口的数量转移到关注人口质量上来。
提高人口质量对于一个国家至高重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高质量人才。
解决人口问题在于提高人口素质。
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我国发展中所紧缺的。
2.农字当头,我国依然是个农业大国,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是一个骄傲。
我国用农业支撑了工业的起步,我们的农民功不可没,我国农业农民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了出来。
毛概国情备忘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30多年不变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及近年来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奥运的成功举办等等大事,使当今的中国格外受到世界的关注。
在国外,包括西方人士口中,我们常常听到或夸张或公允的赞美,从中折射出大多数国家复杂难言却又惊人相似的心理感受。
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并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接着,一批国外教授和学者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中国之谜。
然而即便是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因为,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7亿,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取得的任何一个成就,除以13.7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此外,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工农业发展不平衡,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个问题。
在我们这样的广袤的,富饶的,同时因为人数的众多而负重累累的国家,存在着无数的未知,正像一位学者说的,看我们的国情,就如同读一部天书一样。
我们国家最多的人口还是农民。
我们国家的资源正在枯竭,环境正在遭受破坏,老龄化正在加深。
让我们看到,在我们国家高速发展背后所存在的一个个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这也启示着我们,国家的成长和崛起伴随着伤痕累累是正常的。
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祖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现实,同时也激励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努力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了解到这些特殊的国情的时候,我们就应当能能想到,我们的路只有靠我们自己走。
而了解到阿根廷和俄罗斯的失败的例子,我们更加可以看到前路的不易。
然而实践与努力证明,我们走的道路还是相对科学的、正确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
我们今天面对的环境,无疑和西方经济起步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
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范例,正在不断的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北京共识这个词正在被人提起和讨论。
所有了解发展中国家几经起伏的发展史,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激烈争论的人们,都不难掂量出“北京共识”一词的分量。
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
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第一篇: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观后感最近,我们于课堂上观看了《中国之谜》纪录片,内心颇有感触。
本纪录片基于我国发展现状,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成长历程,特别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显然,为什么要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源于我们对自己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
因此,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既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
中国之谜是什么?中国在近几年从一个贫困国家以近乎奇迹的速度发展起来,其崛起令世人所惊诧。
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这些华尔街中的百年历史的金融巨头相继倒下后,风暴进一步席卷整个欧洲大陆,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陷入了全面衰退。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保持增长的经济体,完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三位。
而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不能用西方资本界的理论所解释了,这让西方的经济专家学者不解。
而很多学者对这种不能解释的现象定义为中国之谜,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最先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
罗纳德认为,中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认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原苏联各国的改革,伴随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其他很多专家也有其自己对中国这种特殊现象的见解。
祖国的日益强大使我由衷的感到骄傲,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使我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明天将是无比美好的。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占有的资源相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快速发展。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作文三篇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作文三篇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时期的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检阅。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国情备忘录》一、前言20xx年,华尔街溃败了。
恐慌不断在世界上空盘旋,而这些恐慌也随着时光流逝一点点变成现实。
可怕的是,即使是天衣无缝的经济学量表,也没有在之前的某个日子,准确预测出金融危机这一灾难的降临。
到底是谁葬送了华尔街,历史留给我们一地碎片。
疯狂与贪婪超过了美国国情的承受力,也超出了世界的承受力。
一度沉溺在财富梦中的人们,天真地把泡沫堆砌的虚假繁荣当做真金白银。
错识国情,历史给了盲目者严厉的惩罚。
当所有人将目光聚集到中国这条亚洲巨龙的身上时,现实在告诉我们,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棋子。
但是中国,究竟就应在这样一场硝烟弥漫的经济政治较量中,以什么样的姿态示人?以如何的方式“救世”?恐怕要让我们自我仔细想一想,中国归根到底是什么样的国情?我们的发展究竟是如何最小化经济危机?如何奇迹般的实现经济软着陆?如何面临发展后的骄傲与无奈?如何实现经济持久高速平稳的腾飞?当这所有的一切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时刻,我们需要的就是一面能够让我们看清自我的镜子,一份可观可靠的自省与自勉的审计报告。
《国情备忘录》就此应运而生二、现实与前进的步伐(一)中国之谜太平洋的西方有块神奇的广袤土地,它从被人明白其存在以来,一向备受关注。
以前他用强盛震慑了世界,万国来贺,俯首称臣,那时他处于万丈荣光之中。
之后它的软弱渐渐暴露,引来了铁骑无数,备受屈辱,那时他深陷泥淖之中。
而如今,在那些曾表示过敬畏、羡慕或蔑视、嘲弄的眼神中,它顽强地缓缓站起来了,带给我们的是深刻又复杂的感情。
中国为什么能在有悖于西方主流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的状况下仍风风火火地创造着令人惊叹的成绩?这是中国之谜。
这“谜”字既彰显了外国人对中国的惊叹和探究意味,其实也隐含了中国人自身对其隐秘性的自得。
《国情备忘录》第三集:农字当头(解说词)
第三集农字当头提要:三十年改革开放,我们解决了大量的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我们现在农民的总体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迈进。
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仅仅是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我们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现在还是在继续扩大。
三农问题由此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工业化进程大都伴随着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幅下降。
今天,尽管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1.3%,可农民仍然占到总人口比重的近60%。
中国有2.4亿农户,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微型家庭农场面积平均只有0.5公顷。
农民不小康,中国不小康。
为什么我们会长期存在城乡的巨大差距?农民增收难在何处?乡镇企业发展的难点在哪里?农民进城务工是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希望所在?农民进城后新的问题又有哪些?---------------------------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肥沃的冲积平原,曾是我们祖先赖以繁衍生息的粮仓。
如今这周边依然富饶,但昭示其生命力的,不再是泥土里的产出,而是一座座新兴工业城市。
先农坛、后土祠,这些千百年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庄严祭坛,已经淹没到高楼大厦的深谷中去了。
北京东门仓胡同这些曾经的皇家粮仓,也早已经变了模样。
在60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转身。
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急剧上升,农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1.3%。
虽然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它拥有7.2亿农民,320多万个村庄,中国仍然是个农业大国。
片名:国情备忘录——农字当头2005年4月7日上午10点,在大海上行驶了22天之后,一艘来自加拿大的“蓝色梦想号”的货轮停靠在我国深圳赤湾港。
对于这艘货轮来说,这只是一次平平常常的靠岸,但对于中国来说,这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时刻。
船上装载的4万3千多吨小麦,是联合国捐赠给中国的最后一批扶贫粮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观看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
它就像一部生动的大百科全书,把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片子里的那些画面和数据,让我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以前啊,对于国家的了解,我更多的是从身边的小事、从新闻里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来的。
但这次,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仿佛戴上了一副高清眼镜,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那部分。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对于农村和农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几行字和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
但这次纪录片里的展示,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中国农业的巨大变迁。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跟着父母去乡下的亲戚家做客。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当我们的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开进去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和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们。
亲戚家有几亩地,主要种的是水稻和一些蔬菜。
当时正是水稻快要成熟的季节,亲戚带着我们去了他家的稻田。
我站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软软的,还带着点儿湿气。
放眼望去,那一片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亲戚弯下腰,随手摘下一穗稻子,放在手里搓了搓,然后吹去稻壳,递给我几颗饱满的稻谷。
他笑着说:“孩子,你尝尝,这可是咱们自己种的粮食,新鲜着呢!”我把稻谷放进嘴里,轻轻咬开,一股清甜的味道弥漫开来。
亲戚告诉我,以前种地可辛苦了,全靠人力,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大量的汗水。
而且收成还不好,经常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要是遇到天灾,那一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各种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种地轻松多了。
播种有播种机,收割有收割机,施肥也有科学的配方。
而且政府还经常派农业专家来指导,教大家怎么种能高产、怎么防治病虫害。
他还带着我们去看了他家的蔬菜大棚。
大棚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西红柿红彤彤的,黄瓜挂满了架子,豆角长得又长又嫩。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念片,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我仿佛亲历了祖国的成长与发展,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踏着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昂首走向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部主要描写中国民生和科技创新的大型纪实片,用生动的手笔和详实的数据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的全景变化和人民的生活面貌。
作为80后的我在看过此片后不禁为伟大祖国的可喜变化而感到骄傲,更是从深层次感受到了身上的重任,因为我们在看到祖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仍有很多问题和矛盾尚未解决,可以说这让我重新认识了国情的复杂性,它不再离我遥远,而是让我有了新的视角理解一些政策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纵观这部纪录片主要分成两部分,即民生纵横和创新元素。
先说说民生纵横部分,古人言:人者,邦之本也。
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对一个国家重要性,正所谓国情即民生,国情之本,重在民生,民生乃立国之本。
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无不体现着民生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关怀民生已经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贫富差距较大,看病贵、看病难等重要民生问题,但我想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这些问题都将会被逐步解决。
同时我想问题的出现也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不断完善也需要一定的过程。
正如片中所说,高速发展的的经济不可避免的给我们带来种种后遗症,而对基本国情的重新发现和审视,将成为中国经济这艘大船的望哨和指路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农村人口占据大量比例,农业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这也使温饱、教育等民生问题逐渐显现,关注民生、社会公平成为了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民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教育、医疗、房价等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最热门话题。
国情备忘录 (2)
国情备忘录
国情备忘录是指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当前国情和重要事项的
备忘录。
它是政府高层领导人在重要时刻对国家形势、政
策措施等进行记录和的文件。
国情备忘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济状况:包括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产业结构、人民
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 政治状况: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党派关系、政府组织
结构、政治形势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 社会状况:包括国家的社会结构、社会问题、民生状况、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 外交状况:包括国家的对外关系、外交政策、国际地位
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 安全状况:包括国家的国防、安全形势、内外安全威胁
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6. 发展策略:包括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
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国情备忘录对于领导人了解国家状况、制定政策、推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领导人更准确地掌握国内外形势,科学地制定战略决策,推动国家发展进程。
观国情备忘录有感
观国情备忘录有感首先,什么是国情备忘录?国情备忘录是一种官方的文件,由各种政府机构或者情报部门编制,主要是为了记录、分析和预测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状况。
这种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近期,我有机会阅读了一些国情备忘录,对此我产生了很多感慨。
首先是对于国家情况的了解。
国情备忘录中详细记录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社会氛围、安全形势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仔细的阅读能够使我们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情况,使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上的各个国家。
而且,国情备忘录对于一些特定的区域或者国家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对于行业、学术、媒体等人士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国情备忘录使我们更加了解国际关系。
一个国家的国情备忘录中除了反映出该国本身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状况,还会对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和评估,指出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地位。
借助于国情备忘录,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国家与其它国家在国际上的关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产生重大的政治、经济冲突或者动荡。
最后,国情备忘录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
从国家角度来讲,国情备忘录中的数据和信息都是为了制定合理的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政策服务的,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个方面的发力。
同时,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只有适应时代的要求、认真做好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建设才有可能实现持久和平和繁荣。
最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但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才能更好地回应挑战。
国情备忘录提供了丰富且多元化的数据和信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专业智慧,推进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
《国情备忘录》读书心得
《国情备忘录》读书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一)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约有200个特有属。
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
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近年来,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
广东省吴川县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胆等案件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植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仅13.9%。
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
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
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十年来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
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
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
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
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十大环祸患威胁人类(四)土壤遭到破坏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
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
第一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一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是由唐元龙根据自己十余年调查研究,自己创作的一本充满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的著作。
书中从政权组建,政治体制,国家法制,社会文化,军事强国,儒家文化,民族多元等多方面,描绘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于统治者而言,这本书可以作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实用性读物。
看完《国情备忘录》,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唐元龙丰富的思想精神。
通过他对历史文化,政治体制,军队力量,和民族多样性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让我意识到中国强大的国家传统和实力,让我对国家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此外,书中也揭示了当时朝廷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如贪污腐败、风气污染、民不聊生、缺乏统一的政治制度等,这些问题使当时的中国出现落后。
这就是唐元龙给当时的读者和统治者的警醒,呼吁他们认识到真正的国家素质,改变过去一些无效的政策,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国情备忘录》不仅是一本创作精美的作品,更激励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特有的优秀素质,拥护中国发展,建设中国强大的理念。
通过看该书,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让积极的主人翁意识改变,做出正确的做法,中华民族才能取得持久的发展。
国情备忘录
《国情备忘录》解说词按语:2009-12-21 央视财经频道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是继《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之后,央视财经频道再次重磅出击的扛鼎之作。
纪录片共九集,分别讲的是《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每集45分钟,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
第一集:中国之谜多年以后,关于2008年,有这样一些印象将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一年,罕见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降临到中国人身上。
带着剧烈的伤痛,中国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壮观与宏大的奥运盛会。
这一年,一场金融风暴从美国华尔街悄然发端,在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这些百年历史的金融巨头相继倒下后,风暴进一步席卷整个欧洲大陆,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陷入了全面衰退。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保持增长的经济体,完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三位。
再没有哪个时代的中国像今天这样受到世界的关注:无论是30年不变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都让深陷经济危局的西方国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
也没有哪个时代的中国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看清自己:延续了整整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如何在我们手中续写;未来前行的动力又在哪里?姚景源:改革开放30年,我们常常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
把握国情,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依据,也是我们执行这个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客观基础。
今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和水泥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我国的外汇储备列世界第一,外贸规模世界第三。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范文五篇
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范文五篇《国情备忘录》客观地为今天的中国画了一幅素描,不夸大不回避,最繁华的地方与最落后的角落都没有错过;真实地为现在的中国画了一个坐标,纵横拉伸,横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纵是五千年的历史沉淀。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闲暇时间,我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
感叹、感慨、深思与担忧一直伴随着我复杂的心情。
我感到好久没有这样震撼我们心灵的片子了,精简却深邃的解说与真实而又引人的画面一次次敲打着我们曾经近乎麻木的神经。
盲目的乐观和悲观在现在的社会里随处可见可闻,但《国情备忘录》,在令我们喜悦的时刻引人深思和清醒,在叙说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国情备忘录》的辉煌篇章让国民看到建国六十年来我们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六十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成立这一个甲子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
六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把中国的发展变化放到历史进程中和世界范围内作一番比较,才能看出其整体面貌和重大意义。
在经济上,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今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此外,工、农与第三产业逐步趋向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正迈着步伐向建设更加全面美好的小康社会快速前进。
在政治上,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而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联合国常务委员国,我们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也离不开中国。
在文化教育上,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此外,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已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汉学热在世界各地燃起并正影响改变着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新看法…正因为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就,在很多人看来,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即将被打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情备忘录》的读后感2
《国情备忘录》的读后感2《国情备忘录》的读后感2提要:书中说,“任何时候,任何国家,民生问题都是第一大问题。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人民的幸福生活源自物业论文《国情备忘录》的读后感2去年中央电视台刚播出的时候我就看过《国情备忘录》,感慨很多。
今年光电院党委部署各党支部进行“读书月”的活动,《国情备忘录》做为必读书,号召每位党员通读,我重温了一遍,又有不少新的收获和感想。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增长了几十年。
但是,在高增长的形势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我国现在仍然存在的很多切实且严重的问题,《国情备忘录》一书的问世,为国人擦亮了眼睛,认清了国情。
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资源人均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浪费现象、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等等。
很多刚建成的楼房或还很新就要拆除,经常发生拆了盖,盖了再拆的现象,不但建造起来需要花大量的资金,而且拆除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并且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中国的资源版图越来越小;耕地面临被城市化吞噬的危险;碧水蓝天越来越少;人口考验着中国的承受力。
近期有媒体公布中国百万美元以上的富翁人数占世界第四位,而大量的中国人还在为温饱问题疲于奔命,现在的中国要跟菲律宾和印度争夺财富分配不均的榜首。
此书毫不讳言目前我们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北京首都机场每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飞,繁华尽显,然而在偏远的山区,很多人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贫困的帽子大而沉重。
同样,中石化的一盏灯花了156万,装修大楼4亿,而有的山区学校破烂不堪,失修已久。
我国的7亿农民既不富裕又没有被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我经常看中央二台的《经济与法》栏目,这个栏目一般都是通过真实案例去发现和探讨经济与法律方面的问题,这个电视节目的案例经常有农村的案例,我通过电视的真实画面和案情情况看到了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对很多问题很有体会。
曾经有个节目是这样的,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有个农民被狗咬了,同时这狗也把它的主人咬了(可能是狗疯了),被咬的农民死了,当时狗的主人还活着,村长让狗的主人去打疫苗,可狗的主人没钱,不愿意去打疫苗,结果也死了,被咬农民的家人要狗主人的家人赔偿,可狗主人家只有一个破草棚,其他一无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 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 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 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 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三: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 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 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 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一、概述
“苍茫大地”和“资源扫描”两章则讲述了中国的资源现状, 使我们更好的意识到中国仍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要切实做 好资源合理利用,“山水之间”一章则提到了被称为“长江女 神”的大型水生动物白暨豚,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不合理行为 正在破坏大自然的平衡,给予我们警示。 第七章“民生纵横”, 就业、养老、医疗、住房,这些都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中国 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堪称“世界最大的 就业战争”。我们1997年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但人口老 龄化以后,养老基金缺口达上万亿元。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 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而且80%在城市,20%在农 村。中国656个城市中,有不少城市没有建立廉租房制度。
一、概述
在“创新元素”一章中提到了珠峰火炬接力,这是一个伟大的 传递,诠释了祖国的实力。从体,同样让外界印象深刻的还有 中国创新的力量和决心。在最后一章“中国脚步”中提到三十 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尽管起步晚,但是中国却成功地接过了产 业转移的接力棒,接力棒带来外国的丰富资本和最新技术,我 们的脚步后发而先至。我国经济平均每年保持9.8%的增长速度, 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这令人欣喜的同时,人们也 发现行进的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中国国情”是 诸多难点中的关键词,解决这些难点,没有可以遵循的模式和 样板。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这意味着我们国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 须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各种风险与挑战。
三: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 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 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 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 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 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 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国情备忘录
中央电视台震撼力作
一、概述
这本书共有九章,第一章从“中国之谜”谈起,中国在各种缺损 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令世界为之震惊,英国剑桥大学经 济学家彼得.诺兰将这种局面称为“中国之谜”。紧接着第二章谈到 了人口问题, 虽然30年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少生了4亿多人,使中国 的13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我们也使全世界60亿人口的人口日也推 迟了四年。但今天,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中国这 块土地,究竟能够承载的人口极限是多少 ,现在看来仍是一个未知 数。在第三章中,讲到了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虽然农民总体上解决 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迈进。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农民 的人均收入也仅仅是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 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我们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现在 还是在继续扩大。三农问题由此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农民不小 康,中国就不能完全实现小康,因此要重点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力 图实现全面小康。
二、60年来取得的成就
科技文化建设方面: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成就巨大,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形成结构完整、专业齐 全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国家启动“211工程”,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建立一套奖,贷、助、补、“减 免”的资助帮困尖子生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国高等 院校本、专科校在校生2000万人以上,是1949年的 170倍。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550万人,在学研究生 110多万,为现代建设输送到专门人才,国民素质不 断提高。此外,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已走出 国门迈向世界,汉学热在世界各地燃起并正影响改变 着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新看法。
三: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 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 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 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 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 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 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 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二、60年来取得的成就
政治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被 压迫被剥削的地位,真正当上了国家的主人。全国人 大政协两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中国 妇女获得彻底解放成为社会半边天,中国共产党为人 民服务坚持“三个代表”思想,成为人民爱戴拥护为 民服务的执政党。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政治 地位的提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联合国常务委员国, 我们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也离不开中国。
二、60年来取得的成就
经济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经过“十 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跨 越式大发展,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23万亿元, 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8%,全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 日本跃升世界第三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 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 位,中国已名符其实成为“世界工厂”。工、农与第 三产业逐步趋向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我们正迈着步伐向建设更加全面美好的小康社会快速 前进。